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8篇)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1
游戲是幼兒生活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在游戲中不斷的嘗試、不斷的發現、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表現。他們通過游戲表達意愿、宣泄情緒、展示能力,因此游戲的世界是一個真正的童心世界。區域游戲則是幼兒十分喜歡的一種方式,前不久聽了過穎老師《區域游戲中教師的觀察記錄》的講座,受益匪淺,以下就分“觀察篇”與“記錄篇”兩個部分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觀察篇。
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專家蒙臺梭利曾指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一個不會觀察的教師是絕對不稱職的。當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時,觀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區域游戲目標的前提,因為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兒,才能有目的地適時、適度地進行引導。過老師在梳理了“觀察”“觀察的原則”“觀察的要點”之后,具體介紹了觀察的一些方法,如定量觀察、定性觀察等等,為了更好地讓教師理解,過老師圖文并茂地例舉了觀察實例。因此,教師在觀察過程中并不是隨便看看,而是在活動前要想想今天要看什么,在活動后回顧今天看到什么,有哪些要繼續看,有哪些要補充看,前思后省,體現了觀察的連續性和目的性。如果運用了科學的觀察方法,會為我們的教育行為起到較好的支撐作用,會讓我們的教育更有系統性與連續性,也能為我們的寫作提供真實豐富的題材。
二、記錄篇。
如果我們不將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思不記錄下來,那么我們的想法就會成為空想,過段時間就會忘記,這就讓“記錄”顯得格外重要。記錄,它是觀察的延續,在記錄中我們還會進行反思,從而獲得新的觀察發現。在講座中,過老師根據觀察的指向例舉了很多記錄的方法,有照片有文字,內容豐富。另外,從材料到案例分析,從反思到調整建議都給我許多啟發,讓我覺得教師在無時無刻都要眼中有孩子,心中有思考,要做一個“會思考”的老師。
在區域游戲中觀察是最直接地了解幼兒、研究幼兒的最有效的辦法。教師只有沉下心來,通過綜合運用各種觀察方法,作好觀察記錄,來思考幼兒在游戲中表現的行為,從中了解他們的發展需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反思與調整,才能真正做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2
小鈺來到爬行墊上,她整個人躺了上去,她先翻了一個身,然后看看旁邊,挪了一下身子,繼續滾。
小鈺發現自己滾到了外面,又挪了一下身子,回到墊子上,再繼續滾,滾一下,又歪掉了,她再扭扭屁股把身體回正,繼續爬,直到爬到終點。
接著,她又回到起點,開始第二次的爬行。
這一次,她讓自己躺在中間,左看看右看看,直到把身體和墊子呈一個水平線上,她才開始滾。這一次,她滾的時候眼睛還不忘看看墊子,終于,沒有再滾出墊子。
技能方面:小鈺第一次的滾墊子,看出她滾的時候平衡性掌握得不是很多,所以一直滾出墊子,但是第二次的時候她很聰明,也找到了竅門,用眼睛來幫助自己尋找到平衡點,兩次的滾墊子她的進步很大。
學習品質:經過第一次不太完美的滾行,小鈺沒有氣餒,她找到了原因并且尋到了解決辦法,嘗試了第二次,并且成功,這說明小鈺是一個做事有堅持性的孩子,值得鼓勵。
滾墊子的游戲孩子們都很喜歡,但是在滾的時候,經常會滾出墊子,而且速度上不去,很累,因此,滾了幾次孩子們就不愿意了,體驗不到成功的樂趣。
調整策略:減短滾的距離,掌握竅門,教師在一旁可以提醒幼兒注意滾的時候要保持身體躺平,才能保持平衡。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3
我們在幼兒園里經常教育孩子們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要講文明懂禮貌,但是空洞的說教孩子們聽了往往不太了解。
今天,我和孩子們在上一節美術課,啟發孩子自己設計一件秋天的服裝,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都在聚精會神的畫著。
當我走到郭亦昆身邊時,他抬頭小聲說:“老師,我的黃彩筆畫不出色來了?”我剛想給他借一支用,可又一想,還是讓他自己借吧,應該讓孩子養成與別人交往的能力。于是,我說:“你自己去借別人的用一用吧”只見他小聲的說:“張靖,請把你的黃彩筆給我用一吧?”只聽張靖說:“好的,你用吧。”郭亦昆接過來說:“謝謝你。”看到這里,我及時表揚了郭亦昆和張靖,并告訴孩子們這叫“互相幫助”。在平時,我們就應該這樣,小朋友之間借還東西要會使用禮貌用語,小朋友要向他倆學習,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從這件小事孩子懂得了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交往。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我覺得作為老師就應該抓住一點一滴對孩子進行教育。有個教育家曾經說過:教育無小事。我認為空洞的說教往往見效甚微,不如讓孩子進行情景表演文明禮貌的、拾金不昧的、講衛生的、愛勞動的等小情景游戲,孩子們親身體驗了,肯定會記住的。作為老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來教育孩子。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4
幼兒姓名:祝依
年齡:5歲
性別:女
指導教師:許玉文
幼兒基本情況與典型特點
這是個清秀、愛跳舞的女孩,只要老師一彈奏鋼琴曲子,她就會像一只蝴蝶一樣在教室里翩翩起舞。祝依唱起歌來聲音甜甜的,非常好聽,音樂的節奏掌握地也不錯。她的語言發展較好,語句的表達比較完整,只是時不時地愛用“方言”來表述,普通話表現的不夠流暢。在繪畫中,祝依很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合理地安排畫面,選色相當豐富,所以,她的每一幅畫都完成地很棒!特別是在評價作品時,她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來看待同伴的畫作,并能從多方面來評價作品,例如:顏色是否漂亮、畫面是否豐富等等。
案例記錄與分析
不知從何時開始,只要我一彈奏鋼琴樂曲,祝依就會在教室里翩翩起舞,而且舞蹈動作變換多。比如:同樣表現花的造型,她會擺上七、八種,每種造型都很優美。看著祝依不斷變換的舞姿,我想:這不是讓孩子大膽想象、創編以及表現自我的最好時機嗎?于是,我常會在閑暇時間彈奏不同風格、韻律的樂曲,讓祝依領著同伴一起跳起來,在“舞”的世界里放飛想象的翅膀!
近階段,祝依迷上了講故事。尤其是到了“故事大王”的時間,她的參與性就特別的強。祝依在講故事上有兩大優點:一是聲音響亮,音色甜美;二是故事編的有情節,好聽。因此,同伴們都很喜歡聽她講故事。孩子的發展與展現自我,需要成人不斷地為他們提供相對應的舞臺。我在一日活動中,常組織幼兒進行“小組、個別”活動,讓每個孩子都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快樂地成長。“故事大王”的舞臺就深深地吸引著像“祝依”這樣的孩子,同時,也調動著其他孩子表現的欲望!
祝依的觀察能力很強,像今天觀察的兩只老鼠,她不僅會從顏色方面來辨別,還會細心的.觀察它們臉上的表情,知道從細微處來琢磨它們內心的感覺。孩子的觀察能力對于他們的語言發展、想象力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只有會仔細地觀察了,孩子才會有話可說。作為教師,不僅要為孩子選擇能激起他們觀察興趣的對象,更要關注孩子的觀察過程,最大程度地發揮“觀察”的教育因素。
祝依越來越喜歡玩“蘑菇插塑”的游戲了。這不,在今天的區域活動中,她用心地拼出了一架小飛機。這架飛機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都考慮的很周到,說明建造者是個心靈手巧的孩子。孩子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經過不斷地自我摸索、操作,才會慢慢積累相關經驗,從而使自己有所提高。這件事讓我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們真的要“玩中學、學中玩”!給予孩子充分的動手機會、驕傲的展現機會是老師應該也是必須做到的。
幼兒園生活教育觀察記錄及分析措辭施
觀察時間:三月份第一周
觀察地點:小一班教室
觀察對象:韓詩彤
觀察老師:韓麗
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寫的常規記錄表,抬頭一看,原來是韓詩彤上廁所出來我給她提褲子。(這個孩子是剛來的,在我們班年齡是最小的)見此情形我說:“老師教你提褲子吧,你都3歲多了,可以學著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詩彤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里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我媽媽說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師“。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讓媽媽也看一看我們詩彤寶寶是很能干的,自己學會提褲子”,詩彤聽了后,低著頭一言不發,而且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看來,我的鼓勵并沒有激發起詩彤學著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先幫她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煉詩彤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讓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來分,當然也叫到了韓詩彤,當我叫到她的名字時,詩彤坐在椅子上猶豫著,我便便鼓勵她說:“詩彤好棒啊!會幫老師分餐具!”詩彤從小椅子上站了起來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詩彤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并叮囑她小心一點,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訴她沒關系的,剛剛只是個小意外,詩彤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詩彤竟然自己主動學著提褲子了,有時見她沒整理好,我就幫著整理一下,詩彤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整理,實在是太棒了。
分析措施:
其實韓詩彤是一個非常聰明、利落的孩子,動手能力也不錯,也喜歡動手。可見孩子自立愿望還是很強烈的,很多事還是想自己去干,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可能是在家鍛煉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所以,一切都有父母包辦,久而久之使孩子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我和詩彤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而作為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只要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我們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 ,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鍛煉孩子的能力,久而久之讓孩子擺脫成人的照顧,一點一點向獨立自主邁進。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5
在幼兒園里,打架是時有發生的事情,孩子間經常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因為他們還不懂得什么叫謙讓什么叫分享,每當沖突發生后就會爭吵,我們班就有這么一位愛招惹的“小麻蜂”。
這不,又有人來告狀了:“老師,奧奧搶我的書,還把它撕壞了!”我的眼神跟隨著這位小朋友手指的方向,只見奧奧拿著一本嶄新的圖書,一邊撕一邊像拋雪花一樣地仍,看著一片片光亮的紙頭掉在了地上,只讓人心疼。心中的怒火不由得全冒出來了:“奧奧,老師不是說不能撕書的嗎,怎么你?”我兩眼怒瞪著他,氣呼呼地對他說。他下意識地把臉背了過去,我以為他知道自己錯了,就對他進行了思想教育,可是當我剛離開,他又接著干了,我只能把他拉到我的身邊安靜地看書。
其他的孩子們都拿著小椅子排排坐好,奧奧不知道什么時候從我身邊溜走的,只見奕一正對著奧奧理論著什么,奧奧也不示弱,瞬間兩人就扭在了一起,周老師見機不妙,立馬上前制止,并對他們倆剛剛的行為進行調查與協調:“你們誰先動手的,不是講過打人是不對的嗎?”曹奕一理直氣壯地說:“是他先打我的!”奧奧也很不服氣地接上來說:“她后打我的!”當時我和周老師頓時噗笑出來。奧奧的邏輯總是和別人不一樣,不過他這樣還算是敢于承認事實的真相。奧奧已經不止一次被我們“思想教育”了。可還是改不了,一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就會用手來解決。我們都知道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要以引導者來指引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孩子就像一顆小樹,需要不斷修剪才能長成參天大樹,然而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要不斷為這些小樹修剪枝葉。所以對待幼兒的錯誤行為,教師的方法和態度尤為重要。可是對他這樣屢教不改并自由散漫慣了的孩子用這樣的方式無濟于事,我們該怎么辦呢?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認為,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這里說的“懲罰”不是體罰、傷害,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視。“懲罰”的一個根本出發點和目的,是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做有責任感的人。為此,我讓奧奧也對自己不好的行為進行了負責。
我對奧奧進行了懲罰,罰他這個星期沒有五角星。果然“宣判”他懲罰結果后的幾天里,乖巧了很多,班里的麻煩事也少了很多。但當孩子也有了改錯的行為后,接下來要及時給予表揚,并堅持正面引導,這樣才有利于他好習慣的養成。現在我相信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6
觀察實錄:今天集體教學的內容是“送年糕”,要求幼兒掌握簡單的數物對應概念。就是能看著圖上的年糕數量說出送給數量相同的小朋友。當我出示第一張圖片時,諾諾就站起來叫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及時用語言提醒:說話先舉手。當我出示第二張圖片時,諾諾又叫道:“老師,我知道。”我又用手勢提醒他:先舉手再說話。后來,我又問了一個問題,諾諾一邊舉手一邊又叫起來:“老師,我舉手了”……
分析:
諾諾雖然特別愛動,老是坐不住,但他又是一個愛動腦筋、要求上進的好孩子。平時老師對他講的道理他都懂,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分場合地想說就說,想做就做。我想這跟這個時期幼兒的年齡特征有一定的關系吧。
措施:
1.針對諾諾的這些行為,我們首先從思想上幫助諾諾認識到自己行為不
足,然后再采取語言提示等直觀教育手段糾正幼兒的行為,這樣幼兒就容易接受。
2.孩子小,他的行為容易反復,不容易得到鞏固,因此,要利用日常活
中的教育契機,堅持不懈。
3.及時與家長溝通,爭取得到家長的配合教育,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7
觀察是一切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手段,但是有效的觀察并不僅限于會看按照什么樣的結構、角度和方式去看,還要求有客觀、有效、規范的記錄和記錄工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歡迎來參考!
一、觀察記錄的性質和意義
就教師局部的行為而言,有些觀察顯然是不需要做記錄的――如果教師的觀察是為了眼下的判斷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學行動的話。而就教師全部的教學行為而言,從有意識的程度來排列,則是從無觀察的教學行為、以觀察為基礎但無記錄的教學行為,最后到以有記錄的觀察乃至以系統的長期觀察記錄為基礎的教學行為。
所以,從這個序列上來看,要建立教學活動的規范和科學的充分依據,僅僅知道要觀察、觀察什么和如何觀察,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合適的記錄工具的觀察,就像沒有反思和計劃的教學一樣,很難保證有切實的進步。
(一)觀察記錄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
記錄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層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觀察的一個輔助環節,是觀察的一個因素或后期的延續。因此,常見的情況是,要觀察什么,就要記什么。當然,從記錄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觀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記錄還有一個朝后看的目的,這就是,記錄是為了給教師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長提供反饋。從功能上來看,它作為觀察和反饋之間的中間環節而存在。教師的全部記錄文本可以保存在一個特別的地方,但是記錄內容本身是沒有任何獨立性的。如果一種行為和現象被記錄下來之后,這些記錄不在當時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從中獲得有關啟示,那么之前的記錄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但是,由于記錄本身的特點,是形成物質的、靜止的文件,不是稍縱即逝的場景和觀念,也不是某種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復利用,當然也就可以跳出單純的教學流程之外,被派作別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來和家長交流或進行匯報,用于同事之間的討論,以及各種評價或評比活動。
(二)觀察記錄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
當我們說教育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的時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發的情況。但是我們現在也已經知道,生成的靈活性,并不完全是計劃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計劃為基礎、為根據的,或者有時候是作為計劃的補充。同樣道理,當我們說觀察記錄是一種有計劃的行為時,并不排除少數情況下臨時偶發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記錄,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計劃是很容易發生變化的。
觀察記錄的計劃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時間安排和方式進程等方面的規劃,其中包括記錄的規模、頻率、時間段、總時間長度、輔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種機器設備)的設計與使用、保存與整理,等等。
(三)觀察記錄是一種有豐富意義的行為
有規律的記錄和良好的記錄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能夠產生許多附帶的、有時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書面的記錄比大腦的記憶,在客觀性和真實性上更有保證,更不容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退。
2、書面的記錄可以進一步加深大腦的記憶。
3、記錄是對現象進行重新整理、在意識中進行澄清和思考的過程。對于教師的記錄而言,這個思考的過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義:其一,可以增進和加深教師對于幼兒當前各方面的發展情況的了解,把握他們的興趣、交往和人際關系情況、所面臨的問題和各種生長中的能力;其二,可以發現課程生成的來源,或者滲透某些教育教學內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規范和要求進行的記錄,本身內含著教師對于其教學行為的反思過程和對于師生互動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的理解過程,幫助教師清理有關目的是否明確、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還需要改進、幼兒的反應是否合乎教育教學的預期、為何幼兒會有這樣的反應等等問題。
4、記錄還可以幫助教師。思考一個目前沒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個問題:教育過程中的許多現象、教育環境中的許多材料缺乏合適的命名。這是因為具體的進行中的教育教學過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動性和場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實物和場景的幫助,不需要準確的或事先得到公認的概念、然而記錄則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脫離具體行動和場景的,而且是用規范化的書面語言來進行的活動,所以有關現象和實物的命名問題,就成為了現實的不方便,進而在反思中直接成為了教師把握的對象。
5、記錄對于觀察行為的反作用:它規范、便利教師的觀察,使觀察成為教師的習慣,保證有效省時,它也使得教師在以后觀察的時候更有方向性。
6、長期記錄的積累,可以產生多方面的效益:在總體上了解資源的使用情況,了解幼兒的興趣和在某些方面的發展水平,了解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在局部上了解個別幼兒的現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發展的歷程,了解某些材料發揮作用的規律、原理。
7、持續的、有方向的記錄,可以檢驗教師的某些假設、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進行調整。
8、它對于教研活動、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園信息之間的溝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它是教師個人的檔案庫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進行自我反思和專業提升的歷史基礎。
二、觀察記錄的分類和范疇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將觀察記錄分為不同的種類。
(一)根據記錄的結構性(也對應著觀察的結構性)劃分:
1、開放的日記式或軼事性記錄。
該記錄方式在局部觀察、隨機觀察中經常使用,類似于日記或記敘文。這種記錄常常是一種個案研究,或是對某一個特定問題的思考;它追求“質”,而不保證“量”;它常常沒有預先的結構,不對情境作人為的分解,而是盡可能地從某一個角度,保持情境、對象的真實和完整。寫作要求:對于特定事件的記錄,無論以事后或現場的方式進行,都應當盡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記錄
特定事件的記錄并不完全排除觀察者的感受、評論和其它主觀的意見,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則必須要保留一個事件的原始記錄,而且該原始記錄應當盡可能是客觀的、具體的、直接引用的。記錄者在原始事件中不應當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應當對行為者的動機、目的、感受妄加揣測,而只應當追求可以直觀的完整性,即知覺到的過程與事件。
原始記錄不描述內在的心理事件,而只描述“能夠被充分定義為外顯的、可以觀察到的、可以從物理上確定的行為”(參巴馬林諾夫斯基《科學的文化理論》,第43頁),這些被描述的行為都應當能夠得到操作性的定義,應當容易標識,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作為量化工作的前期準備。
(2)記錄者的觀點和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為目的,不以發現為滿足,而是為了實用,為了指導和教學;它不是在工作之外來研究工作,而是邊工作邊研究,將研究變成工作的一個流程、一個步驟,使研究附屬或內化到工作之中。這樣,教師一切的觀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離開她的理解和判斷。
純研究的要求和純工作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問題,需要有一個調諧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處理。我們的基本原則是,首先要保證每一方的獨立性,明確各自的要求和條件,然后要以研究的過程與結果服從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說,我們的目的是主觀性和價值追求,但是我們將客觀性和規律性放在出發點的位置。這是我們從事一切教育實踐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個普遍的準則。因此我們具體的處理原則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記錄之后,觀察者的判斷、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種形式“附加”在原始記錄之上,如加括號、旁注,或者結尾的點評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區分地“滲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個已經完成的教育過程或現象的“質”的記錄文本,不能缺少記錄者的判斷、推論、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觀的成分,因為記錄者不是一個無關的研究者,而是對眼前的場景、現象負有責任的、對一些現象事件帶著實用的關心的內部成員。而上述主觀成分,是記錄者對此負責和關心的具體表現,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現。
第三,大量的觀察記錄不僅反映教師出于觀察目的而進行的活動,更要突出教師自己的行為本身。而對于自身行為的記錄,記錄者完全可以如實地反映自己當時的感受、動機,當然有時候也要用旁注或括號的方式,但是在性質上就不再是對別人的心理過程的推論了。一個人在情境中現場意識到的意念、情緒,理應同別人的行為一樣,都屬于可以觀察到的、留有痕跡的,因而是對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觀性的因素。
(3)完整的過程和場景
這主要指經過整理的、或是事后回憶的記錄,對于現場記錄則不可能作此要求。這不僅因為時間的緣故,主要是因為現場記錄要求最大的客觀性、直接性和豐富性,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沖突的。
事件的記錄有兩個側重點,一個重在現象,一個重在人的行為。反映人的記錄,著重在揭示人的行為的背景、動機、目的、過程、結果、反饋以及其中的種種影響因素,如記錄一個幼兒的個案。反映現象及其規律的記錄,則著重在反映事情的來龍去脈,如記錄一件事情的討論和處理。由此可見,不論何種記錄,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過程的,交代背景、影響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須有某種連續性。
所以,事件的記錄,常常不是孤立的某一次的行為及其記錄,而是或者在數量上有橫向比較的,或者在時間上有縱向積累的。因為單純按照一次時間來取樣,很難保證行為的完整性,不能反映個性,也不能反映規律。
2。表格記錄。
該記錄方式在整體觀察、結構觀察和實驗觀察中經常使用,它根據預先設計好的表格對場景中的內容進行反應和判斷。
表格記錄根據觀察的目的、時間的跨度和長度,可以區分為以下三種:
(1)常規性、長期性和連續性記錄表格。
該表格常用于分方面記錄個案幼兒的發展情況、園務制度和班級規范等成文條款的執行情況、各個環節活動的整體概況、幼兒園各部門的一般活動情況等等,也就是日常進行的、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這種記錄應當進入幼兒園的管理,形成習慣性的制度,并滲透到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8
我和孩子們一起到戶外進行活動,他們選擇了走輪胎過小路的游戲。我觀察到大多數的幼兒以走的方式穿過輪胎,而這時隊尾早已經排起了長隊,并聽到小朋友的喊叫:“老師,豆豆走得太慢了,我們都過不去了。”原來豆豆小朋友正用雙腳跳著過輪胎前進呢。“哎呦,豆豆的本領可真大,他和你們過輪胎的方法可不一樣。”我的話音剛落,就有小朋友開始模仿豆豆。段xx一邊跳,一邊說:“老師,我也會跳著過輪胎。”文文更不甘示弱地說:“我還會一個腳一個腳的跳呢!”我馬上鼓勵他說:“嗯文文的本領更大。”一會兒,小路上多了許多蹦著、跳著的小腳丫。
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實鍛煉幼兒的腿部力量。往常我也試著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過小路,可幼兒往往只嘗試一會兒就又以走為主了。而這次抓住了幼兒自發行為的教育價值,經過鼓勵和推動,大大激發了幼兒相互模仿,主動嘗試,爭取創新的欲望,使孩子們在競相模仿的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教師與其單純說教,還不如及時抓住個別幼兒的特殊行為并適當的加以推動,當教師的指導能激發幼兒間互動時,所獲得教學效果往往更好。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09-30
幼兒園大班教育觀察記錄09-30
中班教育觀察記錄09-30
幼兒園中班教育觀察記錄及總結10-20
幼兒園教育觀察記錄8篇11-21
幼兒園觀察記錄09-30
幼兒教育觀察教育記錄09-30
幼兒園觀察記錄的日記06-13
幼兒園個案觀察記錄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