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
設計意圖:
涂色在小班的美術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涂色時我總是提醒幼兒不要將顏色涂錯,可還是有許多幼兒將紅黃藍綠涂錯,有一次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涂完色用肥皂洗手突然施政小朋友大叫:“我的肥皂變成紅色了!別的幼兒看了也急忙用沾滿顏色的手去擦肥皂。孩子們都興奮的大叫:“我的肥皂也變顏色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設計了《顏色變變變》的活動,以此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大膽創造。重點:讓幼兒知道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并能說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黃藍綠的。難點:在活動中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2、樂意參加玩色活動,初步體驗嘗試之樂趣。
3、初步學會顏色分類。
活動準備:
水粉顏色飲料瓶紅黃藍綠的筐子
活動過程:
一、老師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小朋友們,老師的本領可大了,我會變魔術我會把瓶子里的水變成各種漂亮的顏色。(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老師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么顏色?(紅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紅顏色的?(紅蘋果紅花西紅柿紅衣服等)
3、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么顏色?(黃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黃顏色的?(香焦梨黃色的積木等)
4、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么顏色?(藍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藍顏色的?(天空大海藍色的手套藍色的房子等)
5、老師又拿出一個裝有水的瓶子使勁上下搖晃,使瓶中的水變色。提問:小朋友們,瓶中的水變成什么顏色?(綠色)那你們平時看到那些東西也是這種綠顏色的?(小草青菜青蛙樹葉等)
二、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指導)小朋友們,你們也學老師的樣子來將瓶中的水變變顏色。(幼兒看到老師神奇的魔術后都爭著想來試一試,在一定程度上神奇的魔術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三、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瓶中的水變成了什么顏色?
四、最后請幼兒將瓶子中的水按顏色分類,放入不同顏色的筐內。(小朋友們,今天瓶寶寶們和我們也玩累了,我們快點送它們回家吧!不過千萬不要把它們送錯了,瓶中的水是紅色的就把它送到紅色的筐子里;瓶中的水是黃色的就把它送到黃色的筐子里;瓶中水是藍色的就把它送到藍色的筐子里;瓶中水是綠色的就把它送到綠色的筐子里;)
五、講評
六、結束小朋友們,瓶寶寶玩累了都回家了,我們也玩累了也該回家去了,讓我們與瓶寶寶說再見!
活動反思:
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于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是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于幼兒的日;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仡櫛敬位顒,有幾點體會:(1)在活動中我能帶著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在發現黃亦飛將瓶寶寶送錯時我及時引導他重新將瓶寶寶送回家,通過教師的及時介入,使幼兒對顏色的進一步的鞏固認識。(2)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這時我就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充分發揮了幼兒間的榜樣示范作用。象陸一凱在活動中不敢大膽操作,看到同伴變色成功了,心里是羨慕的,這時我讓陳天賜去幫助他,在同伴的帶動下,他終于也體驗到了變色的樂趣,而陳天賜也懂得了幫助同伴是一件快樂的事。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2
1、活動目標:
1、嘗試用手指印畫并添畫的方法表現扭動的蠶寶寶。
2、愿意幫助蠶寶寶,萌發喜愛蠶寶寶的情感。
2、活動準備:
1、幼兒已觀察過蠶寶寶。
2、 幼兒用紙(桑葉形上貼好一些白色的圓)、白色顏料、黑色水彩筆。
3、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意圖:回憶蠶寶寶,引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猜猜它是誰?
“小寶寶,脫衣裳,脫一件,變個樣,脫了四件舊衣裳,變成一個白姑娘!边@是什么小動物呀?”
2、教師出示范例,引導觀察:
師:蠶寶寶長的什么樣?他們在干什么?蠶寶寶吃桑葉的時候是怎樣爬的?看看它的身體是怎么扭動的?(可以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示)
小結:哦,原來啊蠶寶寶,真有趣,身體一節連一節。頭圓圓,腳短短,扭來扭去吃桑葉。
二、操作討論與演示。(意圖:引導表現動態蠶寶寶的方法,激發愿意幫助蠶寶寶的情感。)
1、教師邊講故事邊演示。
1)師:春天來了,暖暖的太陽照在圓圓的卵上,又有一些蠶寶寶要鉆出來啦!啪的一聲,卵睜開了眼睛,打了一個大哈氣,伸出了小腦袋。教師示范用黑色水彩筆畫眼睛和嘴巴。
2)師:啊,好香!是桑葉的味道!我也要吃到香香的桑葉。可是我的力氣太小,快來幫幫我鉆出來吧!我們今天要用魔法棒(食指)來幫助它哦。輕輕蘸一下魔法液(白色顏料),碰一下蠶寶寶,提醒:蠶寶寶的身體要連在一起,不要斷開哦,這樣蠶寶寶就可以一扭一扭的往前爬了。
3)蠶寶寶有了魔法棒的幫助,開始用力扭動身體,扭一扭,彎一彎,蠶寶寶,鉆出來嘍,香香的桑葉真好吃!教師用手指印畫動態的蠶寶寶。謝謝你們的幫忙,讓蠶寶寶吃到了桑葉。
2、請幼兒嘗試。
師:誰來幫助其他的蠶寶寶鉆出來?
1)先把蠶寶寶叫醒,提醒畫眼睛和嘴巴。
2)用魔法棒幫助蠶寶寶鉆出來,蘸一下,碰一下哦。扭啊扭,扭啊扭,蠶寶寶鉆出來,吃到桑葉嘍,謝謝你的幫忙!
小結:扭啊扭,蠶寶寶,一點一點鉆出來。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意圖:嘗試手指印畫并添畫的方法,表現蠶寶寶的動態)
師:還有很多蠶寶寶需要你們的幫忙,讓我們一起用魔法棒來幫助他們吧!記得蘸一下魔法液,碰一下蠶寶寶,蠶寶寶要用力扭動才能成功哦!
四、作品點評。(意圖:萌發喜愛蠶寶寶的情感)
請幼兒將作品展示,討論:
1、蠶寶寶鉆出來了沒有?它是怎樣扭動的?
2、蠶寶寶的好朋友找到了嗎?和蠶寶寶說句心里話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3
目標:
1、感知空氣的基本特性,了解它對人類的作用。
2、感受空氣流動產生風這一自然現象,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欲望。
準備:
幼兒:保鮮袋人手一個,紙折小鳥人手一個,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內有扇子、吸管、紙片)教師:已裝好空氣扎緊的袋子兩個,空保鮮袋一個,牙簽、紙片;帶領幼兒在有風的日子觀察風來時對各種物體產生的影響。
過程:
一、設問導入你們知道空氣嗎?它看得見摸得著嗎?請你想一想?
二、抓空氣
1、教師演示講解抓空氣要領出示保鮮袋提問:這是什么?現在是什么樣的?(癟癟的)今天我要請小袋子幫忙把空氣抓住。
演示講解:兩手抓住袋口,左邊套一套,右邊套一套,一手抓緊袋口,一手抓住袋頭,擰呀擰,擰呀擰,口帶擰緊了。
教師手持裝有空氣的袋子,提問:看,現在口袋怎么了?(鼓鼓的)里面裝的是什么呀?(空氣)你們想不想也來抓空氣?等一會兒請你用小袋子找一個空地方也來抓一袋空氣,抓住后一定要想辦法把它留在袋子里噢。
2、幼兒抓空氣幼兒手持保鮮袋自由套抓,教師觀察指導:
抓住了嗎?快想辦法把它留!
仔細看看口袋里的空氣,你發現了什么?
你在哪里抓到空氣的?你覺得身邊有空氣嗎?
3、感知空氣(1)幼兒手持口袋在座位上與老師一起交流,教師提問:
你在哪里抓到空氣的?
。ㄖ笇в變褐v述抓空氣的地方或部位?
小結:原來空氣就在我們的周圍。
。2)一起用小手摸一摸,你摸到了嗎?在你抓空氣時候,你看見它了嗎?聞到它了嗎?它有顏色嗎?是什么顏色?(幼兒說是白色時,就拿出白紙進行比較)
總結:雖然空氣到處都有,但是它看不見,摸不到,沒有味道,沒有顏色。
。3)空氣對我們有什么用處呢?
一起捏住鼻子、抿緊嘴巴一分鐘,感受空氣的用途。
提問: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是呀,空氣對我們非常重要,沒有它,我們就不能呼吸了。
4、感受空氣流動產生風1、集體感受現在讓你口袋里的空氣跑出來親親你的小臉吧!(指導幼兒將袋口對準自己的臉,把空氣放掉)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幼兒講述自己的感覺)教師演示:出示準備好的空氣袋,用針扎一小口,再將小紙條放在針眼上,并不斷變換方向,讓孩子看到小紙條倒向另一個方向,初步建立空氣流動的經驗。
提問:小紙條怎么了?為什么?空氣跑起來后,把誰也帶來了?
小結:原來空氣會跑來跑去,它跑得厲害時會把風娃娃也帶來。
2、經驗提升,小組操作"讓小鳥動起來"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不用手和工具去碰小鳥,怎樣讓小鳥動起來?你怎么做?小鳥會動的很快?怎么做,小鳥動的慢?
。2)幼兒分組操作,提醒幼兒運用不同的力量使用材料,要求工具對準小鳥操作,鼓勵幼兒交換工具操作
(3)集中交流你用什么讓小鳥動起來了?你的小鳥為什么會動起來?怎么做你的小鳥動的快?怎么做你的小鳥動的慢?
小結:我們用工具讓空氣跑起來,請來了風娃娃,小鳥就動起來了。用力時風大,小鳥動的快;用力輕時風小,小鳥就動的慢。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4
一、情況分析:
數和形是幼兒身邊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根據幼兒
學習數學的特點,(在玩玩樂樂,拼拼擺擺中習得)以形象生動,深受幼兒喜歡的“黑貓警長帶領貓警士捉老鼠”為游戲情節,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運用重疊或并放的方法一一對應地比較出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及手口一致點數3以內的事物。
二、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在兩組物體中運用重疊或并放的方法,一一對應比較出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初步學習手口一致地數3以內實物,學會從左到右排列實物和用右手指點數。
三、活動準備:
圖片兩張,(一張上有兩只貓和兩只鼠,另一張上有三只貓和兩只鼠)老鼠3只,圖形娃娃3個,黑貓警長頭飾一個,每個幼兒魚三條。幼兒操作圖片若干張(上有貓警士一個或兩個或三個)。磁帶錄音。紅花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放歌曲“黑貓警長”,出示黑貓警長頭飾:“誰來了?”“干什么的?”
。ǘ⒊鍪緢D片兩只貓和兩只鼠,領幼兒數數,有幾只貓,捉到了幾只老鼠,貓和老鼠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用重疊或并放的方法比多少)
。ㄈ、出示圖片三只貓和兩只鼠,帶領幼兒數一數,有幾只貓,幾只老鼠,貓和老鼠誰多,誰少,并引導幼兒想辦法使貓和老鼠變成一樣多。
。ㄋ模、按物取數
小貓捉老鼠真辛苦,它的肚子餓了,請幼兒拿魚給它吃,每只貓只吃一條魚,來了幾只貓,就拿幾條魚給它吃。
教師分別出示三只貓、一只貓、二只貓,請幼兒拿出相應的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并檢查對錯。
。ㄎ澹、游戲“貓警士捉老鼠”
(1)學本領:老師當貓警長,幼兒當貓警士,警長拍一下手,幼兒拍一下,警長拍兩下、三下,貓警士也拍相應的下數。
(2)消滅老鼠
先看圖形娃娃的家中來了多少只老鼠,來一只就打一槍,來兩只就打兩槍,三只就打三槍。
。ǎ常昂谪埦L”用紅花獎勵勇敢的貓警士。
貓警士捉老鼠真勇敢,我們獎力它紅花,一只貓獎一朵放在它的下邊,有幾只就獎幾朵。(要求幼兒從左到右排列)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按點卡匹配相應數量食物的圖片。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胸前有兜兜的綠色圍裙,供幼兒系上扮毛毛蟲,與故事內容相應數量的食物小圖片若干,根據故事(附后)制作的大圖書一本,1~5點卡、毛毛蟲貼畫、紗巾各若干條,歡快的音樂伴奏帶。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毛毛蟲們快到草地上來玩吧!
(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模仿毛毛蟲快樂地在草地――綠地毯上爬行、嬉戲,教師不時地用頭輕輕觸碰幼兒的頭或用臉輕輕地貼近幼兒的臉,并大聲地招呼:“你好!”“你真可愛!”……在教師的感染下,幼兒也快樂地相互碰碰頭、貼貼臉,整個氣氛輕松、快樂而友好。)
二、尋找食物――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師:寶寶們肚子有點餓了吧?我們去找些東西吃。
師生在草地上邊爬邊尋找食物,教師依次向場地撒小圖片(一個蘋果→兩只梨→三根香蕉→四顆葡萄→五片樹葉)。根據幼兒在場地上聚集的情況,可不斷變換著方向向空處撒小圖片,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2。提問:你找到了什么?數數有幾個?
師:趕快把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幼兒“啊嗚啊嗚”,將圖片放進胸前的兜兜里。
。ń處熗ㄟ^集體、個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并手口一致地點數圖片中的食物數量,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此環節中,教師關注的重點是能力較弱的幼兒,讓他們也能準確點數出圖片中的食物數量,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欣賞故事――拓展對數量的認知
1。師:寶寶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ㄓ變簢诶蠋熒磉叄┯幸恢挥腥さ拿x,它也出來找東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2。師生共同閱讀大圖書,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數數、猜猜中,鞏固對數量的認知。
。ㄉ术r明、富有童趣的畫面深深吸引著幼兒,教師適時的提問――“毛毛蟲找到了什么”“有幾個”“一起來數一數”不斷引導著幼兒去觀察和思考,讓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追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
四、點卡找朋友――匹配相應數量的食物
1。師(出示點卡,點子數代表第×天),提問:毛毛蟲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動。幼兒每人取一張點卡,將兜兜中的小圖片,按數量匹配到卡片中相應點子下面的空格里。(圖片的反面貼有雙面膠,操作時,幼兒只需撕去面紙,即可將圖片貼在卡紙上。)
3;顒釉u價。操作正確的小朋友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獎勵,在同伴和教師幫助下完成的幼兒同樣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鼓勵。
五、毛毛蟲變蝴蝶――感受快樂
1。師:毛毛蟲吃飽了,它找到了一片樹葉,趴在上面睡著了。醒來的時候,毛毛蟲的腳不見了,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2。師:你們想變蝴蝶嗎?讓我們也趴在草地上睡一覺吧。(主、配班老師悄悄地在幼兒背后粘貼上翅膀――紗巾,解開圍裙。)
3。幣:寶寶們,醒來吧!看看你們長出翅膀了嗎?
(幼兒驚奇地發現自己真的長出了“翅膀”,音樂聲中,師生一起揮舞著“翅膀”飛出活動室。)
活動點評
本節活動充分發掘并利用故事中的數學元素,讓幼兒在故事的情境中學習和感知5以內的數量,避免了數學學習的單調和枯燥,增強了活動的愉悅性和趣味性,激發了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中使用的教具十分簡單,但很實用。活動前給每個幼兒系上綠色圍裙,不僅是毛毛蟲角色的標志,圍裙上的兜兜也成了毛毛蟲的小肚肚,裝下了毛毛蟲“吃”的各種食物(圖片)。操作環節中,給予幼兒貼畫獎勵,滿足了小班幼兒的心理需求和特點,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了增強幼兒對毛毛蟲變蝴蝶這一現象的興趣,借助紗巾,模擬蝴蝶的翅膀,讓幼兒體驗舞動“翅膀”的樂趣,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
活動中,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努力建構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而且,特別關注能力較弱幼兒的表現,讓他們在老師、同伴的幫助下,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保證每一個幼兒能快樂地在活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附錄:
故事:毛毛蟲
一條綠色的毛毛蟲,爬呀爬呀,它的肚子餓了,想找一些東西吃。
第一天, 它看見了一個紅蘋果,“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二天, 第二天,它發現兩只黃梨子,“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三天, 第三天,它找到三顆紫葡萄,“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四天, 第四天,它又發現了四塊咖啡色的巧克力,“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五天, 第五天,它找到五片綠樹葉,又“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毛毛蟲的肚子不再“咕嚕咕!苯辛耍鞓返嘏吭谌~子上說:“我要結一個繭,把自己包起來,好好睡一覺。”
過了幾天,毛毛蟲醒來了。它的腳不見了,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它說:“我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6
設計思路:
蘋果和橘子,以其香甜的口味、誘人的外形,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小班幼兒年齡小,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加上父母包辦的居多,所以很大一部分孩子對于水果怎么吃、吃哪里都不知道,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習慣較差,所以我安排了該活動。
活動一開始我用猜猜,摸摸的形式調動孩子們的興趣,激發孩子愛吃各種水果的習慣。然后以淺顯精短的小故事配以PPT引發幼兒看看、想想、說說,胖胖豬是怎么吃木瓜的?木瓜籽能吃嗎?吃下去會怎樣?
調動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再現,再遷移到平時常見的水果吃法上,形象鮮明的水果橫切圖讓幼兒很容易就知道了哪些水果該吐籽,哪些不必吐籽?最后的“品嘗水果”環節更是起到了升華內化的作用。
活動目標:
1、知道許多水果里都有籽,吃水果時要吐籽。
2、通過感官激發孩子愛吃各種水果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幾種水果實物,幾個布袋
活動流程:
一、猜水果,引起幼兒興趣
1、介紹蘋果
——猜猜老師這個袋子里裝的是什么水果寶寶?請你們小眼睛閉起來,我們來摸摸看。讓幼兒摸摸說說蘋果是圓圓的,紅紅的;模云饋硖鹛鸬。
2、介紹桂圓
——老師這里還有一個袋子,大家猜猜這個袋子里躲的是什么水果寶寶,我們來看一看。(桂圓)
3、介紹木瓜
——還想不想再請水果寶寶呀,好的,顧老師這里還有個水果寶寶,你們認識它嗎?跟孩子一起說說木瓜。
——那木瓜寶寶的肚子有什么?好,顧老師把它切開來看一看,看看木瓜寶寶的肚子里有沒有小寶寶。請孩子們看看,木瓜寶寶的肚子里有許多的籽寶寶,給幼兒聞一聞木瓜的香味。想不想吃?
二、籽兒吐吐
——說說自己的想法,看圖聽故事《籽兒吐吐》
(1)圖一:胖胖豬已經把木瓜都吃進肚子。
重點提問:胖胖豬是怎么吃木瓜的?木瓜的籽能吃嗎?吃下去會怎樣?
師結:小胖豬吃的太快了,把木瓜籽吞進了肚子,水果籽太硬了,會讓我們的肚子受傷的。
(2)圖二:小豬頭上長出一棵樹來。
重點提問:猜猜,小豬把木瓜籽吃進肚子,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看一看發生了什么變化呢?頭上長出一棵木瓜樹會怎樣?想想頭上真的會長木瓜樹嗎?為什么?
小結:小豬猜想自己的頭上長出了一棵木瓜樹,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3)圖三:小豬大便里有許多木瓜籽。
重點提問:木瓜籽吃進肚子,最后會到哪里去?
小結:最后小豬發現在自己的大便里發現了許多木瓜籽。
重點提問:小豬吃下去的籽最后從哪里出來啦?
小結:原來小豬吃下去的籽會從大便里排出來,可不會從頭上鉆出來哦!
三、說說嘗嘗
——知道吃水果要吐籽。
重點提問:你們知道哪些水果里的籽是不能吃的嗎?那應該怎么辦?
小結:你們說的可真好,有籽要吐掉,不能吃,千萬不要吃進肚子里,如果不小心吃下去,也別擔心,它會從我們的便便里排出身體。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不同的水果,我們一起去嘗嘗吧,但是先要把我們的小手洗干凈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7
材料準備:各種型號不一的電池、電動玩具一個
制作方法:成品
實驗操作:
讓幼兒觀察電池的外形特征,按照型號、功能給電池分類或排隊。
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電池,按照正確的方法裝人電動玩具內,使電動玩具動起來。
教師指導建議:
指導小班幼兒在玩電動玩具的過程中了解電池的作用。
在認識電池的基礎上,指導中、大班幼兒給玩具安裝電池,引導幼兒觀察電池的“+”、兩極,進行正確安裝。
提醒幼兒將廢舊電池回收到指定位置。
拓展與替代:
指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一起尋找家里需要使用電池的物品,如手機、手電筒、鐘表等,并嘗試拆裝電池。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給幼兒提供各種充電電池,讓幼兒了解充電電池和普通電池的區別。
科學小知識
電池是泛指能產生電能的小型裝置,如太陽能電池。我們通常使用的化學電池可以分成原電池與蓄電池兩種。原電池制成后即可以產生電流,但在放電完畢即被廢棄。蓄電池又被稱為二次電池,充電后可放電使用,放電完畢后還可以充電再用。目前,我們通用的一次性電池主要有碳性電池和城性電池,一般每節1.5V,呈圓柱形,型號常見的有1號、5號和7號,數字越大,型號越小。當我們把電池正確安裝到電動玩具里后,打開開關,電池就能給電路提供電流了,同時把電能轉化成機械能,玩具就能動起來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對物體沉浮產生好奇心。
2.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藥瓶1個并將藥瓶裝一大半多的水。
2.一個大的透明飲料瓶,并裝一大半水。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藥瓶激發幼兒的奇心。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藥瓶
師:對,老師要用這個小藥瓶來玩一個游戲,小朋友們想看嗎?
幼:想。
3.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并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大膽表達。
教師將一大瓶水拿出,將小藥瓶放入大瓶水中,擰緊瓶蓋,再收用力擠壓水瓶,看看會發生什么?
小結:這是因為擠壓水瓶時,壓力會增加,水會進入藥瓶內,使得藥瓶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所以就會往下沉,松開手后壓力釋放,重量變輕,所以藥瓶就浮起來了。
4.教師請幼兒操作,并在邊上巡回指導
5.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 分辨幾種經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2. 愿意說說自己聞到的氣味。
3. 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重點難點
重點:分辨幾種經常接觸的不同氣味,體驗鼻子真有用。
難點:愿意說說自己聞到的氣味。
活動準備
1. 一次性杯子(分別裝有白開水、白醋、果汁、中藥);2. 護手霜;3. 每位幼兒一個笑臉。
活動過程
一、聞一聞、找一找
1. 出示瓶子,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
①你們看到了什么?
、诒永镅b了什么?
2. 找一找,學習聞氣味的正確方法(幼兒聞氣味)
提問:
、倌銈兌悸劦搅耸裁礆馕?
②我們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白醋和白開水?
小結:我們的鼻子真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氣味,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二、聞一聞、說一說
1. 聞氣味貼笑臉(出示笑臉)
提問:
①這是什么?
②笑臉表示什么?
。ㄓ變郝剼馕,把笑臉貼在喜歡的氣味前)
2. 說一說聞到的氣味
3. 提問:
①小朋友,哪里的笑臉比較多?
②你為什么喜歡這種氣味?它聞起來怎么樣?
③小朋友想一想,你以前還聞到過什么東西也有這種氣味?
、転槭裁聪矚g這種氣味的小朋友不多呢?
小結:我們的鼻子可以分辨兩種不同的氣味。
三、聞一聞、抹一抹
提問:
、倌銈兟劦搅耸裁礆馕?
②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鄱鞛槭裁匆孔o手霜?(請幼兒洗手涂護手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結合我班對于氣味的已有生活經驗,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而制定的。目標既有科常方面的認知經驗、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態度,但不缺乏領域特質。整個活動環節清晰,在找一找、聞一聞中,讓幼兒初步感知鼻子可以聞氣味;在聞一聞、說一說環節中,讓幼兒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氣味;在最后一環節涂一涂、聞一聞中,知道保護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兒,所以在設計教案中,融入了較多生活元素,既有預防甲流的知識,也有冬季保護小手的方法。在提問上,考慮到年齡特征,大多數體訪問設計成了封閉式和半封閉式,有二個是開放式提問,有利于幼兒的回答。在整個活動中,也考慮到動靜交替,請幼兒把笑臉貼在喜歡的氣味下,加入了他們的互動。幼兒的參與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動中,能完善材料的選擇,更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認識桂花,知道桂花的顏色、形狀和香味等。
2、知道桂花是秋天開的花。
3、嘗試畫一畫桂花。
活動準備:
1、室外桂花樹的場地,桂花的圖片,圖畫筆和畫畫本人手一份。
2、小朋友對桂花的香味和顏色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激發好奇心:這段時間,小朋友有沒有聞到一股香香的氣味,誰知道這氣味哪里來的?
出示桂花的圖片,認識桂花。這是什么花?它長什么樣?
教師帶領小朋友念童謠:金桂樹,開金花,銀桂樹,開銀花,開金花,開銀花,秋風一吹,香萬家。
2、帶領幼兒外出觀察桂花。
站在樹下聞聞花香。
提問:
1、桂花樹的香味來自哪里?
2、桂花的形狀、顏色是怎樣的?
除了這種顏色的桂花,你還看見過別的顏色的桂花嗎?(如幼兒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教師可事先可準備不同顏色的桂花樹枝供幼兒觀察。)
3、你們想把這漂亮的桂花畫到紙上嗎?教師示范如何畫桂花。
教師邊示范作畫,變強調桂花的特征,如形狀,顏色。
4、幼兒嘗試作畫。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作畫。
5、欣賞美麗的桂花。
將幼兒畫好的桂花放在桌子上或柜子上,供大家欣賞。(鼓勵幼兒將桂花圖片送給家人或中大班的哥哥、姐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聞、嘗,了解水是透明的,是無色無味的;2、在操作過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動的特征。
3、在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個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醬油),兩個托盤;2、幼兒每人三個透明的杯子,一個勺子;3、漏勺、塑料小籃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籮筐若干,小毛巾4條。
4、PPT課件活動過程:
1、教師導入課題,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們變個魔術。(出示兩個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醬油)。
(2)教師繼續以魔術的形式,將兩顆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問:變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個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這個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為什么珠子在醬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
。3)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體的形狀、顏色。
2、了解水--無色無味這一特征現在,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躲貓貓,它啊就在你們跟前都有三個杯子,水寶寶就藏在其中的一個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辦法把水寶寶找出來。
、儆變翰僮,教師巡回觀察。
②提問:你們用了什么好辦法找到水寶寶的?
水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聞起來,嘗起來是什么味道的?
、劢處熜〗Y: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我們也可以說是無色無味的。
、芙處燆炞C實驗結果。
3、幼兒進行嘗試操作--幫水寶寶搬家,感知水的流動性。
師:水寶寶想請我們幫她一個忙,你們愿意嗎?就是幫水寶寶搬個家。
①教師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請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并嘗試用這些材料進行活動。
、谟變翰僮鳎處熝不刂笇。
、厶釂枺耗阌檬裁礀|西來幫水寶寶搬家的?
在幫水寶寶搬家時,水寶寶怎么了?
、苄〗Y:原來水是會流動的。
4、延伸活動(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水寶寶?
。2)觀看PPT,聽水寶寶自述。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對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感興趣。
2.了解沉浮現象在生活中的用途。
3.嘗試用水果制作小船。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透明玻璃缸、水、水果(蘋果、梨、葡萄、香蕉、荔枝、桃子、芒果、西瓜等)、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 以談話形式導入
明明在幫媽媽洗水果時發現有的水果會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水果卻沉在水底下,你想知道哪些水果會浮,哪些水果會沉嗎?
二、 小實驗
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水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
1.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一個蘋果,如果將這個蘋果放進玻璃缸中,蘋果會怎么樣呢?(幼兒大膽猜測回答)
2.教師操作實驗。
3.將梨也放入玻璃缸中,梨會和蘋果一樣嗎?
4.教師操作實驗。
三、 幼兒動手操作并記錄
小朋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水果,現在請小朋友們分組做實驗并記錄,看一看不同的水果放入水中的結果一樣嗎?請把浮起來的水果用圓圈圈起來。
四、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實驗結果
五、 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做了沉浮小實驗,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根據沉浮原理制造了潛水艇、輪船、救生圈等很多東西。
六、 活動延伸
一起來做西瓜船,將一個西瓜一分為二,將瓜瓤挖去,將西瓜放入水中,看西瓜能浮起來嗎?然后在西瓜船里放入一些物品,看西瓜船會怎樣?
教學反思:
有些孩子心理很明白哪些水果浮上來,哪些水果沉下去。在老師的大記錄表上也能正確記錄沉與浮,可是在他們的記錄卡上卻記錄正好相反,原因是什么?是因為老師的記錄卡是貼在黑板上的,上下很易區分,而幼兒的記錄卡是平放在桌面上的,有個別幼兒就分不清“上”“下”,擺放正好相反。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3
背景分析:
秋天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正是在這樣風輕云淡的季節里,教室的門前飄落著一些梧桐樹的落葉,它們總是喜歡在孩子們玩耍的時候,不經意間一片,一片地飄落下來,掉在孩子們的頭發上、衣服上,還有的飄在半空中,孩子們就伸出雙手,追逐著落葉,等待著他們的飄落,忙得不可開交,接著的時候,孩子們就樂成一團,開心得不得了。配班老師擔心孩子們在這樣的跑來跑去中容易發生危險,屢屢試著去阻止。
我想:
《綱要》要求我們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發現游戲和易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后現代教育課程觀主張將幼兒的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我為什么不利用秋天這鮮明的季節特征和可供研究的資源,讓幼兒在多彩的季節中感受落體——梧桐樹葉掉下來的有趣現象呢?因此,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我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掉下來了,旨在通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探索樹葉等物體下落方式的變化,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科學現象的興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引起幼兒對物體掉下來了這一現象感興趣,激發幼兒初步的探索欲望。
2、學習運用語言、體態動作等表達自己的發現。
3、引導幼兒初步嘗試記錄。
活動準備:
1、樹葉、羽毛、花瓣、紙條、包裝帶、沙包、塑料積木、飛鏢等落體,筐子若干。
2、貼有相應物體的記錄表,筆。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秋天到了,一片片樹葉落下來了,樹葉掉下來是怎樣的?(幼兒自由講述)
2、老師玩“掉下來了”的游戲,提問:樹葉怎么了?(幼兒自由講述)
3、引導幼兒觀察筐子里的東西,并介紹材料。(“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掉下來的東西,你們拿出來看看,看看是哪些東西呢?”)(幼兒自由講述,出現物體名稱不認識的或名稱不全時,教師適當做些強調)
二、幼兒擺弄物體,進行感性探索。
(一)第一次探索
1、幼兒猜想并嘗試:你筐子里東西落下來時怎樣的?鼓勵幼兒將筐子里的每一樣東西都試一試。
2、引導幼兒和同伴交流,觀察發現物體掉下來的情景。
老師提出探索要求:我們要把手舉得高高的,然后一松,看一看,它們是怎樣掉下來的?并找一個好朋友說一說,你的手里的東西是怎樣掉下來的?
3、進行探討,小結。
。1)提問:剛才你玩的東西,是怎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能不能把它掉下來的樣子說出來呢?(引導幼兒用語言進行描述)
。2)觀看多媒體課件。
師:樹葉、羽毛、花瓣、紙條、包裝帶掉下來的樣子真有趣,我們還拍成錄像,你們看!
師:羽毛是怎樣掉下來的?
師:花瓣呢?紙條呢?包裝帶呢?
4、小結:樹葉、羽毛、花瓣、紙條、包裝帶都是搖搖晃晃、飄呀飄、飛呀飛——地掉下來的(具體描述語言看上課情形)。
。ǘ┑诙翁剿
1、幼兒猜想并嘗試:玩玩你桌上的東西,看看東西是怎樣掉下來的?每一樣東西都試一試。
2、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觀察東西掉下來的情景。
老師提出探究要求:我們把手舉高,然后一松,看一看,它們是怎樣掉下來的?請你和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他們是怎樣掉下來的?
3、進行討論、小結。
。1)提問:剛才你玩得東西,是怎樣掉下來的?(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能不能把它們掉下來的樣子說出來呢?(引導幼兒進行語言描述)
(2)比較落體的不同方式。
幼兒通過操作后發現塑料積木、飛鏢、沙包等是直直的、塊塊的掉下來的;而樹葉、羽毛、花瓣、紙條、包裝袋等是飄呀飄、飛呀飛、搖搖晃晃的掉下來的。
。ㄈ┯螒颍鹤冏冏
師:我做魔術師,變變變,變出什么,你們就說一說,做一做。
三、嘗試用“畫”的方法記錄。
。1)請個別的幼兒選擇一種材料,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
師:樹葉、羽毛、花瓣、紙條、包裝帶掉下來的樣子我們都會說,也會做,那你們能不能把它們掉下來的樣子畫出來呢?
師:我們先畫樹葉掉下來的樣子(看幼兒的選擇具體定),誰來試一試?
請所有的幼兒嘗試用畫畫的方法記錄所有的落體下落的樣子。(即在貼有相應物體的記錄表,引導幼兒選擇相應的物體嘗試后把該物體掉下來的樣子畫下來。)
四、總結:
在我們的教室里,我們的幼兒園里,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他們掉下來的樣子也非常有趣,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吧!
延伸活動:
玩落體游戲,如“托汽球、吹羽毛”等,啟發幼兒觀察更多的落體現象,并想辦法使其掉不下來。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4
學情分析
這節活動是小班科學領域數學學科“方位認知”的內容。小班的幼兒對方位的認知和理解還處于起始階段,是極其簡單而模糊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往往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某件事,而會出現很多有趣的錯誤,比如,鞋子擺在小床上、書包放在桌子下……針對以上情況,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在具體情境中辨別方位“上、下”。
2、培養簡單的觀察、分析和自理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圖片(花朵、太陽、燕子、兔子、小雞、飛機、刺猬等),黑板畫(上面畫著白云,下面畫著草地),螞蟻和小鳥頭飾;柜子、手絹、拖鞋。
2、經驗準備:有擺書包、鞋子等物品的實際經歷。
活動過程
1、角色導入鋪墊新知
教師提供與幼兒數量相等的小鳥和螞蟻頭飾,讓幼兒自由選擇。
師:小鳥在哪兒飛?(小鳥在天上飛)
教師手指上面說:小鳥在高高的天上飛,那么就請鳥寶寶飛到老師身邊來吧。(幼兒模仿小烏飛)
師:小螞蟻怎樣走路?(小螞蟻在地上爬著走路)
教師向下指著地面說:小朋友們真聰明,小螞蟻就是在地面上爬著走路的。那么就請螞蟻寶寶爬回老師身邊吧。(幼兒模仿螞蟻爬)
師:請小朋友用你的小手告訴我,小螞蟻在哪兒爬?(幼兒向下指)小鳥在哪兒飛?(幼兒向上指)
分析:幼兒教學,尤其是小班幼兒教學,一定要以幼兒的原有經驗為基礎,適當提高。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開始階段,沒有直接切入主題,而是利用幼兒已有的知識作為鋪墊,在幼兒的模仿與談話中,滲透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教師還運用手勢,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感性認識。形式活潑、有趣,適合小班幼兒的特點。
2、多種方式深入感知
(1)出示黑板畫讓幼兒觀察,初步感知“上下”
師:圖畫中有什么?(白云、草地)
你在哪兒看見過白云?(在天上看見過白云)
請小朋友用手勢告訴老師。(幼兒舉手向上指,表示白云的位置)
師:(小結)白云在上面。
要求幼兒跟著說“白云在上面”。
師:草地在哪兒?請用手勢告訴我。(幼兒的小手指向地面,表示草地的位置)
教師邊做手勢邊說:白云在上面,那么草地在哪兒呢?(幼兒回答:草地在下面)
師幼:(共同小結)草地在下面。
分析:本環節教師出示具有代表性的白云和草地圖畫,引導幼兒觀察、用手勢表示,動靜結合,讓幼兒自然體會。另外,教師敢于放手引導幼兒總結,也許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但畢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2)動手操作,再次感知“上下”
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分析圖片。
出示太陽圖片,師:這是什么?它住在哪里?(太陽,住在天上)
師:對,太陽和白云一樣住在天上。(教師示范將太陽圖片貼在白云旁邊)
幼兒獨立貼圖片。(教師提示幼兒遇到困難時,要請小朋友幫忙)
幼兒再次觀察畫面,糾正錯誤。
分析:本環節中,教師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加深難度,體現了活動的連貫性、層次性。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分析操作,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孩子的潛能。幼兒在活動中學會了互助,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3)游戲:將軍和士兵
教師當將軍,幼兒做士兵,“將軍”說口令“上面”,“士兵”用動作表示,如舉手、抬頭等;“將軍”說“下面”,“士兵”也做相應動作。也可以選幼兒當“將軍”。
3、聯系實際,進行能力培養。
師:請小朋友把手絹擺放到柜子上面的格予里,拖鞋擺在下面的格子里。
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要隨機提示孩子把手絹、鞋子擺放整齊)
師幼共同欣賞勞動成果。
分析:小班幼兒的活動設計,一定要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本環節真正體現了這一點。此環節不僅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和反饋,還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為他們以后的生活奠定了基礎,使幼兒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橘子寶寶的內外特征。
2、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布袋一個,內裝有橘子,每組一盆橘子,毛巾每組一塊
活動過程:
(一)神秘禮物導入
1、教師出示布袋,以神秘的口吻,請幼兒猜猜布袋里裝的是什么。
2、請個別幼兒上來摸摸、說說是什么禮物?結論:是橘子寶寶。
(二)、感知橘子寶寶的外形特征
1、橘子寶寶長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等觀察)
2、這么多的橘子寶寶都一樣嗎?
結論:橘子寶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扁、有黃黃的,有綠綠的等。
3、圓圓的橘子寶寶像什么呢?
4、請小朋友摸一摸、捏一捏橘子寶寶,感覺怎么樣?
。ㄈ、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1、老師把橘子寶寶剝開來,看看橘子寶寶里面的秘密。
老師把橘子皮剝掉,里面是什么樣子的?
2、你吃過橘子嗎?是什么味道呢?
小結:橘子寶寶酸酸的、甜甜的、冷冷的、
3、幼兒嘗試自己剝橘子、吃橘子。
4、你吃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圍繞主題《秋天的水果》,選取橘子這個農村自然物開展了這次小班科學活動;顒又心軌蚴褂變簩ι钪凶畛R姷拈僮佑羞M一步認識,對橘子的內外特征有了較深的感知和了解。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猜一猜、做一做、嘗一嘗等活動方式不僅鍛煉了幼兒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和規范,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大膽表達的欲望,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的科學教案范文10-31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鞋子的聚會》科學教案03-16
幼兒園小班《找春天》科學教案03-28
幼兒園小班養蝌蚪的科學教案06-12
幼兒園小班認識蘋果科學教案06-23
《眼睛》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2-10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影子》08-23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橘子寶寶》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