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關于西北地區的課件
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七大地理分區之一。西北地區荒漠廣布,人口密度小,礦產資源豐富,國際邊境線漫長,利于邊境貿易。
初中地理關于西北地區的課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發解西北地區的范圍,主要地區、主要地形區、主要礦產區和工業城市的位置,主要鐵路線的分布;使學生掌握西北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用圖、畫圖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區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講述本區自然資源豐富、地域遼闊、草場眾多,看到本區農牧業發展前景很好,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邊疆的教育,激發學生開發邊疆、建設祖國的決心和信心。教學重點
分析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難點
分析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講解法
課前準備
課件、課前學案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北方地區,現在,請大家欣賞某個地區景觀圖。(展示課件) 請思考:你知道這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景象嗎?和我們學過的幾個分區一樣嗎?為什么有這樣的景象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西北地區。(使用“學樂師生”APP拍照展示學生課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課”活動中展示。)
二、新課學習
師:請同學們,看課件西北地區圖。
思考:誰能指圖說出本區的范圍和作為地理界線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區和相鄰的.國 家,然后概括出本區的位置特點?(從緯度、海陸和相對位置不同角度引導。)
小結:西北地區位于我國北部和西北邊疆,屬于內陸地區,跟海較遠,越往西跟海越遠。
教師提問:本區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遠,這對本區的降水有何影響?
學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遠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讀圖指導:指導學生用地圖冊“中國年降水量”圖進一步說明本區降水量的分布:在內 蒙古東部為400毫米,往西逐漸減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所以,干旱成為本區的 主要自然環境特征。
想一想:除海陸位置外,還有什么能影響到水汽深入西北內陸呢?(地形)本區有哪些主要地形區?
讀圖:請同學們在圖中找出: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天山、吐魯番 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說明本地主要以什么地形為主?
師:本區主要地形區有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內蒙古高原地勢平 坦開闊,西部風蝕作用顯著,戈壁灘上形成奇形怪狀的風蝕城堡、風蝕蘑菇等;塔里森盆地 中部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碼干沙漠,沙漠地區隨處可見綿延起伏的新月形沙 丘。由此可見,西北地區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山地為主。
提問:請同學們在地形圖上找找x疆境內的主要山脈、盆地,說說x疆地形的顯著特 征是什么?
板圖:x疆“三山夾兩盆”示意圖(教師在黑板上畫,并指導學生在書本上畫)。
指圖講解:x疆的地形就像“疆”的右半部分——“畺”,從北向南三條橫線依次代表阿 爾泰山、天山和昆侖山脈,兩個“田”分別代表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形成“三山夾兩盆” 的地形結構特點,天山橫亙在塔里木盆地與準噶爾盆地之間。
出示投影片:西北地區的草原和荒漠分布圖。
提問: 本區地表植被,由東向西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回答:由東向西,地表植被大體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指圖講述: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夏季降水稍多,水草豐美,馬牛羊成群。賀 蘭山以西的內蒙古西部、甘肅河西走廊、x疆兩大盆地,由于降水越來越少,草原上的牧草 越來越矮小稀疏,逐漸成為荒漠。
讀圖:在“西北地區的位置和地形圖”上找出塔里木河。觀察本區河湖有什么特點?
師:本區河流稀少,且多為內流河,其中最長的是塔里木河。湖泊也多為內流湖。與 南方地區的“水鄉澤國”形成鮮明對照。原因是:深居內陸,降水少,蒸發強烈,所以河流稀 少,水量也小。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發、滲漏,因而水量越來越少,下游多 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內流湖,不能流入海洋。
思考:有人說,在西北地區水貴于金子,你同意嗎?為什么?
師:因為本區氣候干旱,水是多么稀少,所以水對于人類生產和生活來說,都起著至 關重要的作用。就農業來說,水源就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提問:請問西北地區主要適宜發展什么農業呢?(畜牧業)
思考:假如你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位農場主,要建個畜牧業基地,你覺得建在哪里比 較合適呢?能在圖上畫出來嗎?還有什么地方可建畜牧業基地呢?
展示投影:由山麓到山頂植被有什么變化?如何利用這里的草場資源呢?山上是冬季 牧場還是夏季牧場?為什么?這就是x疆天山山地牧場,因水熱條件引起牧場分布具有垂直 分布的特點。
提問:除了發展畜牧業,在西北地區還可適當發展什么農業?(種植業)
水是農業發展的基本自然條件之一,在西北,大氣降水的可性不大,那么水從何而來 呢?請你幫助找水,并設想一下種植農業區可能分布在哪兒?為什么?
師:對,大家的眼光不錯,在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可以引黃河水灌溉,這里因為有 了水,而發展成為物產富饒的綠地,因而被譽為“塞外江南”。
提問:還有哪兒可發展農業?怎樣解決水的問題?
師:夏季,因為夏季時氣溫高,冰雪融化。
提問:那么,怎樣利用地下水呢?
展示投影:介紹坎兒井原理。
師:坎兒井真是保護灌溉、節約用水、防止蒸發的一處好方式。
小結在西北地區發展農業,必須要有水灌溉,那么這種農業,我們叫做“灌溉農業”。師:西北地區流行一句話:麻雀、孔雀東南飛,這話什么意思呢?
要想發展西北就必須有世界眼光,而世界發展的出路無非是工業化問題,怎樣才能邁 上工業化的道路呢?讓我們找找西北地區發展的優勢。
展示:西北地區礦產資源、主要城市、交通分布圖。
提問:西北地區要發展經濟,靠的是什么?工業分布有什么特點?西北的交通情況怎
學生回答。
小結:西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近幾十年來,利用本區資源和特有的地理環境特點, 大力發展相關工業,交通運輸條件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展示圖片:有關西北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動物遭殺的圖片。
過渡:但是,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所以,在資源開發 中必須要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生態環境的保護。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西北地區是一個干旱的地區,它位于我國北部和西北邊疆,深居內陸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河流稀少,多內流河。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西北地區礦產資源也很豐富,但我們開發時,一定要保護好生態環境。
四、課堂練習
1.我國面積最大的_______沙漠,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_______地區。
2.西北地區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為主。
3.青藏地區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4.我國四大牧區中位于西北區的有_______ 、_______。位于青藏地區的有_______、_______。
5.青藏地區著名的畜種有_______ 、_______、藏山羊。
五、作業布置
西北地區主要以什么地形為主呢?
六、板書設計
西北地區
一、干旱的土地
1.位置、范圍——位于我國北部和西北邊疆,深居內陸
2.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三山夾兩盆”)
3.地表景觀(由東向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河流稀少,多內流河
二、農業——以畜牧業為主
1.主要畜牧業基地:內蒙古牧區、x疆山地牧區
2.種植業少,為灌溉農業(寧夏平原、河套平原、x疆沙漠綠洲)
三、礦產資源豐富:(x疆)石油、天然氣;(甘肅金昌)鎳礦;(內蒙古)煤
四、生態環境脆弱
【初中地理西北地區的課件】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西北地區課件04-19
地理《西北地區》課件04-20
地理西北地區課件04-19
初中地理的課件04-19
初二地理西北地區課件04-20
初中地理課件06-11
初中地理巴西課件04-20
初中地理美洲課件04-19
初中地理中東課件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