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顆仁心上路美文
我們的生活,已經無比遼闊地向外拓展,但我們缺少一種內心的復歸。今天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想知道的事情,用Google一搜,幾萬條就出來了。但我們卻沒有一個心靈的搜索引擎,不知道就在當下,就在此際,我們最想要的是什么。對于有準則的心靈來講,豐富的選擇是一種享受:但對于沒有準則的心靈來講,越是豐富就越是災難,因為他會為選擇而選擇,陷入不斷的忙碌中,但始終沒有目標。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我們走得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么而出發”我們其實總是在一次次地重復,但是不知道依據在哪里。從這一點來講,復歸內心,重新發現自己,這是我做“心得”闡發的唯一目的。我所做的.不是對《論語》的解讀,也不是對《莊子》的注釋,我所做的無非兩個字,叫做“心得”,一心有一心所得,千心萬心,只要用心,皆有所得。
這樣的一種心得,其實無所謂正確與否,我不提供任何答案,只提供一種感知的方式。我所完成的是對文化基因的喚醒,而不是任何知識、道義的灌輸我想說的就是在一個多元的、變化萬千、價值斷層的社會形態中,我們每個人如何從倉皇中找到鎮定,從變動中發現自我,于這樣的一種忙碌迷惑之中擁有更多輕盈和快樂,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效率。如果能做到這一點的話,我覺得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中央電視臺每年都有一臺大型的節目叫《感動中國》。這幾年來,我一直是這個節目的推選委員。在2006年的材料中,我看到了一個叫林秀珍的農村婦女,河北衡水人,終其一生,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她從二十多歲嫁到這個村子,就義務撫養村里所有的孤寡老人。她作為一個新媳婦去認人的時候,看到劉爺爺劉奶奶這樣一戶人家,很窮,她就說我婆家也不富裕,那我吃窩窩頭,你們也跟著吃,我喝粥你們也喝粥,但我保證你們不斷炊,這樣說過以后,她就每天去給人家做飯,天天做,一直做了八年。這就是林秀珍被推薦的全部理由。如果不是《感動中國》這個節目發現了她,她也許一生都不會走出那個村莊。
當時的推薦語是我寫的:“如果富人做這樣的事叫做慈善,那窮人做這樣的事,她就是圣賢。”我看她的材料的時候,就想到了“仁”這個字,二人成仁,仁愛之心,永遠是從與他人的關系中生發出來的,區區兩萬字的《論語》,“仁”字被提到109次,“仁”可以說是中國儒家思想核心中的核心、基石中的基石。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在世界上安身立命,那么,就用樹立自己的心去幫助別人去樹立,將心比心,將自己的心去與同類的人做一種心靈的模擬,這就是仁義最基本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后來被孟子推演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無非是講眼前人、身邊事,當下完成,把它推廣開來,不需要多么遠大的理想,也不需要位高權重。
林秀珍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她在做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蟄伏著傳統文化的基因,一種溫暖、善良的愿望我們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言說,即使我們不去言說,只要我們懷著一顆仁心上路,它也永遠活在我們的行為方式中。
【懷顆仁心上路美文】相關文章: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美文05-30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美文07-28
常懷一顆感恩心美文11-23
仁心的力量優秀美文01-02
經典美文:常懷感恩04-06
雨夜懷人美文06-14
一千顆彈珠美文01-20
帶著善良上路情感美文06-21
勇敢地上路美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