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桌子美文
我搬了好幾次家,每次父親都告訴我,不可以把那個桌子給扔了。我扔了很多舊家具,唯獨保留著比我還要年長的舊桌子。
那是一個四條腿的木頭方桌。從我記事起,我們一直在這個桌子上吃飯。桌子是鵝黃色的,桌面中間畫有圓圈,圈里是一對鴛鴦,多年后桌面被擦拭成花臉,母親買了漂亮的塑料桌布,不知換了多少次桌布了。后來家里蓋了時興的花槽木頭新房子,置辦了一些新家具。這個桌子與全新的家具和房屋有點格格不入,我以為父親會把它拆了,放到灶里燃燒起紅艷艷的火苗。父親讓我和妹妹把桌子擦干凈放到陽臺上,從房間里淘汰的舊沙發也搬到房間外的封閉陽臺上。每年的寒暑假只要有陽光照到陽臺,我們姐弟三人總有人在沙發上寫作業、玩耍、曬太陽,留下了許多笑聲和歡樂的回憶。夏天,每天中午我們圍著方桌吃飯,盡管吃的不是洋芋絲就是洋芋片,全家在一起說說笑笑的畫面總會出現在我們現在的談話中。后來農村老家搬到了縣城的樓房里,搬家時我們認真收拾每一樣東西,唯獨沒考慮這個方桌,父親小心翼翼地把方桌抬到車上,遭到我們姐弟的一致反對,父親說:“這不是桌子是我唯一的念想,再說桌子很結實的,可以用呀。”父親深情的表述,固執的行為讓我們無奈無語。方桌放在樓房的陽臺上放雜物,再后來父親的樓房又被賣了,搬到省城,路途遙遠阻止了父親搬運桌子的想法。我想這次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方桌扔了,沒想到父親顫顫巍巍地把桌子抬到了我家,我始終嫌棄這個破舊的桌子,礙于父親的顏面不開心地接納了它,父親小心翼翼地給桌子蓋上桌布,把花盆放在桌子上面,說,桌子一點也不占地方,一定要留著桌子。
在五十年代出生的父親,在爺爺的培養下上了師范學校,是村里少有的“工作人”,父親受毛主席自力更生、獨立自主、勤儉持家的優良教育加上家里的貧窮現實,父親從小養成了勤儉和吃苦的習慣。父母經歷了太多的委屈和磨難,用堅韌的雙肩為我們姐弟三人鋪就了幸福的安康大道。
那個桌子應該比我還要大兩歲,四十三歲了,桌子很結實就是外觀比不上現代家具!桌子是父親前半輩所值家業的代表,也是父親吃虧、吃苦、獨立、自強的記憶。桌子是父親年輕時在一人一校里當教師時用損壞了的課桌請人做的,是我們分家單過時唯一的財產。我們當時借住在別人家,三間快要倒塌的木頭房,一口鍋、三個大碗、一袋面、一袋洋芋,一家四口人。到了冬天,呼呼的寒風吹來時,小小的爐子一直在冒煙,不見火焰也沒有溫度,小妹的臉凍壞了。夜里起夜時,望一眼黑漆漆的院子,我們誰也不敢出門,每次揪著母親的衣襟出去。在我幼小的記憶里任何有用的東西我們會拿回家,路上看見小樹枝,我和妹妹拖回家,用來燒火。妹妹剛學會走路,我總拉著她,她連姐姐也叫不全乎。
1982年,弟弟的出生,讓父母直起了腰板,重男輕女的年代。我是父母懵懵懂懂得來的孩子,得到了所有親人的喜愛和祝福;妹妹則是在所有人的不悅中成長的,甚至有了與別人家男孩調換的說法,父母覺著還是自己的兒女好,最后盼來了家里唯一的男孩--弟弟,從此我們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擔落在了父親的肩上。
住在學校的父親學會了自己做飯。每個周末回家,農忙時一進家門來不及喝口水扎到地里,微薄的工資根本不夠全家的開支。父親從不會在外面吃一頓飯,喝一次閑酒。認為在外面吃飯,不如在家里吃飯的省錢和干凈。為了操持家務,父親習慣了算經濟帳,每月把領到的工資和家里的開支詳細做記錄,我從父親的賬本里知道了我第一個月領了多少工資,家里交了多少,可惜辛辛苦苦養大的我們參加工作后都未能幫父親太多。父親到縣城上班還是情愿下班后走兩里路回家吃中午飯,剩下飯錢改善我們的伙食。“我一人吃一碗飯,不如全家吃頓肉。”是父親最愛說的話,紅燒排骨是我們的最愛,也是媽媽的拿手菜。父親一生所穿的衣服,加起來也沒有現在年輕人一年買的衣服多。直到今天,只有我們姐弟們拿到家里的新衣服他才會穿,否則,不會主動去買衣服,我們催他,他還會說:“我的衣服多呀,柜子里裝不下了!”。
家里很貧窮但我們從小沒有受過錢財的苦,我們在住校時,父親會給我們足夠的開銷;在讀高中時我穿的防寒服和保暖皮鞋曾讓同學們羨慕了一陣,新買的飛鴿牌自行車讓我也驕傲了好久;在省城讀書時父親每次都會多給我們一些零花錢,到了月底我們從不擔心飯卡的余額,“窮家富路”成了他的口頭禪,我們安逸的生活一直靠父親的“吝嗇”支撐著!
父親一直用開明和沉默來教育我們,話很少但我們都怕他,讀書時我們會努力考高分讓父親開心;工作時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讓父親放心;生活中我們會忍讓和寬容讓父母親安心。
面對現在獨生子女的自私和嬌慣,我總是這樣和父親開玩笑:“你是最大的贏家,教育好了三個兒女,而我們教育一個子女就已經失敗了。”父親經常講過去的事教育自己的孫子們,都是關于節儉和做人的。家孫外孫都是父母親一手拉大的,母親常這樣評價父親:“小時候沒關心兒女的,全還在兒女的子女上了。”我們的兒女更加依戀我們的父母,在亂花錢時也擔心父親會責怪。
父親看到兒女們經常不在家做飯,看到我們偶爾叫外賣,打滴滴會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幾句。他也很少去外面吃飯,我們姐弟總用你開開眼界,嘗嘗口味的`說辭勸他,但父親說;“誰的錢都掙得不容易,尤其是現在競爭激烈,工作要求嚴的時候,該把錢用在刀刃上。”后來弟弟結婚,還有買房,父親著實讓我們吃了一驚。他全部用的是現款,他不愿意跟人借錢,也不用借。當我遇到事時,才發現囊中羞澀是多么的不安和膽怯,經常在嘴邊的親朋好友,只能是嘴上說說,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月光族。
父親常教導我們:兒女是精神,錢財是膽,適當的儲蓄是為了保證正常的生活。我們卻把父親節儉和不愿麻煩別人的傳統稱為吝嗇。所有人都說父親吝嗇,起初我也這么認為。在我成家后,面對經濟上一個又一個的窟窿時,才明白父親為什么要吝嗇。買房首付款湊不足,生病住院支撐不了幾天,家里七七八八的開支總在意料之外,看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先看價格,想培養女兒有個愛好和特長,也總是顧慮重重,向來自以為大方的我頻頻向“吝嗇”的父親伸手。
有人喝醉了邀上一大幫人在飯館大吃大喝,不管明天的生活怎么過;有人在麻將桌上推來搡去視金錢為廢紙,不在乎孩子的生活費怎么辦;有人會有十元花光十元,就像明天是世界末日,或有事了東拼西湊,或不顧兒女的生活這就是他們所謂的大方生活。
父親有一套很完整的理財經驗,有壓箱底的救命錢,有正常生活的零用錢,也有自己娛樂的私房錢。逢年過節家里熱熱鬧鬧,紅紅火火。我們小時候穿的衣服也是最時尚和最潮流的,我們的零花錢是保證足夠的。我們的家也是最舒服和最溫暖的,如果真要說吝嗇,那就是父親對自己太吝嗇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享受倆字離他太遠,苦了自己為了所有的親人。
父親年輕時沒穿過好衣服,沒吃過好飯,在單位是優秀的數學教師,深的學生和同事的愛戴和尊重,在家里是農活的好手,割麥子、翻地、種莊稼任何人見了都說:“不像個工作人呀。”父親將全部的心思用在教學和養育子女上,多年的節儉習慣到年老時更不能容忍鋪張浪費的現象。
父親要我們一定留著那個方桌就是要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圍繞著方桌父親可以講三天三夜的經歷,在我不惑之年我重新認識了父親的“吝嗇”,方桌成為我家唯一值錢的財產,我一定會學父親的堅韌將方桌留給女兒,將父親的經歷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寫下來留給女兒。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學校,父母是我們永遠的榜樣,在優良傳統缺失的大環境里,在物質生活高度富裕的今天,為能氤氳在父母勤勞吃苦,與人為善的氛圍里,為造就了我們自立自強自愛的性格而驕傲,有如此父母是我們永遠的財富。
【父親的桌子美文】相關文章:
父親的美文01-30
一張桌子激發的夢想的美文07-05
父親,父親美文摘抄07-02
父親的禮物美文06-29
父親的記憶美文02-05
父親呀美文02-06
描寫父親的美文05-09
想起父親美文08-07
父親的手美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