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語言說課課件
關于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課件大家了解過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大自然的語言說課課件范文 ,一起來看一下吧。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課件
【說教材】
一、教材簡介
《大自然的語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科學為專題的,選編的都是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是學生系統學習說明文知識的單元。本冊共編排了兩個單元的說明文,第三單元的課文是事物說明文,第四單元的課文都是事理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是事理說明文的開篇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他把一門科學--物候學介紹得淺顯易懂,饒有趣味。
為了使青少年讀者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易于接受本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作者在語言富于感染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盡量使語言生動、形象、傳神。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人格化,取得生動傳神,引人入勝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專門知識通俗化,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境界。因此,根據課程標準七至九年級階段目標提出的要求:“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本課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簡介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八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發展水平,我們組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按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了解物候的有關知識。
新課標中強調閱讀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能夠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這個目標的設定就是基于此。
(2)體會科普說明文語言具體生動、形象、準確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
為了在教學過程中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采用把詞典中有關物候的解釋與課文內容進行比較,初步感知本文語言特色,再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具有生動、形象、準確的特點語句,進行自主品味分析領悟,而后全班交流,朗讀感受等方法步驟。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鼓勵學生養成仔細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這一目標的實現主要依靠教師的引導和學生對課文及相關材料的解讀感悟。
三、教學重點
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們確定了以下重點:
⑴ 學會按要求篩選相關信息并概括文章要點。
⑵ 體會科普說明文語言具體、生動、形象、準確的特點
依據: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只有了解了文章介紹的科學知識才算讀懂了文章。而同時語言的生動性又是讓文章饒有趣味,通俗易懂的根源。依據科普文章的特點:內容的科學性,通俗性以及語言的生動性,我們設計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品讀語言,由表及里,真正讓語文教學體現它自身的特點,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既豐富了科學知識,又增強了語言的感悟力。
四、教學難點
體會科普說明文語言具體生動、形象、準確的特點
依據:語言品味的過程是更好地解讀語言,建構語言,豐滿語言的過程,我們的教學旨在這過程中學習和吸納語言文字的精髓,培養學生初步的語言鑒賞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語言的喜愛和玩味的樂趣,使語文課堂充滿濃郁的語文味。
八年級學生由于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以及語言積累等方面的原因,品味語言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
【說教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考慮到八年級學生的學習現狀,我主要采用板塊活動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做學習的主人。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我們根據本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八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擬采用以下的教法:
1故事導入法:教師在講故事時,設置一個帶有懸念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比較法:把《現代漢語詞典》上有關物候的解釋與課文內容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課文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落實重點,突破難點。
3競賽激勵法。初中生有好勝心理,在新課教學環節,要求學生快速篩選信息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物候現象時,宜用此法,表現突出的學生將榮獲“最佳小讀者”“小科學家”等稱號,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
4研討點撥法:多媒體展現竺可楨的有關內容,點撥學生對文章的情感以及作者對科學的觀察和追求精神作深層次探究,既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又注重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
本課以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教學手段。
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說學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圈點勾畫法。
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強調:“教的最優化必須落實到學的最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們認為,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于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思考,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于學習。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
【說教學過程設計】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力求突出重點,做到思路清晰,環節緊湊,安排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們設計了“導入新課--新課教學--激發志趣--與君共勉”等教學環節。其中,導入新課估計需要3-5分鐘;新課教學需要20-25分鐘;激發志趣需要5-13分鐘;與君共勉需要1-2分鐘。
一.導入新課:
講述《晏子使楚》的故事,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句話引出物候。導入課文。
本環節主要采用故事導入法,采用故事導入,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誘使學生迅速進入“樂學”境界。為學生迅速進入文本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新課教學
1.整體感知
屏幕上出示:“快速閱讀課文,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找出課文中介紹的物候知識”
有了導入部分的鋪墊,學生已經渴望走進文本了,所以我們請學生默讀課文,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科學性是必須在授課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竺可楨對物候知識的介紹就體現了文章的說明性。另外,采用默讀的形式,旨在逐步培養學生默讀課文,抓關鍵詞句,概括內容的能力,這是新課標中重點提到的初中階段需要達到的目標。同時再從獨立轉向交流討論,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啟發,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落實了教學重點,這一環節完成教學目標1。
2.重點研讀:
① 屏幕顯示:將課文對物候的定義與《現代漢語詞典》中物候的解釋加以比較,看看區別在哪里,重點體會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
這一環節重點體會科普說明文語言特點。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中第2個目標。
體會科普說明文語言生動、形象準確特點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
為了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采用比較品味法,將文中對物候的定義與《詞典》中隊物候的解釋加以比較,看看區別在哪里?目的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的具體生動形象。
第二步采用自主品味領悟,讓學生從文中找出那些具有生動形象特點的詞語句子進行品味分析,而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隨機予以引導。
最后采用朗讀品味法,在讀中體會本文語言的具體生動形象的特點。
② 除了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專門知識通俗化外,你還能從文中找出其它方法嗎?
這一環節,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體會語言的準確性。
品味科普說明文語言,既考慮了本文的特點,還考慮到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組織、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就是要設法引導學生以教材(教學內容)為依托,去感受語言,領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在規范的語言感受和語言運用中,逐步養成一種帶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夠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字的能力和習慣。教學實踐表明,語言能力的養成,離不開相關知識的學習,離不開行之有效的科學訓練,更離不開學習者自身的語言運用創新實踐。因而,設計重點要放在引導學生品味課文的語言上,訓練學生結合語境,領悟語言運用的妙處,體會語言的語境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激發志趣
1..走近作者
此環節從情感角度讓學生重點感受作者那種幾十年如一日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從而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志趣。
我們依據新課標對學生學習科技作品的要求,在這個環節主要培養學生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汲取竺可楨科學精神的精髓。這個環節主要采用的是教師講授點撥的方式,基于學生的知識儲備,這部分內容學生比較陌生,對于深入探究課文的方法也還積累不夠,教師提供資料,聯系課文及課外知識適時點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小試牛刀
當學生明確了作者介紹的物候知識之后,讓他們小試牛刀,用剛學到的科學知識解釋物候現象。
此環節既可以讓學生鞏固知識,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
這一環節表現突出者還可榮獲“小科學家”的稱號,不僅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更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
3.大展身手:
(1)寫一篇隨筆(要求用科學知識來解釋物候現象,文體不現。)
(2)養成觀察自然并寫觀察日記的良好習慣。
語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這個環節的設計把課堂教學向生活延伸。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培養仔細觀察,勤于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熱愛自然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四.與君共勉
這一環節主要是鼓勵學生養成仔細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五.板書設計
物候、物候學
物候觀測與農業的關系
大自然的語言緯度差異
影響物候差異的四個因素經度差異
高下差異
研究物候的重要意義古今差異
具體生動形象準確
板書的設計直觀概括,將課文的重點難點簡明扼要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結束】
各位評委,本節課我們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規律,采用形象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方式,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
我的說課結束,謝謝!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課件】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說課的課件資料06-10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設計08-26
大自然的語言課件03-19
《大自然的語言》的課件03-29
《大自然的語言》課件03-29
大自然的語言的課件06-12
大自然的訴說課件03-28
大自然的語言的課件08-05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