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2-07-01 11:08:07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15篇

大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充分感知,觀察不同材料摩擦所產生的靜電現象。

  2、通過合作探索,記錄下不同材料摩擦產生的靜電現象。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對靜電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記錄表,碎紙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鉛筆,排筆,水彩筆,吸管,玻璃瓶,幼兒事先分為4組(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變魔術,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師變魔術,讓塑料小勺吸起紙屑。

  師:想讓它發揮魔力,還得請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兒用小勺自由探索,將小紙屑吸起來。

  1、教師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2、請幼兒嘗試操作。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方法。

  4、教師小結。

  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三、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1、教師出示記錄表。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里,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交流實驗結果。

  5、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四、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象。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遇到的靜電現象。

  2、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發也會互相吸引產生靜電現象。脫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發都會產生靜電現象。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非常有意義的課哦!孩子們的興趣也很高漲,課堂氣氛活躍,積極性高,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讓便我能夠改進!讓自己下次會做的更好!

  小百科:靜電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的電荷。在干燥和多風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碰到這種現象: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令人大驚失色;早上起來梳頭時,頭發會經常“飄”起來,越理越亂;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觸電”,時常發出“啪、啪、啪”的聲響,這就是發生在人體的靜電。

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四季,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

  2、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3、培養幼兒具有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四季,掌握四季基本特征。

  難點:合作完成“選服裝活動”,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幻燈片、多媒體、服裝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熱愛大自然嗎?最喜歡哪一個季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季,去認識四季,和它們做好朋友,好嗎?

  二、新授

  1、認識春天

  (1)出示春天幻燈圖片;

  (2)老師重點引導孩子們觀察圖中的大樹、小草、小河及人們穿著的特點;

  (3)交流春天的特點;

  (4)說一說以前學過的有關春天的歌曲或兒歌,找生表演。

  2、用以上方法認識夏天、秋天和冬天。

  三、合作完成"選衣服"活動。

  要求:小組合作為圖片中不同季節的小朋友選擇合適的衣服。

  四、拓展

  回家與父母合作完成一幅自已喜歡的季節的圖片。

  五、延伸

  建議幼兒多與父母到大自然當中去體會四季的美。

大班科學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充分動手操作感知、發現物體摩擦后產生靜電現象,初步了解靜電的相吸、排斥、放電現象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靜電的利用與防止。

  2、使幼兒用觀察記錄的方式,交流探索摩擦起電現象的過程和結果,并用完整的語句進行表達與描述。

  3、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嘗試與他人不同的方法,不但增強其自信心。

  二、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碎紙、泡沫、絲巾帶、海綿、尺、筆、木梳、毛皮、橡膠棒、絲綢、玻璃棒。

  三、活動過程

  1、“變魔術”活動導入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2、幼兒嘗試。

  (1)想辦法用玻璃棒吸紙屑,探索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后能吸起紙屑。豐富詞匯:摩擦。

  (2)幼兒再次嘗試,感受成功的喜悅。

  (3)向幼兒介紹玻璃棒吸起碎紙屑的原理,揭示課題。

  3、嘗試用不同材料操作,感知靜電的相吸、排斥現象。

  (1)幼兒分組操作,并做操作記錄。

  (2)幼兒講述操作過程。

  四、教師小結

  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摩擦以后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大班科學教案4

  設計思路:在運動會跳繩比賽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跳繩計數的結果產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繩計數方法不對,計數結果不準確,孩子們覺得不公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并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真”問題,并以此作為支持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契機,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分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來自幼兒真實生活的錄像片段——“跳繩比賽爭執瞬間”,記錄紙和筆。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有關體育比賽的資料,觀察了解各種比賽的過程和名次確定的方法;幼兒已有跳繩和跳繩計數的經驗。

  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通過實踐,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在不斷增強計數興趣的過程中學習正確計數。準備運用實踐體驗法、討論法與游戲法突破這一重點。

  2.難點:能夠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準備運用啟發提問法、活動延伸法突破。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觀看錄像,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錄像,請你們看一看,錄像中發生了什么事情?看完錄像后提問:

  (1)錄像中的小朋友因為什么事情發生了爭執?

  (2)為什么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的問題?

  2.第二遍錄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兒觀察跳繩速度與計數速度的對應關系,分析現場計數時出現的問題。

  提問:(1)為什么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問題出在哪兒?

  (2)如果是你,會怎樣為跳繩計數?

  3.小組實踐,集體分享:如何使跳繩計數更準確。

  (1)幼兒分組活動,每組取一根跳繩。幼兒可以邊實踐,邊商討計數方法,并通過圖畫標記等形式記錄跳繩計數的方法。

  (2)集體分享

  a.分享探索過程,如:

  開始計數時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們是怎樣想出解決辦法的?

  b.分享計數方法,如:

  看跳繩小朋友跳動的腳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起伏的頭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掄繩的雙臂計數。

  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c.討論計數注意事項,如:

  跳與數要對應上;

  踩繩或一腳跳過另一腳沒跳過,不能計數;

  記清楚小朋友跳過的數,再往下接著數,并說出最后計數結果。

  4.分組學習跳繩計數,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意愿嘗試跳繩記錄方法,還可以探索和發現新的方法。

  5.討論:還有哪些運動項目是通過當場計數來統計結果的?

  如:幼兒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戲;體育項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賽等。

  6.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運用計數方法解決體育比賽及生活中的問題,如值日生發碗筷、取午點等,并用繪畫、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記錄下來,張貼到主題墻上,和同伴分享、交流。活動反思

  首先,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

  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通過探索“跳繩計數方法”的活動,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使幼兒從研究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而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及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其次,活動過程符合《綱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兒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

  第三,活動過程體現了《綱要》和《指南》倡導的以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幼兒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由“教授”轉變為“支持”和“引導”。

大班科學教案5

  設計意圖:隨著園本科學課題不斷深入地開展,我們的孩子已經逐漸意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周圍。近日,我們借助了科教創新區圖書館的資源,集體參觀了流動科技展,讓孩子們簡單了解八大新興產業,使孩子們初步體驗到科技的進步是日新月異的。過后,我組織孩子們談話,我發現孩子們對于航天技術最為感興趣。一些孩子都說長大了想做宇航員,就能坐上火箭去太空了。而火箭對于幼兒來說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它為什么能發射上天?,這也是一個難以理解的問題。帶著問題,我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形式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望。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火箭發射是由于反作用力而向前運動的。

  2、能倆倆合作利用輔材進行發射小火箭的秘密。

  3、體驗積極探索實驗帶來的樂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點:感知火箭能發射是由于反作用力。

  活動難點:能合作將火箭固定在氣球頂端。

  活動準備:

  1、教具:PPT、火箭發射視頻、實驗步驟圖。

  2、學具:自制簡單小火箭6個、氣球6個、膠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幼兒參觀航天技術的照片。

  師:慧慧老師帶來了一張照片,小朋友一起來看看照片里的我們在干什么呀?

  師:原來這是我們前陣子去流動科技展參觀航天技術的照片呀!

  【評析:幼兒一看到這張照片就想起了那天去科技展參觀的情景,都表現得很興奮。所以給幼兒觀看我們去參觀科技展航天技術照片,能引起孩子們的記憶并吸引幼兒活動的興趣。】

  2、出示火箭圖。

  師:看看這是什么?(火箭)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發射火箭嗎?

  3、觀看視頻。

  1)師:原來呀火箭是要飛去太空的。那你們知道火箭是靠什么發動從而飛上太空的呢?

  (幼兒進行猜測并回答。)【評析:幼兒都知道火箭是發射到太空去的,但是火箭是以什么為動力發射的呢?教師進行提問以此來引發幼兒的各種猜測,激發探究的欲望。】

  2)師:慧慧老師準備好了火箭發射的視頻,請你仔細看哦,看完以后我們再進行討論。

  3)幼兒觀看火箭發射視頻。教師引導幼兒重點觀察熱氣流,發現是由于熱氣流的推動才使火箭向上沖的。

  師:誰來說說,你從視頻里看到了什么?火箭下面有什么呀?

  【評析:孩子們很快就發現了火箭尾巴上那些熊熊火焰。教師不直接告訴孩子們火箭的動力來源,而是請孩子們觀看火箭發射的視頻,讓幼兒有主動探究學習的機會并以提示性的語言讓孩子們重點觀察到熱氣流的存在。】

  師:讓火箭發射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行的嗎?

  【評析:考慮到火箭發射是由很多科學家共同努力才能達成的,這也為此活動中幼兒需要進行合作環節進行鋪墊。】

  二、感知反作用力。

  1、師:孩子們真厲害!發現了火箭上天是因為下面那一團像火焰一樣的東西。老師告訴你,推動火箭向上的其實是熱氣流。那你們注意到了嗎?火箭下面熱氣流的方向是往上還是往下噴出來的?

  2、師:那火箭的方向是往上還是往下呢?

  (一邊播放PPT)【評析:PPT圖片非常直觀地將火箭上升的箭頭方向為直上,而熱氣流的噴向則為直下。能夠直接清晰地讓幼兒知道這兩種完全相對的作用力。】

  3、師:咦!好神奇呀!推動火箭向上沖的熱氣流反而它的方向是朝下的。可是既然熱氣流是朝下的,那它怎么能使火箭向上沖呢?

  4、引出反作用力。

  師:請你猜猜看,這種作用力的名字叫什么?

  引導幼兒說一說因為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叫做反作用力。

  【評析:設計此環節的意圖是希望孩子們能初步感知火箭發射運用的反作用力原理。并運用此原理進行自己的火箭發射實驗。】

  三、實驗:火箭發射。

  (一)教師示范。

  1、出示小火箭。

  師:現在慧慧老師也為每一位孩子都準備好了小火箭,你們想讓自己的小火箭也飛起來嗎?

  2、觀察實驗材料。

  師:看看要做這個實驗,我們需要哪些材料?(小火箭、氣球、膠帶)師:誰能來猜猜看氣球是怎么用的?膠帶又是用來粘什么的?

  【評析:教師提這樣一個問題能激發幼兒進行實驗的欲望,并請幼兒進一步掌握該如何進行火箭發射的實驗過程及方法。】

  3、教師吹大氣球。引導幼兒根據反作用力的原理才完成實驗。

  問:剛才我們看到了熱氣流的方向是朝哪里的?(下)那你覺得現在我的氣球口的方向應該朝哪里?

  可是我如何把氣球固定在氣球頂上呢?

  【評析:提此問題是為了使幼兒進一步掌握實驗的方式并鞏固對反作用力的理解。】

  (二)幼兒實驗。

  1、師:我們剛才說到了想讓火箭發射起來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需要怎么樣?(引導幼兒能夠和自己的伙伴共同完成實驗)現在也請你們找到自己的伙伴進行吧!

  2、幼兒分組回實驗臺進行操作。

  3、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重點強調要進行合作。

  (三)、總結實驗成功的方法。

  1、師:有沒有哪組孩子實驗成功了?我們請他們來給我們展示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2、師:有沒有哪組孩子的實驗沒成功,我們也請他們也來演示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幫忙看看問題出在哪里。

  3、總結實驗成功的方法。(步驟圖)教師當場畫,幼兒說一個步驟教師畫一個。

  【評析:現場畫出簡單的步驟圖能讓幼兒直觀地看到實驗方法及過程,特別是對于實驗未成功的幼兒來說,他們就能根據正確的步驟圖來進行自己的第二次試驗。】

  4、再請沒有成功的幼兒進行嘗試。

  5、大家完成后集體進行"火箭發射"。

  師:都成功了嗎?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倒數十秒,讓我們的小火箭發射吧!十、九、八、七、六……二、一,發射!

  【評析:集體發射自己的小火箭是此次活動中的高潮環節,孩子們都非常興奮,看到自己的火箭發射成功,為此感到十分自豪。】

  五、延伸。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以報紙球當作火箭,比較安全,利用現成的教玩具開展投擲訓練,活動準備比較簡單。活動中我以第一個基本環節作為重點環節,對于基本動作加以練習,在練習中發現,幼兒腳的站位,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容易搞錯,導致火箭發射很近,在活動中,我安排用繩子劃分了三個等級,投過第一個算成功,投過第三根繩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練習中,班級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能成功,后來對動作又加以糾正練習,在第二次練習中,絕大多數孩子都獲得了成功,這種階梯式的練習,讓幼兒非常有挑戰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戲環節中,幼兒都能以扔過第三根繩子為榮,投準練習在此活動中是難點,幼兒在練習過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此次活動由于時間關系,所以我在游戲環節就安排了火箭發射和火箭進入軌道兩個環節。但在整個活動環節中,我運用了簡單的口令,如準備,發射,發生成功,進入軌道等,語言簡煉,富有節奏,幼兒活動興趣高漲,活動效果良好。

大班科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2、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棉花、香煙、瓶子。

  2、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

  3、自攝的有關空氣污染源的錄象片。

  活動過程:

  一、了解空氣遭受污染的情況。

  1、我們每時每課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下面請小朋友們認真看錄象,想一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放映自攝錄象片,請幼兒觀看。

  鏡頭一:滿天飛揚的塵土;

  鏡頭二: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

  鏡頭三:工廠煙囪飄出的黑煙;

  鏡頭四: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鏡頭五:燒香、放鞭炮時潦燒煙霧;鏡頭六:正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會有什么危害?

  二、感知不潔空氣對人體的危害。

  1、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團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點燃的香煙放進瓶子。

  2、在等待實驗結果的過程中,播放自制電腦教學軟件《人體上半身內部器官****圖》,重點突出呼吸道,顯示空氣在體內的循環現象及其過程。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空氣在人體內的“流動”過程,請你們想一想如果人吸進了含有尼古丁的空氣,會有什么影響?

  4、向幼兒展示實驗結果——瓶子及一部分棉花被熏黑了,請幼兒聞一聞瓶子里的氣味,說說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顯示人體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后,呼吸器官受損的情況。顯示方法是設置一道黑色氣流進入呼吸道,把整個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結:如果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人體危害很大。

  三、學做“環保小衛士”

  1、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衛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為,讓空氣變得更潔凈。

  2、老師操作鼠標,在自制多媒體電腦教學軟件上找污染空氣的行為,如果選擇正確,背景天空變成淺藍色,并出現紅色“★”圖案;如果選擇錯誤,則背景仍為灰色,并出現“╳”圖案。

  3、引導幼兒討論如何減少空氣污染,保護身體健康。(如: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在生活區焚燒垃圾等)活動延伸:留意觀察日常生活中還存在哪些污染空氣的事,并能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大班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了解螺絲旋轉上升的特性。

  2、通過操作活動,知道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以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3、了解螺絲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每幼兒兩塊螺絲玩具,不同直徑的螺絲。

  2、細鐵絲、雙面膠、透明膠、小細繩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螺絲的結構

  1、“今天,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有趣的東西,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請你們拿出前面的螺絲,看一看,玩一玩,試試能不能把它分開?”

  2、幼兒操作。

  3、集中交流。

  “螺絲能不能分開?你們有沒有看仔細,螺絲長什么樣子的啊?”(出示課件介紹螺絲各個地方的名稱。)

  教師小結:這是一枚螺絲,這個可以拿下來像帽子一樣的東西,叫螺帽。這個長的長長的東西,叫做螺栓。在螺栓上有一圈一圈的螺紋,有螺紋的地方叫做螺桿。除了螺桿上有螺紋,螺帽里面也有螺紋,因為有螺紋,所以螺桿和螺帽能夠緊緊的咬合在一起。

  (二)玩螺絲,知道螺絲有匹配的特性

  1、老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

  “老師這兒有許多不同大小的螺栓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幫忙,給它們配對,用你們的巧手把螺桿和螺帽擰在一起,看哪組快。”

  2、幼兒操作,匹配螺絲。

  3、交流。

  “你們一組一共配對了幾個螺絲啊?”(請幼兒介紹螺絲配對的方法)小結:我們給螺絲配對的時候,要選擇一樣大小的螺栓和螺帽,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擰不上去,螺絲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擰緊才算配對成功。

  (三)操作試驗,總結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的優點

  師:“我們剛才認識了螺絲,也和螺絲玩了一玩,現在,我給你們介紹一些其他的材料,他們是細鐵絲,繩子,雙面膠和透明膠。請你們選用籃子里的一種材料,把中間有孔的積木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好嗎?”(游戲材料:螺絲、細鐵絲、小細繩、雙面膠和透明膠,放在四個容器里,幼兒分成四組,每人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

  2、幼兒操作。

  3、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來固定的?”(把5種材料固定的玩具分別展示出來)

  比較“我們來比一比,那種材料固定的最牢。”

  4、教師總結:用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是最方便、真結實的,螺絲的本領真大。

  (四)尋找螺絲,進一步認識螺絲的作用

  1、“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里或者別的地方,哪些地方是用螺絲連接固定的?”

  2、幼兒自由發言。

  3、小結。

  出示課件總結“螺絲被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我們的剪刀是用螺絲固定的,爸爸媽媽戴的手表里面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固定,我們的電視機中間用到了螺絲固定,爸爸的汽車上也用到了很多很多的螺絲。今天我們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問一問,還有什么地方用到了螺絲。除了我們今天用到的這種螺絲,還有什么樣的螺絲?”

大班科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幼兒了解一年既可以分為12個月,也可以分為四季。

  2、幼兒通過觀察一系列的圖片能說出四季的相應特點3、幼兒熱愛自然,親近自然。

  教學重點:

  能清楚了解12個月所對應的季節。

  教學難點:

  讓幼兒自己組織語言,說出四季的特征。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12月的卡片、具有四季明顯特征的大自然圖片。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熟練掌握1~12這12個數字,并基本了解一年有四季之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年媽媽和她的12個寶寶老師:"大家好,我是一年媽媽,我有12個寶寶,為了好記,我給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里都取了一個'月'字。第一個寶寶叫一月、第二個寶寶叫二月、第三個寶寶叫三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其余幾個寶寶叫什么名字呀?"(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其余的月份)幼兒:"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老師:"我的寶寶們喜歡三個三個地待在一起,每三個寶寶喜歡同一種顏色,我們來看看他們喜歡的是哪些顏色吧!"(引導語:"小朋友們這是哪三個寶寶啊?"、"看看他們喜歡的是什么顏色呀?")

  二、一年媽媽給12個寶寶分房間老師:"我呀有四棟房子,分別取名'春屋'、夏屋、秋屋、冬屋,我根據寶寶們喜歡的顏色,先把這四棟房子刷成了綠色、紅色、金色、白色,這樣3月、4月、5月放在綠色的春屋里,可是我遇到了一些問題,我不知道春屋里該放些什么東西呢?小朋友能不能來幫我想想這個問題呀?"(幼兒回答"剛剛發芽的小草可以放在里面"、"還有風箏也可以放在房子里"等,)教師依據四季依次提問,比如"我們來看看6月、7月、8月寶寶該住那個房子里呢?房子里又該放些什么呢?大家注意哦,他們只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刷成的房子住哦!"

  三、回顧問題一:"小朋友們現在是幾月份啊?",

  幼兒回答問題二:"這個月的寶寶喜歡和哪兩個寶寶住在一起啊,他們喜歡什么樣的顏色,住在哪個房子里啊?房子里有些什么啊?"(讓幼兒回答后,教師再進行總結)

  問題三:"誰來說一說你喜歡哪個房間呢?你為什么喜歡那個房間呀?"

大班科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過實驗讓幼兒明白因為鏡子能反光,所以能照見人和物,透過鏡子游戲激發幼兒學習科學常識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與思維潛力;

  3、豐富詞匯“反光”“光滑”;

  教學準備:

  1、手電筒、大鏡子、玩具、盒子各一個、一張與鏡面同大的紙(上頭畫有飛機圖案)、一把剪刀、小蠟燭、打火機;

  2、每個幼兒一面小鏡子、一張與鏡面同大的紙(上頭畫有飛機圖案)、一把小剪刀,每組桌上幾樣小玩具、一瓶小膠水。

  教學過程:

  1、上課開始,請幼兒猜鏡子的謎語,引入課題:

  拿在手中對它瞧,

  里面有個小寶寶,

  你對它來笑瞇瞇,

  它對你來瞇瞇笑。

  猜中后出示鏡子,提問:“鏡子有什么用?鏡子為什么能照見人和東西呢?”請小朋友看實驗。

  2、演示實驗,使幼兒明白鏡子能反光:

  (1)出示手電筒并擰亮,問幼兒:“這是什么?(手電筒)。你們從手電筒里看看了什么?(電光)。”

  (2)將電光照到墻上,指著光斑問幼兒:“手電筒的光照到什么了?”(墻上)。

  (3)用鏡子完全擋住電光,問幼兒:“電光還照在墻上?為什么沒有了?”(電光被鏡子擋住了)。

  (4)移動鏡面,使光斑逐一出此刻天花板和左、右墻面上,分別問幼兒:“此刻電光照到哪里去了?”

  (5)小結提問:

  啟發提問:“沒有用鏡子擋住時,電光往哪個方向照?”(電光往前面墻的方向照);“用鏡子擋住電光時,光的方向怎樣樣了?”(光的方向改變了);“為什么光的方向改變了?”再演示一下鏡子反光的實驗來啟示(是鏡子光的方向改變了)。

  小結:“鏡子能使光改變方向,就是鏡子能反光”。

  反復問:“鏡子能使光怎樣樣?”(改變方向);“就是鏡子能怎樣樣?”(反光)。使幼兒掌握“反光”這個詞。

  3、幼兒實驗“鏡子能照人和物”:

  (1)照鏡子:

  發給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讓幼兒摸摸鏡面(光滑的),再讓幼兒照照自我的臉(做各種表情),讓幼兒把小玩具放到鏡子面前,看鏡中玩具的像,讓幼兒轉動鏡面,從鏡中看身后的小朋友;將點著的小蠟燭放在大鏡子面前,讓幼兒注意到鏡子也能使燭光改變方向,轉動鏡面使幼兒都看到鏡中有點著的蠟燭的像。

  提問:“你們從鏡中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能從鏡子里看見小朋友、玩具和蠟燭呢?”

  講解:“因為鏡子能反光,所以人站在鏡子面前就能從鏡子里看見自我,把其它東西放到鏡子前面,我們就能從鏡子里看到其它東西”。

  小結:“因為鏡子能反光,所鏡子能照見人和物”(讓幼兒重復此話)。

  (2)智力游戲“盒子里有什么?”

  教師說:“盒子里有件很漂亮的新玩具,你們想看嗎?,可惜,盒子開口在上頭,并且放得又高,大家看不見,有誰能想出好辦法?不拿出玩具卻讓大家都能看見盒內的玩具呢?”。引導幼兒想出:將一面大鏡子舉在盒子的上方,轉動鏡面使全體幼兒透過鏡面看到盒子里的玩具,再取出驗證。

  提問:“為什么能從鏡子里看見盒子內的玩具呢?”(鏡子能反光)。

  4、總結:“小朋友透過這節課,你們都明白鏡子能照什么?(能照人和物);是因為鏡子能光怎樣樣?(能使光改變方向);說明鏡子能怎樣樣?(鏡子能反光)”。

  5、帶領幼兒做“光飛機打仗”游戲,結束。

大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了解蒸、煮、炸、煎、烤等烹飪方法,感受面食的多樣性。

  2.探索、感知面糊、面團的形成,體驗自制面食的樂趣。

  3.了解面食的營養,喜歡吃面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感知過面粉的特性。

  2.面粉、和好的面團。

  3.各種面食若干。

  4.毛巾、水、抹布、盤子、碗、錄音機、磁帶、錄像機、錄像帶等。

  5.幼兒洗凈雙手。

  活動過程

  一、回憶面粉的特性。

  二、感知、探索面粉加水后的變化。

  1.猜一猜:在面粉里加水會有什么變化?

  2.幼兒操作感知面糊、面團的形成。

  三、了解面食的烹飪方法及其營養。

  1.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說說自己所知道的烹飪方法

  2.觀看錄像了解煎、炸、蒸、煮、烤等烹飪方法。

  3.師幼共同總結歸納幾種烹飪方法。

  4.品嘗各種面食。

  5.教師簡單介紹面食營養。

  四、制作好吃的面食。

  1.介紹輔助材料:果汁、櫻桃等。

  2.討論:你想做什么面食?(引導幼兒從造型、口味、顏色等方面考慮。)

  3.師幼共同制作面食。

  4.根據自己喜好選擇面食的烹飪方法,分類后送食堂加工。

  活動延伸

  午睡起床后和幼兒一起品嘗自己制作的面食。

  讓幼兒和家人一起去品嘗各種各樣的面食。

  活動建議

  活動前建議先讓幼兒感知面粉的特性。

  活動點評

  此活動通過操作感知了面粉的特性;通過觀看錄像了解了面粉的許多烹飪方法;通過制作滿足了孩子的創造欲望。整個活動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著,孩子們積極、主動,樂學、好學。整個環節步步深入,層層遞進。

大班科學教案11

  注:在實驗結果欄里用數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體

  布料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實驗結果 3、幼兒討論實驗中的發現,并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遷移。

  小結:同一種面料用不同的液體浸泡,其吸水與溶解速度也不一樣,因此,平時我們在洗各種面料的.衣服時,為了更好的去污,會用較熱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滌用品來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難去污的。

  注意事項:

  1、做第一個實驗時注意要把五種布掛在長木棒上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2、在做第二個實驗時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體的時間應該基本相同。

  知識背景材料:

  午飯前我請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結果回來的時候,丁丁告訴我她洗手時不小心把袖子給弄濕了,我一看,果然不錯,連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濕了。這時,雯雯也擠到我的身邊,高高地舉起她的衣袖,神氣地說:“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會濕。”原來她帶了一副聚脂面料的護袖,很多孩子都覺得挺奇怪的,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卻不會呢?對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來了解真相,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欲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欲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個別幼兒演示并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志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們什么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制作影子鐘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大班科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話、對講機等通訊工具的使用方法。

  2、知道現代化通訊工具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環境與材料

  1、各種電話、對講機模型若干。

  2、事先在生活中對電話等有一定了解。

  3、《科學》下P.16~17。

  一次備課

  一、創設情景,幼兒討論

  1、小明的爸爸外地出差,小明很想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聯系上爸爸呢?

  2、你使用過什么電話?各有什么特點?

  3、請幼兒根據原有經驗討論并回答。

  二、結合實物,認識移動通訊工具1、教師小結幼兒的發言,進一步講述電話的用處和功能。

  2、介紹近距離童話時使用的另一種通訊工具:對講機。

  3、說一說:移動電話與固定電話相比,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探究與發現1、請幼兒認識一下手機上的按鍵,了解特殊按鍵的功能及其使用的方法。

  2、試一試,手機怎樣通話,它都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3、我們什么時候要使用電話?

  四、觀看畫冊《電話的發展》

  1、幼兒在觀察中了解電話的發展是怎樣的。

  2、知道幾種應急電話號碼。

  五、打電話玩游戲"打電話"

  活動反思:

  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形式,采用游戲法、實物演示法、引導發現法、操作法,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變枯燥的科學知識為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寓教于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原則,便于幼兒接受掌握。

大班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明白各種植物的種子是不一樣的,并能區分。

  2、讓幼兒了解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

  3、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習慣和體會成功的喜悅,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事先搜集有關植物生長的資料和圖片。

  2、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若干。

  3、花盆、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說說植物是怎樣來的?請哦躍然把自我的想法說出來。

  二、幼兒討論:植物為什么會長大?怎樣才會長大?

  三、幼兒進行小實驗:植物無根和有根實驗。請幼兒看看實驗中哪種植物沒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兒做種植實驗: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五、孩子的發現:植物是種子種出來的。不一樣植物的種子長得不一樣:黃豆的種子是圓圓的、黃色的;紅豆的種子是圓圓的、紅色的;芝麻的種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綠豆的種子是橢圓形、綠色的;向日葵的種子是尖尖的、圓圓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向日葵的種子能夠吃。雞冠花的種子很小。實驗中,兩種植物都有水時,無根的植物過兩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向沒有死;沒有水時,無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過了幾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長需要水、泥沙、空氣、陽光、種子。之后孩子又提出了許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為什么植物會越長越多?是先長根呢?長葉子呢?先長莖呢?為什么是先長根?為什么有些植物沒有根也能夠活的?是誰把種子放在泥土里的?為什么泥土里會長出植物來?

  六、請幼兒把各種植物的種子記錄下來,并能對號入座。

  活動延伸:鼓勵用各種各樣的種子拼出漂亮的圖案。

  環境創設:

  1、舉辦種子圖案展。

  2、在種植角種幾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兒觀察。

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爬行動物,初步了解爬行動物的各種爬行方式。

  2、透過觀察圖片了解爬行類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我真幸運

  2、ppt課件:會爬的動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幼兒的興趣。

  1、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想不想看小動物的動畫片?

  2、播放動畫片:我真幸運

  教師:你們在動畫片里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行走的?

  誰是會爬的動物?

  二、認識爬行動物

  課件:會爬的動物

  引導幼兒看圖感知爬行動物,豐富幼兒對爬行類動物的認識。

  1、觀察認識蜥蜴。

  (1)你認識這些蜥蜴嗎?他們身上有什么?他是怎樣爬行的?

  你還明白他們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2)小結:壁虎、變色龍都是蜥蜴。壁虎有兩只大大的眼睛,可是沒有眼皮,

  所以他的眼睛一向睜著的。壁虎有四條腿,腳趾上長著洗盤,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

  壁虎受了驚嚇,尾巴會掉下來。可是,她還會再長出一條尾巴來。

  壁虎捉蚊子、蒼蠅吃,他是有益的。

  2、觀察認識蛇。

  (1)蛇是怎樣爬行的?蛇有腳嗎?他是怎樣爬行的?

  請你學一學蛇爬行,你還明白關于蛇的其他事情嗎?

  (2)小結:蛇的種類很多,蛇沒有腳,但他能依靠圣體向前爬行游動。

  蛇分有毒和無毒的兩種類型。大多數無毒蛇的頭是橢圓形的,絕大多數有毒蛇的頭是三角形的。

  毒蛇有毒囊和毒牙。蛇肉能夠吃,毒蛇能夠做藥。

  3、觀察認識鱷魚。

  (1)鱷魚是什么樣貌的?你明白鱷魚是怎樣爬的?請你學一學。

  (2)小結:鱷魚有扁扁的腦袋和扁扁的身體,鱷魚背朝天,肚皮貼著地,粗壯的尾巴像鋼鞭。

  他的皮膚很厚,皮膚里還埋著一塊塊排列整齊的骨塊。

  如果他張開血紅的大嘴巴,會露出74顆牙齒,看了真叫人害怕。

  4、觀察認識烏龜

  (1)烏龜是什么樣貌的?在水里和陸地上他是怎樣行走的?

  你還明白烏龜有哪些奇特的本領?

  (2)小結:烏龜有一個堅硬的殼,當其他動物傷害他的時候,烏龜的頭和四肢立刻會縮進殼里去。

  烏龜四肢的腳趾間都有蹼,所以,烏龜也能在水里游動。

  烏龜的行動很慢,小花也比較慢,很長時間不吃不喝也能活下去。

  三、爬行動物的特征

  1、身體表面覆有鱗片或角質板;

  2、運動時采用的爬行方式,四肢向外側延伸,腹部著地,匍匐前進。

  3、都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

  所以在嚴寒的冬季要冬眠,在炎熱的夏季要夏眠。

  4、爬行動物為有脊椎的冷血動物,它們的身體表面覆蓋著鱗片。

  5、爬行動物的心臟僅有三個心室,不象其他動物有四個。

  6、絕大多數爬行動物為卵生,但也有的種類卵在母體中先孵化再出生。

  四、游戲《爬一爬,猜一猜》。

  啟發幼兒扮演自我喜歡的動物到前面來爬一爬,其他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

  怎樣爬更像動物爬,學習模仿爬行的動作。

大班科學教案1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1.理解重點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想像、感受浪花給我帶來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電腦大海圖:問:這是哪兒呀?誰去過?海邊好玩嗎?你能把在海邊玩時的高興的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學生拿著照片給大家講。)

  3.出示電腦小女孩在沙灘玩時的圖:你們看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們想不想和她一起玩兒,那個姑娘想聽聽你們讀書,行嗎?

  4.自己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5.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

  6.小姑娘這有幾個詞語看誰讀得準確。電腦出示詞語:

  浪花玩耍笑了跑來唱歌眼淚

  送給貝殼淘氣娃娃小腳丫

  放電腦錄音:你們讀得真準!我答應和你們一起玩。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1.教師范讀第一段:剛才大家讀得挺好的,老師也不想落后呀?給我個機會讀讀書行嗎?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你們聽聽哪兒讀得好?通過老師的讀你體會到了什么?(浪花邁著輕輕的步了走來的輕輕的讀得好,體會浪花邁的步子很輕。)板書:輕

  2.浪花怎么輕輕地走來?請同學表演。

  3.浪花邁著輕輕的步子指的是什么?(浪花涌上沙灘的響聲很小。)

  讀的時候聲音要輕一些,自己著讀一讀。

  4.指名讀。

  5.還有哪兒讀得好?(悄悄地弄癢了我的小腳丫)板書:悄

  6.真的有人弄癢了它的腳丫嗎?那指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表情什么樣?

  (當浪花輕輕的濺到腳上。給人一種庠庠的感覺。)

  7.那這句話應該怎么讀呀?

  8.學生練習讀。

  9.還有哪讀得好?(浪花笑著跑回家。)板書:笑跑

  10.“浪花笑著跑回家”的“笑著”指的是什么?(浪花卷上來發出的聲音。)

  11.(指板書說)浪花“輕輕地、悄悄地\笑著”這是把浪花當作人來寫,可以看出什么?(小姑娘對浪花的喜愛。)你們喜歡嗎?能不能帶著對浪花的喜愛之情讀一讀。學生自己讀、同桌讀,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段: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

  2.同桌同學互讀互評。

  3.充分利用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中的浪花什么樣?

  4.學生讀。其他同學聽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該怎樣讀?

  5.你們還想讓大海給你們帶來些什么?點擊電腦在圖上出示:可愛的小螃蟹、綠綠的海藻、翠綠的海白菜、美麗的珊瑚

  6.電腦出示:“我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教師指導讀.如果你的小籃子都裝不下啦!這時你是什么心情?你能帶著這種心情讀讀嗎?自己練讀同桌讀指名讀。

  (三)學習第三段:

  1.學生齊讀第二段。

  2.練習用“像”說話。

  (如:彩虹像一座美麗的拱橋。)

  (四)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配樂朗誦。

  三、指導背誦:

  1.自己試著背一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齊背。

  四、讓學生談談到海邊玩時的感受?可以編出小兒歌。

  學生編出小兒歌:

  (l)浪花浪花多美麗,

  像一朵朵白色的云,

  在海中唱著嘩嘩嘩,

  一會兒仰頭又低頭,

  浪花浪花你多美,

  真像美麗的藍海豚,

  浪花浪花我真羨慕你!

  (2)藍藍的大海,軟軟的沙灘,

  綠綠的海藻,白白的珊瑚,

  大海真美呀!

  五、板書:

  14浪花

  輕悄笑跑捧

  像

  喜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本課12個生字,并且正確、規范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完成課后練習2.3.4題。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8個生字的字形及字義。

  2.完成課后練習2.3.4題。

  教學難點

  1.正確、規范地書寫“笑、都、跑”3個字。教師重點指導。

  2.課后練習3照樣子說詞語。

  教學過程

  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啟發學生想象在海邊時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體會、感受通過讀書表達上來。

  二、識字教學

  (一)鞏固生字詞的音。

  1.自己小聲讀讀本課的生字。

  2.同桌小伙伴互讀生字。

  3.抽讀生字學法。

  (二)分析字形結構和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分析字形。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記憶字形的好辦法。

  3.請每組的學生代表進行講解:

  4.電腦出示詞語;學生讀。

  三、寫字教學: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重點筆畫在田格中的位置,觀察后把8個字的紅字描一遍,邊描邊記住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

  2.學生在書中第一個田格中把8個生字試著寫一遍,寫完后與范字進行比較修改!

  3.學生想出認為難寫的字,如:笑、都、跑、唱

  4.教師范寫:

  “笑”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的竹字頭,兩邊的筆畫要寫對稱。第七筆撇要寫在靠近中心點的位置,第八筆橫不要寫得太長。第九筆撇的起點要在豎中線旁邊的橫中線上。“撇”不要寫得太長,“捺”書寫的稍長一點。

  “都”是什么結構的字?(左右結構)。要寫完左成左寬右窄。

  左上邊的“土”字,要注意第二個橫稍長些,第四筆“撇”的起點在第一筆橫的旁邊寫,撇尖與第三筆的橫的起筆上下對齊。“日”字,橫折的“橫”要寫在橫中虛線上。“耳刀”的起筆在“土”字而橫的中間起筆寫“橫撇”撇尖離橫中線不遠。“彎鉤”不要寫得太長。

  “跑”是左窄右寬的字。在寫“足字旁”時,注意第五筆的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六筆“豎”的起筆從橫中線上起筆寫。右邊“包”字的第一筆高一點,撇尖寫在橫中線上邊一點,第二筆橫折鉤的“橫”比“口”字稍低一點寫,“鉤”過橫中線,“豎彎鉤”從豎中線上起筆寫,注意鉤朝天。

  電腦出示3個部體:“口”“日”“日”讓學組“唱”字。

  A.點擊鼠標:屏幕上出現:

  B.讓學生拖動鼠標把部體放到田格中,如果拖得不對,部體返回原位置。

  正確的拖動應該是:

  5.學生在書中的第二個田格中書寫“都、跑、笑、唱”這幾個字。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6.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書寫情況,進行講評!

  7.同桌同學互評互改這幾個字。

  8.學生書寫其他四個字,教師個別輔導。

  四、鞏固練習:

  1.學生正確地書寫生字,每字3遍。

  2.學生抄寫詞語,每詞3遍。

  五、完成課后練習:

  1.照樣子說詞語:學生填寫詞語時只要搭配合理就可以。

  2.讀句子。讓學生多讀,體會句子的特點,也可以仿照句子說幾個句子。

  六、朗讀全文:

  七、教師小結: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浪花》這篇課文,通過與浪花嬉戲,使我們感受到浪花的可愛、大海的可愛。這節課我們又一起學習了生字,同學們學得很認真,寫得也非常好!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電》科學教案10-08

大班《地球》科學教案10-08

大班科學教案11-07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06-12

大班生活科學教案02-17

大班《風》科學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