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學難點】
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質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分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
2、水槽1只,裝半水槽水。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談話導入:通過前幾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韌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們在其它方面還有不同的特性嗎?這節課我們將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們的沉浮狀態,有興趣嗎?
二、沉浮實驗
1.出示金屬塊、木塊和塑料塊各兩種(實心),認一認,它們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小組內猜一猜,如果把它們放入水中,哪些會沉,哪些會浮?填寫實驗記錄單(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進行全班交流,關注有爭議的物體。
3.實驗方法指導:將物體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體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體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們可以說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發水槽,小組實驗,每種物體可多試幾次,注意做好記錄。
5.全班匯報交流,形成階段性認識:像金屬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沉,像木頭、塑料這類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認識木頭
1、導語:木頭是一種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還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運用,接下去我們來進一步認識木頭這種材料。
2、我們周圍有哪些木頭制成的物品?這些物品有什么特點?
3、從這些物品中,我們發現木頭具有哪些特性?小組合作,填寫氣泡圖。
4、介紹一棵樹成材的過程,當前森林資源的狀況。說一說我們應該怎么做。
四、課堂小結
1、回憶本單元的收獲。
(掌握了研究物體硬度、柔韌性、吸水性、沉浮情況的方法,比較深入地了解了金屬、塑料、紙、木頭這幾種材料。
2、結語:我們人類是充滿智慧的,我們除了發現并利用了許多天然材料之外,還會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滿足我們生活生產的需要,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現象
2.對教師講解的內容有所理解
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解和實驗,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在教學中滲透人文主義教育
2.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方法】
演示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一門新的學科—物理,你聽別人說過物理嗎?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樣的呢?誰起來說一下?(讓學生起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二、新課教學
1. 演示幾個實驗,說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讓學生先猜測現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兩只試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紅墨水。
做法:大試管裝入過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試管,倒過來,水流下,管上升。
現象:試管自動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個乒乓球放在一個倒扣的漏斗中,通過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現象:乒乓球懸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讓學生撕下兩張紙,用力吹兩張紙的中央,發現紙靠近。
(3)器材:兩只大燒杯,雞蛋,清水,鹽水。
做法:把一只雞蛋分別放入兩個大燒杯中。
現象:雞蛋有浮有沉。
(4)器材:導線,開關,電池組,小燈泡,變阻器。
做法:連好電路,閉和開關,移動滑片,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
現象:燈變亮。
2. 物理不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象。
(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看法,教師再解析)
提問1:人聽到子彈聲再躲來的及嗎?為什么?
解析:子彈出膛飛行時的速度比聲音快,所以來不及。
提問2:我們對著水中看到的魚用手去抓,能抓到嗎?
解析:抓不到,我們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魚在像的下邊。
提問3:黃浦江邊的路燈,水中的像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詩云“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熒。微微風簇浪,散做滿河星”,起伏的水面相當于許多平面鏡,每盞燈在水里有好多像,連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問4:冬天的冰花結在玻璃的內表面還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問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還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結:同學們,今天對所提的問題的分析,大家可能還領會不了,沒關系,隨著以后的學習大家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秘。
3.怎樣學好物理。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勉勵學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學問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記硬背,貴在理解,要多問,“為學貴有疑,有疑貴問師”,不要以為問老師一些簡單的問題會遭到恥笑,而不問。
(3)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我們學了知識以后,如果能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就完成了一次飛躍,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問,又從課本中找到根據,就又完成一次飛躍。
(4)像科學家那樣探究。
介紹伽利略的貢獻:伽利略望遠鏡,伽利略溫度計等。
尊稱:近代科學之父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八頁“伽利略對擺動的研究”,并討論材料后的幾個問題。
小結:學習物理,就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世界,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善于動手,加以實踐,找到規律。
三、作業:
閱讀“科學之旅”,說說你打算怎樣學好物理課。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
2、連續一個月觀察月亮,給月亮記日記。
3、觀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動,并且給月亮的移動作記錄。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月相的變化規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運行模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堅持做長期觀察。
2、能夠克服恐懼感。
3、能夠實事求是地觀察。
二、教學準備 :
學生準備:月相觀察記錄本,月相觀察紙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前一個月我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月球的,你的觀察怎樣?
2、 今天我們來學習整理下我們的觀察記錄。
二、學習新課
1、 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
(1) 你看過月亮嗎?你還記得它是什么樣子的嗎?
(2) 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
(1) 裝實驗裝置,分小組實驗。
(2) 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
(3) 小組交流、描述實驗現象。
3、 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1) 把我們的觀察記錄資料整理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們的記錄,比一比誰記的最好、最準確。
(3) 小結:月相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發生變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個月中月球的位置變化兩種情況。
4、 閱讀:月球相對于太陽的位置變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總結應用
(1)小結課文。
(2)課后繼續觀察月球的運動,你還能發現什么?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三個
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能對家人和自己的外形特征進行比較,并作出合理解釋。
3.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會收集有關植物的遺傳資料。
4.知道人、動物、植物的許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
5.體會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感受遺傳的神奇與奇妙。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三個孩子及其父母的.所有的相似的地方。
2.知道人、動物、植物的許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
三、教學準備:
圖片、照片。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提問導入×××你長得像誰?你呢?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遺傳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探究生物的遺傳現象。
2.觀察并比較圖片中三個孩子與父母的相似點。
出示圖片學生觀察,讓學生們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各他們自的父母。
你怎么找出的,依據是什么?
升學仔細觀察他們相象的地方并交流。
開始找同學家人的活動。通過把同學的照片與其家人的照片與其家人的照片進行比較,找出身體特征的相似處。
揭示:子女和父母之間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遺傳”。
3.觀察植物動物、植物的照片,找出生物體親代和后代的相似特征。
學生觀察圖片或交流的資料,從而探究動物植物的遺傳特征。
小結遺傳先行是生物體共有的特征。
4.交流有關遺傳的諺語和俗語。
學生交流收集的遺傳的諺語和俗語,加深學生對遺傳現象的認識。
5.依據遺傳規律推測小貓爸爸的樣子。
學生推測并說明理由。
6.鞏固
今天我們學習內容是,遺傳是生命體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一個物體的個體產生同一物種的后代,每一物種的個體都繼承上代的各種基本特征。
科學教案 篇5
一、主題名稱:小司機
二、活動內容:車輪骨碌骨碌轉
三、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類型的車輛發出不同的鈴聲,模仿他們發出的不同聲音。
2、嘗試體驗兒歌的韻律美和節奏感。
四、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車輛
五、過程與指導:
1、說說自己上幼兒園的方式
(1)、介紹每天早上自己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2)、如果是坐車來,說說坐的什么車。
(3)、談論車子怎樣跑得快,車身下都裝著什么。
2、學念兒歌
(1)、欣賞兒歌
(2)、說一說兒歌里出現的是什么車,發出怎樣的聲音。
(3)教師扮演司機,幼兒扮演乘客,一起邊念兒歌邊模仿開汽車的動作; “小汽車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帶著我呀向前跑。車輪骨碌骨碌轉,轉呀轉,轉呀轉,一直轉到幼兒園。”
(4)談談說說:自行車有沒有車輪?它會發出怎樣的鈴聲?
(5)將兒歌中的汽車改編為自行車,聽聽老師怎樣念: “自行車呀丁零零,丁零零,丁零零,帶著我呀向前跑。車輪骨碌骨碌轉,轉呀轉,轉呀轉,一直轉到幼兒園。”
3、做做玩玩“車輪骨碌骨碌轉”
(1)聽教師的信號變換車輛,邊念兒歌邊開車。
(2)按自己意愿選擇玩具車輛,邊念兒歌,邊模仿車輪轉動的狀態。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大麥的生長過程,以及大麥粉的制作過程
2.能用目測的方法分辨大小麥的區別。
3.培養幼兒關注周圍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活動準備
大麥、小麥、生長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分辨大麥、小麥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種不同的麥子,請小朋友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請幼兒仔細觀察、交流。
幼兒:一個麥子大,一個麥子小
教師小結:大麥的顏色偏黃,種子要瘦小一些;小麥的顏色偏紅,種子要粗壯、飽滿一些。
(二)了解大麥的生長過程
教師出示:大麥的生長圖片,引導幼兒嘗試為圖片排序。
請個別幼兒講述。
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解大麥的生長過程,出示正確的生長掛圖:
播種——麥苗——抽穗——開花——成熟
(三)嘗試用石磨磨大麥粉
1.介紹制作大麥粉的工具——石磨。
2.教師示范。
3.讓幼兒親自體驗大麥變麥粉帶來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教師小結:成熟的大麥洗干凈后,在太陽底下曬干,就可以加工磨成粉。食用時,將適量的大麥粉,加入少許食用堿,用水調勻,倒入燒好的白粥中,煮沸即可。
(四)將幼兒制作好的大麥粉收集并送到食堂燒煮大麥粥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細心、持久的觀察態度。
2、了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以及月亮的圓缺變化。
3、積極主動的參加有關中秋節的活動。
活動準備:
1、收集月餅盒,布置中秋圓月及嫦娥跳舞的情節。
2、集中展示幼兒“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創作畫。
3、在教室中擺放月餅、柿子等時令食品,了解中秋習俗。
4、將幼兒“月亮變化圖”的觀察本,展示在墻面上。
活動過程:
1、請家長協助幼兒做好每晚觀察月亮及三天畫一次月亮圖,并寫上觀察日期的工作。
2、 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經驗,給幼兒講講月亮的傳說。
3、 請家長幫助收集月餅盒及攜帶各式月餅,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
活動區域安排:
科學區: 提供有關宇宙、太陽、行星等圖片,激發幼兒對天體宇宙的興趣。
數學區:提供月亮的變化圖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圖。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 講科學用科學教案09-26
科學教案:蝸牛09-11
春天科學教案03-09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范文04-06
有關科學教案06-12
科學教案《賽車》04-07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