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想想中了解水的三種變化形態。
2、能用語言或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小水滴旅行的過程。
3、愿意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激發孩子們進一步探索水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水蒸氣、下雨、下雪、結冰的自然現象有一定的了解。
2、物質準備:故事《小水滴的旅行》及和故事內容相符的課件;小水滴寶寶圖片;白紙,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水的變化過程。
2、難點:能夠畫出并說出水滴的變化過程。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小水滴寶寶圖片,提問:"看,這是誰呀?" "十一長假的時候,很多小朋友都和爸爸媽媽去旅行了,小水滴寶寶也要出去旅行了,你們猜猜它會到哪兒去呢?"
二、播放課件,通過課件和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水的變化過程。
1、欣賞課件,幼兒初步了解水的三種形態。
(1)、幼兒欣賞第一段課件,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水滴變成了是什么?它怎么變成水蒸氣的?"
(2)、幼兒欣賞第二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跟著云媽媽飄呀飄,一陣風吹來,它變成了什么?落到北極后它又變成了什么?"
(3)、幼兒欣賞第三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變成云后飄到了哪里?從哪里可以看出這是北極?"
(4)、幼兒欣賞第四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落到北極變成了什么?"
(5)、幼兒欣賞第五段課件,師提問:"小水滴旅行完回到了哪里?對媽媽說了什么?"
2、幼兒認真聽故事,進一步感受水的三態變化過程。
(1)、幼兒連續欣賞課件,老師生動的講述故事。
(2)幼兒討論:"小水滴在旅行過程中,有幾次變化,分別變成了什么?"小結:小水滴一共變了三次,分別變成了云(水蒸氣)、雨、雪。它多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呀!
三、幼兒相互講講故事。
四、小水滴想把它這次旅行的過程畫下來,小朋友們愿意幫幫它嗎?
1、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把小水滴的旅行過程畫下來。
2、展示作品,并簡單介紹。
3、老師評價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小水滴的旅行》這節課主要讓學生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環變化的。主要是通過各種實驗驗證水蒸氣是怎樣的通過各種的方式的降落到地面上的。這節課的重難點是各種實驗的設計的和操作。而這節課的內容比較的多,我是以演示實驗為主,學生實驗為輔的方法進行的。然而在教學還是出現了許多的問題,我這節課的上的比較的失敗。要引以為戒啊。
首先學生的習慣而來自己的操作的實驗。經過后半學期的學習,幾乎每節課,我都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和動手操作實驗,學生養成這樣地習慣。對于老師的演示實驗不感興趣了。這時候有許多的同學就不大愿意去聽去觀察因此學習的效果比較的差一些。我想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還是盡量的安排同學去進行設計實驗和操作實驗,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是符合現在的教學標準,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何樂而不為呢?就是一點需要老師在準備實驗的時需要花大量的時間。
其次就是學生管理的方面的問題。我想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學生都是一樣總是拿脾氣較好的老師不當一回事。這是我當前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因此我必須對于一些不遵守紀律的同學予以嚴格管教。否則我們的教學效果總是不好的。
再者就是實驗器材的問題。當前學校的實驗室的器材非常的不足。因此我需要積極的進行申請,以補充實驗的器材,以方便學生進行實驗操作。
最后需要積極的發動學生進行積極的尋找各種實驗和學習的材料以供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活動是在教師的支持和引導下,運用各種感官通過主動親歷的動手動腦的行為活動,對周圍事物現象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探究過程。糖對于每個孩子都是非常有誘惑力的,都是很喜歡的。利用這個興趣點,設計了本節活動“糖去哪了”讓幼兒通過操作了解溶解現象,豐富幼兒知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感受實驗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活動領域:科學領域
活動名稱:糖去哪了
活動對象:中班幼兒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水的口味和顏色上所發生的變化。
2、能用攪拌的方法觀察溶解的過程,了解溶解現象。
3、對溶解現象有好奇心,并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多種可溶物和不可溶物
難點:了解溶解的現象過程
教學方法:
①實驗法 ②引導發現法 ③觀察法 ④實際操作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活動過程:
(一)彩虹糖實驗,激發幼兒探索興趣。讓幼兒通過實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二)探索發現
(1)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的糖、果珍。仔細看看它們的顏色、形狀,用小手感受一下。
(2)提出問題:當糖、果珍遇到水后會怎樣?與開始時見到的一樣嗎?
幼兒仔細觀察實驗的過程:
糖和果珍放在水里后會出現絲狀的渾濁和一些泡泡,這些渾濁和泡泡就是糖和果珍在水里溶解時的現象。用攪拌棒進行攪拌可使它們溶解的更快,我們最初見到的固體狀態的糖和果珍不見了,而水有了味道,還變了顏色,這就是溶解。
(3)幼兒通過實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三)引發思考
小朋友,如果把大米、紅豆、綠豆、鹽、酸梅粉這些材料分別放進水里,然后攪拌想一想、猜一猜會不會溶解?
(四)歸納總結
日常生活中的物質,有的可以溶解,有的不可以溶解,我們要多觀察、勤思考、備經驗、增見識,小朋友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實驗、觀察,然后把實驗的結果進行記錄,與大家分享你們的發現。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園實地探尋螞蟻、觀察螞蟻,對螞蟻的生活環境、蟻穴感興趣。
2、感受尋找螞蟻、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找到一處螞蟻較多的地方,準備好一點餅干屑。
2、螞蟻生活環境的圖片。
3、幼兒用書第3冊第4-6頁。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在哪里?
教師提議去幼兒園里尋找螞蟻、
教師:我們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螞蟻,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哪里嗎?(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螞蟻到底生活在哪里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空地上,找一找螞蟻的家吧!
(二)螞蟻的足跡
1、實地觀察螞蟻
教師:這附近有許許多多的螞蟻,現在請小朋友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來找一找小螞蟻,看一看小螞蟻住在哪里。老師這里有一些餅干屑,等下請小朋友們分組找一塊空地,撒在空地上。過會兒,你就能發現螞蟻,并跟蹤到它們的家在哪里了。
2、幼兒分自由觀察,教師巡回指導。
3、提醒幼兒愛護小螞蟻,不要踩到小螞蟻。
(三)我的螞蟻朋友
1、回到教室,討論觀察結果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發現螞蟻的家了嗎?它們的家到底在哪里?
2、分組上前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提醒幼兒用完整的句子來講述,并引導幼兒簡單描述螞蟻的生活環境。如:小螞蟻生活在洞里,洞口是一個拱起的小土士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洞的旁邊都是小草,旁邊的泥土非常干燥……
3、教師小結:原來,小螞蟻喜歡在地下挖洞筑果,它們的家有好聽的名字叫一蟻穴。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比較干十燥的土壤中,我可以在樹根草從、在地方找到它們的家。
(四)螞蟻的家園。
1、 觀察幼兒用用書,進一步認識地下螞蟻王國。
2、 螞蟻在底下的家,到底是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6頁,說說蟻穴的內部形狀又如有許多的小房間,鼓勵幼兒大膽猜每個“房間”的不同用途。)
3、小螞蟻在里到是怎么引活的呢?這一個個的小“房間分別是什么用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們來分享答案,好嗎?
科學教案 篇4
教具構成:
教育目的:
1、知道一些氣象變化與動物習性變化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動物的特殊表現來推斷并預報天氣。
2、對探索氣象變化的奧秘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關于天氣變化與動物習性變化的資料,豐富幼兒相關經驗。
2、紙、筆、展板。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談話--我喜歡的天氣。
三、數學工作內容―天氣記錄
1、介紹教具,并取來放在工作毯上。
2、談話:《如何知道天氣變化》
師:明天會不會下雨?怎樣才知道天氣會不會變化呢?除了天氣預報會告訴我們天氣變化,還有誰會告訴我們?
師:小動物知道天氣在變化了,會有哪些反常的舉動呢?
3、了解氣象變化與動物習性之間的變化。
幼兒翻看幼兒用書,同時聽老師講故事。
師: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知道要下雨啦。有哪些反常的舉動呢?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回答。
小結:燕子姐姐低低飛,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魚游到水面來,螞蟻弟弟搬家忙,大雨馬上要來啦!
4、討論:哪些動物能預報天氣。
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能預報天氣,它們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幼兒相互討論自己的認識。
每組選一名幼兒在集體中介紹本組討論的內容。
5、用展板介紹動物預報天氣的情況。
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知道的能預報天氣的動物及它們預報天氣的方法。
根據展板內容有條理地講述小組討論的結果。
6、整理教具并歸位。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能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水的三態變化。
2、激發幼兒對水的變化的興趣和好奇。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里冰箱做過結冰的實驗。
2、酒精爐、燒水的壺或其他容器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水變冰的變化激發幼兒的興趣。
1、幼兒講述自己是怎樣把水變成冰的。
2、教師小結:水在0℃以下會結冰。
二、幼兒操作實驗,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1、激發幼兒討論水遇熱會發生什么變化。
介紹操作材料及用法,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討論水在加熱后發生的變化。
2、提問:你們發現水燒熱后有什么變化?水氣是從哪里來的?
(水變成水蒸氣。)
水變成水蒸氣后到哪里去了?(飄散到空氣中去了。)
三、引導幼兒討論并實驗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我們能不能讓水蒸氣變成水?
(讓幼兒把冷的物體放在水蒸氣上,觀察蒸汽凝結成的小水珠;幼兒把手放在水蒸氣上感受手的潮濕。)
2、小結:水冷了就會變成冰,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冷了又會變成水。
四、啟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家用較扁的盆里放滿水,置于干燥的地方,幾天后觀察水的變化。
(水變少了,水在常溫下會蒸發成氣體。)
科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玉米是秋天收獲的.農作物之一,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日常生活中,幼兒可以通過在種植園地種植玉米,了解玉米的生長過程,也可通過吃煮玉米、烤玉米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品嘗玉米的味道。還可以結合種植活動探究、學習正確采摘玉米的方法,并通過品嘗玉米食品感受勞動和收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玉米生長的過程及農民種植玉米的辛苦,知道玉米是一種健康食品。
2.能用清楚的語言描述玉米的生長過程,學習采摘玉米的正確方法。
3.喜歡吃玉米食物,感受采摘玉米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幼兒園的戶外種植區種植玉米,引導幼兒以繪畫的方式簡單記錄玉米的生長過程。
2.介紹玉米生長過程(播種、發芽、幼苗、植株)的圖片4幅,“幼兒學習材料”——《秋天多美好》。
【活動建議】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謎語:一物生得真奇怪,腰里長出胡子來,拔掉胡子剝開看,露出牙齒一排排。
2、請幼兒請幼兒觀察圖片,交流、討論玉米的生長過程。
(1)將幼兒分成4組,引導幼兒交流、討論并按順序排列玉米生長小卡片。
組織幼兒分組觀察每一幅圖,根據自己栽培植物的經驗給玉米生長圖排列順序。然后請幼兒介紹自己組的排列情況,嘗試根據圖片內容說出玉米生長過程每個時期的形態。
(2)教師結合圖片介紹玉米的生長過程及農民伯伯的勞作內容。
教師結合4幅圖片逐一介紹玉米在4個生長時期的樣子及農民伯伯相應的勞作內容。
提問:玉米生長分幾個時期?每個時期玉米是什么樣子的?農民伯伯在不同的時期分別要做些什么?
(3)鼓勵幼兒創造性地設計標志,按順序記錄玉米的生長過程。
(4)引導幼兒結合《秋天多美好》第16頁和自己的記錄交流、講述玉米的生長過程。
引導幼兒對玉米的生長過程進行描述,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玉米在每個時期的名稱、外觀形態及農民伯伯相應的勞作內容。
3、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了解玉米可以制作很多食品。
提問:玉米可以做成哪些食品?你喜歡吃玉米食品嗎?
結合《秋天多美好》第17頁,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知道玉米可以做成稀飯、玉米餅、發糕等多種食品,是一種健康食品。鼓勵幼兒多食用玉米食品(可提前與廚房聯系,中午給幼兒食用玉米食品)。
4、帶領幼兒到種植園采摘玉米,觀察、認識成熟的玉米,學習正確的采摘方法。
(1)認識、分辨真正成熟的玉米。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成熟的玉米:外皮發黃,玉米須已經呈褐色并干枯在玉米棒上,玉米粒硬且飽滿。
(2)指導幼兒學習采摘玉米的正確方法。
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正確采摘玉米的方法,知道采摘玉米時應該一手扶著玉米秸,一手用力掰下玉米。
(3)幼兒采摘,體驗收獲的喜悅及勞動的快樂。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將采摘的玉米放到活動區中,晾曬后指導幼兒學習剝玉米粒。建議有條件的幼兒園帶幼兒到玉米地進行活動,參與玉米的收獲勞動。
拓展資料
玉米生長小常識
玉米生長可大致分為4個時期。第1個時期:播種。這個時期,農民伯伯要先給土地松土,然后種上玉米種子,定期施肥、澆水。第2個時期:玉米種子發芽。從播種到玉米種子發芽大約一周時間。第3個時期:幼苗期。這個時期農民伯伯要定期施肥、鋤草、打藥,防止一些雜草把玉米幼苗的營養吸收走,防止蟲子破壞玉米的幼苗。第4個時期:長成高植株。從播種到長高成植株大約50天左右,玉米長成植株后再過大約40天就會成熟。
新!中班語言繪本《會飛的抱抱》優質課視頻+配套PPT課件+教案+音樂幼兒園班本課程《鏡子的秘密》課件PPT主題故事教學活動
【科學教案6篇】相關文章:
小班科學教案05-26
關于科學教案4篇05-19
【熱門】科學教案7篇05-18
【精華】科學教案3篇05-21
【精選】科學教案4篇05-20
關于科學教案3篇05-15
科學教案匯編6篇05-14
【精品】科學教案四篇05-10
【實用】科學教案7篇05-26
【必備】科學教案3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