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10 11:11:24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7篇

科學教案 篇1

  作品賞析:

  (一)內容簡介 有一塊奇怪的肥皂,小豬拿去洗澡。嗨,先吹泡泡,泡泡越吹越大了。而且泡泡不會破掉,大家都來洗澡了。洗完澡,小豬變干凈了;洗完澡,小熊變干凈了;洗完澡,小兔變干凈了。哈,奇怪的肥皂。

  (二)主題分析 《肥皂泡泡》以小動物們洗澡為線索講述故事。“洗澡”這一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歡,幼兒聽著簡單的故事,進一步理解了肥皂的用處。同時,故事激發了幼兒喜歡洗澡的愿望,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情節分析 整個故事情節的線索簡單、重復,非常適合小班孩子閱讀。在小豬洗澡的過程中,孩子竟然欣喜地發現:原來洗澡也有如此多的樂趣,不禁也萌發了洗澡的愿望。沒想到,小兔子和小熊也有這樣的愿望,正好滿足了孩子們的需要。在和同伴一起洗澡的過程中,它們體驗、感受到了更多的快樂。

  (四)圖畫分析 畫面中色彩鮮艷的各色泡泡,大大小小地飄浮在空中。美麗的畫面中也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內涵:區分大小,幫助孩子了解物體有大小之分;感知色彩的奇妙,了解兩種色彩混合在一起會發生的變化;感知光和作用,幫助孩子思考,水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多姿多彩的顏色,從而激發孩子進一步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五)角色分析 封面上圍著浴巾的胖小豬一下子映入了孩子的眼簾,“哦,原來小豬洗完澡了。”這只小豬可愛、愛干凈又有些調皮,在洗澡的時候和泡泡做起了游戲,這正是每個孩子所喜愛和向往的。所以,小豬的角色與孩子的距離是如此接近。

  小豬、小熊和小兔一起洗澡,大家都來吹泡泡。這些小動物儼然是孩子們的化身,孩子們和故事角色一起玩耍在“吹泡泡”的游戲中,泡泡越吹越大,快樂也越來越多!

  (六)語言分析 語言簡單,重復的語句“洗完澡,小豬變干凈”、“洗完澡,小熊變干凈”,便于幼兒記憶。

  后綴詞的運用,能加深幼兒對關鍵詞的掌握。如“有一塊奇怪的肥皂,肥皂。小豬拿去洗澡,洗澡……”讀完故事,幼兒在無意記憶中加深了對“肥皂、洗澡、泡泡、大小、破掉、干凈”等詞匯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后綴詞的運用也增強了故事的韻律節奏,使故事中的語言具有一定的韻律美。

  故事中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交替出現(肥皂、洗澡、泡泡、干凈……),豐富了幼兒的詞匯量,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書中簡單重復的句型“洗完澡,××變干凈,干凈”能激發幼兒的想象。還有誰洗完澡也會變干凈呢?由此打開了他們想象的閘門:小狗、小豬……

  活動設計: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思路 洗澡――孩子們喜歡的活動。閱讀圖畫書《肥皂泡泡》,看看、說說小動物們洗澡的事情,知道洗澡會讓人覺得舒服。幼兒通過交流生活中自己洗澡的經驗,在律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洗澡的方法、體驗洗澡的快樂。鼓勵幼兒喜歡洗澡、嘗試自己洗澡,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書,愿意講述小動物洗澡的趣事。

  (2)知道洗澡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干凈,體驗洗澡帶來的樂趣

  3、活動準備 故事《肥皂泡泡》、PPT課件、音樂《我愛洗澡》、粗細不同的吸管若干、盛有肥皂水的容器若干

  4、活動過程

  (1)觀察封面,引出故事 一小豬在干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小豬會用什么洗澡呢?

  一你們會自己洗澡嗎?洗澡要洗哪些地方?

  一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模仿小豬洗澡

  (2)觀察畫面,理解故事

  ①觀察第1頁:

  一小豬會用肥皂干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小豬身上的浴巾。)

  一你家的肥皂是什么樣的?你經常用肥皂做什么?

  ②觀察第2頁:

  一小豬在用肥皂干什么?幾個泡泡?一樣嗎?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泡泡,練習數數,并比較泡泡的大小、顏色。)

  ③觀察第5頁:

  一洗完澡,小豬變得怎樣了?

  一小豬還會請誰來洗澡呢?

  ④觀察動物的局部特征,猜猜小豬的朋友是誰。

  (觀察小熊的鼻子、小兔的耳朵。)

  ⑤觀察第6頁、第7頁:

  一洗完澡,小熊變得怎樣了?

  一洗完澡,小兔變得怎樣了?

  小結:洗澡會讓自己和朋友的身體變得干凈又舒服,洗澡真快樂。

  [NextPage]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感受了洗澡的樂趣,并交流了自己洗澡的經驗。但生活中,能產生“肥皂泡泡”的趣事還有許多。此次活動依然從孩子們喜愛的“肥皂泡泡”入手,引發他們對這些事物的關注,提升相關的生活經驗。并且引導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仔細觀察泡泡的大小、形狀、色彩,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2、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肥皂泡泡的特征,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來表現。

  (2)交流關于各種洗滌用品的生活經驗,知道它們的作用。

  3、活動準備 圖畫書《肥皂泡泡》、PPT課件

  各種各樣的洗滌用品(香皂、洗衣皂、肥皂紙、洗衣粉、沐浴露、洗發水、洗潔精、洗手液……)若干盆水、紙、油畫棒、瓶蓋、棉簽、顏料等

  4、活動過程

  (1)集體閱讀,回憶故事情節

  ①出示圖畫書,回憶故事的名字。

  一還記得故事里有哪些動物朋友在洗澡嗎?

  ②集體閱讀圖畫書,幼兒模仿簡單的故事語言。

  一洗完澡,小豬變干凈了。洗完澡,小兔變干凈了。洗完澡,小熊變干凈了。

  (2)交流經驗,了解洗滌用品的作用 一除了肥皂,還有哪些東西用了也會有泡泡呢?

  ~(出示各種洗滌用品,交流相關經驗。)這里有哪樣東西也會洗出泡泡呢?

  一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一它們都可以讓東西變干凈,但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一小朋友可以用這些洗滌用品洗些什么?你用過哪些東西?

  小結:有這么多寶貝也可以洗出泡泡,泡泡把臟東西都帶走了,所有的東西都變干凈了。

  (3)觀察泡泡,說說泡泡的'樣子

  一(提供洗手液、沐浴露、香皂、紙皂等不會傷害皮膚的洗滌用品。)找樣東西,搓出泡泡,看看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大小、形狀、顏色……)

  一你用什么東西搓出泡泡的?

  一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如:很多泡泡擠在一起,像葡萄;圓圓的;透明的……)

  一找找泡泡上有哪些顏色?看一看,洗完的東西變得怎樣了?

  一想辦法讓你的泡泡變大。

  小結:香香的肥皂、香香的洗手液又好玩、又有用。

  (4)選擇喜歡的工具畫泡泡

  一把你剛才看到的美麗的泡泡畫在紙上。

  一要有大泡泡也要有小泡泡,它們是一家人緊緊地擠在一起。

  一交流:泡泡的顏色可漂亮啦,你的泡泡有哪些顏色?

  (三)活動拓展 1、利用家長資源,幫助幼兒養成每天洗澡的習慣,能嘗試自己洗澡。

  2、盥洗室中提供各種不同的洗手用品,培養幼兒正確洗手的衛生習慣。家長和教師共同關注幼兒是否有獨立洗澡、洗小衣物等良好習慣。

  (四)閱讀區的活動 1、提供圖畫書《肥皂泡泡》和指偶(各種小動物),供幼兒表演故事。

  2、美麗的泡泡:

  (1)材料:大小不同的圓形瓶蓋、棉簽、自制圓形印章、油畫棒、顏料,小動物吹泡泡的背景圖。

  (2)玩法建議:

  ①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工具畫泡泡,并說說自己畫了一個什么樣的泡泡。

  ②用油畫棒先畫一個小泡泡,再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畫在泡泡的外圈,讓泡泡越“吹”越大。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影子的回顧,豐富對影子的認識。

  1、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實驗活動,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產生的原因。

  2、初步獲得影子變化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幾天就有意識地讓孩子觀察物體的影子。

  (2)室內布置的暗一些,準備多媒體大屏幕、簡單的背景圖。

  (3)部分小動物或蔬菜、水果等玩具(塑料的或絨布的)以及透明的玻璃片、飲料瓶等。

  (4)手電筒、簡單的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 說說:生活中見到的影子

  1、師:我的手能變出各種小動物,請你看著它的影子,猜猜它是誰?

  2、(猜猜老師的手影,在強光下變化出不同的形象)讓孩子們盡情地猜一下“它是誰”? 你還能用自己的小手變出什么嗎?來試試看?(給孩子機會,讓他大膽嘗試)

  3、擴散思維:

  (1)、師:“剛才你看到的是我們手的影子,除了這些你還見到過誰的影子呢”?(盡量調動每個幼兒的已有經驗,大膽地講出自己觀察到的各種各樣的影子)

  (2)、大樹的影子是什么樣子的?你想怎么來表示?小狗的呢?小花的呢……?)”(這里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發揮想象力、表現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引導孩子探索影子的產生原因。

  1、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見它們的影子的?(教師引導孩子多說)

  2、引導幼兒手拿手電筒照玩具或手:打開手電筒,讓光照在墻上,用手擋在手電筒前面的光上,“手的影子”就會出現在墻上,關上手電筒“光”沒有了,墻上就沒有“手的影子”了。

  總結:光被物體擋住就有影子。(引導孩子說一說)

  3、啟發幼兒說出:還有什么樣的“光”能照出影子。

  老師(小結):在太陽光下、月光下、路燈下、燈籠照著時、 燭光下、房間開著燈的時候……都會有影子。

  三、操作探索并交流影子的變化

  1、桌子上有一些手電筒和玩具(包括透明的一些物品透明薄膜、玻璃片等,你去玩玩,看看是不是能變出影子來,再玩玩看看能不能發現影子好玩的地方和特別有趣的地方,來告訴大家。

  (幼兒探索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2、你們發現影子哪些特別的地方?(教師可引導:怎么會有影子的變化的?)

  老師小結:我們發現,光離玩具近,影子就( 大);光離玩具遠,影子就(小)光在玩具的這邊,影子就在另一邊,其實,光和玩具的距離位置會使影子發生變化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人們利用光和影子的關系制造出了什么產品?我們可以利用影子進行哪些活動?(手影和皮影是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豐富對此的認識。)

  五、嘗試驗證新的假設:影子會消失嗎?

  1、我們已經知道,只要有光,任何東西都有影子,影子還有許多變化,你能讓這些小動物的影子變沒嗎? (交流討論:你是怎么讓這些小動物的影子躲起來的?)

  2、延伸體驗:

  你能讓自己的影子躲起來嗎?走到陽光下面試一試吧。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

  這節課是由門口的一個煙頭引起的,由這個煙頭孩子們展開了關于吸煙的討論,有的孩子說“吸煙不好,吸煙有毒。”另一些孩子則有不同意見:“你說香煙有毒,我家里也有人吸煙,他們也沒被毒死,活得還挺好呢!爸爸跑得像飛一樣快,沒有毛病。”都說香煙有毒,毒性有多大?對于孩子們這是一個質疑的問題,由這個問題使他們對“香煙真的有毒嗎”?產生了懷疑。是因為他們只是聽說并沒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我們想到能不能將實驗加入其中,通過實驗標本在實驗前后不同的變化,讓幼兒觸目驚心地感受到香煙的毒性。這種體驗會比單純的圖片、簡單的說教更容易讓幼兒了解香煙對個體以及他人的危害。活動名稱:吸煙的危害

  活動目標:

  1、從關愛親人出發了解禁煙的社會意義。

  2、自覺樹立維護健康、抵制香煙的環保意識。

  3、通過實驗,能體會吸煙對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危害。

  活動準備:

  實驗準備(菜粉蝶、燒瓶、帶玻璃管的軟木塞、針筒、香煙)、布置圖片欄(或者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香煙,引發幼兒討論。

  “這是什么?”“吸煙好不好?”

  小結:有些小朋友說吸煙有毒,有些小朋友說沒毒,有很多人吸煙也沒有死,那么到底煙有沒有毒,煙的毒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做個實驗來看一看。

  二、教師進行實驗,幼兒認知香煙的危害。

  1、通過實驗、圖片,感知吸煙對個體的毒害。

  (1) 教師實驗,請幼兒說說菜粉蝶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

  (2) 展示圖片,幼兒自由結伴觀看圖片,并討論。

  師:你發現吸煙后身體同健康的身體,有什么不同?

  小結:剛才我們發現吸煙對人的牙齒、氣管、肺的影響最大,長時間的吸煙會引發口腔疾病、氣管炎、甚至肺癌,減少人的壽命,使人慢慢地走向死亡。

  2、出示禁煙標記,討論香煙對他人、及環境的危害。

  “這是什么標記?”“你在那里看過這個標記?”“為什么這些地方不允許吸煙?”(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吸煙對自己對別人、對環境都有很大危害,因此全世界的各個地方人們都開始禁止吸煙,有了無煙超市、無煙餐廳等。還規定每年的五月三十一日為禁煙日。

  三、討論并得出禁煙的好辦法。

  “盡管香煙的危害這么大,可是還有很多人在吸煙,我們周圍就有許多人,你家里有人吸煙嗎?”“他們是我們最愛的人,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呢?跟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好辦法”。(幼兒討論) 活動延伸:制作禁煙標記、禁煙畫報;禁煙小衛士

  附:實驗方法:

  將菜粉蝶放入燒瓶中,把燃著的香煙固定在軟木塞上的玻璃管的一頭上,軟木塞塞住燒瓶、教師在玻璃管的另一頭用針筒往里打氣,保證香煙燃燒的狀態。

科學教案 篇4

  一、設計思路:“老師,我把溜溜球甩出去為什么它會回到我的手上?”“汽車突然剎車,我的身體為什么總是向前傾?”……生活中慣性無處不在,人們運用慣性的原理發明了許多有用的娛樂玩具:過山車、蹦床、秋千……

  怎樣讓孩子們懂得和了解慣性的秘密及原理,在陽光和空氣充足的戶外場地上,孩子們“坐汽車”感受慣性、自己動手制作陀螺和旋轉的紙盤、操作溜溜球、木塊等活動來“找慣性”、通過做做玩玩發現問題,與老師和小伙伴一起“說慣性”。從而培養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激發幼兒自由探究的欲望和好奇心,萌發幼兒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決心。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生活中科學現象的欲望,滿足好奇心,萌發在活動中認真思考,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的精神,感受成功的快樂。

  2、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動用各種感官尋找答案,提高幼兒發現、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感知慣性現象,懂得不受外力影響,任何物體都保持原狀不變。

  三、活動準備:

  1、場地:一樓戶外操坪,能感受慣性現象的體育器械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瓶蓋、小木棍、撲克牌、小木塊、扣子、免洗紙盤、衛生紙卷芯、

  3、玩具車、溜溜球若干;

  四、活動過程:

  1、感受慣性:

  2、全體幼兒實地坐車感受開車、剎車帶來的身體變化;

  3、下車談感受:開車時我的身體怎么變化?剎車時我的身體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4、初步了解什么是慣性。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洋蔥頭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洋蔥頭的營養價值,教育幼兒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番茄、黃瓜、生菜、莧菜、茄子、洋蔥頭食物若。

  2、PPT課件。

  3、挖洋蔥的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一、開始活動

  1、師:今天天氣真好,孩子們,跟著我一起去買菜吧!

  (播放音樂,師和孩子一起去買菜。)

  2、師:哇!這里有這么多蔬菜,請你挑一個你最喜歡的蔬菜。

  3、師:誰來和大家介紹一下你買的是什么蔬菜?為什么買這個蔬菜呢?(幼兒回答)

  二、認識洋蔥頭的外形特征

  1、觀看挖洋蔥的一段視頻。

  2、師:瞧,這就是我們挖來的洋蔥,它是什么樣子的?你看到了什么?

  :原來洋蔥是由根、莖、葉、花四個部分組成的。

  3、鞏固認識洋蔥的各部分。

  4、師:你知道我們應該吃洋蔥的哪一部分嗎?(莖)“對了,我們吃的就是洋蔥的莖,一般我們都叫它洋蔥頭。”

  5、請你看一看、捏一捏、聞一聞,你發現了什么?

  :洋蔥頭是扁圓形的,外面包著一層紫紅色的皮,捏起來硬硬的,聞起來有一種奇怪的味道。

  6、剝一剝洋蔥頭,它有什么變化?切開來它又是什么樣的?

  :洋蔥頭剝開來顏色變淡了,氣味濃了,摸起來很光滑,切開來里面是白的,洋蔥頭是一層一層的。

  三、初步了解洋蔥頭的營養價值,教育幼兒不挑食師:你吃過洋蔥頭嗎?

  (帶幼兒欣賞用洋蔥頭做成菜的圖片,簡單介紹洋蔥頭的吃法):洋蔥頭雖然有著特殊的味道,但是它的營養可豐富了,它可以幫我們身體里的細菌都給殺死,還可以幫我們把吃進去的東西很快地消化吸收掉,它最大的本領是可以幫助我們小朋友預防感冒呢!

  師:還有這樣一些蔬菜,他們和洋蔥頭一樣有著特殊的氣味或味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這些有著特殊氣味或味道的蔬菜,它們都有著豐富的營養,所以我們要不怕異味,愿意吃這些蔬菜。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帶著你們剝好的洋蔥頭和這些蔬菜,我們一起去送給食堂里的爺爺,讓他燒給我們吃吧!

科學教案 篇6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認識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學會細致、準確、客觀地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現象。

  2、過程與方法:能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值得探究的問題,并能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3、情感與價值觀: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

  實驗準備:

  1、澄清石灰水,水

  2、蠟燭、小刀、火柴、燒杯(干燥、潔凈)、集氣瓶、玻璃片、水槽。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回顧舊識:

  請舉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燒的物質。

  思維聯想:

  怎樣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

  實驗探究:

  探究1:觀察和描述——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指導:

  觀察方法:運用味覺以外的感覺器官對蠟燭燃燒前、燃燒時和熄滅后進行詳細的、客觀的觀察、描述和記錄。

  記錄方法:課本第九頁探究實驗報告。

  探究觀察提示:

  1、點燃前:觀察色、味、狀態,形狀,硬度,溶于水的性質,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點燃時:發生了哪些變化?火焰的層次怎樣,亮度怎能樣,溫度高低怎樣?怎樣證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滅時:有何現象?迅速用火柴點剛熄滅的白煙,蠟燭能否重新燃燒?

  探究參考:

  1、點燃前:蠟燭為圓柱形,白色固體,半透明,有輕微的氣味,質地柔軟。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劃出痕跡,中心由細線擰成的燭芯,把切下的小塊蠟燭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說明密度比水小。

  2、點燃時:蠟燭能被點燃,燃燒時較安靜,并能持續燃燒,有火焰產生,火焰會隨氣流閃爍、搖晃,火焰上有黑煙向上沖,火焰分層次,上層火焰黃色且明亮,中層較暗,內層底部淡藍色,把火柴梗放入燭火中,外層火焰處最先碳化,說明外焰溫度最高。加熱物體時應用外焰。

  3、熄滅時:有白煙從燭芯飄出,迅速用火柴點燃白煙,火會順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

  實驗中注意的問題:

  1、點燃蠟燭時要仔細觀察前、中、后的所有現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時間為2S左右。

  3、點燃蠟燭熄滅后的白煙時,最好選粗蠟燭且速度要快。

  小結:略

  作業:探究實驗報告。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

  回顧舊識:

  人的呼吸過程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思維猜想:

  人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人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是否一樣?

  作出猜想

  1、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多。

  2、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少。

  3、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多。

  制定計劃收集實證:查閱資料,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

  探究提示: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3、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探究指導:

  1、收集兩瓶空氣做對照實驗(如何收集?)

  2、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做實驗。

  提問:如何收集呼出的氣體?

  演示: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

  3、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

  同時做空氣的對比實驗。

  4、收集一瓶呼出的氣體,用燃著的小木條檢驗。同時做空氣的對比實驗。

  5、對著干燥的玻璃片呼氣。同時做空氣的對比實驗。

  由以上實驗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1、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多。

  2、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少。

  3、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多。

  探究參考:

  步驟1:瓶內無水且瓶口向外冒氣泡

  步驟2、兩個干燥的集氣瓶中就有空氣。

  步驟3、呼出氣體中渾濁多此,說明探究參考

  步驟1:瓶內無水且瓶口向外冒氣泡。

  步驟2、兩個干燥的集氣瓶中就有空氣。

  步驟3、呼出氣體中渾濁更多些,說明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多。

  步驟4、呼出氣體中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大,不利于燃燒。

  步驟5、呵氣的玻璃片上有較多的水珠,說明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中高。

  結論:跟空氣相比,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步驟4、呼出氣體中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二氧化碳濃度大,不利于燃燒。

  步驟5、呵氣的玻璃片上有較多水珠,說明呼出的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高。

  結論:跟空氣相比,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

  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

  1、呼氣導管應用飲料吸管,不要用實驗室中的玻璃管。

  2、呼氣換氣時不要把集氣瓶中的水吸入口中。

  3、實驗中倒入瓶中的石灰水應相同(同體積同濃度),且量要足。

  4、伸入瓶中的木條燃燒的情況應相同。

  5、探究參考

  步驟1:瓶內無水且瓶口向外冒氣泡。

  步驟2、兩個干燥的集氣瓶中就有空氣。

  交流討論:

  1、與其他組的實驗結論是否相同?分析其他可能的結論,并再討論如何證明你的推斷。

  2、從生物的角度,分析吸入和呼出的氣體不同的原因。

  反思評價:

  1、學完本課題你的收獲是什么?受到哪些啟發?

  2、你明白了什么是科學探究?

  作業:科學探究報告冊

  課后反思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分析:

  豆漿、豆制品,是幼兒園經常要吃的食品,但也常常有小朋友不愛吃豆制品,老師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運用擬人化的口吻,和變魔術的方法,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教育孩子愛吃豆制品。教師主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認知、能力和情感方面都得到發展。如:在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時,教師運用了觀察的方法,接著又比較和觀察,使幼兒了解泡過和沒泡過的黃豆的不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又運用電教手段豐富了幼兒的認知;最后,通過品嘗豆制品,進一步激發了孩子愛吃豆制品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吃豆制品。

  2、通過觀察、比較黃豆的外形特征,初步提高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3、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黃豆外形特征的基礎上,知道豆漿的簡單制作過程,并了解黃豆還可制成其它的豆制品。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課件、干濕兩種黃豆人手一份、豆漿機、小杠子每人一個、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以給幼兒介紹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課題。

  (二)展開:

  1、初步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

  (1)課件中提出問題:觀察黃豆寶寶長什么樣的?

  (2)教師進一步引導:“黃豆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黃豆寶寶。”

  (3)教師小結:黃豆寶寶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豆。

  2、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干濕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征,發展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1)利用課件提出問題:“泡過的黃豆和沒泡過的黃豆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觀察干濕不同的黃豆。

  (3)教師小結:黃豆寶寶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會比原來的大一些,軟一些,顏色淺一些。

  3、觀看豆漿的制作過程,知道黃豆可以做成豆漿。

  (1)利用課件觀察做豆漿的過程,了解制作豆漿的方法。

  (2)現場制作豆漿。

  4、在煮豆漿的同時讓幼兒觀看課件,了解黃豆還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并豐富“豆制品”一詞。

  5、知道黃豆營養豐富,培養幼兒愛吃豆制品的情感。

  (三)結束:幼兒聽音樂喝豆漿。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7篇】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6篇05-09

科學教案模板匯總8篇04-19

科學教案模板匯編7篇04-26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5篇04-24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6篇04-22

科學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5-09

【精品】科學教案模板六篇05-09

【熱門】科學教案模板9篇05-08

科學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5-07

【精品】科學教案模板五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