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科學教案范文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重點領域:科技、語言
活動方式: 集體 小組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感知空氣對流成風產生動力,并可以推動一些物體運動。
2、通過小飛艇變小汽艇的環節,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讓幼兒在玩中不斷探索,體驗科技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的小飛艇若干過。
2、大水盆6個、餐巾若干。
3、火箭升天的圖片、人游泳的圖片。
活動重點:感知空氣對流成風產生動力,可以推動一些物體運動。
活動難點:通過小飛艇變小汽艇,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過程:
一、小飛艇
1、出示小飛艇讓幼兒觀察。
2、提問:
它的名字叫小飛艇,誰能知道它是怎么飛的?
(讓幼兒充分的說)
3、動手操作
(做成功的幼兒來給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是怎么做的然后再繼續操作)
二、小汽艇
1、這個小飛艇可神奇了,他不僅可以飛起來,他還可以變成小汽艇,在水里游,我們來一起試一試!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引導)
2、請做成功的幼兒來講述自己是怎么做的,然后讓其他幼兒在試一試。
三、
1、提問
小飛艇為什么可以在空氣里飛?
小汽艇為什么可以在水里游?
2、
氣球時有彈性的,當氣球里的氣像外排時,和空氣或水盆里的水對流成風,產生動力就可以推動一些物體運動。
出示圖片,其實就和火箭噴射燃料的同時向上飛,還有人們游泳時把水往后推的道理是一樣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鼓勵下探索糖果的種類,知道糖果有很多種。
2、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3、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糖果、糖果盤。
2、白紙、雙面膠、濕巾等。
3、游戲冊《五彩的糖果》。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教師拿出一顆糖,問:小朋友知道老師拿的什么么?
(糖果)你們都愛吃糖果么?(愛吃)今天老師帶來了 許多不同的糖果,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二、教師將不同種類的糖果擺放在桌子上,引導幼兒觀察糖果的種類和形狀
教師提問:“這些糖果都是什么顏色形狀的?”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糖果有各種各樣的,有圓形、長方形等。
三、游戲:糖果分類
1、請小朋友將糖果分類,將一樣的糖果擺放一起。
2、品嘗糖果,表達感受。
讓幼兒自己剝糖紙,品嘗糖果。
師:你們吃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糖果吃到嘴里有什么變化?
幼兒回答:甜甜的,慢慢變小了,最后不見了。
3、教師總結糖果雖然甜,但是不能多吃,不然容易長蛀牙。教師帶領吃完糖的小朋友去漱口。
四、結束
讓幼兒用濕巾將糖紙擦掉,展開,貼在白紙上,請幼兒自由欣賞,說說糖紙的圖案、顏色。
活動延伸:
回家后收集更多的糖果紙,制作一幅小作品。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在某方面能稱得上“之最”的動物。
2、激發幼兒喜歡喝關愛動物的情感及對對動物的探索欲望。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以及想象力。
教學準備:
動物之最課件、收集圖片、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想一想它長什么樣子?
幼兒發表意見:說出自己知道的動物都在哪些方面最突出。
二、欣賞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動物之最方面的常識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關于動物的圖片,請你們仔細的觀察,待會老師考考小朋友們能不能把它們的形象和特點描述出來?
1、依次出示有關動物之最的圖片(如:長頸鹿是最高的動物、獵豹是短跑冠軍、烏龜的壽命最長、鴕鳥是最大的鳥、蜂鳥是最小的鳥等)。
2、提問:剛才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動物?誰能來說說它們都有哪些特點?(幼兒逐個介紹各種動物的特點)
3、再次出示動物之最的圖片,教師帶幼兒鞏固各種動物的之最。
三、再次欣賞動物之最,拓展孩子經驗(看實物投影)
1、幼兒自由欣賞,老師跟隨講解。
2、圖片已經欣賞完了,那么現在就請你們告訴我,你剛剛看到了哪些動物?
四、升華情感
今天小朋友們通過觀看圖片了解長頸鹿是最高的動物、獵豹是短跑冠軍、烏龜的壽命最長、鴕鳥是最大的鳥、蜂鳥是最小的鳥等,你們開心嗎?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老師發現這些動物越來越少了,只有到動物園里才能看見它們,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
(因為環境的污染、人類的捕殺和對大氣層的破壞,許多的動物都無法生存了,面對動物越來越少,我們應該做些什么,讓我們的地球上有更多的動物呢?如果看到了別人傷害動物又應該怎么做呢?
你們說的真棒,老師希望通過小朋友的幫助,有更多的動物能夠和我們一起生活。
結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著動物的動作跳起來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安全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一般在活動中,孩子們不會注意到叔叔勇敢和敏捷的原因還包括了工具材料、平時訓練等。在新教材里,很多主題的目標中都提到“關系”一詞,讓孩子關注周圍的人、事、物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系,我考慮此活動可以遷移這個目標,通過活動,一方面讓孩子發現體驗消防工具和消防員之間的關系,感受人的智慧。另一方面想讓孩子在同伴互動、與消防員的互動中積極思考,大膽表達,同時了解一些保護自己的方式。
活動目標:
1、幼兒進一步感知消防裝備與消防員工作之間關系,了解消防員工作的了不起。
2、幼兒能大膽的與消防員對話,積極、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疑問。懂得著火時要保護自己的一些簡單辦法。
活動準備:
錄像、照片、聯系好消防員和裝備、幼兒服裝、錄音、事先參觀過消防隊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
1、回憶去消防隊參觀的情景。問題:你還記得在消防隊里看到什么?
2、簡單交流幼兒間的問題
預計幼兒的問題可能會涉及:消防叔叔除了救火還做什么;不同顏色消防帽的用處;車尾上方的燈當中的小孔;消防車的車燈為何多;云梯車怎樣救高樓上的朋友等。
小結:消防車和其他車有很多不同。車上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叔叔滅火、救災。
3、導入下一環節:想想消防員叔叔自己還需要帶些東西嗎?
此環節目的是通過與叔叔間問答的形式,關注孩子的語言表達,激發他的自信,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二、感知對話
1、幼兒根據自己對消防員隨身攜帶工具的興趣,與消防員對話。
主要經驗:為什么需要這些東西。
教師注意在幼兒與消防員之間架起方便溝通的話語橋梁
小結:叔叔救火時需要這些工具保護自己、救助別人,這里每樣工具都是有用的。
2、觀察消防服,和消防叔叔比賽穿衣服。
1)聽鈴聲,猜猜是什么聲音?交流關于鈴聲的經驗
2)想想叔叔聽到鈴聲會做什么?
3)和叔叔比賽穿衣服,觀察消防服的特征
小結:放置和折疊的方法不一樣,加上叔叔訓練過,所以他們穿著快捷。
4)老師穿消防服,回憶需要的工具,問題:我是消防員了,可以救火去嗎?
此環節重點是對關系的理解,工具與叔叔滅火救災間的關系,發展觀察、分析、思維的.能力。在與叔叔的互動中體驗交往的樂趣。
三、“閱讀”體驗
1、觀看錄像:訓練中的消防員。問題:看叔叔在做什么?
小結:叔叔的本領……
2、思考:小朋友遇到火災應該怎么辦呢?
幫助幼兒小結叔叔教的方法,引導幼兒保護好自己。
此環節主要感受叔叔訓練的不易的同時提高幼兒自主意識,安全意識。
附錄:舊版中班教案
設計意圖
《老消防車的新工作》是中班主題——我在馬路邊中的一個活動,這個活動引發了孩子對消防車的興趣。他們開始收集、交流自己對消防車、消防知識的了解,為此,我們帶著孩子們參觀了消防隊,并請消防員介紹他們感興趣的裝備。孩子們對消防車上的秘密知道得不少,感受到叔叔的勇敢,但是回來后,他們在照片上和活動錄像上又發現新的問題,并且他們沒有見過消防員滅火的真實場景,對叔叔自身的防護、他們的本領了解不夠。我還注意到,在主題目標中提到:了解交通設施及其與人們的關系。我認為在此活動上可以遷移這個目標,讓孩子發現體驗消防工具和消防員之間的關系。
另外,在日益重視的消防安全宣傳“四進”活動中,越來越關注對提高孩子對消防安全的意識,以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培養他們的抗御能力,讓孩子健康成長。所以,我們就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比較、討論、共享中進一步激發對消防裝備和消防員的秘密的興趣。
2.愿意將自己的想法積極的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錄像、照片、聯系好的消防叔叔和他的裝備一套、工具若干、幼兒的服裝一套、錄音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① 回憶上次在消防隊里看到什么?引出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進行詢問
(說明:
1、 語言上和第三者的互動對幼兒更是一種挑戰。
2、由于消防車內部非常復雜,讓幼兒尋找無疑存在一定障礙,如表述不清,時間上拖沓,專業性東西多。與他們生活范圍聯系不強。
3、問題不是憑空想象的,只有對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才會產生問題。他們提出的問題既有個性的也有共性的,這種認知沖突可以在交流分享中整合提升他們的經驗。)
② 小結并提出消防車上有那么多用具可以幫忙,那消防員叔叔自己還需要帶些東西嗎?
2.感知討論:
① 詢問除了車上這些東西自己還要帶東西嗎?
原來叔叔需要一些可以幫助他救人并且保護自己的東西,猜猜看哪些工具是叔叔需要的?要這個做什么用?
(說明
1、 選擇5樣東西比較適和幼兒,易于觀察、比較。
2、體現一種經驗的連續性有效性。從提問到討論,后一個活動成為前一個活動的遞進。)
②消防服。(警鈴想起)什么聲音?這個鈴聲是在告訴叔叔什么呢?
今天我們來做小小消防員和叔叔比賽穿衣服好嗎?。
(說明:
1.具體形象的比賽讓幼兒真實感受到消防叔叔的速度,自然產生一種敬佩。2.焦點集中,活動緊湊,孩子的興趣更高。)
③想想為什么叔叔穿得這么快?
我穿上消防服提問:我可以像叔叔一樣救火出警了嗎?我要帶上什么?
這些東西我都帶好了可以去嗎?你們上次看到叔叔訓練些什么?
(說明:
1.對孩子發現答案的再現和肯定,消防服為何穿得那么快。
2.對所學知識和經驗的回憶可以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新受的東西讓孩子反復體驗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3.體驗觀摩
① 看叔叔在做什么?
② 小結:原來他們還要天天練本領,這樣在救火時既能飛快地趕到著火的地方,又能救助別人,保護自己。你們想做消防員嗎?
(說明:
1.對先前若干問題的回應。
2.速度一個比一個快,感受消防叔叔的不尋常、不容易,激發孩子熱愛叔叔的情感。)
活動反思
1.注重孩子的經驗和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整個活動內容的交流討論都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在他們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組合為新的經驗。在學習活動《消防叔叔了不起》之前,我們參觀了消防隊里的部分裝備,孩子們對消防車和消防叔叔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通過這次活動,他們知道消防員叔叔除了車上有救助別人的東西還要有自我防護的物品等。
2.整個活動能注意多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情感上的關愛、愉快體驗;數概念的組合:數數叔叔一共要幾樣防護品、左邊的大大、中間的小黑、右邊的小小;常識性的如水帶的扁與粗的變化、工具的不同等。
3.師生關系融和,互動自然,語言上比較幽默。整個活動孩子的注意集中,主動性很高。他們敢于提問,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4.學習活動中,層次清楚,環節緊扣,從孩子們的反應看出他們對消防工具、穿衣比賽,觀看錄像的興趣是極高的,說明這幾個點抓得好,目標達成。
活動不足
隨機問題的處理和把握上不夠靈活。比如,活動中消防斧的安全性問題、叔叔需要的五樣工具都是綁在皮帶上的等我都可以提一提,緯度和觸點再伸長些。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培養幼兒觀察蠟燭的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材料準備:
大小不同的廣口瓶以及大小、粗細相同的小蠟燭。
實驗操作:
(1)點燃一根小蠟燭后,用廣口瓶罩住,觀察蠟燭的變化,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需要空氣。
(2)同時點燃兩根小蠟燭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兩個廣口瓶同時罩住,讓幼兒觀察比較,看哪根蠟燭燃燒的時間最長。
指導建議: 蠟燭為什么會熄滅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瓶子的大小不同,里面的空氣多少不同,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的不同。
●初步引導幼兒了解空氣助燃的特性。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防止燙傷或燒傷。
拓展與替代:
請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了解它們發生的一些變化都離不開空氣。
可以找幾段大小、粗細相同的蠟燭代替小蠟燭,進行實驗。
科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使幼兒明白杯子里的蠟燭熄滅是由于杯子中的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占據了杯子的頂端,杯子上面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燃燒。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自己制作竹筒飯,了解竹筒飯的來歷及制作過程。
2、在品嘗及制作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米是如何變成飯的過程。
2、環境材料準備:竹筒飯、筷子、濕毛巾
活動過程:
一、品嘗會(價值分析:用各種感官感受竹筒飯,了解竹筒飯的簡單知識,激發制作竹筒飯的興趣。)
1、提問:今天老師帶來一樣東西,請你聞一聞,猜一猜它是什么?(竹筒飯)
2、吃一吃,它有什么特別的味道?
小結:竹筒飯是云南地區的風味小吃。傣族群眾常用本種的竹竿節間制作“竹筒飯”,故稱為“糯米飯竹”。
二、看一看(價值分析:通過觀看竹筒飯的制作過程,了解它的來歷、做法。
1、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竹筒飯的制作過程。
2、幼兒觀看制作竹筒飯的錄像。
3、提問:竹筒飯的做法跟我們平時吃的飯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竹筒飯的區別就在于它是塞在竹筒里,然后放在火上蒸熟的。
三、做一做(價值分析:通過動手制作,體驗制作竹筒飯的樂趣。)
1、教師示范(注意糯米不要塞得太滿)
2、幼兒每人一個竹筒,用手或筷子將米粒塞進竹筒里。
小結:大家成功的做好了竹筒飯,那我們請老師幫我們把竹筒飯放到蒸鍋里吧。
活動延伸:
品嘗自己做的竹筒飯。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只有空氣清潔才能保證人體健康;知道吸煙對人有害;建立初步的健康保護意識。
重點:向幼兒介紹沙漠
難點:怎樣生動形象的向幼兒介紹,激起幼兒對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圖片:蒙頭大睡的人;禁止吸煙標志。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午睡后為什么要開窗通氣?
使幼兒知道,午睡后室內空氣變得污濁,易使人傳染疾病;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有益于人的健康。
2、引導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請幼兒觀看蒙頭睡覺的圖片。
討論這樣睡有什么不好。
3、拓展幼兒知識經驗。
--說說自己見過哪些空氣不好的現象。如:灰塵、煙囪冒黑煙、亂倒垃圾、吸煙等。
4、結束活動。
讓幼兒與父母制定協議,保證家庭室內空氣的清潔。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關注周圍事物,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2、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和觀察分類能力。
3、了解電池的基本知識,知道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
活動準備 :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遙控器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事物,引出課題。
提問:桌子上放的是什么?
(電動玩具,手電筒、鬧鐘、手機等)教師:怎樣才能人這些東西亮起來、動起來呢?我們一起來尋找它們的秘密。
二、展開。
1、復習電池的基本特性。
教師:這些物品里都有電池,它們運作和轉動都離不開電池。
提問:你知道電池的哪些知識?
小結:電池分正負兩極,凸起的一端為正極、凹進取的一端為負極,正極和負極鏈接才能保證有電。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需要電池。
2、電池分類。
教師:請把這些電池從物品里面拆下來,按照不同的型號進行分類。
小結:電池按照型號可以分為1號、5號、7號等,紐扣電池,鋰電池等。
3、生活經驗講述,我見過的電池。
提問:
(1)你見過什么型號的電池?放在什么物品里使用?
(2)你們家是怎樣處理廢舊電池的?
4、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萌發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電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廢舊電池處理不當會嚴重破壞我們的環境。
不同類型的電池對環境的破壞不同。
廢舊電池埋在土壤中會影響土質,在這片土壤中將不會生長出植物;丟在河水中會嚴重污染水質,水中的小魚會死掉;小朋友玩廢舊電池會引起汞中毒。
提問:怎樣正確處理廢舊電池?
小結:廢舊電池對人類和環境都有危害,不能隨意丟棄廢舊電池,要投放在指定的地方和有標記的垃圾箱中。
三、結束。
活動評價:
從幼兒是否大膽回答問題和積極參與活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
設立"廢舊電池回收箱",帶領大家一起參與環境保護活動。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了解制作月餅的方法。
了解月餅的起源時間。
知道過什么節日要吃月餅。
活動準備
幾種各式月餅。
制作月餅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各式月餅
1、哇!有這么各式各樣的小餅這叫什么啊?
2、還是小朋友們最棒,知道這是月餅,那你們吃過月餅沒嗎?
3、小朋友們都吃過啊!誰能說說月餅好吃不啊?月餅是什么餡料的啊?
4、你們吃過這么多樣式的月餅,那你們知道月餅是從什么時候起源的嗎?
5、月餅的起源:在北宋時期,在皇宮和民間都管月餅叫月團或小餅,在古代的演變中到了南宋時期,才有月餅這個叫法。
6、我們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餅吃了,那什么時候必須吃月餅那?
7、對!是過節的時候要吃月餅,那是過什么節啊?
8、中秋節就是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要吃月餅和賞月。
二、制作月餅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關于月餅的這么多知識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餅要幾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們就應該知道對不啊?我們來看視頻了解。
3、看完視頻小朋友們這回知道月餅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們在說一遍制作方法,從制皮、制餡、包餡、成型、飾面、烘烤六個部分。
三、小結
1、小朋友本課的知識都學會了嗎?
2、那要考考小朋友們了。
3、小朋友們回答得不錯,獎勵你們吃月餅好不?
4、品嘗月餅。
活動結束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背景: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象”。影子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也是常見的現象。但是,“親手讓影子動起來”對于幼兒來說卻是十分新奇,熟悉與新奇的碰撞可以激發幼兒學習的欲望。加上大班的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他們喜歡做做玩玩,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并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制作、實驗、記錄等操作能力,這些經驗、能力為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我設計了本次動畫游戲形式的科學活動“會跳舞的烏龜”,讓幼兒通過親歷—感悟—實踐來發現、獲得一些有關影子的感性經驗,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體驗探究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探究中尋找答案,知道烏龜會跳舞的原因。
2、能通過動手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系,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體驗探究、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境——一個適合探索影子的活動室。
2、教具:大手電筒、彩色的大烏龜、磁帶《森林狂想曲》。
3、學具:每人一個小手電筒、一張白紙、一個彩色的紙烏龜、一張記錄單;水母、章魚、海馬等圖片若干;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搭建感悟支點,激發探索興趣。
播放音樂,教師在手電筒、膠水和白紙的幫助下示范烏龜跳舞。
教師:“小烏龜跳得怎么樣?”“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呢?”
(評析:這一激趣環節,旨在為幼兒搭建學習的支點,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會跳舞的烏龜”正是幼兒感悟的一個支點,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探究質疑——自主探究質疑,體驗發現樂趣。
(一)第一次嘗試。
1、教師引導、鼓勵幼兒在白紙、膠水、手電筒的幫助下進行大膽嘗試。同時提醒幼兒把白紙的一面對著自己,手電筒放在對著烏龜的一面表演,鼓勵幼兒互相表演,發現問題,互相幫助解決。
2、幫助幼兒發現小烏龜“跳舞”的秘密。
討論:“小朋友,你們的小烏龜‘跳舞’了嗎?” “小烏龜為什么會‘跳舞’的呢? 你們可以相互商量一下。”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手電筒有光,當光照在小烏龜上就出現了烏龜的影子,手電筒動了,小烏龜的影子也跟著動了,看起來就好象烏龜在‘跳舞’了。”
3、引導幼兒再次討論:為什么有的烏龜會“跳舞”,有的卻不會“跳舞”。
①展示“跳舞”與“不跳舞”的烏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尋找發現其中的秘密。
②討論:“為什么都用手電筒照了,有的烏龜會跳舞,有的卻不會呢?”
師幼共同小結:“原來,當小烏龜的頭、尾巴和腿都沒有涂膠水,并且都向上翹時……小烏龜就會‘跳舞’了。”
(評析:有思才會有疑,有疑才會有動力。幼兒在活動中充分地與材料、環境、他人互動,興趣盎然地參與到了教學全過程中,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感知發現小烏龜跳舞的秘密,體驗到發現的樂趣,獲得了學習的發展。)
(二)第二次嘗試。
1、再次探索前的設疑:“小烏龜會跳哪些動作呢?”
教師進行示范“請小朋友看看手電筒是怎么動的,烏龜的影子又是怎么動的。”(手電筒往左,烏龜的影子就往右)出示記錄表、紅色和黑色箭頭符號,讓幼兒根據觀察結果演示記錄。
2、幼兒兩人合作,一起嘗試、探索發現光源位置和影子位置的關系,并記錄結果。
3、幼兒做好記錄后,與其他幼兒交流。
4、展示幼兒的記錄,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歸納總結:當手電筒向上時,小烏龜的影子就向下;當手電筒向下時,小烏龜的影子就向上;當手電筒向左時,小烏龜的影子就向右……
5、隨音樂表演,從玩法上進行調整,體驗探索的樂趣。
(評析: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采用了探索法、記錄法、體驗交流法等來突破難點。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嘗試錯誤,驗證錯誤,最終獲得一定的科學經驗。)
三、遷移經驗,實踐提升——動物舞會:
1、引導幼兒遷移經驗,嘗試讓其他海洋動物“跳舞”,發現有關其他事物的影子的奧秘,體驗探究的樂趣。
2、最后集體隨音樂進行歡快的動物舞會,(溫馨提示)可以單獨、亦可以結伴表演給客人老師看。
(評析:學習不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最終的目的是要把知識經驗轉化為生活實踐經驗,這個環節的遷移實現了顯性的知識技能的遷移,可以說是活學活用。)
活動反思:
一、幼兒不同于成人,他們不是“聽”科學、“看”科學,更不是“想”科學,而是“做”科學。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有這么一句話:“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只有幼兒親歷真實的探究過程,才能使其掌握認識世界的金鑰匙。所以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遵循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 一定挑戰性的原則,以“會跳舞的烏龜”作為感悟的支點,以疑激趣,以趣激活,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使孩子們在做中思考,做中動手實驗,做中創造,做中進步。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磁鐵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電》科學教案10-08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10-08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