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觀察記錄【推薦】
中班觀察記錄1
觀察記錄:
來到小舞臺后,小朋友并沒有表演的意識,而是拿著樂器在小舞臺那里玩,嬉戲打鬧。經過一段時間后,幼兒還是停留在玩樂器上,這時,我走過去問:你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請你和我跳個舞、圓圈舞、和小木偶的舞蹈嗎?幾名幼兒開始跟著我一起回憶舞蹈動作,雖然動作并不是特別到位,但是也是基本記住了舞蹈中的動作了。我說:“那你們能表演給我看嗎?”幾名幼兒忙碌地開始安排節目單,討論誰來做主持人,哪個節目什么時候表演等等。當幼兒上臺時,幼兒沒有一個禮貌的自我介紹,觀眾也沒有一個鼓勵的掌聲,表演結束后也不知道要謝幕。在我的指導下,幼兒很快的學會了表演的基本禮儀。例如:上臺先鞠躬,觀眾要給掌聲,最后要謝幕等等。
觀察分析:
在表演游戲中,幼兒在游戲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對生活的認識、感受和體驗,他們是角色游戲的主人,擁有絕對的自主權。與小班幼兒相比,中班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其有意注意的發展,使其注意的穩定性提高;認識范圍的擴大,因此,中班角色游戲發展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策略調整:
1.老師適時的介入游戲。剛剛來到表演室,幼兒看到新奇的環境和材料,感到十分好奇,因此,一來到小舞臺就拿著樂器在里面玩,嬉戲打鬧,并沒有表演的意識。當幼兒一直停留在嬉戲打鬧上時,我開始介入游戲中來,引導他們回憶我們學過的內容。
2.讓幼兒們之間學會協商分配。幼兒之間的互動較好,他們自己通過討論,商量出了誰來當主持人,要表演哪些節目,請哪些人來表演等等。因此,幼兒的合作交流能力比較強。幼兒并不知道表演的一些禮儀,通過我的講解后,他們也馬上就學會了。
中班觀察記錄2
觀察對象:穎穎
觀察時間:20xx.9.3
觀察目的: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觀察地點:教室
分析:
穎穎是今年的新生,是我們班很文靜的.女孩子。有許多她這個年齡不該有的特點。她性格孤僻、膽怯、愛哭,很少與人交談、交往,我發現她總是一個人蜷縮在座位上,怯生生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對于教師的主動接近,她總是顯得恐慌、緊張。從自己觀察、家長反應及側面了解,我認為她怯懦、畏縮性格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
首先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因為看到同伴被老師批評產生了心理壓力,害怕自己也受罰,所以時時處處小心。
另外,被家長過度嬌慣、保護著她,日子長了,這種怯懦、畏縮的性格也就自然形成了。
采取措施:
通過家園聯手,采用多種教育方式:在課堂上多叫她回答問題,老師要多和她交流,讓她認為老師也可以做自己的朋友;同時,老師也要像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情況,取得與家長的配合。
中班觀察記錄3
今天美工區好多小朋友一到之后馬上就選擇了玩橡皮泥。好像這段時間孩子們對橡皮泥的興趣比較濃。我看到胡越、曾賽巖和程君杰在玩橡皮泥。賽巖一開始不知道怎么玩,胡越丟給他一本記錄本(記錄本上圖示),自己也拿了一本,他說他要捏一個草莓。我看到他在認真地捏著。一會兒工夫就把草莓捏好了,樣子有點像,但是沒有點上點點。于是我提醒他用泥工的'工具點上。完成之后,他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將作品放在桌子上,就干坐了。我又建議他做一個“手榴彈”。他很高興地答應了。拿過圖示來,仔細地看了看,開始分泥。我看到他分了兩塊泥,顯然方法是對的,但看上去泥的大小不是很合理。于是我有指導了他一下,他分得顯然合理多了,后來他做出來了好像樣子不是很像“手榴彈”,我引導他自己看看,與圖示上比較一下,看看像不像。看了一會兒他搖了搖頭。于是我有輔導了他一下,終于完成了作品。曾賽巖看到胡的“手榴彈”做得好看,也想做一個。
美工區的橡皮泥制作自從有了記錄后,小朋友玩的興趣好像濃了很多。他們好像有了目標一樣。每完成一次,都可以記錄下來,然后多學會幾個,記錄也會多幾個。這樣對孩子來說好像很有成就感。
所以現在他們一到美工區都會去選擇橡皮泥玩。
這種記錄方法顯然是帶給我們很多的好處。老師也可以在記錄上看到孩子的學習情況。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每種制作方法有幾個人已經學會了,還有哪些人沒有學過。這樣我可以有針對性引導那些沒有學過的幼兒來玩,來學習。這種記錄方法也可以引申到其他地方。
中班觀察記錄4
觀察地點:益智區
實地記錄:小明小朋友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小男孩,很少和同伴一起交往。今天,又到小朋友進區域自由活動的.時間了,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小明小朋友一個人站在旁邊。我就問他:“小明:你怎么不進區域玩啊?”他說:“我不想玩。”我說:“區域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進區域玩,好不好?”他點點頭。我知道他是不懂得怎么樣與小朋友一起玩。
評價:由于小明的父母很少帶他到人多的地方玩,使他很少和同伴交往,所以不知道怎么樣和同伴一起玩。當他看到小朋友們都進了區域玩,而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樣去和他們一起玩。只有一個人站在旁邊看著小朋友玩。
中班觀察記錄5
幼兒觀察記錄:幫忙幼兒快速適應學習環境
觀察幼兒:龍曉鳳
觀察時間:20xx.2.24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目的:幫忙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環境
觀察過程:
龍曉鳳是我們班新來的一位小朋友,性格很內向,在幼兒園很少和老師小朋友說話.開學已經一周了,我拿出已學的字寶寶讓小朋友來認,我先出示一張字卡對小朋友說,看哪位小朋友還認識這個字寶寶?”我一說完小朋友都很踴躍的把自我的.小手舉起來了,龍曉鳳只是看了看我手上的字寶寶,我看著她說:“龍曉鳳,你能告訴老師這個字寶寶怎樣讀嗎?她緩緩地站起來,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我不說話,我微笑地對她說:“不要怕,老師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見她小聲地讀:“蜜,小蜜蜂的蜜”我讓小朋友為她鼓掌,表揚了她.
措施:
1、創造條件,讓她多開口說話.
2、多鼓勵她,并多開設一些談話活動.
3、平時在班里我們老師也就應多和她交流主動接近她.
效果:
經過這一個月的觀察,龍曉鳳的性格活潑活潑開朗了許多,發現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時候還能看見她高興的笑容,有時候點她回答問題,也不會向以前那么小聲地回答我,和老師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顯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快樂成長!
中班觀察記錄6
背景分析:
這段時間,我班正開始《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探索活動,孩子們對動物表現出很親近的感情,也喜歡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兒行為實錄:
音樂活動《小白兔捉迷藏》開始了,老師扮演了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戴上了胸飾,老師開始讓大家聽一段音樂,音樂剛出來,孩子們有的說:小白兔跳出來玩,有的說:它去拔蘿卜去,還有的說:它去超市買好吃的'。老師看到孩子們情緒十分高漲,又提了問題:那你們聽聽后面的音樂,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們一下十分安靜,側著耳朵聽著,有的先說了:“小兔休息一下。”還有的說:“小兔在吃東西了。”只有子瑜說:“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來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著,最后老師做了一個表揚他的動作,大家應和著他的意見……可是等狼來捉小兔時,大家都變成花、草、樹、石頭等,等狼過來問:你是誰呀?沒有一個說是小兔,子瑜說:“狼是食肉動物,它不喜歡吃草的。”看來孩子們還能區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呢!
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生成了有關食物鏈的問題,也熱衷于討論食草和食肉動物的話題,在與孩子們一起開展生成式主題活動的歷程中,我時時為中班孩子的創造潛能而驚訝
和感動;在和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從中學到了許多活生生的知識,這些活動使我的教學實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中班孩子,他們也可以是生成活動的主人。雖然,中班孩子的
生成活動不如小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淀著、積累著。但實踐讓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戲,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真正符合幼兒需要,有利于每個孩子提高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改進措施:
1、在事先的準備上,創設更貼近中班孩子生活經驗的情境,容易激發孩子表達的欲望。
2、教師還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重視個別在集體中表現。
中班觀察記錄7
觀察目的:
幼兒和家長在玩親子游戲時他們的表現情況,觀察家長的行為。
兒童的.行為表現與分析:
幼兒在與家長玩游戲時大家都非常的開心興奮,但是在游戲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家長根本就沒有遵守游戲規則,教師提醒說不能這樣要跟自己的小孩做好榜樣。有的家長在老師提醒后就立刻改正了而有的家長卻不改還是帶著幼兒不遵守規則。
反思: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的成長是要靠老師和家長一起努力的,所以家長也要做好榜樣讓幼兒學習,而不是讓幼兒去學習你的壞毛病。
中班觀察記錄8
背景:
區角活動中增添了一個新游戲:小鬼超市。教師投放的材料有——超市商品廣告紙、剪刀、膠水、本子若干,幼兒可以分類剪貼。為了體現層次性,我們創設了兩種情境:爸爸喜歡的……,媽媽喜歡的……,我喜歡的……;零食,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其他。
實錄:
我在教室里,正剪著“零食”“蔬菜”等字,佳佳開心地跑來:“李老師,你在剪什么字呀?”“我知道,這是‘零食’!”識字很多的超超幫我回答了佳佳的問題。“有什么用呢?”佳佳繼續問。于是,我把我的意圖簡單地和佳佳說了一下。
“哦!親愛的李老師,你干嗎不在字的旁邊畫一幅畫呢?這樣我們一看就明白啦!”佳佳似有無限感慨地說……
反思:
自主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是幼兒自主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幼兒建構知識的依托,是促進幼兒發展的載體,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信息,積累經驗和發展能力。材料是區域活動的物質基礎,材料具有暗示作用和引導作用。材料提供的好,幼兒興趣盎然,全身心沉浸于活動和探索之中;反之,幼兒則不感興趣,區域活動很難深入持久地開展。
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主人是孩子。
讓幼兒參與材料的投放。“讓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促進幼兒主動發展”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每個區擺放什么?怎么擺?墻角如何布置?這些都與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擺放,使幼兒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同,也更加愛護。反思自己的行為,“小鬼超市”只是我在主題背景下主觀設計的區域游戲,并不是幼兒提出的,也不是因為有個別幼兒的需要而引出的。也許,這一游戲也會深受孩子的喜愛,可深入研究其根本,也反映出我對區域游戲材料的提供,環境的.創設與二期課改精神還有點距離,反映出一種形式主義的傾向。
我覺得在實踐中應該這樣做:材料要給幼兒留有想象的余地,當孩子在使用各類材料時仔細觀察了解孩子的想法,善于找到幼兒興趣、要求、原有水平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結合點,及時調整材料,為幼兒的想象、創造提供較充分的空間,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在指導區域活動時,首先應對幼兒想做什么、怎么做和幼兒有可能怎樣做要有心理準備,在此基礎上因勢力導,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構想,并促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據觀察結果調整區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適合幼兒的水平、興趣和需要,逐步從“傳授者,維持者,調解者”過度到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圖文并茂——區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暗示性。
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要與我們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緊緊相連,將教育目標隱性地體現于材料中是區域活動的一大特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圖文并茂應是孩子容易接受的。試想:當我把“小鬼超市”的材料投放進去后,孩子也許會對這些操作材料很非常感興趣,但是很陌生,一開始不知道該怎么辦,會感到無從下手,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在上面亂涂亂畫,亂剪亂放,情緒浮躁,影響了正常的操作與探索,顯然這一些材料的提供還存在問題。如果每一種材料都需要教師解釋的話,整個區域游戲就顯得說教,缺乏自主性了。
材料的投放應具有暗示性,讓幼兒能根據自身經驗看得懂,知道怎樣操作材料,使材料符合本年齡段的幼兒,同時,使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現階段的實際發展的需要,使區域活動內容和材料也應根據幼兒的發展而變化,使區角材料始終處于動態變化過程中,每個區域的活動內容與材料盡可能貼近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并又要利于幼兒獲得新的知識經驗,循序漸進。
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相比可以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經驗,使幼兒在自主、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由、主動學習,也是幼兒小組學習和個別學習的主要場所。活動區的材料是幼兒學習內容的載體。活動形式是讓幼兒自主操作,但老師投放的材料不能隨意,應在投放材料之前先預設教育目標,讓孩子參與材料的投放,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中班觀察記錄9
區域名稱:表演區
觀察對象:小雨
觀察重點:能否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有必須的交往本事。
幼兒活動情景記錄:
又到了區域活動的時間啦,在今日的活動中,孩子們顯得異常有興趣。一走進表演區,孩子們就立刻拿起區域角內的表演器材開始了他們的游戲活動。孩子們先拿起了服裝進行打扮自己,然后帶上了動物頭飾進行了動物晚會,孩子們的動作也做的形態各異,有的模仿小動物,有的模仿一些奇怪的動作。這時,小雨穿上了環保服裝,開始了她的表演活動。玩著玩著她又當起了小教師,做了小主人,帶領著其他小朋友開始了他們的表演游戲。
行為分析:
在一次次的`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表演區的孩子越來越多。另外,孩子們十分喜歡帶著那些頭飾、服裝進行表演。從中我發現孩子們十分喜歡模仿小動物或者成人。活動中,小雨當起了小主人能夠帶著小朋友一起游戲。教師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己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起游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
教師后續的支持:
應當多鼓勵幼兒當自己的小主人,大膽地和同伴一起游戲,促進幼兒的合作本事。
中班觀察記錄10
觀察地點:中班建構區
觀察對象:中班16位幼兒
材料準備:根據繪本《三只小豬的真實故事》、《母雞蘿絲去散步》設計的兩幅示意圖,各種各樣的積木,紙板做成的紅方磚,一些自制的東西(如:小樹、屋頂、蜂房等)
觀察內容:幼兒的建構能力。
觀察情況:
孩子們在各自尋找材料搭建著,有的.在搭房子;有的在搭小池塘;有的在搭圍墻,有的在搭草堆……
強強拿著一根長長的木頭一會兒豎著擺,一會兒橫著擺,一會兒擺在這,一會兒擺在那,不知道這草堆該如何搭。東東從籮框里拿了一塊積木放到地上,又跑去拿另外的積木,他開心地來回跑著,不一會兒,地上就橫七豎八的放了好些積木。突然,“啪”的一聲,積木撒了一地,原來是小浦和堯堯搭的房子倒塌了,房子底部的幾塊小積木也歪了,小浦嘴里還念叨著:“怎么會這樣呢,這可是我們辛辛苦苦搭的房子呀。”堯堯一臉難過的說:“就是,好不容易才搭起來的,又要重搭了。”另一邊,小戴和閱閱搭的雞窩也在搖搖晃晃,嚇得他們都不敢再往上搭,小戴還用手在旁邊護著,生怕它倒塌了。
分析:
建構游戲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游戲類型,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由于這些中班的孩子是剛開始玩這類游戲,比較生疏,建構能力比較薄弱。一方面,雖然孩子對房子、池塘、小路等事物有一定的經驗,但是對蜂房、磨坊等沒有太大的經驗,難以想象。另一方面,有些孩子會搭房子,可是,他沒有意識到,下面要搭得穩,房子才不會倒塌。再加上,有些孩子,想象能力、動手能力弱些,雖然在玩的過程中表現的興致勃勃,但是很多孩子不知所措,只知道從籮筐里把積木拿出來,卻不會搭。
中班觀察記錄11
觀察記錄:
聽說自選活動開始了,吳xx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他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不一會就畫了一輛坦克和一架飛機,旁邊還有最喜歡的“舒克和貝塔”。一邊畫,一邊叫你來看:“老師,你看,好不好啊。”嘴里問你“好不好”,神情卻得意自信。畫好后要展示了,噢,忽然想起還可以再添點什么,又跑回去畫了。
觀察分析:
我不得不承認,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創作的興趣中了,他們知道自己要畫什么,并努力嘗試最完善的表現方法,這就是孩子在繪畫中積極情感的一種外露,這說明幼兒已有了要表現美的愿望及粗淺的鑒賞美的能力,有一種努力表現和希望得到肯定的積極情感。
策略調整:
1.教師積極的情感態度,創設良好和諧的活動環境。
2.開擴幼兒眼界,積累創作經驗。在這活動中,要讓幼兒養成觀察的習慣機能,觀察周圍的人、事、物,包括身邊的'好人好事,自然界的變化,馬路上的建筑等,豐富和積累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情感積累,才能使表現手法更準確、形象。
3.正確引導、評價、使積極情感得到鼓勵。幼兒的認識水平存在著個體差異,在繪畫中的能力也有強有弱,評價時,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除能力強的給予肯定。有進步的也要表揚,對差的更要鼓勵,以使每個幼兒對自己有信心,對繪畫有興趣。
中班觀察記錄12
觀察環境:
幼兒區域活動中……
觀察對象:
游戲中的部分幼兒(4—5歲)
觀察目的:
傾聽幼兒的游戲語言,了解區域游戲開展的情景,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游戲。
觀察策略:
區角游戲時進行指導性觀察
觀察實錄:
我常常在想:孩子們喜歡區角游戲,除了對豐富的游戲"道具"感興趣外,最大的誘惑恐怕就是孩子們能夠在游戲中體驗到自由與自由交流的歡樂吧。于是,我有意關注了一下幼兒在區域游戲中相互交流情景,并適時進行指導。具體如下:
片段一:
建構區中,小予、希希、樂樂、果果幾個人正在忙著建構自我的家。小予:"我家就住在幼兒園旁的小區里,你們都很熟悉吧,咱們就搭那里好不好"樂樂:"我不想搭你家,你想想,你家我又沒有去過,有什么特點我都不明白,怎樣搭啊一點意思都沒有!"說完一扭頭。小予:"老希,你說我們搭什么"希希:"我覺得樂樂說的挺對啊,雖然我去過你家里,可是他們并沒有去過啊。"小予:"我和希希都住在那里,我覺得那里的房子都差不多,我們想象一下吧!"希希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對啊。"這個時候,站在旁邊一向沒有做聲的果果說:"那到底怎樣辦好呢因為我家也不住在那里啊,我家住在東亭那邊。你們去過沒有啊"大家同時搖了搖頭。樂樂不服氣的對我說:"我又沒去過他們家,我怎樣搭呀"說完雙手一叉腰,撅起了小嘴。看到那里,我說:"你們都生活在不一樣的小區中,而每個小區的房子特點也都不一樣,不如把你們所住的小區中有特色的建筑物組合在一齊,我們創立一個新的小區,你們覺得怎樣樣啊"我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同和肯定,于是大家興致很高地搭建起了新小區。
片段二:
理發店里,理發師柯斯桐正在詢問顧客阮紫苓:"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忙嗎"紫苓含蓄的說:"我想洗頭。"柯斯桐笑了笑說:"我是理發師,不負責洗頭發,你去那邊找關亦晨吧,她是洗頭的。"紫苓走去洗頭去,看著關亦晨說:"我要洗頭!"關亦晨說:"好的,你快躺下。"紫苓躺下后,關亦晨有模有樣的開始給紫苓洗頭,邊洗還邊關心的問道:"水燙不燙你的頭哪里癢"頭發洗完后,理發師柯斯桐已經在旁邊等候了,她拉著紫苓的手走到鏡子跟前:"你想要什么樣的發型呀"紫苓不好意思的說:"我要扎公主頭!"這個時候一向在理發店里轉悠的劉懿萱走過來說:"柯斯桐,我幫你吧,我們一齊幫她弄公主頭。"
片段三:
超市游戲中,我隨手拿起一瓶"旺仔"牛奶問"售貨員"趙勒罡:"牛奶怎樣賣啊"他答:"3元一瓶。"我又問:"便宜點行不行啊""那就2塊8角錢賣給你吧。"我繼續追問:"能不能再便宜點啊2塊錢吧"趙勒罡毫不客氣的對我說:"不賣。"
分析與措施:
由以上案例我們不難看出,幼兒在區角游戲中體驗到的最大的歡樂就是他們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自我的想法,他們會結合自我的生活經驗和對主角的理解投入到游戲中,從而對所扮演主角的言行進行詮釋。例如:片段三中,"售貨員"能夠根據自我的意愿選擇要不要以更低的價格"賣"掉那瓶牛奶,而不必顧及"顧客"的真實身份——教師而給予遷就。
在某些時候,幼兒常常會受制于教師提出的各種規則,讓他們有了約束感。而區角游戲使他們有了相對獨立的"私人空間",在這個獨立的空間中,他們能夠擺脫掉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時表現出的拘謹與羞澀,轉而以自我扮演的主角身份與同伴自由地交流。而這種交流更能反映幼兒真實的一面,促進了其社會性的發展。鏡頭二中的"理發師"柯斯桐和紫苓便經過在區角游戲中的主角扮演而增加了自由表達的機會,打破了以往與人交往的隔膜,性格變得活潑、大方起來。原先,區角游戲的簡便交流對幼兒性格的影響也是有著深遠意義的。
當幼兒有了簡便愉悅的游戲交流,教師便應當抓住契機,促游戲的深入發展。
正確指導并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本事:
一、多角度的互動:師幼互動、生生互動和生材互動。
"師幼互動"體此刻教師的反饋和組織引導中。我們經過材料的出示、話語的引導,讓孩子們在預設和生成中得到平衡的發展。或者在游戲后的講評中,教師經過"有什么感覺,發現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問題,想出了何種方法,是怎樣做的,需要什么幫忙"等引導語,喚起幼兒對探索過程的回憶和體驗,并藉此引發生生互動。在這樣的互動中,孩子們不僅僅有了相互學習的機會,推廣了好的經驗,語言表達本事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二、關注幼兒語言發展的'進取面,擺脫語言行為的負影響。
《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語言二次發展具有特殊意義。"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于本事強的幼兒,注重培養他們的語言表現力,并給予提議或點撥式的引導,使其語言生動形象,對于本事中等或較弱的幼兒作出適當的提高或模仿,教師耐心傾聽幼兒的發音、講述,對于羞澀不敢表現的引導幼兒他們與同伴一齊朗誦、講述,再過渡到獨立主動地表達。
三、教師的高質量語言
幼兒是經過模仿來學習語言的。在區角活動中,教師首先應十分注意自身語言的質量,僅有良好的言語表現才能對幼兒語言發展、良好語言習慣的養成起到進取的促進作用,而不良的言語表現則可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其次還應注重日常知識經驗的積累,僅有當教師成為生活的欣賞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于幼兒的需要、愛好,才能發揮巧思,捕捉孩子喜歡的話題,加以引導與豐富。
區角游戲,架起幼兒通向自由表達境界的橋梁。供給豐富的游戲材料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區角游戲、創設寬松的游戲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其語言表達本事更加完善—————我想,這些就是我們要為孩子能更好地自由表達自我的思想和觀點以及提高語言表達本事所要做的。
中班觀察記錄13
游戲主題:
涂鴉區
幼兒姓名:
陳xx
幼兒游戲背景:(主題引入時間、主題環境創設、孩子游戲水平等分析)
教室后半區開辟了一個涂鴉館,投放了一些卡紙、色紙、顏料、膠水、橡皮泥、記號筆、眼睛等材料,還提供了示意圖,讓幼兒進行手工制作。每天總有幼兒爭搶著去玩,但是觀察下來,他們過多地是喜歡玩橡皮泥,搓搓、捏捏……
幼兒游戲行為實錄:
角色活動時間到了,孩子們都紛紛選擇區域進行游戲,陳xx來到了美工區,拿起橡皮泥開始擺弄起來。過了不久,她拿著色紙像發現新大陸似地問我:“老師這個紙要來干嗎?”我沒有直接告訴她,而是打開了她旁邊的示意圖,請她看了看老師制作的“小狗”。她發現小狗是用這個紙做的,于是她也拿起紙開始擺弄起來。她是個領悟力很強的孩子,通過幾次嘗試,一只小狗像模像樣地折出來了。看到她成功了,我遞給了她一支記號筆,她納悶地看著我:“這個要來干嘛?”“給小狗畫上眼睛,它才會活呀。”于是,她用記號筆涂了二個小黑點,一只小狗就這樣活靈活現地出來了。后來我又用膠水,將她的.作品貼至草地上,她體驗到了成功,又開始積極嘗試其她小動物制作的方法。
教師觀察與分析:
1、陳xx是一個聰明、求知欲望強的孩子,當她發現有色紙這個材料時,來尋求我的幫助。我沒有直接教授她小狗的折法,而是引導她觀看圖片,欣賞作品,了解制作過程。在她做出小狗后,我又鼓勵她嘗試添畫,豐富作品。最后當我把她的作品粘貼至我們的美工展示板上時,她高興地笑了。雖然這一舉動很平常,但給孩子帶來了成功、喜悅的感受,從而激發了她想制作不同小動物的興趣。
2、在講評時,我將希希的作品拍成照片,讓大家共同了解涂鴉館除了橡皮泥之外還有許多好玩的材料,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并請希希示范了小狗的折法,將這一好辦法與大家共享,讓更多地孩子愿意嘗試新的材料和玩法。
思考與調整:
1、在美工區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和欣賞品,并提供操作步驟圖。
2、教師在觀察和參與中指導,最主要地是能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材料進行創作。
3、在創作的過程中,幼兒遇到了困難,老師要適時引導和點播,從而鼓勵幼兒,肯定其做法。
注:請教師在相應的格子內打上☆(好)○(一般)△(較弱)等符號,以表示該孩子的游戲水平。
中班觀察記錄14
觀察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觀察地點:
中一班
觀察對象:
xx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生活行為方面,改善幼兒健康的生活態度
兒童表現及行為:
最近在不經意中發現琪琪小朋友常有不健康的生活行為:經常搶占別人的東西,活動中總是喜歡自由走動或與同伴交談。交談資料以“奧特曼”為主要資料,如果談得興趣盎然時,拳腳相交。但平時他喜歡幫忙老師做事——分碗筷,擺椅子,搬桌子等,但是總是一馬當先,和同伴爭執。
分析: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喜歡做事是他的本質,他喜歡做事,他并不明白做某件事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的,總是期望得到同伴和老師們對他的這種行為作出評價和認同、贊賞。同時期望在一些行為上得到老師和同伴的注意和信任。
措施:
糾正不健康的生活行為:在我與他交談后,讓他明白一些他人物品與自我物品區別的道理。我向家長反饋了他的狀況,請家長在家中多留意幼兒的行為,推薦家長說理育兒。在活動中,我把他調到前面,可隨時注意到他的行為,繼續觀察他的表現,在必要時可立刻制止他,適宜時表揚他。活動后,我經常與他聊天,說說家里,說說幼兒園的好朋友,引導他多看一些有益的電視,談談智慧樹等少兒電視里的資料。
中班觀察記錄15
觀察目的:如何有效地對內向幼兒進行鼓勵、欣賞教育。
背景記錄
聰聰是個平時不愛說話、不惹事的小男孩,自理能力較差,剪刀、畫畫等更是他的弱項,他總喜歡呆在老師不注意的地方,他也不太喜歡和大家交流,有時會自言自語。晨間鍛煉、做操時,總會發現他的一些動作不太協調,即使教師進行了個別指導,他的進步也不大。一次,在早晨科學區活動時,發現他一個人很快就把數物配對的練習正確完成了,讓我感到很意外。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繼續觀察,發現他對于數學掌握的比較好,基本都能獨立完成練習。
分析與評價
該幼兒從不愛積極表現自己,只是安靜的管好自己,遵守常規。對于教師提出的建議,他也只是安靜的接受,不置可否,所以教師往往會忽視這個慢半拍的孩子。但是意外的發現,使我一下子醒悟了,這個孩子也有聰明的一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
措施及效果
我及時把他的練習展現給大家看,并當眾表揚了他,獎勵了五角星,他的臉蛋洋溢著無比的`自豪和快樂。在以后的科數活動中,即使他不舉手,我也會請他單獨回答問題,果然他的表現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這些肯定無形中增強了他的自信心。而我也會利用單獨交流的機會鼓勵他在其它方面加強練習,并通過家校聯系告知家長孩子的進步,以及提出努力的方向,他的家人也很配合,在家培養孩子對畫畫、剪紙的興趣。現在,他在其他活動中都會積極地動腦發言,而我也發現他還是個視野較開闊的孩子。他還會主動告訴我,在家里一直有進行畫畫、手工活動等。在班級里,他的身影逐漸活躍起來,周邊交流的朋友也逐漸多起來了,我們共同期待著他的健康成長。
【中班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中班觀察記錄11-10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中班平時觀察03-31
中班個案觀察記錄09-13
中班區域觀察記錄08-26
區域觀察記錄中班10-26
中班活動觀察記錄11-03
個案中班觀察記錄03-29
幼兒中班觀察記錄03-07
觀察記錄中班范文02-16
中班幼兒觀察記錄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