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聽課記錄(通用25篇)
記錄是一個漢語詞語,指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等通過一定的手段保留下來,并作為信息傳遞開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學聽課記錄,歡迎閱讀。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
一、教學目標:
1、區別1——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并理解其含義。
2、能進行10以內單數和雙數的轉換。
3、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的參加數學游戲。
二、教學準備:
帶10以內數字的'蘿卜圖片若干;貼有單數、雙數標記的紙箱;單數和雙數汽車多輛;音樂《拔蘿卜》。
三、教學過程:
1、拔蘿卜:
教師以談話形式導入“拔蘿卜”。(這里可播放小段音樂《拔蘿卜》,調節課堂氣氛,激發幼兒興趣。)
2、數蘿卜:
1、教師展示六行蘿卜圖片,請幼兒觀察。
2、教師依次提問,請幼兒一起回答:(為以后的給蘿卜找朋友打基礎)
(1)、數一數一共有幾行蘿卜?
幼兒回答:6行。
(2)、數一數每行有幾個蘿卜?
幼兒依次回答:1個、兩個、3個、4個、5個、6個。教師依次把數字1、2、3、4、5、6寫在相應的位置。
3、給蘿卜找朋友:
(1)、教師說明給蘿卜找朋友的要求:兩個蘿卜一組圈在一起。
(2)、分別請幼兒按要求圈出每行的蘿卜。(每圈一行教師都要嚴格把控,并及時和幼兒研討,使幼兒正確理解單數和雙數,突出教學重點。)
教師小結:兩個蘿卜一組圈在一起,不能找到好朋友的是單數,能找到好朋友的是雙數。圖上的單數有1、3、5,雙數有2、4、6。
4、擺蘿卜:(深入探究7——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及體驗單雙數的轉換,以此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單雙數的理解與應用,突破教學重難點。)
(1)、請幼兒拿出小椅子下面的蘿卜圖片,先擺好6個蘿卜,請幼兒給蘿卜兩個兩個找朋友。
擺好后請幼兒匯報結果:6個蘿卜,2個2個找朋友,沒有剩下,它是雙數。
(2)、教師提問:怎樣變成7個蘿卜?
幼兒回答:“添上一個。”
教師提問:請幼兒給蘿卜兩個兩個找朋友,會怎樣?
幼兒之后回答:2個2個找朋友,剩下1個,它是單數。
教師按以上方法,依次進行到給10個蘿卜。
最后師幼總結:10以內的單數有:1、3、5、7、9、10以內的雙數有:2、4、6、8、10。
5、收蘿卜:(鞏固練習,初步驗收教學成果。)
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1)、選四名小朋友分別背上標有單數、雙數的小筐。
(2)、其他小朋友一起拔地上的蘿卜,經過自己判斷蘿卜上的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后,再放入對應的筐里。
開始收蘿卜。
需要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游戲結果,如發現錯放的請幼兒一起糾錯并改正。
三、課堂延伸:(加深幼兒對單雙數的認識、理解、鞏固與應用)
運蘿卜:
先有教師說明游戲規則:請小朋友分組將單數蘿卜和雙數蘿卜分別運到單數汽車和雙數汽車上。
然后游戲開始,教師巡視,檢查幼兒游戲成果。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2
師出示幻燈片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長大了當一名質檢員,有2個乒乓球,其中有一個不是2.7克,次品較輕,怎么找出這個次品?
師:什么是次品?
生:次品是偏輕或偏重,只要沒達到2.7克,都是次品
師(拿出兩個乒乓球):你知道那個是次品嗎?
生(齊):不知道。
師:放在那里我們能不能看出來呢?
生:①臟的那個。②爛的那個。
師:那么我們就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是什么呢?
生(齊):天平!
師:誰來說說給你一個天平,你會怎么辦?
生:用天平秤,一邊放一個乒乓球。
學生上講臺扮演天平,兩只手當作天平的兩個盤,學生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
師:同學們,你們看后認為那邊偏輕呢?
生:手在上面的那邊偏輕。
師:左邊翹起來了,說明什么呢?
生:說明要輕一些,輕一些就代表是次品。
師:我們用天平來秤物體,一邊高一邊低,說明有一個是次品,如果兩邊都平衡了的話,有沒有次品呢?
生:沒有。
師:那么兩個大家會不會找?
生:會。
老師用幻燈片展示兩個乒乓球怎么來找次品。
師:這是兩個乒乓球,那如果三個乒乓球又該怎么找呢?
生:秤兩次。
師:那剛才我們用了幾次找到了次品?
生:一次。
老師利用幻燈片演示怎么來秤。
師:那三個乒乓球,我們把它分了幾份來秤的'呢?
生:三份。
生:盤子一邊一個,還有剩下的一個,所以是分成了三份。
師:分成了三份,怎么秤的呢?同學們回憶一下。
生:如果平衡,那剩下的那個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輕的那個就是次品。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3
一、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我們先來聽一個童話故事:
在螞蟻王國里有一座小橋。有一天,一陣狂風把小一個扶手給刮斷了。這可怎么辦呢?小螞蟻們準備再用木頭做一根扶手。小朋友,你們知道扶手有多長嗎?
生:不知道
師:扶手到底有多長呢?我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樣長的小棒。哪位小朋友愿意用我盤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長?
生1選用棋子,擺出來有5個棋子那么長。
生2選用回形針,擺出來有6個回形針那么長。
生3選用正方體,擺出來有4個正方體那么長。
2、質疑
師:這可奇怪了,同樣長的扶手,可量出來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生:是因為選用的工具不一樣)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學生活動:(聽故事,看大屏,用桌上的工具量長度。)
評:一開始就以童話故事的方式引入課堂,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抓住了。然后教師充分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比如棋子、回形針、正方體等作為測量物體的工具,讓學生感受到用不同的工具去測量,標準不一樣,那么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從而引發認知沖突,產生學習新知的迫切需要。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了人們經過長期的探索才建立了統一的長度單位。)
二、認識厘米
1、觀察直尺
師:下面我們就來認識尺子。請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數。
師:對,你們按順序讀一讀。尺子最左端的數是幾?
生:0。
師:猜一猜,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
生:表示起點。
師:對,0對著的這根長刻度線就表示起點,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0刻度。(板書)
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生:尺子上有很多線,有長有短。還有“cm”。
師:“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一塊兒來認識厘米。(板書課題)
(評: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探究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掌握直尺的基本構造。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為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打下了基礎。)
三、用厘米量
1、估幾厘米
師:我們估計一下,這座小橋大約幾厘米長?(學生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
2、量幾厘米
學生量,老師巡視。選取幾位學生演示,并評一評誰的方法好。然后互相說說是怎么量的。
師:螞蟻們知道了扶手的長度,一定能很快做好一根新扶手,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評:這里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用厘米量。教師讓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在量的基礎之上再用說的方式來鞏固測量的`方法,使學生熟練掌握這一環節的新知識。而且選取學生進行演示,那么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也就一目了然。分析了以后能讓學生對這些錯誤有一個比較深的印象,那么自己嘗試時便會有意識地去避免這些錯誤。)
四、探究交流:
1.把自學中的收獲和問題與小伙伴分享、交流。
2.請同組的小伙伴解決自己不懂的問題。
3.小組長把小伙伴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好。
4.小組匯報本組同學的收獲。
5.報告員把小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請其他小組的同學解答。
(組內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精講釋疑: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要重點講解讓學生知道直尺上有些什么,讓每個學生都認識1厘米和幾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用直尺正確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五、總結
總結本節課所知識。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4
一、復習舊知
1、說一說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
2、應用。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5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200千米要行幾小時?
3、列方程解應用題,關鍵是要找出題中的什么?再根據找出的什么列出方程。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課題。
師:數學與交通密切相聯。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相遇問題。
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2、創設結伴出游的情境。課件出示教材第71頁的情境圖。
從圖中找出相關的數學信息。
生1:淘氣的步行速度為7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為50米/分。
生2:淘氣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米。
生3: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相向而行。
第一個問題:讓學生根據信息進行估計,兩人在何處相遇?
因為淘氣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計相遇地點在郵局附近。
第二個問題: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第二、第三個問題。
通過畫線段圖幫助學生找出等量關系。
淘氣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第三個問題: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解:設出發后x分相遇,那么淘氣走的路程表示為:70x米,笑笑走的路程表示50x米。則方程為70x+50x=840
學生獨立解答。
3、在這個相遇問題中,除了用方程來解答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問題?試一試。
根據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列出算式
840(70+50)
三、應用新知,拓展練習
如果淘氣的步行速度為8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為60米/分,他們出發后多長時間相遇?請寫出等量關系并列方程解答。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5
一、謎語導入
請同學們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摸得著,看不見,是什么呢?”(耳朵)為什么能看見別人的耳朵,卻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呢?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研究觀察物體(板書)
二、合作探究
(一)整體觀察
1.教師將一個對面涂有相同顏色的長方體舉起靜止不動,叫學生觀察并提問:
你觀察到的正方體是什么樣的?
在你的位置上觀察,你看到了哪幾個面?
2.學生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走動,觀察。匯報交流。
3.解釋應用
教師出示兩個正方體的立體圖,一個有虛線,另一個沒有。
提問:誰能用剛學到的知識解釋一下正方體為什么這樣畫?
學生解釋說明。
(二)分別從三個面進行觀察(出示例1)
1.教師提問:我們分別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這個圖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圖形,把它們分別劃出來。
學生離開座位自由觀察。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總結學生的發言: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三、拓展應用
1.做教科書例2
2.智力游戲:兩個同學為一組做游戲,一個同學畫,另一個同學猜,負責猜的同學要想辦法通過你提問的問題確定這個物體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體拿出來驗證一下,看是否猜對了。
學生玩游戲,教師指導。
四、總結
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興趣探索,根據以下幾幅圖找出1的對面是幾,2的對面是幾,3的對面是幾。
1.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面都是兩個或三個相鄰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長方體或正方體相對的面。
2.從一個面看到物體的形狀,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擺放方式。
3.知道從兩個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以確定小立方體的個數范圍。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6
直接引入,回顧知識
1.直接揭示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復習。
2.整理知識點。
(1)展示整理要求:
①想一想關于長方體、正方體及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點。
②概括出各知識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盡量做到簡潔明了,便于記憶。(提示:可以用圖表法、樹形圖法或列舉法表示)
(2)小組交流,要求:組長和組員相互介紹自己整理了哪些知識點。比較一下誰整理得簡潔明了,便于記憶。
(3)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投影展示)
長方體和正方體
確定位置必備的要素:確定觀測點和方向,同時還要量出距離和角度。
設計意圖:復習本節課的重要目的是知識的綜合化,因此,復習時要注意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并構建知識網絡。
歸納整理,系統復習
1.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怎樣整理才能讓人很清楚地看出它們之間的異同與聯系呢?
(1)學生小組合作整理表格。
(2)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1)關于表面積、體積和容積,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嗎?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容積。
(2)學生獨立整理。
(3)展示交流,構建知識網絡。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7
一、知識回顧:
1、解下列方程。
x+2x=147、y—34=71
2、根據下面敘述說說相等關系,并寫出方程。
①公雞x只,母雞30只,是公雞只數的2倍。
②公雞有x只,母雞有30只,比公雞只數的2倍少6只。
3、(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講述:一天,學校的足球場上,善于觀察的小軍,勤于研究的小華和愛提問題的小剛三人休息時,突然發現足球的秘密。小軍發現……小華發現……小剛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黑色皮共有12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白色皮)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1(媒體出示教材情景圖)。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白色皮共有20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黑色皮"
(1)審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
提問:"例題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說明:例1就是我們以前見過的"已知比一個數的幾倍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用方程解答這類問題。
教師板書:稍復雜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教師板書線段圖講解)
看圖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關系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結果。
可能出現的.等量關系是:黑色皮的塊數×2—4=白色皮的塊數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3)同桌討論怎樣列出方程。
(4)交流匯報并讓學生根據題意說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關系。允許學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書學生的方程并選擇2x—4=20討論它的解法。
學生小組討論解法。
匯報交流板書:
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檢驗:(引導先生口頭檢驗)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5)學生選擇其余的方程解答。
2、變式練習。
(1)教師: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個條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塊"該怎樣列方程(課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中的"少"換成"多")讓學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較,使學生清楚地看到,這種用算術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應用題,不論是"幾倍多幾"還是"幾倍少幾"列方程都比較容易。
3、引導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①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檢驗,寫出答案。
三、鞏固應用
1、只列式不計算。(課件出示)
①圖書室有文藝書180本,比科技書的2倍多20本,科技書x本。
②養雞廠養母雞400只,比公雞的2倍少40只,公雞x只。
③學校飼養小組今年養兔25只,比去年養的只數的3倍少8只,去年養兔x只。
④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匯報交流
①北京故宮的面積是72萬平方米,比廣場面積的2倍少16萬平方米。廣場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亞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亞洲的面積比大洋州面積的4倍還多812萬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
③獵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能達到每小時110km,比大象的2倍還多30km。大象最快能達到每小時多少km
④共有1428個網球,每5個裝一筒,裝完后還剩3個。一共裝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兩數的和是90,甲數是乙數的2倍。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②甲乙兩數的和是183,甲數比乙數的2倍還多3。甲乙兩數各是多少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8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引入,回憶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它們都是什么圖形?(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頁的主題圖。提問:這些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教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是立體圖形。提問: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種物體是長方體,誰能指出哪些是長方體?
3.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長方體的物體?長方體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板書:面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講述: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板書:棱
(3)再請同學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個點)講述: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板書:頂點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1)面的認識。
①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數,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6個面)有幾組相對的面?(3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教師分別出示這兩種情況的教具。
③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長方體相對的面的特征。
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④請學生完整敘述長方體面的特征。
(2)棱的認識。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教具,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9
課前交流
視頻(美國第二架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在進行飛行時發生爆炸,價值12億美元的航天飛機化作碎片墜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劇。據調查,這次災難的主要原因是一個不合格的零件(橡皮圈)引起的。同學們有什么要說的嗎?(不合格產品又叫次品,次品雖小,可危害巨大。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些質量不同輕一點或重一點的次品傷害著我們。如果我們提前發現他們就能避免一些傷害。)
說到次品老師想起了一位世界名人?你們想認識嗎?
生:(想)
出示比爾蓋茨的圖像,讓學生說說對他的了解。
師贊美(同學們知識真豐富一定是一群喜歡讀書喜歡學習的好孩子。老師給你們點個贊。)
看到比爾蓋茨那充滿自信的笑充滿智慧的笑我希望我們同學和比爾蓋茨一樣時刻充滿自信的笑智慧的笑,同學們能做到嗎?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出示情景生成問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去尋找外觀相同,只有輕重不同的次品。
比爾蓋茨公司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出過一道找次品的題目,想看嗎?
生:想
出示課件:這兒有81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比其他的稍輕。如果只能用沒有砝碼的天平來測量,至少要稱多少次才能保證把它找出來呢?
讀完題目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沒砝碼的天平怎么用)引導學生自己解決。
師小結用沒有砝碼的天平去稱的時候次品可能在左邊,也可能在右邊,還可能在旁邊,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沒砝碼天平怎么使用現在明白了嗎?生(明白)誰還有問題嗎?
師:保證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
生:自由回答,師小結保證找到就是一定找到,那怕最壞的情況下也要找出來,不考慮運氣好的情況,要考慮運氣最壞的情況。
師:現在題目的意思理解了嗎?
誰來大膽的猜測猜測。學生自由回答。這只是我們的猜測,那怎樣驗證我們的猜測呢?是不是感覺有點難啊?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該怎么辦呢?(課件展示)老子的話
老子告訴我們從容易的開始,從容易的研究解決過程之中找到規律發現方法然后再去研究解決難的問題。那你們認為從幾瓶找一瓶次品最好找呢?
生;有的.說2瓶有的說3瓶那就從2瓶開始可以嗎?
2.探索規律
(1)從2瓶中找1瓶次品
如果從兩瓶中找出一瓶次品請問怎么用沒有砝碼的天平去把它稱出來呢?
生:兩端各放一瓶上翹的那瓶就是次品。再找一名學生匯報(回答的真好,掌聲鼓勵)
【設計意圖(從2瓶中找一瓶次品鞏固學生對沒砝碼天平的運用。】
(2)從3瓶中找1瓶次品
二瓶好了接下來我們研究三瓶行嗎?(課件展示)生思考,那誰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掌聲有請(學生邊說邊演示)看誰聽的
認真,觀察的仔細,誰再來說說?看一看電腦是不是這樣做的,在數學上老師把它記錄下來可以這樣記錄:(板書)
剛才交流的時候大家用了一個詞特別好
如果
那么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那瓶是次品。天平不平衡那么上翹的那瓶是次品。
【設計意圖:從3瓶中找一瓶次品鞏固學生對沒砝碼天平的運用,初步感受找次品前先把待測物品分一分。】
稱一次就知道次品在哪份中,還知道那兩份中沒次品。接下來研究從5瓶中找一瓶次品,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匯報。
比較從3瓶、5瓶中找次品讓說發現?師生共同總結。帶著我們的發現接下來我們增加點難度,同學們你們敢去挑戰嗎?從你們回答的聲音中老師聽到了你們的信心。
(3)從8、9、11、12瓶中找1瓶次品那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研究。(課件)找學生讀提示。我希望我們同學在小組內能夠發揮團隊的力量,開始(學生操作交流)。
老師巡視時非常感動,同學們很會合作學習,分工明確,認真研究,發揮了團隊的力量,找到了找次品的不同方法,我們找一組上來分享他們的成果。這個小組研究的是從九瓶糖中找一瓶次品,讓學生說一說每種方法是怎么分的?怎么稱的?用了幾次?仔細觀察這組數據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保證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數最少?為什么?
(4)總結規律小組交流匯報結論分成三份,并且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用十二驗證。通過驗證我們知道分成三份的,并且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那不能平均分的又有什么規律可尋那?讓研究八瓶的小組上前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仔細觀察這組數據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保證找到次品所用的次數最少?我們就來研究研究這種方法。這種方法怎么分的?怎么稱的?
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得出不能平均分的也分成三份,并且盡量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呢?用十一去驗證。通過驗證我們知道不能平均分的也分成三份,并且盡量平均分保證找到次品所稱的次數最少。通過我們同學的共同努力我們在找次品的行程中完成了一次飛躍找到了找次品的最優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探索找次品的方法,共同優化出最優方法,感受優化過程,并且明白為什么這種方法最優化。】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現在我們找到了找次品的技巧,那么我們應用我們剛才學到的知識去比爾蓋茨的公司應聘好嗎?八十一能平均分成三份嗎?我們應該怎么辦?自己完成。呼應猜測。
【設計意圖:應用回歸】
四、回顧整理內化提升
讓學生說收獲,生自由說。老師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數學學習方法,數學思想,探究思路是一生的財富。】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0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東營市正在創建文明城市,我們每個公民都要為建設文明、衛生的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那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生1: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生2:我們要保護環境,不隨便扔垃圾。
生3:
師:對,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能隨便扔垃圾,但是我們日常生活能產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我們應該怎樣處理呢?我們可以對垃圾分類處理。一般情況我們把生活垃圾分為四類(課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布圖),其中紙張和廢金屬可以回收再利用,從而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二、探索新知
(一)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法
(1)采集信息
師:從這個表上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指名23名學生回答。
(2)處理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紙張和食品殘渣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師:我們一起列式解答。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師:你能說說計算過程嗎?
指名回答。
師: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提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生2:危險垃圾比食物殘渣多多少?
生3:食品殘渣和危險垃圾一共占幾分之幾?
(教師根據需要在黑板上板書。)
(3)探索方法
師:現在我們先來解決廢金屬和紙張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你能自己列出算式嗎?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
師:這個加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分數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們學習的分數加法分母都是相同的,今天學習的加法分母不同。
師:這就是今大我們要學習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1
一、鋪墊準備
1.直觀演示,作好鋪墊。
出示邊長6厘米和邊長5厘米的兩個正方形。
提問:觀察這兩個正方形,哪一個能正好分成邊長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課。
談話:根據上面我們看到的,如果一個長度是原來邊長的因數,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現在就利用這樣的認識,學習與因數有密切聯系的新內容,認識新知識,學會新方法。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公因數。
(1)出示例9,了解題意。
啟發:觀察正方形紙片的邊長和長方形的長、寬,哪種紙片能把長方形正好鋪滿,哪種不能正好鋪滿?先在小組討論,說說你的理由。
交流:哪種紙片能把長方形正好鋪滿,哪種不能?你是怎樣想的?
結合交流進行演示,引導觀察用正方形紙片鋪的結果,理解邊長6是長方形兩邊12和18的因數,能正好鋪滿;(板書:12÷6=2 18÷6=3)邊長4是12的因數,但不是18的因數,就不能正好鋪滿。(板書:12÷4=3 18÷4=4......2)
(2)啟發:想一想,還有哪些邊長是整厘米數的正方形,也能把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為什么?先獨立思考,再和同桌說一說,并說說你的理由。
交流:還有哪些邊長整厘米數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鋪滿?你是怎樣想的? 你發現正方形邊長的厘米數符合什么條件,就能把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
(3)引導:現在你發現,哪些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指出:大家發現,1、2、3、6這幾個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數,我們稱它們是1 2和18的公因數。(板書)
追問:4是1 2和18的公因數嗎?為什么不是?
2.求公因數。
(1)出示問題。
引導:我們已經知道,兩個數公有的因數,是它們的公因數。那如果已知兩個數,你能不能找出它們所有的公因數呢?接著看一個問題。
出示例10,讓學生明確要找出8和1 2的所有公因數,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個。
(2)探索方法。
引導:先想想怎樣的數是8和12的公因數;再想怎樣可以找到8和12的公因數。和同桌商量商量,找出它們的'公因數,并找出最大的一個。
學生思考、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你是怎樣找8和12的公因數和最大的公因數的?
結合交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板書過程)
①分別找出8和12的因數,再找公因數,并確定最大的一個。
②先找出8的因數,再從8的因數里找1 2的因數,并確定最大的一個。 提問:為什么可以這樣找8和12的公因數?
③先找1 2的因數,再從1 2的因數里找8的因數,并確定最大的一個。 追問:這種方法是怎樣想的?
小結
3.用集合圖表示公因數。
出示兩個圈:8的因數 12的因數(圖略) 讓學生分別說出8和12的因數,教師板書。
引導:如果要在圖里既看出8的因數和12的因數,又能把公有的因數寫在共同的部分,這兩個圈怎樣合并到一起比較合適?小組里討論討論。
4.回顧內容。
提問:回顧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哪些內容?(板書課題) 什么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三、鞏固深化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3.做練習七第1題。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檢查板演過程,說明最大公因數;有錯訂正。
4.做練習七第2題。 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
提問:能根據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嗎?
四、小結收獲
提問:今天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在學習過程中你還有哪些體會?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2
一、情景導入
1、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交流測量的結果,引出毫米。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探究體驗
1、了解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1)提問:“從尺中,你發現毫米與其他單位間的關系嗎?”
(2)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后回答問題。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讓學生多說發現這個關系的過程。
2、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在尺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2)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說出生活中長或寬或厚大約是1毫米的東西。”先在組內說,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出幾頁(捏緊后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一數看有多少張。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組內說出填寫的結果。
2、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測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3、師生共同小結: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或寬),再用尺子進行測量。完成后,讓學生對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3
1.模擬“百貨店”一角,巧設購物環境。
教師把毛巾、肥皂、牙膏、巧克力、奶糖、鋼筆、鉛筆、書包、練習本等商品放置在桌面上,每件商品的旁邊都放上由學生制作的價格標簽,并掛上“歡迎到百貨店購物”的字樣。上課前,讓同學們看一看。
2.化靜為動,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其觀察能力。
首先,教師利用電教平臺出示如下一組文具、日用品及其價格:
然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播放“百貨店”的歡迎語,同時出示題目:小勇高高興興地拿著10元錢到“百貨店”購物,假如你是小勇,你能用10元錢買到哪些文具或日用品?
3.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經過各自獨立思考后,紛紛舉手作答:
生1:用10元錢可以買到1支鋼筆、1支圓珠筆和1盒巧克力。
生2:用10元錢可以買到2本練習本、1支圓珠筆和1盒奶糖。
生3:用1元錢可以買到4條毛巾和2塊肥皂。
至此,教師不急于作出結論,而是讓學生分組討論。通過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4.每組選派代表到“百貨店”按各自需要自由選購。
經過各個小組的熱烈討論,每個小組擬定選購方案若干個,然后派代表按各自的購物方案到“百貨店”選購文具或日用品。
5.巧設問題,激發熱情,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問購物代表:“你們拿10元錢選購到哪些文具呀?”“你們拿10元錢選購到哪些商品呀?”……各組代表積極地發言,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活躍起來了。
6.采用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師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感,發揮同學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采取了學生自我評價、合作評價、教師評價等的激勵性評價方式,巧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巧選文具的活動、巧評合作得出的結果。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一系列口、腦、手并用和求異思維的激發,使學生懂得:用同樣多的錢,可以按需要購物,按價格大小巧安排,做到合理消費。這對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鍛煉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4
一、計算練習
做練習十二第8題后兩題(加和減)
1、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作業本上。
2、集體訂正,讓學生重點說一說計算過程。
3、提問: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加法計算個位滿十要怎么辦?減法計算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二、應用題練習
1、看圖列式
(1)示線段圖。(用線段圖分別表示藍墨水28瓶,紅墨水20瓶,求藍墨水比紅墨水多幾瓶)
請小朋友說說圖上是什么意思?
哪種墨水的瓶數多?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算?28-20表示什么意思?這道題的`問題還可以怎樣提?為什么?
(2)在圖上改變已知數和問題,成為求藍墨水瓶數的題。
讓學生說說現在圖里的意思?怎樣列式?為什么要用加法算?
(3)誰能改變和問題,成為求紅墨水瓶數的題?(根據改變兩個條件和問題)怎樣列式?
2、針對性練習
現在,說說第一句中是哪種數量多,它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1)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幾只?
(2)公雞比母雞少幾只?
(3)松樹比楊樹少10棵。
(4)紅金魚比黃金魚多5條。
師:我們分清了誰多、誰少,就可以根據題目的意思來分析數量關系,解答應用題。
3、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先做第一題,做完后提問: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提?
想一想,這道題里有哪三個數量?(張芳養17只,徐軍養26只,徐軍比張芳多養9只)
根據三個數量,還可以編成另外兩道應用題。
做第(2)(3)題
做完后指出:雖然每道題里的三個數量都一樣,但由于條件和問題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樣。因此,解答應用題先要分清條件和問題,然后根據條件和問題的聯系,確定用什么方法算。
4、做練習十二第10題
讓學生說明題意,明確和綠旗面數都是與哪種旗比的。為什么解題的方法一樣?
三、課堂作業
練習十二第8題前4道計算題,第11題、12題。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5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1、組織學生進行負重跑步比賽。
師問:我聽說我們班有兩名同學跑得很快,他們是誰呀?今天我們讓他們舉行一場比賽怎么樣?不過今天的比賽難度增加了,他們每人要背一個同學比賽,你們想看看嗎?
學生活動。
師問:讓我們來采訪一下冠軍,你為什么不選王仕聿(重的那位同學)呢?
那么,王仕聿,你有多重?除了“斤”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
2、師說:“斤”“兩”是我國過去常用的質量單位,從1990年12月21日開始,我國就規定不使用這兩個計量單位了。現在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要和國際接軌,而“克”“千克”是全世界各國統一使用的質量單位。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國際標準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交流匯報:請學生匯報去超市調查情況。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去超市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誰來說說你調查了些什么?
學生匯報。
師問:同學們說了那么多,這些物品有的用“克”作單位,有的用“千克”作單位?請你仔細想一想,什么時候用“克”,什么時候用“千克”作單位呢?(比較輕的東西用“克”做單位,比較重的東西用“千克”作單位)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6
(一)、復習引入
教師:昨天,我們去人民幣王國里做客,在那里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人民幣是用什么做單位的呢?
學生: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貼出元、角、分三個單位)
教師:你能說說人民幣之間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換關系嗎?
學生:1元=10角,1角=10分。
(教師板書此關系式)
教師:今天,我又給孩子們帶來一些用元作單位的人民幣大朋友,他們的名字叫做大面額人民幣。他們也想跟孩子們一起玩兒,你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嗎?
(教師出示課題:大面額人民幣)
教師:他們就在我們數學書里第73頁上等著你們呢!快去找一找他們吧!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復習,由小面額人民幣引出大面額人民幣,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提供框架,使新舊知識很好的聯系起來。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關系提供知識遷移的基點。]
(二)、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1、教師:孩子們見過他們嗎?在哪兒見過?
學生1:我在超市里見過。
學生2:我在老師收學費的時候見過。
學生3:我在商場里見過。
2、教師:用過他們嗎?什么時候用過?
學生1:開學交學費時我用過。
學生2: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付錢時,媽媽讓我去付錢,那時用過。
3、教師:孩子們既然見過、用過這些新朋友,那你們一定也認識他們吧?下面就請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紹介紹新朋友吧!
教師:有誰愿意把新朋友介紹給全班的孩子聽一聽。
(學生上臺用教師準備好的`教具展示并板貼)
學生介紹認識人民幣的方法;
4、教師:今天我們的新朋友們要去參加人民幣王國里舉行的一次化裝舞會,他們想請你們幫他們檢查檢查他們化的裝好不好,別人還能不能認出他們來。
(教師出示多媒體游戲內容)
游戲:教師出示遮住一部分顏色和圖案但留有數字的人民幣。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7
一、激情導入
1.幻燈片播放正方形、長方形圖片,吸引興趣
2.在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你們通過觀察發現了什么:引發學生思考。
二、實際操作,驗證猜想
1、觀察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同桌交流。
2、操作驗證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
(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3、反饋
(1)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現?相機板書。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相機教學“對邊”。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現?相機板書。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現了什么?相機板書。怎樣來證明?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現了什么?相機板書。怎樣來證明?
4、歸納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
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它們的特點。
2、在書上p64第7題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再說說小青菜提的問題。
3、完成書上p64第4題。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三、課堂小結
向同學們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8
一、創設情況,提出問題
教學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小芳家很窮,小華送給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魚缸有金魚8條,又買來9條,一共有金魚幾條呢?
你知道牛奶有幾瓶,金魚有幾條呢?這些都是數學問題,你想解決嗎?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組織小組活動)
二、自主合作,解決問題
問題提出之后,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加以解決。
1、9+5
(1)數數法
(2)9+5=14
(分小數湊大數)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數湊小數)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見9就-1
2、8+9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說說你的理由。9+5的計算,是組織交流后共同解決,7+9的教學層面就在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嘗試后接受了交流的結果,一些機靈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礎上舉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匯報后就進步,進一步嘗試,也就是鞏固階段。
3、試一試。
9+3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學板演,不是機械段,而且學生對方法最終選擇的體現和最佳方法的'呈現,對湊+法要進一步落實。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在此階段是學生自主實踐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
1、p73完成書本內容。
題2,原有金魚9條,現又有8條,一共有幾條?
鞏固湊十法
3、數學游戲:
游戲可以小組形式組織學生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4、課外作業:
繼續上課的數學游戲。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19
一、故事引入
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閱讀書本P112雞兔同籠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一下題目的意思嗎?
二、探索新知
1、閱讀P113例1,根據書本提示,會用列表法求出雞、兔各幾只嗎?
2、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腳數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能列式解決嗎?
(會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自己動筆,嘗試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只數的問題?
(有困難的'可參考書本P114)
4、用假設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決P112“雞兔同籠”問題
(1)方程解:
(2)算術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設都是雞。
根據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閱讀P114閱讀資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15“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
1.鞏固訓練:完成P116練習二十六第1--5題。
2.拓展提高:練習二十六第6、7題。及P117“思考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20
一、復習鋪墊
1、口算練習。
5×3=
3×4=
14×4=
15×2=
10×3=
50×8=
40×2=
50×4=
2、說一說。
學生說出口算結果后,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過程,特別是因數末尾有0的計算。
二、揭示課題
1、老師肯定剛才學生的回答。
2、指出復習題的題目特征:多位數乘一位數。
3、揭示新課題。
師: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乘法知識。
板書課題:乘法
三、講授新課
1、教學“找規律”。
(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組算式。
1)學生獨立計算,回答結果。
2)提出問題:為什么50×10等于500呢?
這道算式的因數都是幾位數?(兩位數)
教師說明,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是否適用于兩位數乘兩位數,還有待于同學們去探索。現在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說明。
第一:50×10表示50個10相加,從數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50×10=50×2×5=100×5=500
出示第二、三組算式:(學生回答算式結果,教師添上得數。交流30×20,12×40,120×40的計算過程。)
(2)探索規律。
1)引導學生觀察三組算式。問: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討論,交流。
3)小組發言。
4)教師小結。
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規律:先計算末尾0前面數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積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嘗試練習。
(1)根據大家發現的規律,我們來計算兩道題。
40×30140×30
(2)讓學生獨立完成,回答算式結果,教師巡視,輔導個別學生,了解掌握情況。
(3)最后歸納計算程序,明確步驟:如140×30,先計算14×3=42;再添上原來因數中被省略的0,即140×30=4200。
3、試一試。
課文第27頁“試一試”的第1、2題。
四、鞏固練習
課內外作業。
課本第28頁“練一練”的第1-4題。
先由學生獨立解答,然后口答結果,全班統一結果。
五、作業設計
課本第28頁“練一練”的第5題。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21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昨天上超市買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蘋果。估計一下:幾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學生隨意估計的結果可能是雜亂、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礎上,教師提問:怎樣估計才能盡量使結果準確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怎樣估計才能盡可能使結果更準確一些?
學生的估計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個蘋果稱一稱,再根據這個蘋果的質量去進行推算;先稱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蘋果,看幾個蘋果的質量掂起來和前面的感覺相似;直接用秤稱等。
2、全班交流。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估計方法帶領學生進行驗證。問題:從錄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學生再次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樣的物品的質量重1千克。
2、第2題。先讓學生拿出一枝鉛筆估一估,再用天平稱一稱。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總結:說一說估計一樣物品的質量要使結果盡量準確必須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22
學生回憶:
我們都學過了哪些觀察物體的方法和對稱的知識?
學生自由談論,教師指明進行補充。明確所學的主要知識點:軸對稱、平面對稱、鏡面對稱
找準位置:
出示一輛汽車玩具和從“前、后、左、右、上”觀察到的圖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詞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
學生根據教師所出示的每一個形狀,選擇觀察的位置同位兩人相互判斷對錯
個人操作:
1、“我會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圖案)
現在利用我們學過的對稱的有關知識,思考如何才能既簡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課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圖形和形狀,自己設計、剪出一朵美麗的雪花。
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剪法,并說出知識依據。
那么你還見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內容?舉例說明
小組討論之后。再集體進行課堂評價
同位合作:
1、“我能畫”(出示一幅簡筆畫)
根據小房子在水里的倒影,你們能夠畫出它在陸地上的樣子嗎?
2、學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級繪畫展評:
指明對不同的作品進行講評。那些地方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說明自己的理由。
小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組不同的動畫圖片)
根據要求貼圖畫:
小貓的左手拿著一支筆。
小猴的右手里有一個桃子。
小狗左腳的鞋子有一個洞。
小豬的右邊有一把鑰匙。
學生根據要求,把每一個小動物的.畫像補充完整。
2、小組之間相互評價。
指名讓學生自愿選擇小組成果進行評價,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
快樂舞蹈:
播放一塊歡快的音樂,師生一起面對鏡子做舞蹈動作。
根據教師的口令,邊做邊觀察鏡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應該發出什么樣的口令,才能讓鏡子中的“你”聽從你的指揮?
課堂小結:
誰來說一說你這節課有哪些收獲?
你覺得你在這節課的表現如何?(小組之間說一說)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23
一、導入
1、根據微練習1、2、3小題的講評復習圖形的運動—平移。
2、導入語:圖形的運動除了前面學的平移,還有一種圖形的運動—旋轉
3、出示課題:旋轉
二、新課學習
1、在觀看微視頻,觀察圖中的物體運動。
2、小組探究:和昨天的'知識對比,物體的運動有什么不同
3、小組討論。
三、提升訓練
1、尋找身邊的平移和旋轉。
孩子們,我們的身邊還有那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生說。哪些物體的運動方式是旋轉?
2、孩子們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師也找到了一些,你能準確地判斷出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是平移還是旋轉嗎?(課件展示)
3、孩子們判斷得可真準確,現在想請一個孩子到黑板上來平移小汽車的卡片。老師先貼在黑板上,聽老師的口令,平移這張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確了,請你送給他掌聲,明白嗎?指任1名同學發口令,1名同學平移卡片。小結:細心的學生仔細觀察,我們每次平移后,物體的什么有變化嗎?什么沒變?想一想旋轉時呢?
4、課間小活動。
讓學生當小小設計師。拿出準備的學具,線和紐扣。小組合作,設計紐扣的運動方式。
四、課堂作業
通過學習,談談收獲。
五、課后作業
尋找身邊的平移與旋轉事例,講給同學們聽。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24
一、問題情境
師:你知道了四種物體名稱,我們來研究一下它們的數學問題。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分組討論)
二、建立模型
1、分組研究討論。
學習要求:
(1)討論這些物體擺放的不同。
(2)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你們的研究結果。
2、匯報交流,初構模型。
師:物體間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來分析,在小組中交流、匯總的基礎上討論出結果,明確空間關系。全班確定一下其空間位置關系。
3、情境遷移,再構模型。
情境呈現:幾個幾何體積木。
你說我擺,同桌互相進行游戲,隨著空間位置關系確立,其積木的個數可以隨之增加,說和擺的身份可以變化。
三、解釋應用
1、說一說,寫一寫。
讓學生仔細地觀察,想一想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正方體(正),圓柱(圓),球體(球)。再同桌互說,并用單個漢字寫下來。再用空間位置關系來說。(其形狀只要大致正確即可)
2、看一看,填一填。
讓學生自主完成。
3、摸一摸,說一說。
這是一個游戲,可以讓學生把操作活動與表達結合起來,可以是學生摸一個物體并說出它的名稱,也可以先結合名稱再支摸出相應的物體,這一活動可以分組進行。
4、看一看,數一數。
對本題的解答有一定難度,可以用搭積木的`方法先協助解答。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學了什么?
2、前后的關系在生活中應用。
3、自選一場景,進行位置關系的描述。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 25
一、創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制作美麗的圖案。
[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喚起學生制作圖案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通過再次欣賞花瓣圖案,觀察分析圖案的構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和操作相結合,分析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5、課件出示
笑笑能將線面的.圖1變成圖2,你知道她是怎樣做的嗎?(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律。
三、設計圖案。
獨立完成書37頁練一練1題、2題。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2、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么不足,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課后作業
小組合作設計圖案。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數學聽課記錄07-28
人教版小學數學的聽課記錄10-16
數學聽課記錄12-26
人教版小學數學聽課記錄(合集)07-26
(優)人教版小學數學聽課記錄07-27
小學數學聽課記錄模板范文01-04
小學聽課記錄12-16
[經典]人教版小學數學聽課記錄15篇07-26
怎么寫數學聽課記錄02-20
人教版小學數學聽課記錄(通用20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