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堅強而是你已經堅強-美文故事
地震貌似已經遠去去了,其實遠遠沒有,留下的那許多急待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恐怕難以圓滿解決。
今天聽了《鏘鏘三人行》中客座心理專家的話,很受觸動。專家說他在電視上看到,很多撫慰者會對其撫慰對象說“要堅強,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之類的鼓勵說辭,其實這樣的說法非常不正確,不但起不到安撫作用,反而會給受難者施加很大的壓力!那怎么說才是正確的呢?專家說,其實只需要轉變一下話語方式,將“你要堅強,要勇敢,要好好活下去”說成“你已經很堅強,很勇敢了,你是我們的驕傲。”那么,被撫慰者從中感受到的則會是完全不同意味。
對這番話,我回味了很久很久。一個受到嚴重心靈創傷的人,最需要的是旁人的感同身受,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的傷痛根本沒有任何話語可以安慰,那些干巴巴的“要堅強要勇敢”就像來自一個“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完全不起作用。
很自然的想到平日里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沒有設身處地是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我們通常會將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無論是用呵斥或循循善誘的語氣,都掩飾不住“你必須聽我的”意思。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理解和接受事物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不光和大人不同,不同孩子之間也是不一樣的,可由于缺乏耐心,父母通常采取比較單一和粗暴的方式,不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而是最終通過施加壓力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但為什么要接受這一些,孩子往往不會明白,也很難從大人這里得到合理的解釋。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甚至連大人自己都沒有想清楚,自己讓孩子這么做合理性究竟有多少。
其實,互換角色教育法目前是育兒教育經常提倡的一種方法,以游戲的方式,旨在通過和孩子的身份互換,讓孩子能夠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和立場,體諒父母的苦心,從而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那么反過來,難道我們自己就不應該常常在精神上主動換位嗎——多召喚自己童年時候的記憶,多理解孩子的需要,減少一味批評、指責的強硬態度,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小寶貝,會懷有一顆善良健康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將來的一切,而不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事情的恐慌。
中國人以謙虛為美德,因此對于贊美也很慳吝,尤其對自己的孩子,非但不喜歡表揚,甚至在別人夸獎自己孩子的時候,除了說“哪里”外,還會找出另外的不足之處加以貶低,仿佛不如此孩子就會驕傲自滿得飛上天。
我非常不認可這樣的作風,我的.做法是:在別人當著我和兒子的面夸獎他時,如果情況屬實,我不會表現出夸張的興奮,如果言過其實,我不會斷然否認,而會附和著說“嗯嗯,還行吧。”要知道,無論多大的孩子都非常敏感,而且對別人的贊美也非常渴求,被人肯定后非但不會驕傲,反而會努力做好以名副其實。這個情況與文章之前提到的地震專家的理論相互呼應,當一個人被肯定后,他的自豪感會放大,繼而激發出更大的潛力,但如果在努力沒有得到任何肯定的情況下被要求再好點,再更好一點,恐怕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結局了。
最后我還想說的是,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成長,我們對孩子的變化一定要看分明。今天兒子跟他爸爸通電話時居然主動問他:“爸爸地震時候你去哪里?”我非常吃驚,陜西今天又發生一次5。4級余震,可能我們大人在討論時他留心聽了去,并且懂得用來關心爸爸的安危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如果最終沒有放出應有的光彩,最大的責任應由家長來負。
【不是要堅強而是你已經堅強-美文故事】相關文章:
孩子,你要堅強的美文02-03
孩子,你要堅強情感美文07-04
我要的堅強美文欣賞04-23
你要的不是尊嚴而是面子散文11-11
孤獨的女孩你要堅強01-12
《孩子你要堅強》歌詞04-02
你要堅強作文09-07
最新美文:你當善良與堅強06-15
我堅強的母親-美文故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