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故都的秋教案

時間:2024-11-29 11:23:17 海潔 課件 我要投稿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都的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4篇)

  故都的秋教案 1

  教學目的: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散文的形和神

  2、散文的景和情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二、解題、作者及.寫作背景

  故都”兩字表明描寫的地點,帶有深切的的眷戀之情,秋”字明確描寫的內容,題目很深沉。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詩宋詞和小說雜劇。曾赴日本留學,與郭沫若等發起創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產生巨大的影響。1923年發表《春風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30年3月參與發起成立左聯”。抗戰爆發后,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流亡蘇門答臘島堅持抗戰。1945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郁達夫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于1934年8月。由于種種原因,郁達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一)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主要是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⑴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⑵若學生思維過于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二)讀第1、2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南國的秋——慢、潤、淡

  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讀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

  明確: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么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目以選擇問答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⑵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為本課教學重點。

  ⑶為了方便學生討論,可在討論前板書:

  秋花——色秋槐——形

  秋蟬——聲秋雨——味

  秋果——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明確: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的“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閑人雨后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可板書: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⑵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

  ⑶作家人個氣質的抑郁善感;

  ⑷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⑴此題旨在讓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系,這是本課教學難點。

  ⑵分析時可與導語中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作比較,體現課堂線索。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很多,但詞作者只選取前門、蛐蛐、冰糖葫蘆、窩頭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來寫,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很好地表達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附:《故都的秋》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郁達夫

  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味味

  南國的秋——慢、潤、淡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點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找出文章感情基調的關鍵詞語,體味文章緊扣情感來描寫景物的特點。

  2、體會文章語言細膩,節奏感強等特點。

  二、教學步驟

  (一)默讀第12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明確:應該是: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分歧,可提出幾句讓學生進行辨析。如:

  A、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C、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B是觀點提出后對觀點的闡釋;C是本段中扣題的句子。(二)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認為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

  明確:味。(板書)

  2、為了說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比喻。作者用了四組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⑴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修辭辨認能力及理解能力。

  ⑵部分學生可能會答成對比或類比,這是不對的。應該說總體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對比,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本身是對比。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不是“味”。

  ⑶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板書:

  本體——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

  喻體——黃酒與白干稀飯與饃饃

  鱸魚與大蟹黃犬與駱駝

  (三)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板書)

  此題可引發學生進行爭論,教師.總結時可套用“含淚的微笑”,.總結出“悲涼的頌歌”這個課時主題。

  (四)學生朗讀全文,并根據教師的提問,回顧所學內容。

  問題:a、本文選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來寫的?b、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點?

  c、作者為什么不寫鮮亮之景?

  (五)默讀課文,找出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調的詞語,作者對它們是怎樣渲染和刻畫的?舉例說明。

  明確: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調的詞語是“清”“靜”“悲涼”,作者是通過選取不同景物,從不同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和刻畫的。

  如:“靜著時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是寫“靜”;“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來住著”、“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既寫“靜”,同時也寫“清”;“疏疏落落”的衰草,體現了“悲涼”。

  再如槐樹落蕊一段,整段都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的一陣掃后”幾句,給人以悠閑的感覺,突出了“清”。“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涼之感,正是緊扣“悲涼”。

  (六)本文的結構怎樣?文章怎樣前后呼應的?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采用并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后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自然之秋,贊頌北國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并愿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回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故都的秋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理解、掌握、積累好詞好句。

  找出文章中景物的具體特點。

  自主鑒賞文章的抒情段落。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品析文章重點段落,培養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

  通過合作探究,分析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字詞,學習文章以景顯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自主學習。自己賞析文中優美詞句,體會其中語言的韻味,提高自我語言鑒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文章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對故都秋的景物的描寫,來表達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提高對文章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和掌握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體會文中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意境。

  難點:

  把握文章寫景的主體,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和寂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反復朗讀法、指導法

  四、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老舍先生有過這樣的一段話“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樣子,我不曉得。但是從我生活經驗上去判斷,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天堂般的北平的秋,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的.景物,品味各段描寫景物的句子,并給這些景圖擬小標題。以第三段為例分析文本,對文章中的景物進行賞析,讓學生體會到郁達夫對故都的眷戀和懷念之情,以及心中的孤獨寂寞之感。

  深入研讀,賞析文本: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的漏下來的日光”中的“數”字寫出了什么?體現了什么?

  通過老師與學生互問互答的方式,明確了使學生明確了“數”字寫出了作者悠閑、清閑、愜意,體現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寞之感。

  運用老師所教的方法來賞析文中各幅景圖中作者是怎樣表現故都的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的?同時注意作者的語言和用詞。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老師指導的方式,來明確作者在每一幅景圖中表達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寫了雨后尋常北京人的對話顯示出了最自然的秋味。

  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引用了王安石《北山》中的“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遲歸。”這句詩表達的孤獨寂寞之感與文中郁達夫所表達的感情有異曲同工之妙,深化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

  在文章的結尾,為什么還要寫到南國的秋?

  通過老師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來明確在結尾處寫到南國的秋是為了與文中北國的秋形成對比,突出北國的秋的悲涼和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作者悲涼的心境。

  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小結:

  一起賞析了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這北國的秋是一幅美麗生動的水彩畫,畫中還帶著絲絲悲涼,是郁達夫對故都的思念和眷戀,畫中有情,情中有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給人畫一般的感覺。

  作業:

  描繪一幅你喜歡的景色或一個你喜歡的季節,要求:注意情景的交融,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且300字以上。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清

  靜

  悲涼

  葉落知秋圖

  秋蟬啼叫圖

  秋雨洗城圖

  佳日果樹圖

  庭院秋景圖

  情感:對故鄉的思念和眷戀之情

  故都的秋教案 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郁達夫對“故都秋景”的獨特審美體驗。

  2、使學生把握本文“雅俗相融”的語言風格,體會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

  3、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品味《故教的秋》的雅趣與俗趣,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設想】

  1、由學生自身經歷入手,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

  2、指導學生具體品讀課文,體會郁達夫作品里的雅與俗,真與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導入

  問題一:同學們,請大家用一句話真實地表達自己對今天天氣的感受。

  問題二:如果請大家任選一種事物來表達這種感受,你會選什么?準備如何講述?

  (給學生一二分鐘時間,讓學生做個思維的熱身運動,喚起學生體驗,讓學生能動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出語文課堂的張力來)

  二、談談議議,接觸文本

  討論:下面詞語在你的印象中,是富于詩意的嗎?

  【課件展示】

  悲涼一碗濃茶破屋秋草牽牛花落蕊掃帚的絲紋秋蟬衰弱的殘聲

  都市閑人黃酒/白干稀飯/饃饃鱸魚/大蟹黃犬/駱駝

  學生議論:“我”眼中的這些詞語

  教師歸結:

  1、多數詞語較“俗”;

  2、多數詞語在傳遞情感方面傾向于“悲”;

  3、若要欣賞這些詞語的詩意,得具有“與眾不同”的品質。

  無遺;秋是北方的白干老酒,烈辣十足,像“二鍋頭”,要端起大碗,一飲而盡,大醉之后,還喊著痛快痛快——喝這樣的酒才過癮。因此,要想飽嘗這野花白干酒似的秋,必須處于一種“全開全醉”的狀態,這樣才能領略真正的秋。而北國的秋,那才是秋味十足的秋。

  4、“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這四組對比性的比喻句,從四個角度精當地寫出了南國與北國之秋的差異。第一組從“酒”的角度寫味道的足與不足;第二組從“飯”的角度寫質的實在與不實在,饃當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組從“菜”的角度寫味道的濃與不濃。前三組正好是一桌菜,構思可謂獨特。第四組是從格調著眼,駱駝比之黃犬,可謂“大氣大派”,“駱駝”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國之秋豪放而不矜持。

  三、立足文本,認識作者

  教師:請同學們注意,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如果是你久違了這個大城市,懷念的將會是什么呢?

  學生談論——“我”心目中的大城市

  教師:郁達夫又是把“相思”寄托在什么上呢?

  【課件展示】

  1、“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特點:蘆花:樸素

  陶然亭:幽靜

  柳影:平淡

  蟲唱:野趣

  潭柘寺鐘聲:古老、寧靜而悠遠

  別人————索然無味郁達夫————留連玩味

  2、“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色彩:逃避鮮艷,追求淡素。

  欣賞點:殘敗的生命——色調十分地淡,還得加上“疏疏落落”的枯草(秋草)

  郁達夫:淡雅之人,雅趣之人

  3、“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描寫對象:

  落蕊——槐樹花(不起眼);快要死亡

  對比:

  一般人——視覺:顏色形狀不起眼;聽覺:聲音也沒有;嗅覺:氣味也沒有

  郁達夫——觸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

  教師:現在請大家說說通過對文章的解讀,你認識的郁達夫是怎樣一個人?

  學生討論發言——“我”心中的郁達夫

  補充資料:

  四、延伸拓展,余韻裊裊

  1、課堂小結:

  郁達夫把秋天寫得這么有詩意,賦予它以一系列詩意的高雅的話語,然而又不時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語進去,如:茅房、耗子、稀飯、饃饃。這些話語本身是缺乏詩意的,用在這充滿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很難調和的。但是,郁達夫卻使之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根源在于他的感情把大雅與大俗融為一體了。

  2、深入閱讀:

  郁達夫 《北平的四季》《江南的冬景》

  3、結束語:

  在現實的世界里,文學可能比任何力量都更為真實與有力。“作家和讀者比任何時候更清楚,文學是一種歷史因素,一種社會力量;偉大而美麗的怪誕之處就在于:文學越是文學——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它就越具有歷史特點,越能夠起作用。”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觀照自己,從而悟出人生之“道”。

  故都的秋教案 4

  導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征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導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精致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導學方法: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總的設計思路)我認為,在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歸結到一點就是一種人生的體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乃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悲涼美出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 導入新課 秋是四季中意蘊最豐富的季節,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引車賣漿者流”,都將自己的滿心歡喜,一腔離愁,寄諸秋色,讓學生舉例學過的有關秋的詩句并分類,哪些寫出秋的歡快美,哪些寫出秋的悲涼美,齊背《天凈沙 秋思》,體會其中的悲涼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達夫的筆下,秋又具有什么樣的美呢?這一設計引導學生感受本文的悲涼美。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 共同讀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鑒賞評價實踐創新

  這一環節設計讓學生清楚學習散文的思路

  三、 整體感知

  分開齊讀:1、2段女生讀,3段男生讀,4---10段教師讀,11段女生讀,12段男生讀,13段女生讀,最后一段師生共讀。這是根據文章氣勢的大小設計的。師范讀時要注意第四段,語速一定要慢,要讀出精致細膩的美,還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調一定拖長,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這里可讓學生反復的讀。

  朗讀時注意思考以下問題: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用一個字概括。

  四、 朗讀品味、鑒賞評價

  1、生:味 找出原句劃出。這秋味有具體指什么?用書上的一句話。生找出:清、靜、悲涼。

  2、思考作者寫了哪些秋景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味?(讓學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板書在樹葉上)

  3、小組討論:師:你們小組認為哪個秋景寫得最有味、最美?為什么?(討論15分鐘)

  第一小組:我們認為第三段最能體現秋清、靜、悲涼的味。根據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這給人清朗的感覺;聽鴿聲,這是以動襯靜,還有靜對著喇叭花,這都突出靜;悲涼體現在破屋、破壁腰、破敗。喜歡牽牛花還是藍色的,花底下還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這也突出了悲涼。

  師進一步啟發:作者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敗,他悲傷嗎?

  生:作者悲涼但不悲傷,原文有證據:“泡一杯濃茶,向院子一坐,看著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面對著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我們能夠想象到作者欣賞并陶醉在這悲涼的美中。這是一種人生享受。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們都很向往這種境界。

  師:一組同學感受得很深刻,郁達夫遇到你這樣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氣。(學生笑)

  4、第三組同學不服氣,直接站起來駁斥第一組:

  我們組認為第三段遠遠不如第四段好。我們先給大家讀一遍,讓你們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讀得非常緩慢,充滿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么清靜啊,作者不寫長在樹上的生氣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到鋪得滿地的落蕊,無可奈何花落去,悲涼味出來了。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而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致敏銳的作家,怎么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致的句子呢?

  這樣的句子感受細膩,語言精美,所以我們認為這段比上一段更能體現郁達夫的秋味---清、靜、悲涼。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段最能表現秋天那種落寞的美。(生熱烈鼓掌)

  師:郁達夫又多了幾位知音,你們能從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細膩的語言美,審美情趣頗高。不過,第四段還有一個精致細膩的景,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掃帚留下來的一條條的絲紋,作者觀察相當得細膩。

  師啟發:掃地有聲音嗎,為什么還要說靜?你能想象那種情景嗎?

  生:以動襯靜。我們想像到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閑得揮動著掃帚,聽著灰土與落蕊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顯出那種空曠的靜,讓人透著肌骨的涼,悲涼氣就不知不覺從心底冒了出來。

  師:這位同學想象力豐富,情感細膩,這么美的文章全讓他吃透了,第四段確實太美了,好,五分鐘背下。

  生背誦。

  5、齊讀610段,體會第八九段“了”、“啊”的讀法,腔調一定拖長,要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悠閑味。

  6、師:藝術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這篇文章通過精致細膩的語言,將秋味渲染得淋漓盡致。思考: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過渡到13段南國的秋)

  師啟發:那么南國的秋有何特點?

  生:慢、潤、淡、多雨少風。

  師:最后再次提到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起何作用?(討論)

  生:比喻、對比。作用:呼應前文;比喻新鮮妥帖

  師明確:從飲食文化入手,用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北國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國米酒釀造黃酒味潤,饃饃比稀飯味深,大螃蟹比鱸魚味濃,駱駝比黃犬味長,這種比喻真是讓我們垂涎三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師: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對此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么 ?

  生:頌秋,一曲悲涼的頌秋,雖然本文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但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涼就是秋的正味,生機勃勃是美,悲涼也是美,欣賞秋的衰敗,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7、小結:今天,我們仿佛和郁達夫共同品嘗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香,清爽宜人,回味無窮;又仿佛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余音繞梁,不絕如縷,韻味十足;還仿佛看到香山的紅葉,緩緩得向我們飄來。就讓我們撿起它作為歲月珍貴的書簽,永留記憶深處。(邊小結邊板書,打開多媒體,一片飄的樹葉)

  板書設計:一片香山樹葉,葉中心是味悲涼味,葉角上依次為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

  五、 實踐創新

  仿照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格式,根據課文秋景內容寫一首《天凈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凈沙-秋思

  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碧天。

  衰草、藍朵、殘垣,槐蕊滿地,故都人在獨嘆。

  六、教后反思

  這篇美文之所以流傳,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細膩的悲涼美,而在郁達夫的眼中悲涼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讓學生體會這種美,成了本課重點鑒賞的內容。欣賞生命的欣欣向榮是美,欣賞生命的衰敗、悲涼也是一種美。讓學生明白郁達夫的悲涼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種人生積極享受,可以喝茶欣賞來感受秋的衰敗和死亡,這是人生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為降低難度,我設計幾個問題,從“味”入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引導他們去感受這種精致細膩的悲涼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墻。這種衰敗,正是郁達夫的審美趣味。學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點點就是成功。學生的審美情感就開拓了,無形中提高了審美能力。鑒賞這樣的美文如果匆匆而過,分分層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費一篇美文,也枉費了編者連續選入教材作為經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教案 5

  【設計意圖】

  郁達夫《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的寫景抒情散文。課前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最大困惑在于不知道它美在何處,甚至有的學生直接說“不喜歡這篇課文”。有鑒于此,筆者在教學設計時試圖通過朗讀法與鑒賞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合作探究故都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主觀情感,以期深入領會郁達夫散文在藝術上所達到的圓融之境。同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改寫四首詩歌啟發學生跳出課本,學以致用,并引導他們關注自然,欣賞自然,以一顆敏感深情的心與大自然碰撞交流,充分感受萬物的生命與情懷,而文學正是感受萬物的表達。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段落,領會作者情感,掌握寫景技巧。如由高到低的寫景順序,以聲襯靜,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多種感官寫景等。

  2.鑒賞故都秋景圖與寫作校園秋景圖相結合,引導學生以詩意的眼光欣賞自然,以敏感深情的心靈感受自然,以生動的文筆描繪自然。

  【教學過程】

  一、元曲導入

  馬致遠散曲小令《天凈沙·秋思》

  這首小令通過“枯藤、老樹、昏鴉”等意象勾畫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圖景,讀來頓生一種悲涼,但又暗含無限美感,這就是秋天的味道。今天,讓我們跟隨現代散文家郁達夫一起再來品嘗品嘗這種味道,請看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作者對故都的秋總印象是什么?具體描繪了哪五幅秋景圖?導向預設:郁達夫對故都之秋的總印象是清,靜,悲涼。圍繞這個總印象,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圖: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奇觀。(借助多媒體依次展示)

  三、合作探究

  小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圖為例賞析,作者描繪了哪些自然景物?抒發了怎樣的主觀感受?運用了哪些寫景技巧?(展示要求:組內1人朗讀;1人板書;1人解析;其他小組成員評議補充)

  導向預設:找出破屋,馴鴿,日光,藍朵,青天,秋草,落蕊等自然景物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而準確理解自然景物背后包孕的主觀感受卻并不容易。于是,老師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來體會作者情感,掌握寫景技巧。

  例如,在寫景的順序上,第一幅圖畫采用了由高到低的手法,先寫“很高很高”的天空之色,次寫半空中的飛鴿之聲,再寫于地上細數“槐樹葉底”的日光以及在“破壁腰中”看到的牽牛花朵,最后聯想“牽牛花底”的秋草。除此之外,“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以聲襯靜,體現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靜”印象;“青天”和“藍朵”都屬于有意選取的冷色調詞匯,除了有視覺上的繪畫美之外,也正好符合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清”印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又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將作者與大自然的深情交流狀態作了細膩的描寫,且將作者對故都之秋獨有的情感體驗表現得絲絲入扣,我們細細品來可知郁達夫在此寫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普遍孤獨感,展現了一種自覺而深沉的生命“悲涼”意識。可見,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描寫無不與作者對生命的微妙感悟密切關聯,而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他把主觀之情與客觀之景融合,為讀者營造出了無限的審美空間。因此,也可以說課文最核心的寫景技巧就是以情馭景,情景交融。

  四、出乎其外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歌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個評語準確揭示出了詩畫圓融的藝術境界在王維作品中的體現。其實,《故都的秋》雖是一篇現代散文,但文中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可以說文章主體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圖畫,也能視為一首首詩歌,教師因此便可借助畫面嘗試原創詩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老師點撥古詩,學生齊讀新詩) 《故都秋興》(其一)

  故都小院秋晨涼,破壁租屋漏日光。 藍朵牽牛花色冷,細長疏落草枯黃。 (注:首句第五字“秋”應仄,在此不論) 《故都秋興》(其二)北國八月朔風來,落蕊平鋪滿地槐。

  樹下庭前一陣掃,空留灰土遣余哀。

  (注:“朔風”,在這里取寒風之意)

  《故都秋興》(其三)

  北平處處樹成林,蟲唱無須山上尋。

  衰弱蟬鳴為特產,家家戶戶奏秋音。

  三首小詩分別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畫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蟬殘鳴),接著再用一首新詩融合五幅圖畫,題名為《秋在何處》:

  秋在何處?秋在何處?

  在北國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你若要尋秋,你只需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綠的天色,聽馴鴿的飛聲,將一絲絲日光細數。

  秋在何處?秋在何處?

  在北國的皇城人海,在街頭的一顆槐樹,你若要賞秋,你只需得一點空閑,踩一地落蕊

  聽聲音沒有,聞氣味也無,偏生出些歲暮將來的感觸。

  秋在何處?秋在何處?

  請聽衰弱的.蟬鳴,如泣如訴;請看滿樹的秋果,八九分成熟。

  忽一陣涼風,卷起了塵沙灰土;又一層雨過,引來了悲涼幾許? 總的來看,無論是描繪五幅秋景圖的一首新詩,還是逐一展示三幅秋景圖的舊體詩,其中的詩歌意象都直接來源于課文,詩歌情感也依托于課文,詩歌意境更未超出課文,也就是說課文中本就貯滿了濃濃詩意,而上述幾首詩歌只不過是對課文的一種形式改寫和內蘊還原,是“故都”有畫也有詩的一種有效證明和直接呈現。以此觀之,這便是郁達夫在散文創造中所達到的一種詩畫圓融的至高境界,也是《故都的秋》這篇課文體現出來的一個藝術特色。

  五、學以致用

  請同學們借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以詩歌或散文片段的形式描繪一幅恩施高中校園秋景圖。(要求:1.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景物,帶著感情寫出特點;2.注意寫景的順序和層次,并自覺運用一些課上學到的寫景技巧)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自然景物 秋蟬殘鳴 主觀感受 秋雨話涼

  秋果奇觀

  【教學反思】

  這堂課在設計上有兩個突出亮點。

  一是穿插四首原創詩歌將教師的寫作特長與語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了文學和教學兩兩齊美,且教師的下水作品給學生以大膽的示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二是合作探究賞秋與學以致用寫秋相結合,啟發學生對課文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將語文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培養他們關注自然、欣賞自然的文學觀察意識,體現了價值觀的引導。

  同時,不足之處也有兩點。一是課堂環節略有瑕疵,五幅秋景圖的命名可由教師示范、學生模仿來進行,以期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而不是由教師一次性全部拋出來取代學生的思考。二是省略了文章的議論文字和南北之秋的對比部分,課本解讀利用略顯淺薄,缺乏厚重感。

  故都的秋教案 6

  【教學目標】

  1、了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蘊,并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5、培養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著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但大體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頌秋,而面對這么多的精彩,他會怎樣獨運匠心,另辟蹊徑,才不落窠臼呢?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賞析郁達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知人論世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于1934年7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記。

  三、解題

  讓學生分析題目,看看有什么疑問和發現

  參考:(1)文體,寫景抒情散文。(2)中心語是“秋”,是一篇寫秋景的散文。小結:從大家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經驗呢?——抓住題目的內涵。

  四、深入研讀課文,整體把握,適時討論,走近大師,走進作品

  (一)解決預習問題

  1、作者對故都的秋持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向往、眷念、熱愛。(我的不遠千里……,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2、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么特征?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3、文章哪些段落集中描寫了故都的秋景?這一部分寫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學生自由發言。給每幅圖加個小標題。

  參考

  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奇景

  (十分鐘)

  五、合作探究

  1、文章是怎樣具體表現“清、靜、悲涼”的特征的?

  下面請同學們以我們的學習小組為單位,選擇你們喜歡的一幅畫面,進行仔細品讀,看看文中是怎樣通過景物描寫展示北國之秋這一特點的?然后公推你們小組的一位同學展示你們的討論結果。(提示:同學們應注意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和傳遞聲音的事物,抓住這些詞語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五幅秋景圖,體會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參考:

  (庭院秋晨)

  所寫景物:

  1、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

  2、一絲一絲漏下的日光;

  3、牽牛花的藍朵。

  4、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明確:1、天色碧綠,看得很高,能見度大,可見,天空無雜質;

  2、再看漏下的日光,一絲一絲多么分明,可見,沒有混雜物;

  3、再說牽牛花的花色,藍色,冷色調,給人感覺清透。

  這此景物都共同突出一個“清”字。

  景: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明確:以有聲襯無聲。正所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景:一椽破屋,破壁腰。

  提示:屋壁盡顯荒涼,冷色襯托涼意。

  小結:這幅畫可概括為——庭院秋晨。作者通過借景抒情(所謂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內心要表達的某種情感蘊含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借景物來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的手法,把對秋的感受與景的選擇可以說達到交融合一的境地了。

  (秋槐落蕊)

  明確: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靜。氣味也沒有,微細柔軟的觸覺,掃帚的絲紋——清,潛意識下覺得有點兒落寞,“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悲涼。

  小結:一葉知秋,歲之將暮,悲從中來。

  (秋蟬殘鳴)

  明確:衰弱的殘鳴、啼唱、嘶叫。

  小結:這嘶叫是生命將逝的哀嘆,涼從此出;另外,衰弱的殘聲都聽得見,足見故都秋之寂靜。

  (秋雨話涼)

  擬境朗讀:云散雨霽,橋頭影里,都市閑人,緩慢悠閑地對話。“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陣”字像“層”字,平平仄仄的歧韻,作者認為“倒來得正好”,試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明確:

  ①“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體現對秋的深切體味;再加上破折號,聲音綿長濃郁,隱含著意味深長的感嘆,這涼不僅在身,更涼在心里。

  ②“陣”字表明涼意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而“層”境界頓顯深、廣、濃、厚。寫出了北國之秋經過一場場秋雨的洗禮,而漸濃漸深,漸染漸醇的特點。所以說,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小結:如果不是從內心深處感悟這故都的清秋,是不會有如此真切,如此細微的感觸的。

  (十五分鐘)

  六、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①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游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

  明確:

  “一切景語皆情語”,點明了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著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敗的環境,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樹等景物的清閑、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拓展:《天凈沙…秋思》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②文章描寫的主體是故都之秋,作者為何在開頭和結尾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閑筆?

  明確

  文章通過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于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③剛才分析的內容,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接下來這個自然段,大家考慮它使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明確:議論。

  問:那么,作者在寫景抒情散文中插入一段議論性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明確:在理論上深化文章的主題,在于“喻理”“明旨”。

  小結:散文的特色是“形散神不散”,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都要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明白作者不管寫什么內容,采用什么手法,都是為主題服務的。

  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閱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十三分鐘)

  七、延伸拓展(任選一題)

  1、這一篇課文,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這種寫法,不可能對郁達夫做全面的了解,我們可以在課后繼續通過各種渠道來探討,寫一篇讀書筆記。

  題目:

  我眼中的郁達夫或郁達夫散文研究

  2、通過這篇散文的學習,嘗試寫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如《江中的秋》或《家鄉的秋》

  (兩分鐘)

  故都的秋教案 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2、讓學生領會文章以情馭作文吧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讓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不滿現實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心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不滿現實而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心情。

  教法:

  講授法誦讀法

  學法:

  品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設計:

  一、導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豪邁壯麗……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音;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顏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狀。共同走進《故都的秋》體會秋味。

  二、解題

  故都的秋:秋點出描寫的內容,故都表現表明描寫地點,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因此題目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

  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三、知人論世

  郁達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懷魯迅》等。

  郁達夫1922年和郭沫若、陳方武等人組織了創造社。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后,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并且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后來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1933年到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在那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到處游山玩水,以排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導致的寂寞,并寫下了許多優秀的游記。1934年7月他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味”,并且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學習這篇文章我們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并且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當中的思想感情。

  四、鑒賞分析(聽錄音、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一)易錯字詞

  馴鴿落蕊橢圓平仄頹廢歧韻

  (二)學生分享自己家鄉秋天的特征

  (三)文本解讀(用分組誦讀法)

  課文共14個自然段,分為總起、分寫、總括三個部分。

  1、第一、二段分別寫的什么內容?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2、第13自然段通過鮮明的對比,體現故都之秋怎樣的秋味?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最后一段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四)小組研討

  1、第一、二段分別寫的什么內容?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1)北國之秋的特征(感受):清、靜、悲涼(文眼)

  “不遠千里”寫出了作者內心迫不及待地想飽嘗北國“秋味”,表達了作者對故都的秋無限向往之情。

  第一段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向往

  (2)南國之秋的'特征:慢、潤、淡

  從各個不同的方面敘寫南國秋天的不足,反襯北國之秋的美好。

  第二段寫: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對比,抒發對故都之秋的熱愛之情。

  2、第13自然段通過鮮明的對比,體現故都之秋怎樣的秋味?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比喻

  本體: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

  喻體:黃酒之與白干

  稀飯之與饃饃

  鱸魚之與大蟹

  黃犬之與駱駝

  體現故都之秋濃烈、敦實、深長、厚重的“秋味”

  3、最后一段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體現了作者對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戀和無比的熱愛之情。

  小結

  《故都的秋》是現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通過學習我們感受到顛沛流離的生活,讓詩人飽嘗人生愁苦和悲哀。故都的清,靜,悲涼也正是他心態憂郁,孤獨,落寞的外化。特定的時代和社會風云在一位知識分子的心靈中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使讀者品讀時不免產生絲絲苦澀。

  作業

  1、搜集整理關于秋的名句和古詩詞;

  2、反復朗讀《故都的秋》,體會語言美;

  3、繼續學習文章的第二部分內容。

  故都的秋教案 8

  【教學目標】

  1、能夠用動筆讀書的方法,自讀課文,圈點勾劃并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對文章的重要段落、重點句子、佳妙句子等作批注。

  2、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體會作者對“綠”的獨特感受并進而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3、拓展延伸:

  ⑴ 給《囚綠記》寫一段總評;

  ⑵ 寫一封信:致“綠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圈點勾劃、作批注、感情朗讀等方法讀出自己對“綠”的獨特感受與體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究文章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

  【總體方案】

  自主──互動──探究──延伸。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綠,是生命的舞蹈者;綠,是大自然的天使;綠,是瀕臨絕境的希望,是陷入混沌的生機;綠色多么使人迷醉,多么讓人向往啊!同學們,剛學過朱自清的《綠》,你們也曾經與作者共同迷醉于那鮮潤的、可愛的、奇異的、無以比擬的綠,你們的心也曾經隨著作者的文筆,在搖蕩,心靈深處的那根敏感的弦,被綠撥動著……下面,請同學們高聲朗讀朱自清《綠》的兩段文字:“那醉人的綠呀!……但你卻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綠呀!……我人此叫低女兒綠,好么?”

  2、綠色,以它特有的魅力,以它離合的神光招引著我們,今天,我們將學習另一篇有關寫“綠”的文章──《囚綠記》,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將與作者分享“綠”的另樣風韻與品格。

  二、交流閱讀感受、整體把握內容

  1、交流閱讀感受:同學們在課前已經用圈點勾劃的讀書方法較深入地預習了課文。現在,你們能否談談:你讀完這篇文章后有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在你的心中激蕩?你當時產生了什么樣的感觸與聯想?(學生交流,生生、師生互動)。

  2、小結:同學們在讀書的過程中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做到動筆讀書,這很好。其實,同學們剛才交流的感觸、體悟豐富多彩,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即:你們談的感受都離不開一個“綠”字,而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囚綠記》,也緊扣一個字來寫的,你們說說應該是什么字?(學生討論、交流,老師注意引導)

  3、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緊扣一個“綠”字來寫,都寫了哪些與“綠”有關內容?能否在“綠”字前面添上一個字來表達每一個與“綠”有關的內容。

  (學生交流,反饋老師引導,形成共識,老師板書)

  擇綠→賞綠→囚綠→釋綠→念綠

  三、重點研讀、深入感受

  1、研讀4~5段:

  ⑴ 要求:請畫出寫作者“擇綠”的.句子,并作批注,感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 學生活動,并交流反饋,老師小結板書:

  擇綠:一見鐘情

  (渴盼、熱愛)急不暇擇

  視同至寶

  ⑶ 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體會重點句子所蘊含的感情。

  2、研讀6~7段:

  ⑴ 要求:畫出作者“賞綠”的有關的語句,并作批注,感受體會作者的感情。

  ⑵ 學生讀書,勾畫并作批注,交流反饋,老師小結,板書,并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

  賞綠:留戀、歡喜 心心相印。

  ⑶ 學生活動:“我了解自然之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一句表現了作者和綠作無聲的心靈交流。對著這滿藤的綠,如果這時你是作者,你會對這“綠友”說些什么呢?

  3、研讀8~11段:

  ⑴ 請你畫出重要句、佳妙句,并作批注,交流你的發現與閱讀感受。

  ⑵ 學生活動并反饋,老師的引導注意以下幾點:

  ① “我”囚綠的原因:愛之深、占之切。

  ② “囚人”對光明的執著追求、不屈服的品質。

  ③ “我”的深深自責。

  ⑶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并體會作者的感情。

  ① “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要它為我作之聲的歌唱”。

  ② “它的尖端總朝著……我對它的善意”。

  四、探究、拓展

  1、作品的主題內涵你怎么理解?

  (提示:可以聯系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

  2、作者最后提到自己“懷念著圓窗和綠友”,并希望注重和它們見面,這里除了表現對“綠友”的思念之情外,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

  3、小結:

  本節課學習過程:

  捕捉閱讀的第一感受→研讀課文,找重點句、佳妙句,作批注,再深入地體會這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并在朗讀中感受→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內涵。

  4、拓展:

  ⑴ 給《囚綠記》寫200~300字的總評;

  ⑵ 以作者的角度寫一封信:致“綠友”,以表達深切的思念。

  故都的秋教案 9

  一、教學設計理念: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紛紛開始生成性課堂的教學探求。生成性的語文課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筆下的“麥田”:有一群孩子在課堂“麥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戲、狂奔、亂跑,新的活動不斷生成。教師就是站在那“麥田”懸崖邊的守望者,守望著這片麥田,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就把他捉住,不讓一個孩子掉下“懸崖”,不讓學生迷失于“課堂生成”。

  在這堂課的設計上,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欲望為起點,課堂上適度發揮主導作用,給予學生有效的價值引導和點撥,對于學生生成的單一的信息資源,通過追問補充的方式將他們帶到思維的邊緣,讓思考“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必修2第一單元的第二篇。本單元所選的三篇課文都是抒情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是通過鑒賞品味語言,向深層次賞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賞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從文章的“景語”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現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獨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實用閱讀能力和增強學生的主動性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我將本文分為兩課時來學習。第一課時從內容和背景方面研讀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課時從語言和藝術手法方面,體察作者情感。這是第一課時的設計方案。

  三、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對散文是不陌生的,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進行過初步的鑒賞。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既要讓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

  四、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色,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2)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課時教學重點、難點及依據:

  由于作者所處的年代已遠,學生在把握作者情感上有一定的難度,也難以領悟主觀色彩籠罩之下的景物描寫的妙處。所以體會本文情景交融,引導學生推敲本文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既是教學重點,又是學習難點。

  六、教法學法設想:

  1、采用教師與學生互動合作的教法。

  (解說:在新課程理念中,課堂是個有機融合體。從互動角度引導學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隱藏的生命情感。)

  2、朗讀感受,重視誦讀、美讀。

  (解說: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讀來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3、讓學生讀、說、品、評,合作探究

  (解說:閱讀實踐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精神和自學習慣。)

  七、教學輔助手段:

  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設計:

  依據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的思考,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貼近生活,進入情感

  一開課,老師與學生共同回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等一系列的描寫秋天的詩詞……是的,不同的人對于秋有著不同的感受。毛澤東讀到秋日的壯麗,杜甫讀到秋風的悲涼,柳永讀到秋雨的凄苦。那么,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會談身邊的秋天,一方面給人以豐收的感覺,田野里,各種莊稼陸續成熟了,果園里,各種果樹掛滿枝頭,天高地廣,金風送爽,令人心曠神怡;另一方面秋天也會給人帶來破敗、凄涼之感:北雁南飛,枯葉飄零,收獲后的田野,一片狼藉,風中夾雜著寒意,讓人心緒悲涼等等。

  “一個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世界”,那么,讓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的《故都的秋》,體味一下郁達夫眼里的秋天是怎樣的呢?

  (解說:這一導入,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最佳狀態,也就進入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 誦讀感悟,辯論情感

  1、先聽課文朗讀錄音,配上一段憂郁抒情的音樂《秋思》,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調。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在文中勾畫出作者選用了哪些平常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2、聽完課文錄音,請學生讀課文1-2自然段,分別用文中的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解說:這一設問意在要求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

  學生很快悟出:作者眼里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清、靜、悲涼”

  3、那么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

  將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為兩組。要求各組同學在回答時以文本為依據。

  學生有了爭論意識,就會積極、主動地閱讀課文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語句,在閱讀和爭論中提高運用文本的能力。

  “頌秋”組的.同學就會從作者贊美、眷戀故都的感情角度來選讀文段證明自己觀點,而“悲秋”組的同學則會從蕭瑟的景物的文段描寫中讀出“悲涼”。學生很容易讀到五幅秋景圖: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蟬的殘鳴、秋雨的涼意、秋棗的色彩。那作者為什么不選故都的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郊是眾多優美的風光,而是選取生活中非常普通、不起眼的的幾幅畫面來作為故都的代表呢?為什么南國的秋就不能體現作者的情感呢?

  學生經過一系列深入的辯論后發現:作家會選什么樣的景來抒什么樣的情,這都跟作家的個人心境有關。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對故都秋的眷戀和向往,是積極贊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調又是憂傷的,悲涼的。可以說《故都的秋》是一曲悲涼的頌歌。

  (解說:有意讓教學重心下移,設置了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這是一種聯系文本進行分析的思維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篩選、提取文中信息,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產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閱讀和爭論中,加深對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的領悟,加深對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認識,突出了本堂課教學重點。這種放手讓學生討論的做法,能讓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有助于思維的互補,更有助于合作能力和發現能力的培養。在這里,課堂就是一條生生不息流動著的河流,師生成為課堂生活的創造者。)

  (三)研讀探究,發現情感

  繼而,教師拋出一個學習缺口,師生進行互動研討探究——郁達夫眼里的秋天為什么會是這樣呢?(下面是我上這堂課與學生互動的片斷)

  生:可能跟他的年齡有關吧。

  師:郁達夫寫此文時年齡只有38歲。

  生:可能和作者的性格有關吧。

  師:可惜我手頭沒有這方面的資料能幫你證明這一點。

  生:是不是跟作者的生活時代有關?

  師:不錯,郁達夫生活在動亂年代,但是像他這一時代的其他作家也寫過反映季節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就寫得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生:也許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

  生:還可能和作者的心境、情懷有關。

  師:郁達夫1913年9月隨長兄赴日留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熏陶。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他愛國熱忱。

  生:由此看來,作者因眷戀故都才產生這樣的情感。

  生:作者寫南國之秋,秋味不濃,難以讓人滿足;寫北國的秋,才夠得上心理上的秋味。

  ……

  通過互動之后達成共識: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與作家的個人氣質、生活經歷、文藝觀和審美追求等有關。

  (解說:“因學定教”是一條不能違背的原則,無論預先考慮如何周密,在課堂上還是要尊重學生思維變化,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教師要隨機應變,只要不妨礙教學的終極目標就可以。這一教學環節是“讓學生去探究發現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在這里,我沒有進行傳統式的作者簡介、寫作背景介紹,只是讓學生既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成功的喜悅,而且是自主學習的興致和開發性學習的欲望。)

  接著,進入延伸拓展環節,根據學以致用的原則,設計這樣一道練習: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可選取文中五幅畫里的景物,也可聯想我們家鄉秋天里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寫。看誰說得新!說得多!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簡陋的小屋里;它在濃濃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飄香里。

  故都的秋教案 10

  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能力目標:

  抓住“清、靜、悲涼”這個牛鼻子,理解情景關系;

  學會反復誦讀,品味語言,增強語言的感受力;

  學會知人論世,分析文章。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誦讀品味重點語段,通過意象比較明了作者感情特點;

  聯想想象,身臨其境,以體會意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熱情;

  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秋蟬、秋花、秋雨、秋棗等意象中蘊涵的情感;掌握文章運用對比、比喻等多種手法摹寫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悵地歌唱:“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在《九辯》中悲傷地吟誦:“悲哉秋之為氣,蕭瑟兮草木搖落兮而變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無依時哀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達夫心中,又該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進他豐富的內心世界。

  (二)分析文題,感受眷戀

  師:文題中“故都”指的就是當時的北平,那為何不以“北平的秋”為題呢?

  生討論,師相機點撥,達成共識:“故都”之“故”有落寞滄桑之意,無比眷戀之情;“故都”更有一種文化的厚重感、歷史的滄桑感。

  (三)層面閱讀,整體感知:

  1、師與二生合作朗讀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圍繞“秋”寫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幾個整齊的短語加以概括嗎?這些景物總的特點是什么?你能用課本上的一句話回答嗎?

  2、誦讀評價:

  3、生討論交流,師相機點撥,形成板書(見后)。

  (四)得意閱讀,領略意境:

  1、師: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綠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靜的,靜在馴鴿的飛聲里;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釣魚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著說下去嗎?

  生在低回哀怨的樂曲聲中自由誦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后進行仿句練習。師根據情景關系進行點撥并及時總結。

  2、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確實令人回味,但文章還有一段,無論是內容還是表達方式都與這幾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來,并說說作者為何要旁逸斜出、節外生枝?

  生找到后個別朗讀第12段,余者思考:這段的關鍵句是什么?

  生討論交流,找出關鍵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

  師小結:這一段議論有關秋的詩文,創造了一種文化的氛圍,在自然氣息之外,再填一層文化的氣息,彰顯故都豐厚的文化底蘊,更顯示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同時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3、正如作者所說,秋能引起人們“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嗎?你能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來印證你的觀點嗎?

  生分別在開頭和結尾找到相關語句,師生討論達成共識:作者用南國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對比,并用博喻寫出自己對故都的愛。作者在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悲涼來頌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深沉的愛給故都的秋。

  4、那作者為何此時心中有如此濃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這哀愁仍然揮之不去呢?你能聯系1934年的中國和作者談談嗎?

  1934年4月,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他從上海遷居到杭州,這段時間里,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許多時間到處游山玩水,寫下許多記游散文,1934年7月,中國大地連年混戰就,民不聊生,郁達夫本人也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寫下了本文。因此文中這個“清、靜、悲涼”的北國之秋,是作者當時苦悶心靈的折光。

  (五)學法指導,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論世,是散文閱讀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閱讀還應做到如下幾點:反復誦讀,體會感情;展開想象就,領略意境;圈點批注,品味語言。

  (六)創造閱讀就,讀出自我:

  師:文藝作品的.解讀是多元的,如果撇開寫作背景不談,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懷的?請你打開古詩文的記憶倉庫,拾取幾片金黃的秋葉,再思考上述問題。

  學生交流,師屏顯資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詩經。小雅。四月》)

  2、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屈原)

  3、秋風起兮云飛揚,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漢武帝)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5、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李白)

  6、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上汝州郡樓》李益)

  師小結:秋本是個平常的季節,但秋風蕭瑟、秋葉飄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發游子、思婦、久戍不歸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發他們思歸、懷鄉、嘆逝、傷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葉、秋花、秋聲等自然景觀就作為一種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詩文中,悲秋作為一種文化的因子積淀在中華文化的河流之中。有著深厚古典文學基礎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涼起來。

  (七)布置作業,小結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嘆,哀愁不等于沉淪,和前人一樣,郁達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時暗示我們:只要人類還在,文化不死,傷春的淚就流不盡,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業:

  秋是美的: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飛,秋有形;橙黃橘綠,碩果飄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顆錦心,一雙慧眼,一支妙筆,你一定能描繪一幅折射你心靈之光的秋景圖。請已“我眼中的秋”為話題寫一篇隨筆,相信你能做到緣情寫景,景隨情遷。

  (八)教學反思:

  囿于比賽紀律,課前不得與學生接觸,學生也不曾預習,所以整堂課上,我像一個并不高明的導游,指點江山,帶領學生欣賞我眼中的美景,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明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突出,我平時教學中最愛、最容易出彩的質疑環節也不曾設置。所幸的是整堂課語文能力的培養落到了實處,多元解讀的理念得以確立。不過,由于時間關系,文化解讀過程中對本文、對我國古典文學中的悲涼美不曾涉及,從而坐失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良機,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故都的秋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征,培養審美、鑒賞能力。

  2、理解作者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觀。

  3、要求學生掌握3個知識點。分別是怎樣扣住“清”、“靜”、“悲涼”來寫故都的秋;怎樣把故都的秋與南國的秋進行對比;如何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教學重點難點】

  1、 全面理解本文的題旨。

  2、 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3、 欣賞作品的繪畫美。

  【教學方法】

  運用披文入理、緣景入情的賞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緣,揣摩情語,領悟情思,形成鑒賞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相關準備

  1、引入課文: 在背景音樂《長亭送別》中讓學生欣賞幾幅關于北方秋天的圖片,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引用別人的詩句來說。

  每個人對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郁達夫先生筆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樣的呢?

  在歷代描寫景狀物的詩文中,寫秋景狀秋物的篇章數不勝數,名篇迭出。今天看看北京的秋天在郁達夫筆下又是怎樣一番情致。(教師板書課題)

  2、介紹背景(印發資料)

  作者: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縣人。創造社的重要成員之一,現代著名作家,詩人。1896年,郁達夫誕生在富陽這個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據說他家藏四萬卷書,郁達夫在少年時期就全部翻讀過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1913年,他留學日本,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及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的熏陶。十年異國生活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忱。1922年,他回到祖國,與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了“創造社”1930年,他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4月,他離開上海隱居杭州三年,過著游山玩水的隱逸生活,為派遣苦悶,寫了許多游記,多為遁世作品。1937年,他憤起離家參加了抗戰工作。1945年在南洋被日軍殺害。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說、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具有深厚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熱情坦蕩的鮮明風格。這一風格也體現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善于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卻很統一,正如郁達夫自己所說的:“悲懷傷感,決不是一個人的固有私情,照托爾斯泰的藝術論看來,則感情的渲染傳統,卻是藝術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不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白敘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著回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郁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郁達夫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方面。其小說代表作為:《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夜茫茫》等。

  背景: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于1934年,作者正處于苦悶時期。

  二、整體感知

  (—) 指導學生初讀文章,理清行文脈落。 學生品讀后,研究,討論。

  教師以問題點撥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稱北平,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標題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學生討論回答之后明確:北京歷史悠久,秦漢以來,它一直是中國北方的重鎮,遼、金、元、明、清均定其為國都, 一個“故”字不僅道盡了歷史的蒼涼與厚重,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無所不在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氣息。

  1、本文圍繞“秋”,描寫了哪些關于秋的景物?

  (秋晨天空、秋牽牛花、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秋棗奇景”等)

  2、在刻意描繪的五種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容?

  (首尾都點到了南北不同景點的秋色:南國的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秋味,揚州“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駝[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關于秋的議論,其中點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指導學生細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征。

  教師以問題點撥。 學生欣賞、討論。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兒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各具怎樣的`特點?

  (作者先從“秋光”寫起,秋天的早晨,仰視可見“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近看可以“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還有那“玉泉的夜月”,給人以高遠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們還能從文中聽到“秋聲”,“西山的蟲唱”,“秋蟬衰弱的殘聲”,是凄涼哀惋的,但也有“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和“潭柘寺的鐘聲”,是高亢,幽遠、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鴿蛋似的棗兒”從淡綠微黃到紅透的成熟過程,也有喇叭似的朝榮“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主觀感受,顯示著秋之火熱與冷漠的統—。還有秋樹的落蕊,沒聲、沒味,“會鋪得滿地”卻“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朧中又有落寞蘊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陣涼風,一層秋雨,平添“無邊雨絲似愁長”的凄涼之味。)

  2、縱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

  (北國秋的特點“清”、“靜”、“悲涼”的特點,而南國秋則具有“慢”,“潤”、“淡”的特點。作者多次提到南國之秋都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以南國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濃郁。以南國之秋的“色彩不濃,回味不永”來烘托北國之秋的色彩濃重(棗子紅透、牽牛花的藍白之色)、天之高遠(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使人處于其中,回味雋永)

  三、誦讀全文,自選兩段背誦。(首段和倒數第二段)

  故都的秋教案 12

  教學目標

  1.了解郁達夫及文章的創作背景,積累文學常識。

  2.概括并鑒賞文中的五幅秋景圖,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分析并鑒賞文章中的襯托和對比手法,學習并應用到寫作實踐中。

  4.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文章明白曉暢、簡潔清麗的語言。

  思維發展與提升: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觀情感,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審美鑒賞與創造:通過文章的學習,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贊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憂思及落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文章的藝術技巧。

  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課前準備

  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葉知秋”,秋天是文人筆下的“可人”,書寫情志,寄托思緒。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異。今天,讓我們一同走近,郁達夫筆下的《故都的秋》。

  二、寫作背景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參加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1936年2月離杭州赴福州。在這段時間里,他的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著一種閑散安逸的生活,同時花了許多時間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過程中,他寫了許多游記,這是他在這段時間內創作的主要收獲。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古都的秋“味”,并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作者介紹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他出生于書香門第之家,據說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閱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四、題目解讀

  本篇寫于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五、層次結構

  文章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通過比較指出北國之秋的特點。

  第二部分(3-12):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

  第三部分(13-14):再次總結寫出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六、全文分析

  1.題目是文章的線索,“古都”就是當時的“北平”,那么可不可以用“北平的秋”來代替原題?

  明確:

  不可以。“故都”兩字指明了描寫的地點,因為即含有一種文化底蘊也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情。“秋”確定了描寫對象,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著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深沉。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憂郁、孤獨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時,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時代性。社會風云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里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著一些苦澀。如果換成“北平的秋”就很平淡,少了深沉的韻味。

  2.讀1、2自然段,結合自己的勾畫思考:這段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

  這兩段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并用江南之秋的慢、濕、淡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向往之情。

  3.讀第3段,思考:這幅畫面的景物怎樣體現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

  “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凈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著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著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記敘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敘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敘的?

  明確:

  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說,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么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5.體會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明確:

  “秋槐落蕊”圖:“靜”:“鋪得滿地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感覺”;“清”:“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悲涼”:“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落寞”。

  “秋蟬嘶鳴”圖:靜:處處蟬鳴聲,以動寫靜;悲涼:秋蟬衰弱的蟬聲

  “閑話秋涼”圖: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橋影;靜:息列索落的雨聲,以動襯靜;悲涼:涼風、雨后話秋涼的“都市閑人”

  “秋果勝景”圖:清:果實成熟的八九月;悲涼:西北風、塵沙灰土的世界

  6.文中第12段是議論語段,本文重在表達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懷念,這個議論語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

  作者在本段中先寫出不僅是中國人,就是外國人面對秋天也總是要抒發感慨的,“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接著又指出中國文人尤甚,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系特別深了”。最后再強調,“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這一段采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說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也使文章舒朗不羈,揮灑自如。是從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以及開闊感。

  7.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明確:

  頌秋。但是,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說,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8.讀最后兩段,思考: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最大的區別在什么地方?作者在對比之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

  這兩段主要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通過對比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念之情。作者用四個比喻,分別從味道的足與不足、質的實在與不實在、味道的濃與不濃、性情的厚重與不厚重來表現故都秋的特征。

  9.本文的結構怎樣?文章怎樣前后呼應的?

  明確: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對比,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眷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敘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敘部分采用并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種景物,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雨后話涼、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贊頌自然之秋,贊頌北國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將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并愿意拿壽命去換取北國之秋,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之情。首尾照應,回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七、中心思想

  本文緊緊圍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來描寫故都的秋景、秋味和秋天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向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作者憂郁、孤獨的心境。

  八、寫作特點?

  1、烘托比照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烘托比照的手法,抑南揚北,映襯出故都之秋的濃度與特色。欲說北國之秋,先道江南的秋是“半開半醉的”,是溫和的、漸進的,像一杯溫開水,平淡無味,因此南國的秋是大不如北方的。下文則具體地寫故都的秋的本色。無論是漫游景點,還是“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整個故都都被秋色裝點著,真是無一處無秋意。南國怎么可以相比呢?至此,北國之秋的“清”與“靜”,可謂寫得“飽”且“透”且“十足”了。

  2、復沓、跌宕的手法

  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秋味”這個抽象的“感覺”,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有“秋味”的描寫鏡頭,使本來抽象的東西也成為可感觸的具體物象了。當然,本文最主要的復沓、跌宕還不在于具體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過“旋律”和“情味”反復,撥動讀者對于“秋”的宏觀和微觀的認識與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表達上采取了敘述、描寫與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發情,將“物”、“我”,“主”、“客”完美地統一到“意境”這個極點上,通過讀者的美感經驗而完成作者所要傳遞的思想。

  3.排比修辭格

  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達夫出神入化地運用了排比。看似信馬由韁,隨手拈來,再細細琢磨,不禁讓人嘆服,實乃精心之作。巴金先生曾說:“達夫《故都的秋》大量運用排比句式,語意暢達,可以說是現代文中運用排比的典范之作。”比如: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作者在這里用了“下得......下得......下得”這樣的排比句,將“奇、有味、更像樣”三個中心詞的間距拉長,讓讀者在閱讀中有充分的回味余地,同時渲染了氣氛,感傷之情由此便散發開來。

  九、補充資料

  了解“散文”

  (一)散文的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說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空的限制,表現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作者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法,表達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3.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

  散文的語言大多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同時,又兼具簡潔質樸,自然流暢的特點。

  故都的秋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意境,鑒賞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品味課文中精致細膩的語言。

  2.通過朗讀課文、小組討論,理解文意,體會意境,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3.聯系時代背景,體會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秋色所流露出來的深遠憂思和孤獨感以及對故都的秋的眷念與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體會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意境。

  難點:體會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秋色所流露出來的深遠憂思和孤獨感以及對故都的秋的眷念與熱愛之情。

  三、教學方法

  引導啟發法、朗讀體會法、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引導: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艷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在《再別康橋》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輕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那么,秋天呢?學生舉手發言,教師引導:有人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白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每個人對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那么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郁達夫先生筆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樣的呢?由此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問: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什么特點?

  要求:學生默讀課文,自主思考。

  明確:“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句話也是本文的文眼。

  2.提問:作者分別寫了哪些畫面來體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

  要求:學生同桌交流,歸納概括。

  明確:描寫了五幅畫面: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勝景。

  (三)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1.庭院秋景

  提問:從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要求:學生同桌交流,教師點名回答。

  明確:這是作者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秋晨生活場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泡一碗濃茶,細數葉縫間漏下來的光縷的數目,或靜觀破壁腰上的牽牛花的藍朵。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愜意,一份沉醉,這是一種文化人悠靜恬適的審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獨居,明顯具有一種隱士之風,而這隱逸之中難免又有些“孤單”之感,作者能夠自己細細品味這“孤單”,靜對秋光、秋花,顯然更是一種孤芳自賞,而“賞”到這“十分的秋意”,也不過是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憂傷交織的情懷。

  2.秋槐落蕊

  提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繪落蕊圖的?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會鋪得滿地”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作者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鼻都無從把握,只有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出的“鋪得滿地”的落蕊,讀之不由得使人感到景之細膩、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種微妙的難以名狀的情悸的真實寫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獨、落寞和感傷情懷的自然流露。

  3.秋蟬殘鳴

  提問:北方的蟬聲與南方的蟬聲有何不同?從“秋蟬的殘聲”中品味到作者怎樣的心緒?

  要求:學生同桌交流,教師點名回答。

  明確:在北方,因為處處都有樹,而且房子低。到處都能聽到蟬的鳴叫。而南方則不同,只有去郊外才能聽到。北平處處可見秋蟬,時時可聽殘聲,每刻都引發人的思緒,叩擊人的心扉。蕭瑟的氣氛籠罩著故都,讓人頓生“悲涼”之感。

  4.秋雨話涼

  (1)提問:北國秋雨的特點是什么?比南方“奇”在何處?

  要求:學生同桌交流,教師點名回答。

  明確:北國秋雨的特點:奇、有味、像樣。“奇”在:天陰風來雨下,雨過云卷天晴,正所謂來去匆匆。

  (2)提問:在北國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閑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在一層秋雨過后,兩個都市閑人從故都的秋景中走出來,眉目已被忽略,但卻穿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從他們那“咬著煙管”的舉止里,那“緩慢悠閑”的聲調中,我們不難品出一個“閑”字來,那是一份瀟灑。而從那簡短的對話中,便開始了感情和心緒的交流。一個“唉,天可真涼了”另一個“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從彼此的嘆答中,使我們感覺到他們已陶醉在彼此說話的腔調和韻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傷之中。作者用這樣的京腔京調,用這“落寞和感傷”的京味來烘托“清、靜、悲涼”的北國秋味。

  (3)提問:文章至此已寫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閑的人聲,寫了這么多聲音,有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感覺嗎?為什么?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沒有,如果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就不會聽見馴鴿飛翔的聲音、息列索落的`雨聲、都市閑人的寒喧聲。這里作者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以聲音反襯故都的寂靜和自己的孤獨,凄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著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著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仿佛聽得真真切切。說明故都的秋特別靜。

  5.秋果勝景

  (1)提問:北方的果樹有何特點?重點寫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要求:學生同桌交流,教師點名回答。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作者重點寫了秋天的棗樹。勝月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述作者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

  (2)提問:秋果勝景中,為何又出現了北風黃塵?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用北風黃塵反襯秋果奇景,在對故都金秋的熱愛眷戀中還表達出一種悲涼感:因為紅棗之后,風來冬到,好景不長。

  6.再悟秋思

  (1)提問:結合“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談談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最大的區別在哪?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最大區別在于:味。而文中的這四個比喻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中的“味”去領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國之秋就像“白干、饃饃、大蟹、駱駝”,讓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濃、味久,而南國之秋就像“黃酒、稀飯、鱸魚、黃犬”,讓人感到味潤、味淺、味淡、味短。用如此豐富生動的意象令人讀后回味悠長,明了于胸。

  (2)提問:作者飽嘗到了故都怎樣別具一格的秋“味”?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天的顏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綠”,比南方的天有“味”;那花開的有“味”,因為它多藍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眾人腳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襯;那蟬叫得有“味”,因為在南方,則“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聽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樣;那風刮得有“味”,因為它使故都成了塵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閑人侃得有“味”,因為那方言合轍而美妙,落寞感傷卻又韻味十足。

  (3)提問:作者為什么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呢?

  要求: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代表發言,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觀方面:①社會環境的黑暗。②個人氣質的抑郁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郁煩悶,把復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③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本文正是寫于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從而表達了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眷念與熱愛之情。

  (四)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提問:古往今來,諸多作家留下寫秋名篇,你能列舉一二嗎?從你的閱讀和思考來看,秋天在作家筆下都是什么樣的呢?

  要求: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小組代表發言。

  明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

  萬類霜天競自由。

  ……

  (五)歸納總結,深入理解

  提問:這節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呢?

  要求: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歸納補充。

  明確:郁達夫認為“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于是北平尋常的秋雨秋果、秋花秋草都沾染了別樣的氣息。其實,每一個季節,每一寸土地,再尋常的自然風物,都有其獨特的美。同學們可以細細觀察,調動各種感官,去感受某一個季節、某一個地點的聲色光影之美,寫出其不同于其他季節、地點的深味。

  (六)實際演練,布置作業

  1.請以“_________的深味”為題,寫一篇寫景散文。橫線上填寫任意一個季節名或地名。700字左右。

  2.課下搜集關于秋天的詩文,向同學推薦,并說明理由。

  故都的秋教案 1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聯系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系及文章的結構。

  (3)聯系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2、能力培養目標: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領悟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主觀情感,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鼓勵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鑒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贊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2)通過閱讀學習故都的秋,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三、教學方法:

  (1) 美讀法。反復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有人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有人在秋雨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秋雨里,柳永讀到的是凄苦。

  不同的人,他們眼里的秋景不同,因為心里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今天我們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中的寫景部分,看看作者寫了什么景,抒了怎樣的情。

  下面請同學們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說《沉淪》(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2、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1934年8月,那時由于日軍侵占東北,虎視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著閑散安逸的生活,這期間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三)整體感知

  聽完錄音,大家覺得作者對故都的秋是有著怎樣的一種情感呢? 向往、眷念 (初步感知作者的感情)

  1、重視讀,感知景物

  提問:今天我們也來感受下郁達夫筆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嘗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來到青島,再從青島趕到故都,目的只不過是要飽嘗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著重描寫了哪些景物呢?

  明確:(全班讀畢)從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靜、悲涼”(原句請學生讀一讀)。

  明確:悲涼:是作者的心境、寫作的風格、北國秋的壞境,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國秋的景色之中,有一絲的`哀愁。“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提問:那作者當時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為何會不遠千里,特意從江南到北平,來飽嘗一下故都的秋呢?

  明確: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訴我們:江南的秋天的特點是“慢、潤、淡”,作者對“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提問: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點和江南秋天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從中表現了作者對故都的秋天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

  明確:一種喜愛、向往之情

  2、細品味,體驗景物

  提問:請同學們看課文找找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要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明確:秋花、秋樹、秋蟬、秋雨和秋果

  提問:北平有許多高大雄偉的建筑物,讓人留流忘返的旅游勝地,有美麗動人的奇花異草,作者一概沒寫,同學生看作者筆下這些景物,卻是北平最常見的,最普通的事物,這也是作者獨到的地方。我們先來仔細品味作者筆下的“秋花”的特點,請讀這一段。(讀畢),牽牛花,同學生都見過,作者沒有寫其搖曳多恣的藤蘿,也沒有寫扶疏映襯的花葉,只寫它的顏色,而且只寫他喜歡的藍色,為什么?

  明確: 作者喜歡藍色的理由是作者孤獨、憂郁心情的表現。

  明確:藍色屬于冷色,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你心里會產生什么樣的感受?冷清。即課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點。

  提問:請你劃出本段的動詞,體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明確:看、聽、數、對等,這里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靜、憂閑,自得其樂,充滿北國情調的民俗畫面,同時也感到十分的秋意。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晨秋景圖。一種“清”的感覺

  提問:朗讀北國的秋樹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寫北國的槐樹的?

  明確:寫花蕊,通過觸覺來寫。

  提問: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無法言傳的觸覺,是一種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沒人寂清的環境,作者會有如此的細微的體驗嗎,如果作者沒有寧靜似水的情懷,這一切能感受得到嗎,所以說,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幾筆就把這常人不屑一顧的落蕊較細膩地傳達了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槐落蕊圖。寫出了北國的秋的“靜”的特點。

  提問:那我們看看關于蟬作者又寫了什么呢?

  明確:是衰弱的殘聲,生命的盡頭,這嘶叫的秋蟬,說明了聲音的不洪亮,沙啞,這是從聽覺上來為我們描繪的秋蟬殘鳴圖。我們曾學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那是不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北國秋天的“靜”呢?因為靜我們聽得到蟬聲。

  提問:那作者是怎樣寫秋雨的?

  明確:下的有味,以及都市閑人的對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秋雨話涼圖。一種凄涼的感覺。由凄涼到悲涼。

  提問:那下面作者寫了什么呢?

  明確:棗樹

  明確:棗樹的形狀、顏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秋果奇景圖。一種蒼涼的感覺。由蒼涼到悲涼。

  3、討論表達,領悟景物

  提問:其實,不僅郁達夫對故都的秋有特別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這是為什么呢?請朗讀文章倒數第三段。

  明確:(讀)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秋之于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

  感受:這是文章議論部分,作者告訴我們秋天為何會引起許多人的傷感,提升作品的主題。

  4、倒數第二自然段寫南國的秋,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作用是什么?

  明確:與前面第二自然段相照應。

  5、倒數第一自然段作者說的那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對故都的秋的喜愛,眷戀,由于故都是指北平即今天的北京,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日軍侵占東北,虎視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脅,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哀愁和對祖國的愛。

  6、文章結構:

  明確:第一部分(1—2)思秋

  第二部分(3—11)繪秋

  第三部分(12)議秋

  第四部分(13—14)戀秋

  七、小結

  通過對《故都的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鑒賞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外,還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把這些精彩的語言抄到摘抄本上并進行仿寫,長期以往,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也能寫出像《故都的秋》這樣優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教案】相關文章:

故都的秋教案06-01

精選故都的秋教案10-24

故都的秋的教案05-09

《故都的秋》的教案06-02

《故都的秋》教案07-29

故都的秋的教案08-30

《故都的秋》教案08-04

故都的秋優秀教案12-05

故都的秋優秀的教案05-07

關于《故都的秋》的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