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開題報告(15篇)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舞蹈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舞蹈開題報告1
課題“幼兒園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研究”是我們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的。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實踐一定能取得非常滿意的實驗效果,下面就本課題的研究背景、目標、意義及各項實施辦法向各位領導匯報。
一、有關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幼兒園教育環境:幼兒園教育賴以進行的一切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環境與心理環境兩部分。物質環境指幼兒園內教室、寢室、活動室等場所的教學設施、用具的布置(如何進行空間布置與材料的提供)及幼兒園外的家庭、社會、自然的大環境;心理環境指幼兒園的人際關系及一般的心理氣氛等。具體體現在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教師與教師間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們課題研究僅涉及教室環境與幼兒園文化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研究)
“互動”是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學模式,它積極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雙向溝通,鼓勵被教育者積極參與,反應和創造。
幼兒與環境的互動,幼兒不僅僅是在環境中成長,也是在環境里探索和學習。因此也可將“環境視為幼兒的老師”,互動式的教育環境可讓幼兒體會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有利于萌發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研究背景:“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新《綱要》強調給幼兒創設一個豐富多彩、多層次,具有選擇性和自由度的,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到的環境,使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在與環境主動積極地相互作用中獲得發展,將環境的教育價值擺在了整個教育的重要位置。但從現狀看卻存在許多要解決的問題:環境創設內容上追求精致美觀,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單調,缺乏多樣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師的設想、愿望出發,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失去了影響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因此,我們應創設與幼兒互動的環境,讓幼兒用環境記錄、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環境成為“會說話”的環境,成為幼兒展示自己的舞臺,從而發揮其教育作用,體現環境的價值。
研究的意義:通過幼兒園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研究,改變教師觀念,不包辦代替: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參與到環境創設中來;探索創設平等、寬松、和諧的環境,為幼兒提供適宜、適度的各類材料;提供足夠的、開放的時間、空間,以支持和引導幼兒積極的與環境互動。促進幼兒感知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個性的和諧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
目標:
1、改變教師觀念,尊重幼兒的興趣, 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引導教師提供適宜、適度的各類材料;提供足夠的、開放的時間、空間,支持、引發幼兒主動參與環境創設,建構創設意識的內容、途徑、指導策略,利用環境來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探索過程;積極創設平等、寬松、和諧的幼兒互動環境。以促進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萌發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2、通過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教育實踐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為,吸收先進教育經驗:在不斷地反思教學中提高教師經驗總結與分析能力。
內容:
本課題分為兩個子課題:第一、幼兒園文化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第二、教室空間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
幼兒園文化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內容:
1、指導幼兒欣賞扎染布藝。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師如何運用指導策略,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扎染活動。
教室空間環境與幼兒的互動研究內容:
1、在環境創設中,如何引發幼兒主動提出創設的意愿和動機。
2、研究如何在師幼互動地創設環境中培養幼兒主體性、積極參與性為主線,選擇與安排相關合理、有趣的內容。
3、研究教師如何運用指導策略,引發并促進幼兒主動參與環境創設。
開題報告范文 英語開題報告范文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會計開題報告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觀察法:由課題組人員設計觀察記錄表,通過觀察,了解幼兒與現有教育環境的互動情況。
(2)比較法:通過比較前后測幼兒與教育環境的互動情況,從理論角度分析幼兒如何更好地與之互動,為教育的實踐奠定基礎。
(3)行動研究法:以實踐作為研究的起點,從“實踐中的問題”出發,采用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行動研究,從而不斷探索出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經驗總結法:通過對實驗教育過程的回顧、反思、總結,將教育措施、教育觀察、教育效果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
組織由園長掛帥、業務園長、教研組長及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為主要成員的課題組,運用科學的方法,在我園小、中、大三個年齡段展開關于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現狀調查。在研究中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改進教育方法和途徑,以保證實驗研究的效果,具體分三個階段實施:
XX年9月――XX年11月 第一階段:籌備階段:搜集有關資料,調查幼兒對現有教育環境的反映、認知、寫好觀察記錄及實驗方案。
XX年12月――XX年11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進行具體的實驗研究階段,根據前一階段的觀察,從改變教師觀念,創設良好的物質與心理環境,指導幼兒參與設計、參與收集和準備材料、參與布置,真正達到環境與幼兒的互動。
XX年12月――XX年2月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對整個實驗過程的資料、信息、音像等進行綜合、歸納、概括、總結;撰寫工作報告及實驗報告、結題報告,最后出版本課題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環境創設課例光盤和課題研究過程光盤,舉辦有關課題成果的展覽并推廣。
五、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園雖僅成立兩年的時間,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先后被確立為徐州市一類幼兒園、市示范幼兒園、市巾幗文明示范崗、市優秀家長學校、徐州師范大學社區學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學、公園巷小學、徐師附小、解放路小學等教育實驗小學幼小銜接實驗基地。
在課題開展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如:調查幼兒對現有教育環境的反映、認知,寫出觀察記錄;搜集相關資料,了解幼兒園教育環境如何進行創設才能與幼兒互動,掌握了環境創設的要求、內容和方法,寫出了實驗方案;認真閱讀、理解相關的書籍如《幼兒園環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讓環境和材料與幼兒對話》等,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兒園教育環境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需要,還專門組織教師到蘇州、中國教育資源網扎染工藝。
另外,我園將撥出專用經費,應用到科研課題上來,以保證課題實驗的正常進行。
六、預期研究成果
1、關于幼兒園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調查與分析。
2、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方法與策略。
3、教師在課題中的觀察指導個案及成長發展。
4、幼兒成果展示。
5、與課題有關的教養筆記和論文的發表。
6、關于《幼兒園教育環境與幼兒互動的研究》實驗報告與工作報告。
7、關于課題研究的音像資料。
七、課題研究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用科學發展觀的態度指導課題研究,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科學地進行調查研究,重實證、重理性;合理運用行動研究法、觀察法、比較法和經驗總結法等進行研究。
2、課題研究人員必須加強教育理論學習,以新的教育觀念指導自己的實踐行動。
3、及時慎重地、細致地收集實驗資料,注意收集點滴的實驗成果和體會,以保證課題研究獲得良好的成果。
4、課題研究中要充分發揮全體教師的作用,鼓勵廣大教師積極投入到課題研究中來,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
舞蹈開題報告2
體育舞蹈是一種同音樂密切結合的運動項目。如果在體育舞蹈練習的過程中,沒有音樂的伴奏,是不完整的。形象地講,音樂是體育舞蹈的靈魂,音樂給體育舞蹈帶來了更多的生機。一套優秀的體育舞蹈需要協調的音樂來配合和突出,才能夠實現它的美學價值。同樣,在進行體育舞蹈比賽的時候,參賽選手所選用的音樂,其表現力的高低也是裁判打分的內容之一。所以,在體育舞蹈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要加大對音樂選用策略的研究。
一、體育舞蹈與音樂的契合
音樂作為體育舞蹈外在審美表現的靈魂,是審美的所需和所在。體育舞蹈所選用的音樂與其他一些體育項目的配樂相比,體育舞蹈要配合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并且在各種舞蹈動作中表現音樂。因為體育舞蹈種類的差異,所選用音樂的風格、節奏特征也是不同的。體育舞蹈練習和比賽者,能夠按照不同的體育舞蹈音樂特征,在優美旋律和明快節奏的引領下,進行舞蹈藝術的表現,充分向觀眾展示體育舞蹈的各種美。音樂是體育舞蹈內在思想感情表達的有效手段,音樂能夠有效體現體育舞蹈的意境,提升體育舞蹈的感染力。所以,體育舞蹈音樂不僅是體育舞蹈者表現情感的手段,同時也是吸引觀眾的手段。
二、音樂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影響
1.音樂塑造體育舞蹈的優美形象
隨著我國全民健身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更多類型的體育舞蹈成為大眾進行體育鍛煉的運動項目。但是,在從事體育舞蹈練習的過程中,一部分體育舞蹈愛好者往往更為重視體育舞蹈動作的自身作用,而忽視了音樂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促進作用。這就造成了體育舞蹈靈性不足,影響了體育舞蹈鍛煉的效果。體育舞蹈作為集優美的音樂、協調的舞蹈動作于一體的舞蹈項目,只有通過舞蹈和音樂的結合,才能夠塑造和表現出更為優美的舞蹈形象,才能夠獲得良好的練習體驗。從體育舞蹈學的角度分析,體育舞蹈同音樂的關系,是外在特征與內在表現的關系。多數情況下,我們在進行音樂欣賞的時候,主要是借助聽覺來進行音調高低、旋律快慢等的判斷。但是對于體育舞蹈練習者來講,主要是通過看來對舞蹈者的力量處理、動作速度等進行判斷。體育舞蹈需要音樂的伴奏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其表現力,音樂與體育舞蹈有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音樂給體育舞蹈的各個動作以節奏的指導,體育舞蹈在有節奏的音樂配合下進行各種美學特征的展示。
1. 音樂提升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
體育舞蹈在音樂的伴奏和襯托下,通過音樂將體育舞蹈這一藝術形式表現得更富力度和表現力,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感官體驗和心靈感悟,提升舞蹈的情趣和生命活力,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精彩。鑒于音樂對體育舞蹈的這些意義,需要切實做好體育舞蹈音樂的研究和選用,保證體育舞蹈在音樂的伴奏下,獲得更好的表現力,吸引練習者和觀眾的深度熱愛。
體育舞蹈音樂作為一種感情藝術,有著很強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體育舞蹈中表演者所表現出的舞蹈速度、舞蹈力量、靈活性和柔韌性等方面的機體能力,都能夠直接或者間接地受到舞蹈音樂的作用,體育舞蹈運動節奏的掌握、動作的掌握等方面也都可以從音樂中得到有效的啟發。
2. 音樂是體育舞蹈動作的內在控制力
體育舞蹈動作的動律變化,是因人而異的,但是在進行節奏處理的時候,需要把握好體育舞蹈的節奏快慢、節奏強弱來提升體育舞蹈音樂的表現力,練習者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順著節奏的變化而變化,當樂曲情緒激昂、節奏緊張的時候,體育舞蹈練習者可以進行外在表現的把握。處理好體育舞蹈動作節奏的把握,能夠展現出體育舞蹈節奏把握的深度和能力。例如在恰恰舞蹈中的時間差,是通過快速的音樂節奏中體現的瞬間靜止。倫巴舞蹈中的半拍動作是在一拍中完成兩個動作,從慢節奏中表現出快特征。華爾茲中的猶豫步就是每小節跳兩步,前進并合步與后鎖步又是沒小節跳四步。這種動作的處理方法,使音樂的表現力更為突出,使練習者和觀眾獲得美的愉悅體驗。
4.音樂能夠滿足體育舞蹈參與者的身心需求
著名的音樂家普列漢諾夫指出:對藝術的需求,對節奏的敏感性,是人們的基本特征之一,人們對所有藝術實踐和欣賞的行為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身心的需求,體育舞蹈這一藝術形式更是這樣。優美、舒展的動作表現與傳情力度是體育舞蹈的主要內容,它作為一種體能的展現,表現出了一定的空間性和時間性。音樂作為藝術的形式之一,具有時間性和流動性,能夠提升思維和創造想象能力,對提升體育舞蹈表演者和觀眾的非智力因素有著重要的意義。音樂能夠使表演者更為投入地進行練習和表演,提升對動作內涵的理解和體育舞蹈的表現力。對于觀眾來講,通過眼睛和耳朵等器官,構建完整的、飽滿的體育舞蹈知覺體驗,通過這一體驗刺激記憶和情感的思索,從而獲得身心的積極體驗,實現體育舞蹈觀賞的目的。
論音樂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影響與選用策略
三、提高音樂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策略
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其自身的特征與表現規律,是體育舞蹈音樂的靈魂。在體育舞蹈練習的過程中,音樂通過優美的旋律、明晰的節奏、不同的風格等,提升了體育舞蹈的節奏感。體育舞蹈音樂在激發情感方面,比其他的音樂有著更強的表現力,所以,在進行體育舞蹈創作與表演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合適的音樂來進行表現。體育舞蹈音樂的節奏感、音樂的表現力等,都會對體育舞蹈表演者和觀眾產生影響,所以要選取合適的音樂作為體育舞蹈的伴奏,以此來提升體育舞蹈的表現力。
1.音樂的選用要符合體育舞蹈的風格
音樂對體育舞蹈的編創和設計有著指引的作用。所以,在進行音樂選擇的時候,需要遵循體育舞蹈與音樂風格一致的原則。如果所選用的音樂與體育舞蹈存在不協調的問題,那么將會造成體育舞蹈表現力受到影響。例如一套以Disco為主調的現代體育舞蹈,就需要選用一些熱烈、奔放、直率的舞蹈音樂,更好地體現這一舞蹈的節奏。假如是技巧變化多樣的倫巴舞蹈,則需要選用節奏特征分明、速度舒緩的舞蹈音樂。此外由于每個舞蹈者的身體特征、舞蹈表現力的把握、音樂領悟能力的差異,所以在進行體育舞蹈音樂選擇的時候需要區別對待,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體育舞蹈者的特長。
在進行體育舞蹈音樂選擇的時候,一般使用兩種方法:首先是進行音樂的選擇,在進行體育舞蹈動作設計之前,通過選用適合個人特征的音樂,按照體育舞蹈的動作節奏、舞蹈風格等因素進行體育舞蹈動作的內容設計。其次,后配音樂的方法,即在整套體育舞蹈動作創編完成以后,再按照整套體育舞蹈動作的特征進行音樂的剪輯和加工,提升體育舞蹈和音樂的融合度。
2. 按照體育舞蹈舞種的動作節奏選配音樂
體育舞蹈音樂的節奏是借助節拍來實現的,不同的體育舞蹈需要選用不同節拍的音樂,這樣才能夠實現舞蹈與音樂的統一。因為體育舞蹈的種類不同,舞蹈動作的節奏也就不一樣,所以,需要按照體育舞蹈的動作節奏特征來進行相應旋律的音樂,實現音樂和舞蹈之間的有效結合,以更好地提升體育舞蹈的外在表現力。例如:華爾茲舞蹈需要選用3/4拍的中3步或慢3步的樂曲作為伴奏音樂;探戈舞需要選用2/4或4/4拍節奏的音樂作為伴奏音樂。
3. 音樂的選用要突出體育舞蹈的亮點
音樂和體育舞蹈動作兩者之間,是互相表現與襯托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兩者的共鳴。所以,要實現兩者共鳴的特征,需要做好體育舞蹈與音樂的編排工作。一個好的體育舞蹈動作,要給觀眾留下美好的印象,需要具備獨特的地方,也就是要具備亮點,這種亮點可能是優美的舞蹈動作,可能是高難度的舞蹈表現,也可能是舞蹈音樂的選用。因此,為了突出舞蹈表現的亮點,需要在音樂選用的時候,從音樂的旋律和節奏上進行全面的把握。體育舞蹈、音樂雖然有著不同的特征,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系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的把握,在舞蹈樂曲和舞蹈創造的過程中,要以突顯體育舞蹈的主體為原則,兼顧體育舞蹈的節奏和韻律,實現音樂對體育舞蹈情感表達的作用,提升體育舞蹈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舞蹈練習和比賽的過程中,音樂一方面成為表現舞蹈節奏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通過音樂的使用,為體育舞蹈內在美的表現,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在體育舞蹈練習的過程中,需要加大對音樂與體育舞蹈融合的研究,做好音樂風格與體育舞蹈類型的選用,掌握各種音樂舞曲的結構和節奏等特征,深入了解不同的樂器和節奏給體育舞蹈帶來的不同變化。為更好地發揮音樂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促進和提升作用,做出針對性的選擇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音樂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作用,實現體育舞蹈表演的豐富性和美學特征。
舞蹈開題報告3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各個領域近年來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舞蹈藝術雖然不同于其他產業領域,需要不斷的進行技術更新和完善,但其表現形式等方面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做著改變,在此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元素被應用到舞蹈編排中,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舞蹈領域的整體發展。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舞蹈編排過程中元素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舞蹈編排過程中元素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以期能夠為我國舞蹈編排方面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舞蹈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前言:舞蹈藝術在我國已存在千年,并且隨著時代的推移舞蹈的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類型劃分也越來越明顯,不難發現,無論是在古時候還是當今社會,舞蹈都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并且其存在的意義和作用也存在不小的差異,導致此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則是發展過程中不斷滲透著不同的元素,從而使舞蹈編排過程越來越趨于多元化發展的趨勢,舞蹈藝術的多元化發展無論從何種方向而言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其不僅促進了舞蹈藝術的整體發展,也與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和發展趨勢相符。
一、舞蹈編排過程中元素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意義
1.促進舞蹈藝術的發展
任何行業的發展除了保持自身基礎外,還應不斷引進先進的理念和技術,舞蹈編排也是同樣,如果只是一味的保持現有的形式,則只能做到持續而做不到發展,因此在舞蹈編排過程中不停添加不同的元素,可以使舞蹈呈現出更多樣化的形式。其實對于舞蹈來說其應該是沒有固定形式、不分國籍的藝術,因此將任何有意義的元素引入到任何舞蹈中,都能夠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這對于舞蹈傳承和發展方面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意義[1]。
2.促進舞蹈文化的交流
舞蹈藝術并不是我國獨有的藝術形式,其廣泛存在于各個國家,并且每個國家的舞蹈形式、舞蹈編排、舞蹈效果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如今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在如今的形勢下,不僅要把我國各個行業與國際接軌,也應將文化、藝術等領域與國際接軌,畢竟無論如何我國舞蹈形式或舞蹈元素都是相對固定的,而通過與其他國家的舞蹈編排交流,則不僅可以使我國舞蹈編排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好的元素,也可以將我國舞蹈文化向全世界傳播,如此一來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
3.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
如今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各界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掌握基本的文化修養也是當代綜合性人才所必需的,其實不難發現,近些年來我國各大高校甚至高中、初中校園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晚會,而歌曲、舞蹈和小品也都是校園晚會中頻繁出現的節目。如此不僅可以豐富校園生活,也能夠給學生們充分的展現自己才藝的機會,并且在此過程中會有很多學生因此愛上某種藝術,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尤其對于藝術學校的學生來說,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是非常必要的,當今生活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綜合型人才,通過在舞蹈編排過程中引入新元素也能夠有效提升人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非常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的[2]。
二、舞蹈編排過程中元素多元化發展趨勢
1.舞蹈形式趨于多元化
舞蹈藝術自古以來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極具欣賞性,可以活躍氣氛為他人帶來快樂,是很多重要場合中出現頻率最大的節目之一,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各個領域也漸漸與經濟掛鉤,舞蹈藝術自然也不例外,為了讓舞蹈更加具有商業價值,在舞蹈編排環節則會投入更多精力,將更多受現代人們喜歡的元素添加到舞蹈編排過程中,能夠更大程度上吸引到受眾的注意力,并且其表現出的形式也多種多樣,使其更加時尚化、多元化。
2.舞蹈類別發展趨于多元化
自古以來,我國舞蹈的形式就多種多樣,漸漸衍生出不同的類別,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舞蹈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并且每經歷過一個時期都會有當時極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進入,使得舞蹈編排過程也多了很多不同的元素,并經過不斷的融合、碰撞,使舞蹈類別更加趨于多元化。如當今社會中比較常見的幾種類型:民族舞、芭蕾、街舞等,而每種舞蹈不同的類別背后也有不同的用途,目前人們為了鍛煉身體而廣泛流行的鄉間舞、廣場舞,創造商業價值的舞臺舞蹈,或是便于文化交流、良性競爭的舞蹈等,另外,多種類型的舞蹈也漸漸融合到一處,使得舞蹈類別的發展更加趨于多元化[3]。
3.舞蹈文化趨于多元化
舞蹈藝術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對我國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前文中提到過舞蹈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有很多種用途,只要細加琢磨則會發現每種形式的舞蹈均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均能夠充分代表當時時代的精神。而舞蹈編排過程是舞蹈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舞蹈編排過程中不斷添加的新元素使得舞蹈編排過程充分具有多元化發展的特性,舞蹈編排過程的變化使得舞蹈文化也隨之產生變化,因此舞蹈文化也在不斷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4]。
三、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編排過程是舞蹈藝術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舞蹈最終呈現的效果,也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舞蹈藝術的發展現狀,而將舞蹈編排過程中的不同元素融會貫通,對促進舞蹈藝術整體發展來說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無論是觀看舞臺舞蹈或是自行學習舞蹈文化,都已經廣受人民群眾歡迎,而通過人們不同的舞蹈風格也可以大致看出舞者的性格、所要表達的情感等,這都是舞蹈藝術獨有的魅力。
特別說明:本網站內容都來源于互聯網,供瀏覽者學習、欣賞,使用原則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此外,使用者如對本網站內容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力人的許可。
舞蹈開題報告4
1、本課題的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舞蹈課是師生共同參與、探索和共同享受的過程,在本人的實習過程中,學生欠缺參與性與積極性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很多學生在期間沒有接受過舞蹈課的教育,在舞蹈課堂上不夠活躍,不過大多數學生都是“喜歡舞蹈而不喜歡舞蹈課”, 所以,在結合實習過程中,總結中小學開設舞蹈課的意義。
2、 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情況及其發展):
國內:現在活躍在舞蹈臺上的教練員們大多都是半路出家,是從其他項目當中轉過來的,缺乏舞蹈運動經歷,這就造成了其專業素質不夠高的限制。因材施教。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基礎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 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舞蹈教育應堅持因材施教的道路, 其實施方法為每學期都有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開設的舞蹈課程, 難易程度由低到高。這樣做既可以挖掘新的舞蹈人才, 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又可以使舞蹈教育在中學得以進一步發展。
3、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提綱)和成果形式:
引言 3
一、中小學舞蹈課的現狀 3
二、中小學舞蹈課堂教學面臨的困境 4
(一) 中小學生舞蹈教育的現狀 4
(二) 學生不愿意學習舞蹈課程 5
(三) 舞蹈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 5
三、促進中小學舞蹈課發展策略 5
(一) 教學模式的重新建構 5
(二) 鼓勵學生參與,培養興趣 6
1、在游戲中培養興趣 6
2、注重作品欣賞、增強對舞蹈美的體驗 6
(三)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7
總結 8
成果形式:論文
4、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可能遇到的問題:
(1) 對所查資料整理問題
(2) 對于優缺點對比的問題
(3) 對于參考資料運用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1) 對所查資料仔細分析
(2) 參考相關資料或文章,進行學習
(3) 選擇適當的資料,對所參考的資料進行有調理的分析
5、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驟: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目的采用行動研究、實踐研究的方法
20xx年2月 確認論文研究方向,查找期刊、圖書等相關資料
20xx年3月 采風與觀摩繼續搜集相關資料
20xx年4月 評價以及修改
6、本課題的進度安排:
2月8號-2月20號:確認論文研究方向,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
2月29號-3月17號:共同確定論文題目,指導學生繼續查找相關資料
3月18號-4月2號:學生按時提交論文第一稿
4月3號-4月7號:老師修改第一稿論文提綱,同時確定第二稿論文提綱
4月8號-4月11號:學生按時提交第三稿論文提綱,老師確定論文提綱
4月12號-4月16號:學生按時提交論文第一稿第一節、第二節
4月17號-4月20號:學生按時提交論文第一稿第三節
4月21號-4月29號:學生按時提交第一稿(全文)
4月30號-5月10號:學生按時提交第二稿(全文)
5月10號-5月17號:學生按時提交第三稿(全文)
5月18號-5月20號:定稿
7、參考文獻:
[1] 李雷,王衛,李龍.舞蹈的健身價值及在我國高校開設的必要性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xx,(06).
[2] 朱廣龍.對影響和提高舞蹈教學質量諸因素的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xx,(03).
[3] 楊林.舞蹈教學模式探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xx,(06).
[4] 劉聰.淺議開設舞蹈的可行性[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xx,(01).
[5] 季曉靜,聶軍.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體育科技,20xx,(01).
舞蹈開題報告5
課題名稱:體育舞蹈在我國高校開設的必要性
學生姓名:
系別:音樂系
專業:音樂學
指導教師: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體育舞蹈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在社會上已廣泛流傳.由于其獨特的社交功能和健身效果,已經越來越受 到大學生的青睞,高等院校學生掌握了體育舞蹈方面的知識,不但使之終身受益,還有助于培養跨世紀人才的社會交往能力,同時在學生步入社會后,還可為帶動全民體育的開展。
體育舞蹈教育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情世界,并引起共鳴,使其產生激動、連想和想象,從而自覺地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意識觀念乃至心靈深處的陶冶。它直接而生動的體現著學生深層次的心理狀態以及價值觀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具有自娛自樂、抒發情懷、交流情感、增進友誼、健身美體、延長青春、賞欣愉悅、陶冶情操、認知社會、宣傳教化、團結鼓勵的價值和功能。它對大學生自身修養和素質全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同時它也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起了良好的鋪墊作用.它還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糾正人體的不良姿態,發展人體動作的對稱性、協調性、控制能力等。
我現在頗有感受,我們馬上就要畢業找工作了,接觸外界也多了,然而社交也多了,在一些社交場合難免會跳跳舞啊,現在就可以很自信的接受別人的邀請了,也不會娓娓梭梭的,可以很大方的然而也可以給別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總而言之,在高校開設體育舞蹈課既有現實意義又有戰略意義,是必要的。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
2.可以培養禮儀旗幟和鑒賞能力。
3.可以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
3.可以鍛煉身體。
4.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社交能力。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 研究步驟、方法:
(1) 查閱圖書館的書籍和資料
(2)上網查詢
(3)向老師請教
(4)和同學相互交流討論
2 研究工作進度
(1) 2XX年11月20日開題準備工作
(2) 2XX年12月30日前完成開題答辯,擬定寫作提綱
(3) 2XX年1月30前下達任務書
(4) 2XX年3月15日前完成論文初稿,接受中期檢查
(5) 2XX年4月30日前完成論文寫作,送交指導老師驗收
(6) 2XX年5月10日前老師寫出評語交各答辯組長
(7) 2XX年5月13日-5月14日分組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黃永軍,凌紅月 《體育舞蹈的演繹及在高校教學的實踐研究》
2. 李春文 《體育舞蹈教程》 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3. 《大學生體育與現代生活方式》 體育高教研究,1992(3).
4. 楊萍,王美 《體育院系對體育舞蹈的初探》 北京體育大學.
5. 畢秀淑,彭延春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體育科技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名:
六、教研室意見:
簽名:
注:此表由學生本人填寫,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檔,指導教師和學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舞蹈開題報告6
體育教育舞蹈是一項融神韻美、禮儀美、造型美、服飾美、形態美、音樂美于一體,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參與可能的運動項目,因此培養女生的氣質可以從體育舞蹈抓起。
一、什么是體育舞蹈
體育舞蹈,又稱“國際標準舞”,由社交舞轉化而來,是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一項體育項目,是一種男女為伴的步行式雙人舞的競賽項目。分兩個項群:摩登舞和拉丁舞,十個舞種。其中摩登舞項群含有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項群包括倫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個舞種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風格。根據各舞種的樂曲和動作要求,組編成各自的成套動作。
二、體育舞蹈在氣質培養中的重要地位
氣質包含了儀表、服飾、談吐、舉止、待人接物、積極的心態、自信與親和力、美好形象、魅力展現、個人修養、教養熏陶、期望管理、控制情緒、形體訓練、化妝、禮儀、職場修煉與職業生涯設計等。那么,體育舞蹈的在培養學生氣質中占了什么位置呢?
1.通過訓練塑造女生良好的體型。良好的身體形態是形成一個人氣質的重要因素。在體育舞蹈訓練中,要求學生能夠保持抬頭、挺胸、收腹、立腰、沉肩、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夾緊上提,使整個身體呈舒展、挺拔、優雅、大方的姿態,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舞蹈的練習,使身體形態得到改善,從而在生活中表現出一種良好的氣質與修養,給人以朝氣蓬勃的感覺。現在的學生都會崇拜明星,為什么呢?他們長的漂亮,身材好,氣場強大,吸引人的眼球,但是他們的氣質不是天生的,還是在不斷的練習中打造出來的。在體育舞蹈的練習當中,每個定位動作的控制和柔韌協調的控制,都可以使肌肉中的肌纖維校正人體的不良姿態,發展人體動作的對稱性、協調性和控制能力等。教師可以針對女生的生理特征進行訓練,從而形成很優美的體型。
2.體育舞蹈中融入的音樂能夠陶冶情操。音樂能授予人們良好的氣質,一些結合歷代音樂家的心血而成的曲調優美的音樂作品,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專注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在聽那些美好的音樂的同時,學生的心靈也同時受到了洗滌,聽著靜靜流淌著的音樂,或者是一些節奏感很強的音樂,教會學生都能夠在心里默默的打拍,緊緊抓住它們的節奏感,將自己的身體與靈魂想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并且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
3.體育舞蹈培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體育舞蹈是綜合性、藝術性很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在當今社會強調創新,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是迫在眉睫,體育課堂再也不僅僅是以老師為主導,更多的強調學生的自主創新,因此可以根據學校的現有體育環境、設施,結合校園文化活動,將體育舞蹈活動延伸到課外體育活動中去進行拓展。從中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評價美、體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挖掘和提高學生的創編、教學、組織、表演、交往、競爭等體育能力,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挖掘潛能,開動腦筋,不斷創新,也在不知不覺中更加熱愛體育運動,也從而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4.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由于女生的生理特點比較羞澀,放不開,因此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不僅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舞步,動作套路,還要教會學生怎樣自如地去跳舞,而不是像個機器人一樣機械的面無表情地重復動作。在我的課堂當中,要求學生對著鏡子跳舞,不僅僅只是記住舞步,還要看著鏡子里自己的動作的連貫性和柔和性,始終提醒自己記得笑容,強調在體育舞蹈中微笑是自信的標示。
體育舞蹈培養女生氣質的優勢所在
三、利用多方面的元素學習體育舞蹈,培養學生獨特氣質
每個人的氣質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特點也是不一樣的,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共同體,怎樣去培養每個學生的氣質與特點,還需要多方面的思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教師應不斷推敲與揣摩,引導學生完善自我個性,挖掘自我潛能,找出自己的優勢,使學生形成自我個性的氣質特點。以下是我從我的課堂中總結的幾個方法。
1.各種器械相結合。當多數學生在體育舞蹈的學習中掌握得比較完美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多種器械與體育舞蹈相結合,找出每個人的喜好以及擅長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去研究。如我們啦啦操的花球,或者藝術體操的彩繩,還有我們呼啦圈,自編器械等等學生自己選擇運用到我們的體育舞蹈套路中,自我想象,自我創編,使每個人氣質展現得淋漓盡致。
2.利用各種形式以及各國各名族特色編創動作。我們可以將體育舞蹈與各國的人土風情相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且也讓學生學習了各國的文化,一舉兩得(如將體育舞蹈融入到歌劇、電影、小品,還有現在盛行的微電影當中去)。也可以根據其他國家的名族特色舞或者盛行的舞蹈相結合(如大家熟能慣耳的街舞、現代舞、芭蕾舞等,還有大家不是太熟悉的吉卜賽舞、霍達舞等等一些名族舞),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更高的心靈洗禮,從而對氣質的培養實現了更高層次的升華。
3.利用競賽、表演、展示的方式。體育運動既具有運動性,又具有觀賞性,如有只有學習,沒有比賽,那么還是空洞的。當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一定的能力時,教師可以利用競賽、表演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在比賽與表演的過程中總結經驗,無論結果如何,只要我們努力了,爭取了,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輸贏,那么我們就是贏了,有了這樣心態,我們更加具有超凡脫俗的氣質。另外舞臺上的表現使我們具備了一個演員該有的氣質,優美、自信、可愛。
總之,氣質的培養很重要,女生的氣質修煉需要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那么我們作為體育老師應該認真思考,怎樣將我們現有的知識與學生年齡段的特點有機結合,更好地把體育舞蹈融入我們的教學當中。
舞蹈開題報告7
論文題目:西南少數民族銅鼓舞蹈研究
一、選題背景
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在中國學者還沒有看到銅鼓對于研究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重要意義,沒有把銅鼓作為一種歷史文化載體來研究的時候,國際學術界就已經開始關注和重視中國的銅鼓和銅鼓舞蹈,并且在該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學術成果。作為青銅時期的代表文物,南方地區的銅鼓和北方地區的銅鼎都是由新石器時期的銅釜演變而來的,只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北方的銅鼎在失去作為權力象征的功能后,變成了歷史文物靜靜的躺在了博物館里,而南方的銅鼓則在權力功能喪失后,回到民間,成為了活著的文化。我國的西南地區是世界上銅鼓最早的發祥地,其歷史可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且形制眾多、分布極廣,曾在西南十多個少數民族中廣為流行,被視為通天的“神器”、“祭器”、“重器”和“寶器”。銅鼓作為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留物,不僅是流傳千古的文化“活化石”,也是文化傳承和歷史傳承的一個重要標記,而作為銅鼓文化中的舞蹈藝術則是以一種活態的表現形式來展現和傳承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一直以來,我國西南地區的銅鼓及銅鼓舞蹈就以其獨特的輻射性、滲透性,流傳至我國各地,甚至世界多國,在銅鼓文化的傳播中形成一種民族對話和國際交流,使之到達彼此的溝通和理解,共同促進銅鼓藝術的保護與發展。歷史證明,文化保護得當,傳承力度加強,民族的發展就越快,而其民族的文化影響和政治影響也就愈大。銅鼓舞蹈作為一種活態的銅鼓文化,能直觀、生動的展現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所以銅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就應該保持自身舞蹈文化的原生形態,使其展現自身民族文化的主體特質。因此,我們應該正確引導西南少數民族銅鼓舞蹈傳承與發展的方向,積極保護銅鼓舞蹈這種活態文化的藝術魅力與價值,更好的促進中國西南地區及東南亞各民族文化多元化的交流。由此可見,西南少數民族銅鼓舞蹈的研究具有國際價值和現實意義,并對銅鼓舞蹈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理論依據。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本文擬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通過深入西南少數民族,對一些至今仍使用銅鼓的民族開展深入的田野調耍η蠖醞奈幕蛻偈褡逋奈璧傅睦費馗锝猩畈憬舛劣胩剿鰨驕坎煌褡宓耐奈幕捌渫奈璧傅鈉鷦礎⒘鞔褪⑺サ睦飯旒#紗私沂酒涿褡寰窈臀幕車奶卣骱屠嘈汀Mü隕鮮鑫侍獾納羈萄芯浚釗胩教治髂仙偈褡逋奈璧傅奈幕諍鴕帳跫壑擔⑻岢齠云溆行П;ず痛械耐揪叮怪⒀錒獯蟆K裕韭畚難芯烤哂兄匾睦礪垡庖搴褪導庖澹閡環矯媯芊岣緩頭⒄刮髂仙偈褡逋奈璧傅南喙乩礪郟渙硪環矯媯芪髂仙偈褡逋奈璧傅謀;ぁ⒋杏氪蔥路⒄固峁┙杓N頤竅嘈牛孀湃嗣嵌悅褡迕竇湮幕約胺俏鎦飾幕挪;さ母叨熱鮮逗橢厥櫻髂賢奈璧傅耐誥蠐氪醒芯拷嵊幸桓黿蝦玫鈉躉頭⒄梗雇奈璧鋼匭祿婪⒁帳跚啻海⒎⒁帳貅攘Γ呦蚋踴曰偷奈蠢礎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銅鼓是最早產生于公元前7世紀的一種青銅器。銅鼓制作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銅、錫、鋁合金等鑄造而成,工藝考究。中國是銅鼓的起源地,是最早鑄造和使用銅鼓的地區,從公元前7世紀左右一直流傳至今。在我國,銅鼓流行并分布于西南,即現在的云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重慶南部和湖南西部,而銅鼓最集中的地方則是在廣西和云南。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最早的銅鼓出現在云南西部地區,從云南楚雄萬家壩等地出土的四十多面銅鼓可以強有力的證明:云南的元江流域――滇池以西、洱海以東、元江以北,金沙江以南是萬家壩銅鼓的政治中心。而這些原始類型的銅鼓又與銅釜十分相似,因此,這個地區應該就是銅鼓的起源地。廣西的銅鼓流行的也比較早,在歷史文獻中就有記載說,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活躍在廣西境內的俚人、烏滸、僚等,都已廣泛使用銅鼓,在桂東南、桂西南、桂東北等地都有出土的銅鼓,其中以玉林、欽州、梧州、柳州、南寧地區最為密集。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在古代西南地區廣泛使用銅鼓的族群有駱、烏蠻、蠻俚、僚、南蠻、仲蠻、苗、仡佬、黎等各少數民族。銅鼓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到現在,隨著各個民族的遷徙、融合、退出,現在還保存并使用銅鼓的民族已經為數不多了,據目前調查研究所知,保留銅鼓文化的民族只有壯侗語族的壯族、布依族、水族、侗族、泰族,苗瑤語族的苗族、瑤族,藏緬語族的彝族,孟一高棉語族的佤族、克木人,以及芒族等。
藝術來源于生活,舞蹈是最古老的藝術之一,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產生了舞蹈。銅鼓是從用來煮食物的銅釜中演變而來的,當人們吃完銅釜中的食物,填飽肚子后,心情十分愉悅,于是就把銅釜翻倒過來,用手或木棍敲打它的底部,使其發出簡單有力的聲音,人們便踏著節拍,或模仿狩獵、或模仿耕作、或敬神娛神,一起舞之蹈之。在晉寧石寨山出土的一個銅鼓形貯貝器的面上,就有一個敲銅鼓跳舞的圖案,從圖案上可以看出有兩面銅鼓平放在地上,兩名男子圍繞其中一面銅鼓徒手擊鼓,邊歌邊舞,另外兩名女子相對一面銅鼓,一人徒手擊鼓,一人邊歌邊舞。在廣西的左江花山崖壁畫上也有很多擊鼓舞人的圖像、圍繞銅鼓而舞的圖像、還有一些銅鼓自身上有的羽人舞蹈圖像,從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種種遺跡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古代,銅鼓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戰爭助威、傳信集合、祭祀、喪葬、宴會、樂舞、召集、婚慶、節日等,以及一些其他的重大活動中。早期的原始銅鼓舞蹈以祭祀為主,受制于舞蹈生態系統及其內部結構的類型,核心內容是通過用銅鼓舞蹈與神靈溝通,集中反映出古代先民的文化信仰和宇宙觀。在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凡春秋祭祀,必雜眾樂擊之以侑神”和“擊銅鼓沙鑼以祀鬼神”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銅鼓賽神的傳統習俗,大多與祭祀娛神、驅邪逐疫等宗教祭祀活動密不可分的。《新唐書南蠻列傳》、《太平寰宇記》、《貴州通志》、《云南通志》等史書中,就有很多對西南少數民族“擊大鼓,吹大角,歌舞以為歡”的銅鼓賽神場面的記載和描繪。現遺存于西南少數民族中的跳銅鼓舞蹈的習俗,主要用以祭祀娛神、驅邪逐疫、祈求豐收等宗教祭祀儀式中,或是在節慶民俗儀式中祈求神靈的佑護,跳給神看,用舞蹈動作博得神的歡心,以及在各種節慶習俗中自娛自樂的舞蹈形式。此外,銅鼓舞蹈還是一些民族喪葬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宗教儀式。他們在送葬前連續幾天的敲擊銅鼓,通過鼓聲呼喚親友參加葬禮,跳銅鼓舞蹈以召喚鬼神前來護v死者的靈魂。早期的銅鼓舞蹈主要是人們踏著簡單的鼓點節奏來變化動作和隊形,在舞蹈中虔誠地敬神、娛神。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銅鼓舞蹈在歷史發展中不斷的演變創新,單純以銅鼓伴奏的祭祀娛神的舞蹈已不能再滿足人們的審美活動,自娛自樂的成分逐漸強化,人們經過逐漸的改革,銅鼓舞蹈也由原始的勞作祭祀舞蹈逐漸轉化、發展為具有特殊審美價值的民俗舞蹈、群眾舞蹈、藝術舞蹈等多種舞蹈形式。由此可知,銅鼓舞蹈所表現的內容和形式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傳統的銅鼓舞蹈大都有特定的內容主旨、儀式程序和象征意義,還有特定的舞蹈場域、隊形、動作和表演及主持日的規定和禁忌……,然而,在該舞蹈中所呈現的一切,始終都是以銅鼓為核心的,在銅鼓節奏的指揮下,舞者通過強、弱、快、慢、輕、重、緩、急的鼓點,跳起圍繞銅鼓變化著的各種各樣用以表達特定意義的舞蹈。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論文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與方法論,打破常規的思維模式,立足于從國內外、各民族、各地區等多角度、深層次、全方位的學術視野,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度深入到云南、廣西、貴州等80多個縣鄉村寨的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田野調查,通過訪談、查閱文獻、實地考察等方式方法,在認真思考和總結近年來國內外新實證、新材料、新思路、新觀點和新成果的基礎上,深度考察滇、桂、黔三省區少數民族中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意義的銅鼓舞蹈,嘗試運用舞蹈學、民族學、歷史學、宗教學、考古學、圖像學等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方法,探究西南少數民族銅鼓舞蹈最本源的面貌,力求對各族銅鼓舞蹈的發展變異進行深層解析與探索,進而描述不同民族銅鼓舞蹈的起源、發展和創新規律,揭示西南少數民族的文化形態和表現形式,發掘西南各少數民族銅鼓舞蹈中的“共性”與“個性”的規律,從而深入探討西南少數民族銅鼓舞蹈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以及對其保護、傳承與創新的有效途徑。通過對這類終極問題的深刻研究,為深入剖析銅鼓舞蹈的民族文化,開拓新的途徑與方向。需要說明的是,文中插圖主要來自蔣廷瑜著《古代銅鼓藝術》、李昆聲、黃德榮著《中國與東南亞的古代銅鼓》、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研究所著《廣西左江流域崖壁畫考察與研究》等著作中的圖片,以及楊德]著《銅鼓樂舞初探》、陳遠璋著《左江巖畫舞蹈圖像初探》等論文中的插圖,由于文章篇幅的原因,文中所有插圖不再注明詳細出處,在此對原作者致以深深的歉意并衷心的感謝!相關的著作和論文已在本文“參考文獻”中一一列出。
舞蹈開題報告8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職業認同,就是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與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的一致,即個人對他人或群體的有關職業方面的看法、認識完全贊同或認可。對于一個職業的認同,好比信仰。正確而堅定的信仰不僅是你走下去的動力,也是你不斷提升的助推劑。因此,我們需要職業認同感,在工作中獲取更多的力量,信心和快樂。 學前教育對個體成長的作用伴隨著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的長足發展而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隨之增高并表現出理性化傾向,反思型、研究型的專業化幼兒教師成為時代的呼喚。然而目前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幼兒教師惡性流動等問題卻給學前教育的進展帶來了困難,這也進一步使以培養幼兒師資為主的職業教育面臨空前的挑戰,,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已有研究證明,幼兒教師屬于職業怠倦的高危人群。因此,了解增強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不僅對于教師本身對于幼教事業也很重要。
學前兒童屬于特殊的群體,他們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特殊的關懷和教育,幼兒教育事業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發展幼教事業對兒童的培養和國家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而教育幼兒的直接操作者之一的學前教師更是承擔著重大的責任。而這也就對學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對于以后將會走上學前教育工作崗位的在校大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職業認同感是衡量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培養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他們對于本專業的職業認同不僅關系到各自未來的職業方向更關系到祖國的未來。了解該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現狀和問題并分析及產生的原因,有助于幼兒師資的培養,提高學前本科生職業認同感。
現有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學前教育在職教師的職業認同狀況進行的調查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方法,致力于提高學前教師的職業認同。對于在校大學生的職業認同研究還很缺乏,鑒于在校生職業認同感也很重要,我們對本校學前專業大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希望通過本專業的學生可以形成本職業的職業認同,對于自己未來要從事的職業,抱著積極的肯定的認真態度努力實踐,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作貢獻。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1、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需要成人付出更多。這是當今社會每個父母必須學習的課題,而作為對幼兒直接進行教育的學前教師也面臨著重大的責任和更高的要求。作為學前教育的大學生,他們中將有一部分成為未來的學前教師,而這部分未來幼教的中堅力量的職業認同感影響著他們未來的職業定位和發展,影響著兒童的成長。
2、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進行專業學習時并沒有形成強烈的職業認同感,而學前教育事業在我國相對起步較晚,雖然在國外已經取得很好的發展但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許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對本專業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會嚴重影響職業認同感的形成。這不僅會威脅大學生本身的發展,更會影響學前兒童的成長。試想一個沒有職業認同感的教師怎么能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護航。因此我們將以廊坊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所有在校生進行一次職業認同感的調查,了解他們對本專業的職業認同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見或建議,更好的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讓他
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清醒的認識并作出積極的表現。
3、鑒于學前教師培養的重要性和本專業學生對這一職業認同存在很多誤區,我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旨在了解本專業職業認同現狀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地意見或建議更好的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
三、研究內容
1、學前教育學生對本專業的職業認同現狀(包括職業態度、職業意向、職業認識、職業行為)
2、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及影響因素
3、學生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初步定位及影響因素的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創新點:我們這次的調查研究將主要分析大學生對學前教育的職業認同,尤其是男生對本 專業的.認同。
難點:對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感調查受環境限制。
四、研究對象
廊坊師范學院09、10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
五、研究方法
問卷法
訪談法
文獻法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廊坊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所有在校生進行一次調查研究并以訪談為輔,并參考對課題研究有利的研究資料。了解同學們的職業認同感現狀并探討影響的因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通過對這一專業的了解程度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 這次調查將重點了解學生對男生從事學前教育的觀點態度并探討其影響因素。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有怎樣的職業認同、對男生從事這個職業的態度、男生自己的職業認同感現狀以及各種影響因素在這次調查中我們將得到一個初步的了解。
六、研究程序
(一)搜集材料
1、收集有關大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材料
2、收集有關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材料
3、收集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發展的態度及觀念
(二)組織材料并制作調查問卷,針對廊坊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所有在校生進行一次問卷 調查,同時選幾個同學進行交流訪談。
(三)整理材料及分析結果
(四)形成論文
七、研究的組織與管理
1、檢查課題研究的進度
2、評估課題研究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情況
3、評估研究方法的適用情況
4、收集和積累與課題有關的資料
5、初步整理與總結研究成果
6、完善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
八、結果分析和預想1、從思想上讓本專業的學生認識到職業認同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幼兒教師的價值,認真看待自己的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以成為一名幼兒教師而感到自豪,不要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職業地位和作用。尤其是男生不能輕視自己在幼兒園和幼兒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是學前教師,我們肩負著培養祖國幼苗茁壯成長的重任。首先我們應該重視自我的價值,堅定的走學前教育事業的道路,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2、客觀看待社會輿論,不要讓社會的偏見影響我們對本職業的認同。雖然幼兒教師存在社會地位低、工資待遇低的現狀,但是社會不可缺少我們的職業。首先我們要自我肯定,努力在其中實現自我價值。社會在發展,人們對幼兒教師將有越來越多的了解,社會對我們的肯定也將不斷提高。
3、提高職業認同感,獲得良好的就業前景。我們要加強自我教育,合理安排學習內容,以優秀的學前教師為自己的追求目標。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使自己學有所長,增加在就業中的優勢,獲得良好的就業前景。
4、增加自己的信心,責任心,認真對待學前教育這一職業。在這一事業中取得自己的成就。
九、參考文獻
1、20xx年第19期《文教資料》
2、《學前教育概論》——蔡迎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舞蹈開題報告9
論文題目:體育舞蹈論文開題報告
一、綜述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動態,說明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體育舞蹈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在社會上已廣泛流傳.由于其獨特的社交功能和健身效果,已經越來越受 到大學生的青睞,高等院校學生掌握了體育舞蹈方面的知識,不但使之終身受益,還有助于培養跨世紀人才的社會交往能力,同時在學生步入社會后,還可為帶動全民體育的開展。
體育舞蹈教育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情世界,并引起共鳴,使其產生激動、連想和想象,從而自覺地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意識觀念乃至心靈深處的陶冶。它直接而生動的體現著學生深層次的心理狀態以及價值觀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具有自娛自樂、抒發情懷、交流情感、增進友誼、健身美體、延長青春、賞欣愉悅、陶冶情操、認知社會、宣傳教化、團結鼓勵的價值和功能。它對大學生自身修養和素質全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同時它也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起了良好的鋪墊作用.它還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糾正人體的不良姿態,發展人體動作的對稱性、協調性、控制能力等。
我現在頗有感受,我們馬上就要畢業找工作了,接觸外界也多了,然而社交也多了,在一些社交場合難免會跳跳舞啊,現在就可以很自信的接受別人的邀請了,也不會娓娓梭梭的,可以很大方的然而也可以給別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總而言之,在高校開設體育舞蹈課既有現實意義又有戰略意義,是必要的。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
2.可以培養禮儀旗幟和鑒賞能力。
3.可以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
3.可以鍛煉身體。
4.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社交能力。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 研究步驟、方法:
(1) 查閱圖書館的書籍和資料
(2)上網查詢
(3)向老師請教
(4)和同學相互交流討論
2 研究工作進度
(1) 200年11月20日開題準備工作
(2) 200年12月30日前完成開題答辯,擬定寫作提綱
(3) 200年1月30前下達任務書
(4) 200年3月15日前完成論文初稿,接受中期檢查
(5) 200年4月30日前完成論文寫作,送交指導老師驗收
(6) 200年5月10日前老師寫出評語交各答辯組長
(7) 200年5月13日-5月14日分組答辯
四、主要參考文獻:
1. 黃永軍,凌紅月 《體育舞蹈的演繹及在高校教學的實踐研究》
2. 李春文 《體育舞蹈教程》 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3. 《大學生體育與現代生活方式》 體育高教研究,1992(3).
4. 楊萍,王美 《體育院系對體育舞蹈的初探》 北京體育大學.
5. 畢秀淑,彭延春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中國體育科技
舞蹈開題報告10
淺談舞蹈劇目中角色的塑造與升華開題報告
一、綜述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說起舞蹈,其實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藝術了。在我國古老的民族中,早就產生了舞蹈,人們通過它來表達心中的情感,寄托感情及愿望。在西方的書中對舞蹈有這樣一種描述:“舞蹈是一種有節奏的、常和著音樂節拍的身體動作,用以表達感情、思想,表達故事情節,或僅僅為了娛樂。”舞蹈藝術不僅僅表達的是人體的形體美,在舞蹈劇目中角色的意義尤為重要。在一部優秀的舞蹈劇目中,觀眾可以欣賞到的不僅僅是舞蹈演員的精彩無際的表演,還可以感受到其中包含的精神,以及舞蹈藝術之美。
本文通過分析舞蹈演員的表演意識,提出如何提高演員在表演中的表演意識,進而提出在表演中角色的塑造與升華的作用。通過這樣的研究,不僅可以豐富舞蹈角色的內涵,還能夠提高舞蹈表演的藝術美。舞蹈是一門藝術,但是絕對不是一種單純的表演藝術,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是不可分割的。通過本文的分析,充分了解舞蹈藝術的人士作用,教育作用以及審美作用。了解角色塑造和升華的重要性。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基本內容:
一、 緒論
二、 舞蹈演員的表演意識
1、 能夠準確的把握觀眾的喜好
2、 充滿創造力以及想象力
3、 將舞蹈與情感相結合
三、 淺談教學中如何去提高演員的表演意識
1、 提高舞蹈演員的文化素質
2、 培養舞蹈演員欣賞音樂的能力
3、 提高舞蹈演員的理解能力和肢體表達能力
四、 舞蹈演員在角色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1、 舞蹈演員是角色性格的體現者
2、 能夠有效的將其深刻意義體現出來
3、 能夠將舞蹈藝術的博大精深展現出來
五、 舞蹈劇目中如何升華角色的意義
1、 要注意舞蹈技巧與音律的結合
2、 大膽的將情感融于舞蹈動作之中
3、 不斷探索創新,進行人物多角度的塑造與表現
六、 結論
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通過論文的分析,得出舞蹈演員在角色塑造中的重要性,以及生化角色的意義。
三、研究的步驟、方法、措施及進度安排:
1、研究步驟及研究方法: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在搜集與整理資料的同時,搜索有關舞蹈劇目中角色的內容,總結概括出其中主要內容,分析演員表演意識的重要性以及角色的升華
和塑造。采用邏輯分析法,在進一步整理資料撰寫文章的階段,對資料進行細致的分類。認真閱讀資料,進行論文的撰寫。
2、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22日至20xx年12月4日前收集資料,撰寫并上交開題報告及論文提綱;
20xx年2月15日至20xx年4月02日前進行調研,撰寫并完成論文初稿; 20xx年4月15日至20xx年5月6日前修改論文,撰寫并完成論文第二稿; 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5月20日前修改論文,撰寫并完全定稿提交打印好的論文;
20xx年6月1日至20xx年6月10日前進行論文答辯。
舞蹈開題報告11
論文題目:舞蹈服飾與蒙古族族舞蹈相融的藝術初探
一 選題評估
為了探究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相融合的藝術形態,詳細討論舞蹈服飾民族舞蹈中的作用及其對整個舞蹈作品的影響,本文將從蒙古族所特有的舞蹈理論及形態特征入手,通過分析中國蒙古族舞蹈來具體闡釋蒙古族舞蹈服飾與蒙古族舞蹈相融的藝術內涵,為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本身的更好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二 研究現狀
舞蹈服飾作為一種舞美藝術,應存在于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形態、思想內涵、行為規范的制約和支配之中,舞蹈服飾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色,必須符合人物的具體形象要求。余艷【1】通過對民族舞蹈藝術特征和文化內涵的分析研究,論述了民族舞蹈服飾的藝術形式和重大作用;楊敏【2】對我國少數民族舞蹈和服飾的研究分析,論述少數民族的舞蹈節奏和形式與服飾的相互關系;張姝萍【3】通過對民族服飾和民族舞蹈服飾設計方面的研究論述,得出我國民族舞蹈服飾設計的多種方案,為我國名族舞蹈服飾設計增添新的元素;崔巖【4】在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的藝術性的研究中,詳細準確的描述了我國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的藝術特色。民族舞蹈與民族舞蹈服飾的研究已經得到很大的進步,但是針對我國少數民族較多,民族舞蹈種類豐富,民族舞蹈服飾需求的不斷增加,現階段的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服飾研究仍然不能滿足現階段我國發展迅速的民族舞蹈創新步伐。所以本文就結合自身強有力的專業背景,對我國的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服飾特別是蒙古族做進一步研究。
三 研究方法
通過網絡查找相關社科文獻,閱讀大量有關資料,充分利用我校圖書館數據庫資源,由此進行論文的研究工作。
四 研究過程
本文分別從舞蹈服飾與中國蒙古族舞蹈相融的歷時性信息:民族舞蹈發展歷程中舞蹈服飾話語的信息,民族舞蹈發展歷程中舞蹈服飾隱匿的信息;民族舞蹈韻律與舞蹈服飾的相融:民族舞蹈的節奏性與舞蹈服飾,民族舞蹈的律動特征與舞蹈服飾;民族舞蹈情感與舞蹈服飾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肢體語言與舞蹈服飾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情感與舞蹈整體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與舞蹈服飾材質的相融:民族舞蹈造型與舞蹈服飾的材質,民族舞蹈動作與舞蹈服飾的材質等三部分部分進行了研究。
五 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xx圖書館資源豐富,藏書種類齊全,特別是舞蹈藝術相關書籍逐漸增多,另外我校圖書館已經購買多種電子期刊以及能夠多種學科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數據庫資源,最后還有我系老師能夠提供給學生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所以研究條件基本滿足,能夠按時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學期之間課時安排充足,時間需要能夠更加的合理安排,另外在論文完成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不可預見的問題。
六 論文進度安排
20xx.8-20xx.11 論文資料搜集,整理,提出可行的論文方向方案。
20xx.11-20xx.12 與論文指導老師商量論文的選題工作,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的開題報告。
20xx.1-20xx.3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論文的初稿。
20xx.3-20xx.4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論文的格式修改,內容精煉,完成論文的寫作工作,最終定稿。
七 參考文獻
【1】余艷. 民族舞蹈服飾:藝術特征與文化內涵[J].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20xx(03).
【2】楊敏. 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及其服飾[J].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20xx(02).
【3】張姝萍. 淺談民族傳統服飾與民族舞蹈服飾設計的關系[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20xx(01).
【4】崔巖. 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的藝術性[J]. 大眾文藝. 20xx(14).
舞蹈開題報告12
題目: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重要性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幾千年優秀燦爛的文明史,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各民族民間舞在我國歷史文化長河進程中,世代生息演進,流傳至今。中國舞蹈教育和藝術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中,民間舞始終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專業必修課程,而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蹈內在所特有的規定性,形成了民間舞蹈自教學方法。民間舞教學法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這門課,對民間舞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式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理論化的學習,為他們在今后民間舞教學中逐步走向科學化、體系化、理論化的道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民間舞的愛好者提供一門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課這個事開題報告
但是就是圍繞著這個寫,后面是我寫的內容還有.
研究現狀
如今,我們的民間舞教學的教材與教學內容,不是簡單純粹地把流傳在民間的自然形態民間舞搬進教學,而是經過反復深入研究,找出其規律特點,不斷進行提煉、加工、升華、規范而形成系統的教材,并以此作為訓練學生舞蹈演員的有效手段,其針對性、目的性是很明確的。不同地域的民間舞,其舞蹈的形式、風格、動態有其共性,也有個性,而民間舞蹈內在特有的規定性,形成了民間舞蹈自身特有的風格特點和形態樣式。例如: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概括為“穩重浪”,其舞蹈的“艮勁兒、美勁兒、潑辣勁兒”,以動作和急出慢落、有動有靜、有張有弛,音樂曲調以嗩吶和小鈸器樂吹奏出迷人的節奏變化,把舞蹈烘托得更動人,為其舞蹈的“艮勁兒、美勁兒、潑辣勁兒”增添聲色。從動感和風格上,藝術地概括出東有教無類”的教學模式,關鍵是解決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是“民主”、“兼容”、“并收”的教學思想的滲透。
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四個方面對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和講解。
1、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 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中, 由人民群眾直接創作, 又在群眾中進行今傳承, 如此歷代沿襲流傳至的舞蹈形式。
2、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特點,體現在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間舞教材為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系統性和規范性,以具有訓練形體技能和心智技能兩方面價值和作用的內容,著重解決學生的身體松弛和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氣質性以及控制力、力度、彈性、速度、節奏感、樂感、技術技巧性和表現力等。
3、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目的,通過系統規范化的教學內容,配合相適應的、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民間舞基礎知識、技術運用方法、基本能力等諸多方面得到培養開發和訓練。
4、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意義,在中國舞蹈教育和藝術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中,民間舞教學法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入舞蹈課堂教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理論課,使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舞蹈內涵,規劃舞蹈動作,同時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不可少的主修課程。
舞蹈開題報告13
論文題目: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中的生態式舞蹈教育研究
一、選題背景
最初選擇“舞蹈教育”作為研究方向,是基于對本專業的興趣,而最后對“生態式舞蹈教育培養”的選題確定,卻是受到滕守堯先生的生態式藝術教育的影響。“生態”一詞是目前世界上的熱門話題,它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地球生態保護,二是文化生態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的警鐘一次次敲響,人們開始意識到如果再不保護我們的物質家園與精神家園,最終它們將離我們遠去直至消失。根據滕守堯先生的論述,生態式藝術教育一改各種知識之間失衡的狀態,將各門藝術看做為一個整體,即“藝術”。在這個整體之中,每一種知識元素通過模仿自然界生態系統,進行碰撞、融合,產生出新的知識結構作用于人類,使人得到可持續性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說生態式藝術教育是一種整體性、開放性的實施型教育理念。生態式舞蹈教育是目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模式的補充,因此“生態式舞蹈教育”就應是在舞蹈技術學習基礎上,囊括各門藝術文化及知識的認識,和對藝術作品評價能力的一種教學。它打破了舞蹈與其他藝術學科之間高聳的圍墻,使舞蹈與他們相互產生碰撞,最終形成一個整體的藝術教學生態系統,它包括師生、內容、方法,以及整個教學過程和教學氛圍。生態式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具備舞蹈藝術知識與技能,同時又兼備綜合藝術能力的普及型舞蹈教師,或舞蹈傳授者。筆者認為生態式藝術教育那種試圖從“生態式綜合”來揭示藝術教育,與造就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藝術人才獨特視角,能夠使普及型舞蹈教育與現今社會就業需求更加有效接軌。此外,還期盼通過對生態式舞蹈教育的研究,并將其與當前普及型舞蹈人才教育模式合理地綜合,能夠彌補西南地區普及型舞蹈教育中的不足,甚至有可能產生一些創新和突破。近年來,中國的藝術教育日益受到國家的重視。
20xx年 1 月,《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教體藝〔20xx〕1 號)明確提出,要大力增加中小學,及高校藝術課程課時總量,將藝術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并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藝術課程。遺憾的是,藝術教育多被人看做美術和音樂教育,而有著顯著教化功能的舞蹈常常被人忽視。正是這一事實,使得舞蹈教育依然是學校基礎教育中的薄弱環節。舞蹈課程開課率不足、舞蹈活動參與面小、舞蹈教育得不到充分認識、師資培養及短缺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農村學校缺乏基本的舞蹈教育,舞蹈教育的評價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等等。這些問題都或多或少的制約了舞蹈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發揮。我們知道,舞蹈是最古老的教育方式之一,無數例子證明舞蹈的教育功能比之其他藝術而言更為顯著,它更容易引領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道德觀,促進人的健康和全面發展。進入 21 世紀后,知識經濟時代隨之而來,國家教育對藝術教育的普及依賴性越來越強,因此,高精尖人才的培養,已經不再能滿足教育市場多樣化的需求。為更好的推進舞蹈藝術,眾多院校已然做出改革。以云南藝術學院為例,作為西南地區唯一一所綜合性藝術院校,該校把握藝術教育規律,堅持服務于西南經濟社會和文化藝術事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從以往傳統的專業型培養模式轉變為創新型、復合型的人才培養。因此,我們發現,培養具備扎實的舞蹈專業知識與技能和一定藝術基礎知識,以舞蹈教育為主,舞蹈編創為輔,集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等藝術基礎能力的“一專多能”綜合型舞蹈應用人才,是符合藝術教育現狀要求,也是當今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的重點。那么,目前西南地區舞蹈院校的培養方式,是否能使我們未來的舞蹈畢業生成為“一專多能”、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型舞蹈應用人才?換言之,我們如何更有效的培養出擁有綜合藝術基礎知識、扎實舞蹈功底和實踐教學能力,能夠擔負起當前藝術教育重擔的普及型舞蹈人才,是本論文研究生態式舞蹈教育培養方式的初衷。在本論文研究中,筆者嘗試用一種新的眼光來關注西南地區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在筆者的意識中,總希望自己對實踐的興趣和理論的學習,能夠致力于探尋,并嘗試解決西南地區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的現實問題,所以筆者將研究重點放在西南地區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與發展上。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舞蹈藝術教育已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因此筆者認為,在遵循舞蹈教育的特點與規律上,有必要借鑒生態式藝術教育,來探索舞蹈教育與其他相關學科相結合的途徑與方式,著力加強舞蹈基礎教育者的培養,為國家實施美育,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做出貢獻。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新時期的普及型舞蹈人才教育,不能像過往的舞蹈教育那樣僅僅是舞蹈技能的學習。雖然學科化自有其優勢,但過于或單一強調學科化,學科之間壁壘森嚴,缺乏有機聯系,不能融匯貫通和遷移,帶來的另一個后果便是“封閉型人才”的養成。本文以生態式舞蹈教育研究為主,其目的在于通過對舞蹈教育、舞蹈培養模式實際情況的調查,和生態式舞蹈教育這一概念的研究分析,揭示生態式舞蹈教育與多種藝術文化聯系貫通,密切相連的培養優勢,找出實施生態式舞蹈教育的可行性,并將其合理的與當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從而探尋能夠培養既有舞蹈能力,又有藝術素養,具有創造性意識,和全方位藝術知識的開放型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徑。此外,通過對生態式舞蹈教育的研究,將會對西南地區普及型舞蹈人才或藝術教育專業,構建科學、合理的培養模式提供有力的調查分析,促進西南地區高等藝術院校舞蹈教育的發展;對于我國高等院校舞蹈素質人才培養,提供基礎性意義建設構想,促進人才合理化知識體系。本論文的研究既是對西南地區高等藝術院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的一種探討,同時也是對其它藝術專業的藝術課程、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合理化建議。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論
“生態”一詞是 21 世紀的熱門詞,全世界幾乎同時舉起保護生態環境的旗幟,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態環境”對于人類發展的重要性。人類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這一路,科學一直承擔著引路者的角色,就好似盲人摸象,一點一點嘗試性地由未知到已知的認識過程。正是科學的試驗和真理的獲取,使得人類得以進步、生產力得以發展、國家得以強大。但是,僅僅依靠科學并不能獲得全部的智慧,例如藝術帶給人們的真與善、美與丑、幸福與苦難等。任何時候,藝術不僅反映人類文化的發展和進步,而且極為深刻的影響著社會觀念形態,在一定意義上也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藝術也為人類帶來了道德、修養、觀念,藝術是人類精神內核的外在形式,是人類靈魂修為的建筑師。第三次科技革命打開了綜合藝術教育思潮的大門,綜合性藝術教育成為以美國為首,包括歐洲在內的主要藝術教育思想。近年來,我國對藝術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同時在藝術教育的實施上也做出了許多努力。包括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美術等的綜合藝術課程的加入,改變了原本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與音樂課獨占的局面。這一改革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相對部分落后的地區及中小學實施起來卻具有困難。這種困難多數來源于藝術種類多樣,藝術師資缺乏且過于單一化等原因。據調查,大部分中小學同時開設了美術和音樂課,而一些僅保留一門課程,無法開設其他藝術課程,更別談開設綜合藝術課程。此外,筆者還了解到,部分校方由于受到資金、教師及崗位編制等問題的限制,被迫將原有的藝術課時間改為文化課。隨著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及信息時代的到來,藝術形象開始進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充斥著人們的視覺和聽覺。在社會各行業需求中,越來越將藝術形象的認識、理解和創造能力,看作職員綜合性素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全球出現了“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識[1]。由于藝術教育長期以高精尖專業人才培養為主,致使普及型人才缺乏。在社會就業情況日益嚴峻的環境下,眾多中小學用人單位開始要求藝術教師具備綜合的藝術能力,能夠同時教授多門藝術課程,這使得單一的專業人才走到中小學等基礎教學機構時,顯得力不從心。社會的發展給藝術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當今的藝術教育不僅僅再是以高精尖的專業單一型人才為終極培養目標,而是以培養掌握多種藝術知識及相應的藝術技能,具備人文道德素養、創新意識及藝術鑒賞力、批評能力的綜合性藝術人才為同級目標。社會對藝術能力的渴求,點燃了藝術教育自身由單一專業型,向綜合普及型人才培養轉變的火焰,生態式藝術教育正是這把火焰的燃料。生態式藝術教育突破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形成各科藝術門類相互交叉、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的推動下,藝術人才培養及藝術基礎教育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態式藝術教育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態觀意義,它將不同的藝術種類相互鏈接并綜合,強調一種多視角、多方位的知識傳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整體創造思維的開發。按照滕守堯先生在《文化與創生》一書中所闡述,所謂生態式藝術教育就是:將舞蹈、音樂、美術、戲劇等多種藝術按照生態的關系融為一個整體,整體的各個部分相互補充和支持;是一種為改變各種知識之間生態失衡狀態,形成知識生態關系的教育;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藝術感覺、人文素養和思維創造力,使學生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的全面的智慧人。生態式藝術教育這種綜合性的藝術教育,通過各門藝術的攝入,形成一個融合全,在這個多樣性的融合圈里,迸發出新的知識與創造思維,從而挖掘學生的潛力和智慧。藝術創造離不開欣賞和批評,即使最富有想象力的藝術創作者,如果不伴隨對藝術作品的觀察、欣賞和反思,所創造的作品也會失去生命,成為軀殼。任何藝術都需要通過欣賞來達到教化心靈、感悟生命,生態式藝術教育的重要任務和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批評能力。同時,生態式藝術教育能夠有效的打通人對藝術產生的各種感覺,即“通感”力,這是一種能夠通過一個藝術作品的欣賞,從而感受到的不同藝術特征的思維能力。比如在鄧肯的現代舞中感受到雕塑的造型和音樂節奏;在莫扎特的音樂中聆聽到戲劇的沖突及人物的對白;在拉斐爾的繪畫中看到舞蹈的線條及音樂的旋律。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論文以舞蹈為主體,闡述當前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發展情況,通過舞蹈學、教育學、藝術生態學等,研究生態式舞蹈教育在西南地區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中的應用方法。論文從普及型舞蹈人才的舞蹈教育研究出發,結合教育學研究方法,以舞蹈教育現象、舞蹈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歸納總結舞蹈教育活動的理論與實踐,探索解決普及型舞蹈教育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探尋生態式舞蹈教育在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中的實際應用方法。同時,論文將在生態式藝術教育的指導下,以我國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的培養模式及目標為參考對象,對生態式舞蹈教育理念進行全面、合理的科學研究與分析。根據論文研究的內容和目的,本論文主要通過文獻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歸納演繹法來獲得論文所需的資料。通過對教育學、生態式藝術教育、生態藝術觀,及舞蹈學相關文獻的研究,力求了解舞蹈本身及舞蹈教育發展的歷史和現狀,結合現實情況,幫助確定當前新時期,生態式舞蹈教育在高校普及型舞蹈培養的應用和設置。同時,擬定在西南地區選擇幾所具有較強代表性的舞蹈本科院校,對其普及型人才(或藝術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課程設置進行調查。此外,也將針對論文需求,擬定重慶市 6-8 所中小學進行教學情況問卷調查。希望通過調查,能夠在社會群體、學生群體、用人單位群體了解到舞蹈教學,及對舞蹈藝術人才需求的具體情況。通過上述兩種研究方法,以生態藝術觀、生態藝術教育理論認識為依據,結合我國高校舞蹈培養現狀、我國普及型舞蹈人才現狀,從一般現象到個別認識,從而推知生態式舞蹈教育的教學內容、方法及實際應用價值。
五、寫作提綱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緒論 9-12
一、 選題緣起 9-10
二、 研究目的和意義 10-11
三、 研究方法 11-12
第一章 生態式藝術教育與生態式舞蹈教育概述 12-23
第一節 綜合舞蹈藝術教育的歷史回顧 12-16
第二節 生態式藝術教育概述 16-19
一、 生態式藝術教育產生的背景 16-17
二、 生態式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內涵 17-18
三、 生態式藝術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啟發 18-19
第三節 生態式舞蹈教育概述 19-23
一、 生態式舞蹈教育的提出與內涵 20-21
二、 生態式舞蹈教育與生態式藝術教育的關系 21-23
第二章 西南地區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現狀分析 23-35
第一節 西南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現狀調查與分析 23-30
一、 普及型舞蹈人才定義 23-24
二、 西南地區高校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 24-27
三、 西南地區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27-30
第二節 西南地區普及型舞蹈人才社會需求調查分析 30-35
一、 青少年受眾群體調查與分析 30-33
二、 就業單位需求調查與分析 33-35
第三章 生態式舞蹈教育在普及型舞蹈人才培養中的實際應用 35-58
第一節 生態式舞蹈教育的教學方法 36-37
一、 直接指導法 36-37
二、 發現法(或生成法) 37
第二節 “海納百川”——生態式舞蹈教育課程構想 37-52
一、 “生態式舞蹈綜合課”——獨立成課的教學形式 38-45
二、 多元藝術文化融入舞蹈課堂 45-52
第三節 重視“舞蹈認識”能力的培養 52-54
一、 圍繞課堂主題的藝術欣賞教學 52-53
二、 向真正的舞蹈批評家學習 53-54
第四節 生態式舞蹈教育培養下普及型舞蹈人才的素質結構 54-58
一、 扎實的專業知識 54-55
二、 高品位的藝術人格 55
三、 多元的藝術知識 55-56
四、 廣博的文化底蘊 56
五、 綜合舞蹈教學意識和創造意識 56-58
結語 58-60
參考文獻 60-62
1、學術著作 60
2、論文、期刊 60-62
六、目前已經閱讀的主要文獻
[1]資華筠 王寧.舞蹈生態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 年版
[2]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xx 年版
[3]呂藝生.舞蹈學導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xx 年版
[4]呂藝生.舞蹈學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xx 年版
[5]滕守堯.回歸生態的藝術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xx 年版
[6]唐凱麟 陳仁仁.儒家倫理文化——成人之道[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xx 年版
[7]滕守堯.藝術與創生[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年版
[8]王福陽.綜合藝術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年版
[9]牛曉牧.生態式藝術教育案例與解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xx 年版
[10]廖哲勛.課程學[M].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11][美]沛西·能[著] 王承緒 趙端瑛[譯]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2]廖哲勛 田慧生.課程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年版
[13]賀志樸 姜敏.藝術教育學[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xx 年版
[14]資華筠 劉青弋.舞蹈美育原理與教程[M].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20xx 年版
[15]吳曉邦.新舞蹈藝術概論.于平、馮雙白主編.吳曉邦舞蹈文集[C].第二卷.中國文聯出版社,20xx 年第一版
[16]滕守堯.全日制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 年版
[17]李坦娜 修海林 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18] 芭芭拉·哈澤爾巴赫 劉沛.奧爾夫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第一卷):經典文選(1932~20xx 年 中英文對照版)[C].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xx 年版
舞蹈開題報告14
開題報告包括調研資料的準備,選題依據、目的、主要研究內容;進度安排;完成任務所需條件、主要參考文獻與資料情況等,字數1500—2500字。
一、調研資料的準備
選定題目后,開始著手準備資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通過網絡、泰山學院圖書館及電子閱覽室收集資料。
2.借鑒專家學者的理論觀點并走訪所在城市的幼兒園進行實地調查,結合實習經歷整合資料。
3.聽取指導老師意見,訪談部分幼兒家長以及相關教師。
二、選題目的及意義
舞蹈是人類最早的一種藝術活動,它是經過提煉和加工,以人體的造型和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手段,來表現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舞蹈教育目的不單單灌輸給兒童掌握藝術技能和基礎知識,它更加側重的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通過舞蹈教育不僅可以讓幼兒得到身心情感的熏陶,體態儀表訓練身體素質上的提升,更要加強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創造力,從而使幼兒能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發展。所以說學前兒童舞蹈教育是一種能讓兒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的活動,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具有重大的意義。論文的目的旨在分析幼兒園舞蹈教育的現狀,論述舞蹈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意義所在,結合研究闡述對幼兒園舞蹈教育在幼兒創造力培養方面的看法與建議 。
三、研究現狀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幼兒舞蹈教育不斷的被人們所接受并認可,家長對幼兒在舞蹈方面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甚至追捧,幼兒園設置了舞蹈課,社會也上涌現出各種幼兒舞蹈培訓機構。幼兒舞蹈教育是藝術教育,特殊性的教育,這種特殊性表現在:幼兒舞蹈教育在進行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的同時,應該注重孩子獨立性、評判性、主體性、求新立異性和創造性的培養。但目前我國幼兒舞蹈教育仍存在著不按幼兒生長發育規律教學,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現象,而忽略了對孩子獨立性、評判性、主體性、求新立異性和創造性的培養的。基于素質教育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大力提倡,舞蹈藝術肩負著培養幼兒創造力的責任,但目前幼兒舞蹈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及對幼兒身心特點、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很多幼兒教師和家長對幼兒舞蹈教育存在一定的誤區,加上缺乏規范管理及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等因素,限制了幼兒舞蹈教育有序、健康的發展,忽視了舞蹈教育的根本目的,扼殺了舞蹈本身的趣味性,磨滅了對幼兒創造力培養的重大意義。
四、主要研究內容、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1、幼兒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
2、幼兒舞蹈教育現狀分析
3、幼兒園舞蹈教育開展方式與途徑
4、幼兒舞蹈與創造力的關系
5、幼兒舞蹈在創造力培養中的作用
6、通過舞蹈教育提升幼兒創造力的表現
7、對舞蹈教育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建議
(二)研究思路
通過閱讀大量的參考文獻與專家學者的研究資料,明確了該課題的研究現狀與產生的原因,說明幼兒舞蹈對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建議。具體研究思路如下圖。
五、本課題研究的進度安排
(1)20xx年1月上旬,院系確定指導老師,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論文方向和范圍撰寫開題報告。
(2)20xx年3月中旬, 院系召開開題報告會,下達任務書。
(3)20xx年3月下旬,收集整理資料。
(4)20xx年4月中旬,完成論文初稿,并教導師初審。
(5)20xx年4月下旬,論文中期檢查。
(6)20xx年5月下旬,修改論文,定稿。
六、完成論文所需條件
1.通過資料收集法,通過網絡、圖書館及電子閱覽室收集了資料了解專家學者的觀點;
2.通過實地調查觀察,了解幼兒園舞蹈課中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方式,了解現狀;
3.通過請教老師及個人實習經驗提出合理建議,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4.通過整理、分析資料以及結合調查結果,學習論文撰寫方式,撰寫論文。
七、本課題主要參考文獻與資料情況
[1] 孫銘.少兒舞蹈的特點及教育意義[J]. 大眾文藝. 20xx(07)
[2] 趙春霞.淺談學前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 通俗歌曲. 20xx(12)
[3] 肖瀟.淺談少兒舞蹈的創作與發展[J]. 大眾文藝. 20xx(15)
[4] 郭晶晶.幼兒舞蹈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J]. 教育教學論壇. 20xx(33)
[5] 王婉青.幼兒舞蹈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J]. 藝術教育. 20xx(03)
[6] 陳飛旻.論幼兒園舞蹈教育內容的選擇[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4:109-110.
[7] 李菁.以幼兒為本:幼兒舞蹈教育的關鍵所在[J]. 經濟與社會發展. 20xx(01).
[8] 劉秀.幼兒舞蹈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 新課程(小學版). 20xx(01)
[9] 魯梅.提高幼兒舞蹈教育質量的若干建議[J]. 中國校外教育,20xx,22:146.
[10] 劉靜.發展幼兒創造力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才智. 20xx(02)
[11] 許穎,劉朝輝.淺談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的具體途徑[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xx(02)
[12] 于惠.對現階段我國幼兒舞蹈教育的幾點思考[J]. 大舞臺,20xx,02:170-171.
[13] 孫俏.談幼兒舞蹈教育的作用[J]. 藝海. 20xx(06)
[14] 許穎,劉朝輝.淺談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的具體途徑[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xx(02)
[15] 崔紅英.在藝術教育中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策略[J]. 學前教育研20xx(01)
[16]高伊依.幼兒舞蹈教學中應注意的重難點問題[J]. 青春歲月,20xx,02:54-55.
[17]畢玉娟.學前舞蹈教育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xx.
[18] 王白璇子.少兒舞蹈教育作用及應注意問題[J]. 新西部(下旬.理論20xx(08)
[19] 劉靜.發展幼兒創造力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才智. 20xx(02)
[20] 張文.淺談舞蹈活動對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成功(教育). 20xx(24)
評委評語及其建議:
評委簽字:
學院蓋章:
年 月 日
舞蹈開題報告15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常常反省日常的音樂課堂教學存在什么問題,經過不斷地實踐探究,我發現許多音樂課堂教學往往片面地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其它方面素養的培育。
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
我想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這一尷尬大家可能都曾遇到過。
究其原因,自然很多。
“我喜歡流行音樂,書上的歌曲太老土。”“音樂課紀律太吵,我不喜歡。”有的同學干脆說:“我唱歌不好聽,所以不喜歡唱歌。”很多學校到了期中考試,音樂課干脆變成了語文、數學課……總之,原因很多,但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事都包括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
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客觀原因固然存在,但從主觀方面來看,我們每一位音樂教師是否思考過在目前現有的條件下,如何努力爭取上好每節音樂課,也讓學生真誠地說一句“我喜歡音樂課”呢?郭聲健教授在《音樂教育論》這本書中提到,學科綜合是解決音樂課堂教學片面強調知識技能傳授的最佳途徑。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課要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在教學中,學科綜合應突出音樂藝術的特點,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的有機聯系,在綜合過程中對不同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進行比較,拓展學生藝術視野,深化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理解。
音樂與舞蹈密不可分,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藝術元素,會給音樂課堂教學增添新的活力,舞蹈能夠幫助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中的豐富情感,幫助學生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力,從而實現提高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的目標。
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審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二、立論依據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早在1900年,瑞士的達爾克洛茲提出的“體態律動學”就是把音樂與身體的感應和運動緊密結合起來。
通過節奏的因素,向學生介紹音樂、語言、舞蹈和表演,使他們能夠掌握一種音樂和表演的即興性,并且帶有一種自己的獨特的創造性。
達爾克洛茲認為,學生身體的各部分都是他們進行體態律動訓練的工具。
他把孩子們的身體形象的比作一個管弦樂隊,身體的各部分代表樂隊中的各種不同樂器。
手指、腳趾、手、手臂、腳、足跟等就好比是樂隊中的小提琴、大提琴、長笛、單簧管、小號等樂器,可以分開獨奏也可以一起合奏。
經過訓練,孩子們都可以指出哪種工具表達哪種節奏效果最好。
在我國,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知識體系的不斷進步,教育工作同樣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兩難局面。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人就懂得:社會的發展應“不法先王之法”因為 “事異時移”,而墨守成規的 “守法弗變則悖”。
那么今天,同樣面臨著知識更迭大潮的沖擊和嚴峻的社會形勢,音樂教育如何發展、如何與時俱進、如何在傳承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汲取外來藝術的滋養,更是值得每一個音樂教育者深入研究的課題。
當前,由于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目前社會上用人制度相對的不成熟,客觀上造成了各學校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學校要創牌子,升學率必須抓上去,主課成績就必須提高。
于是出現了學校教師和家長都去抓學生主課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學生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豐富自己的音樂素養。
音樂課成了其它主課的“附屬品”。
同時學校對音樂教育的投入與學生素質增長的需求相比也明顯滯后。
然而“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音樂的重要性在于音樂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豐富生活,更重要的是音樂滲透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是很多知識的載體。
它可以潛移默化的活躍思維開發智力,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
如何努力爭取上好每節音樂課,是我們每一個音樂教師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春風一下子給音教園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從《課程標準》新理念的確立,到教材內容的重新選編;從教學方法、手段的革新,到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都圍繞著激發興趣轟轟烈烈地展開著,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收獲。
在藝術教育中,音樂和舞蹈在藝術教育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兩者在藝術教育中也是不可分離的,舞蹈是看得見的音樂,音樂是看得見舞蹈。
舞蹈這種直觀性的藝術,非常符合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好動好奇、模仿性強等生理心理特點。
《樂記,師乙篇》記載:“故歌之為言也……磋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說的是唱歌到激動時,不知不覺手也舞起來,腳也跳起來了。
由此可見,舞蹈是唱歌時感情的升華。
舞蹈是以發展學生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活動,音樂是它的靈魂,中學生在伴隨音樂進行舞蹈的過程中,表現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喚起好奇心與聯想,從中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它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活動。
(二)理論依據
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實踐活動。
隨著人才競爭日趨激烈,音樂教育日益走向綜合,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質。
而舞蹈作為一門綜合藝術,集美術、音樂、表演、服飾、文學等一身,被人們稱之為看得見的音樂,流動的音樂。
舞蹈是人類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
舞蹈也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藝術和舞蹈藝術從感知方式的角度劃分,前者屬于聽覺藝術,后者屬于視覺藝術。
然而二者又相互結合,水融。
舞蹈借助于節奏,通過人體動作表現情感。
而人通過欣賞舞蹈畫面或親身參與舞蹈實踐表演,則更進一步加深對音樂情感意境的理解。
三、研究內容
1、用舞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
2、用各類的舞蹈律動學習歌曲。
3、用形象的舞蹈動作幫助學生記憶歌詞。
4、用即興的舞蹈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搜集、利用相關資料,不斷完善本課題的研究,為課題研究走捷徑、求實效。
2、行動研究法。
強調規范性系統性,創設音樂學習的情境,讓學生真正走進音樂所描繪的世界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審美體驗,加強舞蹈成品賞析,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3、調查研究法。
采用問卷調查和現場問答的方式,收集各研究階段的學生反映。
4、個案分析與經驗總結法。
不斷反思自己的典型課例及相關教學細節,從中發掘和提煉有效的實施舉措。
注意收集積累和總結課題研究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通過撰寫論文、教學反思等形式,進行總結和提煉。
5、考核法。
采用公開課形式進行,檢查各研究階段取得的效果。
五、研究計劃
第一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規劃設計階段。
主要工作:確定實驗對象為七年級學生;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對目標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確定學習的歌曲和舞蹈;設計課題研究計劃、方案,確定研究目標、內容、措施、方法等。
第二階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開題研究階段。
主要工作:
1、對研究方案進行學習,明確此次微型課題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目的。
2、分別制定整體方案和階段性方案。
根據自己的研究工作,定期匯總,定期考核。
3、采用問卷調查和現場問答的形式,摸清七年級學生的音樂水平和對音樂的理解;統計調查問卷;根據摸底調查結果。
分析學生的整體音樂水平,并對階段性實施方案進行細化;按階段性方案開展研究工作。
4、收集網絡視頻資料;整理收集到的資料;按階段性計劃,匯總資料,整理實施過程資料。
5、撰寫階段性考核總結。
第三階段(20xx年6月):研究深化階段。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做好結題工作。
六、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創新點
沃爾特.特里說:“通過舞蹈訓練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改進動作協調性,提高動作的韻律感、節奏感,增強學生的模仿能力,培養正確的基本姿態。
在情感方面,舞蹈對學生適應團體活動、接受領導,遵守紀律都有幫助,對學生個人言行舉止、表情達意,也有助益。
跳舞除了身體和感情并用,顯然還要精神集中。
如果身體按照規定的形式舞動,一定要提高警覺,訓練有素敏捷過人。”眾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因為接受舞蹈教育而進入一種良性循環:思想活躍、動作敏捷、成績優良。
中小學音樂課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重視學生的體驗,以學生的興趣和內在的需要為基礎,以學生的審美發展為中心,以學生主動探索為特征,促進學生主動和諧的發展。
舞蹈是藝術的一種形式,它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高級情感服務的,它通過以術來表現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生命情調,展示生命的內在活力。
它既可以美化學生的形體氣質,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愉悅學生身心健康,更能增進學生的合作體驗,拓展學生的想象創新。
從學生的實際和需求出發,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進行教學,才能讓學生獲得美的體驗,使學生在終身的工作和學習中變的更富有情趣,更富創造性。
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實施音舞結合之教學,加深“舞與唱”、“舞與樂”、“舞與說”等內容的教學,通過動作探索練習和音樂即興練習,有益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欲,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舞蹈教學,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審美能力及人格的完善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創新點在于研究的角度新穎,研究方法理論聯系實際。
從自身的音樂課堂出發,以學生為本,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挖掘出音樂課堂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豐富自己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從中受益。
七、研究保障
1、專業支持:研究者有較為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十多年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并為了保證本課題研究的順利進展,與本校及所在縣區同專業的同仁進行了交流與探討,邀請了前輩進行專業指導。
2、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參閱了大量的文獻著作,搜集了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調研、分析工作開展比較順利。
3、保障條件:研究者有較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和敬業精神,所在學校予以大力支持。
【舞蹈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舞蹈開題報告11-27
體育舞蹈開題報告06-17
體育舞蹈的開題報告07-20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11-06
舞蹈開題報告15篇11-27
舞蹈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書10-19
教育開題報告開題報告03-25
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08-23
物流的開題報告06-09
開題報告格式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