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論語經典語錄

時間:2023-06-08 09:14:55 藹媚 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論語經典語錄(通用440句)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語錄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語錄為文體之一種,是指一個人的說話記錄。究竟什么樣的語錄才是優秀經典的語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經典語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經典語錄(通用440句)

  1、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3、孔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論語》

  5、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6、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

  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論語學而》

  10、孔子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摘孔子《論語》

  11、孔子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論語》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3、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15、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論語》

  1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亦。(《論語》)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丘《論語憲問》

  1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論語》

  2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24、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

  2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6、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遠。——《論語泰伯》

  2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28、孔子小不忍,則亂大謀。——摘孔子《論語》

  2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論語》

  3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31、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摘孔子《論語》

  32、孔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

  33、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論語。述而》

  3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3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丘《論語學而》

  3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3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3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4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內省也。《論語。里仁》

  41、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論語》

  42、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43、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論語。衛靈公》

  4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6、未知生,焉知死?

  4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8、敬鬼神而遠之。

  49、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50、德不孤,必有鄰。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知其不可而為之。

  5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5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5、溫、良、恭、儉,讓。

  5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貧而患不安。

  57、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5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59、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60、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6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2、道不同,不相為謀。

  6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6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65、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66、苛政猛于虎。

  67、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68、大德必得其壽。

  69、無為而治。

  70、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7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7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7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7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6、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77、因材施教。

  7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79、過則勿憚改。

  80、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81、有教無類。

  82、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8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8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85、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86、既往不咎。

  87、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88、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89、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90、當仁,不讓于師。

  91、大言不慚。

  92、乘肥馬,衣輕裘。

  9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9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95、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

  9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9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9、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100、過猶不及。

  101、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102、禮之用,和為貴。

  103、不念舊惡。

  104、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10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06、知恥近乎勇。

  107、既來之,則安之。

  108、聞一以知十。

  109、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10、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111、不貳過。

  112、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11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14、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115、每事問。

  116、君子周急不繼富。

  11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衰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18、朝聞道,夕死可矣。

  11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20、不知言,無以知人。

  121、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22、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23、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

  124、欲速則不達。

  125、貧而無諂,膏而無驕。

  126、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127、巧言令色,鮮矣仁。

  128、言必信,行必果。

  129、惟上知與下愚不移。

  130、子在齊闡《韶》,三月不知肉味。

  131、辭達而已矣。

  132、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33、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134、不學禮,無以立。

  13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36、不遷怒,不貳過。

  13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8、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139、割雞焉用牛刀。

  140、食不語,寢不言。

  14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42、夫子莞爾而笑。

  143、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144、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45、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46、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4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9、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5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51、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5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54、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55、為君難,為臣不易。

  156、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57、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58、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59、君子以當仁不讓。

  160、無伐善,無施勞。

  161、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162、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163、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6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5、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66、小不忍,則亂大謀。

  16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8、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6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論語》--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170、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171、言忠信,行篤敬。論語

  172、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173、因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遺憾。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17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17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君子能夠協調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17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佾》

  17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78、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

  17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180、言寡尤,行寡悔。《論語.為政》

  18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8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183、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遠。——《論語泰伯》

  18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第一》

  185、對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是尊嚴。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18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187、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188、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

  1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190、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191、孔子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摘孔子《論語》

  192、無伐善,無施勞。孔子《論語.公冶長》

  19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194、仁者壽。——《論語雍也》

  19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19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19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198、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19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丘《論語憲問》

  20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20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02、孔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海之內皆兄弟也。——摘孔子《論語》

  203、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20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205、孔子子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論語》

  206、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20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20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209、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21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11、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自強不息,乃幸運之母。德國

  212、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論語》

  213、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2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215、孔子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摘孔子《論語》

  21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無法評估,就無法管理。瓊.瑪格麗塔

  21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2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19、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220、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221、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22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22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24、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22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2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27、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2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2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3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3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32、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23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34、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235、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23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237、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3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39、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40、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4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24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24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論語衛靈公》

  244、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論語》

  245、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246、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47、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論語》

  248、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249、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25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51、過猶不及。——《先進》

  25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253、小不忍則亂大謀。——《衛靈公》

  254、乘肥馬,衣輕裘。——《論語·雍也》

  25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處:論語

  25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處:《論語顏淵》

  257、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處:論語里仁

  25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處:論語

  25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出處:論語

  26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出處:《論語衛靈公》

  261、一言而可以興邦。

  262、欲速則不達。

  263、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出處:論語

  264、與朋友交而不信。出處:論語

  265、當仁,不讓于師。

  26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6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268、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269、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270、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

  271、伴君如伴虎。——論語

  272、文質因其宜,繁約適其度。——論語

  27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7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7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76、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77、言忠者,行篤敬。——論語

  278、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論語

  27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yi)》

  28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281、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28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

  283、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284、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285、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86、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87、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

  28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子曰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8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9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處:論語

  291、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出處:論語子罕

  292、言必信,行必果。

  293、敏于事而慎于言。

  294、孔子語錄: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29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96、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97、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出處:論語公冶長

  298、當仁不讓于師。

  29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不忍,則亂大謀。

  30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0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

  302、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303、雍也第六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栗。

  30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0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0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07、巧言令色,鮮矣仁。

  308、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0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31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知新)

  31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1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1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316、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 (盡善盡美)

  317、朝聞道,夕死可矣。

  31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賢思齊)

  319、禮之以行,日之以出,信之以成。

  320、君子有德,小人有土;君子帶著懲罰,小人帶著利益。

  321、勸而善之,不欲止,不辱之。

  322、不觀高崖,何以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淵,何以知沒溺之患;不觀巨海,何以知風波之患。

  323、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324、子曰: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325、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326、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32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32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2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30、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3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332、不學詩,無以言。

  333、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334、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35、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6、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33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38、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33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40、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34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43、德不孤,必有鄰。

  34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45、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4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47、三思而后行。

  34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49、吾日三省吾身。

  35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351、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35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5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54、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55、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356、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357、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3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35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360、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36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36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36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36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366、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36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368、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36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37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371、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

  372、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37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37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375、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7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37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37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379、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380、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38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38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38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8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38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86、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

  387、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388、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38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90、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91、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孔子《論語》

  39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39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94、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曰:‘思無邪。”《論語》

  39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6、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論語》

  397、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398、小不忍,則亂大謀。

  39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40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1、寢不尸,居不容。

  402、天下之眾本在一人《論語》

  40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04、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孔子《論語》

  40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0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0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0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40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410、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411、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論語》

  4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413、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

  41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41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16、君子博學與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論語》

  417、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

  418、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41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420、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

  4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2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2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24、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25、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42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42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2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429、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孔子《論語》

  430、能夠托六尺之孤,能夠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31、詩三百,一言以敝之,思無邪。《論語》

  432、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433、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34、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435、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論語》

  436、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論語》

  43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438、吾十有五而志于學,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39、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44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論語經典語錄08-11

論語經典語錄09-29

孔子論語經典語錄11-18

孔子論語孔子經典語錄07-18

論語經典語錄14篇11-10

論語經典語錄15篇03-04

論語經典語錄(精選15篇)11-17

論語經典語錄(15篇)11-17

論語經典語錄(合集15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