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學教案

時間:2022-09-08 17:06:49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模板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模板匯總十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作者

  喬治·薩頓(1884-1956),美國科學家,科學近代史學科的重要奠基人。代表作是《科學史導論》。

  他具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語和漢語在內的14種語言。有人稱他為20世紀世界上學識最淵博的人之一。他將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學科知識和諧地集于一身,成為罕見的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相結合的典范。

  二、解題

  本文中的東方是指亞洲和非洲一帶,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遠東、中東地區和近東地區。在上古和中古時期,這里曾建立了光輝燦爛的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華夏文明等等。

  三、字詞積累

  重蹈覆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多指壞事)。

  盛氣凌人: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

  四、整體感知

  速讀全文,試給課文分出3部分,并歸納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引論部分抓住“兩件事”這一中心;本論

  部分抓住對科學的態度;結論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引論(第1-3節)強調“必須記住兩件事”,要正確對待東西方科學;

  本論(第4-9節)論述研究科學,必須有科學的態度;

  結論(第10節)提出“希望和前景”。

  五、問題探討

  1、前三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例證法:古希臘因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獨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例子。事實勝于雄辯。(用意是什么?)告誡那些排斥東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轍而要引以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東方。

  2、仔細閱讀本論部分(第4-9節),完成以下練習。

  (1)試分析這一部分的結構特點。

 。2)論述“我們必須謙虛”時,用了怎樣的論據?論述走向實證科學的極端時(離開東方的人文理念,正確思想指導下的“科學方法”——實驗科學的方法,會有局限),含而不露地寫到了怎樣的論據?

  第一問,答案在第5段。

  第二問,答案在第6段。

  3、“光明從東方來,法則從西方來”的含義?

  光明從東方來,東方是雙關、隱喻,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人文主義的理念是東方文化所具有的。東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則相結合必然會使世界文化呈現異彩。

  4、東方科學與西方科學有什么樣的關系?作者從什么角度論述了東方科學在發展人類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評了某些偏見的?

  東方科學和思想思西方科學的源頭,并且會給現代西方帶來新的生計。作者將自己多年研究科學史得出的結論,告誡某些帶有民族和地區偏見的西方人,要他們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與現實,進行文明對話,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和繁榮。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老師提供巖石圖片和實物,學生自行搜集有關巖石變化的資料,使學生經歷尋找巖石變化痕跡的探索過程,并在活動中了解冷熱、風雨、植物等對巖石變化的作用。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假設——驗證”的科學研究過程,能夠根據現象,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珍愛祖國文化遺產的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設計實驗方案,能夠根據現象初步認識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神秘、稀奇的事物。今天老師要邀請同學們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好,我們出發吧!(課件展示風化巖石:鐘乳石、蘑菇石、鵝卵石、黃山奇石等巖石)同學們欣賞了這么多的美景,想跟老師說什么呀?(欣賞并說出有什么想法。)

  二、猜想與假設: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真了不得,雕琢出這么多千姿百態的巖石,那么,它們的模樣一直是這樣的嗎?(猜測巖石會不會改變模樣。)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科學來研究“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板書:巖石會改變模樣嗎?)

  1、猜測使巖石變化的因素。

  2、教師隨機分類板書:冷熱、水、風、地表運動……

  三、制定方案:

  1、同學們剛才欣賞許多形態各異的巖石,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再過一千年、一萬年后,它們還會改變嗎?

  2、(板書:會)會是什么力量使巖石改變模樣的呢?

  四、實施探究:

  1、同學們說了這么多使巖石變化的因素,你們能用科學的方法來驗證你們的說法嗎?那么我們就來研究同學們說的其中兩個因素。冷熱作用和水的作用使巖石發生變化的研究。其它的因素,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設計模擬[內容來于淘-教_案-網()]實驗驗證其它因素對巖石的改變。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你們將研究那一個問題?是研究冷熱作用的,還是研究水的作用的、或者是兩個都想研究。選擇好之后,再討論你們將設計怎樣的科學方法驗證?(兩個模擬實驗同時進行)

  2、學生匯報實驗方法。

  3、其他學生修正實驗方法。

  4、同學們的設計方案真好,老師根據同學們的方案再給你們一些小提示。看看有哪些細節是同學們沒有注意到的。(出示提示)

  5、老師給你們已經準備了一些器材和實驗紀錄表,請各小組根據你們設計的方案,每組派兩位同學來領取。器材領到后,就請同學們開始動手研究吧。ㄉ芯,師指導。)

  6、學生匯報實驗發現。

  7、聽了同學們的匯報,老師覺得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真棒!同時通過同學們的實驗研究,的確說明冷熱作用和水的作用能使巖石變化。除了這些,老師還要告訴同學們,植物的根和大氣也會使巖石改變模樣。(展示:長著植物的巖石圖片,師簡析。)

  五、展示交流:

  1、同學們,通過我們今天的研究你們能結合一些自然現象解釋老師帶來的這兩個問題嗎?(出示問題)能再解釋老師送給你們手中的鵝卵石為什么會有大有小嗎?(生解釋)

  2、同學們解釋的真棒。◣熡喺

  3、那么,我們就把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合作用下發生變化的現象叫風化。(板書:風化)

  六、拓展創新:

  1、風化不但會改變巖石的模樣,對我們的歷史文物的破壞也很大。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精美的石雕,(展示:云崗石窟)它們是山西省大同市云崗石窟中的石雕,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墒怯捎陲L化的影響,有些地方的破損已經很嚴重。

  2、你們能想出好方法,保護它嗎?就請同學們在課后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再作解答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生體驗到了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簡單器材進行風化作用的模擬實驗,在實驗中學生愿意合作與交流。通過實驗學生知道了巖石風化的主要原因,了解了著名石雕物品額度防風化措施。

科學教案 篇3

  一、揭示課題

  【設計思想】

  目標:布置教學任務。

  即以小組為單位,主辦一個展示活動,展示的內容以本學期學習過程和成果為主。

  【模擬課堂】

  師:我們今天來舉辦一個我們自己的“五下科學探究成果展示會”,展示我們這個學期的學習成果。每個小組選擇一個單元、一個實驗或一個知識點,可以說收獲,也可以談遺憾,也可以展示學習過程?傊,要用合適的形式將主題很好地表達出來。

  生:時間?地點?要不要評比?

  師:這節課定主題、寫計劃、做準備,下節課開始展示,地點就在教室里。我們將按上節課的標準進行評分,分數將進入本學期科學課考核的總成績。大家還有什么問題?

  ……

  二、制訂計劃、準備展示

  【設計思想】

  目標:確定展示的內容,撰寫行動方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計劃的主要結構包括:展示主題、展示形式、小組分工,等等。

  如果對學生的計劃不放心,可以增加一個教學環節:對各組的行動方案進行互評,及時修正不合理、不可能完成的計劃,避免無謂的時間和資源浪費。

  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前期準備工作可能會延續到課后,有些要回家才能完成,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責任心和榮譽感的教育,并隔天到班級作專門提醒,使學生能認真完成自己制訂的計劃,保證下節課展示工作的順利進行。

  【模擬課堂】

  師:我們首先要確定展示主題,也就是你想告訴別人什么?用什么形式告訴別人?各組討論一下。

 。▽W生分組討論展示主題,然后匯報。)

  組1:我們組打算展示本學期制作的那個電磁鐵玩具,讓觀眾現場做實驗,了解玩具的原理。

  組2:我們準備用展板和照片向別人展示天氣預報的過程。

  組3:我們準備制作一些小發明,展示廢物的其他用途,進行環保教育。

  ……

  師:很好,這些都是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下面我們制訂這個展示計劃(發放《展示活動計劃表》),大家特別注意展示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便于觀眾理解我們的主題思想。對于各組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我會盡可能地提供。同時,同學們也應該考慮計劃的可行性,實在不能完成的任務,就得進行更改了。

 。▽W生分組填寫《計劃表》,填寫完畢經教師審核同意,開始準備工作。)

  三、展示、評價

  【設計思想】

  目標:通過親自舉辦展示會,鞏固學生的展示技能,進一步認識表達與交流的重要性。

  各組可以同時在座位上展示,也可以先后上臺展示,由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決定。

  在《計劃表》的反面設計一個《評審表》,格式與第一節課相同。每個小組將對其他組的展示工作進行評分。

  【模擬課堂】

  師:準備好了嗎?我們的“五下科學探究成果展”即將揭幕。每個小組有部分同學留守展臺,擔當講解和宣傳任務;其他同學手持《評審表》作為觀眾,到各組去參觀,并評審打分。大家還有什么疑問?

 。ā瑢W們分工協作,進行布展與參觀活動。展示時間大約20分鐘。)

  師:同學們回到座位。對各組的展示工作進行回顧,大家對第一小組的“電磁鐵玩具”有什么評價?

  生:他們的展品又少又小,我們根本沒機會玩。

  生:他們組設計了現場實驗的形式,對認識電磁玩具的原理還是有幫助的。

  生:講解員聲音小,不夠大膽,準備還不充分。

  師:請學習委員收集各組的評分,計算出平均分。下面我們針對第二小組的展示進行評價。

 。ā瓗熒赐瑯拥牧鞒涕_展討論和評比。)

  師:我很榮幸地宣布,經過評比,本次展示會的“最佳表達獎”將授予××小組,同學們對他們的評價主要有:展示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形式活潑、表達流暢,很好地完成了展示的任務。希望同學們學習他們的優點,克服自己的弱點,不斷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下課。

科學教案 篇4

  一、復習導入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和大家共同度過這難忘的40分鐘。下面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好不好?游戲規則是:根據我不斷地提示,看誰最先猜出謎底。(課件出示提示)(師板書:地球)

  地球有一個大家庭,是什么呢?(板書:太陽系)地球只是太陽系一顆普通的行星,如果讓我們乘坐宇宙飛船來到太陽系,就會看到太陽系的其他成員。(讓學生說說太陽系的其他成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如果讓我們繼續乘坐宇宙飛船飛出太陽系,就會來到------?(板書:銀河系)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的一部分,我們的地球也只是銀河系普通的一員。

  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銀河系。

  二、深入探知

  那么關于銀河系大家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形狀、組成、大。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查閱課前搜集的資料(課件出示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查閱資料)

  1、認識銀河系的形狀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銀河系的形狀,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你認為銀河系是什么形狀的?(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現銀河系不同形狀的圖片)

  師:關于銀河系的形狀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ń處熞龑W生進一步提出問題,銀河系的形狀為什么有時候像是鐵餅?有時候像是織布的梭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你介紹的真詳細,銀河系不管是像一個不斷旋轉地大鐵餅,還是像一個織布的梭子,這都是科學家們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下做出的模擬或猜想!安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币苍S只有我們有一天真正的走出銀河系,才能一窺銀河系的全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我們站的位置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時,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真所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那么以后在我們觀察事物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認識。

  2、認識銀河系的組成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銀河系的形狀,那么銀河系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學生匯報,師生交流。(教師出示課件500多億顆恒星,20xx多億顆行星)

  500億,我們來想象一下500億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概念。

  現在全世界大約有65億人口,如果把一顆恒星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么銀河系恒星的數量將是全世界人口數量的近8倍,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啊。

  3、認識銀河系的大。

  那么擁有這么多恒星的銀河系有多大呢?根據你的資料誰能說一說?(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示課件直徑10萬光年,中心厚度20xx光年)

 。ń處煆娬{:由于銀河系是在不斷地運動著,所以數據會出現一些差異)提問:光年是什么單位?(學生匯報,課件出示什么是光年,計算出1光

  年大約等于10萬億千米)

  以神7的速度作比較:神7的速度大約8千米每秒,大約需要4萬年!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直徑約10萬光年,厚約20xx光年。(出示圖片)也就是說光沿銀河系直徑要走10萬年,光穿過銀河系中心的厚度也要走20xx年。如果我們從地球上以光速飛行的話,到銀河系的中心還需要約2.8萬年呢。多么遙遠的距離啊

  看到這些,你感到銀河系怎么樣?(學生匯報)

  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銀河系。

  教師描述(同時課件出示背景音樂),在晴朗的夏夜,當我們仰望星空,你會看見一條淡淡的光帶橫貫蒼穹,那就是銀河。現在我們坐上光速飛船飛離地球,穿過太陽系,置身于茫茫宇宙中。我們從銀河系的“上”方看下去,銀河系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的大鐵餅,我們又來到它的“側”面,看過去它又像是一只織布的梭子。銀河系是由500多億顆恒星、20xx多億顆行星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集團,這么龐大的集團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而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所有的星系也只是宇宙中極小的一部分。

  4、認識宇宙

  教師:銀河系之龐大已經令我們震撼,但相對于宇宙來講,這么龐大的銀河系還只是宇宙中極普通的一個成員,那么宇宙是什么?宇宙中除了銀河系還有哪些成員呢?(板書:宇宙)(課件出示問題,學生閱讀科學在線)

  1)宇宙是什么

  2)認識宇宙的組成

  3)認識宇宙的大小

  4)宇宙既然是無限空間,那么宇宙是什么形狀的呢?

  剛才我們在講銀河系的時候,有同學用“龐大”來形容,你能不能也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宇宙呢?(板書:浩瀚的)

  5)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了解一下現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5、認識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

  教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很多有關銀河系和宇宙的知識,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呢?

  或者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教師:關于宇宙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W生可能會提宇宙的起源?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宇宙是怎么誕生的?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宇宙將來會怎么樣等問題,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如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進行爭論)

  四、結束語

  看來同學們都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好奇,希望大家課下繼續查找資料,讓我們共同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我們敬愛的溫總理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我希望同學們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做一個關心民族和國家命運的人。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區分紅、簧、藍三種顏色,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2、學習簡單的顏色分類。

  活動準備:

  1、紅、簧藍小筐各一只,筐的一邊貼上哭寶寶,另一邊貼上笑寶寶。

  2、三色積木、積塑若干。

  3、蘋果、香蕉、藍色糖果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香蕉、藍色糖果圖片,讓幼兒辨認顏色。

  2、幼兒操作。

  在場地一邊放上三種顏色的積木、積塑,幼兒和教師站在場地另一邊。

  3、教師指著紅色小筐上的哭臉說:“紅筐里面原來有很多紅色寶寶,現在全丟了,紅筐媽媽好傷心,請小朋友快把紅色積木找回來!

  幼兒快跑至場地另一端,找到紅色積木后,跑回將其放回筐中。如此反復,直至找完為止。這時,教師指著筐上的笑臉,告訴幼兒:“紅筐媽媽高興極了,她謝謝小朋友”。

  4、同樣的方法找回黃色和藍色積木。結束。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將物體運動所經歷時間或路程分解為若干段,測量不同階段物體的運動速度。

  2.通過實驗測量數據,會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3.知道個人見解的正確與否必須通過實驗來證明。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通過實驗測量數據,會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2)學會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2.難點

  (1)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

  (2)學會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教學方法

  復習法、閱讀法、科學探究法、討淪交流法、講授法。

  教具準備

  學生分組實驗:斜面、金屬片、小球、木塊、停表、刻度尺、卷尺。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1.什么叫勻速直線運動?

  2.什么叫變速直線運動?

  3.你是如何探究運動物體的速度是否發生變化?(要求學生能參照課本P27探究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方法,即在相等時間內,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是否相等,或通過相等的路程,運動物體所用的時間是否相等。)

  4.科學探究有幾個主要環節?

  二、新課教學

  師: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9“提出問題”有關內容。

  生:閱讀。

  師:對于“提出問題”,在沒有獲得證據之前,人們對于問題所做的解釋,發表的見解就是猜想或假設。為了證明你的猜想或假設是否正確,需要用證據來證明。證據可以從圖書館、互聯或書店等處收集,也可以做實驗收集數據。在收集證據時,應操作規范、實事求是,具有嚴謹客觀的科學態度,不隨意涂改實驗數據。

  自己做實驗需要考慮什么是有價值的證據,用什么方法,什么儀器來收集證據,以及如何讓別人相信證據等,這就是設計實驗。

  下面有三個問題,請同學們提己的觀點,通過實驗收集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這三個問題可以任選一個或兩個,也可以三個都探究;可以一個人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一起完成。

  問題1: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問題2:粗糙的木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問題3:同學在lOOm跑的過程中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請大家分小組討論、交流:

  1.你要探究的問題

  2.你的猜想或假設

  3.你設計的實驗(方法、儀器、步驟、數據、數據記錄表格),并寫在實驗報告上。

  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師:小球、木塊在斜面上下滑,時間較短,測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難度較大,能否用另一種方法?

  生:討論得出:讓小球、木塊通過相等的路程,測所用的時間。求出通過各段路

  程的速度,就可判斷小球、木塊在斜面上下滑時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了。

  學生探究實驗報告(1)

  提出問題: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猜想或假設: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來越快

  設計實驗:

  讓小球從斜面頂端A下滑,通過相同的路程(距離)sAB、sBC、sCD所用的時間為tAB、tBC、tCD,根據v=,算出小球通過AB、BC、CD段路程時速度vAB、vBC、vCD,就可以知道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速度變化情況了。為了便于準

  確地測量路程和時間用金屬片(金屬檔板)分別固定在B、C、D三個位置。

  實驗器材:斜面、刻度尺、小球、停表、金屬片。

  實驗步驟:

  1.在斜面上用刻度尺進行測量,并作記號B、C、D,讓sAB=sBC=sCD=10m

  2.將金屬片固定在B處,用停表測出時間t1,tAB=t1,記在下表中。

  3.將金屬片固定在C處,用停表測出時間t2,tBC=t2-t1,記在下表中。

  4.將金屬片固定在D處,用停表測郵時間t3,tCD=t3-t2,記在下表中。

  實驗數據記錄表格(1)

  路程s/m

  0.1m

  0.1m

  0.1m

  時間t/s

  速度v/m·s-1

  實驗結論:(小球在斜面上下滑運動,速度發生變化,越來越快)

  實驗評估:(實驗設計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沒有失誤?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

  實驗交流:(把你的探究過程及結論告訴同學和老師,或者把這個探究記錄給他們看,征求他們的意見。既要改正自己的錯誤與不足,又要為自己的正確觀點和做法辯護。把交流情況寫在這里。)

  師:實驗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1、組裝斜面,調整斜面的高度,使小球剛好從斜面上滑下,小球下滑太快,不易計時,讓學生反復練習幾次,使得每次小球從斜面頂端放開后都得沿斜面滑下。

  2.學生練習停表的操作:啟動、停表、回表、讀數,兩個學生配合,一個學生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倒數“3、2、l、0”,當讀到“0”時,將小球從斜面頂端放下,另一個同學同時啟動停表。當小球滑到斜面底端撞擊金屬片發出響聲時立即停表;乇,重復幾次這樣的練習。兩個學生交換進行同樣的練習,作到比較熟練計時。

  學生探究實驗報告(2)

  提出問題:粗糙的木塊沿斜面下滑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猜想或假設:粗糙的木塊沿斜面下滑速度越來越快。

  設計實驗:

  (同上略)

  實驗器材:斜面、刻度尺,粗糙的木塊、停表、金屬片。

  實驗步驟:實驗數據記錄表格(2)

  (同上略)

  路程s/m

  0.1m

  0.1m

  0.1m

  時間t/s

  速度v/m·s-1

  實驗結論:

  實驗評估(同上略)

  實驗交流(同上略)

  師: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同上略)

  學生探究實驗報告(3)

  提出問題:同學在l00m跑的過程中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假設或猜想:同學在l00m跑的過程中速度發生變化,可能是越跑越快。

  設計的實驗:

  先在百米跑道上每隔20m作出記號A、B、C、D、E、F,用停表測出某同學通過B、C、D、E、F位置的時間;tB、tC、tE、tF,算出tAB=tA,tBC=tC-tB,tCD=tD-tC,tDE=tE-tD,tEF=tF-tD,據v=,算出vAB、vBC、vCD、vDE、vEF就可知道某同跑100m速度變化的情況了。

  實驗器材

  卷尺、停表、白石灰、100m的跑道

  實驗步驟

  1.在l00m跑道上從起點開始用卷尺量每隔20m,用白石灰畫一條線。

  2、用停表測出某同學在通過B、C、D、E、F處白線時的時間。

  3.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算出對應的速度。

  實驗數據記錄表格(3)

  路程s/m

  20m

  20m

  20m

  時間t/s

  速度v/m/s

  實驗結論:

  實驗評估(要求同上略)

  實驗交流(要求同上略)

  師: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1.學生先練習停表的操作:啟動停表、停表、回表、瀆數。

  2.喊起跑口令的同學以——定的時間間隔倒數“5、4、3,2、l、0”,當讀到“0”時跑步的同學起跑,計時的同學啟動秒表,三個人反復練習幾次,做到起跑、計時都準確,配合默契。

  教師檢查后,認為實驗安全、可靠、可行、批準學生分小組動手探究。

  學生交流實驗結論,教師給予肯定、表揚、鼓勵。最后要求學生好實驗器材。

  三、歸納與學習過程評估

  師:本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生:學會了科學探究:物體運動速度是否發生變化。

  師:實驗探究過程要注意什么?

  生甲:實事求是、嚴謹認真,不隨意涂改實驗測量數據。

  生乙: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堅持實驗。

  生丙:要注意合作、交流。

  師:每位同學對自己在這節課的學習情況、實驗情況進行評估。

  四、課后練習與實踐活動設計

  1.課本P30作業1.2。

  2.課本P30實踐活動1。2。

  3.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一)探究問題

  1、從斜面上滑下的小球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2.從斜面上滑下的粗糙的木塊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3.百米跑步的同學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二)探究實驗報告

  1.提出問題。

  2.猜想或假設。

  3.設計的實驗(包括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及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5.實驗結論。

  6.評估。

  7.交流。

  六、課后反思

科學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學會自制“液體溫度計”。

  經歷對液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滴瓶或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燒杯(無條件的可用礦泉水瓶剪成杯子)、熱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體)等。

  教學導入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的溫度計,提問:你們想自己有一支溫度計嗎?

  2.教師介紹伽利略和雷伊發明的溫度計。

  3.這兩種溫度計利用了空氣與液體的什么性質?讓我們來研究吧!

  一.活動 自制“液體溫度計”

  1.指導學生自制“溫度計”。

  (1.)出示器材:小藥瓶、橡皮泥、紅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聰明的同學們,能否利用這些器材和以學的知識討論這怎樣來制作“液體溫度計”?

  (3.)小組討論制作方法。

  (4.)制作“液體溫度計”,對于學生作品,教師組織進行評價。

  2.觀察自制“溫度計”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2.)對學生的實驗、記錄、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導。

 。3.)學生觀察。

 。4.)匯報觀察到的情況。

  3.研究不同液體制作的“溫度計” 在熱水和冷水中液柱的變化。

 。1.)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2.)預測:我們會看到什么現象?

 。3.)方法指導。

  (4.)學生觀察。

  4.整理分析實驗記錄,形成概念得出結論。

 。1.)實驗中,幾種“溫度計”發生了哪些共同的變化?

 。2.)引起變化的實驗條件是什么?

 。3.)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4.)結論:液體受熱時,體積膨脹;受冷時,體積縮小,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學生解釋自制“溫度計”的原理。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氣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準備

  一.教學導入

  1.復習: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2.提問: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二.活動 空氣是否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實驗的設計:

 。1.)教師組織學生針對兩個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和討論:

 、侔芽諝庋b在什么容器里?

 、谟檬裁捶椒芸吹娇諝獾呐蛎浐褪湛s現象?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教師補充或完善:

  ·借助其他能鼓凹的物體來發現。啟示:可以在燒瓶口上套小氣球。

  ·借助因受熱膨脹而冒出的空氣在水中冒泡,因受冷空氣收縮,外界氣壓將水壓入管中或瓶中來發現。

  ·通過容器的鼓凹來發現。空氣總是充滿容器的空間,當容器凹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小。當容器鼓時,說明空氣體積變大。

 。3.)評價:在此環節思維活躍的同學給予肯定。

  (4.)形成各自完整的實驗方案。

  2.實驗現象猜想。

  3.按設計的方法完成實驗。

  4.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5.分析比較,我們的猜想和觀察到的現象一致嗎?

  三.小結:

  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學生解釋伽利略溫度計的原理。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歷對固體熱脹冷縮性質的探究過程。

  2.觀察認識多種物體在受熱受冷時的體積變化,合理分析實驗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學知識

  1.知道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知道一些液體、氣體、固體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相關應用。

  教學準備

  小氣球、酒精燈、火柴、固體熱脹冷縮演示儀、踩癟的乒乓球等。

  一.教學導入

  1.閱讀指南車信箱。

  2.液體、空氣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思考:固體會不會也熱脹冷縮呢?

  3.讓我們一同來研究研究吧!

  二.活動 研究鐵軌間為什么留縫隙

  1.實驗研究:固體的熱脹冷縮

  (1)教師演示:介紹酒精燈的使用步驟:

 、僮笫址鰺趔w,右手摘下燈帽,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②劃著火柴,讓火焰朝上接近燈芯點燃酒精燈。

 、鬯缁鸩,將熄滅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苤v解火焰的分層,指出外焰溫度最高,加熱時要使用外焰。

 、菹缇凭珶魰r,左手扶燈體,右手取燈帽,快而輕地蓋上,待火焰熄滅后,提起燈帽,再蓋一次。

 。2)學生練習使用酒精燈(交待注意事項。)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銅球的熱脹冷縮實驗。

  (4)描述實驗過程和看到的現象,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么?

  2.補充實驗:玻璃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1)老師演示:注射器的玻璃活塞(熟玻璃制成的,受冷受熱不易炸裂)可以順利地進入管內到達底部,用酒精

  燈加熱注射器的活塞,再放入管內,你們想,會有什么現象?接著使活塞受冷后,把它再放入注射器內,你們又推想一下會發生什么現象?

 。2)組織學生描述實驗的過程和看到的現象。

  (3)分析:實驗現象告訴了我們什么?

 。4)固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三.小結

  固體、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四.拓展:生活中的熱脹冷縮現象

  (1)解釋教材出示的三種現象。

 。2)找一找,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熱脹冷縮現象?

  [ 內 容 結 束 ]

科學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能夠調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畫圖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調查、討論,知道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

  2、難點:在分析吃植物的某一部分時,對植物各部分的名稱有所認識。

  三、教學準備。

  一些植物或圖片、課前收集植物對人類的貢獻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ㄒ唬┱J識植物對人類的多方面貢獻。

  1、講述: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生命的物體,包括哪些?

  2、提問:在動物和植物中,你認為誰和我們人類的關系最密切?

  3、學生回答。

  4、講述:大部分同學認為植物同我們人類關系最密切,你能舉一些例子來說一說嗎?

  5、小組討論。(可以結合書上插圖或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

 。ǘ┱J識植物的局部。

  1、講述:在同學們剛才的發言中,都談到了我們每天都要吃很多植物,你能說說平常都吃哪些植物嗎?

  2、根據學生發言,把植物的名稱寫在黑板上或貼出相應圖片。

  3、以橘子為例,提問:橘子是大家愛吃的水果,我們是不是把整個橘子都吃下去呢?那吃橘子的哪一部分?

 。ㄈ┱J識植物各部分及其名稱。

  1、講述:

  剛才在交流過程中我們知道了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都有可能被我們食用,它們含有不同的營養,而這六個部分正是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請看p17,這是一株番茄的植物圖,在它的生長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其實,其他植物一般也有這些部分。你能說出一些嗎?

  2、請你在活動記錄上畫一株你熟悉的完整的植物圖,并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四)課外調查

  調查家中的物品,看看哪些于植物,是植物的哪一部分提供的。

科學教案 篇9

幼兒科學教案:有趣的兩面鏡

  【設計思路】

  朋友出差回來,送我一面精致的兩面鏡,我帶到教室里,引發班上孩子的濃厚興趣。單面鏡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孩子們非常熟悉它、喜歡它;而對兩面鏡孩子們則見得較少,但它非常有趣,它所照的物體成像有不少的變化,有趣、易觀察又好操作,是科學活動的好素材。興趣是幼兒自覺學習和發展的動機力量,鑒于此,我生成并設計了《有趣的兩面鏡》這一教學活動,旨在通過對兩面鏡的成像操作,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發展探索、觀察、思維以及表達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量的變化。

  2、嘗試記錄兩面鏡成像的現象。

  3、樂意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1、一面大的兩面鏡;每人一面單面鏡、兩面鏡、各種立體小玩具。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了解單面鏡的成像現象。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地照小鏡子。

  師:“小朋友們長得真可愛!老師今天特意為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一面小鏡子,讓朋友照一照自己可愛的樣子。看一看,你在小鏡子里面能看到你自己的什么呢?”

  (2)幼兒同伴間相互交流。

  師:“你發現鏡子里有幾個自己?”

  2、探索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象。

 。1)認識兩面鏡,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師:“今天老師除了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面小鏡子外,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另一種鏡子,你們看,它像什么?它是怎樣做成的?”(出示特大的兩面鏡)

 。2)師:“這種鏡子就叫兩面鏡。它非常好玩!可以慢慢地打開,還可以。慢慢地合起來!保ɡ蠋熯呏v邊演示)接著老師邊看邊作驚訝狀說:“咦!這兩面鏡真好玩!還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我在兩面鏡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現象呢?”

 。3)師:“那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小朋友把你們桌子上的兩面鏡拿起來玩一玩,看一看你能發現什么有趣的現象呢?”

  3、幼兒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兩面鏡成像的有趣現象。

 。1)幼兒照兩面鏡,老師觀察指導。

  (2)組織幼兒相互交流。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在兩面鏡里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和一面鏡子里照出來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4、幼兒第二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象。

 。1)幼兒用各種立方體小玩具和兩面鏡玩一玩,進行探索,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并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發現了這么多有趣在現象。其實,兩面鏡還會變更多的戲法呢!看,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小玩具,請小朋友用這些小玩具和你的兩面鏡一起玩一玩,看看你們還能發現什么更有趣的現象?”

  (2)組織幼兒交流探索的結果。

  師:“剛才,小朋友用小玩具和兩面鏡一起玩了玩,又發現了什么更有趣的現象呢?”

  5、幼兒第三次探索,感知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量的變化并記錄結果。

 。1)教師鼓勵幼兒繼續探索并記錄,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

  師:“我們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又發現了這么多有趣的現象。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把這些有趣的發現給記錄下來。那么,該怎么記,記在哪呢?請小朋友看黑板上的這張記錄表!

 。2)教師介紹記錄表格:“第一行是兩面鏡的標記。第一個圖是兩面鏡完全打開時的標記(邊講邊演示);第二個圖是兩面鏡合攏時,張口大一點兒的標記;第三個圖是兩面鏡再慢慢合攏,張口小一點兒的標記。這第二行、第三行是空格,是給小朋友記錄用的。如果,你是用小魚跟兩面鏡玩的,你就在第二行的第一個空格里面畫上小魚的標記,然后根據上面的標記,看看小魚在這種情況下(指第一標記)小魚像的數量是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分別指第二、第三標記)小魚像的數量又是多少?然后,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可以用數字表示,也可以用畫圖來表示。下面,請小朋友去試一試,邊玩邊記錄吧。”

 。3)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單,組織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師:“你是用什么跟兩面鏡玩的?發現了什么規律?”

  6、將幼兒作業記錄裝訂成冊,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玩兩面鏡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探索出當兩面鏡完全打開的時候,物體像的數量最少,只有一個,當兩面鏡慢慢合攏的時候,物體像的數量就越來越多,并把它記錄下來。現在,老師把小朋友的記錄裝訂成一本書,取名叫“我們的發現”,在教室掛起來,好嗎?”

  【活動評析】

  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問題有著天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有趣的兩面鏡》就是因幼兒的興趣生發出來的。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誘發幼兒的認知沖突,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和猜想。幼兒有了猜想和問題,并產生想尋求答案的愿望,主動探究才會進入真正的準備狀態。接著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我指導他們通過自身的探索,對兩面鏡進行感知、操作、發現問題、尋求答案。其間,我尊重接納每個幼兒的觀點,積極正確評價每一個幼兒的探究行為,對認真探索、積極動腦的幼兒加以肯定和表揚;對能力差的、依賴性較強的幼兒總是給予鼓勵的支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從而進一步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探究活動真正做到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在探索中得以充分發揮,目標大成度高。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用實驗的方法探究莖運輸水分的作用;會用簡單的工具對植物的莖進行比較細致的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過程中能大膽猜想,養成認真細致、尊重證據的科學態度;愿意合作交流,體驗到合作交流的樂趣。

  3.知道植物的莖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莖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

  2、會用簡單的工具對植物的莖進行比較細致的觀察。

  活動準備:

  1、提前剪取帶葉的枝條,迅速放入滴過紅墨水的水中,并在陽光下照射3~4小時,觀察現象,做好觀察記錄。

  2、準備生長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鏡、刀片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

  探根吸收來的水分是怎樣輸送到植物各部分的?今天我們來學習12課、植物的莖。師隨機板書帶領學生觀察校園中的植物。

  討論:根吸收的水分怎樣到達植物的葉、花、果實?葉制造的養料怎樣到達植物體的其它部分供它們生長?

  你認為莖會有什么作用?莖的內部可能有什么樣的構造?如果莖確有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養料走的一條道路還是兩條路?

  學生討論,匯報結果。

  教師小結:根據以上討論我們知道莖可能具有運輸作用;莖的內部可能有兩種管子,一種管子將根吸收的水分運送到植物體內的各個部分。另一種管子將葉制造養料運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二、驗證我們的猜想

  談話:如果自來水管斷了,水就會流出來,那么切斷植物的莖,會發生什么現象呢?

  在這顆植物上選擇一嫩枝,剪下。觀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

  討論:嫩枝截面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

  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莖推放在紅水中,你觀察到有什么現象發生?為會么葉子變紅?

  討論:以上現象說明了什么?(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

  把浸泡過的莖、橫切、縱切、觀察。

  提問:在莖的橫切面上看到了什么?在莖的縱切面上又看到什么?說明莖內有什么?莖有什么作用?

  小結:以上實驗說明莖確實有運輸水分的作用。在莖的內部確實有運輸水分的管子。

  三、根據自己的研究,繪制出植物運輸水分的示意圖

  根據自己研究的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制出植物運輸水分的示意圖。

  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全班交流。

  自由活動:

  葉制造的養料是通過什么運輸到植物體各個部分的?運輸養料的細管子在什么部位?

  教師出示資料卡,引導學生認識篩管,使學生知道莖里還有一條運輸養料的管子,它在導管的外面。

  教師小結并板書:在植物體內,莖擔負運輸作用。在莖內有兩種管子。一種管子運輸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種管子運輸的葉制造的養料。

  四、實踐應用

  在兩棵小樹間拴鐵絲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撿鋼絲的樹皮上方會形成瘤狀突起,這是怎么回事?(因為植物的營養是通過樹皮自上而下運輸的,如果破壞了樹皮,葉子制造的養料向下運輸的通道就被切斷了,養料通不過去便積存在破壞的樹皮處,形成瘤狀物。)

  有的小朋友愛剝小樹皮,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五、拓展活動

  用塑料袋罩住一株盆栽植物的莖葉,扎緊袋口,放在向陽處,過一段時間,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春天科學教案03-09

有關科學教案06-12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7

關于科學教案07-24

走進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蝸牛09-11

科學教案《賽車》04-07

科學教案范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