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教案 篇1
認識鞋的正反
活動目的:
1、分清鞋的正反,學習區分鞋的正反的方法。
2、提高觀察能力、辨別力。
3、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紙制鞋樣每人一雙,貼絨板,大的一樣的鞋子兩雙,大鞋樣一雙貼有笑和哭的表情。
2、“找朋友”的音樂磁帶一盤,另“開汽車”和“哭”“笑”的音樂磁帶。
3、創設鞋阿姨的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接鞋阿姨的電話:喂!是鞋阿姨啊,什么事啊?哦,好的。“剛才鞋阿姨打電話來,讓我們去參觀,高興嗎?”“呀鞋阿姨家的鞋可真多,
出示一雙放反的鞋樣。(哭聲)
教師問:“鞋娃娃,你為什么哭呀?”
鞋娃娃:“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難受了。”
教師:“誰來幫助鞋娃娃?”教師請一個幼兒把鞋正過來。
鞋娃娃:“現在舒服多了,你們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謝謝你們。”
二、引導幼兒進一步辨別鞋的正反。
出示兩雙鞋樣(一正一反)。“仔細看看,這兩雙鞋子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然后請個別幼兒講述,及時表揚能認真觀察的小朋友。
教師總結:穿對的鞋子就像兩個好朋友頭碰頭,中間有個小窩窩,就像兩個好朋友張著嘴笑。如果頭和頭不在一起,那就是在生氣,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說明鞋子穿反了。有了這個方法,我們就能分清楚鞋子的正反了。
三、通過做游戲,反復操作,分清鞋的正反,并學會穿對鞋。
1、“送鞋娃娃回家”
游戲方法:將小鞋樣(幼兒每人一雙)擺在教室四周。
教師:“看!鞋阿姨家還有很多鞋娃娃沒有找到好朋友呢,請小朋友來幫助它們找到好朋友,再送它回家,好嗎?”“你會用什么樣的方法幫鞋娃娃找到朋友呢?”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小結,然后幼兒去幫鞋娃娃找朋友
幼兒每人拿一雙鞋樣貼到貼絨板上,然后集體評價,看看誰找錯了,為什么,應該怎么放?”重點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找到自己的鞋子的?
3、“找朋友”
游戲方法:教師和幼兒將鞋子脫下放在椅子下面,一起聽音樂做找朋友的游戲。音樂結束,幼兒快速找自己的鞋子穿好。
要求:鞋子要穿對,教師檢查。
四、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鞋子的興趣。
“鞋阿姨今天真高興,因為小朋友幫了她很多忙。她家的鞋娃娃多么?其實啊以后做成了鞋子就更好看了,那么那些鞋子會用什么材料來做呢,小朋友先回家去看看自己家的鞋子都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下次我們再去鞋阿姨家做客、交流好嗎?”
科學教案 篇2
內容分析:
本課內容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的第一課。是學生進入科學課學習的入門課,也是《十萬個為什么》單元的起始課,這節課主要側重對學生觀察能力上的初步培養和訓練,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針對教材所設計的活動,我將本科的教學內容做了部分調整,調整為以下五個層次的教學活動:1、看照片。2盲人猜物。3、嘗試與指導。4、實地觀察。5、交流與拓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使用各種器官獲取各種信息。
2、了解一片草地(或花壇等)的植物、動物和其他。
3、通過對自然的感知及描述,使他們的觀察變得敏銳。
(二)過程與方法
1、是學生通過有趣的感知活動,體會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的奇妙作用。
2、通過對學校花壇一角的觀察,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敏感度。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活動中培養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1.學生會使用各種感覺器官獲取多種信息
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根據學生對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認識和感知。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法、實地考察法、游戲法、對比發現法
教學準備:
盲人猜物的游戲材料、考察學校花壇、教學輔助、觀察記錄表、哨子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鋪墊
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我們要上一節什么課嗎?看,老師告訴你們(毛筆蘸水寫“科學”二字在黑板上)
仔細看這兩個字,要知道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一起去發現、去研究這奧妙無窮的科學世界了!
(學生仔細觀察活動)
誰能把剛才的發現說出來?
看來大家已經體驗到仔細觀察帶給我們的樂趣,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濃濃的興趣一起開始探索自然、探索科學吧!(板書課題)
看照片。
剛才,我們是怎么發現了用毛筆蘸水寫的字漸漸變沒了呢?(眼睛看)好,眼睛是我們探索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種方法。
(PPT文稿出示:學生熟悉的一片草地(或花壇)的照片)
這是一幅照片,它是我們校園的一角,從這篇草地的照片上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觀察與匯報。
二、盲人猜物。
看來眼睛卻是能觀察到很多,是探索自然的很重要的一種方法。
如果給你這個,拿出裝有4種不同液體的瓶子擺在桌上,問學生:誰來猜一猜瓶里的液體是什么?
學生猜測,學生可能很快就猜出有顏色的液體是果汁。
老師追問:你是怎么猜測的?[:]
學生回答:眼睛看到的。
老師:對了,眼睛看是獲取信息一種重要方法(板書:眼睛看)。這時增加游戲難度,讓學生蒙上眼睛猜測,其他學生只可給予提示,不能說出答案。
學生可能用鼻子聞的方法猜測出其中兩瓶是酒精和醋(板書:鼻子聞),用嘴嘗的方式說出另一瓶是水(板書:嘴嘗)。
學生全部猜出后,游戲結束。
老師引導學生歸納其觀察的方法(并板書),并讓孩子憑著生活感知,說出:還可以用手摸、耳朵聽進行觀察獲取信息。
老師總結:剛才的游戲,老師發現我們班藏了這么多小科學家!會用多種感官獲取信息。
這一環節,通過簡單的看、聞、嘗,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獲取信息,認識到科學知識是通過探究學習得來,并感受探索科學的樂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學,科,網]
三、嘗試與指導。
問學生:如果老師要帶大家走進校園花壇的一角觀察,你該怎么做呢?老師先帶來一盆月季花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嗎?用激將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觀察前,老師強調:在觀察時,不能傷害到他們)
學生積極回答,老師在鼓勵學生發現的同時要做好引導。
這一環節,學生通過練習能準確的運用多種感官獲取信息,從而使觀察能力變得敏銳。
四、實地考察。
老師說:通過上一活動的努力,同學們可以用自己的多種感官進行科學觀察了。已經通過老師的考核了,接下來,我們要走出教室,到學校花壇的一角進行實地考察了,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要想發現更多的信息,僅僅用多種方法觀察是不夠的,還要求帶好筆,及時填寫“科學觀察記錄表” 。
出示溫馨提示
1、認真細心
2、帶上筆,及時填寫《科學觀察記錄表》。
學生來到花壇前,面對這鮮活的事物,一定會有很多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并及時幫助學生尋找答案,有困難的問題則記錄下來。同時要維持好紀律,確保學生安全。[:ZXX]
15分鐘后,學生拿著滿滿地記錄表,走進教室,完成實地考察活動。
五、交流與拓展。
老師:哪位同學愿意把自己的發現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匯報交流),在交流中,針對學生暴露出一些問題,老師要及時指導。
匯報結束。
老師:花壇里的所有秘密是不是都被我們發現了呢?我們下課以后孩子可以繼續到花壇上進行觀察:看看某種植物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他的正反兩面是不是一樣的等等,同時提醒大家,如果你們能帶上放大鏡、尺子等小幫手去觀察,可能會有更多的發現。
這一環節充分發揮校園資源,進行體驗式探究活動,從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科學學習,更有利于學生觀察活動的進行。
板書設計:
探索自然
眼睛 看 手 摸
鼻子 聞 嘴 嘗
耳朵 聽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準備:
1、各小組預備一些沒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葉。
2、各組不同顏色的同種葉數片。
3、學生描畫葉片大小的方格紙。
教學活動設計:
一、葉的顏色的觀察
1、談話引入,上節課中,我們對葉已經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問你葉是什么顏色的,你該怎么回答?
2、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3、學生觀察說說自己預備的葉,有哪些顏色?
4、讓學生按顏色的變化給葉排排順序。
5、小組代表,出示各組的排列情況并說說排列的依據。
6、再次設問:如果有人問你葉是什么顏色的`,你該怎么回答?
二、葉的形狀觀察
1、葉的顏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們的形狀相同嗎?
2、學生觀察,說說自己小組有哪些形狀的葉?
3、小組嘗試根據形狀給自己的葉分類。
4、小組代表介紹自己小組的分類情況。
三、葉的大小觀察
1、(承前)讓學生將其中一種形狀的葉按大小順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問題,設問:大小相近的葉用什么方法來比較大小呢?
3、各小組研究探討。
4、學生交流各組的方案。
5、教師總結比較葉大小的方法,適時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學生描一描,試一試。
四、作業
用不同顏色、形狀、大小的葉拼一幅圖畫。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初步理解拱形能承受較大的力的現象,并了解其在建筑中的應用。
活動準備:
半個雞蛋殼、鉛筆、粗氣管(長短相同)、一次性杯子一個、針筒一個(注滿有顏色的水)、小量杯(蛋殼)、長條卡紙、小積木若干、記錄表、自繪圖片“小雞出殼”、故事錄音《小雞出殼》、有關拱形的建筑物圖片。
活動過程:
1、設疑激趣:
出示圖片“小雞出殼”,講述故事。
——“到底是誰琢破了蛋殼?”
幼兒動手實踐操作:把鉛筆當做小雞的嘴巴,分別戳在凹面和凸面上,感受相同的力分別作用于凹、凸面是出現的不同現象。
2、演示解惑,初知原理:
教師設疑——“為什么凸的一面不容易破呢?這里面有什么奧秘嗎?”
教師提升幼兒經驗:這個蛋殼是拱形的,當力落到蛋殼上就像水一樣散開了,所以薄薄的蛋殼是不容易破。拱形的蛋殼能承受較大的力。
3、引導遷移:
教師講述——“想不到吧,小小蛋殼里藏了這么多秘密,人們根據蛋殼的原理建造了許多建筑物,你們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嗎?”
幼兒回憶《新房子和老房子》中看到的建筑,展開討論。
教師結合幻燈片,講解拱形建筑物、隧道、橋梁、屋頂等圖片,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力。
重點介紹拱形橋,引導幼兒理解拱形的橋面能承受更大的壓力。
4、激勵探索,變通思維:
教師提供材料,幼兒兩人一組,嘗試建構橋。
——“我們也來當一回建筑師,搭建一座拱形橋,橋造好后,會有很多行人和車輛從橋上通過,所以,橋要造得牢固。”
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大膽地建構。
師生一起驗證的承重情況:在幼兒搭建的橋上放上積木,比較哪一組的拱形橋最牢固。
教師提問:為什么同樣是拱形橋,可是承受的力卻不一樣呢?
活動結束:教師小結,結束教學活動。
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混合由觀察、試驗、動手操作等4個活動組成,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幼兒將探索發現與水有關的另一個現象——可混合性。
1.發展幼兒的感知覺
在活動中,幼兒將制造混合物。幼兒把沙子、油、墨水、鹽、洗潔精等放入水中,會觀察感知到兩種混合現象;同質混合與異質混合。幼兒會觀察感知,哪些物質被溶解到了水中,哪些物質懸浮在水中;哪些液體會在水中漂浮,哪些液體將沉在水中。在觀察鹽結晶的過程中,將感知水的蒸發現象。
2.探索發現科學知識
(1)觀察墨水、油、洗潔精、鹽、沙子放入水中的變化,探索物質的可溶解性,發現同樣的墨水、鹽、洗潔精在不同溫度水中的不同變化。
(2)明白鹽水即是鹽和水的混合,可以通過蒸發的方法把鹽和水分開來,發現鹽結晶過程中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和方法。
(3)試驗油水的融合方法,發現洗滌用品能使油滴溶解到水里。
(4)了解沙子與水異質混合的現象,試驗漩渦的存在,探索漩渦的特點,發現漩渦產生的原因。
3.綜合活動其它領域:
(1)語言: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索活動,用適當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試驗、發現等活動,并與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流。理解并應用知識概念:混合、墨水、溫度、變化、擴散、鹽水、溶化、溶解、蒸發、水蒸氣、結晶、晶體、洗滌用品、漩渦、攪拌。上述概念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語言較正確地表達出來:如溶解:鹽泡到水里了;攪拌:攪一攪。
(2)藝術領域:
通過畫一畫,表現墨水在水里的擴散,在放大鏡下觀察到的鹽的結晶,用手工或繪畫把漩渦表現出來。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2、明白判定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
3、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外形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外形有關
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地進行記錄
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的,也是有規律的。
2、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手電筒、4開的白卡紙、長方形的小木塊、鉛筆、尺子
三、教學重、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
1、引言:
光,我們都很熟悉.那么對于光,我們也很陌生.我們知道它是怎樣傳播的嗎?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現代科扙技中哪些應用?現在就讓我們進入奇妙的光的世界吧!
2、關于影子產生的條件
1)誰玩過影子的游戲?我們怎樣才能看到物體的影子?(可認讓同學和演示)
2) 師生共同研究影子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3)在實際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知道影子的產生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
3、關于“光源”的教學
1)影子的產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光呢?學生列舉
2)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光源分人造光源如電燈和自然光源如陽光、電光等。
4、影子的特點
1)在剛才的影子游戲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現嗎?
2)我們再通過下面實驗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明白實驗的方法、步驟和要求。
3)教師著重提示、演示第一個實驗
4)分組實驗,先在屏上畫下影子,最后再畫到課本上相應的地方
5)分組匯報,交流實驗過程, 得到下面3點:
1、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關系……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關系……
5、本節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學了光的哪些知識,發現了什么規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影子產生的條件: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
影子的特點:1
1、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有關。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六、作業設計
1實驗:觀察和測量自己的影子,完成下表
早 上 中 午下 午
太陽在( )丶方太陽在( )方太陽在( )方
影子在( )方影子在( )方影子在( )方
我的影子長( )厘米我的影子長( )厘米我的影子長( )厘米
科學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使用解剖的方法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
2、通過油菜花的觀察活動中獲得親近自然的情感體驗,產生探究各種各樣的花的濃厚興趣。
3、說出花的各組成部分的名稱,在對一顆油菜的花進行觀察后能推測花的變化過程,并用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二、教學重點:
觀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構造。
三、教學難點:
知道油菜花的各部分組成名稱。
四、教學準備:
學生個人和小組觀察的油菜花若干,小卡片、鑷子、放大鏡若干,油菜花變化過程的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
春天到了,油菜花開了,桃花開了,蒲公英花開了……花草樹木以白花盛開的形式宣告:創造新生命的工作開始了!同學們,平時有認真地觀察過花嗎?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花的世界好嗎?
(二)探究過程。
1、觀察一棵油菜。
(1)出示一顆油菜,說說油菜長得怎么樣?
(2)區分油菜的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
(3)從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2、觀察一朵油菜花。
(1)用放大鏡觀察一朵油菜花。在小組里描述所觀察到的這朵油菜花。自己解決描述所需的油菜花各部分名稱的詞匯問題。
(2)學習使用鑷子解剖一朵油菜花,觀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個部分。
①關于鑷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順序;
②關于油菜花各部分的分類擺放
③關于“油菜花的觀察記錄表”。
(3)交流。
(4)小結: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個部分組成的。油菜花的花瓣是四瓣。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1)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數數一棵油菜上有幾朵花?幾個花蕾?
(3)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謝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觀察并推測花蕾的變化。
(1)觀察一個花蕾;把這個花蕾畫下來。
(2)推測這個花蕾未來的變化;說說推測依據。
(3)畫除花蕾未來變化連續圖(或排列花蕾的變化連續圖照片)。
(4)課后尋找一個花蕾進行實證性觀察。
5、交流與小結。
(1)關于油菜花,我們知道些什么了?
(2)對于各種各樣的花,我們想了解些什么呢?
(三)小結。
板書設計:
2.1 油菜花開了
1、觀察一棵油菜
2、觀察一朵油菜花
3、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迷信是違反科學的,是愚昧無知的表現。
2.懂得科學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 對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為: 1.熱愛科學,多讀科學書刊。
2.不信鬼神,不宣傳迷信思想,不參加迷信活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一、本課設置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熱愛科學”德目的有關要求設置的。著重進行相信科學不迷信的教育,讓學生知道科學與迷信是根本對立的,迷信是違反科學的,是愚昧無知的表現,小學生要從小相信科學,不信鬼神,不宣傳迷信思想,不參加迷信活動。
二、欄目意圖
1.導入部分“想一想”欄目以學生學過的語文課《河伯娶親》導入。本課以此為出發點,一則能取得學生對迷信思想、迷信活動害人不淺的統一認識;二則可以讓學生直接進入教學所需要的情境。
2.課后練習“講一講”,要求學生“講幾個因迷信上當受騙的事例”。通過講述進一步強化教育觀點:迷信是無知的表現,科學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們要相信科學不迷信。
3.“議一議”欄目設計了一個情景:小強生病后,奶奶讓他喝香灰水。處理此題時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設想多種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加以肯定。通過本題的處理,要讓學生理解:
一、知道什么是迷信活動;
二、自己不參與迷信活動;
三、能積極勸阻迷信活動。
4.“讀一讀”欄目要求學生讀故事,談感想。這一欄目選取的是一個日本小孩新島襄的故事,旨在告訴學生一些有關宗教本質的知識,教育學生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教法建議:
為了使學生真切地體會迷信是騙人,教師可以通過演示科學實驗,也可以讓學生親自做實驗,從而加深學生對要相信科學不迷信道理的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第六課 相信科學不迷信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迷信是違反科學的,是愚昧無知的表現。
2.懂得科學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
情感:
對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
行為:
1.熱愛科學,多讀科學書刊。
2.不信鬼神,不宣傳迷信思想,不參加迷信活動。
教學重點:教育學生不信鬼神,不宣傳迷信思想,不參加迷信活動。
教學難點:對迷信的原因的認識,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育過程:
一、講故事,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河伯娶親”的故事嗎?
2.學生講河伯娶親故事。
3.教師提問:
給河伯娶親就能避免災害嗎?為什么?
板書:迷信
4.師:迷信就是相信一些神、仙、鬼、妖等世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5.教師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6.小結:我們不能相信迷信,一定要破除迷信。
板書:破除
7.師:有人曾說:“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懼,人之所以恐懼,只是由于無知。”過去,由于人們無知,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迷信思想。認為打雷是雷公在發怒。下雨是龍王在行云布雨。生病是鬼怪纏身。
8.教師提問:
你們現在相信不相信這些?為什么?
9.小結:
以前,人們由于缺乏科學知識,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許多現象迷惑不解,又找不到合理的解釋,以為這些是上天主宰,命運注定的。現在,隨著科學的發展,對于過去人們弄不清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都能用科學原理去解釋。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二、分析事例,強化觀點
1.學生讀課文第2自然段。
2.教師提問:
(1)當牧場里的幾百匹馬出現各種奇怪癥狀時,當地人怎么想?怎么做?
(2)科學家做了些什么?科學家的研究充分證明了什么?
板書課題:相信科學 不迷信
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本來不該再迷信神、仙、鬼、妖以及命相等。然而,現實生活并非如此,在我國有些地方,有人生了病,不去醫院治療,卻把巫婆、神漢請到家中。難道巫婆、神漢真的能治病嗎?
3.學生自讀(課文3-5自然段)
4.教師提問:
(1)巫婆治好小兵的病了嗎?為什么治不好?
(2)巫婆斬鬼見血是怎么回事?
5.教師演示:姜黃汁與堿水反應的實驗。
6.教師提問:
要認清巫婆騙人的把戲,沒有科學知識行嗎?為什么?
7.小結:
迷信活動是蒙騙、愚弄人的。科學是破除迷信的武器,我們就是要運用這個武器,反對形形色色的迷信活動。
板書:科學是 的最好武器
三、聯系實際,辨別是非,指導行為
1.學生講一講自己了解到的因迷信而上當受騙的事例。
2.學生討論:
聽完事例后有什么感想?假如自己遇到這樣的事例應該怎樣對待?
3.教師小結:
迷信是愚昧無知的表現,迷信害人。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科學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相信鬼神和違反科學的事情,不參加迷信活動。
板書:努力學習 不相信 不參加
4.討論:遇到下面的情況應怎么辦?
5.教師出示投影:
小強生病了,奶奶從香爐里弄了一點香灰,放在碗里,倒上水,對小強說:“你把它喝下去,病一會兒就好了。”
6.教師提問:
如果你是小強,你怎么做?如果你是小強的同學,看到這一情況怎么辦?
7.學生用表演的方式回答問題。
8.小結: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做到自己不信,還要積極勸阻別人不要相信。
板書:積極勸阻
五、總結全課,提出希望
1.學生閱讀“讀一讀”的小故事,談感受。
2.教師總結:
同學們,科學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抵制迷信思想,反對迷信活動。
板書設計:
六 相信科學不迷信
科學是破除迷信的最好武器
努力學習 不迷信 不參加 積極勸阻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關于科學教案07-24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7
有關科學教案06-12
科學教案《賽車》04-07
科學教案范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