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背影》的課件
下面瑞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背影》的課件,供大家參考。
在中學語文課文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章,關于這篇課文的學法、教法,也有很多很多的教案、學案以及分析文章,作為一個普通的一線語文教師,本來只有虛心學習的份,哪還敢在這個領域說三道四。但是,我上完這堂課,還是有一些話不吐不快,所以就寫了下來。
上課之后,本來一切都照著老師安排的步驟進行,寫作背景的介紹,作者簡介,疏通字詞,朗讀課文,課正在按部就班地上下去。大約到了20分鐘或者25分鐘的時候,終于講到了文中描寫父親背影的一段,學生朗讀,然后討論描寫的方法和作用等。學生討論的結果與我以前的教學中遇到的大同小異,無須贅述。但下面的課堂進程似乎漸漸地偏離了我原先的教學設計。
討論告一段落后,學生發言,但我發現學生好像還是不愿意靜下來,于是我問:“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學生A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像父親這樣的人我們在生活中隨處都可能遇到,我身邊的人包括我的親人也都是一些普通人,老師不止一次讓我們寫他們,但我從來沒有寫得這樣動人,而作者只不過寫了父親的背影,為什么竟能寫得這樣讓人感動呢?”學生B:“你看看文章寫得有多細致,父親的穿著,動作,你看穿著的顏色,還有那些動詞,走、探、攀、縮、傾,還有蹣跚、慢慢這樣的形容詞,這哪能不感動人呢?”學生A:“那他為什么要寫得這樣細致入微呢?”學生C:“好了好了,我來說。寫得細致是因為觀察細致,寫得動人是因為在觀察和寫作時投入了真摯的感情。喂,這可是標準答案啊。”
這時有幾個學生交頭接耳了一會,其中的一個說:“不標準,我來補充一點。寫作本文時作者自己也做了父親,——后面不是說惦記著我的兒子嗎?——他對父親的理解比二年多以前深刻得多了,所以才這樣動人。”學生可真行,一群毛小子,原以為他們什么都不懂,說起來倒是一套一套的。我想,到此為止這個小問題總該差不多解決了吧。
正當老師準備轉入下一個教學環節時,坐在后排的一個學生突然站了起來:“那他為什么這樣仔細地觀察父親的背影呢?”這個問題一提出來,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鉆牛角尖”。這怎么能成為一個問題呢?父子關系嘛,還用多說?但我沒有這樣簡單化地處理這個問題,而是問:“你怎么會提到這么一個問題的呢?”該生頓了一會,沖著學生B說:“在車站這樣一個有許多人的地方,你通常會對什么人的背影觀察得這樣仔細呢?”學生B被問得一時語塞。靜了幾秒鐘,原先一直沉默旁觀的學生D站都沒站起來突然冒出一個詞:“美女。”這一下全班立刻變得熱鬧起來了。有的學生覺得好玩;有的學生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鬧哄哄地說個沒完;還有一些學生一邊說著話,一邊還拿眼睛瞟老師一眼,看看老師的反應;有的學生對此非常不滿……
這時女班長站了起來:“我們這是在上語文課《背影》,你們都說到哪兒去了啊,一點氣氛都沒有了。——老師你看我們的課堂成什么樣了,你怎么不管一管呀。”其實從學生D說出“美女”二字到女班長發話,也就不到3分鐘時間。我當然能夠控制住時間的。只是我感覺到,這個問題并非毫無意義,但又一時沒能想到一個恰倒好處的辦法把它與課堂的主題聯結起來。既然班長這么說了,我就示意學生靜下來,并要求學生就剛才的問題談自己的想法,但要求先舉手后發言,有秩序,不重復。這時舉起手來的學生并不多,還是班長搶先發言,她顯得有些忿忿然:“父親個子不高,長相不美,是個胖子,穿戴么,不是黑的就是青的,又不時髦,不幸他是父親;這時他旁邊還有一個美女,很是妖妍,我敢肯定,D的兩只眼睛只會盯著美女,而不屑看父親一眼了。”學生D被班長的一席話說得頭都埋下去了〖注〗。奇怪的是,這回其他同學也沒有哄然大笑,而是出現了近半分鐘的沉默,倒是我先打破了沉默:“為什么都不開口了?”學生E:“我們想,父親不美,為什么能這樣吸引住作者的目光呢?肯定是另有一種力量,這就是愛,世界上最無私的一種感情——父愛。”這時我看到不少學生在點著頭,一個個表情嚴肅。我想,課上到這個份上,原先安排好的那些步驟和程序不要也罷,分析詞句啦,講解練習啦,如果這時硬拉進來,豈不掃興?這時我要求學生齊聲朗讀最后一段,同時提醒,像讀“大江東去”一樣的語調合適嗎?學生一致認為不合適。“那該怎么處理呢?老師不說,你們自己看著辦。”結果學生滿懷深情地朗讀了這段話,幾個女同學都讀得有些結巴了。接著我讓學生利用剩下不多的幾分鐘時間在學習小組內交流閱讀本文后的感受。老師穿梭其間,聽到學生這樣一些交談:現在我知道文章感人的力量哪里來了;有個音樂家曾說他用皮靴照樣能夠演奏出動人的樂曲,奧秘原來就是感情啊;美文靠做是做不出來的,我常常喜歡看那些辭藻華麗、語句扇情的文字,讀過《背影》之后,覺得真是淺薄;……
下課鈴響,我既沒有追問他們交流時說了些什么,也沒有布置作業 ,只輕輕地道了聲別,就離開了教室。學生在教室里還像上課時那樣靜靜地坐著。
我認為這是一堂既十分鬧騰又彌漫著感動氛圍的課。備課時我沒有想到課會上成這樣,這是我夢寐以求但在近20年教學生涯中從未實現過的一種境界。在后半節課,我的備課教案已經完全作廢,所有問題都是當堂生成,大部分活動都是學生自主組織,教師的作用只是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情感活動以及語言活動有序地持續下去,將其納入到語文課堂活動中來,并且把這些活動不斷地推向新的高潮,在課堂上,學生與學生之間,讀者與作者之間,達成了思想的碰撞,靈魂的溝通。起初我還抱著這樣的態度:就算是浪費,也不過是一節課,下不為例就是了。沒想到這么一放手,竟成就了一堂讓師生都十分難以忘情的課。這樣的課之所以難忘,還在于它很可貴,因為它很難重復。
這堂課值得回味之處在于:1.在課堂上要舍得“放”。不要囿于課的進度,怕耽誤了課時,不敢放手,只怕完成不了原先安排好的那些內容。在這堂課上,當學生說出那句看起來十分俏皮甚至有些荒唐的話時,如果老師不予理睬或者干脆訓斥一通,后半堂課的情景就不會出現,學生那些好戲怎么演得出來呢?2.要注意聯絡。學生在平時其實是有不小學習壓力的,在課堂上難得片刻開心,給他們兩三分鐘談一談美女又有什么關系呢?問題是接下來要將這個話題適時地自然而然地聯系到“父親不是美女,卻有著和美女同樣大的吸引力,奧秘何在”這樣一個問題上來,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否則課就有可能不但真的偏離主題,還可能會陷入庸俗。這,恐怕除了勇氣還要有一定的教學智慧。3.關于時間控制。實事求是說,由于課堂上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我不得不將《背影》這一課由原來的2課時增加到3課時,但這是值得的,因為這樣的課對于激活學生的靈性和悟性,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能起到以一當十的效果,其他課即使少上一課也無妨。
〖注〗課后我特意向學生了解了一下學生D的情況,原來,上學期父親曾經給他送來雨傘,但他覺得父親的形象不夠雅觀,教學樓也沒讓他上就把他推了回去,雨傘也賭氣沒要。他父親看上去很蒼老,簡直像是他的爺爺,更何況那天穿著蓑衣,這年頭還有幾個人會穿著蓑衣出現在公共場合呢?
【《背影》的課件】相關文章:
挑山工的課件08-23
春曉課件09-24
《風雨》課件08-24
《太陽》課件03-08
讀出《背影》后的“背影”12-09
背影08-18
【經典】背影08-25
師說的優秀課件03-28
皇帝的傳說課件09-24
如何制作課件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