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開學第一課
一、概說歷史
(一)歷史的定義
1.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2.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3.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1)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2)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二)歷史分類
1. 傳統的.史學分類:紀傳體、編年體、記事本末體(歷史敘述體)、類書和政書等。
2. 按時間分:通史、斷代史和階段史(沒有本質區別)
3. 按空間分:世界史、國別史、地區史
4. 按內容分:綜合史(總史)、專門史、資料匯編、年表、歷史地圖等
(三)高中為什么要開設歷史課程
1.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以史為鑒,增強辨別力、洞察力,提高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
2. 運用歷史學科可以對學生有效開展德育工作。
3. 高考的需要。歷史學科在高考文綜試卷的300分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4. 高二會考的重要科目,決定能否及時畢業,獲取普通高中畢業證。
(四)高中歷史學習方法
1. 課前預習、自主探究、形成習慣。
2. 認真聽講、記好筆記、積極互動。
3. 課下鞏固、訓練做題、提升能力。
4. 及時復習、日積月累、點石成金
5.其它方法:
多看——博聞強記,豐富自己的史學知識。
多思——通過現象,發掘本質。
多動手——善于總結。
二、新版高一歷史教材說明
(一)總體框架和主線
1. 以時間為經:勾勒縱向淵源流變,時序清晰。
2. 以空間為緯:展現不同地區、民族、國家的橫向互動。
3. 以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為主線,古今貫通,中外關聯。
(二)必修一——政治文明史
1. 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動、政治家。
2. 基本線索:
中國古代政治史:核心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世界古代史: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和羅馬法。
中國近代史:侵華史、抗爭史、近代化。
世界近代史:英、法、美、德等國資本主義整體的建立。
中國現代史:新中國民主法治建設、外交成就。
世界現代史:二戰后世界格局的發展演變。
(三)教材體現出的科學史觀
1. 全球史觀——是一種超地區,超民族的史學觀念,即用全球的視角和宏觀歷史學的研究方法,從總體上考察研究世界史。
2. 文明史觀: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
(1)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縱向看:包括漁獵采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工業文明時代(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和信息時代)
3. 現代化史觀。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就是現代化進程。它包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等全方位的社會變革。
4. 社會史觀:是社會學與歷史學的有機結合,引導讓你們的眼觀向下,從社會空間的視角研究歷史,有關注“大人物”到聚焦“小人物”。
5. 革命史觀:認為階級斗爭是推進人類歷史前進的動力。
(四)歷史文本設計體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
1. “三導”:教材前設“導讀”、單元前設“導語”,每課前設“導引”。
2. 正文為大字體,閱讀部分為小字體,兩者相間,互補互動。
3. 每顆設置活動探究課題。
4. 課中有“歷史縱橫”、“學思之窗”和“模塊鏈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
三、高考歷史能力考察目標
1. 獲取和解讀信息(讀取信息)。
2. 調動和運用知識(辨別歷史)。
3. 描述和闡釋歷史(闡釋歷史)。
4. 論證和探討歷史(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高中歷史開學第一課】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教師開學工作計劃06-28
開學第一課開學計劃02-07
開學第一課09-09
開學第一課01-24
看開學第一課的感想_開學第一課作文03-05
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作文500字05-22
高中歷史說課稿12-12
開學日志之開學第一課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