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12-23 18:47:20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匯編15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指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能力目標:嘗試用“印”的方式記錄指紋,通過觀察比較各種指紋,并能說出不同;

  情感目標:有動手動腦的積極性,體驗發現的快樂,養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指紋畫、指紋類型PPT、白紙及印泥若干、放大鏡(人手一個)、抹布。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使用過染料涂色或發現過指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欣賞指紋畫,激發幼兒對指紋的探索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都畫過畫嗎?那平時你們是用什么來畫畫的呢?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很特別的畫,我們一看。(教師出示指紋畫ppt)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二、引導幼兒觀察指紋、了解指紋的基本特征。

  1.引導幼兒對指紋開展猜想。

  猜一猜,你的指紋和別的小朋友的指紋是不是一樣的?你自己的每一根手指指紋是不是一樣的?

  2.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了解指紋的三種不同的類型。

  (1)教師講解示范如何清楚地印出指紋。

  (2)分發材料,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引導幼兒觀察指紋并進行交流,認識指紋的三種類型。

  每個人的指紋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科學家把指紋分成了三大類。第一種叫箕形紋,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簸箕一樣;第二種叫弓形紋,中心像一把彎彎的弓;第三種叫斗形紋,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渦。是不是很神奇呢?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指紋,并看看每種指紋類型各有幾個。

  我們認識了三種不同的指紋類型,那現在請小朋友再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手指紋,看看你的每個手指紋是哪種類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別表示。)數一數你有幾個箕形紋,幾個弓形紋,幾個斗形紋。

  三、了解指紋的作用。

  小朋友們想一想,這些指紋有什么用處呢?

  指紋能夠幫助警察破案,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它是具有特征的記號。

  指紋是由凹凸的皮膚所形成的紋路,所以增加手指的摩擦力,這樣拿東西就不容易滑掉。

  指紋還是汗腺的出口,因此可以調節溫度。

  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且一般來說終身不變,指紋會隨年齡增長變大,但形狀不變。

  四、制作指紋畫

  指紋的作用真大,不僅可以幫助警察叔叔破案,而且我們還可以用指紋畫出許多美麗的圖畫,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用你們靈巧的小手,畫出美麗的圖畫來張貼在我們“指紋畫展”的畫廊里。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2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教案:小小聽診器

  二、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幼兒感知聽診器能把聲音放大的科學現象;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意識;激發幼兒對聲音的探究欲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卡紙、書、25~35厘米長的橡皮管或塑料管、漏斗、手表、手機等。

  五、活動過程

  說一說周圍有哪些聲音?人的身體內部有什么聲音?

  聽一聽,把耳朵貼在同伴的胸口上,有什么聲音?與平常聽到的聲音有什么區別?身體里還有哪些聲音也是很微小的?

  試一試。幼兒將卡紙卷成紙筒,將紙筒一端貼在同伴的胸口,將自己的耳朵貼在紙筒的另一端,聽一下心跳的聲音,與耳朵貼在心口聽到的心跳進行比較。

  做一個小小“聽診器”。把橡皮管一端套在漏斗上,若有空隙用彩泥固定。

  游戲:“聽診器”好用嗎?

  (1)把橡皮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用漏斗聽同伴的心跳聲,再用耳朵直接聽,比一比用哪種方法更方便、聽得更清楚。

  (2)請同伴原地做運動,再用自制“聽診器”聽他的心跳聲,比較一下你聽到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3)利用“聽診器”聽同伴呼吸、腸蠕動等內臟發出的聲音。

  應用“聽診器”去聽周圍的環境及身體內部發出的細小的聲音,如手表、手機、喝水、咽唾液、呼吸等聲音。

  六、注意事項

  1.應選擇適合幼兒操作的小漏斗。橡皮管的長短應選擇在25~35厘米之間。

  2.橡皮管和漏斗銜接不密封,可以用橡皮泥或膠帶密封。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探索光的反射現象,知道鏡子會反光。

  2、能改變鏡子的角度,讓光往不同的方向發射。

  3、喜歡玩鏡子反光的小實驗。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

  2、選擇一個有太陽的日子,帶幼兒到室外進行活動。

  [活動過程]

  我出示了大小不一,樣式不一的各種鏡子,在選擇一個陽光充分的時間,我組織幼兒來到室外一半有陽光一半背陰的場地上。提出了一些玩鏡子的要求:我們讓陽光和鏡子來玩游戲,你會發現什么?等會把你的發現來告訴大家。"老師,看我照的地上出現了亮亮的圓。""我也照出光斑了,在墻上。""我的光斑在門上。""瞧,我的光斑是不停晃動的。"小朋友們歡呼雀躍,沉溺在發現操作的愉悅中。突然文文急急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看不見我的光斑?"浩浩也說:"我也沒有?"旁邊的佳佳聽見了說,你來我這里,有陽光,就可以照出光斑。于是,在背陰的地方的幼兒走來到了有陽光的地方。可是露露還是焦急地搬弄自身的鏡子,不停地看墻壁,還是找不到自身鏡子反射的光斑,就向我來求助。我說:"露露別急,試試調整鏡子的角度,看看行不行?"露露高興的答應著,果然在墻上長頸鹿的身上出現了亮亮地圓圓的光斑,露露高興極了,招呼我看,我夸獎她真會動腦。

  我說"你照出來的光是怎樣的?它會不會動?你是怎樣做的?"有的小朋友不停上下晃動鏡子,墻上或地面上就出現晃動的光斑,有的小朋友轉著圈轉動鏡子,墻上活地面上就出現轉圈的光斑,引來同伴去抓。還有的小朋友把光斑照到自身的衣服上。

  看到這里,我提醒幼兒說:"你能把光斑照到自身想要去的地方嗎?"小朋友們又進入了新的探索。"我的光斑在駱駝的腿上。'"我的照到了門框上""我把光斑照到了老師你的衣服上。"接著我又說:請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鏡子還有什么東西也能反光?"喝茶的杯子""我們吃的不銹鋼小碗""我到公園里去看見水也能反光",師:"水真能反光嗎?我們來試試。"我就請保育員阿姨搬來了一盆水,放在陽光下,奇跡出現了,在天花板上果然出現了一條五顏六色的光斑,小朋友們歡呼起來,大家叫它稱"彩虹"。我不失時機的讓幼兒研討其中的物理現象,小朋友們雖然沒有理解的那么深奧,但他們了解了這種現象。相信,他們以后對事物的觀察、理解、和思維方面都有很大的協助。在延伸活動中,實驗資料準備比較方便,我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做這個實驗。

  我在活動開始時,許多小朋友不能勝利地做鏡子反光的實驗。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嘗試調整鏡子的角度,做勝利的小朋友越來越多,興趣也越來越高。幼兒在活動中都非常的主動和快樂,讓小朋友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即通過去觀察、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最后得到結論。幼兒都是在主動觀察、探索的過程中進行,幼兒都非常投入,我們用數碼相機記錄了小朋友活動的精彩片段。

  第二次探索:有趣的光斑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了解不同形狀的鏡子反射的光斑是不同的,鏡子的角度不同,反射的光斑也不同。

  2、知道在鏡子中貼了不透明的圖形,就會在光斑中形成相同形狀的陰影。

  3、能積極地將自身在操作中的新發現和老師、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鏡子、不透明的幾何圖形小紙片、一盆水

  [活動過程]

  在上次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水反射后形成的光斑,很感興趣,我們特意組織了《有趣的光斑》,小朋友對不同形狀的鏡子的角度改變了光斑的形狀大小,因為幼兒多,反射的光斑多,不能一時分辨出自身反射的光斑。我就臨時改變讓個別幼兒上來演示。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小朋友也就能清楚地發現鏡子隨角度的改變而改變光斑大小的形狀。

  還有一件事情我感觸很深,小朋友發現手上有一面鏡子反射的光斑中間有一塊黑色的陰影,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我就引導小朋友觀察這面鏡子與其他鏡子的不同,小朋友發現了這面鏡子的后面脫落了一塊涂層,這塊涂層反射后在墻上形成了一個陰影,小朋友們很好奇地問"老師,鏡子后面的是什么?"我記得涂的是水銀,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后面的涂層可能有所改變,怕誤導小朋友,就把問題留給小朋友,讓小朋友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資料。

  接下來,小朋友自身選擇幾何圖形的小紙片,貼在鏡子上,再次玩鏡子反光的現象。

  --文文說:"看我照出了一只云朵!漂亮嗎?"

  --璐璐說:"你反射出的是什么?是蘑菇嗎?"

  --洋洋說:"看我的是三角形,哈哈,你的是橢圓形。"

  --樂樂不知從哪里找到了一張小白兔的貼紙貼在了鏡子上,非常興奮地說:"看我的兔子,我照出了黑兔!"小朋友們高興地把自身的發現告訴著同伴和老師,感受著實驗帶來的快樂。

  《有趣的光斑》這次活動幼兒興趣很高,幼兒很投入,探索性強。通過一個階段對"有趣的鏡子"的探索和研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進行實驗,用記日記的方式記錄實驗過程和發現,我們特意為幼兒開辟了一個角"記下日記,感受快樂",將幼兒的日記展覽出來。我想,這種幼兒回到家里自然地把自身上課中的內容講述給家長,還和家長一起實驗,相信,這種活動確實對幼兒有了一定影響,這也正是活動的意義所在!活動中不只鍛煉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還激發了幼兒探索新事物、新規律的積極的科學態度。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現在正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在幼兒園,會聽到孩子們在議論: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昨天我看見廣場有放風箏的,飛的可高了;今天風大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就讓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秘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風的存在,探索風產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嘗試制造風。

  2、初步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萌發探索自然現象的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風產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嘗試制造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請家長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準備:風車、扇子、電風扇、吹風機、塑料瓶、塑料玩偶、針筒、視頻《風的危害》和《風能的利用》、風的音效、各種植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感受風的存在

  1、設置情境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特殊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活動,請小朋友猜一猜他會是誰呢?打開門歡迎我們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活動吧!門外什么也沒有,我們的朋友在哪里呢?

  2、激發興趣引出主題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感受一下,你能猜出我們的朋友是誰嗎?

  二、嘗試制造風探索風產生的原因

  1、提問:我們今天請來的是我們的"風"朋友那風是哪里來的?

  (幼兒自由回答)

  2、投放各種材料,請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制造風"。

  3、交流討論

  (1)你是用什么方法"造"出風來的?(幼兒邊回答邊演示)

  (2)幼兒互相嘗試同伴造風的方法,進一步感覺風的形成。(邊嘗試邊思考)

  (3)為什么一扇、一捏、一擠、風葉一轉動就會有風呢?(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小結:當我們一扇、一捏、一擠壓、一開開關風葉轉動時,空氣就流動了,空氣一流動就產生了風三、風的基本特征請幼兒相互合作,兩人互相對著扇風,請幼兒看看、聞聞、摸摸風是什么樣的?

  小結:風是摸不到、嘗不到、聞不到、看不到的一種氣體。

  四、游戲:大風和小風幼兒分別戴頭飾扮演各種植物,聽音效用肢體表現小風來時植物怎樣動,大風來時植物怎樣動。

  五、通過短片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觀看短片《風的危害》后提問:風對人類有什么危害呢?怎樣減小風災?

  2、觀看短片《風能的利用》后提問:風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好處?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風能?

  六、教師總結,以游戲《風車和風兒共游戲》結束活動風車想請小朋友與風兒一起做游戲,大家快舉起你的風車一起歡迎我們的風朋友和我們一起游戲吧。(幼兒隨音樂玩)活動延伸:請家長帶幼兒去戶外放風箏或去參觀風能發電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5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活動――小小太陽能熱水器

  二、活動目標

  通過對不同物品作太陽能熱水器的探究,感知水變熱與盛水的容器的質量和表面顏色有關,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正確的科學態度。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溫度計、鉛筆、記錄圖表、四個易拉罐(分別涂上紅漆、白漆、綠漆和藍漆)、四個涂有黑漆的易拉罐(有蓋子)、玻璃杯、塑料杯、易拉罐及各種大小基本相同的飲料瓶。

  五、活動過程

  說一說太陽的各種用途。

  (1)可以利用太陽曬鹽、曬衣服。

  (2)植物能長得綠油油的、很茂盛。

  (3)可以利用太陽取暖。

  (4)人們曬太陽能使身體健康。

  (5)可以利用太陽能做洗澡的熱水器。

  幼兒討論:用什么方法來測定溫度,哪種測定方法比較準確。

  (1)用體溫表來測量溫度。

  (2)用手來測溫度。

  (3)用活動室中的溫度計來測量溫度。

  (試驗后得出用溫度計測定的溫度最準確。)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什么東西做熱水器吸收的太陽能多?

  幼兒討論。

  (1)用塑料罐做個熱水器。

  (2)用易拉罐做個熱水器。

  (3)用玻璃罐做個熱水器。

  試一試,在有蓋子的易拉罐、玻璃杯、塑料杯及各種大小基本相同的飲料瓶中加入同樣多的水,放在陽光下照射同樣長的時間,然后用溫度計測定溫度。

  說一說我的發現。

  易拉罐中的水溫最高。

  記錄實驗結果。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什么顏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陽能多?

  試一試,將分別涂上黑漆、紅漆、白漆、綠漆和藍漆的五個易拉罐裝上同樣多的水,在陽光下照射同樣長的時間,并用溫度計測定溫度。

  說一說我的發現。

  涂黑漆的易拉罐中的水溫最高。

  探究活動三

  探究的問題:怎樣放置容器吸收的太陽能多?

  試一試:將四個涂有黑漆的易拉罐裝入同樣多的水,加上蓋子,放在太陽光下,擺放成不同的位置,照射同樣長的時間并測定溫度。

  說一說我的發現。

  平放的易拉罐水溫最高。

  六、注意事項

  1.實驗中要注意在每個容器中加入同樣多的水。

  2.每一步實驗過程要在同等條件下去進行比較。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6

  目的:

  1.觀察蠟燭燃燒,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2.產生觀察興趣,初步了解燃燒與空氣的關系。

  準備:

  1.“主蠟燭”一支。

  2.幼兒每兩人合用一張操作臺,另備托盤一只、大小相同的蠟燭兩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兩只、碗兩只、泡沫塊、顏色水、抹布等。

  過程:

  活動一 看蠟燭燃燒

  1.引出活動,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固定蠟燭?(如插在泡沫塊上或小瓶子里。)

  2.啟發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點燃蠟燭?

  3.引導幼兒觀察點燃的蠟燭,說說自己看到的有趣現象,如:滴下來的蠟燭油像眼淚,而且有點燙;火焰會隨風“跳舞”;蠟燭燃燒時會產生一股特殊的氣味,等等。

  活動二 自制蠟燭花

  1.幼兒手持燃燒的小蠟燭,將蠟燭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里。

  2.觀察“水中蠟燭花”,說說它像什么,還發現了什么奇特的現象。(它會像荷葉那樣飄浮在水面上,不會下沉。)

  3.嘗試將蠟燭油滴到黑紙上、藍布上,看看它們有什么區別。

  活動三 蠟燭熄滅

  1.請幼兒先將兩支相同的蠟燭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塊上。

  2.請幼兒分別點燃蠟燭并罩上玻璃瓶,觀察并介紹看到的有趣現象,如瓶身會發燙、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滅的,等等,鼓勵幼兒討論其中的原因。

  3.請幼兒兩人一組,再次點燃兩支蠟燭,然后同時罩上一大一小兩只玻璃瓶,觀察蠟燭熄滅的現象,互相討論實驗結果。

  活動四 水中的蠟燭

  1.在托盤內倒人淺淺的一層顏色水,然后點燃放在水中的蠟燭,再罩上玻璃瓶,引導幼兒觀察蠟燭熄滅后瓶外的顏色水進入瓶子內壁的現象。

  2.引導幼兒討論:這瓶壁上的水是哪兒來的?為什么?

  建議:

  1.材料中提供的“主蠟燭”由教師點燃,幼兒可以在“主蠟燭”上引燃小蠟燭,以避免使用打火機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證操作安全。

  2.當幼兒解釋錯誤時,教師切勿當場糾正,可引導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在再次實驗或尋找相關資料后,再進行討論。

  3.本活動適合在區角或分組活動中進行。因空氣看不見、摸不著,比較抽象,故活動應以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現象為主要內容,盡量創造機會讓孩子進行交流。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7

  一、教學內容

  了解帶圓的物體會滾動,有角的物體不可以滾動。

  二、教學目標

  1、幼兒了解物體的形體,知道哪些物體可以滾動;

  2、通過操作幼兒感受可以滾動物體的特征。

  3、激發幼兒樂于動手動腦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可以滾動物體的特征

  難點:認識物體的形體,并可以流利地說出它的形體和特征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講授法.操作練習法.引導發現法.總結歸納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啟發式教學

  六、教學內容及過程

  1、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體育場今天有一場滾動比賽,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些參賽選手呢?(皮球、魔方、文具盒、報紙、八寶粥桶)

  2、學習新知識:

  (1)引導幼兒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為什么會滾動?

  (2)幼兒了解正方體、長方體、長方形為什么不可以滾動?

  小結:它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角,圓圓的,所以會滾動。

  (3)、幼兒操作并作出判斷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物體,幼兒來動手試一試它可不可以滾動,可以滾動的打√,不可以滾動的打×。

  (4)、歸納總結:它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角,圓圓的,所以會滾動。

  3、布置作業:家中尋寶

  我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家中可以滾動的物體。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影子各種變化的興趣,體驗觀察發現、探索學習的樂趣。

  2、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并能用語言、繪畫等方式表達、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知道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

  二、活動準備。

  1、投影儀一臺,手電筒、照明燈若干。

  2、立體和平面玩具若干。

  3、畫有各種物體的練習紙四張,油畫棒若干。

  三、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

  2、難點是使幼兒獲得對影子變化的經驗,并用較清晰的語言表述自己的發現。

  四、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法。 玩“捉影子”游戲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啟發回憶法。 “你們玩兒過什么樣的影子游戲?”“為什么會有影子?”啟發幼兒回憶已有經驗,進一步了解影子產生的原因。

  3、探索發現法。幼兒自由操作材料,進行探索學習,發現影子變化的秘密。

  4、講述演示法請幼兒將自己發現的影子的秘密,講述或演示給大家看,進行經驗分享,體驗探索成功的喜悅。

  5、操作實踐法幼兒分組討論,根據探索到的影子的秘密,合作畫出光源或影子的位置,進一步理解光源與影子位置的變化關系。

  6、錄像啟示法通過觀看錄像“怎樣把影子藏起來”,引導幼兒互相討論,激發進一步活動的愿望,生成下次活動的內容。

  五、活動延伸。

  依據幼兒的意愿,戶外進行“捉影子”游戲或者“藏影子”游戲。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感受規律的存在和美感;規律,運用規律。

  2、掌握按顏色、數量的排序規律,并按規律推理。

  3、發展幼兒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

  二、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版一套;幼兒鑲嵌板每人一套;一套有規律的串珠,一套沒有規律的串珠;卡片3張;綠色、紅色珠子若干;活動課程實錄:幼兒隨音樂有序取牌入座。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大家好,我是小熊,小朋友歡迎你們來我家,你們能告訴我剛才是怎么進教室的?(我們是聽音樂進教室的,我們是取牌進教室的)

  2、幼兒入座后,互相觀察牌的顏色,感受規律。

  (二)操作探索:

  1、游戲一:觀察串珠,初步感受規律的存在和美感。

  (1)師:出示兩串串珠(一串是有規律的,一串是沒有規律的),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兩串串珠各有什么特點?師:哪串珠子串的有規律?

  (2)師:哪串是沒有規律的?

  (3)師:哪串珠子串的漂亮?

  (4)師:那就請小朋友也試著串出一串有規律的串珠吧!教師播放動感音樂,小朋友開始串珠子。音樂結束后,請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5)幼:我是按二個綠色二個紅色的規律串成的;我是按三個綠色一個紅色的規律串成的……(幼兒紛紛講述自己的作品)。

  (6)師:大家的作品都很好。下面,就帶好自己的串珠,擺個姿勢小熊給你們照個相吧。

  (7):設計本環節,就是讓幼兒感知有規律的串珠更美,并能從中找出簡單的規律。

  2、游戲(二): 迎新年。讓幼兒動手操作,體驗規律,并按規律推理。

  (1)鋪地板。

  ①教師在演示版上布置小熊的家,說,“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小熊開始裝修自己的房子。它想請小朋友來幫忙,小朋友愿意幫助小熊嗎?”

  幼:愿意。

  ②師:小熊說,“鋪地板得按著它要求的規律來鋪。小熊小熊裝新房,地板鋪得真漂亮。黑白黑白有規律,鋪完地板又刷墻。”(老師拿出一張自制的黑白變化規律的地板圖片,請幼兒觀察。幼兒觀察地板顏色變化的規律后,按規律鑲嵌)

  (2)刷墻。

  師:小熊說,“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鋪好了,再幫我刷刷墻吧。”

  “小熊家的墻壁是要刷彩條狀圖案的。小朋友仔細聽,墻壁彩條的顏色是怎么排列的?”

  “小熊小熊裝新房,又鋪地板又刷墻。紅藍黃、紅藍黃,按著規律來刷墻。”(老師拿制圖片,請幼兒觀察墻壁彩條,按著彩條規律在插板上鑲嵌)

  (3)掛彩燈。

  ①師:小熊說,“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鋪好,墻壁刷完,再來幫我掛彩燈吧。”

  ②小熊家的彩燈也是有規律的。看誰設計的最好,小熊就選誰的彩燈掛在門口。

  ③教師巡回指導并、表揚"彩燈"設計有創意的小朋友。并請最有創意的小朋友在教師的演示版上"掛彩燈"。

  ④:設計本小節活動,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體驗規律,按規律推理,并能用鑲嵌在插板上把規律擺出來。

  (4)游戲:風水輪流轉,身體體驗:幼兒圍成一圈,按規律做動作。

  ①師:游戲方法:小朋友一邊跟我說兒歌"請你先來拍拍手,請你再來拍拍肩,最后再來跺跺腳。一邊從壯壯小朋友開始,依次做這三個動作。輪完一圈為止。如果哪個小朋友做錯了動作,就進圈里給小朋友表演個小節目。好不好玩?

  ②幼:好玩!游戲開始……

  (三)活動延伸:

  小朋友今天來小熊家玩得開心嗎?接下來和小熊一起到外面去找找還有什么東西也是很有規律的排列在一起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0

  一、設計意圖:

  數學是基礎學科的基礎,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數學是發展學前兒童思維能力的重要工具,因此數學教育在學前兒童教育的整體結構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學前兒童數學教育應該在成人或者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孩子自身活動對客觀世界中的數量關系及空間形成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主動建構數學概念形成數學能力的過程。

  二、活動目標:

  1、能根據情境中鳥兒的不同數量列出相應的算式,學習8的減法,理解其意義。

  2、.能用語言說出自己的計算結果以及方法。

  3、通過游戲讓幼兒學習8的減法運算。

  三、活動準備:

  1、8的加減法算式卡片;雪花飄若干

  2、幼兒用書第二冊第18~19頁四、活動導入:

  復習8的組成和加法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碰球"的游戲,好不好呀?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碰球"游戲,復習8的組成)

  2、教師:玩完了"碰球"游戲,我們來玩"看誰數的快"游戲,看哪個小朋友說的又快、又正確!

  (教師出示8的加減法算式卡片,請幼兒快速說出得數,比一比看誰說得快。)

  五、活動過程學習8的減法。

  1、教師分發幼兒用書課本,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教師:小朋友們,誰能告訴老師,小鳥有什么不同?

  (啟發幼兒討論小鳥有什么不同。)

  2、教師出示第一幅掛圖。

  教師:孩子們,圖上有一群可愛的小鳥,他們一樣嗎?(不一樣)哪個地方不一樣?

  請幼兒舉手回答(有的黃色,有的紫色,有的藍色,有的大,有的小)。

  3、啟發幼兒根據幼兒用書中小鳥的不同,寫出減法算式。

  教師:我們來看一下畫中的小鳥,我們看有幾只小鳥?飛走的有幾只?那這道題要求我們算什么?誰能根據這個條件列一個算式?8-1=7 8-7=1你在這幅圖上還發現了什么?要怎么樣列算式呢?8-2=6 8-6=24、教師出示第二幅掛圖。

  教師:第二幅畫小鳥有什么變化呢?我們來看一下小鳥的顏色,小鳥的大小,又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根據顏色、大小)8-3=5 8-5=3 8-4=45、教師出示8的減法算式卡片,讓孩子們知道減法之間的秘密,總數減去一個部分數等于另一個部分數,最后全體幼兒算出得數。

  六、活動延伸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接雪花片》的游戲。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學習了8的加減法,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接雪花片的游戲吧!

  教師將8個雪花片向上拋,然后用手接住其中的一部分,請幼兒數一數落下幾個雪花片,然后猜一猜老師手中接住幾個雪花片。

  2、教師:剛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游戲,現在小朋友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兩人一組做游戲吧!

  請幼兒自由結合兩兩一組,一人拋雪花片一人猜得數,游戲反復進行,可以交換角色。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排列上的變化規律,并能用發現的.規律幫小動物裝飾窗簾。

  2.能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幼兒人手一份)PPT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可高興了。它們的新房子造好了,馬上就要搬新家了。讓我們跟小猴一起去參觀它們的新家吧!

  二、參觀動物公寓,發現規律

  (一)播放圖(一):觀察、了解樓房的層與間

  提問:1.這幢樓房有幾層?每層有幾間?一共有幾間?(一起點數)

  2.小猴來到了第幾層的第幾間?

  3.小猴想去第三層的第三間,誰來幫它找找?

  (二)播放圖(二):在幫忙選房的過程中,初步感知小動物選房的規律

  提問:1.看,還有誰也來選房間了?

  2.還有一個房間沒人選,你覺得誰來選?為什么?(每個小動物住三間房)

  3.仔細看有沒有什么秘密?每一層住的動物不一樣,樓上樓下住的動物一樣嗎?

  (三)播放圖(三):繼續幫助小動物選房間,進一步感知小動物選房的規律.

  提問:1.看旁邊的樓房里住著誰?

  2.你覺得這兩個房間誰來選?為什么? 小結:這些小動物可真有趣,它們選房間還有個規律呢,每一層上要不一樣,樓上樓下也要不一樣。

  三、運用規律幫助小動物裝窗簾

  (一)出示操作材料,交代操作要求

  指導語:看,房子選好了,小動物為它們的房子裝上了什么呀?(窗簾) 今天小動物請小朋友來幫它們的新房子裝上窗簾,它們要求:每一層上的窗簾不一樣,樓上樓下的也不一樣。先裝第一幢,再裝第二幢。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展示交流

  (一)幼兒相互交流。

  (二)個別幼兒講述裝窗簾的方法。

  (三)選個別作品,共同糾正,進一步掌握規律。

  五、活動延伸:給小動物裝地板。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翻版一次外出學習聽到的一節課,活動的選材源于大班建構式課程,主題:《動物我們的朋友》中的一次科學活動《送小動物回家》。經過執教者大幅度的修改,目標重新定位,環節重新設計,變成了一節全新的趣味性和科學性兼具的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

  設計意圖:

  動物與人類有著的密切關系,幼兒對各種小動物有著天生的好奇。蝴蝶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小昆蟲,由于其外觀的美麗,幼兒非常感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我們的教育要追隨孩子的興趣、追隨孩子的發現。正是追隨孩子的興趣點,我設計了此活動,圍繞孩子們感興趣的蝴蝶的種類、成長過程、身體特征展開活動,在對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梳理的基礎上,進行補充、提升、拓展,給孩子以科學、準確的引導。結合新《綱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在設計整個活動中,還滲透了語言(故事)、藝術(表演)、健康(游戲)等領域的教育。表演和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正順應了孩子活潑、好動、愛表演的年齡特點,使其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真正體驗了快樂。

  本活動的重點是幫助幼兒了解蝴蝶的成長過程、種類、身體特征,而蝴蝶的成長過程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通過講故事、多媒體課件展示和游戲活動的開展等形式,來解決重點、難點的學習。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愛蝴蝶、熱愛昆蟲的情感,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蝴蝶的成長過程,獲得快樂體驗。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表現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長過程、種類、身體特征。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活動。

  2、多媒體課件;鈴鼓1個;用各種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覽區”;用各種方法、各種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蝴蝶展覽,自由欣賞、觀察蝴蝶。

  2、利用課件,向幼兒介紹各種類蝴蝶。(鳳蝶、蛺蝶、斑蝶、環蝶、枯葉蝶、眼蝶)

  3、故事《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4、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蝴蝶的生長過程,并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1)蟲卵(2)毛毛蟲(3)蛹(4)蝴蝶

  (5)完整認識蝴蝶生長的4個階段,了解蝴蝶的生長屬于“完全變態”。

  5、知識拓展:介紹其它與蝴蝶一樣成長過程屬于“完全變態”的昆蟲。(螳螂、蝗蟲、蟋蟀、飛蛾、螻蛄、甲蟲、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體特征:(1)口器(2)腳(3)觸角(4)蝴蝶對人們的用處。(傳播花粉、觀賞等)

  7、游戲:毛毛蟲變蝴蝶

  8、欣賞用各種方法、各種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動:師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師生共同動手運用各種材料來制作蝴蝶。

  活動反思:

  由于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從孩子的興趣點生成的,所以幼兒對整個活動充滿了興趣,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活動中蝴蝶圖片的欣賞、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游戲與音樂的有機結合,不僅使幼兒了解了蝴蝶的種類、成長過程、身體特征,使重點和難點的學習得到很好的解決,更重要的是: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戲中體驗到了快樂。整個教學活動中,語言(故事)、藝術(表演)、健康(游戲)等領域教育的滲透,體現了新《綱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戲活動的開展,也正順應了孩子活潑、好動、愛表演的年齡特點,幼兒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真正體驗了快樂。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戲《毛毛蟲變蝴蝶》內容太簡單,只停留在幼兒用動作來表現蝴蝶的4個生長過程,沒有更深的去挖掘。可以在每一遍游戲結束,讓幼兒擺出不同的姿勢,“變”出不同的蝴蝶,對于大班孩子來說這樣可以使游戲內容更豐富、更有趣味,也更有挑戰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

  2、對探索動物過冬方式感興趣知道關心、愛護動物。活動準備課件、動物過冬方式的卡片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們感覺怎樣?我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聽故事了解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1、幼兒帶著“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問題聽故事初步了解幾種動物的過冬方法。小螞蟻為過冬準備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換上了厚厚的毛?大雁、小燕子飛到溫暖的南方去。

  2、歸納出幾種動物的過冬方式根據故事中的內容,出示相應的過冬卡片和動物卡片。

  3、教師小結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小動物們很聰明,它們為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過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給自己換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里冬眠、有的準備過冬的糧食、還有的飛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

  三、通過操作了解更多的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1、剛才我們知道了青蛙、小螞蟻、小兔和小鳥過冬的方法。還有一些動物也想請你們猜猜,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動物?“

  2、出示蜜蜂、蛇、丹頂鶴、獅子等小動物,幼兒互相討論”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請幼兒講述討論結果共同歸類。知道還有一些動物冬天不冬眠,也喜歡運動。躲藏——蜜蜂、螞蟻(老鼠)等;(幼兒用動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蝸牛、蚯蚓)等;(解釋: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動的意思)遷徙——燕子、大雁、丹頂鶴等;(解釋:遷徙就是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意思。)換毛——獅子、狐貍、狗、羊(雞、鴨、兔)等。

  4、幼兒操作,給動物與它過冬方式連線,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過冬方式的了解。

  四、教師總結

  表揚一些不怕冷的小動物,如:啄木鳥,在寒冷的冬天也出來工作,為樹木除害蟲。

  活動延伸:

  與家長進一步探索小動物過冬的一些方式。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牙齒的分類與作用。

  2、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

  活動準備:幼兒的笑臉照片、小鏡子

  活動過程:

  1.播放幼兒的笑臉照片。

  每當我們笑起來的時候露出白白的牙齒真好看,牙齒是我們重要的器官之一,你有認真觀察過你的牙齒嗎?

  2.請幼兒用小鏡子自主觀察自己的牙齒,引導幼兒在觀察時使用的不同觀察方法。

  (1)你能看到牙齒的幾個面?你看到的每個面是怎樣的?

  (2)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

  (3)你的牙齒有幾種牙齒呢?每種牙齒有幾顆?都長什么樣?長在什么位置?

  3.出示牙齒圖片,了解牙齒的分類與作用。

  (1)門牙切牙 又扁又平 好像一把鏟子 專門負責把食物咬斷。

  (2)門牙旁邊的幾顆尖銳的牙齒叫犬牙, 又稱為尖牙,它好像又短又尖的小刀,當你吃肉的時候用它來撕裂食物。

  (3)口腔后面有很多大牙,叫磨牙,好像一副小磨子的上下兩片,這種牙齒最適合磨碎和嚼爛食物。

  牙齒不僅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當人們講話和微笑時,整齊而潔白的牙齒,更能顯現人的健康和美麗。

  4.學習怎樣保護牙齒。

  (1)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配合牙齒模型,教師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2)知道碳酸飲料會對牙齒造成損害,少喝碳酸飲料。

  (3)換牙時及時拔掉乳牙讓恒牙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活動延伸

  堅持每天口腔牙齒保健,注意用牙衛生。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

  一、題目

  大班科學教案――誰的力量大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感知各種材料的強度不同,從而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2.讓幼兒感知材料的強度與外在因素(長短、大小、寬度)的關系,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觀察、討論、實驗,培養幼兒良好的科學態度及合作意識。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普通餐巾紙或皺紋紙、牛皮紙條、塑料紙、玻璃彈子、木棍、繩子、掛鉤、寬膠帶、容器(可用塑料飲料瓶瓶底或冰琪淋杯子代替)、彈簧秤。

  五、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玩一玩,感知材料的強度。

  寬、窄、長、短不同的塑料帶、皺紋紙及牛皮紙,讓幼兒想辦法動手試一試,看一看哪種紙最牢。

  探究的問題:

  用三種材料不同、大小相同的紙提重物,哪種紙的力量最大?

  試一試。

  把相同長短、寬窄的皺紋紙、塑料紙、牛皮紙固定在木棍上,再在紙的下端系上一個小容器。一名幼兒向容器中放玻璃彈子,另一名幼兒記錄,看一看一共放了多少玻璃彈子后紙才被拉斷,記錄下玻璃彈子總數。比較三種不同紙被拉斷后玻璃彈子的總數。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塑料紙力量最大,牛皮紙的力量也不小。

  (2)皺紋紙力量最小。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用同一材料,相同長度、寬窄不同的紙掛重物,誰的力量最大?幼兒實驗。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同一材料中,當長短相同、寬度不同時,紙條越寬,它的力量越大,掛的重物越多。

  (2)細紙條的力量最小。

  六、注意事項

  1.盛玻璃彈子的容器不宜太小,以便盛更多的玻璃彈子。

  2.紙條不宜裁得太寬,以方便觀察。

  3.木棍可用筷子或鉛筆代替。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06-15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7-13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13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2-09

大班水的科學活動教案12-13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1-27

科學活動設計教案大班04-02

科學觀察活動教案大班04-02

科學觀察活動教案大班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