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熱)小班區域觀察記錄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
觀察對象:
小徐
觀察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觀察目的:
了解該幼兒與同伴的交往情況及自理能力。
觀察事件: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來到運動場地,有的開始運輪胎來搭建自己喜歡的游戲場地,有的。開始在架好的木梯上有序的`攀爬,而小徐卻站在場地的一邊不知該干什么,也沒有加入同伴的游戲,這時,和她同組的一名幼兒喊道:“小徐,快來和我們一起玩。”聽到同伴的呼喚,小徐頓時臉上露出了笑容,她朝同伴走了過去,和她們一起玩起了游戲。
“起床了”,小朋友聽到我的聲音馬上都坐了起來,開始穿自己的衣服、褲子,小徐也不例外,她動作較其他同伴稍顯慢些,待其他同伴一個個都已來到自己的座位時,小徐卻在床邊蹲著,我以為她在穿鞋子,走近一看,她已經穿好鞋子了,可她為什么不出去呢?我催促她快點出來,她這才慢吞吞地從午睡室走了出來,邊走邊看她的鞋子,是在確認有沒有穿錯嗎?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2
觀察背景:
小馨是一個三歲半的小女生,平時只是奶奶帶著,媽媽工作很忙,偶爾會休息,爸爸就是基本不在家,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和奶奶來送小馨,媽媽就是一萬個不放心,交待我們她的牙齒不好,吃東西會很難吃,她做事的時候還很慢,讓我們督促他一點,她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讓我們多關注一點。確實剛上幾天的時候她出現了媽媽說的這一系列的問題,吃飯不好,不會主動問老師要東西,不交流,別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小女生等等,不過最為嚴重的還是她到現在為止都不認識自己的學號。
觀察實錄:
鏡頭一:還沒來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告知家長孩子的學號,以便家長在家里幫忙孩子認識小馨剛來幼兒園的時候總是拿錯杯子,找不到小椅子,毛巾,凡是有學號的東西她都找不到,我們問他幾號的時候,她只會說“嗯?我是幾號?”反問我們。
鏡頭二:吃水果吃飯的時候,老師會說,“小女生先來拿水果,小男生再來,但是每次小男生都拿完了,小馨還沒過來,問他為什么不過來拿水果他也總是會回答“嗯?什么?”
分析及措施:
分析:
1.小馨對于自己的學號很懵懂,但是可能奶奶在家里也和小馨說過,他自己是多少號,但是小馨只是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因為奶奶的文化并不高,所以他可能覺得她教了,但是不知道小馨學會了沒有,在幼兒園的話,因為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小馨又是適應能力很差的'人,所以一問她是多少號的時候他就很懵,她到底是多少號,就分不清了。
2.因為這是認知的問題,小馨不僅對自己的學號很模糊,也對自己是那男女生的問題很模糊,所以導致老師問男女生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還是小女生,加上從小都是奶奶帶著,可能也沒有認真的教過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區別。
措施:
1.趁小馨媽媽偶爾休息來送小馨的時候,和媽媽溝通過,媽媽說確實對孩子的陪伴很少,所以大多數都是奶奶在操辦一些事情,奶奶呢,還有很多東西不懂,所以導致了現在小馨的認知能力不是很好,和小馨媽媽說了小馨不認識學號,不知道是小男生小女生的問題以后,媽媽說回到家自己重新教給小馨。
2.配合媽媽在家教給小馨認識自己的學號,在幼兒園我們也會給小馨的學號增加一些小標示,更加有辯認讀,每次分水果的時候,也會特意的提高女生的聲音,讓小馨意識到是再叫自己了。
效果及反思:
小馨從剛開始到現在是有進步的,剛開始對自己的號是一無所知,在家加強了認識和增加在幼兒園的標示以后,開始認識自己的號碼,現在不用有小標示都會認識自己的號碼了。
其實孩子的認知慢和家長的教育有著非常大的關系,通過和家長的溝通,媽媽也意識到了缺少陪伴是有多嚴重,所以現在媽媽也盡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孩子,參與孩子的成長。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3
時間:20xx.03.28
區角名:娃娃家
班級:小二班
記錄教師:王xx
去娃娃家啦,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是小班孩子對家的寄托,是個溫馨的被窩。站在娃娃家門外一眼望去,娃娃家很熱鬧: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寶寶,并且各有分工,媽媽在廚房辛勤地做飯,為家人準備午餐。爸爸在書房工作,用電腦呢!哥哥在客廳看電視,哦!是小朋友最喜歡看的《熊大熊二》,不時還露出笑臉,今日天氣有點熱,順手把空調開了;姐姐在臥室里擺放著洋娃娃呢,是在幫娃娃換衣服、梳頭發吧!寶寶在干嘛呢,在睡覺......
分析與反思
娃娃家,小班孩子的最愛。可是最近發現孩子不再那么感興趣了,是他們長大了,不在需要這個情感寄托了嗎?其實不是,而是教師對他們進入娃娃家太隨意了。并且作為一個獨立的娃娃家區域,過于單調,如果能有幾個平行的`家庭就好了,就會有更多的游戲生成,像串門做客、交往就更趣味了。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4
觀察時間:
3月30日
觀察地點:
晨間區域、日常人際交往
觀察資料:
本月,昀昀的常規意識不太好,常常自我分心,舉手明顯沒有中班上學期那么進取,所以其它小朋友都不太愿意和昀昀一齊玩,從昀昀的角度出發,可能是想和小朋友一齊玩,可是由于表達不清,又不明白用什么方式。經過觀察我發現,昀昀很喜歡當圖書管理員,只是每次都會很兇,小朋友稍微說了一些話就立刻把書收掉了。
12 在區域活動中,昀昀還是沒有很明顯的選擇意識,區域開始后,就到每一個地方轉轉看看,看看其它小朋友是怎樣玩的,如果有興趣會坐下來玩一玩,或者繼續轉轉看看,在教師的指導下比較喜歡去美術區,這次美術區正好是畫大馬路上的東西,在給她講清楚要求后,能夠定心的坐下來畫一畫。昀昀媽媽也很重視孩子口齒不清的問題,所以在園外報名了語言培訓課。語訓課的主題正好是汽車,所以她畫起來也相對熟練,畫完以后還涂色,邊涂還講
“汽車”“汽車”,還給我介紹說這是“消防車”“119”發音很清楚,畫完的汽車要求要剪下來,固定到馬路的模板上,跟她講了幾遍,都沒有效果,她很執著的指著她的畫要放到衣帽柜里去,表情嚴肅的'說:“我想要帶回家”。整個美術區的時間都能堅持坐定,畫完后還有很歡樂的滿足感
在有一次的晨間桌面游戲中,由于下雨,所以能夠多搭一會,還能夠請小朋友介紹,幾個小朋友拿了自我搭的玩具到前面來介紹后,昀昀也舉手了,很難得,我就請她來介紹,她拿著自我的玩具,不太清楚的說是“月餅”,聽了幾次才聽清楚,在我的帶領下,小朋友拍拍手表揚了她,并且請她和其它介紹玩具的小朋友一樣,把玩具放到自然角上展示,那天早上,昀昀開心了好久!
分析與措施:
由于喜歡畫畫,所以昀昀對于美術區很感興趣,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去漫無目的的畫一畫,如果以后區域中,有意識的引導她去參加一些閱讀區,看圖講述,讓她有機會說,也鍛煉鍛煉她其它的本事。
13 盡管,昀昀是個表達本事比較差的小朋友,可是從日常觀察中發現昀昀還是很渴望和大家一樣需要交流和鼓勵,只是昀昀在交往的過程中似乎沒有注意到方法,我也將觀察資料及時與昀昀媽媽進行溝通,并達成一致——對于她有提高的地方就應當及時的表揚鼓勵!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5
觀察地點:編織區
實地記錄:編織區的嘉杰小朋友正在用玉米皮聚精會神的編辮子,可每當編到接頭的地方,就用左手拿著玉米皮笨拙的向里面塞,并且也不管其它的幾股玉米皮,就亂七八糟的編起來;梁慧楠小朋友當編到接頭的地方時,一連幾次都接不進去,就是接進去,用手一編又掉出來了,還有的干脆想放棄,不編了。
評析:針對幼兒遇到困難就想放棄的跡象,我采取了鼓勵、對幼兒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并給幼兒講述了《烏鴉喝水》的故事,使幼兒懂得了面對困難只有勇于嘗試、堅持不懈、不輕易放棄,才能戰勝困難的道理。在接下來的幾次區域活動中,我發現編織區的幼兒逐漸增多,并且編織的又快又好,基本沒有斷頭的現象。有時幼兒還會幾個一組以比賽的形式編織,看著孩子們編織的那么投入,拿著自己的作品快樂的玩耍,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6
區域名稱:
娃娃家
觀察時間:
材料提供:
娃娃衣服、柜子等
觀察記錄:
早餐過后,幼兒像往常一樣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一進區蔓蔓就發現娃娃家新增了幾件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興奮地說:“我也有,這件衣服。”田田聽到蔓蔓的說話就走了過來,“小娃娃的衣服”她馬上拿起衣服給娃娃穿,蔓蔓也抱起了一個大布娃娃,她一邊給娃娃套一袖一邊對田田說:“天冷了,娃娃要穿衣服了,是嗎?”田田答道:“是啊,不穿衣服娃娃會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針的。”說完,他們各自忙著給娃娃穿衣服。田田的.娃娃小,她一會就給娃娃穿好了。蔓蔓的娃娃大,有一邊衣袖怎么也穿不進焦急起來,田田這時轉過來幫蔓蔓,并和蔓蔓一起把娃娃的手往衣袖里套。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7
觀察目的:娃娃家角色的分配
觀察對象:“娃娃家”的五位幼兒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5日區域活動時間
觀察地點:小三班教室 “娃娃家”
觀察實錄:
今天是第三組的小朋友玩娃娃家。娃娃家的角色牌有5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寶寶。孩子們進區后,一會兒傳來了爭吵的聲音,“我要當媽媽,我也要了當媽媽”,原來是欣欣和萱怡小朋友都爭著當媽媽了,而其他三位小朋友都已經戴好了角色牌,睜著大眼睛看著這兩位小朋友。我一走近,小朋友們馬上用求助的目光看著我。
我蹲下身子問欣欣和萱怡:“你們為什么都要當媽媽呢?”萱怡搶先回答:“因為我平時最喜歡媽媽,我覺得當媽媽好玩一些。”欣欣也說:“我也喜歡當媽媽。”
想到我們剛剛學過的一首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就對娃娃家的寶寶說:“那我們先來朗誦剛學過的《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的兒歌吧!”孩子們馬上大聲的念起了兒歌,兒歌念完,我馬上問:“為什么說是幸福的家呀?家里有些什么人呢?”一旁的“爺爺”鉦文說:“有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爸爸泓博”也在一邊補充道:“還有小朋友呀!”我接著說:“對啦!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是因為我們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起相親又相愛!”梵希點點頭說:“我家也是的。”小朋友們都點點頭,我接著說:“在我們的家里,每一個人都很重要,今天娃娃家的寶寶們也是一家人,小朋友們要當好每一個角色,我們來試試當不同的角色好不好?”小朋友都說好。我轉過頭看看邊上那三個戴好角色牌的小朋友說:“爺爺、爸爸、和小朋友真棒,不爭不搶的選好自己的角色。”我又看看欣欣和萱怡說:“老師提個建議,今天萱怡來當‘媽媽’, 欣欣當‘奶奶’,到下一次游戲的時候我們就互換角色,看看誰當的‘媽媽’或者‘奶奶’當的好?可以嗎?”通過調節和勸說,萱怡最終當上了“媽媽”, 欣欣當上了“奶奶”。剛開始“奶奶”還撅著小嘴巴,可過了一會兒,“奶奶”就開心的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觀察分析:
1.孩子們到娃娃家,已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如:自己選擇角色,戴好了角色牌。)
2.我們有時經常會問孩子最喜歡家里的誰?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媽媽。雖然小班的孩子還不能用語言去表達,但孩子們心中就是覺的媽媽是溫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奶奶在孩子們的心中分量比媽媽要稍遜色一些。所以當有“媽媽”和“奶奶”的角色選擇的時候,就會出現以上案例中的一幕:兩個孩子都爭選當“媽媽”的角色。
3.我最初是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主的權利,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角色,所以讓“娃娃家”的孩子們自選角色牌。其實孩子們對于角色扮演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有的孩子碰到自己的'喜歡的角色就會爭論不休,這也與孩子的自我為中心的狀態有關。
調整措施:
1.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加強孩子的親情觀念的培養,知道家里的成員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戲中出現問題,教師要及時的出現,并用親切的語言和適宜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比如:兩個孩子都爭選“媽媽”的角色,我及時的用念兒歌的方式,讓孩子停止了爭吵。并加以提問,加深孩子們對家庭角色的認識。
3.教師還是要引導孩子自己去分配角色,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擔當什么樣的角色。我用建議的方式讓兩位孩子協商和分配誰當“媽媽”,雖然孩子剛開始還是有點不高興,但當孩子的投入到游戲當中的時候,能馬上忘掉不開心,這也是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
4.小班孩子在自選角色這個規則意識上是比較薄弱的,孩子無法協商角色的選擇時,教師要酌情參與指導,制定輪換角色的規則,并用圖片的形式記載孩子表演過角色的軌跡,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擔任自己喜歡的角色。當孩子得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時,要給孩子提出游戲的要求,讓孩子學會珍惜自己的機會,同時對能自主協商分配角色和謙讓的小朋友進行表揚。幫助小朋友逐步學會協商、合作,學會克制自己,遵守規則。加強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5.在評價環節,運用情景再現法,讓全班孩子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把遵守規則內化,逐步培養他們自愿、自覺的遵守輪換規則的好習慣。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8
觀察地點:美術區
實地記錄:走進美術區,開始畫畫。卻陳志信不像其他的`男孩子一樣安靜地在一處畫畫,反而和幾個男孩子一起相互追逐,直到戶外活動結束。
評析:陳志信有時很文靜,不夠大膽。有時很活潑,戶外活動時,他跑的最快,說話聲音也很大,老師沒有去制止,目的是讓他能夠更加自信,勇敢一些。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9
觀察地點:益智區
實地記錄:xxx小朋友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今天,又到小朋友進區域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xxx小朋友一個人站在旁邊。我就問他:“xxx:你怎么不進區域玩啊?”他說:“我不想玩。”我說:“區域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進區域玩,好不好?”他點點頭。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樣與小朋友一起玩。
評價:由于xxx的'父母很少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樣和同伴一起玩。當他看到小朋友們都進了區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樣去和他們一起玩。只有一個人站在旁邊看著小朋友玩。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0
觀察對象:姜涵潤 阮怡澤 王雨欣 黃文爍。班級:小(2)班 時間:20xx、5、22 觀察區域:美工區 觀察者:魏曉靜
過程描述
區域活動開始了,姜涵潤隨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皺紋紙看了起來,阮怡澤和王雨欣,黃文爍,張逸軒也來到了桌子面前,他們分別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皺紋紙,他們顯得非常開心。今天的美工區是要小朋友們用手中的皺紋紙在白紙上用雙面膠粘出美麗的花,桌面上已經擺放好了白紙、雙面膠、皺紋紙。王雨欣和黃文爍分別欣賞著自己拿到的皺紋紙,還念念自語的說著要粘五顏六色的。她們兩個已經開始做了,姜涵潤看了一下周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現在觀察她的我,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我走過去說“一會兒老師要來你的“花園”賞花昂?”姜涵潤立馬提起精神頭來了,她看看別的小朋友在把皺紋紙往雙面膠上粘,她試著也做起花來。她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對老師的依賴心理很強,可是當她聽到我要來欣賞她的.花園時,她顯得異常興奮,好像接受了一個使命一樣,一絲不茍的做起來,不一會,她就在白紙上粘了滿滿的花。她滿意的拿著自己做的花,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誰的比較好看。
分析
特點: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操作內容。這樣的幼兒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總認為自己不能獨自完成任務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喜歡身邊有教師的陪伴,需要教師在一旁不斷地給予肯定或鼓勵,才能完成操作內容,一旦完成了操作就興奮不已。
分析:從案例中,姜涵潤看了一下周圍的小朋友,拿著皺紋紙在摸頭思考,可是她還是沒有動手撕紙。這時候她發現在觀察她的我,馬上叫道“老師老師,我不會!具有一定的依賴性,還未經過操作就認為自己不會。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體驗所困擾,很有可能會放棄活動。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務,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導策略
1、了解需要,直接建議。以直接建議的方式,讓幼兒主觀地選擇自己所喜愛、興趣的活動內容。幫助幼兒形成獨立、自主的個性。
2、適當的鼓勵,使之獨立完成操作。教師可利用幼兒喜歡表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予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滿意的點頭,逐步消除她們的依賴心理,從而提高她們自主操作的信心。所以,教師的鼓勵和賞識有時候是幼兒進行自主學習的動力。針對一些年齡小,依賴心強,不愿參與活動,活動中不積極、不主動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用鼓勵的眼神、肢體動作提醒她,給她充足的空間表現、展示自己,并對她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使她對自己充滿自信,從而萌發表現的欲望。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1
時間
3.12午時14時20分
觀察狀況記錄
幼兒在樂樂超市的貨架上畫了很多蘋果,連線連到了數字2上,數字與蘋果的數量不一樣,教師詢問為什么要畫這么多蘋果,幼兒說喜歡.這個貨架為什么連到2上,幼兒說不明白.
評價與分析
幼兒對教師的要求不明白,只是靠自我的意愿做,要讓幼兒明白蘋果和2是有關系的
教師介入策略
教師指導幼兒了解架子上的'水果數量和數字一樣多才連在一齊,這個架子和2連在一齊,所以就應畫兩個蘋果.
改善措施及目標
能手口一致的點數,并且把貨架物品的數量和相應的數字連在一齊.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2
觀察對象:徐xx
觀察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觀察目的:了解該幼兒與同伴的交往情況及自理能力。
觀察事件:
戶外活動時,小朋友來到運動場地,有的開始運輪胎來搭建自己喜歡的游戲場地,有的開始在架好的木梯上有序的攀爬,而徐xx卻站在場地的一邊不知該干什么,也沒有加入同伴的游戲,這時,和她同組的一名幼兒喊道:“xxxx,快來和我們一起玩。”聽到同伴的'呼喚,徐xx頓時臉上露出了笑容,她朝同伴走了過去,和她們一起玩起了游戲。
“起床了”,小朋友聽到我的聲音馬上都坐了起來,開始穿自己的衣服、褲子,徐xx也不例外,她動作較其他同伴稍顯慢些,待其他同伴一個個都已來到自己的座位時,徐xx卻在床邊蹲著,我以為她在穿鞋子,走近一看,她已經穿好鞋子了,可她為什么不出去呢?我催促她快點出來,她這才慢吞吞地從午睡室走了出來,邊走邊看她的鞋子,是在確認有沒有穿錯嗎?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3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挑食
觀察對象:xx
觀察時間:20xx.9.21
觀察地點:小四班活動室
今日,我們吃的是面條。xx小朋友也不著急著吃,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條湯,放在嘴邊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無數口湯可是就是不吃面條。我走過去,對他輕輕地說:“我們要使勁吃飯,吃的多身體好,長的高的。”聽完后,他說:“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會長很高很高的。”我說:“對!我們xx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我吃飯了!”聽完,他開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條放入嘴中。這時,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條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不再東張西望,一向盯著我的勺子什么時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幾口他說:“我要自我吃。”我便表揚了他,他很高興,不一會兒一碗面條就吃完了。拿著碗來到我面前大聲說:“教師,我都吃完了。”我表揚了他,發給他一朵小紅花,并且要求他以后爭取在家里也這樣。他點點頭,十分高興,不時拿著小紅花給別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為分析:從今日觀察的情景看來,xx小朋友在家里長久養成了一種“飯來張口”的習慣,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懶得自我吃飯。他吃飯時對他人存在著依靠性,這與他長期由奶奶喂養有必須關系。可是在今日教師的喂飯過程中,他是比較有目的`性的在吃飯,并且主動要求自我吃飯,這比過去有很大的提高。當教師表揚他時候,他十分高興,說明獎勵對他很有幫忙,今后要多多對他進行鼓勵。
小結: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多是自幼逐漸培養的。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營養均衡,身體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發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飲食習慣不好的孩子,身體較弱。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僅靠教師單方面的努力還是不行的,家長也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引導孩子構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家庭膳食中,為幼兒的全面營養做些努力。要教育、幫忙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4
觀察記錄:我帶著局部小朋友去我園的公共區域社會體驗區進行區域活動,孩子們可快樂了,來到區域入口處,我開始介紹各區域的玩法與規則,隨后讓他們選取各自喜歡的區域玩兒.灼灼一開始選取理發店,一手拿起吹風機一手拿起梳子,又是吹呢又在梳;不一會兒,就跑去愛心醫院的區域進行活動了,只見她拿起小針管〔兒童玩具〕,對樂樂〔我班比擬淘氣的孩子〕說:快點過來,教師說了在外面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要遵守游戲的規則,能不能到處亂跑,摔跤了怎樣辦?再不聽話,我就帶你到保健室打一針,看你還跑不?我聽了只想笑,心里頓時一愣.
分析與思考:
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孩子們都在細心地觀察,并且模仿.灼灼剛剛的一席話,好似就是我平時的縮影,因為我平時經常這樣教育小樂樂.此事不由得我深思: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人師表,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對我們敲醒了警鐘.幼兒的是非分辨潛力較薄弱,他們分不清教師只是嚇唬嚇唬樂樂,讓他遵守規則不做危險的事情,如果一旦教師引導不當,那么幼兒便會有暴力傾向.所以,需要教師正面的、正確的引導.
啟示:
人之初,性本善!每位孩子出生時都是一樣的沒有優秀與拙劣之分,關鍵是后天的引導與教育,良好的`教育能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會讓孩子誤入歧途.所以,對于為人師表的我們來說,高尚的師德素質、精湛的文化素養至關重要.教師的語言就應禮貌有修養,溫文爾雅,如何以鼓勵性的有效語言正確引導孩子,改掉自我平時的口頭禪,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深思的問題.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5
區域名稱:娃娃家
觀察時間:20xx年五月
材料提供:娃娃衣服、柜子等
觀察記錄:早餐過后,幼兒像往常一樣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一進區蔓蔓就發現娃娃家新增了幾件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興奮地說:“我也有,這件衣服。”田田聽到蔓蔓的說話就走了過來,“小娃娃的衣服”她馬上拿起衣服給娃娃穿,蔓蔓也抱起了一個大布娃娃,她一邊給娃娃套一袖一邊對田田說:“天冷了,娃娃要穿衣服了,是嗎?”田田答道:“是啊,不穿衣服娃娃會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針的。”說完,他們各自忙著給娃娃穿衣服。田田的娃娃小,她一會就給娃娃穿好了。蔓蔓的娃娃大,有一邊衣袖怎么也穿不進焦急起來,田田這時轉過來幫蔓蔓,并和蔓蔓一起把娃娃的手往衣袖里套。
區域名稱:小動物的家
觀察時間:20xx、6
材料投放:可樂瓶制成的各種動物
觀察記錄:
為了讓幼兒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會關心愛護小動物。我悄悄將材料放入了活動區。早餐過后,幼兒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貝貝和天天一同來到小貓、小狗、小兔前,拿起來看了看,貝貝把小貓、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籃里東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后,將小狗轉了一圈,突然發現旁邊有食物,他拿起一個蘿卜就往小狗嘴里放,嘴里自言自語的`說:“我給你吃東西。”接著又從籃里順手拿起一塊骨頭,放入小狗嘴里。當他拿起第三個食物蘿卜時,他停下了手看了看,開始翻食物的籃子一邊翻一邊說:“蘿卜 、骨頭、小魚。”于是他換了一塊骨頭放入小狗的嘴里。玩了一會,他又拿起小貓來喂,這時他發現了勺子,他試著拿勺子喂小魚。貝貝在活動區里轉了一圈后,見天天在喂小貓,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喂食,覺得挺好玩也抱起一只小貓來喂。他找了找沒見有勺子,就一把搶過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師,他搶我的勺子。”我馬上走過去,只聽貝貝嘟喃著“我沒有勺子喂小貓了。”我忙對他說:“那我們來找找還有什么工具可以用來喂小貓?”貝貝看了看籃子,搖了搖頭“沒有了”我拿起一個鑷子說:“試試看,鑷子行不行?”貝貝拿著鑷子慢慢地夾起了一條魚,放入了小貓的嘴里。“老師,我喂小貓吃魚了。”貝貝高興的叫了起來。天天看到后,也跟著換了鑷子夾魚。
分析:
區域活動
內容、材料豐富,有利于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并適于幼兒個別溝通的優勢,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同時使
教師
能在幼兒自主游戲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觀察幼兒,及時滿足個體的不同需要。
貝貝對游戲材料進行無意識地罷弄,較長時間東看看,西瞧瞧,我認為作為教師應不急于引導,而給予他們充分探索的時間,讓他們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的材料,以培養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爭搶,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證了游戲的正常進行。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區域觀察記錄07-11
區域觀察記錄小班09-30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0-26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1-08
(精選)小班區域觀察記錄08-22
(經典)小班區域觀察記錄08-26
[推薦]小班區域觀察記錄07-17
區域觀察記錄小班(熱)07-22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范文03-30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優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