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故事美文
我奶奶是個接生婆。
方圓幾里,凡是有人家要生孩子的,都請我奶奶去接生。
過去的鄉村,醫療衛生事業極不發達,區衛生院離我們那個小鄉村有十多華里路,去一趟衛生院跋山涉水,輾轉顛簸,很不容易。更為重要的是,去醫院生孩子要一筆不菲的開支,這對于溫飽都沒有解決的山村百姓來說,是難以負擔的。
于是,靠著鄉村代代相傳的經驗,我奶奶當起了接生婆。
那個年頭,奶奶當接生婆是不需要證書的。這跟當今的庸醫誤人有天淵之別。奶奶以誠信著天下,以德服人。她不以營利為目的,全是做好事。積善行德之舉,讓我奶奶在山村里成了德高望重的人物。只是,誰都不知道奶奶接生的這“手藝”是從哪兒學來的。反正,大家都信任她,奉我奶奶為神明。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奶奶接生有失手的地方,她接生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這真是天大的奇事!人們眾口相傳,我奶奶有神靈護佑,是有“福”之人。因為這個緣故,我奶奶說的話,人家聽;我奶奶斷的事,人家信;我奶奶講的理,人家服。鄰里有糾紛,我奶奶是最公信的調解人。鄰里兒子分家,我奶奶是最高的裁判官。
不過說到底,我奶奶最高的“職業”,依然是她的接生婆行當。
誰家的媳婦懷孕了,都要到我奶奶跟前,讓我奶奶仔細地看一看。也真怪了,奶奶把把脈,捏捏手,看看肚子,就能大致判斷出是男是女。當然了,無論是男是女,那個時候也是無法人工流產的。正是鼓勵生育的時代,刮胎并不是流行的做法。懷多少生多少,計劃生育并不盛行。只是,如果我奶奶要說是個男孩,那一家人就提前開始歡喜了。畢竟,生子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我是奶奶的跟屁蟲。奶奶去接生,自然少不了我。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干。就在奶奶的身前身后,如同奶奶的影子。略微懂事的時候,我便依稀記得那些人家生孩子的點點滴滴。聽到嬰兒一聲啼哭,產房門一會半會就能打開,在外面等待的人就會擠進去看。我奶奶說,剛剛生下來的小孩,她都要擰起雙腳,頭朝下,在屁股上狠狠地打幾巴掌。這樣孩子就大哭。奶奶說這樣的大哭對孩子有好處,就是可以把口腔中的胎水吐出來,不至于嗆著。后來奶奶打我屁股的時候,我還曾傻乎乎地問奶奶:你怎么不把我的雙腳擰起來打呢?
若生的是個男孩的話,奶奶就拉長了音調,唱歌似地高聲叫著,胖小子,胖小子!若生的是個女孩的話,奶奶則會把嗓門兒壓低了,對大家講,是丫頭,是個丫頭!
給初生的孩子洗澡是很有講究的事。若是生的男孩,一般第五天或者第七天才清洗身子,我們那個地方叫或“洗五”、“洗七”,許是這樣,方顯示重視程度不同。這要看那家人對男孩的重視程度如何,如果多個女子之后才生的男孩,那肯定是“洗七”,以視重視和親愛。孩子長大了,還要在他的腦后留一小撮胎毛不剪,用頭繩扎住,成了典型的“老鼠尾”。我小時候和這樣的孩子打架,最厲害的一招,便是緊緊糾住他的`老鼠尾,直到他向我求饒為止。生女孩的話,絕大多數都是“洗三”,女孩在農村,無論何時,無論何家,都絕對沒有男孩“金貴”。除非某某人家生了好幾個兒子,最后生的這個是丫頭,那才會享受別樣的待遇。
給孩子洗澡的日子,照例要請我奶奶。這洗澡是很有套路的,先洗什么后洗什么據說有嚴格的程序呢。(我姑媽也是接生婆,哪天要專門向我姑媽討教一下)但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洗得特別干凈,像胳肢窩兒這地方要是洗不干凈,長大后就會有狐臭。
滿屋都溢滿了艾aym洗完了孩子,那個洗澡盆中還有不少的鋼崩兒,叫做“洗錢”。一分、二分、五分的,富裕一點的就多放些,家境差點的就少放些。等奶奶把孩子抱起來穿好衣服的時候,圍著的人們便爭相把手伸進盆中,摸洗錢兒。誰摸得多,誰就有福氣。于是,一個大大的木制浴盆中,全是伸進的手。大家擠作一團,笑作一團。
接生完畢,那家人會端上來一碗荷包蛋。三個雞蛋(家境好一點的,會放五個雞蛋),加上紅糖,連湯帶水一大碗。據說這樣吃法,雞蛋極富營養。我后來知道,這種吃法也是農村那些“做月子”婦女的當家營養品。我媽在生我弟妹的時候,老母雞她舍不得吃,留著生雞蛋,我媽吃的,多是這樣的荷包蛋。跟著奶奶,我可是沒少吃過這東西,以至于長大之后,我對荷包蛋竟然產生了畏懼心理,再也不想沾它一口。
【我的奶奶故事美文】相關文章:
美文故事:我與奶奶的對話04-09
美文故事:奶奶的夢想04-09
勤勞的奶奶-故事美文06-11
美文故事:爺爺與奶奶過去的故事06-11
懷念我的奶奶美文04-15
回憶我的奶奶美文04-27
我的故事美文06-15
我的讀書故事美文03-13
美文故事-我伯伯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