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論語經典語錄

時間:2022-11-21 14:32:04 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論語經典語錄(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經典語錄很是熟悉吧,語錄是指一個人的說話記錄。什么樣的語錄才具有借鑒意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經典語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經典語錄(集錦15篇)

論語經典語錄1

  1、自中年起,傷在傷悲與樂中,與朋友為伍,常為數日之惡。

  2、在音樂的名義下,什么也不是!

  3、雖然我不殺伯仁,伯仁卻死在我身邊。在陰影里,否定這個好朋友。

  4、我原來成行成行,成行成行,何苦看穿!

  5、受苦的人是不會站起來的,又何必擔心名字不帶邪呢?

  6、痛飲,讀離騷,可稱為成名。

  7、當他在西方的時候,法庭還是黑的,法庭還是黑的。

  8、例如,寫水,自流,微無正半徑。

  9、生活是舒適的,我可以活很長一段路出名!

  10、朗朗如日月入懷,如入寺,不敬而敬之。

  11、官員是臭氣熏天,所以會得到和夢棺材尸體;財富是骯臟的,所以會得到骯臟的夢。

  12、志其音量,當最后死房子之間的墻。

  13、為什么你看不清鏡子里重復的光芒,流著害怕的回風。

  14、我已經和我打了很久的交道,但是我現在好多了。

  15、但要叫日頭從今日轉離他的耳中。

  16、可憐的路哀嘆,文明的形式,法律不是為我這一代;雪夜訪黛,秋風bass,人生只有你意氣相投。

  17、親清愛清,伴清清,我不清清,誰應清清。

  18、神高架勢過,如姚林瓊樹,大自然是外面的塵埃。

  19、泛若爛錦,處處不好;若陸文劍沙,常見寶。

  20、當你小的時候,大并不總是好的。

論語經典語錄2

  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論語》--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擔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別人。

  2、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3、言忠信,行篤敬。論語

  4、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5、因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遺憾。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君子的心胸坦蕩開朗,小人的心胸則狹隘憂愁。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君子能夠協調左右但并不盲從附和,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

  8、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佾》

  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0、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igrve)》

  1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

  12、不怨天,不尤人。—《論語》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13、言寡尤,行寡悔。《論語.為政》

  1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16、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遠。——《論語泰伯》

  17、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論語.學而第一》

  18、對人來說,最最重要的東西是尊嚴。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1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20、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21、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23、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如果財富能夠爭取得到,即使讓我手執馬鞭去做一個車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還不如去干我喜歡的事。

  24、孔子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摘孔子《論語》

  25、無伐善,無施勞。孔子《論語.公冶長》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7、仁者壽。——《論語雍也》

  2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2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31、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2、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丘《論語憲問》

  3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3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5、孔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海之內皆兄弟也。——摘孔子《論語》

  36、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37、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君子想的是怎樣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則是怎樣得到一個安逸之處君子想的是怎樣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則是怎樣才能對自己有利。

  38、孔子子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論語》

  39、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論語

  40、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4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4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44、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自強不息,乃幸運之母。德國

  45、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論語》

  46、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4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48、孔子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摘孔子《論語》

  49、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無法評估,就無法管理。瓊.瑪格麗塔

  5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論語經典語錄3

  一、于丹詞典:

  “三鞠躬一握手”:一鞠躬是要向公眾,因為老百姓是用生命感悟來還原經典;二鞠躬是對圣賢,他們的睿智讓經典的力量趨向永恒;三鞠躬是給媒體,媒體不僅是歷史的記錄者,也是文明的催化劑。而一握手,是要和提出質疑的人握手,因為多元碰撞是文化獲得活力的最佳路徑。

  什么是“庸俗”:

  就是家長里短,比如過去大家住在一個大雜院里,有一家包餃子,就會給滿院子人家都送上一盤。

  什么是“深情”:

  她說是一種由衷的情懷,比如說自己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無比熱愛。

  “敬而不畏”“敬而近之”:

  現在的文化、學術有被經典化的趨勢,被藏之深山、千古膜拜,讓人們只好敬而遠之,“我想告訴大家還可以有一種態度,那就是‘敬而近之’。我當然敬重孔子,但是我不懼怕他,我敬重他不是為了遠離他,而是為了親近他;我敬重他不是跪下來仰視他,而是走近去觸摸他。”

  貧窮:

  著 名語言學家王寧先生是這樣解釋“貧窮”兩字的涵義:今天我們理解的

  “窮”其實是過去的“貧”。什么是“貧”?你看下邊是一個“貝”,把一個貝殼當錢花,而 且要“分”著花,這還不“貧”嗎?過去的“窮”是“窮途末路、無路可走”的意思。“窮”上邊是個“穴”字,就是山洞;下邊是一個人彎著腰,手還在前頭撐著 地。你看看,這不就是“無路可走”了么? 一個這么普通的詞,經過先生一分析,頓時就可愛起來,“我現在一看到‘貧窮’兩個字,腦子里就是一幅畫面,鮮活至極。”

  什么叫“美”?什么叫“體驗”:

  自 己讀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崇拜偶像了,不過不是什么影視明星,而是自己的老師、文藝理論學家王一川。在第一堂課上,王一川就講到他在北大讀書時曾經和同學晚 上跑到圓明園,在廢墟之間邊走邊談,內容涉及終極真理、美的真諦。“他說美是什么?美永遠是你前一步地平線上的那一輪太陽,你可以用一生去追尋,但是你永 遠無法觸摸。這是他講課的語言,比我講課的語言美多了。”于丹說,講這些內容的時候,王一川是帶著光芒和氣場的。“王老師說什么叫‘體驗’?就是‘以身體 之,以血驗之’。就是說你一定是全身心生命澎湃激蕩,‘入乎其中’,然后才能‘出乎其外’。”

  詩經新解:

  《詩經》說:“焉得 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直譯過來,是說什么時候能夠找到一棵忘憂草,什么時候我就可以不想這個人了,就不那么心碎了。她告訴學生,要理解 這幾句詩詞,就靜下心來聽聽劉德華的《給我一杯忘情水》,“雖然時代不同,媒介不同,但兩者所表達的意境如出一轍。”

論語經典語錄4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3、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4、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5、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6、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7、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0、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4、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5、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16、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7、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18、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論語經典語錄5

  1)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于丹

  2) 你千萬不能要求對方必須如何如何,每一個個體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間尤其要保留這種尊重。——于丹

  3) 如果你的心靈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收獲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于丹

  4) 先要把我們生命中能夠把握的東西盡可能掌握,先不要超越自己年齡去考慮那些遙不可及的事情。——于丹

  5)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沒有分寸,沒有尺度的事情都會做到過猶不及,與朋友相處同樣要注意分寸。——于丹

  6) 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于丹

  7) 物質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于丹

  8) 恒心與定力——心理的依據與底線。——于丹

  9) 成功的職業,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于丹

  10) 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于丹

  11) 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于丹

  12) 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于丹

  13) 最快樂的方法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丹

  14) 一個人的自信來自于他內心的淡定與坦然。——于丹

論語經典語錄6

  1、一個人炫耀什么,說明內心缺少什么。

  2、一個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壞的習慣,認為一個人好時,就會愛屋及烏,認為一個人不好時,就會全盤否認。

  4、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愛隱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愛小題大作。

  5、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婚姻的殺手有時不是外遇,而是時間。

  7、當你再也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時候,就是你開始得到的時候。

  8、學習要加,驕傲要減,機會要乘,懶惰要除。

  9、童年的無知可愛,少年的無知可笑;青年的無知可憐;中年的無知可嘆,老年的無知可悲。

  10、人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容忍一個身邊人的晉升。因為同一層次的人之間存在著對比利益的沖突,而與陌生人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11、一個女人喜歡一個男人時,她希望聽到謊言;當一個女人厭惡一個男人時,她希望聽到真理。

  12、如果你借太多的錢給一個人,你會令此人變成壞人。

  13、現代的婚姻是情感的產物,更是競爭的結晶。

  14、敵人變成戰友多半是為了生存,戰友變成敵人多半是為了金錢。

  15、有所得是低級快樂,有所求是高級快樂。

  16、天才失敗了就是蠢才!

  17、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18、人如果靠吃飯活著,那飯不叫飯,叫飼料。

  19、中國人學美國人容易,中國人學中國人難。

  20、一個人幸運的前提,其實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

  21、人的成長要接受四個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師書籍,社會。有趣的是,后者似乎總是與前面三種背道而馳。

  22、經營自己的長處,能使你人生增值;經營你的短處,能使你人生貶值。

  23、生命猶如一片綠葉,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的枯黃,但他的葉脈還是那么清晰可見。

  24、把事情變復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復雜。

  25、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業里,你也長不成大樹。果真如此,不如歷經風雨,把自己培養成名貴花卉。

  26、二十一世紀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把你的名字變成錢。

  27、怕爹是孝順,怕老婆是愛情。

  28、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29、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30、我們可以躲開大家,卻躲不開一只蒼蠅。生活中使我們不快樂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31、有一種人只做兩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敗了,他笑話你。

  32、笨男人+笨女人=結婚;笨男人+聰明女人=離婚;聰明男人+笨女人=婚外情;聰明男人+聰明女人=浪漫愛情。

  33、任何一個傻瓜都會引誘一個姑娘;但是知道怎樣離開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34、人有兩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應當平等看人;人的兩只耳朵是分在兩邊的,所以不可偏聽一面之詞;人雖只有一顆心,然而有左右兩個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為自己想,也要為別人想。

  35、企業一定要有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的獨特資源。

  36、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說了實話。

  37、真誠并不意味著要指責別人的缺點,但意味著一定不恭維別人的缺點。

  38、人的本性就是貪婪,但沒有貪婪社會就不會進步。

  39、戀愛是想一個人的心,婚姻是拴一個人的心,愛情是吞一個人的心

  40、最好的進攻就是進攻自己。

  41、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

論語經典語錄7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未知生,焉知死?

  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4、敬鬼神而遠之。

  5、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6、德不孤,必有鄰。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知其不可而為之。

  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溫、良、恭、儉,讓。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貧而患不安。

  13、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14、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15、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16、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1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8、道不同,不相為謀。

  1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1、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22、苛政猛于虎。

  23、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24、大德必得其壽。

  25、無為而治。

  26、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3、因材施教。

  3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5、過則勿憚改。

  36、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37、有教無類。

  38、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39、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40、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1、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42、既往不咎。

  43、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44、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5、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46、當仁,不讓于師。

  47、大言不慚。

  48、乘肥馬,衣輕裘。

  4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5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1、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

  5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5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5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5、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56、過猶不及。

  57、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58、禮之用,和為貴。

  59、不念舊惡。

  60、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6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62、知恥近乎勇。

  63、既來之,則安之。

  64、聞一以知十。

  6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6、君子不以利害義,則恥辱安從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禍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終如始。

  67、不貳過。

  68、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6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70、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71、每事問。

  72、君子周急不繼富。

  73、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衰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4、朝聞道,夕死可矣。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76、不知言,無以知人。

  77、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78、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79、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

  80、欲速則不達。

  81、貧而無諂,膏而無驕。

  82、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83、巧言令色,鮮矣仁。

  84、言必信,行必果。

  85、惟上知與下愚不移。

  86、子在齊闡《韶》,三月不知肉味。

  87、辭達而已矣。

  8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89、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90、不學禮,無以立。

  9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92、不遷怒,不貳過。

  9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4、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95、割雞焉用牛刀。

  96、食不語,寢不言。

  9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98、夫子莞爾而笑。

  99、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100、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01、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102、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0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0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7、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10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0、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1、為君難,為臣不易。

  112、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1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14、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115、君子以當仁不讓。

  116、無伐善,無施勞。

  117、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118、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119、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2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2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22、小不忍,則亂大謀。

  12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4、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經典語錄8

  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論語》

  (孔子沒有如下四種毛病:主觀臆斷,絕對肯定,固執已見,自以為是。)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摘孔子《論語》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間又好象在后面。老師善于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開闊我的視野,又用禮法來約束我的行為。)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摘孔子《論語》

  (孔子站在岸上指著河水說:“時光的流逝就象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流去。”)

  4、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論語》

  (我還沒有見過喜愛德行象喜愛美色那樣的人。)

  5、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論語》

  (年輕人是可怕的,因為怎么能知道他的將來不如我們現在呢?但如果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默默無聞,他也就沒有什么可怕的了。)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摘孔子《論語》

  (戰斗中,三軍的統帥可以被俘虜,但一個普通人的意志卻不能被迫改變的。)

  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論語》

  (只有到了氣候寒冷的時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獨立的品格。)

  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論語》

  (連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還怎么能事奉鬼呢?)

  9、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摘孔子《論語》

  ( 死和生聽憑命運的安排,富與貴在于上天的決定。君子只要盡心盡力而沒有過失,對人恭敬而合乎禮法,那么四海之內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摘孔子《論語》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別人的惡行。小人與此恰恰相反。)

  1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論語》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帶頭走正道,誰還敢不行正道呢?)

  1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論語》

  (如果名分不正理論上便講不通,理論上講不通,事情便辦不成;……因此,君子給某種事物起名字時,就一定要在理論上講得通,在實踐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13、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摘孔子《論語》

  (雖然熟讀了《詩經》三百篇,但讓他去處理政事,卻辦不好;派他出使國外,卻不能獨立地根據具體情況應對自如;這樣的人,讀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處呢?)

論語經典語錄9

  1、《論語》中有許多言簡意賅、富于哲理性與啟示性的語句;這些語句大都抑揚頓挫,朗朗上口,讀來給人以節奏明快、音韻和諧的感受,頗似后世的散文詩,以其思想的豐富深刻與表達的生動傳神、韻致的含蓄雋永而受到推崇。

  2、白話釋義: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3、《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討論,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書中關于學習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課本所選八則的關于學習的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4、待人真誠,還要不斷反省自己。知不足,而自我改進。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聰敏而又愛好學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里借回答于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7、第四則: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9、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10、孔子語言特點是言約而義豐。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2、這章經文只有一句話,但孔子對弟子冉雍的評價卻非常高。在孔子所教育的弟子中,直接評價一個人可以做一個地方長官的,冉雍是甚中一人。

  13、《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1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15、不要想要速成。

  16、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急劇變革的時期,社會的變化影響了語言的發展,社會上存在大量名實不符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語言和社會間的關系就突顯出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17、第一則:孔子說:“能夠常常溫習學過的知識,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嗎?有同門師兄弟從遠方來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作為嗎?”

  18、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啊,可以讓他去做一個部門或一個地方的長官。

  19、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論語經典語錄10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嗎?”

  2、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我十五歲時立志于學習;三十歲時做事符合禮儀;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不受迷惑;五十歲時了解自然的規律;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言語,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才可以做導師啊。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卻不讀書,就一無所成。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聰明的啊!

  1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文:選用正直的人,讓他們居于邪曲之人的上位,這樣百姓好會服從了。如果選用邪曲之人,讓他們居于正直之人的上位,百姓就不會服從。

  12、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佾yì古代樂舞的行列)

  13、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4、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譯文:孔子評價《韶》樂:“美極了,也好極了。”評價《武》樂:“美極了,卻還不夠好。(有武力)”

  15、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君子關心的.是道德,小人關心的是土地;君子關心的是法度,小人關心的是好處。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譯文:依據實利來行事,會產生很多怨恨。

  1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2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譯文:父母在世,不要去遠方游歷。去游歷,一定要有去向。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高興,一方面因為他們年事已高而憂懼。

  22、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譯文:君子言語上要謹慎遲鈍,行動上要勤快敏捷。

  23、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2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wū) 也。

  譯文: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譯文:聰明又好學,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

  2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譯文:有個叫顏回的,好學,從不把憤怒發泄到別人身上,從不犯同樣的錯誤。

  27、君子周急不繼富

  譯文:君子周濟急需的,不給富人添富。

  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譯文:孔子說:“有賢德啊,顏回這個人。一簞飯,一瓢水,居陋室。別人不能忍受這樣的憂苦,顏回卻不改變自得之樂。有賢德啊,顏回這個人。”

  2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3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快樂的人。

論語經典語錄11

  1) 在其位,要謀其政,先把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2)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3) 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4) 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把每一個人不同的聲音和諧融入到在的集體的聲音當中。真正的和諧就是在堅持不同的聲音,不同觀點的前提下,對于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

  5) 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力量。

  6)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7) 與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

  8) 三十而立,這個“立”字首先是內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會坐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

  9) 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勇敢有時是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力量。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10) 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事情,你要真心地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

論語經典語錄12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巧言令色,鮮矣仁。

  4.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故知新)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 (盡善盡美)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1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賢思齊)

論語經典語錄13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孔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3、“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論語》

  4、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5、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

  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論語學而》

  9、孔子君子食無求飽,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摘孔子《論語》

  10、孔子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論語》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2、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14、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論語》

  1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亦。(《論語》)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丘《論語憲問》

  1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論語》

  20、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24、子曰賜也,女以予多學而知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論語》

  25、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6、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遠。——《論語泰伯》

  2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28、孔子小不忍,則亂大謀。——摘孔子《論語》

  2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論語》

  3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31、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摘孔子《論語》

  32、孔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

  33、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3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論語。述而》

  3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37、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丘《論語學而》

  38、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3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4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4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內省也。《論語。里仁》

  4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論語》

  43、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44、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4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論語。衛靈公》

論語經典語錄14

  1) 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朋友,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2)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3) 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整心態,并且調整與他人的關系。

  4) 一個人的自信來自于他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5) 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重要。

  6)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內心的選擇的力量更強大。

  7) 一個人志向至關重要,決定他一生的發展方向。

  8)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

  9) 一個人做事的時候要知道什么是禮儀廉恥也就是對自己要有所約束,內心有堅定的不妥協的做人標準,同時要對社會有用,要為社會做事。

  10) 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不見得與外在的物質生活有緊密的聯系。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是一個物質極其貧匱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真正快樂的力量,也就來自天心靈的富足,來自于一種教養,來自于對理想的憧憬,也來自于與良朋益友的切磋與交流。

  11) 在今天看來,一個的發展往往不在于終極理想有多高遠,而在于眼前有一個什么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愿的一步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12) 許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觀點可能會不完全一樣,當各自說出自己的的觀點時,一個真君子是會認真傾聽的,他能理解和尊重每一個人觀點的合理性同時又能堅持自己的的觀點。

  13) 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14)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你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15) 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花未全開,月未圓。這是人間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16) 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

  17) 你千萬不能要求對方必須如何如何,每一個個體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間尤其要保留這種尊重。

  18) 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遺憾。

  19)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論語經典語錄15

  1、思想:提出“治天命而用之”的主張,認為人能認識自然規律,并要按自然規律去辦事。

  2、在蘭陵時荀子開始教書與寫書,有名的韓非和李斯就是他這時候的學生,他也在這段時間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雖是儒家之繼承人,但他并沒有盲目地將儒家學說全盤接收。反之,荀子將儒家學說融會貫通、加以發揮,提出了「性本惡」等影響后世深遠的學說。

  3、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學的。他的思想記載于《荀子》一書中,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荀子曾經游歷燕、齊、楚、秦趙多國,后家居蘭陵至死。

  4、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6、思想: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按時令進山伐樹,這樣自然資源才能持續利用。

  7、對于存活于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8、思想;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為政以德”。

  9、到了晚年,孟子回鄉講學,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從事著書的工作,寫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以及盡心。

  1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孔子,名丘,字仲尼。據史記所說,他生于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后世尊為萬世師表,也被稱為圣人。

  13、思想:“無為而治,順應自然”。

  14、五年后,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及后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15、孔子(代表作:《論語》

  16、莊子學識淵博,交游很廣,著有《莊子》一書,大旨本于《老子》,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獨到見解,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17、老子,據一般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生卒年不詳,一說生于公元前604年,楚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謚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學主無為之說,以自隱無名為務。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但是比較多人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

  18、朝聞道,夕死可矣。

  19、由于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兩篇,因此全書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論和事跡差不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

  20、莊子早年曾在蒙作過漆園吏,后一直隱居。他生活貧困,但淡泊名利,楚王聞其賢德,曾派使者贈以千金并請他作宰相,被他拒絕。遂終身不復仕,隱居于抱犢山中。

  21、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孫子思的再傳弟子。

  2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道家的理論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

  25、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6、孟子在母親的教育下,用功讀書,學成以后以孔子的繼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歷列國,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

  2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溫故而知新

  29、此以后,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

  30、荀子,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人,生于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戰國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關于荀子的記載很少,而且頗有出入。

  31、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生卒于約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據《史記》所記載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3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

  3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34、孔子周游列國,先后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負,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

  35、思想:認為宇宙萬物本源是“道”,提出樸素的“辨證論”。

  36、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37、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雖然受到了尊敬跟禮遇,可是因為被認為思想保守,不合當時潮流,又沒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經試圖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3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39、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代表作:《道德經》

  40、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4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2、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論語經典語錄09-29

論語經典語錄08-11

孔子論語經典語錄11-18

論語經典語錄范文06-10

論語經典語錄14篇11-10

論語經典語錄(精選15篇)11-17

論語經典語錄15篇11-17

論語經典語錄(15篇)11-17

孔子論語孔子經典語錄07-18

論語經典語錄集錦1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