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籍秋思課件(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課件編寫工作,課件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優秀的課件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張籍秋思課件,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張籍秋思課件 1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 能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在反復誦讀、想象中完形詩歌形象,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的秋思情懷。
3、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設疑激趣
1、導入:同學們,在美麗的夜空下,仰望著明月,你會想到什么?(想到團圓;遠方的親人…… )如果身處異鄉的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怎樣?(飲酒賦詩……)用學過的古詩,描述一下此番情景?(生背《靜夜思》)這是一首思鄉詩,你還積累了哪些思鄉詩?(生交流)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詩,是由唐朝詩人張籍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秋思》。(板書課題) 齊讀詩題。
3、師:你們讀懂詩題了嗎?誰能說說詩題的意思?詩人是借著秋天的景色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嗎?(在“秋”字后打個問號。)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一起來自由讀詩。
[評析:這樣的導入不僅調動學生已有的語言積累和已有的知識,更引發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弄明詩意
1、請同學們自由讀古詩,要求把詩讀正確流利,讀順句子。
2、同學們,讀詩不同于讀課文,不僅要讀通順,還要讀出他的韻味。請同學們再讀古詩,注意停頓,要讀出這首詩的韻味,這就是古詩所特有的“美”——韻律美!(學生反復練讀)檢查正音,注意“意萬重”要念“chónɡ”。
3、學生展示朗讀(指名朗讀)
4、學生結合注釋,說說古詩的大致意思。
[評析: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詩的大意,練習讀出詩的韻味,這樣能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對話文本,入情入境
(一)、同學們,詩題雖說寫思念,可詩句里卻沒出現一個“思”字,作者把“思”藏在哪兒呢?現在請同學們默讀全詩,看看哪些字詞背后藏著作者的思念?(生邊讀邊思考) 預設:見秋風 意萬重 說不盡 又開封
(二)、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隨機指導
a、見秋風起相思
(1)“見”什么意思?見到什么?(秋風)看到“秋風”這個詞,你會想到什么?(秋高氣爽,涼風習習,秋葉紛紛,寂寥肅殺……)風本無形,他怎能看見?那么作者看見的是什么?(飄零的落葉,枯黃的小草,凋謝的百花……)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張籍,面對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會怎樣?此時此刻,他“見不著”的又是什么?(在洛陽城里,詩人見不到親人的歡聲笑語、見不到鄉親的`把酒言歡……)對詩人來說,這是一個怎樣的秋季?(悲傷的、凄涼的……)“見秋風”,其實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象?(蕭瑟冷清……)唐代洛陽是何其的繁華,然而這一切詩人卻視而不見,見到的,只是凄涼的景色!為什么?
(2)同學們,你知道詩人在外漂泊多少年了嗎?(張籍的老家是吳郡,幼時家境貧寒,成年后考取功名,開始四處游歷做官,創作這首詩時,他正獨自一人居住在洛陽,離家十年了。又是一年秋風至,望著蕭瑟的秋風,詩人不禁感慨萬分,揮筆寫下了這首《秋思》。大家想一想,那時,詩人佇立在街頭,看見漫天飛舞的黃葉,他的內心是多么孤單,寂寞,悲傷……)
過渡:這么多的愁苦,他會向誰傾訴?(家人)
b、作家書意萬重
(1)孤單、寂寞、悲傷、無奈的張籍好不容易有機會可以寫一封家書捎回家,落筆之前,張籍會想什么?
(2)同學們,作者離家將近十年,十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呀?年邁的父母、翹首遙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張籍只能把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假如你就是遠離故土思念家鄉的詩人,你會在家書中寫些什么呢?同學們拿起筆來,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吧!(小練筆)
(預設:問候家人;問候白發蒼蒼的母親;傾訴自己的愁苦;寫一些開心的事……)
(3)師:把我們所有同學寫的話都加起來,張籍覺得夠嗎?(不夠)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這真是——(意萬重)
(4)指導讀這句詩,讀出沉甸甸的意萬重。
(5)引讀:秋風落葉喚起思鄉夢,小橋流水的故土啊,你是否已改變了容顏?有多少話,想對你們訴說——情感朗讀前兩句詩。
c、家書臨發又開封
(1)意萬重,萬重意的家書終于寫好了,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人就要上路時,卻又忽然感到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我們來看插圖,再讀讀最后兩句詩,哪個細節最能打動你,最能撥動你的心弦?
(2)交流。(預設:恐 說不盡 開封)
①“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擔心什么?從“恐”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為什么會恐“說不盡”?(意萬重、匆匆)說不盡什么?
③“開封”是什么意思?(打開封好的信)為什么當信快要送出的時候又“開封”?從這個“開”字,你讀懂了什么?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④當家書“開封”之后,你能想像詩人又是怎么做的?(添上一筆,補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動……)詩人把信打開幾次? (一次,兩次,三次……)
(3)引讀:第一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生讀:復恐匆匆說不盡)第二次把信打開,為何呀?(生再讀這句)張籍呀張籍,你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為何呀?(生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指導朗讀: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學生齊讀后兩句詩)
[評析:在“見”與“不見”的對比中,以具體的景來感知內心的情,以有形的物來映襯無形的思。在一遍遍說話、朗讀中,將學生帶入了古詩的意境。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見秋風、意萬重、說不盡、又開封,把詩人那種千言萬語訴之不盡的復雜心情,在反復的閱讀中進行揣摩、體會。]
四、回歸整體,深化情感
1、師:是呀,小小的一封家書怎能承載一個游子濃濃的思鄉之情呢!信帶走了,帶走的僅僅是信嗎?他還帶走了什么?(帶走了的是思念;作者的心;作者對家人的祝福……)
2、師:魂去也,空一身!現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生讀詩)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在故鄉。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秋風乍起,思鄉涌起,寫不完的思念,說不盡的鄉愁,再讀《秋思》。
3、誦讀提煉。
千言萬語說不盡,千愁萬緒難落筆,這正是——(生齊讀古詩)
意萬重,說不盡。情難理,又開封。這真是——(生齊讀古詩)
這就是《秋思》,一個游子說不盡,敘不完的思鄉情。(生背誦全詩)
[評析:教師通過近乎詩人的激情,引領學生真正地把心融入詩中,與作者同呼吸、共悲歡,透徹理解詩的內容,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從而觸摸詩句背后的內蘊。]
五、拓展延伸,總結升華
1、師:同學們這思鄉懷親又何止張籍。那時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里。(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思鄉詩)
2、師出示思鄉詩句。(課本后面日積月累中的詩句)師生配合讀。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唐·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唐·馬戴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清·袁枚
3、小結:同學們家鄉的山水總讓游子們魂牽夢繞,家鄉的親人更讓游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你們終將長大,遠離家鄉,去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去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舍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向往。《秋思》道盡了天下所有游子們的心,讓我們再一次吟詠這首傳世之作吧!
[評析:遷移延伸課文內容,課內外有機結合,更能感悟詩人的思鄉懷親之情。]
六、作業設計
1、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2、搜集表達思鄉情感的詩詞、歌曲,在班級展示。(選做)
張籍秋思課件 2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宋代王安石眼中鄉愁是那春風又吹綠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鄉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張籍的眼中鄉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張籍寫的《秋思》(板書課題)。請同學們翻開書22頁。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師: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生:自由讀詩。
師:我看同學們都會讀了,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愿意來當一個最勇敢的孩子。
生:讀詩。
師: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還有誰也想來試一試。生讀。
真棒!老師聽出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奏。(課件出示古詩)
(講解字音)生再讀。
師:很好。來我們全班一起讀《秋思》。起。
師:這首詩同學們都讀得字正腔圓了。老師也想來讀一讀。
師:同學們,老師讀得怎么樣?(分析師生讀法不同,再練讀。)
師:老師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準備起。
現在老師想調換一下,你們讀前四個字,老師讀后半句,敢嗎?好準備起。
師:真不錯。可單單會讀還不夠,還要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根據書中的插圖、注釋,也可以借助工具書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讀詩意。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1.我讀懂了詞語的意思。
生:2.我知道這是詩的意思。
師:真厲害知道這么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見秋風刮起就想家了。
師: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么引起他的思鄉情呢?
生:洛陽城里見秋風。(點擊課件出示詩句)
師:可是秋風看得見嗎?
生:看不見。
師:那作者看見的是什么?
生:是葉子飄落、草黃了、雁子往南飛。
師:是呀,落葉要歸根、雁子要南飛,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見什么?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師:站在凄涼的秋風中,作者想——家。
因秋風而思家的,歷史上還有個典故呢。晉代張翰(點擊課件出示詩句)說:“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多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 張翰傳》)張翰是張籍的同鄉,他寧愿棄官而回家。而張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陽嗎?有誰知道張籍?
生:交流張籍資料。(課件出示)
師: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風絞碎了詩人思鄉的心,詩人難以回鄉,愁腸百轉,他縱有千言萬語又該如何傾述呢?
生:寫家書。
師:可這是一封怎樣的家書呀?你能從詩中找出句子嗎?
生:欲作家書意萬重。(板書:意萬重)(課件出示詩句)
師:意萬重是什么意思?你能跟它換個詞嗎?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呀?年邁的父母、翹首遙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張籍只能把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會在信中說些什么呢?同學們拿起筆來,把張籍想說的'話寫下來吧!(課件出示小練筆)
師:我看同學們都寫得差不多了,來哪個小張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
(師生互動交流,生讀完寫句再讀詩。)
師:把我們所有的話加起來張籍覺得夠嗎?(不夠)
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這真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領悟: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信寫好了,我們來看看張籍寄信的畫面。(課件出示詩句)
同學們張籍寄信時,他心情如何?你能從詩中找出這個字嗎?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擔心什么?
師:可臨行為什么又開封?“開封”是什么意思?“又開封”呢?
生:“開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開。
“又開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開,又合上又打開……
師:詩人把信打開幾次?
生:一次,兩次,三次……
師:第一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說不盡。
第二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說不盡。
第三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說不盡。
張籍呀張籍你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為何呀?——生: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四、回讀,深化情感。
師:是呀,小小的一封家書怎能承載一個游子濃濃的鄉愁呢!請讀《秋思》
師: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
那他還帶走了什么?
生:帶走了作者的心……
師:張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寫下: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歸信吟》(點擊課件呈現)讀詩。
師:魂去也,空一身哪!現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音樂響起)生讀詩;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在故鄉。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請讀《秋思》。秋風乍起,思鄉涌起,寫不完的思念,說不盡的鄉愁,再讀《秋思》
五、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這思鄉懷親又何止張籍和孟郊而已。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里。課前老師讓你們收集有關思鄉的古詩有嗎?
生交流思鄉的古詩,進一步感受鄉愁。
師:我看同學們手中還有很多思鄉的古詩,課后我們班來辦個思鄉的古詩大會好嗎?
師:老師這里也有思鄉詩句。(課件出示)師生配合讀。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唐。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唐。馬戴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清。袁枚
師:這思鄉懷親從唐至清源源流傳,他流呀流,流進當代臺灣詩人余光中的心中,請看課件出示:余光中《鄉愁》)(音樂響起)。
師:同學們,張籍的鄉愁是思念家中的親人,那余光中的鄉愁又是什么呢?
(比較鄉愁,提升愛國情懷)
六、總結。
師:同學們家鄉的山水總讓游子們魂牽夢繞,家鄉的親人更讓游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孩子們你們終將長大,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舍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向往。
《秋思》道盡了天下所有游子們的心,讓我們再一次吟詠這首傳世之作吧!
張籍秋思課件 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課后練習、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做客他鄉的旅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注釋、課后練習、插圖,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反復誦讀,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激發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感受古詩的優美。
2感受濃濃的親情,珍視與親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古詩,感悟、品味詩中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有感情地反復誦讀,抓住詩中所寫的日常生活片斷,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 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今天,我們切合時宜地來學習一首和秋季有關的詩——《秋思》。
2、 板書:秋思。齊讀。
3、 釋題:說說你對“秋思”的理解,再帶著你體會到的感情讀題。
4、 質疑:對了這一詩題,你又有什么想要問的嗎?
二、初讀,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指名讀,評讀。
3、 反復朗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 互動交流。
三、品讀,感悟情感。
1、 默讀,思考:你從這首詩的`哪些地方體會出作者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2、 互動交流:(見秋風;意萬重;復恐、不盡;又開封)
3、 帶著自己的體會,感情朗讀。
4、 指名讀。
四、回讀,總結、積累。
1、 回憶詩中描述的日常生活片斷,反復朗讀。
2、 背誦古詩。
3、 師總結:《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做客他鄉的旅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五、拓展延伸。
1、 搜集其他寫“秋天”、“思鄉”的詩詞、佳句。
2、 給家人寫一封信,傳達你對家人的濃濃親情。
張籍秋思課件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3、感受古詩語言的韻律美、意境美,自主積累思鄉的詩詞。
教學重點:
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幻燈片。
2、學生準備:搜集表現思想之情的古詩詞,并多讀幾遍。
設計理念:
“思鄉”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思鄉情是人類亙古不變的情愫,悲秋又是古今文人共通的情懷。見秋而生鄉愁也就成了文人千古不變的題材,唐朝詩人張籍的《秋思》正是這種題材的一首古詩。詩人因“見秋風”而“作家書”再“寄家書”,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情。詩的字面意思,學生借助插圖、工具書等能夠理解,但是由于年齡和生活經歷等原因,要真正走進詩人內心,真切體會那無法排解的思鄉情卻很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本課設計主要采用以下幾個措施:一、以優美的語言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蕭瑟的秋景中,渲染情緒,為古詩的學習奠定情感基調。二、以詩解詩,以詩悟詩。通過張繼的一首《秋思》帶動一組悲秋思鄉的古詩學習,意在以意思意境相近的古詩幫助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感悟,同時
達到加大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果,豐厚學生經典文化底蘊的目的。三、以讀促悟,以悟促讀。設計一個個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感悟,悟后讀情,讓思鄉情在一次次朗讀中深入學生心中。四、補充資料,輔助理解。補充一些寫作的背景資料有利于幫助學生走進詩人的生活和內心世界,更好地體會古詩情感。
教學過程:
一、詩句導入,引起對風的興趣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
風呀風,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鄉之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二、初步感知,了解詩意
(一)讀準字音
1、請大家自由讀讀這首古詩,盡量多讀幾遍,注意詩中的生字和多音字。
2、指名讀。
3、節奏地讀一讀這首詩。
4、齊讀 。
(三)了解詩意
1、這首詩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呢?借助注釋,邊讀邊思考,不懂的可以和同位或老師交流。
2、學生匯報。
三、探究詩詞,體會詩情
(一)探究“見”
1、秋風可觸卻不可見,但伴隨著秋風,秋景卻處處可尋呀。或許這是一個早晨,又或許這是一個傍晚,作者佇立在瑟瑟的`秋風中,他看到什么呢?
2、詩句過渡:“秋風窗下起,旅雁向南。日日出門望,家家行客歸。”。
3、秋風窗下起, 作者看到了家家的行客歸來了,他還看到了什么人呢?
4、創境悟情:
(1)秋風習習,詩人看見的也許還有很多很多,望著,望著,詩人似乎又回到自己那朝思暮想的家鄉了。(出示三組詩句)
(2)自由品讀,想像畫面。
(3)讀中感悟悲傷。
在洛陽城里,在這瑟瑟的秋風中,紅柑樹,白藕花,楊柳見不到的.他見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讀“洛陽城里見秋風”
在秋風中,菰菜、莼羹、鱸魚膾見不到了,他見到的只是那冷冷的秋,引讀:……
在秋風中,他家人的歡聲笑語,鄉親們的把酒言歡見不到了,他見到的只是那冷
(4)再讀詩句悟情。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過,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風呀風,你可知你曾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思鄉之情。
(二)探究“意萬重”
1、秋風瑟瑟,吹碎了詩人的心,鄉思切切,絞碎了詩人的情!在那個通迅落后的年代,只能作家書以表心聲,可正當詩人執筆之際,卻遲遲不能下筆,那是為什么
2、解釋“意”。
3、透過資料,走進張籍的心。
4、情境創設,朗讀中探究“意萬重”。
張籍,你一人孤獨在外,縱有千言萬語也無處傾訴,此時他鄉遇故人,把你想說的一一向我道來吧!(三個學生)
5、小練筆:寫給家人的家書。
雖然”意萬重”,但思鄉之情是無法抑制的,走近詩人,只見在昏暗的燈前,紙鋪開了,在那秋風輕輕呼喚聲中,在那行人陣陣催促聲中,張籍,拿起筆,把你想對家人說的話快快寫下來吧!
(三)探究“又開封”
1、換位思考:寫好的信為什么封了又開,開了又封呢?
2、讀中感悟其說不盡。
(四)回歸全詩,整體朗讀。
四、回應前文,探究寫法
1、自由探究:看似尋常最奇崛”。那這首詩的尋常在哪里呢?奇崛于何處?
2、小結寫法:在王安石的眼中,因為見秋風所以意萬重,因為意萬重所以說不盡,因為說不盡所以又開封,就是這樣一個個看似尋常的又開封,卻道出了詩人那無法言喻的思鄉情愁。這就是王安石眼中的“看似尋常最奇崛”
五、拓展延伸,喚起想象
1、出孟郊《歸信吟》。與秋思交叉朗讀。
2、再讀詩句,品味孤獨。
六、積累延伸
1、默寫《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將《秋思》改寫成一個小故事。當作練筆。
3.搜集表達思鄉情感的詩詞、歌曲,在班級展示。(選做)
張籍秋思課件 5
教學目標:
1. 自主閱讀,借助注釋等理解古詩的意思。
2. 通過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感悟詩人客居他鄉,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 能誦讀詩歌,自主積累描寫秋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感悟詩人客居他鄉,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5課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二篇古詩。看老師板書課題(板書:秋思),誰來讀?
(2-3人)請同學們翻開書22頁。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1.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也可以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詩)
2.差不多了嗎?(差不多了)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愿意?
師評: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剛才他把詩中的一個多音字讀準了,你聽出來是哪一個嗎?
(重)
為什么這個字讀chóng,而不讀另一個讀音呢,有什么好辦法?(查字典)確實,老師把字典上的意思整理在ppt上,現在你能準確判斷嗎?
誰還想來讀一讀?
師評: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奏。
3.來我們全班一起讀《秋思》。起。
4.讀完后,你知道這首詩大概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能用詩中的話來說嗎? (作家書。)(板書:作家書)
5.作家書是什么意思?
(寫家書。)
三、再讀故事,品悟詩情。
1. 這首詩的題目是《秋思》,可整首詩中都沒有出現一個“思”字,那么作者把這份思念藏在哪句詩里?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1)秋風看得見嗎?
(看不見)
(2)看的見的是什么?可以看看插圖,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
是呀,落葉要歸根、雁子要南飛,此時的張籍已在洛陽城里漂泊了許多年,這時,詩人看見這瑟瑟秋風會想起誰?
(父母、妻兒)
(3)是呀,那么他可能會問候父母些什么?他可能會牽掛妻子些什么?他又可能會叮囑兒子些什么呢?他想告訴家里哪些事情?同學們拿起筆來,把張籍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哪個小張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交流)
(4)我們有沒有把張籍想說的都寫下來?
(沒有)
(5)你是怎么知道的?
(欲作家書意萬重)
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ppt出示: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6)同學們,想象一下,張籍在寫這封信時,會有怎樣的表情?怎樣的動作呢?
(7)這真是(ppt出示: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一起來讀。
2.張籍的思念還藏在哪句詩里?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ppt出示: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哪個動作最能表達他的思念?
(又開封)(板書:又開封)
你觀察到了這個細節。
(2)這里有一個字與又的意思是一樣的?你找到了嗎?
(復)
(3)你覺得,張籍為什么一次又一次開封?
(因為他擔心有些話沒有寫到)
用詩中的話來說就是——
(復恐匆匆說不盡)
所以行人臨發又開封,還有誰想補充張籍為什么一次又一次開封?
(怕說不完)
也就是詩中的——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4)(ppt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抬起來,看一看這幅圖,猜一猜哪個是行人?(2-3人)
(左邊的是行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為他是送信的,旁邊有一匹馬,有包袱)
(5)的.確,古代送信的行人大多是騎馬的。行人即將要上馬送信,可張籍卻還在一遍又一遍地打開信封。這時候,行人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我快走了)
行人都快要走了,可是張籍呢?(ppt出示:行人臨發又開封。)你來讀。 (行人臨發又開封)
行人還會說什么?想什么?
(行人很不耐煩)
行人是如此的不耐煩,而張籍仍舊是——
(行人臨發又開封)
行人還可能會?
(不讓張籍拿信)
行人都不想讓張籍拿那封家書了,可張籍還是——
(行人臨發又開封)
(6)此時此刻,行人帶走的僅僅是一封家書嗎?還帶走了什么?
(詩人的心)
張籍僅僅用了“又開封”這樣一個細節,就表達出了他對親人的思念。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封信隨著張籍的心不停地漂泊著。此時張籍的心情可以用這句詩來形容。(ppt出示: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7)這首詩呀,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很多人都喜歡這首詩,他們會把詩 寫好后掛在墻上,也會寫在扇面上,看,有人是這樣寫的,(ppt出示草書《秋思》)誰能把張籍此刻的心情融入到這首詩中來,再來讀一讀。
(8)在學習《秋思》的過程中,其實我們還學習了另一首詩——《歸信吟》。(ppt出示兩首詩)歸信吟,唐,孟郊,起。
我們來比較下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點。
(相同:都是思鄉的,唐代的,寫家書給親人。)
老師發現,這兩首詩都有細節描寫,你能找出來嗎?
(又開封,淚灑)
(9)魂去也,空一身哪!現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里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卻在(故鄉)。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再讀《秋思》。
四、拓展升華。
1.同學們這思鄉懷親又何止張籍和孟郊而已。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里。老師這里也有思鄉詩句。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唐·張九齡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我們只讀詩句,不讀朝代和作者。宋代王安石寫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除了王安石,唐代張九齡這樣寫道(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唐代杜甫寫道(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六、總結。
同學們家鄉的山水總讓游子們魂牽夢繞,家鄉的親人更讓游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孩子們你們終將長大,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舍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向往。
《秋思》道盡了天下所有游子們的心,讓我們試著來默寫這首傳世之作吧!
張籍秋思課件 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3、感受古詩語言的韻律美、意境美,自主積累思鄉的詩詞。
重點:
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反復朗讀,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品味詩中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難點:
體會詩人表達的豐富情感,揣摩詩人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見秋生情,讀題定調。
1、欣賞圖片談感受
2、古人眼中的秋天
在我們眼中,秋天帶給我們的豐收的喜悅,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古時大多詩人的眼中都是這種蕭條肅殺,凄涼的景象,勾起他們很多的思鄉情懷。也留下了很多千古流傳的關于思鄉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走進張籍的內心世界,去體會一個游子那顆思家念親的心。
3、補充課題,引導讀題,讀出濃濃的、悠長的味道。
4、出示學習古詩三步驟,學生齊讀。
5、知詩人,解詩題
二、讀通古詩,整體感知
1、出示標好多音字的燈片,劃分好節奏的燈片
請同學們自由地把古詩讀3遍,前兩遍爭取把古詩讀通順、讀流利,把字音讀準。第三遍爭取讀出詩的節奏感,韻律感。
2、展示讀
指名讀古詩,評價是否讀出了節奏和韻律。
3、師生合作復沓讀。
4、光會讀還不行,我們還要知道詩的意思。請同學們借助注釋、插圖理解古詩意思,把這首古詩翻譯一下?(指名說說意思)
三、品讀古詩,感悟詩情
出示詩句:洛陽城里見秋風
1. 秋風是見得著的嗎?那么詩人見到了什么?(漫天飛舞的落葉、瑟瑟搖擺的枯木、風吹落葉遍地翻滾)
洛陽城里,落葉在秋風中漫天飛舞,打著旋兒,零落遍地;路邊的敗草在風中瑟瑟搖擺;天上大雁南歸而去。張籍站在涼意漸濃的秋風中,他想起了什么?想誰?(指名說說)
2、此時此刻,詩人面對此情此景,他想做什么?
可是他在寫家書的時候卻感到意萬重?為什么?請大家從他當時的創作背景中找一找。(離家的時間久,想對家里的人說的話說的事多,當時又兵荒馬亂,對家人很牽掛,很擔心)
他會在家書中說些什么呢? 現在你就是張籍,拿起你的筆把你想寫的話寫下來.分組進行,分別寫給父母,孩子,兒女,朋友。 情境導讀:
這也想說那也想問,想說的話太多太多,這就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心中的牽掛太多太多,千言萬語,千頭萬緒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真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這封家書承載了詩人太多思念太多牽掛,所以他在寫家書時才會感到——欲作家書意萬重。
因“見秋風”而“意萬重”我們再把這句詩連起來讀,讀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3、說不盡,又開封
(一個“意萬重”體現了詩人對家人濃濃的思念之情,對么詩人的`思念之情在詩中哪里還有更細致的體現呢?一起看看寄信的詩句)
A 哪個字體現了詩人寄信時的心理(恐),恐是什么意思? 擔心什么?
B“又”體現了什么?還有哪個字也表達了這個意思?
C 從這幾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說不盡的是什么?(說不盡的是思念,輕輕一開開出的也是思念!)
D想像對話:我是送信的使者,信給了我你就放心吧,我一
定會盡快把信交到你的家人手中。什么?你要我把信給回你?這是為什么?(生用自己的話回答再用詩句回答)
E古代的通訊不像現在這么便捷,客居他鄉的游子與家人聯系的唯一方式就是寫信,而這承載著悠悠思鄉情的家書不知要經過幾多輾轉,幾多時日才能到達家人的手中。那么,家書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呢?
出示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生讀,你讀懂了什么?現在你還覺得家書只是幾張薄薄的紙嗎?那是什么?
情境導讀:
抵萬金的家書啊!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這悠悠的思鄉愁,切切的游子情全靠這家書一封來傳遞,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那悠悠的思鄉愁,切切的游子情,怎是一封家書所能道盡的呀!難怪詩人會——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小結:
1、原來不管是“見秋風,意萬重,或是說不盡,又開封”這些字眼的背后隱藏的是詩人對家人們深深的思念,濃濃的牽掛。請同學們帶著詩人的思念再讀《秋思》
2、這首詩唱只抓住寫信寄信這么一件小事卻表達出一個游子濃濃的思鄉念親之情,這叫(學生說,師板書:敘事抒情或寓情于事)。
在表達方法上可謂高明。王安石曾這樣評價張籍的詩.
出示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他的一個平平常常的又開封卻道出了詩人那無法言喻的思鄉情愁)
3、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張籍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曾深深地懂得,出示詩句:“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魂也去啊,空一身啊,此時陪伴張籍只有洛陽城的秋風,于是一首千古絕唱便在張籍的腦海中誕生,這就是《秋思》,請同學們再讀。
四、讀寫結合,拓展升華
這首千古絕作《秋思》寥寥數字,卻字字飽含一個游子對家鄉對親人濃濃的思念,展開你想象的翅膀,飛進作者寫詩的情境中,一展你的文采,把《秋思》加上時間地點,詩人當時的語言動作及心理,編寫一個小故事吧!記住作家葉文玲的話:有真情、有創造!
寫前提示:
1、又是一年秋風至,詩人獨自一人站在洛陽街頭,心情怎樣?
2、詩人作家書時,想起了誰,想說什么?他作家書時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他的內心呢?
3、當行人即將起程,詩人又是怎樣做的,他的內心是怎樣想的,他的神情、動作是怎樣的?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它古詩。
2、繼續積累其他表達思鄉情懷的詩句,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
張籍秋思課件 7
【教學目標】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做到課堂之上熟讀成誦。
2、理解重點詞語,感悟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3、通過適當的回顧與拓展,深入感悟古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切入主體,理解內容,通過多層次地朗讀,理解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的思鄉之情和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表達方法的歸納與應用。
【教學策略】
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品味、朗讀,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同時通過同類詩詞的拓展,豐富感悟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讀圖導入 感情鋪陳
教師出示月夜的課件,學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學生展開聯想,從月夜想到團圓以及古詩《靜夜思》,體會詩人借明月、思故鄉,回顧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引入《秋思》。
二、設疑誦讀 切入主體
1、解題入詩:
學生讀文題,理解含義,引出質疑:詩人是借著秋天的景色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嗎?
2、初讀釋疑:
學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詩,匯報的`時候,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并抓住“重”字進行古詩文的回顧與遷移,豐富學生對于古詩字詞的理解與認識。
3、切入主體:
回憶質疑,撥云見日,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與交流,明白這首詩主要是借寫家書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三、理清脈絡 感知全詩
提出問題:是什么引發作者寫這封家書?寫完家書的結果又如何?讓學生再次細細讀文,之后進行反饋,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脈絡,整體感知詩文的內容;同時,詩人身世的介紹,有助于理解詩人創作此詩時的心境,也對深入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起了鋪墊作用。
四、深化體會 品讀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再次深刻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意萬重”“ 說不盡”“又開封”的層層遞進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層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詩人將自己的對故鄉的思念,都濃縮在這封家書之中,而內心的矛盾體現在“又開封”這一細節動作上,從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對遠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牽掛。
五、歸納總結 比較明晰
表達方法的介紹與總結。由《靜夜思》的借景抒情,引發《秋思》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是什么的疑問。在總結板書,回顧整體的基礎上,將文章的表現手法與學生共同總結出來。之后出示兩篇詩作:高適的《除夕作》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學生借助學到的知識進行辨析比較,從而深化了對表現手法的認識。
六、誦讀提升 感悟升華
通過多樣的、大量地朗讀、誦讀、背誦,學生在教師深情地引領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飽滿的感情朗誦《秋思》,在學生感情的高潮結束本節課的教學,給學生對于思鄉這一主題有更多的思索。
【板書設計】
秋思
唐 張籍
見秋風 意萬重
家書────思鄉情 (敘事抒情)
說不盡 又開封
張籍秋思課件 8
設計理念:
這首古詩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思鄉之情。本教學設計,在學習方式上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情感的達成上,力求通過讀、思、議,營造出一種濃烈的思鄉氛圍,使學者、教者、作者融為一體。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中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學生吸納、積淀豐富的文化素養。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讀寫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秋思》,默寫《秋思》。
3、通過應用課后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體會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背誦積累。
3、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課件,反復朗讀并背誦古詩,深層次地體會情感,透徹地理解詩意。
2、學生準備:初讀古詩,搜集諸如作者等方面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故鄉的云》。
2、你能聽出這首歌抒發了一種什么感情嗎?
(思鄉之情是古代詩人常常會抒寫的一種真摯的情感。)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新的古詩《秋思》,它抒發的也是詩人的思鄉之情。〔從歌曲導入,喚起學生的思鄉之情,有利于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二、走進“秋思”
1、誰能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色?
在學生描述的基礎上,教師概述:
春天去了,夏天走了,代表生命的綠色也沒有了。秋風蕭蕭,落葉紛紛,使人平添了無數惆悵。身在異鄉的游子常常會生出思鄉的情思。
2、誰能告訴大家:“秋思”是什么意思?作者思什么?
〔要想很好地誦讀《秋思》,有必要讓學生先“走進”秋天,在這種氛圍、這種情感中學習,有利于學習對《秋思》產生強烈的共鳴。〕
三、初讀《秋思》
1、出示課件,進行配樂情景范讀,根據范讀的情況畫出詩的節奏和著重號。
秋思
〔宋〕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
2、學生試著讀一讀。(試讀2~3遍,也可以互相讀,互相聽)
3、指名讀,要求讀正確、讀出節奏來。
〔詩要讀規范,只有在規范的基礎上才能再談個性,“唱”讀、“拖”讀不利于學生對古詩情感的感悟。〕
四、精讀《秋思》
1、熟讀成誦。
可采用互讀和小范圍齊讀的方式,豐富閱讀的形式,提高閱讀的效率。
2、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理解《秋思》。
(1)學生獨自邊讀、邊批、邊查、邊悟,試說每句詩的意思。
(2)同桌之間互相交流獨自理解上的收獲或疑惑。
(3)全班性交流。
3、教師對學生交流中的難點、疑點進行點撥。
(1)抓住重點詞句導讀:
體會“見”、“意萬重”、“恐”、“又開封”等詞的.含義。
(2)交流詩意。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秋天來了,身處洛陽城,只見秋風乍起,倍感孤獨寂寞,決定提筆給家鄉的親人寫封信,將自己的千愁萬緒告訴家鄉的親人。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書信寫好了,但又擔心由于匆忙該說的話沒有說完,就在送信人即將出發的時候,又打開了已封好的家書。
(3)引導學生想象詩中的畫面和蘊含的故事,體味詩中的情感:
詩人這樣做是因為什么?從他的行為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情感。
圍繞詩中所表達出的強烈的思念之情進行讀、議,豐富學生的想象,深層次地體會詩的內在情感,努力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1)你是怎樣理解的?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2)讀完此詩,你被什么感動了?你最感動的是哪些詞句?
老師充分肯定學生的感受,并適度進行精辟的概括。
5、有感情朗讀。
〔自主學習體會、合作學習感悟是非常必要的,老師要想方設法啟發學生進入詩的意境中,同時老師的適度點撥也是不可少的,這樣不僅有利于將學生零碎的東西串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同時,學生也能從老師的表述中學到一些表達的方法。〕
五、拓展“秋思”
1、把這首詩背給自己的父母聽,順便把你的理解、感悟與父母進行交流。
2、試著獨自到秋天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在你眼里、心里秋天是什么樣的?
〔將課堂輻射到課外,升華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尤其是讓學生親自去感悟一下秋天,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釋放和表達情感的空間。〕
【板書設計】
秋思
〔唐〕張籍
張籍秋思課件 9
【教材分析】
《秋思》是一首敘事抒情詩,詩人張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這首詩。讀準詩中多音字的讀音。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4、初步體會詩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詩句含義。
2、體會詩人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理解詩題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思鄉詩《泊船瓜洲》,請一位同學來背一背。(生背誦)
師:在這首詩里,是什么勾起了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呢?(生回答)
師:像這樣抒發思鄉情感的詩歌我們把它叫作“思鄉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詩,它是唐朝詩人張籍寫的《秋思》。(板書:秋思)(生齊讀詩題)
師:詩題怎么理解?(生交流)
師:在秋天里思念家鄉,這樣的思念應該是悠長的,所以朗讀詩題時,可以把秋思這兩個字稍微拉長一點,這樣就更有味道了,請大家再試一試!(生再次齊讀詩題)
二、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一)指導讀準多音字
師:嗯,有點味道了。課前已經預習過詩歌,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生讀詩歌)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樣?(生評價)
師指導讀準多音字“重”。
師:“重”在這兒的意思是——那么“意萬重”就是——
(生交流)
師:沒錯,“意萬重”就是想說的意思很多,這是虛指。你看,根據多音字的意思來確定多音字的讀音,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上這樣的'方法,我們再來讀讀第四句詩。(生齊讀)
(二)讀出節奏
師:讀得正確,也讀得流利,不過,朗讀古詩還要能夠讀出節奏來。現代人朗讀古詩,常常根據音節或意義來劃分節奏。如果按音節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四個節拍。如果按意義來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三個節拍。知道了古詩的朗讀節奏,大家就可以選擇喜歡的一種練習讀一讀,一會兒我們來展示。
(生自選節奏練習朗讀)
師:讀得真投入!誰愿意來讀一讀?其他同學可要認真聽,看能不能聽出他是采用第幾種節奏來朗讀的。(指名朗讀)(生齊讀)
三、感知詩意,體會詩情
(一)感知詩意
師:聽你們朗讀詩歌真是一種享受。這樣讀著讀著,詩句的意思應該也有所了解了吧!請大家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生練習說詩句意思)
師:誰來試著說一說詩句的意思?(生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師:基本上把詩句的意思說出來了。關于詩句的意思,我們先說到這兒。我想,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你們對詩句的理解還會更加到位的。
(二)體會詩情
1、品讀“見秋風”
師:同學們,這首詩只有28個字,卻飽含著詩人那濃濃的思鄉愁緒。是什么引發了詩人的這份思鄉情感,讓他急著給家人寫信呢?請大家默讀古詩,找出其中原因。(生默讀)
師:讀著詩句中的“見秋風”三個字,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都說風兒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可詩人為什么卻說見到秋風了呢?展開想象,此時此刻詩人獨自站在洛陽街頭,瑟瑟秋風吹來,他可能會看到什么?
指導學生想象,讀出“洛陽城里見秋風”中的憂傷和孤獨。
師:都說詩中有畫,瞧,你們已經讀出畫面來了,了不起。通過這樣讀詩句想畫面,我們就會明白秋風看不到,但是秋風帶來的蕭瑟景象卻處處可見。現在,讓我們帶著這種憂傷,這種孤獨,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聲音壓低點,努力讀出詩人的內心感受。
2、品讀“意萬重”
師:正是這樣的憂傷,正是這樣的孤獨,使得詩人思緒萬千,此時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師:用詩句中的字眼來說,那就是——(作家書)詩人提起筆來,千言萬語涌上心頭,他可能會想起——(想象張籍的思念)
師:那他又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拿出練習本,任意選擇一個寫信對象練習寫話,幫張籍把想說的話寫下來。(生練習寫話,師巡視指導。)引導交流。
3、品讀“說不盡”
這樣的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說不盡。
師:這說不盡的是什么?(生交流)……
4、品讀“又開封”
師:正是這許許多多的說不盡,使得我們又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一起讀——(生齊)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行人”是指什么人?
古時候沒有郵局,也沒有郵遞員。老百姓的家書往往只能托人捎帶。對于一個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遇到一位可以捎信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張籍才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說不盡。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生齊)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誰來告訴大家什么是“又開封”?又把信打開,讀著“又開封”,你又看到了什么畫面?張籍為什么又開封呢?現在,老師就是行人,你們就是張籍,我想采訪一下大家,誰愿意接受我的采訪?(師采訪學生)
師:其實我們可能很難理解張籍此時此刻的心情,相信了解了他的經歷,你會明白他內心的情感。張籍其文學成就極大,但仕途卻并不順利。由于家境貧寒,他很小就遠離家鄉,四處求學、作詩,也數度返回故里,一直沒有找到立身之所。三十歲左右,他得到韓愈的賞識和推薦,后來憑借自己的才華考取功名,卻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來,他無時無刻不想起故鄉,想起家中年邁的父母,想起兒時一起玩鬧的兄弟姐妹,可是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記憶深處了。而這一封家書不知道要何時才能送到遠隔千里的家人手中。
師:聽了張籍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十年了,十年沒回家了,難怪他會這么思念家鄉,這么思念親人。而這樣的思念就蘊含在“作家書”中。像這樣通過敘述一件事情來表達情感的抒情方式,我們把它叫作敘事抒情。
(板書:敘事抒情)體會到詩人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愁緒后,如果讓我們再來讀讀張籍的這首詩,大家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一起讀——(生齊讀)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
師:背誦《秋思》。其實像這樣表達思鄉懷親的詩歌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秋思
唐張籍敘事抒情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課件 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生詞,能有感情地吟誦詩句。
2、通過借助注釋、反復誦讀、查閱資料等方法,感知詩句的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通過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感悟詩人客居他鄉,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意思,背誦詩句。
2、在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中,感悟詩人客居他鄉,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
在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中,感悟詩人客居他鄉,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課前準備:
1、制作《秋思》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拓展的古詩:《歸信吟》、《天凈沙·秋思》、《秋風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誦讀入境
1、以學過的思鄉詩句引出新課。板題,讀題。
2、理解課題。
二、初讀詩句,讀懂詩意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生字“洛”、多音字“重”。
2、再讀古詩,要求讀順。
3、三讀古詩,要求讀出詩的節奏。
4、引導學生回顧讀懂詩意的方法,借助注釋,讀懂詩意。
三、展開想象,讀通詩心
(一)品析“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1、抓住“見秋風”,通過移情體驗,穿插詩人簡介,理解詩人眼里的秋景。
2、抓住“意萬重”,通過想象、移情體驗、情境誦讀,感悟詩人客居他鄉,對家鄉親人那份沉甸甸的思念之情。
(二)品析“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創設情境,感悟“又開封”這一行動細節。
2、從《歸信吟》一詩中更深層次地體會“又開封”包含的深切思鄉情。
四、整體感受,領悟詩情
1、配樂讀,讀出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2、以王安石對張籍《秋思》的評價激發學生的`情感。
3、創設情境,背誦詩句。
五、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1、以《天凈沙·秋思》、《秋風引》豐富學生的積累,激發探究思鄉詩句的興趣。
2、總結升華。
六、作業( 任選一題)
1、想象《秋思》中描繪的畫面,把它改寫成一個小故事。
2、搜集思鄉的詩詞。
【張籍秋思課件】相關文章:
秋思張籍的詩意07-27
張籍《秋思》原文賞析12-20
張籍秋思教學反思11-20
張籍的詩秋思的意思09-19
關于張籍的秋思的詩意12-14
張籍《秋思》詩意及賞析08-17
張籍秋思教學設計05-15
張籍秋思教學設計03-28
張籍《秋思》詩意及賞析04-15
秋思張籍古詩賞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