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科學教案模板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總課時:6課時
第二課時,備課時間:開學第九周上課時間:第十周
一、教學目標:
1、借助身邊熟悉的事物體會大數,并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2、通過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大數的學習,讓學生從多種角度感受大數,促使學生重視大數的現實意義,以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教學重點:正確使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于10的數。
教學難點:正確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學計數法中n與數位的'關系教學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探索發現:(大 家幫 老師解決下面一個問題:)
20xx年十一黃金周我國外出旅游人數為178000000人次,人均消費448元,請計算全國十一黃金周期間旅游消費總額為元.(誰上黑板寫出你的答案,師點評)
你知道科學記數法的一般形式嗎?;(教師點撥)
a、n滿足的條件是:a:,n:。(小組討論解決)
判斷下列數據的記數方法是科學記數法嗎?(是打“√”、否打“×”)
1、3.5×103();2、0.5×106();
3、30.3×108();4、10×102(). (自主練習,學生講評)
(二)、攻克新知:
(一)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別忘了同你身邊的人探討啊!
A:100=10()B:320=3.2×100=3.2×10()
1000=10()4050=4.05×=
10000=10()52000=×=
如何確定n的值(本環節采取自主解決后,組內討論訂正,然后選代表到黑板板書)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1、51000000000=2、3705000=3、572.5=.
(自己練習后教師批改,一組批改一位,然后相互批改)
(二)相信你!能寫出下列各數據的原數
1、天安門廣場面積約是4.4×105平方米,原數:;
2、北京故宮占地面積約為7.2×105平方米,原數:;
3、某整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a×108,整數位是位.
(三)怎樣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我們身邊的數據呢?
1、我們會場有3百人,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2、我們學校有2千人,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3、13億又該怎樣表示?.
(四)生活中的數據我也能用科學計數法來表示:
(1)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占地面積為170000平方米,藏書約為25000000冊,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以上數據.
(2)調查本校的人數,如果每人借閱10本書,那么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大約可以供多少所這樣學校的學生借閱?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結果.
2、一個正常人的平均心跳速率約為每分鐘70次,一年大約跳多少次?用科學記數法表示這個結果,一個正常人一生心跳次數能達到1億次嗎?
(先自主解決,再組內交流解決,注意學困生,最后黑板板書,教師點撥)
3、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7400000=,40億=;
4、寫出下列各數據的原數: (1)一天的時間為8.64×104秒,原數為; (2)全球每年約有5.77×1014立方米水轉化為大氣中的水蒸氣,原數是;
(五)、合作探究:
1、我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約為959.7萬平方千米,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為 平方千米,又可以表示為平方米.
2、估測你所在學校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我國的陸地面積相當于多少所這樣的學校,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A組:書中202,1題。203,2題。
B組:書中203問題解決
C組:課外題
六、教學反思:
采用多種方法,如口答,練習,討論交流包括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等,重視學生能否從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及時反饋給教師。根據反饋情況,給學生以恰當的評價和鼓勵,及時進行教學調整,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材料:
1、玻璃球、硬塑料球、鐵螺絲
2、海綿、紙球、毛線球
3、小貓瓶
4、報紙、棉花、海綿、毛巾
活動指導:
一:感受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大,軟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
(一)介紹材料:棉花、海綿 、紙團、硬塑料球 、鐵螺絲、玻璃球
(二)提出任務:喂貓時感知誰落在盤子里的聲音大誰的聲音小,回來后告訴老師。
(三)幼兒嘗試:喂不同的東西感知聲音的大小
(四)老師指導:
1、誰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大,誰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
2、喂過的東西要拿到另一個碗里。
(五)小結:
1、貓吃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一樣大嗎?什麼聲音大,什麼聲音小。
2、請一個幼兒到前面逐個演示(幫助幼兒回顧經驗)
(六)再次嘗試,利用以有經驗進行分類:(軟、硬各一碗)
提出任務:把掉在盤子里的發出聲音大的放在一個碗里,聲音小放在一個碗里。
小結:摸一摸感受軟的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硬的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大。
二 讓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變小
(一)老師演示:盤子里墊毛巾使聲音變小
(二)幼兒嘗試,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讓硬的東西掉下在盤子里的聲音變小(用棉花、報紙、海綿)
(三)簡單小結:“讓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的聲音小了嗎?”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硬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產生的聲音大,軟的東西掉在盤子里產生的聲音小。
2、培養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3
有趣的蛋
設計意圖:
蛋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常吃的食品,孩子們很熟悉它。讓蛋娃娃有趣地滾起來是孩子們在吃蛋時常做的一件事。讓蛋殼變成一張張有趣的臉,這樣也會激發孩子們做蛋畫的樂趣,中班的孩子在蛋殼上添畫短線、圓點、弧線也是有能力做到的。蛋在孩子們眼里是一個神秘的世界,可見孩子們對蛋娃娃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深深為孩子們的'主動探索精神所感動,也領悟到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發展潛能,于是,我就生成設計了《有趣的蛋》這一活動。此活動源于幼兒的生活,符合了孩子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從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目標:
1、探索不同卵生動物的蛋。
2、認識蛋的結構。
3、在了解蛋的過程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在品嘗蛋的過程中,享受生活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各種雞蛋、鴨蛋、鵪鶉蛋、鴿子蛋
2、幼兒人手一個熟的蛋、水彩筆
3、課件
教學過程:
1、《dj小雞》音樂入場 2、幼兒手指游戲
3、幼兒玩摸蛋游戲,引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常雞蛋的外形。
蛋是什么形狀的?(長圓形的)它們都有一層什么?(外殼)摸一摸感覺怎樣?(堅硬、比較滑)
4、出示課件:雞蛋 雞蛋里面有什么?(蛋黃和蛋清),蛋的營養價值
5、幼兒繼續玩摸蛋游戲(雞蛋、鴨蛋、鴿子蛋、鵪鶉蛋),幼兒認識
有的外殼上有什么?(斑點)大小一樣嗎?什么蛋的外殼上有斑點?
6、認識世界上最大的蛋和世界上最小的蛋(鴕鳥蛋和蜂鳥蛋)
7、蛋的各種吃法
8、蛋的其他用途
9、美工活動:打扮蛋寶寶
科學教案 篇4
一、教材簡析:
本課有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會變味的米飯,米飯、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蹤跡,制作神秘的信件”。
會變味的米飯,平常吃飯的時候感覺不到甜味,只有細細品嘗才會感覺到米飯產生了甜味,用這樣日常生活中經歷卻不大注意到的活動,導入這一課的內容。
米飯、淀粉和碘酒,讓學生利用感官對淀粉進行觀察,在淀粉上滴上碘酒進行實驗,對其產生的現象,教科書進行了明確的告知。
淀粉的蹤跡,利用淀粉與碘酒的顏色變化,可以來檢驗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個有趣的活動,是尋找淀粉的蹤跡活動的延續。
二、教學背景:
學生對米飯太熟悉了,對米飯的味道了如指掌。或許有一部分學生還有這樣的經驗,咀嚼米飯的時間長了,口腔內的米飯會出現甜味,這是怎么回事?本課就從這個現象開始,引導學生探索與米飯、淀粉有關的化學變化。
米飯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會產生色合,在這里,我們并不要求學生去掌握反應機理,而是觀察米飯、淀粉與碘酒反應時出現的現象,認識到這種顏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一種形式。利用碘酒與淀粉的特性反應,可以鑒別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學階段,對物質化學反應的認識,一般都停留在現象的觀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機理。同時,一般學生對化學變化產生的現象都是很感興趣的,這有助于他們進行有限度的科學探索。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
1.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生化學變化。
2.淀粉與碘酒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科學詞匯:化學反應 新的'物質
(二)過程與方法:
1.用細心體驗、分析推理、實驗驗證的方法獲得結論。
2.通過實驗檢驗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科學方法:體驗 推理 驗證
(三)情感 態度 價值觀:
1. 培養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核心價值觀:培養探索興趣
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米飯和淀粉與碘酒發生了反應。
難點:分析米飯和淀粉與碘酒反應產生了新的物質。
教學準備 教 具學 具說明與提醒
米飯、碘酒、相關米飯、淀粉、小瓶碘酒、一支滴管、棉簽以及面包、饅頭、餅干、黃瓜、白菜、蔥、馬鈴薯、面粉、白糖、食鹽等幾種常見的食物另外準備一些水,清洗滴管用。
教 學 流 程
活 動 過 程
基 礎 設 計個 性 設 計
一、導入:
(1)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好吃的東西,誰來嘗嘗看?不過我是有要求的,等你嘗過之后,要告訴大家你吃的是什么?好不好?(蒙上學生眼睛,讓他仔細嘗吃的食物)適時提問,引導他概括出所吃食物的特點。(軟軟的,有點香,有點甜,是米飯。)
米飯我們天天都吃,有沒有感覺到它吃起來有點甜?平時大口吃的時候沒有感覺,而當我們細細品嘗時,卻發現米飯會變甜,米飯為什么會變甜呢?
(2)學生討論
(3)我為大家揭開真正的原因,取出一張沒有字的紙條,把碘酒溶液迅速噴射在紙上,紙上寫著 淀粉, 原來米飯中有一種叫淀粉的東西,在我們的咀嚼過程中它與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發生了變化,從而變得有甜味了。那淀粉是什么樣的呢?
二、觀察淀粉
觀察前,我們先用碘酒消毒,用棉簽在手上涂下。
小組活動:觀察淀粉
(1)觀察方法:①看(顏色)、摸(光滑程度)、聞(氣味)
(2)觀察并記錄表格:
(3)交流匯報:
淀粉特征:看起來是白色粉末狀、摸上去較光滑、無明顯氣味。
同學們的手上有沒有什么變化,這是為什么呢?在這過程中發生了什么變化?(化學
變化或物理變化)
手上變顏色了,生成了新的藍色物質,是化學變化。
原來,淀粉遇到碘酒會生成藍色物質。
三、米飯與淀粉
我們知道米飯中含有淀粉,那么如果它遇到碘酒,會不會也生成藍色的物質呢?
實驗:滴一滴碘酒在米飯上,觀察現象(學生實驗)
交流:米飯遇碘酒也變成了藍色。
通過這樣的實驗,大家有沒有受到什么啟發?(視情況提示:如果某種物質遇到碘酒變成藍色,那說明這種物質有什么特點?)
我們可以利用淀粉遇碘酒變藍的特性來檢驗物質是否含有淀粉。
四、尋找淀粉的蹤跡
生活中,有哪些物質含有淀粉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今天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東西,請同學們好好地判斷一下,哪些物質是含有淀粉的,哪些物質是不含淀粉的?怎么判斷,會嗎?
請一位同學簡單敘述一下實驗方法。(滴一滴碘酒在要檢驗的物體上,如果物體變藍,則說明該物體含有淀粉,如果該物體沒有變藍,則說明該物體不含淀粉。)
實驗:判斷黃瓜、白菜、蔥、馬鈴薯、面粉、白糖、食鹽、餅干中哪些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根據實際條件選擇物品)
交流討論:
含淀粉的是:馬鈴薯、餅干、面粉
不含淀粉的是:黃瓜、白菜、蔥、食鹽、白糖
五、總結:
a.淀粉遇碘酒會變藍
b.淀粉遇碘變藍現象是發生了化學變化
c.可利用淀粉遇碘變藍現象來判斷物質是否含有淀粉
六、延伸、拓展
大家對于這些還有不理解的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就要考考大家了。一些地下工作者在傳遞情報為了防止機密泄露,往往會寫一些“無字”密信,(就像剛才的紙條)可以用什么辦法將內容顯現出來?(滴加碘酒在白紙上)
課后可以自制一份“無字”密信,寄給我。
板書設計
米飯、淀粉和碘酒的變化
米飯
淀粉 + 碘酒 → 藍紫色(化學變化)
……
課外活動收集含有淀粉食物的有關信息。
生成預見1.能夠描述米飯(淀粉)遇到碘酒的反應現象。
2.能夠區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份。
課堂評估1.能否正確描述米飯(淀粉)遇到碘酒的反應現象。
2.能否熟練區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份。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 能夠通過云、霧、雨、霜的模擬實驗了解它們的成因;
● 能夠通過對沸騰和蒸發現象的研究,了解空氣中水蒸氣的成因;
● 能夠通過了解水結冰、沸騰、凝結的條件;
● 能夠通過親身感受認識到水在蒸發時會吸收熱量;
● 能夠通過圖示法總結水的三態變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環。
2、知識與技能
● 知道云、霧、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 知道水的三態變化條件;
● 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環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體會到自然界的神奇變化;
● 感受物質的循環變化。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了解水的三態變化條件。
2、 難點:做造霧、雨、霜的模擬實驗。
〖教學準備〗玻璃杯、冰塊、易拉罐、濕毛巾、鹽、溫度計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體 提問:你見過哪些形態的水?
教師出示課件,指導學生認識各種美麗的水體。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關水的問題
提問:關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學生討論匯報,教師引導到水的變化問題上來,為下面環節打下基礎。
三、設計實驗,制造云、雨、霧
1、造云
(1)談話:剛才我們看過了各種形態的水,你們覺得好看嗎?你們想自己動手制造出她們嗎?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吧!
(2)學生參照課本提示,討論實驗方法。
(3)小組活動,仔細觀察、思考并記錄: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4)先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意見,再選派代表匯報、交流小組討論的結果。
(5)教師講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霧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
(1)提問:你知道雨是怎樣形成的嗎?
(2)學生回答。
(3)學生設計實驗,模擬雨的形成,將設計結果記錄下來。
(4)匯報設計方案,互相評價,選擇合理的方案進行實驗。
(5)講解:當小冰晶下落時,如果地面溫度低于零攝氏度,就會下雪。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講述:這節課繼續學習關于水的知識。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寫“水”。
二、設計實驗,制造露、霜
1、造露
(1)參照課本設計實驗方案,明確方法。
(2)分組實驗,匯報結果。
2、造霜
(1)參照課本設計實驗方法。
(2)分組實驗,仔細觀察:易拉罐外出現了什么?這時的溫度是多少? 通過結冰實驗,學生可以認識水的冰點,同時認識霜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實驗中包括液態的水變成固體和氣態的'水變成固體,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同時認識到水的兩種變化。
三、認識水的蒸發、水蒸氣的凝結現象。
1、談話:小朋友看看剛才老師用濕抹布在黑板上寫的“水”字還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學生回答。
3、教師講解:液態的水受熱后變成氣態的水蒸氣,這種現象叫做蒸發。你能做一個蒸發的實驗嗎?(讓學生將水滴到手背上體會蒸發的作用。)
4、設計實驗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發加快?
6、了解自然界的蒸發現象:列舉你知道的蒸發現象。
7、講解:水蒸氣遇冷后,又從氣體變成液體,這種現象叫做凝結。云、霧、露、雨等都是由空氣中的水凝結成的。
四、認識水在自然界的循環。
1.提問:水在自然界有哪幾種形態?在什么條件下,它們互相轉化?
2.根據課文圖示,將水循環的過程自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或者編成童話劇來表演。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 指導并鼓勵學生開展養蠶活動,引導學生在養蠶過程中發現生命的發展變化,通過養蠶活動的經歷和體驗,培養學生親近生命,珍愛生命的情感。
2、 親歷養蠶的過程。
3、 經歷對蠶的身體變化進行比較和測量的過程。
4、 經歷對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的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親歷蠶由“卵→蟻蠶→幼蠶”的過程。
教學難點:付出一份愛心,細心地進行養蠶活動。
三、材料準備
蠶卵、放大鏡、記錄用表、雞蛋、蟲卵圖片、青蛙各階段的圖片。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引入
不同卵的異同點
紙盒中裝入一些蠶卵
[教學媒體]
雞蛋
放大鏡
各種動物及卵的圖圖
[教學思路]
出示“裝蠶卵的紙盒”,創設情景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生命(小動物),讓你們見識一下(猜猜看是什么呀?)。
設問:這些卵是生命嗎?
設問:你知道的與蠶卵相似的生命還有哪些呢?
教師出示一枚雞蠶,提出觀察要求:蠶卵與雞蛋有哪些相似之處,哪些不同之處呢?
教師隨時依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引導學生重點從大小、形狀、顏色、數量等方面認識蠶卵相對雞蛋的不同之處。教師可以簡單涉及各種卵的構造相似以及在生命過程中扮演的環節相相同來認識它們之間的相似點。
(簡單觀察盒子,猜一猜。)
學生打開盒子,觀察蠶卵。
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引導學生從蠶生命演變的已有知識角度認識蠶卵與生命的關系。
學生談一談。
學生小組對比觀察。
學生交流反饋。
師生對話。
讓缺乏自主運動能力的生命體(蠶卵)與學生已有的生命概念形成沖突,創設情景。
將蠶卵與學生更熟悉的禽蠶、蛙卵等聯系起來。
通過蠶卵與雞蛋的對比幫助學生進行更細致的觀察活動,使觀察也更具目的性。
從雞蛋等學生熟識的.生命變化形式來認識蠶卵可能扮演的生命角色,對于不熟悉蠶的學生來說可能是合適的。
討論蠶寶寶出世前的準備
設問:你知道在我們出世前,媽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設問:小鳥出世前,鳥媽媽會為小鳥做哪些準備?(側重)
設問:在蠶寶寶出世前我們該為它們做些什么準備呢?
教師歸納學生的想法,出示一些學生該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參照教科書P35中間部分的話。)
了解督促學生的準備工作。
學生談一談。
學生小組討論,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閱讀了解。
課外學生做好準備工作,并及時做好記錄。
創設情景,遷移至要為蠶寶寶的出生做好準備。
明確工作,為課后的準備工作建立基礎。
從卵中誕生的小生命
設問: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現有一條小蠶誕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
在學生的交流中可抓住以下幾點進行:
1、你有沒有剛出生不久的照片,為什么爸爸媽媽要給你們照一張照片呢?你想擁有這樣的照片嗎?
2、出生后,媽媽是怎樣關心和照顧你的?你怎么照顧蠶寶寶呢?(食物、安適的“家”等等)
3、蠶寶寶一天天地長大,我們還應該做哪些重要工作呢?
讓學生設計一個觀察記錄方案。
出示老師的建議。(可以參考教科書P36建議)
學生各抒己見。
一定要使學生明白,除了對小生命的情感關心之外,我們的記錄和飼養是科學觀察記錄中的重要環節。
學生小組討論,預設方案。
交流方案。
學生了解老師的建議。
學生設計記錄表。
可以將這部分內容放在第一條蠶出生后,也可以放在出生前的討論時明確。
讓學生明確在蠶寶寶出生后該做些什么。
討論觀察記錄的一些技巧
蠶的模型
設問:你認為哪些是需要我們觀察和記錄的?
設問:你用什么好辦法可以把蠶寶寶各時期的樣子記錄下來呢?
教師教習測蠶體長的方法。
學生發表想法。
明確圖畫、照片可以記錄下蠶的樣子;測量、放在尺的刻度上照像可以記錄下蠶的體長和大小等等。
學習一些觀察與記錄的技巧
延伸
記錄表
教師出示一張P36記錄表
學生說說打算什么時候進行記錄和觀察。
使學學生明白隨時觀察和記錄的重要性。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重點
①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
②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驗能力
教學方法
實驗法,講解演示法
教學準備
燒杯,水,生雞蛋,鹽,玻璃棒,藥匙:試管,滴管,五種溶液(白醋、小蘇打、石灰水、橙汁、膽礬等物質的溶液)
教學過程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新課引入
2.觀察、正確理解人體的感覺器官的局限性
3.實驗室里的儀器
4.實驗的操作、觀察和記錄
1.思考并回答
2.明白觀察需要認真,要有目的性。體驗人體感官的局限性,理解借助儀器可以擴大觀察范圍并進行準確測量。
3.認真觀察,初步了解實驗室儀器的使用和操作規程
4.仔細觀察、認真實驗、詳細記錄
1.提問: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請同學們觀察圖片后提問:觀察和平常所說的看是否相同?引導分析:人體的感官有局限,使用工具可以擴大觀察范圍、進行數據測量。
3.介紹常用實驗儀器名稱、用途、注意事項
4.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目的、
學會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
教學過程
一、設問導入:
提問:學習科學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那么,在科學課上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觀察和實驗呢?觀察是不就是平時所說的看?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新課題。
二、新課教學:
1.觀察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片(易引起錯覺的圖片),并表述觀察結果。
學生:表述觀察結果。
教師:同學的表述。
提問:觀察和平常我們所說的看是否相同?
教師:觀察和平常我們所說的看是不相同的,觀察需要認真,要有目的性。
請同學們再觀察P8圖1-16和1-17,回答:圖1—16中的直線是直的嗎?圖1—17中的兩個小動物一樣大嗎?。
讓同學想辦法來驗證自己答案的方法,并讓同學進行實踐。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發表意見,進行驗證。根據自身體會,加深認識
講解:根據同學們的意見和結果可以看出,我們利用感觀觀察事物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時會產生錯覺。因此,在實驗室中,我們經常要用到一些儀器和工具我們做出準確的判斷。下面就讓我們科學實驗中常用的儀器和工具。
2.實驗室里的儀器
教師:利用圖1-13,介紹儀器的名稱、用途,并演示其正確使用方法。
學生:觀察器材,熟悉各常用的測量工具和儀器的名稱使用方法。
試管夾:放置試管等的儀器。
試管:少量物質反應時用的容器。
試管夾:夾持試管等。
酒精燈:使物質加熱的工具。
藥匙:取少量粉末狀(或小顆粒狀)藥品的工具。
停表:測量時間的儀器。
天平和砝碼:測量物體質量的儀器。
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的儀器。
電壓表:測量電路中電壓的儀器
圖1-18顯微鏡:觀察微小的物體。
圖1-19天文望遠鏡用于觀測遙遠的星體。
強調:各種工具和儀器是為了幫助我們做出準確的判斷的,但是每一工具和儀器都有自己的使用規則和注意事項,因此,同學們在使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測量儀器的精度和準確度都在不斷地提高。
設問:如何做實驗、實驗中又該去記錄呢?
3.實驗的操作、觀察和記錄
教師:我們先研究一個關于雞蛋沉浮的實驗。
找同學介紹圖1-14中的實驗用品和器材,并說明各用具的使用方法(玻璃棒常用于攪拌和引流液體,在攪拌液體時,要用拇指、食指和中
指握住玻璃棒,攪拌時玻璃棒不能與容器內壁相碰撞:藥匙用于取少量藥品,使用時也是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藥匙的另一端。)并示范。
學生:讓一同學上講臺演示步驟1和步驟2,其它同學進行觀察現象和記錄結果。同學進行表述。
教師:,指出記錄要求準確和簡潔。
設問:該同學在演示中,操作是否準確。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次復習相關用具的使用。
提問:根據剛才所做的實驗,今后我們應該怎樣進行科學實驗呢?將同學的思路引到實驗前應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實驗中,認真觀察、仔細記錄,實驗后,器材、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或。
教師:下面我們繼續實驗,研究幾種溶液間的反應現象。介紹五種溶液,和同學一起用ABCDE等進行編號,演示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膠頭滴管上端的膠頭部分,取液體時膠頭里的空氣不能排放在被取的液體內,滴管吸入液體后要豎直,不能將滴管伸入目標試管內,也不能將滴管與器壁接觸)。介紹實驗步驟(先用滴管吸取少量的A溶液,分別滴入B、C溶液中,觀察現象并記錄;然后用滴管吸取少量的C溶液,分別滴入D、E溶液中,觀察現象并記錄)。
強調:化學藥品或試劑不能隨意混合,以免發生意外,實驗時一定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之后學生進行實驗,交流記錄的實驗結果。
學生:仔細觀察、記錄并分析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表述歸納、,同學將自己的'記錄與別人的進行交流,培養合作意識。鞏固對進行實驗程序過程的認識
教師:進行。
三、復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內容見板書)。
2.鞏固
3.布置作業
4.讓學生做吹紙實驗和紅墨水在冷熱水中的擴散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
板書設計
1.4觀察和實驗
觀察與普通的“看”不相同
實驗儀器:要正確使用
實驗:
實驗前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
實驗中,認真觀察、仔細記錄,
實驗后,器材、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或。
雞蛋沉浮試驗記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溶液混合實驗記錄
觀察到的現象
A+B
A+C
C+D
C+E
教案點評: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礎,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本節課所涉及的實驗方法與技能是學生未來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讓學生明確觀察的步驟和實驗的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使學生在親自參與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中的基本要求,并在頭腦中形成較清晰的思路,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首先通過觀察來體驗感官有局限性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品質,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較好。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到這些目標的培養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在繼后的教學中還要進一步落實。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進程常常有可能離開教案所預想的情況,因此教師不能死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以下是“托班科學教案”,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陰天是怎么回事。
明白水蒸氣如何才能蒸發。
活動準備
利用自然天氣情況
活動過程
一、幼兒的疑問,引出活動。
幼兒:老師外面為什么變得那么黑啊?
師:因為外面陰天了啊!
幼兒:老師外面為什么會陰天啊?
師:這個你們就不知道了吧!老師講給你們聽。
二、教師講解,陰天的形成。
師:陰天是自然現象。陰天前當地高空氣壓降低,而地表面氣壓在升高。水蒸氣蒸發升至半空遇冷而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
幼兒:自然現象是什么意思?
師:就是自然的形成,我們潑在外面的水,被熱熱的太陽曬到慢慢的蒸發到空中……
幼兒:哦!就像我們洗干凈的手帕,晾在外濕濕的,被太陽曬干了,手帕的水也蒸發了。
師:你們理解的很好哦!
三、小結
師:你們這回知道為什么會陰天了吧!就用剛才所學的,我來提問下你們好不好?
幼兒:好!
活動結束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10-17
科學教案(經典)09-28
科學教案[經典]10-01
(經典)科學教案12-04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精選)10-03
(精選)科學教案11-23
科學教案10-20
科學教案(精選)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