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學教案

時間:2022-09-23 20:30:34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教案范文錦集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科學教案范文錦集10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實驗、觀察中認識光的七種顏色,從而對光的現象產生興趣。

  2、培養獨立操作的能力。

  3、學習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種事物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

  【活動準備】

  1、一張大的彩虹圖。

  2、三棱鏡、平面鏡、大碗(裝上水);剪刀、七色盤、小棍、透明膠;吹泡泡的工具每人一套。

  3、相關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引起幼兒興趣:

  1、你看見過什么顏色?

  2、你知道光是什么顏色?

  3、猜猜用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光的顏色?

  二、實驗:七色光。

  實驗1:美麗的光。

  1、用三棱鏡的平面對著太陽,可看見光透過三棱鏡后折射在白紙上的各種色彩,從而了解光的顏色。

  2、大碗里裝上水,將鏡子斜放在碗里,讓陽光透過水照在鏡子上并反射到白墻上,能看到七色的彩虹。

  教師引導幼兒一邊觀察一邊討論光的顏色。

  實驗2:吹泡泡。

  1、引導幼兒邊玩邊觀察泡泡在太陽光下呈現出哪幾種顏色?

  2、人造彩虹:艷陽下,捏住水管口,使水呈霧狀噴向天空出現彩虹,觀察其顏色。

  實驗3:七色轉盤。

  1、師:你們看,這個圓盤靜止時有哪幾種顏色?他們的顏色有什么區別?

  如果讓這些圓盤轉動起來,會出現什么顏色呢?看看不同圖案的轉盤轉起來有沒有不同的色彩。

  2、幼兒邊玩轉盤邊思考:當七色轉盤轉動時我們的眼睛看見什么顏色?為什么?

  3、教師小結:光有七種顏色,當它們一起飛快轉動時我們會看到白色的光。

  三、演示課件為幼兒介紹光在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1、紅外線烤箱可以烤東西;紅外線還可以治病。

  2、紫外線可以消毒、殺菌。七色

  3、在醫院里,人們可以用激光進行光治療。

  小結:光的作用真不少。希望小朋友們從都能熱愛科學,愛探究,多動腦筋去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問題,長大后利用光為人類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活動延伸】

  1、觀察泡泡畫出彩虹或泡泡。

  2、手工制作:七色轉盤。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探究: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氣、水、黏土、砂、腐殖質等成份構成的。

  2、在探究問題土壤中有什么時,能獨立思考發表意見,個人或小組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方案。

  知識:

  1、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實驗。

  2、會記錄探究活動中觀察到的現象,根據事實資料研討問題,得出結論。

  情感:通過討論,知道土壤對植物及人類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樣保護土壤,樹立愛護土壤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氣、水、黏土、砂、腐殖質等成分構成的。

  教學難點:

  在實驗中能自己提出問題,并能進行實驗研究。

  教具準備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

  課 時: 2課時

  課時1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問:同學們,土壤是動植物、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見過土壤?對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學生自由交流。

  問:對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啟發學生提出有關土壤的問題。

  問:土壤是由哪些物質構成的呢?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問題: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構成的?

  三、作出預測

  問:根據你平時的了解,你認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學生:水、空氣、雜質、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觀察、采集土壤。

  問: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準備:鐵锨、小鏟、小桶等。

  五、室內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剛才談到的物質呢?怎樣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種研究方法?

  學生:用手捏、手是濕的,說明土壤里有水……

  師:按照你們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質,看能有哪些發現。

  學生:填寫活動報告單

  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匯報:你采用什么方法,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講述:那些死去的動植物腐爛后變成了腐殖質。

  啟發學生思考:除了這些研究方法,還能用哪些方法對土壤進行研究?

  用火燒,土壤中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課時2教學過程:

  一、研討問題,通過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1、整理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

  實驗方法 觀察到的現象

  捏土壤 手是濕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氣泡冒出(空氣)

  攪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幾層,上層黏土,下層砂

  燒土壤 有燒頭發的味道(腐殖質)

  2、根據學生對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進行評價。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這些成分外,還有別的物質嗎?

  目的:

(1)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興起。

  (2)引導學生談談土壤中污染物的問題。

  2、土壤中的這些垃圾袋、廢電池對土壤有什么影響?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土壤呢?學生充分交流后,教師適當介紹“保護土壤小知識”。對于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始提出的其他問題,留作學生課外研究作業。

  三、課后練習

  1、土壤的成分有 等。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氣的?

科學教案 篇3

  第一課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是有生命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于觀察的進行。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借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發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的重點】了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的難點】對大樹的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

  【教學的準備】

  分組材料: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

  【教學的過程】

  一、引言

  二、看照片上的大樹 三、回憶中的大樹 四、觀察真正的大樹

  第二課 校園的樹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的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的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的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的變化。

  【教學的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的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的特征。

  【教學的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的相同之處。

  【教學的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的過程】

  一、觀察樹木的方法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三、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第三課 大樹和小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小草和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征。

  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植株的高矮、莖的粗細和質地。

  大樹和小草都有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果,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小草的主要形態特征,能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小草和大樹一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具有愛護小草,不踐踏不草的意識。

  【教學的重點】找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征。

  【教學的難點】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教學的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小草,最好有三葉草(黃花酢漿草)和狗尾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

  【教學的過程】

  一、認識常見的小草

  二、觀察記錄狗尾草

  三、比較樟樹和狗尾草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案目標:

  1、初步掌握制作樹葉書簽、標本和保存樹葉的基本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形形色色的樹種,了解樹的名稱、形態、特點、生長規律等。

  3、進一步增進幼兒對樹的認識,理解人與樹的內在聯系。

  4、通過對樹的認識和探究,激發幼兒愛樹、護樹的情感,培養其環保意識。

  二、教案準備:

  1、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大力支持;

  2、教師準備一些市區綠化的錄像帶、照片等資料。

  三、教案安排:

  1.綠化植物知多少: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調查了解幼兒園和幼兒園周圍有多少種綠化植物,并攝影,了解這些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

  2.樹葉探趣:家長和孩子一起到幼兒園、公園、植物園等實地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采集樹葉標本,制作樹葉貼畫、樹葉標簽,……

  3.樹木護養:老師和家長一起教給孩子一些有關養護植物方面的常識。

  4.綠化植物攝影作品展和樹葉貼畫作品展。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設計和建造橋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如造橋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數量、形狀和結構等。

  過程與方法

  ● 經歷設計、制作、介紹交流的過程,體會設計的重要性。

  ● 應用形狀結構的知識及經驗設計和制作。

  情感、態度、價值觀

  ● 發展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

  ● 發展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于發表意見的品質。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舊報紙一張、膠帶、剪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生合作帶來的各種橋模型,請學生按照展覽要求先報名,再統一在講臺前參展。

  二、請各在座的'評委檢查制作的材料是否統一,然后討論分別從幾個方面去評價這些不同形狀的橋模型?教師提出要求,板書如下:我們的橋展示評獎大會——最佳作品獎,最佳評委獎。最佳作品:描述分、比較分、承重分,總評分。單項獎:省料獎、美觀獎、實用獎、參與獎。

  三、準備怎樣介紹自己的橋?下面的內容可供參考:

  設計的想法是怎樣形成的,出示設計圖或設計過程。

  應用了哪些形狀方面的知識。

  應用了哪些結構方面的知識。

  我們的橋哪里受壓力,哪里受拉力……

  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術,做得不夠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顯的優勢的。

  預計能承多少重量。

  板書設計:

  我們的橋展示評獎大會

  描述分、比較分、承重分,總評分

  最佳作品獎

  最佳評委獎

  單項獎 省料獎 美觀獎 實用獎 參與獎

  【信息反饋】:

  評獎結果令人出乎意料,平時成績優秀,表現良好的學生動手能力不佳,平時不起眼的幾個同學作品出人意料得好,經過了解,家長幫忙了,但是最出色的橋是劉雪松同學制作的,而且沒有家長幫忙,獨立完成,設計簡單,牢固,而且材料非常容易找到,幾個一次性被子,一個拱形,真是令人叫好啊!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當前突出的環境問題有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人類正著力于相應的環境保護行動。

  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加深對有關環境問題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加深對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課前準備:

  配合教學用的錄像、照片及其他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類還面臨著其他一些環境問題。目前,我們面臨著哪些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做?

  二、關于大氣污染:

  1、說一說當地的空氣質量狀況,簡要說說原因。

  2、閱讀教科書中有關大氣污染狀況和原因的內容,請學生談一談感想。

  3、討論,哪些做法污染大氣?人們采取了哪些措施?教師介紹一些空氣質量好的旅游、名勝地,簡要說明那里為什么空氣質量好。介紹幾個著名的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4、說一說,我自己能做些什么?

  關于白色污染:

  1、出示一些白色污染嚴重地區的圖片,討論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2、閱讀教科書中有關白色污染的內容,談一談感想。

  3、討論,我們平時的行為在加劇白色污染嗎?我們以后應該怎么做?

  4、人們想出了什么應對措施?比較、認識可降解塑料。教師介紹可降解塑料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效果。

  三、關于物種滅絕速度加快:

  1、欣賞教科書插圖中的珍稀動植物。你認識他們嗎?請學生介紹他熟悉的珍稀動植物教師給予補充說明。

  2、他們為什么稀少?閱讀教科書,了解人類活動對這些動植物生存的影響。

  3、人類現在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師介紹我國幾個自然保護區的情況。

  4、討論,人類的活動對環境起著怎樣的影響?理解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正反兩方面影響。

  板書設計:

  5、環境問題和我們的行動

  環境問題: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等

  樂觀、積極地對待 。

  現 狀 原 因 對 策

  大氣污染

  白色污染

  物種滅絕

  速度加快

科學教案 篇7

  學習內容

  課本版A01頁,根據圖紙安裝鱷魚模型J3-33001。

  學習目的

  1、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安裝鱷魚模型,了解鱷魚身體的構造。

  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鱷魚的形態、生活習性及種類。

  3、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拿放課本和配件,養成良好的收納習慣。

  學習重點

  鱷魚模型的拼裝。

  學習難點

  正確地拿放課本和配件。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鱷魚嗎?誰能說說你對鱷魚的了解?(學生分享自己對鱷魚的認識和了解。)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就來學做鱷魚模型,對鱷魚做進一步地了解。

  2、按序分發課本,以組為單位拿取配件。

  請同學們按照鱷魚的圖例標注有序地取配件,注意每個配件的編號和數量

  3、根據圖紙安裝鱷魚模型。

  老師先做示范,講解重要步驟,然后學生再開始安裝。

  要求:學生在安裝模型時應注意各零件之間的位置,不要裝反或裝錯了。(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4、展示作品,對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做出表揚。

  5、教師講解鱷魚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了解鱷魚的生活習性和種類。

  6、拆解鱷魚模型。

  請同學們小心地拆解模型,然后把配件分別歸類,特別是配件J4-92005、J4-92006,一定要對照編號和配件形狀分清楚。先完成的同學可以把配件按編號正確地放回配件箱。

  注:對放的又輕又準的同學進行表楊,希望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7、按組收回課本,要擺放整齊。

  三、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我們共同安裝了鱷魚模型,并且對鱷魚的構造、生活習性以及種類有了詳細的了解。我們還學會了如何正確地拿放課本和配件,希望下節課能看到大家更出色的表現。

科學教案 篇8

  教師播放教學資料【玩蹺蹺板】

  師:看過這段視頻后,你們有什么發現嗎?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嗎?

  師: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下蹺蹺板平衡的秘密。(板書)生:體重重的把輕的壓起來了。

  生:只要使大一點的力氣就能把對方壓起來。

  生:在什么情況下蹺蹺板才能平衡呢?

  為什么兒子把爸爸壓起來了?利用對媒體課件的導入新課有助于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提出問題的熱情。一個問題的提出是科學探究的前奏是深入展開科學探究活動的關鍵所在。

  猜想假設:

  師:你們都玩過蹺蹺板吧!想想怎么才能使蹺蹺板平衡呢?

  師小結:同學們,這些只是我們大家的猜測有可能對也有可能不對,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證明我們的猜想對不對,你們有什么方法可以去證明嗎?

  制定方案:

  師:怎樣做實驗呢?

  師:這樣吧,你們每一個小組的桌子上都有一些材料,你們就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我給大家準備的材料,來討論制定一下你們的研究方案。

  師:誰先來說一說?

  師:你說的這個小蹺蹺板實際應該叫杠桿尺。

  師:除了這些你們認為還應該注意什么?

  師:你們認為應該怎樣記錄好呢?

  (學生整理設計、討論記錄方案)

  實施探究:

  師:大家已經做好了實驗的準備工作了,現在可以動手試一試看誰的方法多、發現多,誰的記錄詳實?

  通過剛才的實驗,誰能說一說你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發現?

  師:誰能從兩邊掛的鉤碼數量和距離說一說。

  師:組內交流一下吧!

  師:找一名同學上前來邊說邊演示給大家看。

  師:你們還有什么發現嗎?

  師:你上前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好嗎?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是不是還有一些平衡的規律我們沒有找到呢?

  展示交流:

  師小結:除了我們找到的規律還是有別的平衡規律的,比如離支點遠掛的數量就少,離支點近掛的數量就多也可以平衡。

  師:現在你們找到了剛上課時提出問題的答案了嗎?

  師:誰能來說一說?

  師: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規律,請大家看這段視頻資料。【走鋼絲】

  師生交流:你們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類似這樣的現象嗎?

  (教師出示天平,介紹天平,學生親自操作天平的使用。

  生:兩邊一樣重能平衡。

  生:兩邊位置一樣平衡。

  生:做實驗。(齊)

  (學生小組討論、設計方案、匯報)

  生:制作小蹺蹺板來做實驗。

  生:用杠桿尺和鉤碼、尺子來完成實驗。

  生:安全。

  生:做好記錄。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學生匯報交流)

  生:左邊掛兩個,右邊掛兩個,距離都一樣平衡。

  生:我發現左右距離不一樣數量不一樣也可以平衡。

  (學生演示)

  生:找到了。

  生:1.左邊掛兩個,右邊掛兩個,距離都一樣平衡。

  2.我發現左右距離不一樣數量不一樣也可以平衡

科學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三年級科學課程教材中冷與熱單元的第二課《液體的熱脹冷縮》。主要觀察水及其他液體受熱和受冷時的體積變化情況的研究設計此課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構建液體具有熱脹冷縮性質的概念。引導學生親厲探究科學、建立科學概念的過程,掌握一定的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通過與生活現象的聯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采用不同方法的進行動手操作實驗,比較液體的熱脹冷縮會讓他們很感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學會用控制單個變量的方法進行對比的實驗有一定的難度,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同學開動腦筋,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初步的思維能力、比較能力、控制變量能力及動手能力是學生學習本課的基礎。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玩中帶著愉快地心情觀察實驗現象,經歷對液體熱脹冷縮的探究過程。

  2、讓學生經歷從個別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歸納出液體具有熱脹冷縮性質的過程。

  3、通過實驗讓學生知道液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實事求實的良好習慣,發展公平實驗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觀察及描述水的熱脹冷縮現象,學生能探究認識水等多種液體的熱脹冷縮現象。

  難點:小組實驗時,學生之間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引入

  2、魔術激趣,初步感知水的體積變化。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老師設問。

  2、學生實驗。

  3、匯報、交流。

  4、板書課題。

  三、啟發聯想、拓展知識

  1、學生通過實驗知道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聯想其他液體是否也這樣。

  3、分組實驗并記錄。

  4、匯報、交流。

  5、小結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簡單的器材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2、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

  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并能判斷什么樣的物質是液體。

  4、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認識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水是會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的,進一步認識水是怎樣的液體。

  教具:

  1號抽屜:每組各一杯可樂、醋、糖水、牛奶、醬油、雪碧、酒、油

  2號抽屜:培養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礦泉水

  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引入課題 板書:水

  二、用感官觀察水

  1、現在,請同學們一起來觀察這杯水,它是什么樣的。比一比,哪一組發現的秘密最多?

  2、學生實驗,師巡視。

  3、匯報觀察結果。師板書: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顏色……

  三、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

  1、剛才同學們運用鼻、舌、眼睛、耳朵、手發現了水是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沒有顏色的。請大家拿出1號抽屜中的1號杯,與水比較一下。水是怎樣的。

  2、學生進行比較,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4、你們說水是沒有味道、沒有顏色、透明的、沒有氣味的東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點,你是怎么解釋呢?拿出1號抽屜的玻璃,比較一下。

  5、學生討論、交流。

  6、學生做水流動實驗。

  7、水與玻璃還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說(硬或軟,形狀上有區別)

  師:玻璃是什么形狀?(學生說長方形)

  師:那么水的形狀又是怎樣的呢?

  8、學生實驗、討論、匯報。

  9、小結。板書:沒有固定形狀。

  10、總給什么叫液體。

  四、區分各種各樣的液體

  1、你是如何判斷它們是液體的?大家試試看

  2、學生實驗

  3、出示:醋、糖水、牛奶、醬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區分杯子中的液體?

  4、學生上臺,并說理由。

  5、是不是所有的液體都可以直接地聞或者嘗。

  6、學生說,師小結。

  五、總結。

  板書:

  水

  看 沒有氣味 沒有顏色 沒有味道 透明

  聞 水平面 氣泡 放大 變彎 溶解 沉浮 重量

  嘗 會流動 沒有固定形狀——液體

  摸

  聽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有關科學教案06-12

關于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范文04-06

科學教案《賽車》04-07

《氣球》科學教案08-27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關于科學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