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科學教案匯編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知道到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簡單了解指紋的類型和作用。
2、樂意用手指印作畫,并且能發揮想象力塑造各種不同的形象。
活動準備:
1、課前回家查找關于指紋的資料。
2、幼兒作畫用紙,印泥,勾線筆
3、PPT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有一個小偷趁著別人家里沒人在家的時候,偷了許多許多東西,然后逃跑了,這個小偷很聰明,幾乎沒有留下什么線索,后來,警察們終于在一張桌子上發現了小偷的指紋,然后利用指紋抓住了小偷。”
2、師:“警察們可真厲害,利用小小的指紋就抓住了小偷,你們知道指紋是什么東西嗎?”
二、幼兒討論,教師簡單講解有關指紋的知識。
1、師:“有些小朋友已經知道了,指紋就是我們手指頭上的紋路。這就是指紋(展示幻燈片),現在我要告訴你們指紋的秘密,你們可要豎起耳朵聽好了,指紋的秘密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警察叔叔就是利用指紋的秘密抓住了小偷。”
2、師:“小朋友知不知道還有哪些東西用到了指紋的秘密?”(鼓勵幼兒說出自己了解的知識)“不知道沒有關系,我來告訴大家,你們瞧,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所以警察很容易根據指紋找到指紋的主人;很多大廈里也安裝這個指紋識別器,防止不是住這座大廈的壞人進來;還有門、保險箱的主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指紋當鑰匙,來打開這些東西”。
3、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指紋的種類,指紋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弓型,紋路彎起來像弓一樣;一種是箕型,紋路比弓型的要圓一點,不過這里還有彎出來的,像簸箕一樣;還有一種是斗型的,看,中間圓圓的,我們小朋友先看看自己手指頭上的指紋都是什么樣的?看完了舉手告訴大家。”
三、介紹指紋畫,引起興趣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觀察了自己的手指頭,知道了指紋的秘密,現在,我要向大家介紹更有趣的指紋了,你們瞧,這些是什么?”(展示幻燈片,幼兒欣賞)
2、師:“對了,這些都是用指紋畫起來的畫,把手指頭蘸上印泥,在紙上印出手指印,然后用勾線筆畫上眼睛,鼻子,這樣手指印就變成了一頭獅子;手指印還可以變出很多東西呢,你們瞧!你們想試試嗎?我先提要求,請小朋友們每個人找個位置,拿一張紙,一只筆;在用印泥的時候,不能搶;請小朋友遵守活動規則,能做到嗎?”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巡回指導幼兒,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創作出與范例不一樣的作品。(播放輕音樂)
2、教師講評,表揚積極投入作畫的幼兒。
五、師:“我們把我們的作品拿到教室去,掛到我們的小畫廊里去,好嗎?”
活動反思
與意見
本次活動從選題內容上看,探究指紋的秘密切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從實施過程看,活動的設計流程清晰,內容層層遞進:先讓幼兒初步感性地認識指紋,再通過具體的觀察得到清晰的認識。這樣的流程設計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尊重幼兒的已有經驗準備,真正做到了以幼兒為本位。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彰顯,對指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看看、聽聽、說說、做做的過程中,較全面的掌握了指紋的特征、類型和用途。在活動中也存在不足之處:活動內容孩子是感興趣的,但我卻犯下了一個錯誤,在活動中幼兒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指紋的區別,真的好難分辨。我應該準備好放大鏡讓幼兒觀察自己的指紋到底啥樣?這樣就可以較清晰的看清楚指紋的不同。所以,今后這樣的觀察活動,做老師的一定要認真做好準備,從孩子的視角去考慮問題才不會出現偏差呀!
在指紋作畫的環節中也許是我引導的不夠幼兒沒有發揮自己的想象作畫,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只有極少部分的幼兒在作畫過程中較多的用到指紋。在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應該要著重突出“指紋”。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關系;
了解風的形成,了解制造風的方法;
通過感覺感受風的存在。
活動準備
扇子、羽毛、吸管、肥皂泡、電風扇、風箏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小朋友摸一摸,抓一抓周圍,看看能不能得到風。
2、請幼兒描述風。(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可以用眼睛看見風吹樹葉、小旗;可以聽見風的聲音;可以感覺風吹在臉上涼涼的)
3、青青和果果來到廣場放風箏,果果問青青,風是從哪來的?
4、果果對青青講解風的產生:風是因為空氣流動形成的。空氣流動得慢,就是微風;空氣流動得快,就是強風。
5、小朋友制造風。用扇子扇一下,產生了風;用口吹一吹,產生了風。風扇轉動,感覺風扇周圍有風。
6、了解風和我們的關系:風能發電,風能傳播種子;風可以把濕衣服吹干。有時海上風力過大,就是臺風,產生強降雨;有一種龍卷風,能把大樹連根拔起,甚至吹毀建筑物,對人類產生危害。
活動延伸
到戶外,吹泡泡,放風箏,進行體驗風的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感受規的存在和美感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項鏈一串、有規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規律的存在,發現生活中的規律。
教師出時傳好的項鏈,進行提問:
1、漂亮嗎?為什么?
2、在項鏈上你還發現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規律串起來的?
4、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聯想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去了我們的項鏈是有規律的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
2、他們是按照什么規律排起來的呢?
三、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造與表現的樂趣
1、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游戲好嗎?
2、一會兒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選擇你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排隊,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這件事情。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兩個問題:
(1)你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2)你是按照什么規律進行排隊的?
3、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張紙把你排隊的規律都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間的相互交流
1、幼兒分兩組進行交流,一組幼兒坐在那里當講解員,另一組幼兒自由參觀,然后交換。
2、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
3、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六、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再活動區中進行多維度排序的嘗試,并進行相應紀錄。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尋找七星瓢蟲
內容與要求:
1、嘗試運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進行7以內的數數。
2、知道瓢蟲有益蟲和害蟲的區別。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環境與材料:
《尋找七星瓢蟲》課件、自制瓢蟲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七星瓢蟲師:哎呀,大樹媽媽怎么了哭了呀?
幼:她身上有好多小蟲子……師:大樹媽媽身上的小蟲子咬的她好疼呀,我們快點請小瓢蟲來給大樹媽媽治病吧!
幼:好的師:不過呀,不是所有的瓢蟲都是治病高手(益蟲),只有身上有7個點點的七星瓢蟲才是益蟲哦。請你們看看,它們都是七星瓢蟲嗎?
幼:身上的點點數不同。
二、尋找七星瓢蟲師:
請你們找一找,哪個才是七星瓢蟲呢?你是怎么知道?(出示PPT圖片)PPT上出示三只瓢蟲,第一只五星瓢蟲,第二只六星瓢蟲,第三只七星瓢蟲。
幼:XXX師:能告訴我你是用什么方法數的嗎?
幼:一個一個數師:你的方法真不錯……幼:用眼睛看……師:你用眼睛看,放在心里數。你用了默數的方法,你的本領真大……幼……師:你們用到了許多不同的數數方法,而且都正確找到了七星瓢蟲。真為你們感到高興。我也想來數一數,看看,我用的方法跟你們一樣嗎?
(老師看著屏幕,邊指邊說:我一下子就看到了這邊的4個點點,把4記在心里,接著數剩下的點點,5、6、7,總共有7個點點,我找到了七星瓢蟲)師:我用的方法叫目測數群,又快又簡單,你們愿意試試用我的方法再找找七星瓢蟲嗎?
(再出示一張PPT,共3只瓢蟲,中間一只為七星瓢蟲,請幼兒嘗試)
三、游戲:幫助大樹媽媽找到七星瓢蟲師:哎呀,大樹媽媽實在疼的難受,讓我們快點幫她尋找一些七星瓢蟲,請小朋友們用接力賽的方式找出七星瓢蟲,每個人找一只七星瓢蟲,找到后放到大樹媽媽身上,回去后拍一下下一位小朋友,下一位小朋友再上來找,比比哪隊找得最快最準確。別忘了,只有七星瓢蟲才是益蟲才能治病,別的可都是害蟲哦。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在游戲中是否能夠運用目測數群的方法進行數數。
2、觀察幼兒是否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師:我們兩組用了非常快的速度找出了七星瓢蟲,都對了嗎?看看,七星瓢蟲是不是把大樹媽媽的病治好了(出示一張大樹媽媽在笑的圖片)師:大樹媽媽笑了,她非常感謝我們中2班的小朋友幫助她治病,現在,快讓我們把數數的新方法教給其他小朋友吧。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了解恐龍及恐龍滅絕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
4.初步了解恐龍的小常識。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內容:
活動一:科學《探秘恐龍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紹自己收集的恐龍圖片、資料,討論自己知道的恐龍。
(2)請個別幼兒分享講述。
欣賞、感受
(1)觀看恐龍化石。
(2)恐龍由哪幾部分組成?
演示、討論
(1)恐龍模擬視頻,感受恐龍世界的壯觀和神秘。
(2)利用課件和視頻認識腔骨龍、異特龍、梁龍、甲龍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等。
(3)小結
肉食性恐龍牙齒鋒利,吃肉兇猛,兩腿行走。
草食性恐龍吃青草、樹枝上的嫩葉等,草食性恐龍比較巨大,牙齒扁平。
雜食性恐龍既吃肉也吃植物,還偷吃恐龍蛋。目前發現的恐龍中,草食性恐龍最多,雜食性恐龍最少。
猜想、探究
(1)現在還有恐龍嗎?它們都到哪去了?
(2)科學家對于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測。(看視頻)
A、小行星撞地球假說
B、火山爆發假說
C、氣候變化假說
D、海洋變遷假說
小結:恐龍滅絕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操作、游戲
分組活動:
(1)白色恐龍石膏像涂色
(2)恐龍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龍模型分類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是無色透明的、了解溶解的現象,并知道有些物質能溶解與水。
2、愿意積極的參加實驗,對探索感興趣。
活動準備:
鹽、味精、糖、面粉少許、小石頭、黃沙、黃豆若干、杯子每人一個,筷子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觀察水的顏色
“在杯子中舀上水,觀察水,水有顏色嗎?”
比較白紙與玻璃的顏色的區別,了解水是透明的,豐富詞語:透明。
2、溶解
在味精、鹽、糖、面粉中挑選一樣放在你的杯子中,用筷子進行攪拌,看看會有什么結果?
味精、鹽、糖、粉還看得見嗎?
教師實驗:將黃豆、黃沙、小石頭分別放入水中,看看他們有沒有不見了?
得出結論:有些東西能溶解在水里,有些東西則不能溶解在水里。
豐富詞語:溶解、攪拌。
3、觀察溶解后的顏色
“味精、鹽、糖、粉溶解在水中后,水變成了什么顏色?”
請幼兒介紹溶解后水的顏色,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味精、鹽、糖放入水中溶解后水仍舊是透明的。粉放入水中溶解后變成了白色的。
活動反饋:
在一開始的觀察水的顏色時,有許多幼兒就把水的顏色說成是白色,我們就比較了白紙與玻璃的區別,白紙手放在后面是看不見的,但玻璃手放在后面是看得見的,這叫透明,經過這樣的演示幼兒很快就理解了透明與白色的區別。在將黃沙放入水中后,水出現了顏色,幼兒就認為黃沙溶解與水,但在出示了小石頭后,幼兒就更容易理解,溶解在水中的是上面的泥,而不是物質本身。幼兒在活動中通過實驗,理解了溶解。學會了“溶解”“攪拌”詞語。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紅、黃、藍是色彩中的三原色,由這三種顏色相互調和可變化出橙、綠、紫色來。
2、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會巧妙地運用三原色。
活動準備
1、課件、水瓶每人一個。
2、紅、黃、藍的顏料每人一份、宣紙(生宣)每人一份、清水等。
活動方法
愉快教學法、實驗教學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好看的魔術,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基本部分
1、 幼兒動手操作,探索顏色的變化引導幼兒通過魔術,對三原色進行認識,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師:小朋友老師的魔術精彩嗎?你們想不想做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呀。
(2)小朋友伴隨著歡快的音樂拿起我事先準備的透明的一次性水瓶跳起來,并觀察水瓶里的水你有什么發現。
(3)做好實驗記錄。
請小朋友在瓶子上貼上相同顏色的標記。
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變出來什么顏色(出示課件)師小結:孩子們真是個神奇的魔術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三個好朋友的奧妙。出示課題"三個好朋友"。
2、第二次實驗
(1)師:有一天,紅紅、藍藍、和黃黃三個好朋友郊游,一見面它們高興的互相擁抱在一起,它們一起做游戲、唱歌、跳舞開心極了。可是回到家媽媽卻不認識它們了,這是為什么呢?
(2)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當一回魔術變色師,請一個魔術助手介紹魔術臺上的魔術材料,(紅、黃、藍顏料,魔術勺子)是的,我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顏料來幫忙,這三種顏色寶寶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原色,集體說一遍。
(3)教師示范橙色的色彩變化演示、
這三種顏色寶寶很調皮,它們兩種顏色在一起會變成一種新的顏色,魔術師開始變魔術啦,請幼兒觀察變成了什么顏色。(橙色)
(4)小魔術師變變變。
師:孩子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想)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取一種和自己水瓶中不一樣的自己喜歡的顏料放在水瓶中,同時,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相同顏色的標記。然后,輕輕搖晃,看看有什么變化。(課件出示)
(5)反饋:和自己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并請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教師板書)
(6)師小結:原來,兩種不同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成另一種顏色,紅色和黃色混合會變成橙色;黃色和藍色混合會變成綠色;藍色和紅色混合會變成紫色。(課件出示)
3、再次操作,探索三種顏色的變化。(課件出示)
4、美工:"漂亮的小手帕"。
過渡:幼兒園要舉行繪畫展覽會了,我們用今天學習到的新知識,做出漂亮的小手帕參加展覽好不好?
(l) 教師演示:將方形的宣紙(生宣),對角折兩次把它折成三角形。把宣紙的三個角分別放在紅、黃、藍色的小盤子里浸泡一會兒,讓三種顏色互相渲染在一起,然后把它輕輕地打開,就變成漂亮的小手帕了。
(2)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幼兒作品。
5、歌曲欣賞:
師:小朋友真聰明學,會了變魔術的本領,老師把孩子們剛才的發現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幼兒欣賞。
三、結束部分師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原色,知道了紅色和黃色混合到一起會變成橘色,黃色和藍色混合到一起會變成綠色,紅色和藍色混合到一起會變成紫色,三種顏色混合到一起會變成黑色。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我們會用到。
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放屁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花貓釣魚_中班科學教案07-01
中班科學教案:秋葉飄飄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捉泥鰍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磨豆漿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玩沙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美麗的春天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果汁的顏色 中班科學教案09-19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