科學魚的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魚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魚的教案1
活動意圖:
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提高幼兒的科學素質,已經成為重要的教育目標。通過了解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讓幼兒自己看一看、說一說,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通俗易懂的介紹。了解到中國人勤勞、聰明,并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
活動目標:
1.知道四大發明。
2.感知中國人民的勤勞、聰明。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四大發明視頻、圖片、資料。
2.掛圖:四大發明。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四大發明。
活動難點:
了解中國現代的成就。
活動過程:
一、介紹四大發明。
我們是什么國家的人?你覺得中國人聰明嗎?
在很早很早的時候,中國人就發明了很多東西。
二、幼兒探索了解四大發明
1.幼兒操作,尋找四大發明的圖片
你能講出古代的中國人發明的一樣東西嗎?
了解中國人發明東西的資料。
古代的中國人發明了許多東西,其中四樣東西是在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叫“四大發明”。誰能把四大發明找出來?(幼兒操作)
2.利用圖片,介紹四大發明
(1)介紹造紙(出示圖片)
是誰發明了紙?講述蔡倫造紙的故事。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寫在甲骨上的,叫甲骨文,到了后來將文字刻在木簡上,用繩索穿起來,多不方便呀。東漢時代,一個叫蔡倫的人想出了個好辦法,他造出了紙。
(2)介紹印刷術(出示圖片)
在還沒有印刷術之前,書籍都是用手一本一本的抄寫出來的,多辛苦啊!宋代的時候,畢昇發明了活字版印刷術,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方塊,一端刻上文字,印刷時,將活字印臺依照文章內容排列,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紙覆壓就可以印出文字了。這樣就方便啦!
(3)介紹火藥
火藥是方士在煉丹的過程中發明的。把火藥做成火龍炮,好象一個火箭筒,在火龍炮的頭尾各有兩只小火箭,小火箭被點燃后會使火箭筒上升,我們現在用的禮花、鞭炮就是火藥做成的。
(4)介紹指南針(出示實物)
以前人們利用磁鐵的磁力來指示方向,這樣就不會迷路了,指南針是宋代的時候制造出來的,它可以用于航海。
和幼兒做指南針實驗。
教師小結:我國最早結束人類用手抄文字的繁重勞動,發明了印刷術;我國最早使用火藥,我國的煙花爆竹樣式很多,很美麗。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四大發明。
贊美中國人的兒歌:中國人,真聰明,造紙火藥指南針,還有一個印刷數,四大發明了不起。我們從小學本領,長大也做發明家,發明家。
活動結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有積極創造的信心。
活動反思:
孩子對整個活動都十分感興趣,他們開動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還展開豐富的想象。對古代中國人的智慧直鼓掌,表達他們對古人的敬意。其實讓幼兒了解四大發明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感受中國人的聰明,讓幼兒感受到中國人民勤勞聰明的優秀品質,為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科學魚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魚要生活在干凈的水里,水被污染了,魚就會生病或死亡,激發幼兒同情和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有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體會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3.嘗試給垃圾分類,懂得資源是有限的,應充分利用。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課件《魚寶寶生病了》、垃圾圖片若干、垃圾箱圖片兩張、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魚寶寶生活在什么地方嗎?(在河里、江里、湖里、海里)美麗的魚寶寶在水里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看課件一:體會魚寶寶在清水里開心快樂的心情。
提問:
師:從剛才的動畫中你看到魚寶寶們在水里干什么的?(游來游去、吹泡泡、吃東西……)河水怎么樣?(藍藍的、清清的,水象透明的一樣很干凈)。
在這么干凈的河水里,魚寶寶們生活得怎么樣?(生活得很開心、很幸福)魚寶寶們生活得這么幸福,你心里會有怎樣的感覺?(很幸福……)
三、觀看課件二:了解魚寶寶在污水里的生活,體會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1.觀看《污水中的魚寶寶》,了解魚寶寶在污水中的生活。
師:突然有一天,水里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提問:
(1)發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2)水變得怎么樣?(越來越臟、越來越暗、海水被污染了……)(3)水被污染了,魚寶寶怎么樣?(很難受,很傷心、魚寶寶們都哭了……)那河里的水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2.表演《污水中的魚寶寶》,體會魚寶寶的痛苦,激發幼兒關心和同情小動物的感情。
(1)看到生病或死亡的魚寶寶,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2)如果你是魚寶寶,這時候你心里會怎么想,想對人們說什么呢?
我們來把自己當成魚寶寶,在臟的海水里游一游,把你難受的樣子和你想說的話告訴人們,好嗎?(幼兒表演,有的哭,有的暈頭轉向,有的打噴嚏說"嗆死我了""給我干凈的水吧"有的說"我難受,快來救救我吧!"有的說"善良的人們,請你們不要把垃圾扔到海里,我會死的"有的說"可憐的人呀,你們害了我們,也會害了你們自己的!")
3.加深幼兒對污水危害的認識,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1)被污染的水對魚寶寶的傷害可真大呀。污水除了會危害魚寶寶,還會危害什么呢?(臟的水到處流,人們就沒有干凈的水喝了;水臟了,人們就沒有水用了;水臟了,生活在河水邊的小動物就沒有水喝了;植物也沒有水喝了……)
(2)那我們怎么做才能使河水不被污染呢?(不亂扔垃圾,不向河里扔東西)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告訴身邊的人呢?(可以在河變邊立一塊牌子,在上面寫上"請保護水資源";在河邊放一個垃圾箱提醒人們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
四、操作課件《垃圾》,學習垃圾分類方法。
師:你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那些亂認垃圾的人在你們的幫助下一定會改正的。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垃圾回收后經過工人叔叔的再次加工又可以做成新的東西,我們卻把它們扔掉了,太浪費了。于是工人叔叔就把垃圾進行了分類,一種是可回收垃圾,一種是不可回收垃圾。
誰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就是回收后可以進行二次加工做成新的東西的垃圾)那不可回收垃圾呢?(就是回收后不能進行二次加工的垃圾)你們知道下面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師小結:小朋友分得真不錯,剛才我們發現了廢紙、易拉罐、廢玻璃、廢塑料、一次性快餐盒回收后都是可以進行二次加工做成新的東西的垃圾,所以都是"可回收垃圾"。而象剩飯剩菜、瓜果皮殼、動物的骨頭呀,能不能進行二次加工呀?(不能)所以這些垃圾都是不可回收垃圾,要用特殊的處理方法將它們處理掉,要不然我們的環境就會受到污染。
五、游戲:垃圾分類大比拼。
師:現在如果讓你們來投放垃圾,你們會不會投錯?好,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垃圾分類大比拼",請你們把垃圾圖片分類貼到垃圾箱上,我們一組一組的來貼,比比看哪一組貼的又快又好,好嗎?(幼兒操作)六、結束:聽音樂學魚寶寶游出教室。
師:我們學會了將垃圾分類投放垃圾箱,魚寶寶們再也不怕他們的家被污染了。瞧,它們又開心地游水了,我們也來學一學小魚開心的樣子!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科學魚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給物體增加或減輕分量的方法來改變物體在水中的原有狀態。
2、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并進行交流驗證。
3、樂于參加沉浮的科學實驗,對科學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資源:記錄單,酸奶吸管1根,塑料碗1個,彈珠1個,自封袋1個。
2、老師資源:小魚在水里忽上忽下游的視頻片段,油泥、燕尾夾一個若干,小魚的內部構造圖片1張。
3、樂于參加沉浮的科學實驗,對科學現象實驗。
活動過程:
1、觀看視頻,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大家看,小魚在做什么?
(2)教師:小魚在水里忽上忽下的游來游去,真有趣。
2、了解魚兒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1)教師:小魚為什么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浮起來,沉下去呢?
(2)觀察圖片,了解魚的內部結構。
教師:魚的身體里面有個泡泡,叫做“鰾“,魚通過收縮和放松肌肉,使魚鰾變小或變大,吸入的空氣量也隨之變化,又由于空氣比水輕,所以當鰾變大時,可以幫助魚兒在水里浮里來,沉不下去。
3、第一次實驗。
(1)教師:你們看看材料包里有什么?任選一種材料放在水中,先觀察它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再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2)幼兒操作。
4、第二次實驗。
(1)教師:今天我們要根據小魚沉浮的原理利用一些材料來做沉浮實驗。
(2)教師:想一想,再試一試,用哪些材料可以將原先能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使原先會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把想到的辦法和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交流討論,驗證實驗結果。
(1)教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進行實驗的?實驗結果是什么?
(2)教師:彈珠放入水中是下沉的,可以把它放入塑料碗里再放入水中,這樣彈珠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自封袋放入水中是上浮的,可以在自封袋中裝點油泥,再放入水中,這樣它就下沉了;油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可以先把它放到塑料碗里,再放入水中,這樣油泥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吸管放入水中是上浮的,可以在吸管上夾個大的燕尾夾,再放入水中,這樣吸管就下沉了。
6、拓展經驗,引導進一步探索。
教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利用了沉浮原理?
科學魚的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觀察魚型的制作過程。
2、通過實驗了解物體是有重心的。
二、準備活動。
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游泳的魚。(怎樣才不會傾斜呢?)
三、活動內容。
(一)導入。
觀看視頻資料,推測一下吊飾移動的理由:
(1)你見過小魚吊飾嗎?
(2)你見過掛起來移動的物品嗎?
(3)為什么它會移動呢?
(二)展開。
1、觀看過視頻后,說說實驗目標,準備物品和實驗順序。
(1)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么?
(2)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3)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吊飾。
2、看一看實驗順序 。
(1)在紙上畫出魚的樣子。
(2)剪下畫好的魚。
(3)把魚和曲別針鏈接在一起,用線掛起來。
(4)把線掛在衣服掛上。
活動1:根據線掛的位置的不同,魚的樣子不同。
3、說說魚的位置。
(1)在紙上畫一條魚,應該怎樣畫呢?
(2)在魚上掛一根線,應該把線掛在魚的哪部分呢?
(3)把魚掛在衣服掛上,看看魚是什么樣子的?
4、觀察掛在衣服掛上的魚。
(1)如果想讓魚的方向朝上應該怎樣掛呢?
(2)如果想要魚的方向朝下應該怎樣掛呢?
(三)結束。
實驗結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游泳的魚(物體是有重心的)寫出實驗結果。
四、備注。
用一根線可以掛幾只魚方便觀察。
五、活動評價。
1、對于是否對魚的移動積極實驗觀察進行評價。
2、對線的位置不同魚移動方向的不同的理解程度進行評價。
六、教師活動相關信息。
隨著線掛在魚模型位置的不同,魚的重心也會不同。
科學魚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海洋中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大小、顏色不同的魚,種類繁多。
2、了解魚類的基本特征,初步知道魚類的身體結構是水中生活相適應的。
3、喜歡魚,能大膽的在班級中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魚的知識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今天教室里來了一些小動物,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呢?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臥也是行。
二、海洋里有著各種各樣的魚,你認識哪一種?他有什么特征嗎?介紹給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拿著圖片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魚的名稱和特征。(教師適當的加以補充和小結)
三、教師和幼兒共同探究海底里其他神奇的魚
、射水魚:能從口中射出水滴,射獵水面上的昆蟲為食物,身體有黑色斑點或有黑色條紋,射水魚十分愛動、調皮,色彩鮮艷。
提問:你發現射水魚有什么特有的本領?
2、蝴蝶魚:是大海里的小型魚,體型均小,游動姿態像蝴蝶飛舞一樣,色彩特別鮮艷,所以起這樣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蝴蝶魚什么地方?
3、比目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由于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
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提問:比目魚有什么特點?
電鰩:背腹扁平,頭和胸部在一起,尾巴粗粗的,整個身體像一把扇子,以能發電傷人而聞名……提問:你覺得電鰩哪里最厲害?
5、教師小結:
海里的魚真多,每一種魚跟別的魚長得都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四、結合各種魚類,繪畫豐富的海底世界,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請家長配合,在紙上用及時貼等材料制作海底世界背景圖。
五、活動結束
展示每一組的作品,進行評比。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在觀看各種各樣圖片的小魚時都驚嘆“:哇!好漂亮啊!”一下子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氛圍一下子就上來了。在第二環節個別幼兒上來撕自己的魚,導致后面幼兒都照著上來幼兒的方法撕出很多同樣的魚。
科學魚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魚要生活在干凈的水里,水被污染后,小魚就會生病或者死亡。激發幼兒同情和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有初步的環保意識,知道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體會河流受污染的危害性。
活動準備:
1、《小魚生病了》的故事,一盆臟水和一盆清水,幾條健康的小魚,幾條死亡的小魚。
2、幼兒對水的用途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自然角中個別幼兒金魚死亡的事情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我們自然角的金魚怎么會越來越少了?(有的死亡了,有的吃的太飽了。……)
2、師:為什么樂樂的金魚會死掉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小魚生病了》,出示課題,幼兒一起認識詞語。
二、基本部分
1、聽老師講《小魚生病了》的故事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小魚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水里?
總結:小魚喜歡生活在干凈的水里,不喜歡生活在臟臟的水里。
2、出示課件1,幼兒觀看小魚在河水里快樂生活的情景。
師:你們看,小魚生活地開心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游來游去、吐泡泡、追逐、捉迷藏)
師:小魚生活在什么樣的河水和海水里?(干凈的河水、藍藍的海水、清清的海水等)
3、出示課件2,幼兒觀看被污染了的河水和太湖水,感受小魚的心情。
師:突然有一天,人們往河里扔垃圾,排放污水,小河里的水怎么樣了?(慢慢變臟了,水不清了,水里有許多塑料袋,還有許多草……)
師:小朋友,這時的小魚會怎么樣呢?(難受、可能會哭、可能會生病、也許有的會死。)
4、教師出示一些被污染了的海水中的烏龜、鯨魚生病的課件,幼兒感受環境污染后,東動物們生活發生變化。
5、幼兒模仿表演《小魚生病了》,體會小魚的痛苦,激發幼兒同情心。
6、師:老師這里有兩盆水,一盆臟水,一盆清水,你們喜歡哪盆水?今天呀老師來把小魚放在不同的水里,你們想想小魚會怎么樣呢?(幼兒回答)
7、把小魚分別放在兩種水里,讓小朋友觀察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并請小朋友回答。師:你們愿不愿意讓這么可愛的小魚生活在這么臟的水里嗎?我們怎么幫助小魚呢?
8、觀察生活在臟水里的小魚。
師:如果小魚長時間的生活在臟水里會怎么樣呢?幼兒回答老師把事先生活在臟水里的小魚給小朋友觀察,讓小朋友看看它們怎么啦?師:我們看了這些生病的小魚心里怎么樣啊?
9、如果你是小魚,你想對人們說些什么呢?(幼兒表演,加深幼兒對環境 污染的危害。)
10、簡單了解水被污染的原因。
師:是什么原因使小魚生病的呢?水為什么會變臟的呢?(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本來他們可以生活在干凈的水里的,可是水被現在的工業所污染了,這些小魚只能生活在這么臟的水里面,都生病了,有點死了。所以我們要愛護環境,保護環境,讓這些小魚們都生活在干凈的水里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結束部分
請小朋友把小魚放在干凈的水里。
師:你們看小魚在干凈的水里快樂地游來游去了,多么高興,多么開心呀,我們也為小魚高興一下吧,我們可以學著小魚一樣快樂地游來游去。
音樂游戲《我是一條快樂的小魚》,幼兒學小魚游出教室去撿地上的垃圾。
附故事:小魚生病了
一條小魚在水里游玩,不知怎么它游到了臟水區,不一會兒,他就覺得頭昏眼花,全身沒有力氣,它想很快回家去游不動了,它呻吟著叫到:“救救我呀!”幸好它的好朋友青蛙在岸上聽見了,趕緊跳下水來把它背著送回了小魚的家,小魚回到了清水里,很快就感覺舒服了,它又能和小青蛙快樂地游戲了。
科學魚的教案7
設計意圖:
美麗富饒的里下河水鄉——溱潼,素有“水鄉明珠”之稱。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資源,獨特的自然資源,厚重的人文資源。美食文化更是一大特色。我園課題《整合溱湖水鄉特色,豐富幼兒園園本資源》中第一個子課題就是“飲食文化”,溱潼有著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如溱湖八鮮,魚元、魚餅、蝦球等堪稱溱湖三珍。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溱潼美食,我為小班幼兒設計了“溱潼美食——魚元、魚餅”這個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家鄉美食溱湖八鮮。
2、知道魚元、魚餅是由魚肉制作而成,并了解其特點及其制作過程。
3、體驗共同品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魚元魚餅的制作過程),
2.圖片展(溱湖八鮮的圖片,及其制作的菜肴的圖片。)
3.食品:魚元、魚餅及相關調味品。
4.用具:電磁爐,碗和勺(和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知道家鄉的名稱,了解一年一度的會船節到了,吸引了許多的客人到溱潼來游玩,我們拿什么東西來招待他們?
2.帶領幼兒觀看圖片展,初步了解溱湖八鮮。(螃蟹,甲魚,清蝦,螺貝,魚,水禽,水蔬,銀魚)
3.教師小結:這些都是家鄉的特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溱湖八鮮”,是我們家鄉的美食,它們不僅味道美,而且有營養,小朋友要每一樣東西都吃,身體才會棒棒的。
4.溱湖八鮮里品種最多的要數魚類,向幼兒介紹幾種魚,并了解魚的幾種吃法。
(1) 喜歡吃魚嗎?魚的味道怎樣?
(2) 魚有幾種吃法。
5.向幼兒介紹一種魚的吃法,魚肉可以做魚元、魚餅。
(1) 講解魚元、魚餅的外形特征。
(2) 向幼兒介紹魚元、魚餅的制作過程。(欣賞課件)
(3) 講解魚元、魚餅的吃法。
6. 幼兒共同品嘗家鄉美食――魚元、魚餅。
活動延伸:
1.手工區:用橡皮泥制作魚元魚餅。
2.美食區:賣特產,買特產,品嘗特產一條龍。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溱潼美食——魚元、魚餅,我為該活動設計了三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初步了解家鄉美食溱湖八鮮。通過會船節到了,許多客人到溱潼參觀游玩,我們用什么美食招待客人這一問題,激發幼兒了解溱潼美食的愿望,在觀看圖片展的過程中,幼兒暢所欲言,紛紛說出自己所認識的美食,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對溱湖八鮮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產生我是溱潼人,我很自豪的情感。
第二個目標是:知道魚元魚餅是由魚肉制作而成,并了解其特點及其制作過程。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吃過魚,知道魚有許多種吃法,大部分幼兒都吃過魚元、魚餅,但他們并不知道魚元、魚餅是用什么做成的,至于怎么做成的更是一無所知。當我告訴他們魚元、魚餅是由魚做成的,他們非常驚訝,有個幼兒脫口而出:“魚有刺的呀!”帶著這些疑問,讓幼兒觀看錄像,這個錄像是預先攝下的幼兒家長制作魚元、魚餅的全過程。幼兒觀看時,特別感興趣,個個都睜大了眼睛,眼里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幼兒基本了解了魚元、魚餅是用魚肉做成的,魚元、魚餅是根據它們的形象來起名字的,魚元、魚餅為什么吃起來嫩嫩的、軟軟的,是因為將魚肉里的刺拔出,又用機器將魚肉絞碎,然后調味、煎制,所以魚元、魚餅吃起來就松軟可口、味道鮮美。
第三個目標是:體驗共同品嘗的樂趣。為了讓幼兒對魚元、魚餅有進一步的認識,我設計了這個環節,讓幼兒品嘗美食,幼兒們非常高興,聽說有的幼兒在家中并不吃魚元、魚餅,但今天卻吃的很開心,邊吃邊說:“老師,魚元真好吃!”、“老師,湯也好喝!”。同時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碗勺收拾好,使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賴成人的好習慣。
整個活動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在觀看魚元、魚餅制作的過程中因為有了幼兒家長的參與所以孩子們倍感親切。在活動延伸中幼兒也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制作特產,賣特產,買特產,品嘗特產一條龍,孩子們忙的熱火朝天,非常開心。通過這一活動的實施,讓幼兒對家鄉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科學魚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青魚干和爆魚干是菱湖的特產之一。
2、初步了解青魚干和爆魚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序。
準備:
青魚干、爆魚,加工時的圖片和錄像。
過程:
1、出示青魚干和爆魚
小朋友,知道今天老師帶什么來了?(幼兒相互討論、自由發言)
今天老師帶來了我們菱湖的特產青魚干和爆魚。
小朋友,你知道這個青魚干和爆魚是用什么做的嗎?(討論后發言)
2、小結:我們美麗的家鄉菱湖除了生產大量的鮮魚外,還開發了食用方便、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淡水魚腌制精品。
3、青魚干和爆魚的制作(觀看圖片和錄像)
青魚干和爆魚都采用傳統工藝和現代高科技設備精心腌制烘干和精心爆制而成。
4、營養價值:
青魚為食肉性魚類,肉質細嫩、魚刺少,味道鮮美。
青魚干和爆魚的營養比牛肉、豬肉、雞肉更豐富,具有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容易吸收的特點,在超市里,都能買的到,送人也非常合適。
5、請幼兒品嘗。
科學魚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魚類的主要特征。(身體表面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用卵繁殖后代,終生離不開水)。
2、學習分辨魚類和非魚類,并說出理由。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對于鯽魚和金魚已經有了充分的觀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2、物質準備:
PPT、金魚和鯽魚的手偶各一個、人手一張指示牌,正面笑臉,反面哭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鯽魚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特征--通過比較在黑板上羅列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點。
--及時幫助幼兒歸納總結出魚的特征。
三、選擇區域:它們是魚嗎?
--提出問題:烏龜是魚嗎?
師:孩子們你們認為烏龜是魚的,請坐在A區;覺得不是的,請坐在B區。
師:你為什么會覺得不是魚呢?(說說理由)--教師播放烏龜生活習性的視頻幫助孩子理解為什么烏龜不是魚。
四、根據已有經驗判斷墨魚是魚嗎?
1、點擊PPT,出示墨魚,猜想:墨魚該屬于什么類?
師:這時又來了一只墨魚(點擊PPT),你們認識它嗎?大,考吧.幼師,網出,處!魚兒和非魚兒都想墨魚加入自己的隊伍,你認為它應該加入哪支隊伍呢?她究竟是魚類還是非魚類呢?為什么?
2、根據幼兒對墨魚的判斷為"魚類"、"非魚類"兩個答案為分組依據,把幼兒分為"魚類""非魚類"和"不確定"三類。
3.模擬辯論的形式,兩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魚組墨魚會游,所以它是魚類。
非魚組墨魚沒有鰓和鰭,可是魚是有魚鰓和魚鰭的,所以它不是魚類。
4、借助PPT,了解"墨魚"的特征。
四、辯論結束。
師:墨魚到底加入了魚類還是非魚類呢?讓我們一起聽聽墨魚是怎么說的。
五、《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水中生物嗎?哪些生物你覺得不是魚類呢?說一說你的原因。
活動延伸:
請你再去收集資料:還有哪些"x魚"其實不是真正的"魚"。
三、根據已有經驗判斷蝙蝠是鳥類還是獸類。
1、點擊PPT,出示蝙蝠,猜想:蝙蝠該屬于什么類?
師:這場戰爭進行的真的很激烈,很難分出勝負,這時又飛來了一只動物(點擊PPT),你們認識它嗎?鳥類和獸類都想蝙蝠加入自己的隊伍,你認為它應該加入那只隊伍呢?她究竟是鳥類還是獸類呢?為什么?
2、根據幼兒對蝙蝠的判斷為"鳥類"、"獸類"兩個答案為分組依據,把幼兒分為"鳥類""獸類"和"不確定"三類。
3、模擬辯論的形式,兩組各派代表,表述自己的理由。
例如:鳥類組蝙蝠會飛,所以它是鳥類。
獸類組鳥的嘴巴尖尖的,可是蝙蝠是有牙齒的,所以它不是鳥類是獸類。
4、借助PPT,了解"蝙蝠"的特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科學魚的教案10
設計意圖:
我常在活動中說到“魚是我們的好朋友”,可由于幼兒生活經驗較少,不能很好的理解一句話,也不能將這一句話和我們的生活聯系在起來。所以我們設計這一活動,著重講解魚可做成什么食物,通過這一活動使幼兒了解魚對人們的作用,教育幼兒不挑食,要保持水的清潔,保護魚類。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魚可做成各種可口的事物,對人們有很多好處。
2、教育幼兒要吃魚,不挑食。
3、使幼兒懂得,“魚是人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魚制作成的各種食物,魚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魚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復習魚的構造。
2、“小朋友,為什么老師說魚是我們的好朋友啊?”引導幼兒說出魚的各種用途。
3、“小朋友們說的很好,老師請你們吃東西。”
逐一出示由魚做成的食品,請幼兒一邊說出各種食物的名稱,(幼兒說不出的教師補充)
4、引導幼兒觀察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成的。教師簡單講解各種魚制品的制作方法,使幼兒知道每種食物都來之不易,不應該浪費。
5、討論:我們為什么要吃魚?(使幼兒懂得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們身體所必須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總的來說幼兒的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實物小魚充分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幼兒們主動觀察小魚,積極活躍的發言討論,很好的發揮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科學魚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知道海洋中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大小、顏色不同的魚,種類繁多。
2.了解魚類的基本特征,初步知道魚類的身體結構是水中生活相適應的。
3.喜歡魚,能大膽的在班級中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魚的知識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過程:
一、今天教室里來了一些小動物,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呢?坐也是行,立也是行,行也是行,臥也是行。
二、海洋里有著各種各樣的魚,你認識哪一種?他有什么特征嗎?介紹給小朋友聽一聽。
幼兒拿著圖片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魚的名稱和特征。
(教師適當的加以補充和小結)三、教師和幼兒共同探究海底里其他神奇的魚1、射水魚:能從口中射出水滴,射獵水面上的昆蟲為食物,身體有黑色斑點或有黑色條紋,射水魚十分愛動、調皮,色彩鮮艷。 提問:你發現射水魚有什么特有的本領?
2、蝴蝶魚:是大海里的小型魚,體型均小,游動姿態像蝴蝶飛舞一樣,色彩特別鮮艷,所以起這樣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蝴蝶魚什么地方?
3、比目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由于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 提問:比目魚有什么特點?
4、電鰩:背腹扁平,頭和胸部在一起,尾巴粗粗的,整個身體像一把扇子,以能發電傷人而聞名······提問:你覺得電鰩哪里最厲害?
3、教師小結:
海里的魚真多,每一種魚跟別的魚長得都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四、結合各種魚類,繪畫豐富的海底世界,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請家長配合,在紙上用及時貼等材料制作海底世界背景圖。
五、活動結束展示每一組的作品,進行評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在觀看各種各樣圖片的小魚時都驚嘆“:哇!好漂亮啊!”一下子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氛圍一下子就上來了。在第二環節個別幼兒上來撕自己的魚,導致后面幼兒都照著上來幼兒的方法撕出很多同樣的魚。
科學魚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認識并會找出1和許多。
2、知道1和許多的關系。
3、培養幼兒對數的興趣。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電腦、圖片若干、鴨媽媽掛飾一個、小鴨掛飾五個、小筐一個、小魚五條。
環境布置:在教室內用物品圍成一小池塘。
活動過程:
一、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許多動物的聲音,以許多動物參加小貓的生日晚會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電腦演示
(一)教師讓動物一個一個地出現,然后全部合在一起,幫助幼兒初步認識"1"和"許多"。
(二)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1"和"許多"。
(三)幼兒操作圖片,找出"1"和"許多"的物體。
(四)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知道"1"和"許多"的關系。即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1、出示許多"小鴨"掛飾,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2、分發"小鴨"頭飾,讓幼兒理解"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3、以"小鴨捉魚"的游戲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
教師:一個鴨媽媽帶著許多小鴨去池塘捉魚。池塘里游來多少條小魚?
(許多條)鴨媽媽請每只小鴨捉一條小魚,再請小鴨把捉到的小魚一條一條放入媽媽的筐里。
4、以"小鴨游泳"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加深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
教師:捉完小魚,我們現在開始學游泳了。鴨媽媽拍到哪只小鴨,那只小鴨就跳到池塘里游泳。鴨媽媽一個一個拍小鴨,小鴨一個一個跳入池塘里。現在池塘里有多少只小鴨?(許多只)天黑了,我們要回家了。鴨媽媽再一個一個地拍小鴨,小鴨一個一個的上岸,岸上就有許多小鴨了。
三、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今天捉了許多小魚,現在一起回家煮魚吃吧。
鴨媽媽帶著小鴨,唱著歌兒回家:"一條一條又一條,許多小魚水里游。一只一只又一只,許多小鴨捉小魚。捉了小魚回家煮,回家煮!"
備注:此教材選自《甘肅省幼兒園快樂與發展課程》教師用書p106頁。
教學反思:
整合是為了動靜結合,在這節活動中學說語言、激發幼兒興趣,不只講表面的知識,還應講行動的知識(即經驗)。
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要經歷一個過程,不是一節課就能完成和實現的,同時還要綜合各領域。
在整合的同時要有一個偏重的領域,(即定位本節課的重點領域)。
科學魚的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家鄉池塘中的常見魚類,能說出它們的名字。
2、觀察、實驗、記錄并歸納典型魚類的外形及行為特點。
3、能根據提出的問題作出合理推測,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用語言較清晰準確地描述魚類的外形及行為特點,能利用表格整理記錄有關研究結論。
4、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將自己研究的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作比較,體驗科學探究中運用證據、邏輯推理、想象建立假設和推斷、理解事物及現象的重要性。
5、樂于與他人合作與交流,通過探究,討論歸納魚類共同特點。實際生活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魚類及相關行為作出判斷和解釋。
6、能將魚類特點與池塘環境相聯系,知道魚的外形及行為特點與它生活的環境是相適應的。
教學準備
1、池塘魚類的種類、外形特點、生活方式等相關掛圖或課件。
2、水槽(或玻璃魚缸)、瓷盤、鑷子、紗布條、塑料繩、木片、滴管、水、家鄉池塘中的典型魚類(如鯽魚)、毛巾或衛生紙。
3、各種水生動物(不一定是魚類)的圖片或課件。
4、家鄉池塘中的小型魚類活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搜集信息資料
(1)出示圖片或播放課件:同學們,這是我們家鄉的池塘中生活的幾種魚,誰知道這是幾種什么魚?
(2)在我們家鄉的池塘中,還生活著哪些魚類?(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有爭議的動物板書在黑板一側,在后面的學習中重新歸類)。
(3)各種魚的大小、形態、生活方式不盡相同,可為什么人們把它們都叫魚呢?關于魚你還知道一些什么?
二、提出研究問題
1、教師出示并簡介魚類活體,安排學生觀察鯽魚的外形特點,為下一步研究活動做準備。
師述:鯽魚是魚類的典型代表,它在外形上具有什么特點呢?請各小組認真觀察魚的外形、身體表面長有什么、魚鰓的形態等。同學們若對鯽魚其它外形特點感興趣也可以進行觀察,觀察之后將結果記錄在“我們的發現”表格里
2、分小組進行觀察、討論、記錄。
3、小組匯報觀察記錄結果。
4、教師小結,然后出示圖片、展示課件或讓學生對照水槽中的鯽魚閱讀課文26頁上圖內容,認識魚的各種鰭。
5、你能根據魚的外形特點,對魚如何運動、怎樣呼吸和運動,大膽做出自己的推測和設想嗎?怎樣證明自己的推測?
三、制定研究方案
1、教師出示并簡介各種學具,告訴學生這些學具主要用于觀察研究魚的運動和呼吸方式。
2、各學習小組制定“魚靠什么游泳”、“魚如何呼吸”的研究計劃和步驟,預測研究結果。
3、各學習小組匯報研究方案和預測,相互質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四、開展科學探究
1、分小組按照研究方案先進行“魚靠什么游泳”、“魚如何呼吸”的觀察研究,并將結果記錄下來,在“我們的發現”表格中。
2、小組匯報實驗觀察記錄結果。
3、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簡要小結和講評。
第二課時
一、(接上節課)開展科學探究
1、你對魚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用什么辦法研究解決我們感興趣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表述進行板書)。
2、根據實際,各小組選擇一項大家都感興趣的研究項目,同時制定研究計劃和步驟。
3、分小組匯報研究方案,相互質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4、分小組對選擇的研究觀察項目進行研究,并將結果記錄下來。
5、小組匯報實驗觀察記錄結果,集體討論,統一意見。
二、總結與交流
(1)分小組歸納整理:“作為魚類代表的鯽魚在外形和生活、行為方式上有哪些特點?”
(2)拿鯉魚與草魚、團頭魴、鯰魚等家鄉水池中常見魚類進行對比,看看鯉魚有什么特點是它們共有的?
(3)分小組匯報“魚類共同特點,”各小組進行交流、辯論,將大家共同的觀點記錄在課本空框中。
三、應用與實踐:
(1)出示各種水生生物圖片實體或展示課件,辨別出其中的魚類,并能分析說出其中原因。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增加一點相關內容供學生辨別。(自然水域中生活著許多動物,有的名稱中還有一個“魚字”,如甲魚、鯨魚、鱷魚、娃娃魚等,可它們不是魚類;有的名稱中沒有“魚”字,可它們屬于魚類,如泥鰍,海馬等)。
(2)課外在家長的帶領下觀察家鄉池塘中各種魚類的生活情況,看一看除了課堂上所了解的魚類特點外,還有哪些特點是魚類共有的?與此同時通過現場觀察、比較、取回水樣研究、查閱資料、請教專家等方法,了解池塘水質對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響(詳見課本41頁),填寫“自由研究”調查表。
科學魚的教案14
活動目標:
1、了解魚類的主要特征。(身體表面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用卵繁殖后代,終生離不開水)。
2、學習分辨魚類和非魚類,并說出理由。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對于鯽魚和金魚已經有了充分的觀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2、物質準備:
《小朋友的書》、金魚和鯽魚的手偶各一個、人手一張指示牌,正面笑臉,反面哭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鯽魚搬新家》的故事。
二、找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特征
——通過比較在黑板上羅列出鯽魚和金魚的共同點。
——及時幫助幼兒歸納總結出魚的特征。
三、辯論賽:它們是魚嗎?
——提出問題:烏龜魚是魚嗎?幼兒舉牌回答,笑臉表示肯定,哭臉表示否定。
——請幼兒分成左右兩隊坐,雙方各自陳述自己的理由,直至說服對方,得出正確的結果。
——教師播放烏龜生活習性的視頻幫助孩子理解為什么烏龜不是魚。
——提出新的問題:墨魚是魚嗎?再次辯論,結束后播放視頻請幼兒了解。
四、《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水中生物嗎?哪些生物你覺得不是魚類呢?說一說你的原因。
活動延伸:
請你再去收集資料:還有哪些"*魚"其實不是真正的"魚"。
活動反思:
1、教師準確把握孩子已有的經驗
科學活動是嚴謹的,孩子的思維也是嚴謹的,往往孩子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都是綜合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遷移整合來進行的,因此我們在設計一個科學活動的時候,為幼兒提出了一個任務讓幼兒去完成,作為教師,一定要考慮到這個任務涉及到那些方面的,孩子是否有這方面的經驗,如果沒有,前期要進行鋪墊活動,循序漸進的進行,不要一下子布置出難度較大的任務,孩子的經驗少,那么成功的幾率會很小。例如讓幼兒概括魚類的基本特征,以孩子當時的經驗,能零星地表達,但是缺乏自主探索的積極性。而老師準備了鯽魚、金魚的圖片,對比鮮明,給予幼兒充分觀察鯽魚、金魚的過程,因此幼兒在認識鯽魚、金魚的基礎上,能根據圖片自主探索,尋找魚類的主要特征。活動中,由于有一定地鋪墊,這樣,孩子新的經驗不是很多,這樣更便于孩子總結、歸納、內化自身的經驗。
2、活動中教師注意資料的積累
科學活動的資料積累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培養幼兒自己進行記錄的能力,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資料積累的意識,資料的積累可以是多種方法的,照片、錄像、錄音、談話記錄,甚至是孩子操作的原始材料都是保存的資料,例如,教師準備了記錄表,在幼兒闡述觀點時,及時將幼兒的表述記錄,教師一一展示幼兒的表達,既讓幼兒獲得成功感,又激烈了其他幼兒表達的積極性。由于教師的記錄,有意識第將活動的過程進行展示,這樣孩子很快就可以回憶已有的經驗,便于幼兒分析歸納提煉總結內化經驗。因此在后面環節中,幼兒才能有效運用記錄表中的內容,分辨魚類和非魚類。
活動中,我通過這兩點策略的運用,幼兒能初步分辨魚類和非魚類,并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理由。最后在“小蝌蚪是魚嗎”新的問題中,我引發幼兒繼續探索,自己去尋找答案,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科學魚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觀察進行比較魚在杯子放水前后的不同。
2.在探索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一壺水。
一個杯子。
畫好的圖案
活動過程:
1.以"變魔術"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手。
師:對,老師的手會變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戲"變變變",導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變變變變,變成毛毛蟲。……過渡:老師還有一個本領,我會把改變方向,你們信不信?
出示道具,一壺水、一個透明水杯、畫好的小魚及符號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操作,引導幼兒觀察。
將準備好的小魚放在杯子后方,在向杯子導入清水,引導幼兒觀察小魚發生了什么變化?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大膽表達。
小結:改變方向是因為杯子注入水后,它就像一個凸透鏡,射過的光線不改變方向外,其他光線都會改變方向。
教師請幼兒操作,并在邊上巡回指導。
活動結束。
【科學魚的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魚》09-22
大班科學它們都是魚嗎教案12-28
小班科學教案小鴨捉魚03-11
小班《水里游的魚》科學教案與反思06-10
魚寶寶生病了大班科學教案02-20
《魚》教案04-12
《魚》教案04-12
大班科學教案:它們都是魚嗎教案及教學反思01-05
小班上學期科學教案《小貓捉魚》09-22
大班科學:忽上忽下的魚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