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科學教案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設疑——猜想——驗證的過程中,發現莫比烏斯環現象。
2、在多次操作嘗試中,激發探究的欲望,體驗科學操作的樂趣。
3、初步了解莫比烏斯環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各種紙環、紙條、膠棒、剪刀、記錄表、筆、筐、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用大拇指和食指變成一個圈、變成兩個圈
二、操作嘗試,發現莫比烏斯環現象。
1、操作比較沒擰過和擰過一次的紙環剪開后的區別。
1)(出示紙環)紙環也來做游戲。怎樣把一個紙環變成兩個紙環?
示范:紙環對齊捏一捏,先在中間剪個口,再把剪刀伸進去,咔嚓咔嚓剪到頭。
2)幼兒操作。
你剪出了幾個環?(一個、兩個),將紙環送回家(兩處)
為什么有的剪出來一個,有的剪出來兩個?發現了什么秘密?(沒擰,擰過一次)
3)請兩名幼兒上前操作。
小結:沒擰的紙環剪過以后變成了兩個環,擰過的變成了一個大環。
2、操作比較擰過一次和擰過兩次的紙環剪開后的區別。
是不是只要擰過的紙環都會變成一個大環呢?
1)幼兒再次操作擰過的紙環。
你剪出的紙環是怎樣的?(將紙環送回家)
同樣是擰過的紙環,為什么有的剪出了大環,有的卻剪出了相扣的兩個環?
2)教師分別演示擰一下和擰兩下的紙環。
3)請兩名幼兒上前示范操作。
出示記錄表記錄并小結:擰一下的紙環剪過以后變成了一個大環,擰兩下的變成了兩個相扣的環。
3、猜測擰過三次或四次的紙環剪開后的區別,并自主操作驗證。
擰三下的紙環剪開可能會變成幾個環呢?擰四下呢?
1)幼兒猜想、記錄
2)幼兒操作:先擰、再剪。
3)交流操作結果,并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三、了解莫比烏斯環現象發現者和在生活中的應用。
今天我們玩的紙環有趣嗎?這是一種神奇的科學現象“莫比烏斯環”。早在150年前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發現了這種神奇的紙環,人們就用他的名字將這種現象命名為莫比烏斯環。莫比烏斯環在生活中有許多運用:過山車、立交橋、機械傳送帶、打印機色帶等。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探究發現不同的紙在水中的變化,感知紙的吸水性。
二、學習耐心、細致的觀察實驗中發生的現象。
活動準備
一、教具:四種紙的展板、大記錄表、塑料紙、紐扣面膜紙。
二、學具:紙娃娃若干、幼兒記錄表、透明水盆、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一)出示四種紙的展板,認識紙。
教師提問: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各種紙,看看這里有些什么紙?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些紙?
(二):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餐巾紙、報紙、繪畫紙和牛奶盒紙。
過渡:我用這四種紙做了四個紙娃娃。你們看!今天紙娃娃們要做潛水運動員。
教師提問:你們猜誰會"潛水"?為什么?
二、動手實驗。
(一)介紹材料:每桌有一個透明塑料箱,四個不同材質的紙娃娃,一份小記錄表。
(二)幼兒做實驗,教師觀察。
三、分享交流實驗結果。
(一)提問:紙娃娃放在水中有什么變化?
(二)各組幼兒分享自己的實驗結果。
:原來不同的紙吸水性也不同,餐巾紙最容易吸水最會潛水,牛奶盒紙最不容易吸水最不會潛水,報紙和繪畫紙也會吸水,但是吸水的時間會長一點。
四、延伸活動,了解不同紙的作用和好處。
(一)由紙娃娃吵架引出面膜紙和塑料紙的對比實驗。
(二):不管是吸水性強的紙還是吸水性弱的紙,它們各有各的好處,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好處。
五、延伸結束。
請幼兒再找找不同的紙,拿到活動室來做實驗。
六、活動反思。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的學習中,我清楚地了解到,幼兒科學教育應以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的主動探究為目的,大班孩子喜歡猜測,喜歡操作,他們開始學會用實驗等方式發表見解;記錄自己的方法,獲得學習經驗。
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興趣需要,班級開展了生活秘密角《有趣的`影子》,在這個探究階段中,孩子們通過找影子,探究影子的來源,和影子做游戲等活動了解了光透過物體會形成影子,影子是黑色的。在這個階段,我們將跟孩子一起繼續探索光的穿透性。選擇的探索材料都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活動中我們將讓孩子自主選擇探索材料,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感受光的穿透現象,并對探索光感興趣。
活動內容:
《魔力彩光》
活動目標:
1.對探索光感興趣。
2.積極探索,感知光的穿透現象。
3.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并嘗試記錄不同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手電筒幼兒每人一支,并學會使用。
(2)活動前教幼兒學會用壓花機壓花。
2.物質準備
(1)各種顏色的彩色紙、“我的記錄表”、彩色筆、壓花機、剪刀、石頭、塑料袋、透明紙、水果泡沫網、各種顏色的布、各種玩具。
(2)供幼兒操作的畫板貼上白紙、展示記錄表的底板。
(3)兩段燈光視頻、音樂。
3.場地準備:將活動室進行遮光處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觀看視頻激發幼兒對探索光的興趣。(5分鐘)
1.播放燈光視頻,激發幼兒好奇心,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紙后,光顏色的變化。)(10分鐘)
1.幼兒實驗,記錄。“你們能不能找出有顏色的光,把你找到的記錄下來,當聽到音樂結束時請把記錄紙貼在黑板上。”
2.集中展示記錄表并交流:請小朋友說說你找到了什么顏色的光?是怎么找到的?你在哪見到這種顏色的光?
3.教師小結:有時候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的物品,會變出了各種各樣顏色的光,跟我們剛才看的視頻里面的顏色一樣的美。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再次感知光的穿透現象。(手電筒的光透過各種玩具或圖形后,光形狀的變化。)
1.觀看燈光動畫造型視頻。
2.回憶:剛才的燈光秀里你看到什么造型?
3.燈光造型圖真的很漂亮,你們能不能也來嘗試用常見的材料找出有造型的光?可以讓輔助工具幫助你哦!
4.幼兒實驗。 ( 常規強調,音樂停時請把材料放回籃子里,帶上你的發現回到我身邊)。
5.教師評價:你成功了嗎?誰愿意來說說你變出了什么形狀的光?
6.師幼一起得出的結論:平時我們看到光透過物體會形成黑色的影子,今天我們還發現了光還有穿透的本領。光透過不同形狀的圖案能發出不同形狀的光。
(四)觀看幻燈片,進一步感受光透在生活中的運用。
(五)活動延伸
1.劇場要舉辦一場燈光秀,讓我們也來做一回燈光師吧,小朋友們可以去邀請一位客人老師一起表演!
2.播放音樂。幼兒把手電筒的光照射在活動室各個地方,發出不同顏色、形狀的圖案。隨音樂舞動燈光。
3.音樂停活動結束:燈光秀結束了,讓我們問問客人老師們,我們的燈光秀精彩嗎?請給我們掌聲!謝謝大家!
(六)活動結束,幼兒快樂地離開大廳!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喜歡玩水是幼兒的天性,每次喝完牛奶、豆漿,讓幼兒去衛生間洗杯子時,他們都留戀往返。洗手時也要趁機玩一下水。一次,我正準備去衛生間訓斥一批玩水的幼兒時,發現四個小朋友圍著水池全神貫注地看著什么。我批評的話語到了嘴邊又收了回來,好奇地走過去,原來他們在觀察:一枚生銹的回形針浮在水面上(張子依在教室里撿到的回形針)……帶著這個不解之謎,我翻閱了資料,原來水的表面張力這么神奇……
二、活動目標:
1. 情感目標:培養幼兒關注與水的表面張力有關的科學現象,萌發幼兒好奇、好問、反思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2. 認知目標:幼兒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實驗,探索發現水的表面張力。
3.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活動準備:
1. 環境布置:教室四周放四個大塑料盆,供幼兒做回形針的實驗。四張桌子,分別放不同的實驗材料。電視,影碟機。
2.材料準備:紙船、爽身粉、洗手液、硬幣、回形針、托盤、水(供幼兒做水的表面張力的實驗)。
3.資源準備: 制作課件(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硬幣和在水面上托硬幣的實驗,五幅有關水的表面張力的圖片。)
四、活動過程:
1.玩一玩,說一說。幼兒玩回形針的實驗,探索發現水的表面張力。
(1)出示回形針,交待實驗要求。
如果把回形針放在水里會怎樣?如果把回形針托在皺紋紙上放在水里又會怎樣?
(2)師幼共同玩回形針放在水里的實驗。
小結:直接放在水里回形針會沉下去,大班科技活動:表面張力真神奇托在衛生紙上放在水里,紙沉下去,回形針浮在水面上。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輕微的壓力,這就是表面張力。
2.看一看,想一想。看課件:往乘滿水的杯子里加硬幣,水面會慢慢的高而水不會流出來,因為水的表面張力就象人的皮膚一樣,讓水不會流出來。幫助幼兒理解水的表面張力。
3.試一試,找一找。幼兒通過實驗繼續感知水的表面張力。
(1)介紹四組實驗材料:第一組有紙船、吸管、眼藥水的空瓶、沐浴露,你們可以大膽的嘗試,讓紙船在水里動起來。第二組有爽身粉,灑些爽身粉在托盤里,用眼藥水的空瓶吸一點洗發水,滴在爽身粉上,觀察爽身粉的變化。第三組有回形針、縫衣服的針、紙,你們想辦法讓它們浮在水面上。第四組有塑料杯、硬幣、水,你們可以加硬幣在杯子里,觀察水面的變化,也可以試試把硬幣放在水面上。你們可以自由選擇一組去做實驗。
(2)教師巡回指導并參與游戲,著重指導爽身粉的那一組。
(3)幼兒互相交流談論做實驗的情況。
4.看課件:欣賞有關水的表面張力的圖片,鞏固對表面張力的理解。
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有關水的表面張力的現象,平只要你仔細觀察,多想想,多問問,你就會發現許多的奧秘。
五、反思與分析:
這是一個很有趣、選材新穎的活動,它通過幾個有趣的實驗,使幼兒直觀地了解發現了“水的表面張力”這一科學奧秘。幼兒在實驗中,是專心的、自主地、興奮的。當初在選材是我還在擔心:幼兒能否理解?這幾個實驗會不會難了?經過反復的試教,實驗用的材料改了很多次,最終有了現在這篇活動案例。我有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1.巧用收集的廢舊物品。在實驗中,幼兒當滴管用的就是我收集的各種空的眼藥水瓶,既安全又好用;裝爽身粉的小瓶子,是我收集的小藥瓶,在瓶蓋上扎幾個小洞,幼兒用起來得心應手。
2.準備工作一定要充分。我拍了幾組水的實驗錄像,又制成光盤,并專門錄音,對幼兒非常有吸引力;我在電腦上找了幾幅有關水的表面張力的圖片,配上解說,更是錦上添花。還有相關實驗材料,很多的準備工作,雖然很瑣碎,但最終使用的效果很好。
3.教師的指導用語要精煉,讓幼兒多做、多說。
4.開展小組活動,以十幾人為宜。
5.充分相信幼兒,他們是有潛力的,很能干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能夠不受大小、顏色及擺放位置的影響,初步感知長方形的基本特征
2、能根據物體的一個特征找到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活動準備:
1、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各一
2、幼兒用書,筆
3、背景圖
活動重點(難點):能根據物體的一個特征找到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圖形找家,復習認識幾何圖形
1、黑板上有些什么圖形,誰來說說?
2、連線的形式幫助圖形寶寶找家。
小結:圖形寶寶顏色不同,大小不同都可以找到有圖形標志的家。
二、折一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較
1、出示長方形。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它和正方形有點像,那么是不是
正方形呢?它也有四條邊四個角,為什么說它不是正方形?
2、請小朋友拿出正方形和長方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正方形和
這個圖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結:這個圖形雖然也有四條邊四個角,但這個圖形只有兩條對邊一
樣長,做另據的兩條邊不一樣長,這個圖形有自己的名字,叫長方形。
三、經驗拓展,尋找身邊的長方形。
1、觀察身邊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
2、學校、家里、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磁鐵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電》科學教案10-08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10-08
大班科學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