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模板錦集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實驗、使學生能夠用科學實驗的證據來說明斜面的省力原因。教學重點: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實驗,利用科學實驗的證據來說明斜面的省力原因。
教學難點:學生自主制定一個簡單的對比實驗研究計劃并進行定量分析。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指導學生學習進行自主制定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來研究斜面。
學情分析:在前兩年學習科學己有基礎上,學生己有一定操作能力。但是學生對學習科學興趣很濃,接受能力快。本課教學內容趣味性、操作性強。斜面應該是生活中接觸最頻繁的一種簡單機械了,雖然嚴格的標準斜面并不多,但是很多變形的斜面卻一直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在教學中,應該認真分析這些變形的斜面。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尊重事實依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逐漸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使學生樂意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實驗。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關于斜面的相關資料
教師準備:關于斜面的相關資料、搭斜面的材料(長度不同的木板)、測力計、一塊木頭上釘一顆鐵釘和一顆螺絲釘、螺絲刀、鐵錘。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感知問題
1.出示飲水桶
談話:今天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請一位同學幫老師把這桶水搬到講臺桌上來,誰愿意幫助老師?
2.找一位同學來搬飲水桶。
3.找兩位同學來搬飲水桶。
4.提問:那么,我們一個人有沒有辦法把飲水桶搬上去呢?
5.讓剛才那位同學利用木板再來試一次。
6.提問:這位同學兩次搬飲水桶有什么不同?
7.小結:像這種斜搭的木板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種簡單機械,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斜面。(板書課題)
學生紛紛舉手。
一位同學沒有把飲水桶搬到桌上。(很吃力)
兩位同學把飲水桶搬到桌上。(還是很吃力)
學生思考:利用木板。(若學生想不出教師可提示)
學生利用斜搭的木板獲得了成功。
學生回答:一次利用木板,一次直接搬。。
通過教師與學生親切自然的交流,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感受斜面的作用,引出課題。
斜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設置一個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發現周圍的生活現象存在著科學道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
一、探究斜面的作用
1.提問:斜面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猜想。
3.提問:那么,我們能不能利用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
4.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研究方法。
5.談話:各組同學開始行動吧!
6.組織學生匯報研究的數據和結果。
7.組織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
8.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了斜面確實可以省力。(板書:斜面可以省力)
實驗記錄單:
實驗內容測力計讀數
直接提重物
利用斜面拉重物
二、不同傾斜角度的斜面的對比實驗
1.提問:請大家再來觀察我們剛才得出的數據,你還有什么發現?(教師可適當用不同顏色的筆劃出直接提起測力計讀數相同,利用斜面讀數不同的數據)
2.提問:造成這種現象可能和什么有關系呢?
3.提問:我們再如何進行研究呢?
4.組織交流各組的實驗方案。
5.談話:下面就開始我們的研究吧!
6.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根據情況,適當進行指導。
7.組織學生匯報各組的研究數據和結果。
8.總結:在不同傾斜角度的斜面上拉動物體,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板書:傾斜角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實驗記錄單
傾斜角度測力計讀數
三、鞏固應用斜面的作用
1.談話: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斜面這種簡單機械。斜面有什么作用?斜面省力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系呢?
2.出示斜面的應用圖片(變形斜面)。
談話:請大家觀察斜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3.談話: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斜面?
學生思考。
小組交流。
提出猜想。
匯報交流。
各小組利用實驗器材設計實驗
集體交流研究方法。
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學生交流各組研究的情況。
分析各組數據,得出結論。提出研究的問題。
交流各組提出的猜想。
學生仔細觀察數據。
根據提示思考。
發現:這幾個組利用測力計時讀數完全相同,但利用斜面后雖然都省力,可省力的大小卻不相同。
學生思考,回憶剛才的實驗,提出自己的猜想。(可能和傾斜角度有關系)
回憶三角板的角度。(主要是30度、45度、60度)
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匯報交流,互相補充。
學生進行探究活動。
學生匯報。利用已有數據,發現新問題。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觀察、思考、匯報。
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自己探究科學的過程和方法。
培養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
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歸納概括能力。
適當的引導,放手讓學生大膽猜想,利用材料設計不同坡度實驗。培養學生好奇好問的習慣。
探究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但對比試驗是科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實驗。
這是對知識的鞏固與拓展,進一步使學生認識體會到科學即生活的道理。
整個學習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交流時要注意傾聽,對學生大膽創新、仔細認真的學習進行表揚,并積極指導學生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小組之間的交流討論。提出問題
1斜面有什么作用?
2猜想
3制定實驗方案
4實驗
①分組實驗做記錄
②分析數據
③交流整理
5得出結論
實驗驗證斜面越平緩越省力。
1引導學生用長短不一的木板墊起同一高度進行實驗,分別讀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并記錄下來
2引導學生比較木板的長短與彈簧測力計讀數的關系,得出規律。
3總結兩次實驗記錄,得出結論。
拓展延伸應用創新師:有一座很高的塔,要修建一個能登上塔頂的梯子,要求梯子既容易攀登又占地面積小,應該怎樣修?
學生思考設計。學生思考后回答。
自由發言把課堂探究進一步擴展為課下探究。使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培養科學服務于生活的意識。怎樣才能較容易的騎自行車上陡坡?
板書設計:
18、斜面
斜面可以省力
傾斜角度越小,斜面越省力
教學反思:
斜面是日常生活中接觸較頻繁的一種簡單機械。但究竟什么是斜面,為什么要用這些斜面,斜面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應用等卻是學生所陌生的。在本課教學中,我以盤山公路為切入點,按照“做中體驗—探究發現—交流總結—應用”的思路進行教學,介紹了有關斜面的知識。
科學教學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用科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以孩子的口吻寫成。詩歌表現新時代少年兒童喜愛科學、富于想象的特點。本詩通過對“我”奇思妙想的描寫表達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可以大膽暢想未來,在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從小學科學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本領,將來才能為祖國作貢獻。
寫作方法分析 篇章中突出的寫作方法
1、運用過去與現在對比的寫法,說明時代不同。
2、詞語優美,想象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
此寫作方法在段落中的體現 詩歌的第3、4節針對第2節中父母兒時所愛,說“我”的所愛,進行對比,感到時代的確發生了很大變化。
易考點
1、朝多音字、乘與潛字的正音。
2、默寫課文。
3、進行詞語搭配。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對科學產生興趣。
2.發揮想象,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講給小伙伴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夠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地奇思妙想。
教學難點: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學的種子”,且種子已萌發。
重點環節的步驟
采用的教學方法
或手段 1、比較爸爸媽媽與我的做法體會時代的變化
2、想象,以讀代講。
3、抓重點詞句進行理解。
本課學生掌握的閱讀或寫作方法 比較閱讀體會重點語句。
仿寫點 將你的奇思妙想寫在練筆本上。(分層要求)
A寫一、二句話,語句要通順,寫后多讀幾遍
B寫一、二小節,語句要通順,寫后多讀幾遍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讀課文,用課文中的原句回答。
快速讀課文,回答,能夠把課文度正確、流利(整體感知課文,按要求回答)
(我是一個愛奇思妙想的孩子,膽子大的孩子)
板書:奇思妙想
二、精讀課文,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爸爸為什么說我愛奇思妙想,媽媽為什么說我膽子大?
1)讀一讀課文,畫一畫相關的語句。
2)認真讀一讀自己畫的語句,想一想這些語句的意思。
指名讀一讀畫出的語句。
3)引導學生將3、4兩節與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情況加以比較。
2.引導學生重點體會3、4小節,體會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與爸爸媽媽小時侯的情況進行比較?在體會中學習重點句子。
1)“乘飛船探訪天涯”、“潛入富饒的大海”在爸爸、媽媽的眼睛里為什么是“奇思妙想、膽子很大”?你能不能說說他們的理由?
2)引導學生用換位思維的方式去感悟。
讀出自己的體會。
指名有感情朗讀,評價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3)有感情齊讀3、4節。提問:知道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你是不是也有過奇思妙想?這是不是你心田之中科學的種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說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說一說。同桌互相說一說。
4)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今天的“奇思妙想”在明天就會“夢想成真”,引導學生可結合自己查閱的資料說一說。
引讀:小作者種下的科學種子已經萌發了,快去讀讀。
自由讀5、6小節。
讀后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三、進一步熟讀課文,并練習背誦。
1、說一說每一小節講了什么內容,共有幾句話,指導學生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理解背誦。
練習把每一節的內容連起來進行背誦。
2、同桌互相幫助,互相檢查背誦,比一比看誰先背誦下來。
會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
3、選做:或朗讀課文,或背誦課文,或自由發表學完課文后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四總結: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粒科學的種子,只要我們敢想、敢做,那粒種子就會萌發。快去學習科學知識吧,讓我們心中的科學之種萌發后能夠茁壯成長!
板書設計 敢于奇思妙想
—— 夢想成真
萌發科學種子
仿寫設計 將你的奇思妙想寫在練筆本上。(分層要求)
A寫一、二句話,語句要通順,寫后多讀幾遍
B寫一、二小節,語句要通順,寫后多讀幾遍
學生練習反饋情況
反思(結合學生答題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及制定改進措施。)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評價方式
一、學生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按課文內容填空:
1、科學種子指的是( “我”的奇思妙想。 )
2、“我”的奇思妙想是(乘飛船探訪天涯,向往潛入富饒的大海去采礦、牧魚、安家。
二、教師教學效果評價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從學生讀書情況、 學生測試題完成情況、 學生上課學習狀態等方面自查自評。
評價量規
學生學習效果評價量規
評價方法:1優秀——10分
2良好——7分、8分、9分
3合格——5分、6分
4不合格——5分以下
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
1. 重視朗讀訓練,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本課是一首詩歌,以孩子的口吻寫成。詩歌表現新時代少年兒童喜愛科學、富于想象的特點。詩歌語言通俗易懂,所以理解不是難點,我們可以借助學生的自讀感悟來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讓學生結合生活體驗,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學習在感悟基礎上如何來進行語氣的表達,也適當滲透朗讀的一些技巧性知識。
2、在感悟詩歌的韻律美,引導學生在想象中仿寫。
學生在學習讀歌的過程中會漸漸感悟到詩中“我”是一個熱愛科學并能進行大膽想象的孩子,而科學的種子就是這些大膽的想象,讓學生對想象產生一定的興趣,并在些基礎上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問題也來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學生習詩歌中的語句有一定的韻律,讓詩句聽起來十分優美。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利用統計表記錄并比較塑料與其他材料在性質上的區別。
2、對于有關塑料性質的問題,能夠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過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3、能從實驗結果中發現新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舉例說出人們為了滿足城樓而不斷地研究開發新材料。
2、能分別舉出兩個實例說明塑料制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好處和引起的環境問題。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塑料的多種性質,并能用三個以上的實例說明塑料的用途。
2、能舉出兩種以上新材料的性質和用途。3、能舉例說出物品的特點與組成該物品材料的性質有關。
教學準備
木尺、塑料尺、塑料杯、熱水、冷水、漏斗、塑料手套、棉布手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塑料是一種用途廣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
二、活動一: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
在書中的表中記錄兩種尺子的特性。
討論用塑料代替木頭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不足?
同組比較塑料尺子和木頭尺子
同學記錄
全班交流
三、活動二:塑料杯遇到熱水會怎樣?
提示:分別向塑料杯或礦泉水瓶內裝入冷水和熱水,觀察它們的變化。
學生自己預測
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
學生交流
四、活動三:戴手套。
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兩只手的感覺一樣嗎?
學生實驗
學生交流
五、學習科學在線——活動四:認識新材料。
1、認識書中介紹的新材料
2、談談對新材料的感受
3、你想設計什么樣的新材料?
六、拓展。
1、上學期我們曾經做過埋垃圾的實驗,想一想埋的垃圾哪些沒有腐爛?
板書設計:
2、塑 料
塑料的用途
塑料的性質
新材料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學習使用人民幣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人民幣元、角的認識,進行點數并記錄。
2、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及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重點: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活動準備:
貨架 各類商品(帶有標價)
自助銀行(鞋盒10個) 磁帶 投幣箱(1個)
人民幣(五元、一元、二元、五角、一角)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今天的活動
今天“國際超市”開業了,里面有許多好東西,咱們去購物吧!沒錢那怎么辦?對,我有你們的存折,那我現在發給你們,請你與你的好朋友一起來那你們的存折,走,咱們去取錢!
1、要看清楚存折上有多少錢,你們把它全部取出來,點清楚用筆寫下你們取出多少錢,取好了嗎?
2、咱們到“國際超市”去吧!哦,我都忘了告訴你們“國際超市”在那了,它在北京路,坐2路車就到。
二:帶幼兒乘車,引導幼兒投一元錢到投幣箱(放錄音)
孩子們,這輛車就到“國際超市”快上,我們要買票的,一個人一元,兩個小伙伴是幾元錢呢?
三:組織幼兒進超市購物
看,我們到了,你們一會可以到超市購物,那我要提個要求:
1、 錢是你和小伙伴的,買東西的時候要相互商量。
2、 你們一共有多少錢,買東西時要算清楚,合理花你們自己的錢。
3、 要看清楚標價,在付錢之前,你們兩個好伙伴要算清楚需要多少錢,再去收銀臺付款。
好了,祝你們在“國際超市”買上你們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教師當顧客參與活動,對幼兒進行指導
引導幼兒看標價,打算要買的物品,把價格進行計算,看看自己的錢夠不夠,同時教育幼兒合理選購商品。
五:教師組織幼兒小結
來,到休息間休息一會,你們今天都有什么收獲?(引導幼兒講自己花了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科學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地表緩慢變化”單元是在上學期學習了“地表劇烈的變化”單元的基礎上,探究影響地表緩慢變化的諸多外力因素。由于引起地表變化的諸多因素對山脈的影響極其緩慢復雜,對只有短短幾十年生命歷程的人類生命個體來說,是無法觀察到其變化的全過程的。因此,本課將引領學生對引起山脈緩慢變化的諸多外力因素進行想象、分析、嘗試提出有根據的假設,通過相應的模擬試驗,逐步使學生感悟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的作用與影響,幫助學生認識到地表變化是各種力量作用的結果,是一個不斷進行、永不停息的復雜過程。同時激發學生探索地表變化奧秘的興趣,意識到保護地表的重要性。適時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世界、欣賞自然美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學情分析:
在五年級上冊“地表劇烈的變化”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利用多種方式,探究了由于地球內部物質、能量的不斷作用與平衡所導致的地球表面的板塊運動、造山運動以及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已基本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對探究活動的基本過程也有了一些總體的認識。山村的學生對形態各異的山脈都會或多或少的、或直接或間接的有所了解。同時他們對“幼年山脈”是怎樣向“老年山脈”轉化的會非常感興趣。
設計理念:
作為科學教師,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不是重在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于通過觀察、實驗等各種探究活動來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要注重能力的培養,情感的體驗。在學法上,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自行探究。新的課程標準更加強調要突出實驗教學,因此,本課始終都是讓學生在實驗觀察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去猜想、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得出結論,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探知和自我結構。在探知的過程中,啟迪出新的問題,帶著問題進一步完成探究獲得新的發現。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
能有根據的推測“老年山脈”初期的形態特點。
用模擬試驗的方法驗證巖石破碎的假設。
能通過分析模擬試驗的結果推測出使巖石破碎的各種因素。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地球表面巖石的變化。
3、科學知識目標
能解釋“老年山脈”和“幼年山脈”的含義。
能用自己的話解釋造成地球表面的巖石不斷破碎的原因。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假設,設計并完成模擬實驗,初步認識風化作用對地表改變的影響。
教學難點:
設計模擬試驗驗證巖石破碎的假設。
教學方法:
實驗探索法
設計思路:
激趣導入——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方案——實踐操作——得出結論——拓展延伸——評價總結
教學材料:
教師準備:不同山脈形態的圖片、山脈形成、風化作用視頻材料。
學生分組材料:玻璃、酒精燈、試答夾、氣球、燒杯、水、小石子、磚塊、酸溶液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談話:同學們喜歡美麗的山川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欣賞壯美綺麗的山脈風光。
2、多媒體出示:山脈風光,學生欣賞后說說感受。
3、師:這壯美綺麗的山脈風光,讓我們贊不絕口,那它原來就是這樣的嗎?
4、學生思考回答。
5、師:山脈是不斷變化的,你想知道它是怎樣變化的嗎?今天學習《山脈的變化》一課。(板題)
6、師:由于地球內部物質、能量不斷作用與平衡導致地殼板塊運動形成山脈,除了非常神奇的地球內部自然力量外,還有一些來自地球外部的自然力量對山脈進一步塑造,使山脈形態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就探究一下影響山脈形態變化的自然力量。
【多媒體再現自然美景,喚起學生對山脈已有的認識,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用感性材料形象地展現兩種山脈的特點,便于學生觀察比較。】
二、猜想假設
1、師:山脈形成的時間是各不相同的,大家看下面兩張不同的山脈照片,說說這些山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
2、學生觀察、描述兩種山脈在外形上的特點。(有的險峻陡峭,有的起伏平緩。)
3、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指向圖片)同學們猜一猜像這類起伏比較平緩的山脈大約形成于多少年以前?(學生猜測。)
【學生不一定能夠猜對,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4、師:同學們,山脈占地球陸地的面積不足五分之一,像這類起伏比較平緩的山脈大約形成于3億年以前,我們稱它們為“老年山脈”,而這一類陡峭、險峻的山脈大概形成于6000多萬年以前,我們稱它們為“幼年山脈”。
5、師:同學們想一想,起伏平緩的老年山脈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樣子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過的知識大膽猜一猜險峻陡峭的幼年山脈是受到了哪些自然因素的影響變成平緩的老年山脈的呢?請同學們大膽猜測,并說出你的理由、根據。
(多媒體出示設計提示:山脈主要是由巖石構成的,巖石破碎是造成山脈變化的主要原因,巖石破碎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
【學生在以往的科學課中已經學習了熱脹冷縮原理、酸雨的危害……在生活當中見到過玻璃受熱不均勻破碎、植物根的生長使地面凸起……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學生猜想的理由的依據。】
6.大膽猜想。
①學生認真思考,自己做出猜想。
②組內討論:先各自說一說自己的猜想,討論是否有切實、合理的依據,從而去除一些不切實際的猜想,然后把本組的討論結果記錄下來,以便交流。
7.交流猜想。
①各小組交流猜想,并說一說猜想的依據。
(教師適時啟發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有可能影響到山脈形態變化的自然力量,并以“你是怎么想的?你為什么這樣想?”追問學生猜想的理由。)
②教師以板書整理學生的發言。
學生可能會想到的因素有
a.溫度的影響。
b.水的作用。
c.生物的作用(如植物根的生長)。
d.其他物質的腐蝕作用(如酸)。
c.風的力量
【通過猜想讓學生明確影響山脈變化的各種自然力量使以下實驗方案的確定更有針對性。但學生的猜想是有限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猜想情況進行適當補充或提示,學生的猜想是一個發散與集中的過程。讓學生將自己的假設與其他同學交流,可以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設。】
三、設計方案
1、師:關于引起山脈變化的原因,你們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你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用什么辦法證明你的想法是正確的呢?(學生會想到用實驗的方法來證明。)請每組設計出自己的實驗方案。
(多媒體出示設計提示:①根據猜想首先確定自己的研究題目,可以選擇一個或兩個題目。
②根據自己的猜想和生活經驗設計一個模擬實驗。(注意:山脈主要是由巖石構成的,巖石破碎是山脈變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巖石的破碎是個十分緩慢的過程,想想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材料,模擬什么樣的環境?)
③你準備如何操作實驗?實驗中可能出現什么現象?能說明什么?)
2、學生開始小組研究、設計,師巡回指導。
【學生已經有了探究的經驗,懂得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一些猜想。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證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讓學生在實驗前對實驗方法進行設計,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
3、交流實驗方案
(1)、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實驗方案,相互補充和完善,進而形成1~2個模擬實驗方案。
(2)、全班交流方案。將小組的方案在全班進行交流和評價,以實現相互啟發、取長補短、完善自己方案的目的。
(可適時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對實驗方案進行評價:是否有明確的模擬對象、模擬實驗材料的選取是否恰當、實驗中是否存在危險、應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讓學生在與他人交流中養成相互評價的習慣,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方案趨向科學,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之間相互取長補短,養成科學的行為和習慣。】
4、確定小組實驗內容
師:剛才同學們設計了這么多方案,下面咱們根據這節課時間和分組實驗材料看一下哪個方案比較適合咱們今天課上完成?
【學生想象力豐富,一定會設計出多種模擬實驗方案,由于時間和材料因素,一節課不可能把這么多模擬實驗都做一遍,這時教師有必要引導,讓學生比較選擇出適合本節課堂上完成的方案。】
那我們就一起來驗證一下溫度變化會不會對山脈的變化構成影響,關于其他猜想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再做實驗驗證。
四、實驗探究
1、學生小組實驗。
師:下面請同學們按照剛才設計的方案驗證自己的猜想,在研究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
①千萬要注意安全!
②小組合作實驗,要分工明確,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做好實驗記錄單的填寫。
③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學生的實驗,幫助有困難的小組。(填寫記錄單)
【學生實驗的同時,教師將實驗中的觀察記錄作為指導重點,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搜集觀察實驗中的大量信息,以便為學生互相交流、歸納結論提供事實依據。】
五、交流總結。
1、請各個小組匯報各自的研究和發現,同時還要注意把其他小組的研究與木組做對比,記錄有價值的發現。(教師相機板書)
【匯報中,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時提醒學生要注意記錄、積累別的小組的發言,體現合作交流的學習理念。】
2、通過剛才的研究,你認為使巖石發生變化的自然力量都有哪些?(教師板書學生們得出的結論)
3、揭示風化作用。
師:同學們,剛才通過實驗驗證,和觀看老師的實驗我們知道了溫度變化、雨水侵蝕、水結冰膨脹是造成山上巖石破碎、山脈變化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原因也會對山脈的變化造成影響。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多媒體出示風化作用即引起山脈變化的各種因素:溫度變化、水、生物、酸的溶蝕……)
【利用視頻這樣一個清晰直觀的工具,可以使學生對上課未猜想到的因素和未能親自驗證的猜想進行補充,也是對學生課堂探索的一個總結和完善,有利于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4、得出結論。
溫度變化、水、生物、酸的溶蝕……
六、拓展延伸
1、你現在能知道山脈變化的原因了嗎?
2、認識蘑菇石
設計實驗、解釋形成原因。
3、課下完成實驗2結冰對巖石的破壞作用。
【恰當引導學生課下進行拓展活動,利用學生強烈的揭謎心理,既增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又將探究活動持續到課下,使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及各項探究能力持續發展。】
七、評價總結
1、自我評價
1、我能從多個角度猜想使山脈發生變化的自然力量。
2、我能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合作、交流。
3、我能設計一項模擬實驗,并獲得成功。
4、我學到的內容是( )。
2、總結
多種內外力作用引起的地球物質運動不斷地改變著地球表面的形態,今天咱們探究的山脈的變化就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山脈形態的過程。
除了山脈,地球上還有很多不同種類的地形地貌,如沙洲、蘑菇石、石鐘乳、丘陵……它們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們的變化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呢?請同學們課下多搜集一些資料、圖片,今后的科學課上我們會繼續研究,探索。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方式(滾動還是滑動)有關、對于相同的物體,滾動摩擦力大小,滑動的摩擦力大;運動的物體失去動力后自己會停下來,使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滾珠軸承使一種將滑動變為滾動的裝置。
過程與方法:
做簡單的對比實驗;用簡單物品模擬做滾珠軸承。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了解人類改進搬運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教學重點】用對比實驗證明同一物體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
【教學難點】整理分析對比實驗獲得的數據,分析結果
【教學準備】實驗用小車一輛、紙盒、載重物(鉤碼、小沙袋)、彈簧測力計、膠帶、大小瓶蓋、玻璃彈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分別出示滾動和滑動的卡通圖片,提問:這兩幅圖中他們在干什么?
2、一個箱子在地上滑動,一個箱子在木頭上滾動,板書:滑動和滾動
3、提問:你想到了什么?(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墊幾根木頭)
(因為讓木頭滾動比滑動省力)
二、對比實驗:滑動和滾動摩擦力的大小比較
1、提問:你根據什么來說,滾動和滑動比省力?
2、學生會根據生活中的經驗舉例說明滾動比滑動省力。
3、教師引導:生活中了解滾動比滑動更省力,那我們能不能用更科學的數據來證明呢?
4、學生提出測量的方法。
5、設計實驗如何測量。
(1)輪子的接觸面積相同
(2)小車的載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駛上
6、記錄。指導學生看83頁的表格。
7、學生實驗,把數據記錄在書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數據,提出結論。
9、提問:為什么滾動比滑動省力呢?
(滾動可以減少摩擦力)
三、制作滾珠軸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滾動摩擦來減小摩擦力?
(學生非常熟悉得四驅車滾珠軸承)
2、介紹滾珠軸承的工作原理。
3、根據課本的提示小組制作滾珠軸承。
四、小結
1、討論:在哪些機械中也用到了滾動摩擦?
2、討論: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動摩擦呢?
五、板書設計
六、教后記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氣球》科學教案08-27
《種子》科學教案09-30
科學教案范文04-06
有關科學教案06-12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7
關于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蝸牛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