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八年級下物理浮力課件

時間:2021-04-12 15:04:08 課件 我要投稿

八年級下物理浮力課件

  物理學史集中地體現了人類探索和逐步認識世界的現象,結構,特性,規律和本質的歷程.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更要重視物理學。因此小編準備了八年級下物理浮力課件,歡迎閱讀。

八年級下物理浮力課件

  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 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下沉 懸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浮 = G F浮 G F浮 = G

  物 液 物

  (3)、說明:

  ① 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

  分析:F浮 = G 則:液V排g =物Vg

  物=( V排/V)?液= 2 3液

  ③ 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F浮 = G

  不同:懸浮液 =V排=V物

  漂浮液 物;v排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 與G或比較液與物 。

  ⑤ 物體吊在測力計上,在空中重力為G,浸在密度為的液體中,示數為F則物體密度為:物= G/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塊、蠟塊、等密度小于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后液面不變,冰中含有鐵塊、石塊等密大于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液V排g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6、漂浮問題五規律:(歷年中考頻率較高,)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單位 t 由排水量m 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 ;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 = m g ;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輪船和貨物共重G=m g 。

  (2)、潛水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進行工作。

  構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的液體密度越來越大

  8、浮力計算題方法總結:

  (1)、確定研究對象,認準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①稱量法:F浮= 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壓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懸浮時,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 或F浮=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八年級下物理浮力課件】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浮力教學反思03-15

初中物理浮力教學反思三篇03-15

《力》物理教學課件11-25

  大學物理Ⅱ課件篇一:大學物理課件05-12

浮力說課稿11-08

中學物理課件材料05-13

初中物理功的原理課件05-10

初中物理教學說課課件04-11

高一物理教學課件09-16

課件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