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石吟課件
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頌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②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象。
③增強求知欲,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把握詩歌的內涵,體會詩歌所表達的豐富情感,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美,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
采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化石圖片(魚、始祖鳥、恐龍等),并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自然界有很多形態各異的化石,它們是從哪兒來的呢?科學告訴我們: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是什么原因使這石頭一樣的東西令作者李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乃至要為之寫下一篇詩歌呢?我們先聽讀一遍課文,試著感受一下詩歌的大體內容。在聽讀時,請大家注意詩歌的節奏、重音,從范讀中汲取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詩歌的朗誦)
(注意字詞教學)屏幕展示讀音易錯易混的詞語,做適當點撥。
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自由朗讀,并在朗讀中大體感知詩歌內容。
問:讀過詩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由學生作答)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必然導致自主閱讀的結果存在差異,此環節教師只須把握學生對詩歌了解的程度,不要求學生講得很細、很全。
2、同學們從詩歌中了解了化石的一些知識。那么,這首詩歌是如何運用恰當的語言藝術告訴我們這些知識的?
集體誦讀1、2節詩歌
問:這兩節有什么突出的`修辭方法?
(可以提示學生注意這兩小節標點符號的特點)
設問
問:通過設問得到了怎樣的答案?
蘇醒 神話 奇幻
蘇醒:化石從億萬年前的巖石中被人類發掘出來;化石打開了人類認知地球生物進化史的大門。
這扇被打開的大門,向我們人類展示的是什么?
是一個個奇幻的神話。
那么它奇幻的表現是什么?3至6小節就是最好的回答。
二、研讀(合作探究):
1、研讀對象:3至6節
2、合作探究的目標:
A、找出核心句;
B、概括要點,舉例。
3、學生分四個小組分別研討3至6節。
4、研討要點:
①第3節:
要點:否定造物主 愚昧→科學
eg:西方,上帝造人;東方(中國),女媧造人。
平凡的真理:人是由猴子進化來的。類人猿→類猿人→猿人→古人→今人。
②第4節:
要點:裹藏生命信息
eg:通過對化石里包含的DNA的分析,得知當年古生物的情況,將其外形復原。
生命信息
③第5節
要點:反映生命的進發(不息)
eg:近年,在東北發現了一座山,山上有明顯的地質分層,發掘出了不同地質時期的鳥類化石標本,反映了鳥類的進化史,吸引著全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前往采擷標本,由此可見,化石為我們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實物依據,也為我們展現了生物進化的規律。
④第6節:
要點:雕刻家、魔法師
eg:石油、煤炭→森林、地震
恐龍的滅絕→氣候、彗星撞地球
5、小結:
綜合3至6節的內容可知,化石的確可以幫助我們認知逝去的世界,正如詩歌所言:“逝去的世界說了話”。其實,化石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我們去發掘,化石已經蘇醒,化石也剛剛蘇醒,這個蘇醒與第2節的“蘇醒”前后照應,更加突出了化石的巨大研究價值。正如第7小節所總結的:它還有很多令人神往、驚訝的故事等著我們去領略。
三、情感體悟:
詩歌是要表達感情的,詩歌當中哪些詞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呢?
要點:吟、請、神往、驚訝……→對化石的尊重、珍惜、熱愛、研究
《化石吟》讓我們認識到化石是人類很好的老師,是一部極妙的教科書,是一本活生生的地球生物進化史和地球變遷史。
我們不僅要尊重、珍惜化石這樣的自然文化遺產,我們也應該同樣尊重、珍惜我們人類創造的人文遺產,比如:敦煌莫高窟。
四、作業:
1、請大家在課后去發現我們生活中有哪些自然和人文遺產,我們應該怎樣去保護和研究它們?
2、小作文:A、假如我是化石……
B、假如我是恐龍
作業說明:
題目1可以結合奉節本地的情況來談,這兒有著名的白帝城(人文遺產)和天坑地縫(自然遺產),也有很多其他的重要而知名的遺產:三峽中的摩崖石刻(人文遺產)、古巴國遺址黃金洞(人文遺產和自然遺產兼而有之)、風箱峽懸棺(人文遺產)等。這個題目有一定難度,要做適當的指導。
題目2比較適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初中生在這個題目上面應該能夠有話可說。
板書設計
化石吟
科學詩 吟:贊頌
(1-2節)問句引發想象
(3-6節)主體具體抒寫遐思內容
(7節)回應
【人教版化石吟課件】相關文章:
化石吟課件09-02
化石吟優秀課件09-06
化石吟免費課件09-06
關于化石吟課件11-26
《化石吟》教學課件09-01
《化石吟》人教版教案08-26
《化石吟》教案(人教版)10-25
化石吟教案(人教版)10-24
初一化石吟課件09-06
人教版《化石吟》名師教學設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