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的課件
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征、掌握用圓規畫圓。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以下是小編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的課件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圓的認識及圓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提示:
本節課要求學生進一步認識圓、了解圓的特征、掌握用圓規畫圓。滲透了曲線圖形和直線圖形的關系。通過對圓的認識,不僅能加深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今后學習圓的周長、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基礎。
單元主題圖呈現的學生所熟悉的校園及周邊環境的情景圖,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感受到圓、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一方面要激發學生學習圓的有關知識的欲望,另一方面要讓學生體會到本單元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例1呈現有圓的物體,根據它們的共同特征抽象出圓的平面圖形。通過圓規的自我介紹,讓學生掌握畫圓的方法,并歸納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一種平面圖形”。
例2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
發現圓的直徑和半徑都有無數條,在同一圓里,所有的半徑和直徑的長度都相等,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圓是軸對稱圖形等特征。
在低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圓有了初步的認識。可以在眾多所畫圖形中較為準確地辨認出圓。有一定的研究圖形特點的方法積累(如: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這些方法可以為課堂中學生研究圓的特點有一定啟發。同時,學生能夠體會到圓廣泛的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并能舉出生活中圓的例子。但不能很準確地對于生活中圓的例子進行準確性描述。舉例說出生活中見到過的圓,學生回答:筆筒、膠條……不能正確認識到這個物體上的某個面是圓形的。但對于讓學生做到真正深入認識圓是由之上的若干個點連接而成,以及在學生頭腦中充分體會到圓的各點分布均勻性和廣泛的對稱性還是比較困難的。
同時,六年級的學生對圓規都有一定的了解(平時買作圖工具時都是成套的,包含圓規),一般都有畫圓的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畫圖等活動中感受并發現圓的有關特征,知道什么是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能借助物品或圓規畫圓,會應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2.過程能力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從猜想到驗證的過程,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與他人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感知并了解圓的基本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系,熟練掌握畫圓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準備兩張白紙、一個圓片。
學具準備:
圓規、圓形物體、直尺。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欣賞單元主題圖,激趣引入。)
1.觀察主題圖。
提問:同學們,在我們美麗的學校內有一個水池,你們觀察過嗎?池內的魚兒美麗,水面平靜。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在平靜的水面上投進一塊石子后,水面蕩開的波紋,應該是一個近似的什么形狀?請用動作說明。
圓在生活中太常見了!許多物體表面的形狀與圓有關。根據你們的經驗,能舉個例子嗎?
2.揭題:看來同學們對圓已經有了一些認識,今天這節課就學習“圓”。
3.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其實圓也和學過的這些圖形一樣也是一個平面圖形,但是和這些圖形又有不同之處,你發現了嗎?(圓是由曲線圍成的一種平面圖形) (注意:①學生自帶的圓形物體可以讓學生用手指一指;②在指物體時,要明確指的是哪一個面;③不能把球誤認為圓。)
【設計意圖:一方面讓學生感知圓來源于生活,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另一方面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感受圓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不同。】
二、探究新知
1.圓規畫圓。
(投影展示例1圖中圓形物品)
教師:同學們觀察圖中的物品,它們是什么形狀?
預設:(生:圓形。)
教師: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一切平面圖形中最完美的是圓!”。你能用手中的工具畫一個標準的圓嗎?(指向明確用工具畫圓,并請學生嘗試畫圓)
學生獨立用畫圓,教師巡視指導。
投影展示學生畫的圓。(由于是第一次畫圓,學生畫的可能不規范)
教師可以提問,請你介紹一下你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么畫圓的?
學生回答用圓規畫圓。
此時教師可演示怎樣使用圓規正確的畫圓。(強調不能用手握住圓規的兩腳來畫圓)
然后跟著要求同學們用圓規再畫一個標準的圓。
學生獨立畫完之后,投影展示學生畫的圓,指明學生說畫法。
預設:我用圓規畫圓,我把圓規的一個腳固定在一個點上,另一個腳繞這個點旋轉1圈,就畫出了一個圓。
【設計意圖:讓學生嘗試用圓規畫圓,體會用圓規畫圓的步驟,明白到圓的大小與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有關,用圓規畫圓很方便。】
2.認識圓。
(1)提問:觀察對比上面所畫的兩個圓,是不是一樣的?(預設:不一樣)
哪些地方不一樣?(預設:大小、位置)
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不一樣呢?
圓的位置不一樣,是因為固定點的位置不同,其實,我們把在圓中心的這一固定點叫做圓心。畫圓時,固定的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圓心到圓上任一點的線段是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與圓上的線段是直徑,一般用字母d表示。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圓規畫圓的體會,介紹圓心、半徑,明確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這樣學生初步感知圓心、半徑和直徑的含義。】
(2)強化認識半徑。
教師:剛才同學們畫的圓都比較好,我們還認識了半徑?那現在大家就在你剛才畫的圓中畫出這個圓的半徑來,畫得越多越好。
教師可以提問:想一想,圓有多少條半徑? 能畫完嗎?
預設:在圓內有無數條半徑,畫不完。
提問:你是怎樣觀察得出在一個圓內有無數條半徑的?
預設:因為半徑是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這樣的線段有無數條。
教師:那么半徑是一條怎樣的線段呀?是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展示動畫從圓心到圓上的一條線段,齊讀) 由于圓周上有無數個點,所以半徑就有無數條。
教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畫出這無數條半徑的代表,你認為畫幾條合適。(預設:1條,因為所有半徑都相等。)
質疑,請學生說理由:直尺量;或用圓紙對折。
說明半徑的特征并板書:在同一圓內,半徑有無數條,并且長度都相等。
【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通過動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及在小組里相互交流、討論,獲得圓的特征之一。不僅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學生學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
(3)強化認識圓的直徑。
①除了半徑以外,在圓中還有沒有像這樣比較特殊的線段能決定圓的大小。(預設:直徑)
教師:指明學生到黑板上畫出來,并提問畫時要注意什么?(預設:過圓心,兩端在圓上)其實直徑就是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
②請學生在自己畫的圓內畫出直徑的代表。畫得越多越好。
③揭示直徑的特征:在同一圓內,直徑有無數條,并且長度都相等。
④引出半徑和直徑的關系,或動手驗證;直尺量;或用圓紙對折。
通過對折等活動,得出:圓是軸對稱圖形,每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圓的對稱軸。
【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通過動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及在小組里相互交流、討論,獲得圓的特征之一。不僅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使學生學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
(4)揭示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d=2r, r=1/2d。這個關系的前提是什么?(預設:同一圓內)
為什么要加這個前提,不要行嗎?
學生討論后匯報。
師生共同小結:在同圓或等圓里,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直徑等于半徑的2倍。
三、鞏固新知
1.練習三第1題:用彩色筆標出下面各圓的半徑和直徑,并量出長度。
2.完成第13頁課堂活動第1題。
第1題(1):畫幾個圓心在同一點而半徑不相等的圓;畫幾個圓心不在同一點而半徑相等的圓。
畫完第一問之后,教師可提問:圓心在同一點上,為什么有的圓大,有的圓小?
(預設:因為半徑不一樣,半徑越大,圓就越大)由此得出:圓的大小是由半徑決定的。
第2問畫完后,教師可以提問:這幾個圓的大小是一樣的,為什么有的圓在這里,有的圓在那里呢?(預設:因為圓心的位置不一樣)由此得出:圓的位置是由圓心決定的。
第1題(2):學生獨立畫半徑為2.5厘米的圓,用字母標出圓心、半徑和直徑,小組內交流。
3.獨立完成教材13頁課堂活動第2題,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本環節,讓學生對圓的.特征進一步理解,對于圓的特征更加熟悉,對所學知識掌握地更加牢固。】
四、達標反饋
1.說一說圓中什么樣的線段是半徑、什么樣的線段是直徑?
2.判斷題。
(1)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 )
(2)從圓心到圓上的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
(3)畫一個直徑為4厘米的圓,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應是4厘米。 ( )
(4)直徑是3厘米的圓比半徑是2厘米的圓大。 ( )
3.填一填。
(1)一個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直徑是( )厘米,半徑是( )厘米。
(2)在一個長6分米、寬4分米的長方形里,畫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半徑是( )分米。
4.盒子里剛好放下三個罐頭,每個罐頭的半徑為3厘米,盒子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對圓有哪些認識?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談自己的收獲,暢所欲言。
教師:想一想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車輪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下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對知識進行梳理,有助于學生逐步形成數學學習方法和經驗;同時把“圓”再次回歸生活,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深化學生對圓的特征的認識,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強調數學與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更是把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向生活。】
教學反思:
圓是一種生活中最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 。在教學中充分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并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圓的形狀,掌握圓的畫法及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征。學生獲取知識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1、從生活實際引入,并在進行新知的探究活動中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
課的開始,通過屏幕顯示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圓,如鐘面、車輪、圓形桌面等,接著又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圓形的物體。課的結尾讓學生討論車輪為什么要制成圓的,并出示小猴坐車的幾個形象動畫,使學生具體的感知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教育。
2、思維往往是從動手開始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
要解決數學知識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本節課在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征,教學圓的畫法時,安排了讓學生折一折、化一化、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與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重視激發學生求知欲。
教學圓的認識時,注重給學生創設思維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積極體驗,自己產生問題意識,自己去探究、嘗試,總結,從而主動獲取知識。
4、本節課,計算機直觀形象、動靜結合、節省教學時間的功能充分得到發揮,展現了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的課件】相關文章: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及課件參考02-23
圓的認識說課稿11-01
關于圓的面積教學課件04-11
最新圓的面積教學課件04-07
圓的認識說課稿(15篇)11-08
角的認識教學課件11-16
六年級上冊圓的面積說課稿11-14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10
小學課件《7的認識》教學設計02-24
倍的認識數學課件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