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精選12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1
一、題目要求及意義
畢業設計是對我們大學所學專業知識的一個綜合應用,不再是以往一門課的課程設計那么簡單,以前的課程設計只是畢業設計中的一部分。因此畢業設計可以鞏固和加深以前學過的知識,真正了解建一幢房子前所需要做的準備工作,掌握土木工程專業設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設計過程中,熟悉各種規范,如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建筑抗震結構設計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等相關規范。獨立完成設計,過程中需要CAD繪圖、配筋計算等,培養了我們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并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二、工程概況
東方外國語學校辦學面向世界,以外語教學為特色,實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外語小班化教學,加強英語,實施雙語,選修多語種。學校的建設目標是建設一個網絡化、智能化、花園化、教育化、校本化和諧統一的現代校園。學校采取的措施是啟動學校改建方案,20xx年8月完成教學樓外部建設工程,完成教學樓底層內部裝修工程。20xx年8月,全部完成學校改建方案,顯現一個開闊、明亮,體現外國語學校面向世界。東方外語學校教學樓設計B,擬建總建筑面積約5000m2,用地面積約1500m2。詳細情況見用地總平面圖。采用框架結構形式。
三、設計要求
1、設計依據
1)氣象資料:年平均氣溫14.5℃,年降雨量1400mm,夏季主導風向南及南偏東,冬季為北及北偏西。
2)建材供應情況:必須保證材料質量,進場材料必須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條件:該工程由具有一級資質的企業施工,施工單位實力雄厚,機具及技術力量均滿足要求。
2、設計原則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遵循有關的設計規范,滿足有關功能要求,詳細收集有關資料,使設計合理、實用、美觀,力求有所創新。
四、建設方案介紹
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根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綜合考慮地基環境、使用功能、結構選型及建筑藝術等問題,著重解決建筑內部各種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間的合理安排;建筑物與周圍的環境和各種外部條件的.協調;內部與外表的藝術效果,創造出既符合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環境。同時突出對教學樓安全性的功能。根據設計題目的要求,該工程為教學樓,因此在結構布置時,教室的開間和進深都比較大,教室比較寬敞。教學樓設計還須滿足防火要求等。
五、可采用的建筑結構形式
1、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采用結構的房屋墻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裝配而成。框架建筑的主要優點: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節省材料;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點,利于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結構;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于標準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采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2、砌體結構
用磚砌體、石砌體或砌塊砌體建造的結構,又稱磚石結構。由于砌體的抗壓強度較高而抗拉強度很低,因此,砌體結構構件主要承受軸心或小偏心壓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彎,一般民用和工業建筑的墻、柱和基礎都可采用砌體結構。在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結構的建筑中,常用磚墻做圍護結構,如框架結構的填充墻。砌體結構的主要優點是:
①容易就地取材。磚主要用粘土燒制;石材的原料是天然石;砌塊可以用工業廢料――礦渣制作,來源方便,價格低廉。
②磚、石或砌塊砌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較好的耐久性。
③砌體砌筑時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設備。
體結構的缺點是:
①與鋼和混凝土相比,砌體的強度較低,因而構件的截面尺寸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
②砌體的砌筑基本上是手工方式,施工勞動量大。
③砌體的抗拉和抗剪強度都很低,因而抗震性能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六、設計主要內容
1、建筑設計
根據任務書要求,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遵照有關設計規范要求,在參觀、調研、收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設計,使建筑滿足有關功能要求,并力求做到美觀、有新意。完成設計說明書一份和施工圖7至8張。具體包括:
1) 確定建筑方案
根據教師提供的建筑設計初步方案進行修改方案進行修改完善,使本建筑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滿足項目的基本功能要求、防火要求等,并盡可能做到新穎美觀。
2) 建筑平、立、剖面設計及主要節點構造設計
根據本工程的使用要求確定各房間的大小(開間及進深)及布置,合理的人流疏散組織,確定層高,畫出建筑平、立、剖面圖,并進行主要的節點構造設計。
3) 完成建筑設計說明及建筑施工圖
建筑設計說明主要反映你的建筑設計思路及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建筑施工圖包括建筑平、立、剖面圖,及主要節點大樣圖,共7-8張圖紙。
4) 建筑要求
建筑高度24米以下,建筑層數為3層,建筑由并排兩棟樓組成,中間以連廊連接;一層為門廳及教室,二層至三層為教室若干,每層公共衛生間一套。
2、結構設計
1)確定基礎及結構設計方案
根據建筑功能要求、荷載條件、總平面位置、工程地質條件、技術經濟指標和施工能力等因素,合理選擇基礎形式和結構類型,確定基礎和結構布置方案,并以文字闡述所選擇基礎及結構設計方案的理由和依據。
2)設計條件
自然條件:基本風壓值、基本雪壓值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取用;樓面和屋面活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取用;抗震設防烈度6度;工程地質資料詳見地質勘察報告;建材供應必須保證材料質量,進場材料必須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完成結構計算書一份
內容包括:
a.基礎設計計算(如采用樁基礎應包括單樁承載力的確定,樁數與樁位布置,承臺的抗彎、抗剪和抗沖切計算);
b.樓(屋)面板的荷載、內力和配筋計算;
c.框架的內力和配筋計算(采用電算,包括荷載計算、內力分析和組合、截面配筋),并選擇一典型框架進行手算,與電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d.框架聯系梁或次梁配筋計算;
e.樓梯結構的荷載、內力、配筋計算
4) 繪制結構施工圖
完成結構施工圖,包括結構設計總說明、基礎及上部結構的配筋圖。
3、設計說明書
設計說明書的內容包括:封面、中英文摘要、目錄、畢業設計計算書、任務書、畢業設計指示書、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原文及翻譯、實習報告等,設計說明書的主題內容是設計計算書。
4、建筑施工圖紙
1)總平面圖(1:500)及建筑說明;(建筑說明要寫明工程位置,總圖布局交通組織平面布局,層高剖面設計,防火設計,建筑造型設計及室內外裝修標準等。)
2)平面圖(1:100),由指導教師確定層數和圖紙張數;
3)立面圖(1:100),由指導教師確定不少于兩個立面圖;
4)剖面圖(1:100),必須剖到樓梯間;
5)大樣圖(1:20),檐口大樣一個,其它大樣任選1-2個;
5、結構施工圖
1)樁位布置圖、基礎平面布置圖、基礎詳圖各1張;
2)底層或標準層、頂層樓板配筋圖(按平圖表示法)各1張;
3)框架梁標準層、頂層配筋圖(按平圖表示法)各1張;
4)底層柱(按平圖表示法)配筋圖一張;
5)樓梯配筋圖1張
6)其它結構施工圖2~3張。
七、設計進度計劃編制
英語翻譯、畢業實習報告、開題報告、文獻綜述 1周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2
題目:
都江堰市中學綜合教學樓設計
1. 選題依據及意義
1.1選題背景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懷揣對這一美好藍圖的向往和憧憬,設計或者修建出自己心目中那跳動的音符,是每一個選擇建筑這個行業的學子所向往的,隨著全球資源的不斷縮減,低碳,節能,減排的建筑構思也不斷涌現,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精神的需要也更是不斷所體現,而教學樓這一培養廣大學子的學習樂園的場所,對我們的建筑設計也不斷提出了新的挑戰,濃郁的學習氛圍自然需要的是一種簡潔明快,清新大方的設計,同時也體現著廣大青少學子的精神面貌,因而根據多方面的因素和要求,并貫徹執行國家“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設計建筑要求是每一個從事建筑行業的我們的要求和追求。
1.2設計目的
1) 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
2) 了解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的具體內容;
3) 熟悉與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相關的具體內容;
4) 掌握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一般原則、步驟和方法;
5) 掌握多層公共建筑類型房屋的結構造型(包括基礎造型)、結構布置,結構計算及主要施 工圖繪制全過程,從而使對多層房屋結構具有一定的設計能力;
6) 能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培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相應的設計技巧;
7) 培養設計工作中實事求是,嚴格準確的科學態度和工作
1.3設計意義
通過本次畢業設計可以使我們鞏固在大學里所學過的專業知識。并可以系統的將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建筑工程設計的程序和方法。另外,使我們能夠熟悉建筑工程建設的各項法規與規程,了解建筑工程項目設計的基本內容和環節;熟悉多層類型房屋的建筑和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計算及主要結構施工圖繪制的全過程;通過繪制施工圖,編制計算書強化繪圖和使用專業軟件進行分析計算的基本技能;同時使我們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了解建筑工程中多工種協調、配合的重要性,培養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從而具備工程技術人員應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質。
畢業設計是畢業前最后學習和綜合訓練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習深化、拓寬綜合教學的重要過程。通過畢業設計我們系統地、綜合地、靈活地運用學到的各種理論知識,解決建筑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在分析、使用技術資料、計算、繪圖、編寫設計文件及獨立工作等方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為一名建筑設計人員我們應該從本次設計開始有意識的培養嚴謹,科學的設計態度,貫徹國家“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建筑方針。同時,也應該樹立“建筑為人服務,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含文獻總述):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目前多層和高層建筑逐漸增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其主要形式,雖說它的鋼筋及水泥用量都比較大,造價也比混合結構高,但它具有梁柱承重,墻體只起分隔和圍護的作用,房間布置比較靈活,門窗開置的大小、形狀都較為自由的特點。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充分利用其使用空間,滿足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同要求。因此,框架結構房屋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青睞。
承重系統與非承重系統有明確的分工,是框架結構體系最明顯的特點,級支撐建筑空間的骨架是承重系統,而分割室內外空間的圍護結構和輕質隔斷,是不承受荷載的。因此,柱與柱之間可根據需要做成填充墻或全部開窗,也可以部分填充,或做成空廊,使室內外空間靈活通透,因考慮教學樓的采光,可采用部分填充,部分開窗。在框架結構體系下,室內空間常依照功能要求進行分隔,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半封閉或開敞的。隔墻的形狀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直線的,也可以說折線或曲線的,另外,從虛實效果上看,或虛或實,或虛中有實,或實中有虛,皆可表達一定的設計意圖。
框架結構是由水平放置的梁構件和豎向放置的柱構件組成的主要承重框架,與樓(屋)面板共同構成的空間受力體系,并通過布置非承重填充墻(隔墻)形成適應需要的獨立的建筑空間。框架結構的最大特點是承重構件與圍護構件有明確分工,建筑的內外墻處理十分靈活,應用范圍很廣。這種結構形式雖然出現較早,但直到鋼和鋼筋混凝土出現后才得以迅速發展。根據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體系可分為橫向布置、縱向布置及縱橫雙向布置三種。橫向布置是主梁沿建筑的橫向布置,樓板和連系梁沿縱向布置,具有結構橫向剛度好的優點,實際采用較多。縱向布置同橫向布置相反,橫向剛度較差,應用較少。縱橫雙向布置是建筑的縱橫向都布置承重框架,建筑的整體剛度好,是地震設防區采用的主要方案之一。
3. 本課題研究內容
3.1建筑方案設計
3.1.1工程概況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出山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文化古城,其濃郁的文化氛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這里的人們,而學校建筑是傳承其文化,體現其莘莘學子風貌的重要場所,其因此,結合這里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設計一所符合這里的的條件的學校建筑至關重要。
3.1.1.1教學樓工程概況
教學樓為擴建的建筑,擴建的都江堰市中學教學樓,采用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該樓地上總建筑面積大約6900m2,占地面積大約1380m2.本教學樓的主體建筑5層,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
3.1.2建筑設計
建筑設計包括建筑空間環境的造型設計和構造設計。
3.1.3建筑空間環境的'造型設計
1) 建筑總平面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物的性質和規模,結合基地條件和環境特點,以及城市 規劃的要求,來確定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位置和布局,規劃用地內的綠化,道路和出入口,以及布置其他設施,使建筑總體滿足使用要求和藝術要求。
2) 建筑平面設計,主要是根據建筑的空間組成及使用要求,結合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技術 條件,來確定各個房間的大小和形狀,確定房間與房間之間、室內與室外之間的分隔聯系方式,進行平面布局,使建筑的平面組合滿足適用、安全、經濟、美觀和結構合理的要求。
3) 建筑剖面設計,主要根據功能和使用要求,結合建筑結構和構造特點,來確定房間各部分 高度和空間比例,進行垂直方向空間的組合和利用,選擇適當的剖面形式,并進行垂直方向的交通和采光、通風等方面的設計。
4) 建筑立面設計,主要根據建筑的性質和內容,結合材料、結構和周圍環境特點,綜合地解 決建筑的體型組合、立面構造和裝飾處理,以創造良好的建筑形象,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3.1.4建筑的構造設計
構造設計主要是研究房屋的構造組成,如墻體、樓地面、樓梯、屋頂、門窗等,并確定這些構造組成所采用的材料和組合方式,以解決建筑的功能、技術、經濟和美觀等問題。構造設計應繪制很多詳圖,有時也采用標準構配件設計圖或標準制品。
3.1.5建筑功能分析
1) 在本設計中結合學校各主要使用空間的特點將其分為教學活動區、教師辦公區、宿舍、食 堂以及風雨球場等,各功能塊之間的關系。
建筑工作者與其說是運用構思創意與設計技巧創造美好的建筑,不如說是給人們創造美好的環境,所謂環境應具科學,技術,藝術的內涵!優美的環境更能反映其不同的精神面貌,而對于學校建筑更是如此!--簡潔大方,清新優美,靜謐端莊!根據鬧與靜的功能分區,宿舍與風雨球場、教學區、辦公區的布置應該分隔一定的距離,比如風雨球場與教學區屬鬧區,兒辦公區與宿舍相對安靜,因此應該分隔布置。
2)根據教學樓各房間使用要求的不同對它們進行功能分區,使其既分隔而互不干擾,且又有適當的聯系。各房間的功能關系。
本教學樓為內廊式建筑,進出口由大廳兼做休息平臺的(大廳不至于一樓),樓梯澤根據耐火等級,防火規范,易于疏散布置于教學樓建筑物的中間及兩側。教學樓坐南朝北,根據其潔與污、鬧與靜的功能分區,廁所布置于教學樓建筑物的右側,辦公室布置于教學樓的左側,根據中小學校建筑規范,化學實驗室布置于一層,其他實驗室逐層依次往上布置。
教學活動區
教學活動區主要包括普通教室以教學年級為單位分別布置在1、2、3、4層。
教師辦公區
教師辦公區主要包括5間教師辦公室,與普通教室相對應布置于1、2、3、4層,在豎直向上方便教師與學生的聯系,而在水平方向上通過分區布置又對兩種使用空間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
3.2 教學樓經濟問題分析
運用建筑技術組合空間形體時,除需滿足功能和審美的要求之外,還需喲符合經濟適用的的原則。建筑中的工程技術問題,是構成空間形體的骨架和基礎。同時,工程技術本身如結構,設備,裝修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和施工費用 .因此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因引起相當大的重視。同時應把一定的建筑標準作為思考建筑經濟問題的基礎。
3.3 建筑物的藝術造型
藝術造型是多方面的,從室內到室外,也包括民族習俗,地域文化,構圖技巧,以及形式美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對于中小學教學樓,是大量性的建筑,反映在造型藝術上,只要做到簡潔明快,樸素大方就可以了。
3.4 繪制建筑施工圖
1) 建筑設計總說明
2) 總平面圖:道路,綠化,小品等的設計布置,標明建筑與道路,建筑與紅線之間的關系
3) 平面圖:各層平面圖 比例1:100或1:150
4) 立面圖:各方向立面圖 比例1:100
5) 剖面圖: 比例1:100或1:150(注:橫剖面必須剖樓梯間,注明樓面及屋面做法)
6) 詳圖:常用1:1、1:2、1:5、1:10、1:20、1:50等大比例。
3.5 結構的方案布置及其內力計算與配筋
3.5.1 結構選型
根據建筑的重要性,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建筑場地的類別及建筑的高度和層數來確定建筑的結構形式。
3.5.2 結構內力計算及結構構件配筋計算
根據確定的構件截面和荷載值來進行內力的計算,包括彎矩、剪力、扭矩、軸心壓力及拉力等等。根據計算出的結構內力及規范對構件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軸壓比、剪跨比、跨高比、裂縫和撓度等等)來復核結構試算的構件是否符合規范規定和要求。如不滿足要求則要調整構件的截面或布置直到滿足要求為止。
3.5.2.1 采用手算法對部分主要構件內力的計算及配筋計算
1、取一標準一榀橫向框架計算,完成下列工作;
(1) 荷載統計;
(2) 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各個桿件的荷載效應計算;
(3) 在風荷載作用下各個桿件的荷載效應計算;
(4) 在地震荷載作用下各個桿件的荷載效應計算;
(5) 荷載效應組合;
(6) 各桿件的截面設計及配筋計算;
(7) 按所給場地地質資料,選擇基礎類型,設計計算框架柱下基礎;
(8) 選3~4跨樓板進行配筋計算。
2、樓梯選型及計算配筋;
3.5.2.2 采用PKPM結構設計分析軟件對教學樓建筑結構進行設計及配筋
3.6 結構施工圖
基礎平面圖和基礎詳圖-基礎圖通常用基礎平面圖的基礎詳圖來表示建筑物室內地面以下基礎部分的平面布置及詳細構造;
結構平面圖-指上層結構平面圖,用來表示墻梁板柱等承重構件在平面圖中的布置,是施工圖布置各層承重構件的依據
結構構件詳圖-包括梁板柱基礎和樓梯的構件詳圖
3.6.1結構施工圖
基礎平面圖和基礎詳圖-基礎圖通常用基礎平面圖的基礎詳圖來表示建筑物室內地面以下基礎部分的平面布置及詳細構造;
結構平面圖-指上層結構平面圖,用來表示墻梁板柱等承重構件在平面圖中的布置,是施工圖布置各層承重構件的依據
結構構件詳圖-包括梁板柱基礎和樓梯的構件詳圖
3.6.2結構施工圖的繪制
1) 結構設計說明
2) 基礎平法施工圖:比例1:100或1:150
3) 柱平法施工圖: 比例1:100或1:150
4) 各層梁板平法施工圖:比例1:100或1:150
樓梯平法施工圖:采用板式樓梯
4. 本次設計所要達到的目標:
4.1.1
畢業設計是我們大學階段學習的一次最終總結,是畢業前的一次大練兵。通過畢業設計,我們在大學階段所學的各種專業知識應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在此基礎上我們所需的知識也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成功的完成畢業設計之后,我們應了解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的程序、內容和設計原則,同時對國家的建筑方針有更深的理解。建筑設計的最終成果是:一套標準、完備的建筑施工圖,一套標準、完備的結構施工圖,一份完整、嚴謹的結構計算書。
4.2.2 我的創新點
低碳節能環保新型建筑墻體材料的選用
綠色建筑體系的運用
古樸的環境氛圍與濃郁的學習氛圍的總體布局的打造
輕質建筑材料的選用
5. 本課題研究方案:
5.1、文獻收集。
5.2、實物考察。
6. 畢業設計進度安排:
1) 設計選題與資料收集 第x學期第3-6周前
2) 開題報告 第x學期第7-8周前
3) 設計項目調研與資料收集 第x學期第9-20周
4) 建筑方案設計 暑假-第x學期第1-2周
5) 繪制建筑施工圖 第x學期第3-4周
6) 結構計算書 第x學期第5-8周
7) 繪制結構施工圖 第x學期第9-11周
8) 畢業設計圖紙整理與審閱 第x學期第12周
9) 畢業答辯 第x學期第13周
7.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校設計規范 》( GB 50099-2011)
(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1)
(3)《建筑荷載設計規范》(GB 50009-2012)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6)《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019-2003)
(7)《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
(8)《房屋建筑學》(第四版)李必瑜,王雪松主編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9)《公共建筑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9
(10)《西南地區建筑標準設計通用圖》 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11)《建筑施工圖設計》黃鹢。[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7.
(12)《建筑課程設計指導任務書》。李延齡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3)《公共建筑設計原理》(第四版)張文忠主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14)《綠色建筑設計研究》單紹云江蘇銘城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15)《淺談新型建筑材料的節能保溫及環保》葉闖、董俊蘋,河南省紡織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3
(一)主要內容
1、工程概況
該建筑擬建于長沙市香樟路沿街地段,地勢平坦,總建筑面積面積4000~20000m2,框架結構,層數主體5層,層高3.6~4.2m;
2、建筑設計
1) 普通教室:50人普通班50~100個,1.1~1.2m2/生;
2) 教師休息室每層1~2個,每層4間教師辦公室;
3) 其它:衛生間、樓梯間等按有關規定計算其數量與尺度,并設底層大廳;
4) 屋面為上人屋面;
3、結構設計
1) 氣象條件:全年為偏南風,夏季為西南風,基本風壓W0=0.35kN/m2;基本雪壓W0=0.4kN/m2;
2) 建筑場地類別:場地為II類;淺基:fak=240KPa,ηb=0.3,ηd=1.5。深基礎(樁基):粉質粘土qsa=25kPa;圓礫qpa=2500KPa,qpa=55KPa;強風化泥質板巖qpa=3000KPa qsa=60 KPa。中分化巖石qpa=2000 KPa,微分化巖石qpa=3500 KPa;
3) 相對濕度:最熱月平均73%;
4) 溫度:最熱月平均30.1℃,最冷月平均4.2℃,夏季極端最高39.8℃,冬季極端最低-8.5℃;
5) 地震設防烈度:抗震設防烈度為7(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0.30)g;
6) 地下水位淺基地表以下3.0m;樁基地表下4.0m。無侵蝕性;
7) 場地地質資料:根據對建筑基地的勘察結果,地質情況見任務書附表;
8) 建筑物耐久年限為50年,耐火等級為二級;
(二)目的和意義
畢業設計是教學計劃中最后一個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從事設計工作的初步嘗試,其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基本技能應對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是學生對四年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化、綜合化運用、總結和深化的過程。通過選題、調研、收集分析資料、方案設計、結構計算等過程,檢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通過畢業設計、畢業答辯,來考核教學質量,對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畢業設計是整個本科階段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過程,在這次畢業設計中,鍛煉我們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和查閱資料的能力,運用各種設計規范和通用圖集以及國家、地方標準,完成建筑設計和結構計算,繪制施工圖,并通過計算機繪圖、計算等環節,提高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讓自身向著一個合格工程師的方向去發展和努力。
此次畢業設計我的做的課題為“長沙第一育人中學教學樓5號樓”設計,我要在設計過程中運用大學期間學到的各項知識,并利用CAD、天正、PKPM等相關軟件進行機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計算機進行驗算。通過這個過程我不僅能學到設計相關的知識,發現自身的不足,還能了解框架結構的特點和設計方法等,使我對建筑結構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這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占國際經濟主導地位的世紀,人力資本和科技創新作為知識經濟的兩大支柱都與教育密切相關。校園則是實施和發展教育事業培育人才的主要場所,校園的規劃與設計將直接影響著教育氛圍與其底蘊。
現代教育理念與城市設計原理相結合的校園規劃構思。現代教育正面臨重大挑戰與變革。今天的學校建筑不僅是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學習場所,它更是一個發展知識、塑造人格、充分滿足人們理解、認識和發現欲望,承載時代內涵的載體。在中國當代校園建設中,一些中小學校達到了相當的建設規模和標準,它們是所在城市地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園建筑建設中,教學樓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所以一個設計新穎,功能齊全,使用方便,形象完好的教學樓不僅給人帶來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還可以給人以新的認識可以提高學校名氣,代表學校形象,甚至可以作為學校的`標志性建筑。
(三)文獻綜述
土木工程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她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和技術發展的面貌。土木工程在我國可分為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鐵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給水和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等,其中建筑工程的結構形式可分為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板柱-剪力墻結構、筒體結構、核心筒結構和巨型結構等,多層建筑常采用框架結構形式。
框架結構是由梁柱等桿件體系組成的結構,是多高層建筑的常用結構體系,具有良好的變形性能,可方便的進行平面布局,能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一般設計成雙向梁柱抗側力體系,抗震設計時,一般不宜設計成單跨結構。
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以梁受彎、柱受彎壓為主要特征,梁端彎矩和跨中彎矩為梁結構的控制內力。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柱承擔水平剪力和柱端彎矩,并產生水平側移。
框架結構由鋼筋混凝土梁、柱、節點和基礎組成主框架,橫梁和柱通過節點約束共同工作,力的傳遞路線明確,計算分析理論較為成熟。框架結構中墻體一般為填充墻,起圍護和分割作用,可靈活布置,所以對于使用上要求變化的空間較多采用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屬于柔性結構,自振周期較長,經過合理設計可具有較好的延性性能,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有利于抗震設計。
教學樓是學校學生、教師進行學習、教學活動的地方。
常見形式為內走廊式,中間為公共走廊,走廊兩側布置主要使用房間,也可以在局部打破此布局,營造活潑變化的建筑形式。
本次設計高度雖為3.9×5=19.5m,不屬于高層建筑的范疇,但是由于人員眾多,宜設置防煙樓梯間及安全疏散指示燈。
具體設計應滿足:
(1) 容積率要求
學校的建筑容積率可根據其性質、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積中學不宜大于0.9
(2) 建筑物間距要求
a) 教學用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
b) 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不應小于2h。
c) 兩排教室的長邊相對時,其間距不應小于25m。
d) 教學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單內廊的形式。
(3) 平面組合要求
教學用房的平面組合應使功能分區明確、聯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4) 普通教室
a) 課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90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550mm。課桌端部與墻面(或突出墻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于120mm。
b) 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于30°。
c) 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課桌后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應設置不小于600mm的橫向走道。
d) 普通教室應設置黑板、講臺、清潔柜、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教室的前后墻應各設置一組電源插座。
e) 黑板尺寸:高度不應小于1000mm,寬度不宜小于4000mm。
f) 黑板下沿與講臺面的垂直距離:宜為1000--1100mm。
g) 黑板表面應采用耐磨和無光澤的材料。
h) 講臺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0mm,寬度不應小于650mm,高度宜為200mm。
(5) 衛生間
a) 教學樓應每層設廁所。
b) 學校水沖廁所應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并應設排氣管道。
c) 教學樓內廁所的位置,應便于使用和不影響環境衛生。在廁所入口處宜設前室或設遮擋措施。
e) 廁所內均應設污水池和地漏。
參考資料:
1、教材:《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土力學地基與基礎》、《多層與高層結構設計》、《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旅館建筑設計》、《建筑制圖》、《房屋建筑學》
2、制圖標準、規范:
《建筑構造》、《建筑制圖標準》、《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建筑設計資料集》、《中南地區通用建筑設計標準圖集》、《教學建筑設計規范》、《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建筑結構荷載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結構抗震設計規范》、《旅館建筑設計規范》、其它有關的法規、條例等
3、建筑構件通用圖集及中南地區通用建筑標準設計圖集
本課題要研究或解決的問題和擬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一)建筑設計
根據設計任務書要求,綜合考慮基地環境、使用功能、材料設備、建筑經濟及藝術等問題,對建筑完成建筑總體布置、空間組合進行可能與合理的安排,提出初步設計方案,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進一步充分完善,綜合成較為理想的方案,并繪制成設計文件(設計總說明、建筑總平面圖、各層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
(二)結構設計
根據建筑設計方案和原始資料,選擇確定結構體系,布置結構構件,結構計算(選一榀框架計算)
1、確定框架計算簡圖;
2、荷載計算:注意傳力正確,防止少算和漏算;
3、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分析與計算;
4、地震作用計算;
5、荷載組合與內力組合;
6、截面設計(配筋計算)、節點區設計及構造設計;
7、地基與基礎的設計和計算;
8、自選構件的設計和計算:包括樓梯、雨棚、井式樓蓋等。
9、基礎可選用:獨立基礎、條形基礎(十字交叉基礎)
(三)繪制施工圖
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經指導教師審批通過之后,進行施工圖設計
1、建筑施工圖
設計說明書:包括施工圖設計依據、設計規模、面積、標高定位、用料說明等。
建筑總平面圖:表明建筑用地范圍,建筑物及室外工程(道路、圍墻、大門、擋土墻等)位置、尺寸、標高,并附必要的說明及詳圖。比例1:200。
建筑各層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詳細標出門窗洞口、墻段尺寸及必要的細部尺寸、詳圖索引。比例可選1:50、1:100、1:200。
建筑構造詳圖:包括平面節點、檐口、墻身、門窗、樓電梯等詳圖,應詳細表示各部分構件關系、材料尺寸及做法、必要的文字說明。比例可選1:30、1:20、1:10等。
2、結構施工圖
結構設計總說明:包括工程概況、設計依據圖紙說明、建筑分類等級、主要荷載取值、主要結構材料等。
基礎平面圖:包括定位軸線、基礎構件(包括承臺、基礎梁等)的位置、尺寸、底標高、構件編號;基礎底標高不同時,應繪出放坡示意圖;采用樁基時,應繪出樁位平面位置、定位尺寸及樁編號;先做試樁時,應單獨繪制試樁定位平面圖。
結構平面圖:包括定位軸線及梁、柱、承重墻、抗震構造柱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注明其編號和樓面結構標高。現澆板應注明板厚、板面標高、配筋(亦可另繪放大的配筋圖.必要時應將現澆樓面模板圖和配筋圖分別繪制),標高或板厚變化處繪局部剖面。屋面結構平面布置圖內容與樓層平面類同,當結構找坡時應標注屋面板的坡度、坡向、坡向起終點處的板面標高;當屋面上有預留洞或其他設施時應繪出其位置、尺寸與詳圖,女兒墻或女兒墻構造柱的位置、編號及詳圖。
樓電梯圖:應繪出每層樓梯結構平面布置及剖面圖,注明尺寸,構件代號、標高、梯梁、梯板詳圖(可用列表法繪制)。
雨棚、陽臺、檐口等構件施工圖:應繪制出其平面布置及剖面圖,注明尺寸,構造做法及詳圖。
(四)設計說明和計算書
1、內容:整理設計說明書(建筑、結構)和結構設計計算書。設計說明書要求有中英文摘要;結構方案選擇的依據、結構布置說明。結構設計計算書要求有結構設計的全過程:包括計算單元、計算簡圖、荷載計算、內力計算、內力組合、截面設計及基礎、樓梯等自選構件的設計計算等。
2、要求:內容完整,條理分明,計算準確,圖示清楚,字跡工整,裝訂整齊。一律用鋼筆書寫或計算機打印,計算書要有前言和目錄等。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4
一、本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來源:
教學樓是現代教育的服務設施,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場所,應堅持典雅、莊重、自然又具人性化才是其本質特征。近年來校園集約化發展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高密度規劃。包括校園整體高密度和教學區建筑的局部高密度;第二,建筑資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校園建筑按功能類型進行重組,促使具有公共性質的使用空間為全校所共用,避免重復建設及浪費。密度的提高和資源的高效利用必然使校園建筑的功能向綜合性、復合化發展。因此,教育建筑綜合體的模式將成為新世紀我國中學建筑發展的趨勢。
目的:
通過本設計使我們更加熟練的掌握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步驟和方法,能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培養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相應的設計技巧,熟悉有關設計規程、手冊和工具書,提高自己畢業后到第一線工作的能力,同時還將培養設計工作中實事求是、嚴格、準確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意義:
1)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所學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并在科學實踐中豐富和完善所學理論知識。
2)獲得從事設計工作的初步訓練,培養獨立工作、獨立思考和綜合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尤其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初步掌握建筑設計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文件編輯、文字表達、文獻查閱、計算機應用、工具書使用等基本工作實踐能力。
4)樹立外國先進理論和本國實際國情相結合的思想和觀點。
5)培養實事求是、刻苦鉆研、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風。
二、本課題所涉及的問題在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
1.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的需求急劇增加,近幾年我國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幅度不斷加大,各種民間實體也把投資目標轉向高等院校。這使得高校的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對新型學校的興建和現有學校的改造和建設的新形勢,學校的管理者和設計師對我國學校的校園規劃和建筑設計進行深入的反思越來越顯得十分重要。我國現有許多學校均建于計劃經濟時期,多數校園的建筑布局按學科、院系“小而全”的封閉體系設置,建筑的密度較大而容積率低,教室和實驗室的利用率不高,工程技術管網設施復雜,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空間上的割裂和孤立,使學科之間缺乏聯系和交流,不利于現代大學強調人際交往、學科交流的發展模式。而在這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里,學校有限的土地資源日益顯其珍貴。
集約化的教育建筑: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領域,集約化是指“城市建筑在占有有限的土地資源的前提下,通過綜合組織生活功能和復合空間設計,形成緊湊、高效、有序的功能模式”。在校園的建筑規劃上,將有限的校園土地資源集約化使用,使建筑空間呈現聚集效應,以聚集空間結構形成集約化的建筑布局。高校教育建筑的集約化體現在功能組織和空間結構兩方面。功能組織的集約化是指在區分各系部或教育環節的各項功能的同一性和差異性的前提下,綜合組織教學功能,從而將它們通過建筑空間組合方式有機結合成建筑綜合體,集多種功能為一體。如將各系部的公共教學部分和基礎實驗室統一規劃設計,統一管理;把特殊實驗室和教師科研相結合,與公共部分有所區別。又如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延續性,如上自習和信息查詢,可以將教室和信息中心綜合設計。空間結構的集約化包括空間功能的集合與空間配置的簡約,具有下述特點:空間有序化,通過基于,提高效益建筑空間組織的秩序原理來建立有序的空間體系,才能實現教育建筑多種功能并存于一體;"空間層次化,集約化教學空間功能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空間設計中應包含從公共到私密不同等級的完整的空間系列。空間層次化和明確的歸屬感可以提高場所的可識別性,加強使用者的自豪感;空間彈性化,建筑空間結構必須具有彈性,體現在基礎技術設施的完善和建筑物結構系統及房間分隔的'通用性,以適應靈活變化的要求;空間復合化,封閉的積層式與上下貫通的“動態流動空間”相結合,統籌考慮交通組織和公共活動領域的空間創造,使之趨向于立體化、開放化。
集約化的建筑類型——教育建筑綜合體:大城市綜合開發對建筑功能提出綜合性和靈活性的要求,城市、建筑、交通一體化成為當代城市設計和建設的一種新趨向。它既要滿足人們對城市物質環境和精神生活的高度需求,又要講求高效、多能、低耗的綜合效益。順應這種發展趨勢出現了一種建筑新類型———建筑綜合體。建筑綜合體是由多個使用功能不同的空間組合而成的建筑,又稱綜合體建筑。其基本形式有:單體式(即只有一棟建筑)和組群式(含有多個建筑)。單體式綜合體可以是各層之間的使用功能不同,也可以是一層內各個房間的使用功能不同。組群式建筑綜合體是完整的建筑群,各建筑群之間互為多種性質及功能的復合。建筑綜合體是對傳統建筑類型和功能單元的疊合重組以實現多種功能交叉、并存的空間環境系統。綜合體內部多種功能間相互協調平衡、相互激發使得建筑更加能動地發揮其職能和功效,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它可提供比普通建筑更多的服務內容,為更多的對象服務,使環境產生巨大聚合力。集約化教學模式使在校園規劃設計方面將具有相同功能和相近屬性的建筑適度聚集而形成組團格局,或者因用地緊張將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單元聚集一體,構成一種新型綜合體———教育建筑綜合體。
2.現代教學樓由于樓層逐新增高,結構越來越復雜.學生密度大.加上課桌、課椅等可燃物較多,當發生火災時,逃離比較困難。
3.抗震方面的問題:新頒布的《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4)第6.0.8條中規定:“教育建筑中,人數較多的幼兒園、小學的低層教學樓,抗震設防類別應劃為乙類。這類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類型時,可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而設防類別的劃分是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劃分,針對乙類建筑,要求地震作用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方面,一般情況下,當抗震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但是尚存在以下問題:
(1)目前對于此類建筑的重要性認識還不足,有待進一步提高;
(2)低層建筑結構類型的選取除了常用的磚混結構外,框架結構被廣泛采用。而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平面布局的規整性。換而言之,僅僅通過結構專業自身的工作尚不能完全設計出抗震性能優良的建筑物。
4.空間組合方面的問題:在現在社會中大部分中學教學樓都是比較綜合的,里面會有普通教室、實驗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師、計算機教室等,而在大學中,這些教室都是分開的,與之相比,分開比較好統一管理,也不會出現互相影響的問題,在這方面應該逐漸改進。
三、對課題提出的任務要求及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行性分析。
預期目標:
新的教學樓建成以后,力求成為布局合理,符合現代教學要求,具有多功能、現代化設備優秀建筑,希望可以給同學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滿足學生的各項要求,進而提高學習質量。另外,通過這次的設計,也會使我對軟件的應用能力有很大提高,這將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讓我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有一席立足之地。
可行性分析:
1.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建筑設計能力,制圖能力,建筑的結構選型,加強建筑的功能分析、空間組合、內外環境、造型處理等方面的能力,熟練掌握了建筑設計、方案設計、結構設計等程序階段,能夠獨立完成整套的完整的建筑設計及結構設計。
2.這次設計參考了xxx大學附近的資源條件和環境背景,是在盡量符合環境條件的基礎上完成的,通過對xxx大學博學樓選址的基本概況(區位條件、地形地貌、人口與用地、道路交通、資源條件、建設條件等)、現狀條件、發展背景等的了解分析,以及高中城教學樓的建筑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方案設計,力求滿足社會需求以及業主方的期望。
3.具體程序:
在建筑平面設計中,除應考慮甲方提供的具體功能要求外,還應考慮建筑物所必備的基本功能。在平面設計中需要考慮:教室、教師休息室及教師辦公室、男女衛生間、門廳、休息廳、走廊及樓梯。各房間所應考慮的內容包括:房間面積、形狀、平面尺寸、門窗布置及房間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
建筑剖面設計包括:確定房間的剖面形狀與各部分的高度、建筑的層數。根據教學樓的功能及使用要求,剖面形狀應采用矩形;各房間的高度包括:室內外地面高差、房間凈高、窗臺高度、黑板及講臺的高度、門的高度及層高。
考慮到構造簡單、節省造價、施工方便等因素,一般采用平屋頂;屋面做法應考慮其防水、保溫及排水功能而相應設置防水層、保溫層、找坡及相應的找平層;屋面排水應采用有組織排水及優先采用內排水。
材料、裝修及構造包括:樓地面、墻身、頂棚、踢腳、窗臺板、門窗以及其他。
四、本課題需要重點研究的、關鍵的問題及解決的思路。
五、完成本課題所必須的工作條件
(如工具書、實驗設備或實驗環境條件、某類市場調研、計算機輔助設計條件等等)及解決的辦法。
1、已學教科書及圖書館借閱相關規范書、圖集。
2、CAD軟件、天正建筑、PK-PM。
3、尺規作圖工具。
六、完成本課題的工作方案及進度計劃。
1、方案設計:1.5周
2、施工圖設計:3.5周
3、方案設計及荷載清理:0.5周
4、梁、板配筋計算:0.5周
5、現澆樓梯設計0.5周
6、電算部分:1.0周
7、繪制施工圖:1.5周
8、一榀框架計算:2.0周
9、獨立柱基計算:0.5周
10、編制計算書:
0.5周
七、主要參考文獻(不少于5篇)。
A.教材:(已學專業課本)
1、《混凝土結構》
2、《多層及高層房屋結構設計》
3、《地基基礎》
4、《抗震結構設計》
5、PK PM軟件使用說明
6、《工民建專業畢業設計手冊》
7、《鋼筋砼構造手冊》
B.規范:
1、《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 GB50068-2001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11
6、《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3-2011
7、12系列結構標準設計圖集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5
一、設計題目:
xx高校綜合教學樓(一字型六層)
課題來源:模擬、或者實際工程
二、目前國內外教學樓的設計方案
目前國內外高校教學樓,采用的結構形式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而平面布置形式一般采用內廊式結構。整個布局一般采用對稱的形式,比如一字型、工字型、槽型等。
三、該教學樓的平面圖
略
四、設計理念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公共建筑的用戶提出了更高的建筑服務水平要求。這當然也包括了我們學生,我們需要更明亮的光線來保護我們的視力,需要更舒適宜人的環境來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需要更新鮮的空氣來保障我們的健康。
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進行了很多改革。尤其是對于在校學生的素質教育及全面能力的培養已漸漸從探索走向成熟,高校對教學樓的要求有很多不同之處,這對于在校學生的素質教育及全面發展有極大的幫助,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的效率,擬建一座綜合教學樓。在該教學樓的設計中,除設置普通教室外,還增設了一些諸如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語音室、實驗室及教師辦公室等教學用房及輔助用房,更好的滿足學生和教師的日常工作學習要求。該教學樓外形采用一字型,這種形狀占用空間小,在日益緊張的城市土地中可節約空間,而這種形狀的結構能夠給人一種安全感。在結構方面,該建筑采用現澆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該類型結構整體性好,節省鋼材,造價低,布置靈活,使用方便,可以獲得較大的使用空間,應用廣泛,技術成熟。該教學樓的設計是本著教學樓各房間使用方便,功能合理,樓的技術指標符合國家標準,經濟指標最優化的思想設計的。
五、設計內容
5.1 該教學樓設計的要求
1.主要技術指標
該教學樓采用框架結構六層,采用內廊式矩形平面,建筑面積5375.34平方米,教室的面積、數量要求滿足普通高校的基本教學要求,每層均設衛生間。
2.主要設計參數
(1)氣象條件
基本風壓為0.40 kN/㎡, 基本雪壓為0.40kN/㎡。
(2)工程地質條件
根據對建筑基地的勘察結果,該地區場地平坦、無障礙物,經地質、文物勘探,地質良好,地下無古代建筑,地基土為粘性土為主,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80kN/㎡,建筑場地類別:Ⅱ類場地;
地震設防烈度:7度近震設防,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 基礎形式:為柱下條形基礎。
5.1.1建筑平面設計
(1)使用部分的設計
使用部分的設計主要包括主要使用房間的設計和輔助使用房間的設計。教學是該教學樓的最主要的使用功能。因此,在設計時,教室作為主要使用房間應滿足一定的設計要求。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于2000mm;講臺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0mm,寬度不應小于650mm,課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850mm,縱向走道寬度均不應小550mm。課桌端部與墻面(或突出墻面的內壁柱及設備管道)的凈距離均不應小于120mm。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視角不應小于30°。綜合考慮,選擇教學樓的教室進深為7200mm。
輔助使用房間的設計作為使用部分設計的一部分,應當被重視。在該教學樓中,輔助使用房間主要有衛生間及教師課間辦公和休息室等。衛生間每層均有設置。該教學樓的學生廁所,女生應按每20人設一個大便器(或1000mm長大便槽)計算;男生應按每40人設一個大便器(或1000mm長大便槽)和1000mm長小便槽計算。
(2)交通聯系部分的設計
交通聯系部分作為建筑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對交通聯系部分設計要求要有足夠的通行寬度,聯系便捷,互不干擾,通風采光良好等。
走廊:該教學樓設計中采用內廊式走廊,寬度為2700mm。
樓梯:樓梯設計在整座樓的兩側,樓梯間寬度為3400mm。設置距離滿足防火要求。室外樓梯及水平欄桿(或欄板)的高度為1100mm 5.1.2立面設計
建筑體型和立面設計是整個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該教學樓設計中,考慮到建筑特點,以安全為立面的設計的主要依據。由于該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墻體僅起圍護作用。這就給空間處理賦予了較大的靈活性。該樓在立面開窗采用大面積的獨立窗,給人以簡潔,明快,輕巧的外觀形象。
5.1.3 建筑剖面設計建筑構造
該教學樓設計層數為六層。由于教室的使用人數較多,根據規范規定高校教學樓普通教室每層凈高不得低于3.1m的要求,故層高設為4.20m。該教學樓設計為單側采光。這樣,通常窗戶上沿離地的高度應大于房間進深的一半。考慮到便于學習,保證書桌上有充足的光線,窗臺高度取為900mm,窗戶高度設為2700mm。根據該樓防水防潮等要求,室內外高差設為450mm,室內標高從±0.000m算起。屋面設為不上人屋面,這樣女兒墻取為600mm。
5.1.4 室內環境設計
在這里,室內環境的設計主要考慮教學樓的采光通風及照明的設計。根據規范要求普通教室的采光系數不得小于1.5%。由于該樓采用框架結構,所以外墻采用大面積的獨立窗以保證有足夠的自然光照到室內。在外界光線不能滿足照明要求時,特別是底層教室。需要人工照明來補充光線,營造一個明亮的學習環境。由于外墻設置大面積獨立窗,通風方面也滿足要求。
5.1.5建筑施工圖的繪制
建筑施工圖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設計說明
(2)、建筑平面圖
(3)、建筑立面圖
(4)、建筑剖面圖(樓梯)
(5)、屋頂排水圖
5.2結構設計
5.2.1 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類型
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具有結構輕巧,便于布置;整體性比磚混結構和內框架承重結構好;可形成大的使用空間;施工較方便;較為經濟等優點。能為建筑提供靈活的使用空間。本方案采用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5.2.2 柱網的布置
柱網布置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還要滿足建筑平面功能要求,力求做到柱網平面簡單規則,受力合理,同時施工方便。在本設計中,我選擇的`柱網尺寸為7200mm×7200mm、2700mm×7200mm。
5.2.3 構件截面尺寸的估算
框架梁、柱截面的尺寸可根據梁柱截面的估算的方法來初步確定。梁,柱截面的估算,梁:一般為h=(1/12-1/8)L(其中,L為梁的跨度)、宜滿足h≤L/15,(單跨用較大值,多跨用較小值),梁寬b=(1/3-1/2)L,梁高寬比h/b≤2.5~4.初步確定梁為350mm×600mm,柱截面b和h一般取(1/20~1/15)底層高,在本設計中為4.2m,且b×h≥210mm×210mm,對于抗震結構柱b≥300mm,取柱的截面寬度為500mm×500mm。
5.2.4 內力計算
1)恒載 包括結構自重,樓(屋)面恒載、結構重量、門窗重等,最后計算出各層重量和總重量。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規定進行計算。
2)活荷載 包括樓面及屋面活荷載、風荷載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規定進行計算。
3)地震作用 7度設防,二類場地,按三級抗震設計。考慮到抗震要求,采用強柱弱梁,強剪弱彎的設計思路和原則。在抗震布置中要求盡量使得結構剛度中心與結構重心重合,以減少結構的受扭作用,利于抗震設計。在抗震計算中,擬采用定點位移法進行結構自震周期的計算,此方法計算簡單,概念明確,利于手算。擬采用底部剪力法進行計算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分析擬采用D值法,D值法比普通的反彎點法考慮了更多的因素,因此在精度上要更為精確。
4)豎向內力計算:荷載統計上盡量保守計算,以保證安全。由于結構的復雜性,造成內力的分析與計算相當復雜,由于計算會出現計算量過大的困難,故必須作出一定的簡化處理,此結構雖然布置復雜,但仍然可以近似簡化成為平面結構進行計算,可以從中選出一榀框架進行設計計算。在傳力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傳力體系難以確定,主次梁的傳力模型難以合適選取,但經過一定的結構力學初步分析以后,認為傳力體系模型的選取對框架柱軸力有一定影響,但對于框架梁內力的計算基本沒有影響作用,考慮到這一點,認為此方案可以進行手工計算,而不至于傳力過程工作量過于繁重。
3) 內力組合:在內力組合的時候,要考慮到有無地震作用情況下的各種情況,進行最不利組合,組合時選出每個構件幾個代表截面進行組合,截面的選取要有代表性并能夠保證安全,跨間彎矩有可能不出現在跨中,所以要進行更細一步的內力計算,以求得精確的截面內力。
在內力分析時,擬采用彎矩分配法,但如果完全結構力學的方法進行計算,工作量過于繁重,可以采用一定的工程近似方法進行計算,能夠滿足要求,在此經過三次彎矩分配即可以滿足精度要求。
5.2.5 結構計算方法
設計計算方法上,考慮到盡量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以求讓設計達到最優化,所以采取多種方法進行設計計算。通過多種材料進行計算比較,選擇最優。計算框架剛度采用 “D值法”;水平地震作用計算采用“底部剪力法”,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計算采用“分層法”。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采用改進反彎點法。本設計計算結果主要以手算為主,PKPM為輔助以驗算手算結果。
5.2.6 基礎設計
基礎埋深宜大于0.6m,小于2.0m,基礎采用條形基礎。該基礎整體性能好,可在豎向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載等情況下使用。本案中,由于需要設置防震縫,因此可能需要將基礎斷開。
5.2.7 結構施工圖的繪制
結構施工圖的繪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結構設計總說明
(2)基礎平面及配筋圖
(3)框架梁柱平法施工圖
(4)板平法施工圖
(5)樓梯配筋圖
六、主要參考文獻
國家標準、規范、規程:
《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 50001-2001)
《建筑模數協調統一標準》(GB2-86)
《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 50033--2001)(2001年局部修訂)
《建筑樓梯模數協調標準》(GBJ 101-87)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2)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068-2001)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02)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6
1. 設計(或研究)的依據與意義:
本工程為某城區辦公樓采用多層框架結構,為永久性建筑。該樓總建筑面積為8000㎡,擬建位置另行給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
根據城市城市規劃.建筑規模和要求以及現有的氣象條件(氣溫.相對濕度.主導風向.基本雪壓)工程場地地質條件.及材料供應和施工條件進行設計。西城區辦公樓由主樓和會議中心兩部分組成,主體結構為7層,內外裝修均為一般裝修。
相關設計依據:
(1)《建筑地基設計規范》 GB50007-2001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10-2002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011-2001
(5)《砌體結構設計規范》 GB50003-2001
(6)《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 CB/T50001-2001
(7)《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GB/T50105-2001
(8)《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45-1995
(9)有關標準圖集、相關教科書和及相關規定。
意義:
近年來框架結構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發展,許多城市普遍興建了包括商場、住宅、旅館、辦公樓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種類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后參加或從事框架結構設計已成為必須面對的現實之一。
通過畢業設計對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做一個系統的總結和應用,通過自己對在熟悉任務書的基礎上參觀、比較同類建筑,查閱、搜集有關設計資料使我的所學的知識得以綜合的應用,提高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對所學過的知識得以系統的深化。并培養我獨立解決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內容和步驟,及掌握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繪制的方法,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同時畢業設計是學生在畢業前半年的最后學習和綜合訓練的實踐性學習環節,是學習深化、拓寬、綜合教學的重要過程;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是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是學生畢業及學位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重要評價內容 。所以我們每一個畢業生都應該認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使自己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2. 國內外同類設計(或同類研究)的概況綜述
框架結構是由梁柱桿系構成,能夠承受豎向和水平荷載作用的承重結構體系。一般設計成雙向梁柱抗側力體系,主體結構均宜采用剛接模式。抗震設計時,為協調變形和合理分配內力,框架結構不宜設計成單跨結構。
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以梁受彎為主要受力特點,梁端彎矩和跨中彎矩成為梁結構的控制內力。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柱承擔水平剪力和柱端彎矩,并由此產生水平側移,在梁柱節點處,由于協調變形使梁端產生彎矩和剪力,因此產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軸力、彎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內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產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安全、經濟,還要實用、美觀。政府辦公樓作為公共建筑,在適應時代需求的同時,不僅有與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其總體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現代政府辦公樓(特別是城市辦公樓)一般為高層超高層建筑,少數低級行政單位為多層。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持續不斷的擁向城市,致使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政府機關、單位和工作人員來管理和協調轄區內的各種關系,因此,政府辦公樓必須為各級行政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辦公空間,而現在高層建筑的大量涌現,建筑技術的日臻成熟,因其能提供大量的建筑空間,因而成為多數政府辦公建筑的首選。
(2)主體大都采用框架結構,或框架剪力墻結構,以滿足現代辦公建筑的`布置靈活、大開間、大進深要求。材料上多用鋼筋混凝土,局部采用鋼結構,以滿足承受自重、活荷載以及辦公用具荷載,并保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要求。
(3)為減輕結構自重,現代框架結構內部填充墻多采用加氣砼砌塊,外墻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磚。
(4)政府辦公建筑面積較大,使用人員眾多,流動性大,一般布置為內廊式,豎向上則布置多部電梯、樓梯。
(5)政府辦公建筑作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使用單位的不同而各異,因此在設計時還應充分考慮便于各部門施政的要求。
(6)政府辦公樓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間,如會議室,新聞發布廳等,由于其建筑面積很大,且內部要求空曠,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結構設計中是難點,需要特別重視,重點考慮。
(7)辦公環境的好壞會影響辦公效率的高低,因此現代政府辦公建筑應充分考慮保溫隔熱消音通風等要求,采用新型無毒裝飾材料,減少對辦公人員的影響。會議室、新聞發布廳等特殊用途房間還應專門設計,滿足其特殊要求。
(8)隨著現在能源的日益緊缺,建筑作為能源消耗大戶,也應充分考慮環保要求。現代政府辦公建筑中多采用新型、環保技術和材料,以減少對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
(9)政府辦公樓作為公共建筑,必須考慮對交通運輸的要求,保證周邊道路的通暢。
(10)在保安監控、清潔衛生方面,應設置專人專管,以利于工作的開展和責任的落實。
3. 課題設計(或研究)的內容
本工程根據設計任務書設計一辦公樓,根據地質情況及各種荷載情況設計建筑物的基礎,根據荷載和建筑布局設計建筑物主體各層結構,設計梁柱的尺寸及配筋、板厚及配筋,根據氣象條件設計建筑物的地下防水防潮、屋面的防水、保溫與隔熱,使其達到“實用、安全、經濟、美觀”的要求。
(1)建筑方案設計
繪出主要平面,立面,剖面圖,標明尺寸(一張1號圖紙),比例1:200。
(2)建筑施工圖設計
1)平面圖:底層平面,標準層平面,頂層平面,比例1:100;
2)立面圖:主立面,背立面,側立面,比例1:100;
3)剖面圖:主要剖面(1:100),樓梯剖面(1:50);
4)詳圖:需要詳細說明的節點,比例1:10或1:20;
5)總平面圖(1:500),門窗表,建筑設計說明。
(3)結構施工圖
1)基礎平面圖和基礎詳圖,比例1:100;
2)樓面,屋面結構平面圖及節點詳圖,比例1:100;
3)框架梁柱配筋圖節點詳圖,比例1:50;
4)部分結構構件詳圖,比例1:20或1:10;
4. 設計(或研究)方法
采用框架結構近似計算法,求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用彎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時,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時候采用底部剪力法;
結合所學過的知識、通過查閱參考資料初步設計,再交指導老師審查,審查通過后,利用AutoCAD 、和手工完成繪圖,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設計說明書及其他內容的編寫。
結構部分計算的大概步驟:
1)初估梁柱截面尺寸
2)荷載計算
3)水平地震作用的側移驗算
4)風荷載作用下的側移驗算
5)水平地震作用下橫向框架的內力計算
6)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的內力計算
7)框架梁柱配筋
8)板的配筋計算
9)樓梯配筋
10)基礎的設計及配筋計算
5. 實施計劃
設計內容 所用時間
1.英文資料翻譯 1周
2.開題報告、建筑方案 2周
3.各種結構的確定、繪圖、編制設計說明書 7周
4.修改、整理 1周
5.檢查、準備、答辯 1周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7
一、選題背景與意義
自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的迅猛發展人皆可見,發展的背后是各行各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人們的壓力也逐步加大。特別是代表著中國新一代勢力的80后、90后的大學生們,他們頂著強大的工作和住房的雙重壓力,為社會主義建設奮斗著,他們的住房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蜂巢公寓就是為了解決目前一些正在求職的畢業大學生租房困難而設計的一種快節奏緊湊型公寓,希望能達到高度節省空間及運營成本,低碳、環保等特點。齊全的設施在滿足大學生居住的同時,還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給予關懷,打破常見閉塞空間的思維定式,創造新型的快節奏開放式生態居住空間。小區的生態景觀設計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人們在面臨學習、工作與生活壓力時,總渴望能找到一個休閑居住場所來減輕這份緊張,調整情緒,融入到優美的、恬淡的生活空間去享受那一份寧靜與輕松。營造自然和諧、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追求建筑與景觀的融合,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它隨著時代背景及意識形態的發展而發展,并呈現新的特色。
二、課題關鍵問題及難點
蜂巢公寓社區的意義在于用較低的成本來解決最大程度的大學生以及外來人口的臨時居住問題,因此,如何采用相對較低的成本來建造出功能性相對較強的公寓建筑是一個難點,這不僅要考慮到材料的使用,還要最大程度的滿足其應有的.需求。
同時,環保也是此次項目的一個重點,環保節能一直是如今熱門的話題之一,如何合理的運用材料,搭配材料,將這個公寓建筑設計得環保節能也是本次項目能否成功實現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以建筑設計為著眼點,生態建筑主要表現為: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風,自然采光與遮陰,為改善小氣候采用多種綠化方式,為增強空間適應性采用大跨度輕型結構,水的循環利用,垃圾分類、處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廢棄物等。僅以上幾個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論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種的配合,需要結構、設備、園林等工種,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學科的通力協作才能得以實現。
三、文獻綜述(或調研報告)
當今世界,人口劇增,資源銳減,生態失衡,境遭到嚴重破壞,人類生存和發展與全球的環境問題愈演愈烈,生態危機幾乎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在嚴峻的現實面前,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和評判我們現時正奉為信條的城市發展觀和價值系統。
為了建筑、城市、景觀環境的“可持續”,建筑學、城市規劃學、景觀建筑學學科開始了可持續人類聚居環境建設的思考。許多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人類本身是自然系統的一部分,它與其支撐的環境休戚相關。在城市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必須優先考慮生態問題,并將其置于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同時,還要進一步高瞻遠矚,通盤考慮有限資源的合理利用問題,即我們今天的發展應該是“滿足當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需要能力的發展”。這就是1992 年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里約熱內盧宣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基本內涵,它是人類社會的共同選擇,也是我們一切行為的準則。建筑及其建成環境在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續發展原理的設計需要對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對健康的影響、對材料的選擇等方面進行綜合思考,從而使其滿足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要求。近幾年提出的生態建筑及生態城市的建設理論,就是以自然生態原則為依據,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間的關系,為人類塑造一個最為舒適合理且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的理論。生態建筑是21 世紀建筑設計發展的方向。
經典案例:
馬來西亞米那亞大廈 主要(生態)設計特征:
1. 空中花園從一個三層高的植物綠化護堤開始,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 (平面中每三層凹進一次,設置空中花園,直至建筑屋頂)
2. 中庭 使涼空氣能通過建筑的過度空間。
3. 綠化種植為建筑提供陰影和富氧環境空間
4. 曲面玻璃墻在南北兩面為建筑調整日輻射得熱量。構造細部使淺綠色的玻璃成為通風濾過器,從而使室內不至于完全被封閉
5. 每層 辦公室都設有外陽臺和通高的推拉玻璃門以便控制自然通風的程度
6. 所有樓 電梯和衛生間都是自然采光和通風
7. 屋頂露臺由鋼和鋁的支架結構所覆蓋,它同時為屋頂游泳池及頂層體育館的曲屋頂(遠期有安裝太陽能電池的可能性)提供遮陽 和自然采光
8. 被圍和的房間形成一個核心桶,通過交流空間的設置消除了黑暗空間 9. 一套自動檢測系統被用于減少設備和空調系統的能耗
原生的生態建筑設計是在節約經濟和低技術的條件下,不用或者很少用現代的技術手段來達到生態化的目的。然而,此類建筑的節能效率和可持續性都不甚理想,缺乏普適性。
同時,停滯不前的生態技術。并不是可持續的生態觀。因此,應當考慮將現代的生態技術運用到普通的建筑設計中去,即“適宜技術”。
“適宜技術”就是具有一定適宜性、普遍性的技術,又能根據環境的不同而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態建筑應該成為研究的重點。也就是說,從滿足基本的人居環境的要求出發,通過“適宜技術”這個設計手段,運用當地的資源,結合適宜的經濟的技術,進行生態建筑設計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生態建筑設計從“原生的”向“適宜技術”轉變通常有三種手法:一是將傳統技術進行改造;二是將先進的技術改革、調整以滿足適宜技術的需要;三是進行實驗研究,直接效力于適宜技術。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8
課題目的、意義及相關研究動態:
一、課題目的:
1、鞏固、深化、拓寬所學過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知識,提高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獨立進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設計思想、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掌握建筑工程專業設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國有關的建設方針和政策,正確使用本專業的有關技術規范和規定,熟悉相應的設計軟件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
3、學會針對要解決的問題,廣泛地搜集國內外有關資料,了解國內外的水平和狀況;
4、培養深入細致調查研究,理論聯系實際,從經濟、技術的觀點全面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闡述自己觀點的能力。
5、提高工程制圖技能,掌握正確的圖紙表現方法。
二、課題意義:
1、 培養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進行科學研究基本訓練和提高綜合實踐能力與素質等方面的能力;
2、 畢業設計可以提高我們多方面能力,包括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資料查詢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協調合作能力等;
3、 本次設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它用到了建筑制圖、技術經濟學、施工技術,還涉及到現行相關的建筑法規和質量驗收等方面的知識;
4、 畢業設計加強師生間的交流,發現教學上的不足,盡量縮小教與學之間的不同步差異。
三、相關研究動態:
1、 經濟發展帶動了建筑業的快速發展;
2、 實用、經濟、美觀仍然是建筑設計的基本之點;
3、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推廣正從多方面改變著傳統的建筑設計方法。
4、 各種建材在建筑設計中更新及逐漸完善,向專業化發展 ;
5、 當代建筑設計趨向生態化:建筑與自然環境和諧、高效利用自然資源、建筑節能;
6、現代建筑行業的專業化和多樣化共同發展;
7、現代輕型木結構建筑、以其環保、節能、設計靈活舒適便利等已經越來越多地進入我國建筑領域。
課題的主要內容(觀點)、創新之處:
任務:詳見任務書
內容:獨立完成主要建筑、結構施工圖及施工組織設計一套。
具體完成內容如下:
(1)建筑施工圖6~9張,分別為平面、立面、剖面和主要構造大樣,要求符合“制圖標準”,達到施工圖深度。
(2)結構施工圖6~9張,分別為樓蓋結構布置和現澆板配筋、主梁和次梁配筋、框架配筋、樓梯結構布置及配筋、基礎平面布置及配筋詳圖。
(3)施工組織設計2張:施工平面圖設計并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圖。
(4)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其要求詳見《土木工程畢業設計規范化要求》。
(5)交給學院的圖紙:手畫1#圖紙4張(必須包括底層平面圖,標準層平面圖,正立面圖,樓梯剖面),裝訂成冊的3#圖紙一套。全部3#施工圖(含建筑、結構及施工組織)必須用計算機繪制,要求符合“制圖標準”,達到施工圖深度。最后選擇適當比例打印在A3紙上并裝訂成冊。
(6)中英文摘要,不少于200個詞。
研究方法、設計方案或論文撰寫提綱:
綜合運用有關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所學知識,依據有關設計規范,完成設計中各項任務。建筑結構圖的設計,我計劃遵循下面的方法和步驟進行:
1、 收集基礎文件資料(包括一套建筑結構施工圖、相近結構設計計算書、有住宅樓設計的規范、圖集以及設計工作手冊等文件或資源);
2、 根據設計任務和使用要求確定設計方案,完成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設計,繪制建筑施工圖;
3、 掌握多層框架結構的布置方法,進行結構布置;
4、 對結構進行荷載計算,內力計算,內力組合及配筋計算,完成結構主要構件的配筋:
(1)荷載計算:恒載計算→樓面荷載分配為等效均布荷載→活載計算→風載計算→地震荷載
(2)內力計算:恒載作用下內力→豎向活載作用下內力→風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地震作用下內計算
(3)內力組合:框架梁的內力組合→框架柱配筋計算
(4)雙向板樓蓋設計:現澆板的配筋計算→屋面板設計→樓面板設計
(5)樓梯配筋計算:建筑設計→樓梯梯段→平臺板計算→平臺梁的計算
(6)基礎設計:采用獨立基礎→驗算基礎高度→基礎板配筋計算
(7)縱向框架梁設計:荷載計算→內力計算→承載力計算
5、 運用AUTOCAD、PKPM等軟件繪制結構施工圖;
6、 整理計算書。
完成期限和預期進度:
完成期限:
月 日~月 日。
預期進度:
建設設計:2周
結構設計:8周
施工設計:1周
資料整理及答辯:1周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9
1.畢業設計題目與工程的結合程度和一致性
本次畢業設計一個綜合辦公樓的設計,這次設計,是在實際的基礎上而提出來的一個課題,在現在的寫字樓中,也多見綜合樓的形式,與實際聯系緊密,我也通過這次設計,鞏固、深化、拓寬所學的基礎課程和專業知識,提高自己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本工程的概況
2.1建筑規模
該大樓用地約4000m2,總建筑面積約9000m2,用地詳細情況見用地總平面圖。
2.2設計依據
氣象條件:年平均氣溫14.5℃,年降雨量1400mm,夏季主導風向南及南偏東,冬季為北及北偏西。
2.3設計原則
根據任務書的要求,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遵循有關的設計規范,滿足有關功能要求,詳細收集有關資料,使設計合理、實用、美觀,力求有所創新。
建筑設計:
1)符合“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要求。
2)功能要求:底層為主樓門廳和辦稅大廳,辦稅大廳設置單獨入口。設公共男女衛生間。二層以上為辦公部分,設置大小會議室。設休息廳和公共男女衛生間和開水間。
3)建筑造型莊重典雅,符合政府辦公樓形象。
結構設計:
1)材料自重、基本風壓值、基本雪壓值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取用;
2)樓面和屋面活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取用;
3)抗震設防烈度6度;
4)工程地質資料詳見地質勘察報告;
5)建材采用必須保證材料質量和適用性。
2.4設計相關文件規范、地質條件等
建筑方面:
1)房屋建筑學(教材);
2)建筑設計資料集(1~8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浙江省建筑構件通用圖集;
4)建筑制圖標準;
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6)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規范。
7)辦公樓設計規范
結構方面:
1)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土力學、基礎工程等教材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6)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7)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8)建筑結構制圖規范
9)建筑結構構造資料集
10)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
11)簡明建筑結構設計手冊
12)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
13)工民建專業畢業設計指南
14)混凝土結構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地質條件:建筑場地地勢平坦,為濱海平原,地下水為潛水,水位距地表1m,地層主要為軟弱土層,土層分布及物理力學性質指標詳見地質報告。
3.項目建設方案
3.1工程可能采用的結構形式
3.1.1框架結構
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采用結構的房屋墻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巖、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裝配而成。
框架建筑的主要優點: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節省材料;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優點,利于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結構;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于標準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采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框架結構體系的缺點為:框架節點應力集中顯著;框架結構的側向剛度小,屬柔性結構框架,在強烈的地震作用下,結構所產生水平位移較大,易造成嚴重的非結構性破色威風威風數量多,吊裝次數多,接頭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費人力,施工受季節、環境影響較大;不適宜建造高層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構成的桿系結構,其承載力和剛度都較低,特別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慮現澆樓面與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樓面水平剛度,但也是有限的),它的受力特點類似于豎向懸臂剪切梁,其總體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對于各樓層而言,層間變形上小下大,設計時如何提高框架的抗側剛度及控制好結構側移為重要因素,對于鋼筋混凝土框架,當高度大、層數相當多時,結構底部各層不但柱的軸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整體的側移亦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對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間處理,就可能帶來困難,影響建筑空間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價方面,也趨于不合理,故一般適用于建造不超過15層的房屋。
3.1.2剪力墻結構
剪力墻結構(shearwallstructure)是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代替框架結構中的梁柱,能承擔各類荷載引起的內力,并能有效控制結構的水平力,這種用鋼筋混凝土墻板來承受豎向和水平力的結構稱為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在高層房屋中被大量運用。
剪力墻的主要作用是承擔豎向荷載(重力)、抵抗水平荷載(風、地震等)。
剪力墻結構中墻與樓板組成受力體系,缺點是剪力墻不能拆除或破壞,不利于形成大空間,住戶無法對室內布局自行改造。短肢剪力墻結構應用越來越廣泛,它采用寬度(肢厚比)較小的剪力墻,住戶可以一定范圍內改造室內布局,增加了靈活性,但這是以整個結構受力性能的降低為代價的(雖然有試驗和研究表明這種降低幅度較小)。就目前中國現狀,純剪力墻結構造價高,施工困難,耗鋼量極大,所以往往因為建設單位的制約,結構抗震設計囿于成本而不得不降低標準,建議慎用此類結構形式。
3.1.3框架----剪力墻結構
框架----剪力墻結構也稱框剪結構,這種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布置一定數量的剪力墻,構成靈活自由的使用空間,滿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樣又有足夠的剪力墻,有相當大的剛度,框剪結構的受力特點,是由框架和剪力墻結構兩種不同的抗側力結構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純框架結構中的框架,剪力墻在框剪結構中也不同于剪力墻結構中的剪力墻。因為,在下部樓層,剪力墻的`位移較小,它拉著框架按彎曲型曲線變形,剪力墻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樓層則相反,剪力墻位移越來越大,有外側的趨勢,而框架則有內收的趨勢,框架拉剪力墻按剪切型曲線變形,框架除了負擔外荷載產生的水平力外,還額外負擔了把剪力拉回來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墻不但不承受荷載產生的水平力,還因為給框架一個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負剪力,所以,上部樓層即使外荷載產生的樓層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現相當大的剪力。
3.2工程可能采用的基礎形式
由于本工程主要處于軟弱土層,可以采用樁基礎。樁基礎的特點如下:
樁支承于堅硬的(基巖、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筑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并確保建筑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
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御由于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筑的抗傾覆穩定性。
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于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于基巖,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筑的穩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鉆(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鋼管樁等,其適用條件和要求在《建筑樁基技術規范》中均有規定。
樁基礎按照基礎的受力原理大致可分為摩擦樁和承載樁。
4.設計的主要內容
4.1建筑設計內容:
根據建設規模、設計依據和設計原則完成建筑方案設計,達到初步設計深度。
4.2結構設計內容:
1)確定上部結構方案和基礎方案:根據建筑功能要求、荷載情況、平面布置、工程地質條件、施工技術條件、經濟指標等因素合理選擇上部結構方案和基礎形式。要求做多個方案比較,并要在設計說明書(計算書)中闡明設計依據和理由。
2)結構設計計算:選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手算,包括荷載計算、內力分析和截面配筋設計,然后進行整個建筑的電算。結構計算先手算后電算校核。同時設計該建筑物的基礎,包括基礎選型、尺寸、樁的數量及基礎配筋設計計算。選擇一個樓梯進行樓梯梁板布置設計和樓梯配筋設計計算。
5.設計成果
5.1建筑設計成果:
(1)總平面圖及建筑設計說明;
(2)平面圖:底層、標準層、頂層平面;
(3)立面圖:不少于兩個立面圖;
(4)剖面圖:1-2個剖面
5.2結構設計成果:
(1)完成結構設計計算書一份,內容包括:
1)樓、屋面荷載計算及內力配筋計算;
2)框架配筋計算(包括荷載計算、內力分析及組合、截面配筋計算);
3)基礎設計計算;
4)樓梯結構設計;
5)電算輸入參數和電算結果。
(2)完成施工圖:
1)樁位布置圖、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各1張;
2)底層、各標準層以及屋面梁、板配筋圖各1張(平法表示);柱配筋圖;
3)樓梯配筋圖1張;
4)其它結構施工圖1~2張。
6.進度計劃編制
建筑設計共3周,其中:
(1)建筑方案設計,包括平面、立面、剖面設計1周
(2)方案修改深化及細部、節點構造設計1周
(3)繪制施工圖1周
結構設計時間共12周,其中:
(1)結構方案選擇設計1周
(2)結構設計手算部分4周
(3)結構設計電算部分4周
(4)整理設計資料和圖紙2周
(5)教師評閱1周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10
一、立論依據(所選課題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國內外研究現狀,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1、所選課題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前景
通過單項工程設計,綜合運用所學過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以提高綜合應用這些知識獨立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熟悉工程設計的內容和程序,了解我國有關的建筑方針和政策,正確使用專業有關的技術規范和規定。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緊張以及商業競爭的激烈化。此次畢業設計我做的課題為某住宅樓設計,這不僅能使我學到設計中的許多專業知識,同時也能讓我了解現代框架結構的特點,使我對建筑結構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這對我以后的工作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在建筑設計方面要綜合考慮,以滿足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在建筑中,建筑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或者規范了人們的部分公共行為方式,當然,技術的進步也給能源的消費提供了種種可能。在設計時自覺地利用開再生能源,以及通過種種潛意識的設計,影響人們的能源意識,引導人們的能源消費模式。然后再從建筑設備技術的角度考慮建筑的能耗特征。
2、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住宅樓主要是向著高效能化的水平發展。它的目標,是為居民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為順利達到這一目的,建筑物必須受益于可以完成一系列目標綜合設計思路。這些住宅樓能夠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有益健康,具有更好的適應性,節能環保。特別是通過運用生活周期分析,這些設計方案可以使建筑設計、系統選擇、大樓建設這些先期投資發揮積極的作用。
3、主要參考文獻目錄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
3.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5.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
6.一般民用建筑抗震構造98EG002
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
8.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62-90
9. 住宅建筑規范GB 50386-2005
10. 住宅設計規范GB 50096-1999
11.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50001-2001
12. 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T50001-2001
二、研究內容、預期目標或成果
(具體說明課題研究內容,要重點解決的關鍵問題和本課題要達到的目標或要取得的成果):
1.研究內容
(一)建筑設計
1.標準層單元平面圖 比例1:100
1)確定各房間的形狀、尺寸及位置、表示主要家具及廚衛的固定設備。
2)確定門窗大小、位置,表示門的開啟方式和方向。
3)標出三道外部尺寸(總尺寸、軸線尺寸、墻段和門窗洞口尺寸)和必要的內部尺寸(內部墻段、門窗洞口、墻厚等細部尺寸)。
4)標注樓面標高。
5)標注定位軸線及軸線編號、門窗編號、剖切符號和詳圖索引符號。
6) 標注房間的名稱,圖名及比例
7) 標注其它特殊部位的做法
2.屋頂平面圖
1)標注各轉角部位定位軸線及間距
2)標注四周的'出檐尺寸及屋面各部分標高(標注結構層上表面)
3)屋面排水方向,坡度及各坡面交線,天溝檐溝泛水出水口水斗等的位置。屋面保溫隔熱層只畫出局部
4)屋面上人孔或出入口及女兒墻等的位置尺寸
5)圖名及比例
3.立面圖:正立面,側立面 比例1:100
1)表明建筑外形,門窗,雨蓬外廊或陽臺及雨水管的形式和位置
2)標注三道尺寸
3)總高:從室外地坪至屋頂最高處
4)各層間尺寸,門窗高度尺寸,必要部位的標高,如門廊、雨蓬等的位置
5)注明外墻材料及做法,飾面分格線立面細部詳圖索引號
6)立面名稱及比例,(用立面的邊軸線編號表示)
4.剖面
1)確定各主要部分的高度和分層情況,以及主要構件的相互關系。
2)表示出樓梯的踏步、平臺以及固定設備。
3)標注室內外地面、各樓層面、屋面、平臺面、門窗洞口頂面和底面以及檐口底面或女兒墻頂面等處的標高。
4)標注建筑總高、各層層高以及門窗洞口和窗間墻等細部尺寸。
5)標注主要軸線以及編號、詳圖索引號,注寫圖名和比例。
5.詳圖:3~4個 比例1:50
選擇有代表性的節點,表示清楚各部分的構造關系,標注有關細部尺寸、標高、軸線編號以及做法說明等。
6.門窗明細表和設計說明
1)門窗明細表的內容有編號、名稱、洞口尺寸(寬×高)、數量等
2)設計說明:包括建筑名稱,建筑規模,設計標準, 施工說明,建筑耐久年限,建筑分類等級和耐火等級,重點交待屋面防水和墻體構造、用料及施工的有關說明,內外裝飾做法等。
(二)結構設計:
1.結構方案的選擇及結構布置
1)結構方案的確定
2)基礎類型的確定
3)結構布置,包括平面尺寸、柱網尺寸、變形縫等
2.主要結構基本尺寸確定及截面幾何特征
1)框架梁、柱材料及截面尺寸
2)樓板材料及截面尺寸
3)施工方案的選擇及說明
3.主要結構計算:包括一層樓蓋的梁、板計算及配筋,一榀框架的內力及配筋計算和基礎計算。
4.繪制結構施工圖
1)基礎(樁位)平面圖(1:100)
2)基礎大樣(柱配筋,承臺配筋)圖
3)任選一層樓蓋或屋蓋結構平面圖(1:100)
4)一榀框架梁柱配筋圖
5)圖紙目錄,結構設計說明
5.結構設計計算書(手算,文字處理統一用WORD打印)
1)摘要
2)結構選型
3)初定截面
4)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分層法,荷載采用標準值)
5)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D值法,荷載采用標準值)
6)內力組合
7)截面設計,節點設計
8)基礎(樁,承臺)設計
9)小結
6.設計深度及質量控制
1)施工圖應符合《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的要求》,《強條》,應能基本通過施工圖審查。
2)計算書應符合相應要求(標準另行提供)。
建筑方案應根據技術要求及相應規范執行,設計文件應附有相應文字說明,重點介紹執行規范的符合程度,應有保溫隔熱設計
2.預期目標或成果
第1周 參觀工程,收集資料。
第2—4周 畢業設計實習,開題報告。
第5—8周 完成建筑設計及建筑施工圖(建筑部分圖紙目錄,屋頂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總平面圖及設計說明——建筑說明包括建筑名
稱,建筑規模,設計標準,建筑耐久年限,建筑分類等級和耐火等級,重點交待屋面防水和墻體構造、用料及施工的有關說明,內外裝飾做法等。)
第9—12周 結構布置、計算(1結構布置及荷載計算砌體結構設計,2主結構基本尺寸確定及截面幾何特征,主要結構計算:包括一層樓蓋的梁、板計算及配筋,一榀框架的內力及配筋計算和基礎計算。結構的計算先進行手算,然后用PKPM電算復核。)
第13—15周
1.繪制結構施工圖
2.整理圖紙計算書編冊裝訂,準備答辯.
三、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次畢業設計課題是“疊翠九重天居住區2號住宅樓建筑結構設計”,分為建筑設計和結構設計兩個部分。
建筑設計包括平面、剖面和立面的設計。平面設計主要是結構平面布置、功能房間布置、柱網布置、平面組合、交通組織及防水疏散設計、采光、通風、防潮、放火設施的布置;剖面主要涉及房間層高、凈高,窗臺、門框及樓地面標高;立面設計包括立面構造、體形設計意圖以及墻面做法。建筑設計需要設計者有創造性的想法,使建筑物達到適用、美觀的要求,相對而言簡單一些。
結構設計簡而言之就是用結構語言來表達建筑師及其它專業工程師所要表達的東西。結構語言就是結構師從建筑及其它專業圖紙中所提煉簡化出來的結構元素。包括基礎,墻,柱,梁,板,樓梯,大樣細部等等。然后用這些結構元素來構成建筑物或構筑物的結構體系,包括豎向和水平的承重及抗力體系。把各種情況產生的荷載以最簡潔的方式傳遞至基礎。結構設計的內容由上可知為:基礎的設計上部結構的設計和細部設計。結構設計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選擇結構方案布置結構,確定結構構件的基本尺寸、位置,確定配筋等。是建筑物能否達到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的關鍵。這一階段的計算過程相當復雜,也是整個設計的重點和難點。
四、本人與課題有關的理論學習、資料查閱及工作基礎:
在大學期間,主要學習《建筑制圖》,《房屋建筑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高層建筑結構》,《建筑抗震設計》,《混凝土結構設計》,《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等,還閱讀了大量與本專業有關的著作,在圖書館查閱了許多與建筑設計有關的國內外期刊、優秀設計作品和專著,多次參加了與本專業有關的社會實踐,如在校內進行過測量實習,加上老師的指導讓我具備了獨立完成設計的能力。
五 參考資料
1.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指導》.崔艷秋.姜麗榮.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 《城市住宅建筑設計》.陜西省建筑設計院.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3. 《住宅建筑設計原理》.住宅建筑設計原理編寫組.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4. 《建筑設計資料集》第二版.建筑設計資料集編委會.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5. 《中國八五新住宅設計方案選》. 中國八五新住宅設計方案選編委會.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6. 《優秀住宅設計作品選》.北京市城鄉規劃委員會.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11
一.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此次畢業設計,我們熟悉了解了結構設計尤其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的基本流程,同時系統全面的復習與鞏固了四年所學專業知識,對土木工程在一個全局的高度有了一個更新更深刻的認識;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應用各種專業軟件的熟練程度以及查閱圖書資料和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提高我們專業英語讀寫能力以及撰寫專業論文或報告的能力;培養我們踏實苦干的工作態度與沉著冷靜的專業素養。
二.本課題的基本內容
本設計為五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綜合辦公樓工程。內容包括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兩個大項。建筑設計部分包括構思建筑方案、建筑平面設計、立面設計、剖面設計;結構設計部分包括結構計算與結構施工圖繪制。
三.本課題的設計思路
1.建筑設計
根據題目性質和建設條件,并據以獨立進行實習和調查,以及收集有關的參考文獻和規范,準備充足的設計資料,然后根據相關資料從工程項目性質所應具備的功能、重要性、環境協調,從實用、經濟、美觀三個方面確定平面組合,豎向尺度、立面造型及線條、色彩、裝修標準。并根據功能要求、材料供應及施工力量情況和先進、合理的原則確定建筑外觀。
2.結構設計
框架結構建筑平面布置靈活,能獲得較大的空間;建筑立面容易處理,結構自重較輕;計算理論比較成熟,比較適合本課題要求。
(1)在建筑設計的`基礎上確定結構形式,布置框架的結構,確定計算簡圖,梁、柱截面根據經驗公式進行初選。
(2)荷載計算(包括恒載、活載、風載以及地震作用)以及內力計算,畫出各種荷載作用下的內力簡圖,并驗算計算結果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3)內力組合(包括梁內力組合與柱內力組合)。
(4)框架梁、框架柱截面設計,確定梁、柱的控制內力,利用相關理論進行梁柱正、斜截面的設計。
(5)板的結構設計(根據彈性理論設計)。
(6)樓梯設計采用簡支梁法設計,確定平面布置圖,然后依次進行梯段板、平臺板、平臺梁的設計。
(7)運用倒梁法進行十字交叉基礎的基礎梁及翼板的結構設計。
(8)進行PKPM結構計算,整理電算數據并與手算結果進行比較。
(9)手工繪制框架縱剖圖、梁的配筋圖、板的配筋圖、樓梯配筋圖基礎平面布置及配筋圖。
四.畢業設計進度計劃
3.24—3.25:建筑平面、剖面定稿、定柱網尺寸;
3.26—4.5:繪制建筑平面、剖面;
4.6—4.9:結構計算---框架荷載分析;
4.10—4.13:結構計算---框架內力計算;
4.14—4.20:結構計算---框架內力組合及構件配筋計算;
4.21—4.27:結構計算---板、基礎及樓梯計算;
4.28—5.11:PKPM計算;
5.12—5.25:整理結構計算書和開題報告并連同圖紙打印;
5.26—6.8:框架結構施工圖繪制;
6.9—6.22:攥寫中英文摘要,外文資料翻譯,整理資料并裝訂,準備答辯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 12
一、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大學生活即將接近尾聲,面臨我們的就只剩下畢業設計這一重要任務,畢業設計是大學階段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對我們大學階段所學知識的一次綜合運用,不但使我們各方面的知識系統化,而且使所學知識實踐化。通過畢業設計,要求我們了解并且掌握建筑設計的全過程,培養我們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并鍛煉我們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查閱資料及閱讀中、外文文獻的能力,使我們能受到類似與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增強了即將跨入社會去競爭,去創造的自信心。
學生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通過畢業設計的實踐,學習貫徹“經濟、適用、安全、美觀”的方針,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受實際工程設計的鍛煉。通過實際工程的結構設計和標書設計,初步掌握其設計原則、方法和步驟,了解當地定額的套用,熟悉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程序與方法,并獲得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在整個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運用各種通用圖集和設計規范以及國家、地方標準,完成多層建筑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設計及建筑圖、結構圖、施工圖的繪制。這不僅要求我們有較強文獻檢索、規范應用、圖集觀摩、綜合應用所學各門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具有獨立思考、獨立設計、創新的精神。此外,在設計中涉及到很多計算機軟件,如 Office中的Word、Excel,繪圖軟件AutoCAD和天正等軟件,通過對這些軟件的應用,更能提高我們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這對每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一次機會,我們用它來檢查和提高我們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綜合應用的實踐能力。這也是本畢業設計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二、國內外發展狀況: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剛接或者鉸接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共同組成框架來抵抗適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采用結構的房屋墻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框架結構又稱構架式結構。框架按跨數分為單跨、多跨;按層數分有單層、多層;按立面構成分有對稱、不對稱;按所用材料分有鋼框架、混凝土框架、膠合木結構框架或鋼與鋼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現澆整體式、裝配式、裝配整體式,也可根據需要施加預應力,主要是對梁或板)、鋼框架。裝配式、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其主要優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能夠較大程度地滿足建筑使用的要求。但框架結構的側移剛度小,水平作用下抵抗變形的能力較差,在強震下結構頂點水平位移與層間相對水平位移都較大。為了同時滿足承載能力和側移剛度的要求,柱子截面往往很大,很不經濟,也減少了使用面積。所以在地震區的框架結構不宜太高。
三、課題研究目標、內容、方法和手段:
研究目標:
在設計中培養自己對所學學科的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性,提高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設計中掌握建筑、結構設計的程序、方法、步驟。訓練要成為工程師的基本技能,為畢業后盡快的適應本專業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在設計中鍛煉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同時培養自己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的科學作風以及團隊合作、敬業精神。
研究內容:
對擬建5層宿舍樓進行建筑、結構設計。宿舍樓面積不少于5000m2平方米,五層、坡層頂,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組成包括學生宿舍、值班室、樓梯、陽臺、衛生間等等。
主要內容:
1.認真學習設計任務書,編寫開題報告。
2.根據畢業設計任務書給定條件,查找資料確定建筑設計方案。
3.建筑施工圖繪制。包括: 施工圖首頁和總平面圖, 建筑平面圖, 屋頂平面圖和樓梯屋面圖, 建筑立面圖, 建筑剖面圖, 外墻身詳圖, 樓梯詳圖, 其他構件詳圖
4.編寫結構計算書及結構施工圖的繪制。包括:確定結構設計方案,構件內力計算及構件設計,結構抗震設計,基礎設計研究方法和手段:
①準備階段:
1. 明確畢業設計的目的、宿舍樓建筑設計的目的。
2. 對相關資料進行調查研究,熟悉住宅設計的相關規范及設計實例
3. 準備和收集相關資料。為完成建筑方案和建筑施工圖的設計,準備各種建筑資料集、防火規范、參考圖集以及房屋建筑學教材等必備資料
②方案設計:根據調研結果及設計任務書要求,初步構思建筑設計方案
③繪制建筑施工圖:
1) 總平面圖:1:200。
標明道路、綠化、停車位和出入口的位置;
標明技術經濟指標:用地面積、建筑面積、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化面積等。
2)建筑設計說明:建筑名稱、地點、設計依據、自然地質條件、貫徹設計原則的具體體現、及其他特殊事項說明。
3) 各層平面圖:1:100。
4) 剖面圖:1:100。
5) 立面圖:1:100。
6) 建筑詳圖:樓梯詳圖1:50或1:20。
四、設計(論文)提綱及進度安排:
1、準備階段:根據設計任務書,確定施工方案(3—4天)
2、建筑設計 :依據所確定的施工方案,繪制圖紙,施工組織
時間: 7天(2013年2月25日——3月4日)
檢查、修改方案——2天
繪圖——5天
3、結構設計 :對所確定的圖紙,進行計算,繪制結構圖
時間: 21天(2013年3月5日——3月26日)
結構計算——14天
繪圖——7天
五、主要參考文獻和書目:
【1】 《總圖制圖標準》(GB50103-2001)
【2】 《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J50001-2001)
【3】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 16-87,2001年版)
【4】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 37-87)
【5】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
【6】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
【7】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
【8】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 50105-2001)
【9】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10】 《建筑設計資料集》(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6
【11】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_87)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5.3
【12】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
【13】 《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11-20
教學樓設計開題報告7篇11-22
設計的開題報告11-26
設計專題開題報告11-11
網站設計的開題報告07-23
網站設計開題報告01-17
設計專題開題報告08-03
畢業設計開題開題報告(精選11篇)03-15
平面設計開題報告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