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課件
地理必修2課件已經為大家準備好啦,歡迎大家參考以下課件內容!
一、課標及其解讀:
1、課標:聯系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2、解讀:研究城市地域結構可以幫助人們揭示城市發展布局規律。城市的地域結構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態和城市的功能分區(土地利用)兩個方面。
對城市地域結構的研究有同心圓地帶理論、扇形理論、多核心學說等。這些理論本身比較復雜,但本條“標準”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論中反映出來的地理原理來理解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差異上。
二、學情分析:
1、生活在城市中的學生對城市提供的服務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認識;
2、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中城市的內容占了一定的比例,學生已經知道了多種各有特色的具體城市。
三、教材分析:
本課時屬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節城市空間結構。本節內容包括三部分:1、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條件;2、區域的城市空間組織(中心地理論);3、城市內部空間組織(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本節課時第3課時,我把本節課的課題定為: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
對比湘教版和人教版關于這部分內容的編排。湘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區,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案例選取中心商務區,活動選取建成區和郊區——西方城市空間結構的三種理論和我國古代城市規劃的一些原則,旨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的一般規律。人教版: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的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形成中重點講經濟因素)。我選取人教版的3大功能區的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分析,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原來自己生活的城市里還蘊含著這樣的地理思想,案例選取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好好了解一下西安市的城市空間結構。
四、教學目標:1、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形成;2、理解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并能結合圖表,分析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
之所以確定上述教學目標,主要是因為課標要求的是用城市地域結構理論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差異,必須要理解城市功能區的形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這樣才能了解城市發展布局的特點。
重點:分析城市功能分區的成因、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
確定依據:只有了解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因素,才能比較功能區的差異,才能理解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
難點:結合圖表,分析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因素。因為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較差,所以確定為難點。
五、教學方法:談話法、舉例法
依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我主要采取談話法、舉例法。
1、談話法。主要通過師生互動,聯系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啟發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課題入手,從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什么是空間?空間結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這些詞對學生而言生僻、費解,解釋清楚之后,便于學生學習下面的內容;在學習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形成時,以學生身邊的例子為談話平臺;在分析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形成時,給出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不急于給出結論,通過談話互動,引導學生如何讀圖析圖,給學生析圖探究時間,培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2、舉例法。在學生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時,以西安市城市空間結構的變化為例,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學生發現原來身邊的生活里蘊藏著地理知識。
在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上,結合本節教學內容,制作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新新學案》,教材。
六、學法指導:讀圖析圖法、合作探究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成效,使學生終生受益。
1、讀圖析圖法。以圖做媒介,指導學生用眼識圖,用腦析圖,開口說圖;
2、合作探究法:主要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對所學問題進行探究、交流、總結,完成對問題的學習。本節課在學習方法的設計上為了調動學生的探究和積極性,分組,各組分別探究不同的問題,在教師引導下,交流、歸納、總結。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之前我們學習城市區位、中心地理論,知道了單個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條件、區域的不同等級城市的分布規律。今天我們學習某單個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板書:第3課時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
設問:1、什么是空間?什么是結構?什么是城市的空間結構?
師解釋:空間是指人類進行社會經濟活動的場所;結構是事物的內部構造。如大樓由鋼筋、混凝土組成;城市空間結構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的分布和組成狀態。
(二)新課學習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過渡:人類是在土地上進行社會經濟活動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物質基礎,城市內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將城市用地分為商業用地、工業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機關用地等不同類型。
商業區的形成:商業活動要求接近消費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帶來大量的消費人口,因此,商業活動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業活動在某地發展起來后會帶來眾多的消費者,這,又會吸引飲食、交通、郵電、銀行等其他的服務,這些方便的服務設施又會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務,這就是集聚效應。通過集聚效應,商業區逐漸形成。
商業區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
設問:西安市的商業區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務區:整個城市的.商業核心地區,商業、服務、金融、貿易、信息等活動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層為主,交通運輸便捷,零售商業發達。
住宅區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動時間最長的場所,因此,住宅區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在大多數城市中,住宅區占據城市空間的40%-60%。有的城市,隨著住宅區的分化還出現了中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
此處學生可以根據生活經驗對比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
工業區的形成:工業區是由城市內部工業相互聚集而形成的。這些工業專業化程度高,且有很強的協作性。由于生產過程中有大量的運輸要求,故工業區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帶來布置廠房、倉庫等設施。
以上3個區是城市中常見的功能區。
2、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城市地域結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有以下3種。
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這3個模式的閱讀屬于擴展學生知識面的,故我讓學生自己閱讀即可。
3、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有:經濟因素、經濟收入、知名度、宗教種族、歷史原因等,其中經濟因素是主要因素。
由于城市里各種功能的活動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應是有限的,因此地價決定了每種土地用于哪一種活動。而地價取決于距離市中心遠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此處PPT出示經濟因素對功能區的影響示意圖。學生看《新新學案》大冊子第25頁。分析功能區和距離市中心遠近、交通通達度之間的關系。
【地理必修2課件】相關文章:
必修2地理課件04-18
高中必修2地理課件04-20
高一必修2地理課件02-23
地理必修3課件04-19
地理必修一課件04-18
地理必修一3.4課件04-18
英語必修2第一單元課件03-23
必修2英語第二單元課件03-24
高一必修2政治課件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