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生活的平衡點美文
在任何情況下,人都要調節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標準,不過分,也不要達不到標準。
有一回,孔子帶領弟子們在魯桓公的廟堂里參觀,看到一個特別容易傾斜翻倒的器物。孔子圍著它轉了好幾圈,左看看,右看看,還用手摸摸、轉動轉動,卻始終拿不準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于是就問守廟的人:這是什么器物?守廟的人回答說: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物。孔子恍然大悟,說:我聽說過這種器物。它什么也不裝時就傾斜,裝物適中就端端正正的,裝滿了就翻倒。君王把它當做自己最好的警戒物,所以總放在座位旁邊。
孔子忙回頭對弟子說:把水倒進去,試驗一下。子路忙去取了水,慢慢地往里倒。剛倒一點兒水,它還是傾斜的;倒了適量的水,它就正立;裝滿水,松開手后,它又翻了,多余的水都灑了出來,孔子慨嘆說:哎呀!我明白了,哪有裝滿了卻不倒的東西呢!子路走上前去,說:請問先生,有保持滿而不倒的辦法嗎?
孔子不慌不忙地說:聰明睿智,用愚笨來調節;功蓋天下,用退讓來調節;威猛無比,用怯弱來調節;富甲四海,用謙恭來調節。這就是損抑過分,達到適中狀態的方法。子路聽得連連點頭,接著又問道:古時候的帝王除了在座位旁邊放置這種器物警示自己外,還采取什么措施來防止自己的行為過火呢?
孔子侃侃而談:上天生了老百姓又定下他們的國君,讓他治理老百姓,不讓他們失去天性。有了國君又為他設置輔佐,讓輔佐的人教導、保護他,不讓他做事過分。因此,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卿設置側室之官,大夫有副手,士人有朋友,平民、工、商,乃至于雜役的皂隸、放牛馬的牧童,都有親近的人來相互輔佐。有功勞就獎賞,有錯誤就糾正,有患難就救援,有過火就更改。自天子以下,人各有父兄子弟,來觀察、補救他的得失。太史記載史冊,樂師寫作詩歌,樂工誦讀箴諫,大夫規勸開導,士傳話,平民提建議,商人在市場上議論,各種工匠呈獻技藝。各種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勸諫,從而使國君不至于騎在老百姓頭上任意妄為,放縱他的邪惡。
子路仍然窮追不舍地問:先生,您能不能舉出個具體的君主來?孔子回答道:衛武公就是個典型人物。他九十五歲時,還下令,從卿以下的`各級官吏,只要是拿著國家的俸祿、正在官位上的,就不要認為我昏庸老朽而丟開我不管,一定要不斷地訓誡、開導我。我乘車時,護衛在旁邊的警衛人員應規勸我;我在朝堂上時,應讓我看前代的典章制度;我伏案工作時,應設置座右銘來提醒我;我在寢宮休息時,左右侍從人員應告誡我;我處理政務時,應有瞽、史之類的人開導我;我閑居無事時,應讓我聽聽百工的諷諫。他時常用這些話來警策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走極端。
眾弟子聽罷,一個個面露喜悅之色。他們從孔子的話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任何情況下,人都要調節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標準,不過分,也不要達不到標準。
所謂過猶不及,媒體的過分喧囂,有時候會給你生活中的很多東西帶來一種誤讀。因為人們總是在心里放大想要放大的東西,經過媒體的渲染,人們就會加深種種美好或者惡劣的印象。而外界的喧嘩總還是難免的,唯有端正自己的言行,時刻提醒自己過猶不及、適可而止,才能將自己很好地融合在環境中,找到傾斜或滿溢的平衡點,擺正自己的位置。
【找到生活的平衡點美文】相關文章:
找到生活的平衡點的美文10-04
找到生活的平衡點的哲理美文03-23
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哲理美文03-30
找到自己美文06-27
找到自己的海美文11-10
美文鑒賞找到幸福05-03
找到自己的大海美文01-02
在迷路中找到出路美文12-06
為心找到方向的經典美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