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觀察記錄(必備)
幼兒園觀察記錄1
觀察記錄:
下午區域游戲時,涵睿和沫沫選擇了益智區。涵睿首先拿起積木開始拼搭,思索了一會兒,然后跟沫沫說:他要拼搭一個剪草機。
沫沫聽到后說“那我要搭一個機器人,讓它拿著剪草機除草,不一會,沫沫的機器人就搭好了。”沫沫看了一下涵睿還沒有搭完,于是她想了想準備和涵睿一起合作。
涵睿把小車的輪廓搭好后,總覺得小車上少點什么,于是就給小車的兩邊增加了兩個螺絲。沫沫看了看操作圖紙對涵睿說:“涵睿,你看這個車的'后面加個扶手的話,除起草來會更方便的。”
涵睿聽到沫沫說的,于是涵睿說“那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剪草機拼搭完成吧,經過他們的共同努力剪草機終于拼搭好了,兩個人看著他們合作完成的作品開心極了。
行為分析:
1.在玩拼搭積木時,涵睿跟沫沫都能成功拼搭造型,說明兩個人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強。
2.涵睿在看到自己的作品時會思考哪里缺什么,說明涵睿有一定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效果及反思:
1.在幼兒活動時,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
2.適當的增加游戲材料的難度,提供推理性質游戲材料及圖紙,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幼兒園觀察記錄2
孩子們每天都吃水果,有些孩子已經養成把果皮扔到垃圾筐里,有些孩子卻把果皮扔滿地。
所以每到吃水果的時候,我都會提醒他們把果皮扔到垃圾筐或塑料袋里。有一天吃完蘋果,我搬桌子時,看到桌子上有蘋果皮,我剛要抓起,肚肚搶先把皮抓起來,我心里一陣驚喜,肚肚知道不亂扔果皮了,我把桌子挪好后剛要表揚他,他笑嘻嘻的一揚,又把皮扔到了桌子上,我說:“肚肚乖,把蘋果皮扔垃圾筐里好嗎?”肚肚說:“肚肚不仍,付老師仍”。“肚肚如果不把蘋果皮扔垃圾筐里,桌子上多臟啊,小朋友們怎么玩玩具啊?肚肚你和老師一起把果皮扔掉好嗎?”我給他一張紙,我先用紙抓起果皮,桌子上還留一點,肚肚模仿我的樣子,用紙把果皮抓起,然后扔進垃圾筐里。恩!肚肚真棒!我一邊給他洗手一邊鼓勵他,肚肚以后一定把垃圾都扔垃圾筐里。
孩子的'習慣要從小事做起,老師要做好榜樣,讓孩子們逐漸養成好習慣。
幼兒園觀察記錄3
說實在的,如果要讓我去化解矛盾,我還真沒想到用這種方法。要么硬性地叫幾個小朋友游戲,其余的小朋友在老師的權威之下,會乖乖地坐到位置上。但孩子們的自動性和主動性被徹底摧毀掉了。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處理能力,且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又是成人意想不到的。所以,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問題,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上完英語課后,孩子們對課上的游戲意猶未盡,就自主地結伴玩課上的游戲。按照游戲規則,每次游戲只需要八名小朋友。但孩子們你也要玩游戲,我也要玩游戲,一會兒就排成了長長的一條,誰也不肯離開。你叫我離開,我叫你離開,看樣子做游戲要成泡影了。馮凱迪跑來告訴我:“老師,我們要做游戲,他們來搗亂。”我沒有過去阻止他們,只是輕輕地說:“已經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有的事情要學會自己處理。”
我害怕小朋友間會起沖突,就一直偷偷地觀察他們,不一會兒,就看到張錦冬在喊:“先一號到八號來表演。”于是,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叫他們,就自愿地站到旁邊去了。游戲開始了,第一次,一號到八號;第二次,九號到十六號……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輪到自己,小朋友就興高采烈地去參加了,輪不到自己,就在旁邊助威,顯得很有秩序。
反思:
看到當時那個混亂的場面,我真有去幫他們解決矛盾的沖動。但孩子縱究要離開老師,踏上社會,總會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我們要做的是讓幼兒如何去解決問題。《綱要》中說過:“要給孩子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的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我們的教育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也正是說明這樣一個道理。
說實在的,如果要讓我去化解矛盾,我還真沒想到用這種方法。要么硬性地叫幾個小朋友游戲,其余的`小朋友在老師的權威之下,會乖乖地坐到位置上。但孩子們的自動性和主動性被徹底摧毀掉了。大班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處理能力,且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又是成人意想不到的。所以,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問題,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幼兒園觀察記錄4
每一個孩子其實都很喜歡說話,與同伴一起交流、一起游戲,但是由于孩子的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的培養方面的不同,或者是一些教育的方法不同,有的孩子就會比較開朗,而有的孩子就比較內向,還有的孩子比較孤僻……這種情況的孩子很多很多,有的時候家長總會來問我:“我的孩子怎么不愿意講話呢?請老師多多引導他;我的孩子在家里很會說,為什么在學校里就不敢說了呢?”等等。這種種的現象都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但是在我們班級卻出現了一個與小班的時候不一樣的自己。
xx小班的時候,話很少的,老師跟他說話,他也就會簡單的答你幾句,也不會跟你多說什么;中午睡覺,總是第一個睡著;上課也就在認真聽,基本上不會主動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做操作練習的時候,自己也能自己完成,總不需要老師或者其他小朋友去幫忙他。可見,他應該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不需要老師擔心的一個孩子,總之老師布置的任務能完成,可以算是在班級里是個很乖的一個男孩子。中班一個多月過去了,感覺他變了一個人似的,老師和阿姨都感到很奇怪。早上總能主動跟老師阿姨打招呼,上課的時候總是大膽舉手回答問題,在戶外游戲活動的時候,一直要纏著老師跟他一起游戲,臉上總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回到教室,也主動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課間休息的時候,總喜歡跟老師來講話,總有說不完的話。一下子變得特別會說,也特別討人喜歡。
所以說孩子們的內向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會隨著自己的長大而有所改變的,那就要看家里和老師如何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是很天真、很活潑的,再內向的人也會跟與人交流的,在與同伴接觸的同時感到快樂的話,相信他會更加出色的。我們都要給予他一定的肯定,那么他才有信心去與人相處,自然他的信心有了,那么他的交往能力也會越來越好。
幼兒園觀察記錄5
快到離園時間了,我把孩子們畫的畫做了評價,就讓孩子們玩一會積木,并在活動室里來回走著提醒孩子們,注意別把積木掉到地上。走到曉峰面前時,我發現小峰的手一直在哆嗦,我以為這孩子調皮,也沒在意,只開玩笑的摸摸了他的頭,讓他好好玩。在我轉身那一瞬間,曉峰對面的琪琪大喊:“老師老師,曉峰哭了。”我忙走回去安慰他:“曉峰,怎么了,不喜歡老師摸你的頭嗎?那是老師喜歡你,沒別的意思。”曉峰沒有說話,只是用力搖頭,手還在哆嗦,我這才注意到他的小臉蠟黃蠟黃的,這孩子生病了,這是我第一感覺,我忙抱起他,握住他的手,喊蘭蘭老師過來,這時,曉峰被我握著的手抖得更厲害了,嘴里也開始冒白沫了,蘭蘭老師都嚇哭了,我也沒見過孩子有這樣的,要立刻送醫院,我抱著曉峰,蘭蘭老師聯系孩子家長,大班的.楊老師也聞訊趕來幫著看其他孩子。
當我們把曉峰送到醫院,孩子情況好多了,經過診斷才知道,原來孩子是急性腦膜炎,醫生說這病是因為感冒引起的,發病快,是啊,前后就十分鐘吧,曉峰的媽媽后悔極了,哭著對我說:“都是自己不好,只忙工作,對孩子關心不夠,曉峰感冒有一些時間了,昨天晚上曉峰起來小便還說自己胳膊麻。可我就是沒注意。”躺在病床上的曉峰還和我說對不起,他告訴我,不是我問他,他不和老師說話,是他想說但不會說了,多懂事的孩子啊,看著小臉依然蠟黃的曉峰,真的好心疼。曉峰需要在醫院治療。祝福曉峰,早日康復。
回到家后,我進一步感受到了細心對一個幼兒老師是多么重要。
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多數孩子身體不適時,往往不能正確的表述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時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安全就成了幼兒教育活動中的重中之重。日常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觀察孩子的面部表情。教師還應該教育孩子,如果身體感到不舒服要及時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助自己,平時,我們還要和家長溝通好,孩子在家的身體有什么不適,一定如實向老師交代,以便對孩子進行觀察和照顧。
幼兒園觀察記錄6
幼兒園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幼兒獲得知識技能、培養良好情緒情感及社會化的過程,為進一步學習《指南》精神,夯實教師專業理論知識,并將其切實運用到一日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師更快更好地專業化成長,提高我園的保教質量。幼兒園于5月14日進行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重溫學習活動;在多功能室開展了重溫指南,觀看案例,撰寫觀察記錄的學習培訓活動,活動過程中,教師們專心聽,認真記筆記,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通過組織這次集體學習,我們普遍地感覺到作為一名基礎教育,特別是從事學前教學的教師,就要對每一位孩子的發展負責,不僅要深入貫徹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而且還要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自覺地、主動地作為我們實際教育的工作指南。幼兒園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和效果,通過這次帶領我們認真重溫研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讓我們更明白了解孩子的需要。針對幼兒教育各方面的特點,不斷改善教師的教學行為,從根本上推動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
幼兒園觀察記錄7
觀察對象:
藝藝
幼兒性別:
男
觀察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觀察實錄:
這天我班的教學資料是‘印點子。要求幼兒掌握數與物對應的.概念。當我出示第一張數字卡片時藝藝就站起來叫到;‘我明白,我明白’我用語言及時提醒他,說話要舉手。當我出示第二張卡片時他有叫到;‘教師,我明白。’我又提醒了他。之后,我又問了個問題,藝藝依然叫到;教師,我明白,我明白。
觀察分析:
藝藝是個愛動腦筋,要上進的孩子。但比較愛動,老是坐不住平時教師和他講的道理他都懂,也明白自我做的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自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可能和幼兒的年齡特征有關系吧。
措施:
1,首先要讓幼兒了解到自我行為的不足,再從語言與行動上糾正幼兒。
2,幼兒較小,行為易反復,所以要從日常生活中教育。
3,及時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配合。
幼兒園觀察記錄8
觀察背景分析:
這段時間,我班正開始《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探索活動,孩子們對動物表現出很親近的感情,也喜歡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兒行為實錄:
音樂活動《小白兔捉迷藏》開始了,老師扮演了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戴上了胸飾,老師開始讓大家聽一段音樂,音樂剛出來,孩子們有的說:小白兔跳出來玩,有的說:它去拔蘿卜去,還有的說:它去超市買好吃的。老師看到孩子們情緒十分高漲,又提了問題:那你們聽聽后面的音樂,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們一下十分安靜,側著耳朵聽著,有的先說了:“小兔休息一下。”還有的說:“小兔在吃東西了。”只有子瑜說:“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來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著,最后老師做了一個表揚他的'動作,大家應和著他的意見……不過等狼來捉小兔時,大家都變成花、草、樹、石頭等,等狼過來問:你是誰呀?沒有一個說是小兔,子瑜說:“狼是食肉動物,它不喜歡吃草的。”看來孩子們還能區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呢!
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生成了相關食物鏈的問題,也熱衷于討論食草和食肉動物的話題,在與孩子們一起展開生成式主題活動的歷程中,我時時為小班孩子的創造潛能而驚訝和感動;在和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從中學到了很多活生生的知識,這些活動使我的教學實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們也能夠是生成活動的主人。雖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動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僅僅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淀著、積累著。但實踐讓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戲,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真正符合幼兒需要,有利于每個孩子提升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改進措施:
1、在事先的準備上,創設更貼近小班孩子生活經驗的情境,容易激發孩子表達的欲望。
2、教師還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重視個別在集體中表現。
幼兒園觀察記錄9
作為幼兒教師,想要和孩子成為朋友,首先要真正的愛孩子,只有教師愛孩子,才會親近他們,愿意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孩子也如此,只有他感受到了教師對她的愛,他才會信賴老師,依戀老師,愿意接受老師的教導。
當然教師對于孩子的愛不是偏愛,不是溺愛,而是理智的愛。
其次,我們要尊重孩子,孩子雖然是幼稚的個體,思想單純,但他們已有豐富的情感,而且比較敏感。他們也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教師應該給予尊重。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他們也會有愉快和痛苦,也希望有人與之分享!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一種平等的態度,用一種對待朋友的心態來對待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作為幼兒教師,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希望這不只是說說而已,大家踐行!
幼兒園觀察記錄10
幼兒游戲行為實錄:
角色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都紛紛選擇區域進行游戲,陳XX來到了美工區,拿起橡皮泥開始擺弄起來。過了不久,她拿著色紙像發現新大陸似地問我:“老師這個紙要來干嗎?”我沒有直接告訴她,而是打開了她旁邊的示意圖,請她看了看老師制作的“小狗”。她發現小狗是用這個紙做的,于是她也拿起紙開始擺弄起來。她是個領悟力很強的孩子,通過幾次嘗試,一只小狗像模像樣地折出來了。看到她成功了,我遞給了她一支記號筆,她納悶地看著我:“這個要來干嘛?”“給小狗畫上眼睛,它才會活呀。”于是,她用記號筆涂了二個小黑點,一只小狗就這樣活靈活現地出來了。后來我又用膠水,將她的作品貼至草地上,她體驗到了成功,又開始積極嘗試其她小動物制作的方法。
教師觀察與分析:
1、陳XX是一個聰明、求知渴望強的孩子,當她發現有色紙這個材料時,來尋求我的幫助。我沒有直接教授她小狗的折法,而是引導她觀看圖片,欣賞作品,了解制作過程。在她做出小狗后,我又鼓勵她嘗試添畫,豐富作品。最后當我把她的作品粘貼至我們的'美工展示板上時,她高興地笑了。雖然這一舉動很平常,但給孩子帶來了成功、喜悅的感受,從而激發了她想制作不同小動物的興趣。
2、在講評時,我將希希的作品拍成照片,讓大家共同了解涂鴉館除了橡皮泥之外還有許多好玩的材料,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并請希希示范了小狗的折法,將這一好辦法與大家共享,讓更多地孩子愿意嘗試新的材料和玩法。
思考與調整:
1、在美工區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欣賞品,并提供操作步驟圖。
2、教師在觀察和參與中指導,最主要地是能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材料進行創作。
3、在創作的過程中,幼兒遇到了困難,老師要適時引導和點播,從而鼓勵幼兒,肯定其做法。
注:請教師在相應的格子內打上☆(好)○(一般)△(較弱)等符號,以表示該孩子的游戲水平。
幼兒園觀察記錄11
幼兒觀察記錄:不能隨便小便在身上
觀察對象;AA
性別;男
觀察時間;三月二十五日
觀察目的;讓幼兒明白不能隨便小便在身上
觀察狀況;我班AA小朋友是班上年齡最小的一位,他的性格也較內向,平時也不愛說話。他的自尊心也個性強。想要小便也不告訴老師自我一向憋著,最后就只有小在身上。即使小在身上他也不告訴我,當我發現他的`褲子是濕的時問他是不是小便了,他也只是搖頭不說話。于是在幫他換褲子時我就告訴他,AA,我們已經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便要舉手告訴老師你能小在身上哦。而且小便了必須要告訴老師,濕褲子穿著是會生病的。
分析;幼兒年齡較小性格內向在上課時間不敢舉手告訴老師要小便,小在身上后更不好意思說,怕其他小朋友笑話。
措施;
1,正確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小便在身上,想小便要告訴老師。
2,經常詢問該幼兒是否要小便。
3,與家長交流在家也要教育孩子小便必須要告訴老師。
幼兒園觀察記錄12
觀察地點:中二班小舞臺
觀察目的:新學期我們班開設了小舞臺,我們提供了舞臺,背景,表演樂器,服裝,道具,在音樂的選擇上也選擇了一些孩子們學過的歌曲,但孩子們似乎會對這些內容并不感興趣。
實錄:
“現在請小朋友根據早上自己選擇的活動區域去游戲吧!”源源,湘湘,樺樺端著小椅子來到小舞臺前面,打扮了好了之后,樺樺第一個走上了小舞臺,他在小舞臺走著模特步,不停地變化姿勢,可小觀眾們似乎并不感興趣,很快源源和湘湘就聊了起來,“這是我媽媽做的蝴蝶結。”“我媽媽還給我做了副紅色眼鏡呢。”湘湘又拿起一只粉紅色的燈籠,美滋滋地搖來搖去。一會樺樺也走下了舞臺,他摘下帽子,穿上了蜘蛛俠的衣服,拿著“寶劍”,在旁邊不停地擺著動作。看著空空的小舞臺,我提醒源源“源源,你不去表演節目嗎?”等到源源站在小舞臺,“你想唱什么歌呢?”“老師,我想跳小蘋果。”“啊!”源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還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隨著音樂響起,源源開心地扭了起來。很快成成和妮妮,琳琳幾名幼兒都圍了過來,也跟著在舞臺下面扭了起來。音樂結束了,成成對著我說:“老師,我也想跳小蘋果。”
分析與措施:
孩子們在舞臺的表演也許只有幾分鐘,但是卻能夠體現出孩子們平時的表達表現水平,習慣培養,大膽自信等多方面素養。在音樂的提供上我們選擇了孩子們當下學習過的歌曲,認為幼兒比較熟悉,同時引導幼兒在音樂區中實行表演和鞏固。但內容單調,并不能充分吸引幼兒的眼球,激發幼兒的參與的興趣,導致他們并沒有表演的意識,更多的是喜歡裝扮行為。
我們需要調動現場的氣氛,注重投放節目的豐富性,來激發每個孩子的'參與度。首先,節目的內容要豐富,要包括音樂的各個方面的表現形式,比如歌唱、節奏、舞蹈、時裝表演等等。其次在音樂區表演節目的選擇上也要首先從幼兒的興趣出發。選擇幼兒當前感興趣的歌曲(或者節奏、舞蹈),比如《小蘋果》《健康歌》等,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的興趣,除此之外,孩子們對于自己熟悉的學習過的歌曲(節奏、舞蹈)也會非常感興趣,一遍又一遍地表演,對于以后有可能會學習到音樂,老師也能夠事先投放進去,引導幼兒在音樂區中先行熟悉旋律,為以后集體教學活動做準備。投放的節目既有幼兒感興趣的、熟悉的,又有幼兒需要提前學習的,既滿足了幼兒當前的需求,又激發了幼兒的挑戰性。
幼兒園觀察記錄13
幼兒觀察記錄:讓幼兒改掉咬手指的壞毛病
觀察對象;佳佳
觀察時間;20xx年11月30號
觀察環境;教室
觀察目的:讓幼兒改掉咬手指的壞毛病
觀察實錄:每個星期一在給幼兒剪指甲時我都會發現有些幼兒的手指甲總是光禿禿的`,有的還破了皮,尤其是我班佳佳,之后我發現他總是在上課時開小差,把手放在嘴里咬,咬的光禿禿的
觀察分析:咬指甲是很多幼兒的壞習慣,幼兒還小,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喜歡咬指甲玩,還有的幼兒以咬指甲為樂用來消遣,由此養成了不良習慣.
教育措施:
1,在班上給幼兒講一些健康常識,讓幼兒明白咬指甲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要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2,在發現孩子咬指甲時及時糾正.
幼兒園觀察記錄14
這個問題可以引起分類和相對性的認識,并由此可以幫助幼兒學習收集信息,增長見識。——從幼兒爭論中生成的教學活動
在小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的一次繪畫“小螞蟻”中,有一位幼兒輕輕地說:“螞蟻是壞的。”馬上有另一位幼兒大聲地說:“老師,燦燦說螞蟻是壞的。”“螞蟻是好的。”又有一位小朋友發出聲音,“好的”“壞的”……這一下教室里熱鬧非凡,把原先安靜的秩序全都打亂了,只見有些幼兒例舉了事例“我家前幾天爬滿了螞蟻,媽媽讓我一起消滅它。”“白蟻會把屋子都啃掉。”“螞蟻會松土”“螞蟻會吃小蟲子呢。”于是大家紛紛對爭論產生了興趣,螞蟻是好是壞的焦點落到了我的身上,大家的目光充滿了期待,對于小班幼兒的這種爭論,我覺得猶為可貴,特別是大部分幼兒都參與了爭論之中,于是我說:“螞蟻的種類很多,讓我們從今天開始關注這種小動物,查查資料、問問爸媽,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小朋友今天根據自己的判斷畫出你心目中的小螞蟻。”活動繼續進行,在結束時,我發現有些孩子的作品黑乎乎,有些作品顏色非常漂亮,有些作品有些雜亂。原來他們是用色彩和線條代表自己的觀點呢。我也就此形成活動方案,引領幼兒上網查找有關螞蟻知識的網頁;下載有關螞蟻的一些圖片(包括生長圖、生活習性、不同種類);制成相關的拼圖投入區域中;與家長一道帶領幼兒尋找、觀察螞蟻,在次基礎上還專門組織了一次關于“螞蟻”的.集體教學活動。
分析
幼兒在活動中的爭論是幼兒積極思維的表現,反映了幼兒的認知需要,也是教師介入的必要時機,同時教師非常重視聆聽幼兒的對話,從對話中判斷幼兒當前興趣的價值性,并把幼兒在對話中所反映的幼稚理論和認知沖突作為教師教育策略的依據,就此順應幼兒生成了以后的活動方案。以上案例中教師當場做出的判斷是:
(1)不必馬上回答結果,因為“好的與壞的”的簡單回答打發孩子很容易(因為教師的回答往往具有權威性),但幼兒并不會因此受益。而當時正在美術活動中,預設的和生成的并沒有完全游離,因此先把自己的判斷暫時留在作品中,可與以后的認知形成對比。
(2)爭論的問題具有深入的價值和可能。這個問題可以引起分類和相對性的認識,并由此可以幫助幼兒學習收集信息,增長見識。
幼兒園觀察記錄15
觀察實錄:小衡今天選擇了自主角色游戲并當起了電影院的老板,他選了笑笑和小琦當電影院的員工,游戲開始前,他先跟笑笑說:“你跟小琦去畫計劃表吧,我來做座位號。”笑笑按照老板的要求開始畫計劃表規定價格,小衡根據電影的內容畫了好幾張電影票并且寫上了不同的座位號。電影院的生意很好,小琦負責檢票,小衡負責播放。小衡放了一分多鐘后就暫停了電影說結束了,顧客開始不滿電影被暫停與老板吵了起來。
行為分析:
小衡是一個做事有計劃的孩子,從他游戲的行為中可以發現,他招收員工后可以清晰合理地給她們安排各個工作進行分工合作。他的游戲經驗比較豐富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也較高,所以在開展新游戲時是比較順利的。但在游戲過程中,為了不讓外面的顧客等待就暫停了正在播放的電影,與顧客發生了矛盾。小衡沒有為現在觀影的顧客考慮,脫離了現實生活經驗,所以導致了游戲的中斷。
指導與調整:
1.梳理幼兒游戲經驗,在游戲發生矛盾后我首先考慮了材料的投放,在電影院中播放的'電影都在3分鐘左右,不存在電影太長的問題,在游戲中,小衡是老板,看見顧客在外等待便想直接中斷電影,開始第二場,所以引發了與正在觀影中顧客的矛盾。在游戲后我與小衡和其他小朋友們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電影的經驗。如在本場電影開場后,買了票的顧客是否能進入電影播放廳看電影?在電影院看電影會中途停止嗎?電影院還有哪些服務可以提供等等問題,通過討論交流和分享來豐富幼兒的經驗。
2.豐富幼兒交往經驗。在游戲中,由于小衡的操作不當,與其他小朋友發生了爭吵,出現了消極情緒。在游戲結束后,我與小衡單獨進行了溝通,在游戲組織方面,小衡是很有條理的,但在發生矛盾時應該要采取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我通過情境回憶,與小衡一起討論事情還有哪些解決方法,幫助其豐富交往經驗。
【幼兒園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觀察記錄幼兒園05-18
幼兒園觀察記錄11-01
最新大班觀察記錄大班觀察記錄08-22
幼兒園觀察記錄【推薦】11-23
幼兒園觀察記錄【薦】11-24
【熱門】幼兒園觀察記錄11-24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11-20
幼兒園幼兒觀察記錄11-21
精品幼兒園觀察記錄02-14
幼兒園優秀觀察記錄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