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運河畔覓古圩美文
古桂柳運河,又名相思埭。她在桂北大地上流淌了千年。如今的河畔,已不見客舟往來的情景,卻透出一股文化氣息。會仙鎮的馬面古圩,便是其一。
說到馬面圩,人們自然而然會和“牛頭馬面”聯系在一起。其實“馬面”的名稱,來源于諧音“抹面”,即洗臉。會仙人有趕早市的習慣。每個圩日,方圓數里的百姓都來趕圩,他們天剛亮就起床,抹完臉便去趕圩,因而,便形成了“馬面”之俗。
據說馬面圩最早的居民是趙姓和薛姓,于明朝末年在此落戶發跡,清初逐漸形成圩場。馬面圩周邊秀峰環抱,是桂林進出會仙的官道必經之地,因而幾百年來一直是會仙的繁華商業中心之一,與四塘鄉太平古圩齊名。
走進這座曾經繁華的古圩,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歷史氣息。彎彎曲曲的巷道,路面鑲滿了被腳步磨得光滑了的馬釘石。巷道兩邊是錯落有致的'木制跑馬樓,林立的當街鋪面縱向深而窄,一戶緊挨一戶。鋪面斑駁的門板上,都有半尺見寬的小木窗,那是為方便深夜和清晨前來購物的顧客而開的,被磨得圓滑光亮。路邊料石圍成的兩口老井,被歲月磨出深深淺淺的印記。從一些大戶人家四進三開間的青磚瓦房,還可以看出這里昔日的繁華。這些人家的房子采用進階式的設計,后進要比前進高出一點,取意為進門步步高升。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周邊市場所需,催生了馬面圩這個商業平臺。與封建社會重文賤商理念不同,馬面圩家家戶戶都秉持種田、種地、經商三行,那時家家都賣米粉,戶戶都有自己的字號,一般都以掌柜的名字為字號。吃米粉,是一種傳統習俗和榮耀、一種物質與精神的享受。不少人去趕圩,就是為了吃一碗可口的米粉。馬面圩有著眾多的趕圩人和買賣人,米粉鋪生意都不錯。會仙和四塘等地青年男女相親,還盛行吃米粉的習俗。初次見面便在圩場,男方要請女方吃米粉,吃米粉的過程也是女方進一步考察男方的過程。
外來的生意人以肩挑為主。從良豐圩來馬面轉場的女人挑來紅絨絲線,夏天會有涼拌鹽糖粽,貨郎挑來酸醋、花布等。圩亭里除了沒有牛行之外,各大賣行比較齊全,附近的土特產都拿到圩上來賣。文家村的酒餅有著很好的口碑。馬面圩竹器也一樣受歡迎,撮箕、菜籃、雞鴨籠等材料都取材于附近石山中特有的金竹,結實而柔韌。此外,馬面出產的大葉煙也有點名氣。收購的季節,當地人或挑或撐著小船拉到馬面圩,商販再轉往各地。
隨著交通的發展,這個古老的圩場逐漸被邊緣化,已失去了昔日的繁華,F代文明的浪潮漸漸涌進大山,游離于古老與現代之間的馬面圩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馬面圩老鋪子大多已沒了舊時繁華的商業味道,青磚瓦房漸漸被現代樓房包圍,靠近圩場的黃金老鋪面也有了時尚的裝修,老巷里時常飄蕩著流行音樂,農家示范店也給古老的馬面圩注入了新的氣息。
【古運河畔覓古圩美文】相關文章:
遺落池畔的女貞美文06-22
深圳灣畔美文06-08
家鄉的年晚圩-敘事美文03-29
尋尋覓覓美文欣賞06-18
年少覓知己情感美文01-10
古山古景古傳說美文11-02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作文07-28
寒春覓美美文欣賞06-20
夜闌無覓處的情感美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