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年級音樂課件
很多人對音樂有了初淺的認識,尤其對那些有情節的音樂作品更為喜歡。以下是小編帶來九年級音樂課件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九年級音樂課件:《班級演唱組合》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包括兩大塊:一是學唱《青春舞曲》、《踏浪》、《世界需要熱心腸》、《同一首歌》四首歌;二是進行班級演唱組合展示活動。(由于教學進度比較緊,因此班級演唱組合展示作為期末考試的內容之一。)
二、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演唱課本的4首歌曲。
2、能根據歌曲的不同特點與風格,采用組合的形式創造性地表現歌曲的音樂情緒和意境,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當眾演唱所學歌曲。
3、了解演唱組合中的特點,并能在演唱活動中對自己、他人、集體的演唱做簡單的評價。
三、教學課時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學唱歌曲《青春舞曲》、《踏浪》。第二課時,學唱歌曲《世界需要熱心腸》、《同一首歌》,第三課時:演唱組合展示(后兩周舉行,也作為期末考試的一個項目)
四、教學方法:視唱法、聽唱法、講解、示范、討論等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發聲練習:
2/4 1 2 3 0 | 3 4 5 0 | 5 6 5 4 | 3 2 1 0 ‖
mi i yo mi i yo mi i yo o mi i yo
(三)激情導入
1、引入演唱組合欣賞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組充滿現代氣息的動感組合,請同學們欣賞。
2、播放組合演唱片斷,自由欣賞。
學生可以隨意講出所熟悉的演唱組合的名稱,也可跟唱熟悉的歌曲,師生共同營造熱烈、民主的學習氣氛。
3、指名答問,組織交流
(1) 形式自由,可集體回答,也可單獨發言,由教師補充、完善。
(2) 要求回答的內容。(演唱組合有動力火車、美少女、神秘男孩、風組合;組合演唱的特點是幾個人一組演唱,一般采用邊歌邊舞的形式,應充滿青春活力)。
(3) 簡評,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同學們都喜歡這種充滿青春活力的演唱形式,也很了解它的演唱特點,班上有沒有同學采用這種形式演唱過?想不想試一試呢?
(4) 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保持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今天就讓同學們過把“歌星癮”,我們也采用組合演唱的形式來演唱歌曲,大家有沒有勇氣上臺表演?同學們都知道,演唱組合的第一大特點是幾個人同時上臺來演唱,那我們先得準備能共同演唱的歌曲。下面我們就來學唱一首節奏感強、充滿青春活力的歌曲《青春舞曲》。
(四)新課部分,[一]學唱歌曲《青春舞曲》
1、介紹歌曲和作者
(1)范唱歌曲,整體感受。(這首歌曲可能有同學聽過,歌曲比較簡短,老師唱唱,看你們能否說出這是哪里的歌曲?)
(2)由歌曲引出作者介紹。(同學們對中國民歌的風格把握得較好,一聽就知道這是一首具有x疆風格的歌曲,它是由我國著名的音樂家王駱賓先生記譜譯配的。大家知道王洛賓先生嗎?但同學們一定聽過他譜寫的其他歌曲,我來唱,你們來說出歌名。)(教師演唱《掀起你的蓋頭來》、《在那遙遠的地方》,讓學生說出歌名)。
(3)介紹作者及其作品風格。(有人稱他為西部歌王,王老先生是北京人,曾在法國留學學習音樂,但他為了民族的音樂,一生扎根在x疆,他的作品大部分吸取了x疆民族音樂的素材,他一生整理創作、收集了七百多首作品,他把x疆的民歌介紹給全國、全世界,國內外很多歌唱家都喜歡演唱他的作品。)
2、隨樂學唱
(1)欣賞全曲,按照自己的創意拍擊節奏。(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青春舞曲》的活力,請同學們跟隨音樂拍擊節奏,看看誰拍得最有創意。)播放樂曲,學生邊聽邊拍,老師記節奏。
(3)邊拍節奏邊唱歌曲。(有的同學拍擊的節奏很有創意,老師已記在黑板上了,我們一起來拍一拍,唱一唱。)師生邊拍邊唱,老師再加一些簡單的身勢節奏,學生模仿。
3、隨樂舞蹈。
(1)嘗試背誦歌詞。(同學們學得很快,歌曲已經唱會了,歌詞能背下來嗎?一定要記熟歌詞,這是我們上臺演唱的最基本要求。
(2)激發學生設計舞蹈動作,表現歌曲。(組合演唱的第二大特點是邊歌邊舞,充滿活力。平常同學們都很活潑好動,還有些同學會跳現代舞,現在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隨音樂跳舞。
[二]學唱《踏浪》
1、播放歌曲,學生聆聽,講出歌曲的意境。
2、用視譜法跟琴學唱旋律,對唱得不正確的地方,教師糾正。
3、引導學生用柔和、甜美的聲音,優美自然的造型來表現歌曲詩一般的意境。
(五)小結本課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發聲練習:
2/4 1 2 3 0 | 3 4 5 0 | 5 6 5 4 | 3 2 1 0 ‖
mi i yo mi i yo mi i yo o mi i yo
(三)復習歌曲《青春舞曲》和《踏浪》。前者著重于舞曲風格,后者著重于歌曲意境。
(四)新課部分
[一]學唱歌曲《世界需要熱心腸》
1、歌曲欣賞后請男同學說說對歌曲的感受。
2、歌曲介紹:這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流行歌曲,熱情洋溢的男生組合演唱這首歌曲比較適合。演唱時首先精神要飽滿,音色盡可能要統一,做到圓潤不叫喊。
3、嘗試用聽唱法來跟錄音學唱歌曲。
4、引導男生設計簡單的動作配合演唱歌曲,注意動作簡單而不浮躁。
[二]學唱《同一首歌》
1、歌曲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可以直接跟琴視唱第一聲部。
2、了解學生情況,對于有合唱基礎的同學,可鼓勵他們學唱第二聲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這些學生練一練第二聲部,鼓勵學生演唱兩聲部。
(五)介紹幾種有特色的演唱組合形式,播放范例,供學生欣賞、模仿。
(六)布置下周班級演唱組合的任務:學生自由組合,給演唱組合取名,設計好動作,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排練,下周開班級演唱會。
(七)小結本課。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出勤情況。
(二)復習歌曲《青春舞曲》、《世界需要熱心腸》、《同一手歌》、《踏浪》。
(三)導入:經過了兩個星期的準備,相信同學們都已信心百倍。演唱曲目當然不能只有一首,除了這學期所學的那幾首歌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平時喜歡的流行歌曲來演唱。待會兒我們要來開一個班級組合演唱會,現在給同學們10分鐘的時間準備。組合方式是5到8人自由組合成一個組,小組成員可坐到一起商定歌曲和組合演唱的形式。同時給組合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并用新穎的形式寫好組合名、演唱歌名和演唱人數貼到黑板上,老師已經準備好紙和筆。
(四)學生分演唱組進行討論、排練,教師用屏示的形式提醒學生,如簡單的組合演唱形式,為組合起名字,鼓勵性的話等,學生有需要時隨時幫助學生。
(五)組合演唱會
1、推選主持人
同學們都非常積極和投入,現在我們的演唱會就要開始了,請同學們推薦一位同學來主持演唱會。(老師交代:按黑板上的演唱組名字報幕,并調動演唱會的氣氛。)
2、分組合上臺演唱,教師當音響師 ,播放音響或鋼琴伴奏。
(六)課堂小結
電視上的演唱組合是“臺上一分鐘,臺下數年功”,而我們的組合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只有十分鐘”。今天同學們都表現得很棒,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同學們就迅速地完成了各自的組合,并為組合起了這么特別的名字,設計了這么精美的宣傳單,還采用很多表現手法生動表現自己所選的歌曲,非常了不起,讓我們為自己出色的演出鼓掌慶賀。
九年級音樂課件:《查爾達什舞曲》
一、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音樂七年級教材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節欣賞課《查爾達什舞曲》,歌曲的曲式結構是復三部曲式。這首樂曲是意大利小提琴家維托里奧·蒙蒂最著名的兩首小提琴曲之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對西方音樂有更深的了解。
二、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參與意識和交往愿望較強,在學習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小學生有明顯變化。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更有意識地將音樂的人文內涵融入教學中。由于受社會環境等綜合因素影響,學生大多熱衷于流行音樂,追星現象屢見不鮮;而對于西方樂曲,卻知之甚少。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將設計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熟悉歐洲音樂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豐富的情感內涵,增強對音樂的感受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對比、討論等方法,欣賞《查爾達什舞曲》,提高音樂的感受力。
知識與技能:認識各種弦樂器,了解樂曲不同部分在速度上的變化。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融進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以及充分體現音樂學科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的理念我制定的教學重點是了解西洋管弦樂隊的組成以及西洋管弦樂隊中的弦樂器組。難點是了解樂曲不同部分在速度上的變化。
四、教法學法
根據中學生年齡特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實行四多:即多聽、多想、多討論、多創作,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使學生更準確的表現和感受作品的內容及情感,真正體現“快樂音樂”的宗旨。我采用的教法有:情景創設法、啟發法。
根據大綱要求及教材內容,我在學習指導時圍繞學習目標,主要通過看、聽、討論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樂曲。我采用的學法有:討論法、表演法。
五、教學用具
為了更好地學習歌曲,我采用: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本節課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是:情境導入—新課教授—拓展延伸—課堂小結等環節組成,首先是情境導入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基于此在導入環節,我采用提問的方法進行導入。首先,我會提問學生都喜歡什么樂器,學生進行自由回答。接著,我會讓學生來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樂器,學生自由回答,我會對學生的回答做出鼓勵性的評價。從而引入《查爾達什舞曲》,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我的教學活動中。
(二)新課教授
分析歌曲屬于本節課的重點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新課標理念指出,在音樂教學中,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環節一:
首先,學生隨著視頻,完整欣賞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欲。我會先播放樂曲《查爾達什舞曲》。并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這首樂曲是由什么樂器演奏的?簡單說一下自己對這個樂器的了解。學生討論回答后我點評并總結:這首樂曲是由小提琴演奏的,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總共有四根弦。小提琴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與鋼琴、古典吉他并稱為世界三大樂器。接著,我再次提問學生,對這首樂曲又有多少了解。學生討論回答后我點評并總結:《查爾達什舞曲》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維托里奧·蒙蒂最著名的.兩首小提琴曲之一,“查爾達什”是出現于19世紀中葉的一種匈牙利的民間舞蹈,其音樂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稱“拉紹”,速度徐緩而富于歌唱性,2/4或4/8拍子,這是男子獨舞者出場時的音樂;第二部分稱“弗里斯”,2/4,這段舞曲節奏鮮明,速度迅急而情緒熱烈,用來伴奏男女雙人舞。《查爾達什舞曲》這首曲子即以這一舞曲的典型特點寫成,聽到它,就好像在我們的面前展現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民俗畫面。
環節二:
其次,帶著學生進行分段聆聽,感受每一段樂曲速度和畫面的變化。先請學生聆聽第一段樂曲,聆聽完后學生進行討論總結,教師進行補充。第一段的速度是慢板,一開始是d小調,先由小提琴在低音區演奏出節奏自由、充滿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含憂愁的主題,并且這一主題組成了查爾達什舞曲特有的“拉紹”段落。在這一小調色彩的抒情旋律發展之后,又出現另一只流暢而華麗的小調旋律。這兩支旋律都具有鮮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賽音樂的特點。這一段樂曲就像一個男子獨奏者出場。接著,在請學生繼續聆聽第二段,并進行討論總結。第二段的速度是快板,樂曲轉入查爾達什舞曲快速而活潑的“弗里斯”段落,形成歡快而奔放的氣氛。這段舞曲音樂由A、B兩段頻繁出現的16分音符組成的樂句組成,并用切分節奏來進行處理,使樂曲十分活潑。我會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肯定性的評價。
環節三:
最后,我將帶領學生再次完整的欣賞整首《查爾達什舞曲》,請學生說一說樂曲整體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學生自由回答,我會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及總結。樂曲先由小提琴在低音區演奏出節奏自由、充滿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含憂愁的主題;接著是流暢而華麗的小調旋律,這兩支旋律都具有鮮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賽音樂的特點;最后樂曲在重現B段16分音符組成的樂句之后,音樂又轉入從A段演變過來的、以大調來演奏的明朗的曲調,反復一遍又將樂曲推向熱烈的高潮后將全曲結束在明朗的大調上。
(三)拓展延伸,角色扮演
在拓展延伸環節,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提升欣賞能力,我會請學生一起來欣賞二胡版的《查爾達什》,并說一說和小提琴版的有什么區別。
(四)小結作業
常言道:“編框編簍,全在收口”,在這節課的最后,我采用了歸納式的收尾。請學生一同來回顧本節課的重要知識點,并對學生活躍的課堂表現做積極地點評。在作業的設置上,我會采用開放式的作業。請學生回家后欣賞別的版本的《查爾達什舞曲》。
【九年級音樂課件】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 課件04-04
小學課件音樂06-11
音樂知識課件10-20
音樂教學課件03-30
小學音樂的課件04-04
小學音樂的課件11-03
中學音樂教學課件:《音樂與繪畫》03-31
小學音樂梅花課件06-11
小學音樂游戲課件06-11
小學音樂跳繩課件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