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共享美文
去丹霞山旅游,住在山腳下的瑤塘村,傍晚無事,一家人沿著錦江散步。我正被兩岸的奇山異石吸引,恨不得飛上山巔高喊幾聲。妻子突然說:“你看,好園!”我將夢游的目光收回來,注目左側的園子,一扇木門敞開著,任憑游人進入,不收門票。園內有假山、大型魚池、盆景、椰子樹、榕樹、芭蕉以及大量的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人在園里游,就像是站在一幅美不勝收的畫里。
我有些納悶,這園子到底是誰的?依我的經驗,倘是旅游公司的,肯定要門票;若是私人的,應該不會向游客開放。吃晚飯時,我問飯店的老板,老板說:“園子是私人的,主人在廣州開工廠賺了錢,就在丹霞山下建了這么一座園子,一方面自賞,一方面免費向游人開放。”我不認識這位可愛的園主,但我欣賞他的共享之心,他與他人共賞的是園林之美。
畫家陳師曾也懂得與人共享,他與人共享的是個人的名望。現在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個齊白石,他畫的蝦幾乎無人能敵。然而,一些人可能不知道,齊白石早年出身木匠,并沒讀過多少書,年近六十歲去北京,依然沒有大的畫名,最貧困時吃飯都成問題。一次,他偶遇陳師曾,陳師曾非常喜歡他的作品,應邀去日本參加中日繪畫聯系展覽會時,特地攜帶齊白石數幅畫作,供展覽出售。出乎意料的是,齊白石的畫剛剛掛出來,就銷售一空。法國人也不甘落后,他們拿著齊白石與陳師曾的畫,準備參加巴黎展覽會,齊白石的名氣自此一飛千丈。
曾國藩是我老家的牛人,我年幼的時候,父親常用他的故事教育我,希望我像曾國藩一樣做人處世。然而,曾國藩之所以能成為鄉人眼中的'“完人”,與別人愿意跟他“共享”人生經驗是分不開的。曾國藩在北京做侍郎時,脾氣火暴,說話不留余地,因此很容易與人發生沖突。他的知交陳岱云專門為此事批評過他。曾國藩在日記中載:“岱云……言予于朋友,每相恃過深,不知量而后入,隨處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齟齬,大者兇隙,不可不慎。”曾國藩的另一個朋友倭仁更有意思,他經常批點曾國藩的日記,好處說好,壞處說壞。一次,曾國藩在日記里說自己“無恒”,倭仁這樣批道:“我輩既如此學,便須努力向前,完養精神,將一切閑思維、閑應酬、閑言語掃除凈盡,專心一意,鉆進里面,安身立命,務要另換一個人出來,方是功夫進步。”正因為這些朋友愿意讓曾國藩“共享自己”的人生經驗,曾國藩才一步一步克服自己性格的弱點,成為皇權時代一個從政典范。
共享是以不損害自己的利益為前提的,它的實質是一種無須舍己的為人。與人共享某種東西確實不難,但我們決不應忽視共享的意義。舍己的分享永遠建立在無須舍己的共享的基礎之上。一個人具有與人共享的條件,卻偏偏對別人的渴望無動于衷,他絕對不可能與人分享什么。只有那些平時就具有善意,一向關注別人生存、生活的人,當別人有了難處,才愿意跳下泥坑拉人一把,由共享走到分享。共享與分享有著同一個母親,它的名字叫“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