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1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了解,科學素養(yǎng)得到相當?shù)呐囵B(yǎng),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yōu)等生表現(xiàn)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后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tài)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態(tài)勢一般。
從本學期開始,學生將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科學教科書也將展示一系列新的內容,引導學生們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為更好的開展科學教學活動,我對本冊教材、班級學生情況等方面作了細致地學習或分析,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材內容概要: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huán)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含8個教學活動,原則上每個教學活動的時間為1課時,共約32課時,再加上彈性內容和復習檢測約20課時,本學期授課時間約為52課時。
《生物與環(huán)境》單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通過“綠豆種子發(fā)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huán)境的關系。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并通過對生態(tài)瓶的制作、觀察,探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系,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系。最后通過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fā)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沖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并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制作一個小車。
二、本冊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養(yǎng)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體包括:強調實驗前后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jù);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并學習實際控制變量實驗;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fā)生的原因、變化及規(guī)律。
3、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xiàn)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shù)據(jù),并認識到重復實驗的意義。
三、主要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
放大鏡、綠豆種子、塑料種植盒(杯)、塑料調羹、紙巾、水桶、滴管、大頭針或剪刀,蚯蚓、土壤、長方形木盒或塑料盒。
做生態(tài)瓶的容器(每組一個,可以是大的飲料瓶或色拉油桶)、沙子和小石子、小鏟、漏網等工具,大玻璃水箱(每班一個)、小魚若干,水草若干。
2、第二單元“光”:
手電筒、小長方體、紙屏,簡易的日影觀測儀,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空心彎管和直管,小鏡子、制作簡易潛望鏡的材料。
小鏡子、凹面鏡、凸透鏡,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紙袋,溫度計。
制作簡易太陽能熱水器的材料(紙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裝水的塑料袋或短一點的飲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蓋、黑色紙、鏡子或錫箔紙)。
3、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
風景照片、中國和世界地形圖(或地形地球儀),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或多媒體課件。
小巖石塊、酒精燈、鑷子、燒杯、水,石膏粉、豌豆種子、小碗或盤子,塑料瓶、碎磚塊。
新鮮濕潤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牙簽、放大鏡、去掉上半部的飲料瓶。
小鏟子、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降雨器(飲料瓶,瓶蓋上扎孔)、水、接水桶,有植物覆蓋的土和無植物覆蓋的土、塑料杯(杯底側邊扎孔)、大盤子、建造家園房屋的材料。
4、第四單元“運動和力”:
小車及配件一套(包括裝配氣球小車的車架附件)。
小鉤、鐵墊圈,車軸套、橡皮筋圈。
氣球、氣球噴嘴、連接小車部件的螺絲釘、安裝小車用的`螺絲刀、紙盒子(裝鉤碼用,在桌面測摩擦力也用這個盒子)、膠帶(粘小車輪子用)。
測力計、鉤碼,做“滾珠軸承”的玻璃珠、瓶蓋。
四、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我任教的是5(1)班和5(2)班,兩班人數(shù)都60左右,還沒有具體了解到。1班在三年級的時候我我教的科學,班級中大部分的同學對科學都比較感興趣,上課不遵守紀律的同學也不是很多,但是由于人數(shù)多,再經過一年的變動,多了很多生面孔。2班曾經試教一節(jié)課的時候上過一節(jié),總體上可能還不如1班,再可能由于班主任換了多位,學生學習氣氛比較散。四年級期末考試成績也非常不理想。
今年五年級要參加全市的統(tǒng)考,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以同學們的起點出發(fā),注重學生科學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促進教學的效率。
五、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六、教學進度:
周日期內容
19.1-9.5始業(yè)教育1種子發(fā)芽實驗(一)機動
29.8-9.122種子發(fā)芽實驗(二)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4蚯蚓的選擇
39.15-9.195食物鏈和食物網6做一個生態(tài)瓶7改變生態(tài)瓶
49.22-9.268維護生態(tài)平衡機動
59.29-10.3國慶節(jié)假期
610.6-10.10機動1光和影2陽光下的影子
710.13-10.173光是怎樣傳播的4光的反射5光與熱
810.20-10.246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機動
910.27-10.318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機動
1011.3-11.71地球表面的地形2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3巖石會改變模樣嗎
1111.10-11.144土壤中有什么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6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1211.17-11.21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8減少對土地的侵蝕機動
1311.24-11.28機動
1412.1-12.51我們的小纜車2用橡皮筋作動力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1512.8-12.124測量力的大小5運動與摩擦力6滑動與滾動
1612.15-12.197運動與設計8設計制作小賽車機動
1712.22-12.26機動
1812.29-1.2復習
191.5-1.9復習
201.12—1.17期末檢測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2
一、基本情況
通過三年的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學生的科學精神得到培養(yǎng),能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答一些淺顯的實際問題,但學生間發(fā)展不大平衡,部分學生學習熱情欠佳,“三動”能力較弱。
二、指導思想
以科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教材為載體,全面系統(tǒng)地復習鞏固小學階段的科學課程知識,重點復習五年級上冊的內容,鞏固觀察、操作實驗的成果,認真做好評價本學期自擬的要點,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分學習小組時注重優(yōu)差搭配,特別注重輔差,適時進行評價,努力提高復習效率。
三、目標要求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敢于科學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欣賞自然、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fā)展。
本次復習具體分為“沉與浮”、“熱”、“時間”、“地球的運動”四大板塊。通過三份試卷體現(xiàn),便于學生整體有序把握科學知識。
四、方法措施
1、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復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
2、認真上好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精讀精煉,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3、對平時缺課未作實驗的學生要調查摸底,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實驗率100%。
4、加強復習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和諧發(fā)展。
五、復習時間安排
6.10——6.13沉與浮單元
6.16——6.20熱單元
6.23——6.25時間單元
6.26——6.28地球的運動單元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3
一、教學總目標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二、教材與學生現(xiàn)狀分析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五冊。全冊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學生知道晝夜變化與地球的自轉有關;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了解晝夜變化對人及動植物行為的影響。
“光與色彩”主要使學生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平面鏡或放大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光是有顏色的;日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電和磁”本單元主要使學生知道電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認識完整的電路組成;會組裝一個簡單電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掌握安全用電的常識;認識磁鐵的性質;知道電能產生磁性;會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電磁鐵的.應用等。“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過程及常見呼吸疾病的產生和預防的知識;了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及
保健,增強健康及保護的意識。“解釋與模型”和“自由研究”6個單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三、學期總體設想、具體措施及學科活動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相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具體安排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4
一、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共有六個單元,第一單元是“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學生知道晝夜變化與地契的自轉有關;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了解晝夜變化對人及動植物行為的影響。第二單元是“光與色彩”主要使學生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平面鏡或放大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光是有顏色的;日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第三單元是“電和磁”本單元主要使學生知道電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認識完整的電路組成;會組裝一個簡單電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掌握安全用電的常識;認識磁鐵的性質;知道電能產生磁性;會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電磁鐵的應用等。第四單元是“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過程及常見呼吸疾病的產生和預防的知識;了解心臟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強健康及保護的意識。最后兩個單元是“解釋與模型”和“自由研究”。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2、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學生通過三、四年級兩年的學習,學生雖已經具備了初步的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部分學生的科學常識缺乏,科學探究能力也較弱。在加上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因此,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科學情感。
3、整體學習狀況:從與本班四年級科任老師的'交流中得知,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死學硬記死板知識,喜歡或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
三、教學目標: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四、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5
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它不僅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而且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與提高,也可彌補知識的缺陷,使基本技能進一步熟練。臨近期末,為了有效地進行復習,特制定本計劃。
一、復習目標
1、鞏固知識、強化記憶。通過復習,把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溫故知新、拓寬加深。在復習過程中要通過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把零散的、片斷的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達到橫向拓寬知識,縱向深化知識的目的。
3、發(fā)展能力、綜合提高。在復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和啟發(fā),使學生的概括和整理知識的能力、記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科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有較大提高,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能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二、復習內容
1、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1)通過“綠豆種子發(fā)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huán)境的關系。(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tài)群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并通過對生態(tài)瓶的制作、觀察,探究生態(tài)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3)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2、第二單元《光》:(1)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2)認識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系,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系。(3)通過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3、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1)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2)地形地貌變化及發(fā)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第四單元《運動和力》:(1)了解重力、彈力、反沖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并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2)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3)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4)動手實踐,設計和制作一個小車。
三、復習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設計控制變量實驗。
2、難點: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shù)據(jù)。
四、保障措施
1、加強復習的計劃性。我先根據(jù)要復習的內容和復習課時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詳細地寫出復習課教案,并注意復習內容的系統(tǒng)性,把已學的知識系統(tǒng)進行歸類。
2、注意復習課的針對性。我把復習重點放在學生的難點,弱點上以及常易出錯或失誤的內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復習和重點復習結合起來。通過一般復習重復已學的內容,幫助學生記憶。而重點復習則針對學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難的項目進行重點講解并著重進行復習性練習。
3、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努力使“重復”變?yōu)樯鷦臃e極的“再現(xiàn)”,寓能力培養(yǎng)于整個復習過程之中,切忌教師“壟斷”復習課堂。
五、復習安排
1、知識回顧:分單元內容進行復習(已做好各單元復習ppt)
2、專題訓練:(1)基礎知識訓練:側重一些概念,試驗及其結論。(2)解決問題訓練。
3、測驗講評:出一些綜合類試卷,檢測學生的復習情況。
4、針對練習:查漏補缺,針對學生暴露的一些問題,再一次補充復習。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6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科學進入課程實驗的新階段。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 ,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但前兩年的學習相比,本期課外實踐活動增多,對觀察和記錄的要求很高,還需要長時間地觀察和記錄。要求學生有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和學生以前所學相比,難度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生動活潑,有很大的彈性和開放性。注重突出科學、環(huán)境、社會、技術(STSE)的聯(lián)系,加強了和其它學科的聯(lián)系。本冊教材引入專題研究這一教學內容。教材圍繞“生物與環(huán)境”這一組統(tǒng)一概念組織“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關內容。包括六個單元:生物生長的需要、生物與環(huán)境、人與環(huán)境、冷與熱、地表劇烈變化、環(huán)境與保護。
根據(jù)新科學課程標準,本冊重在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種科學素養(yǎng):
科學探究: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能進行觀察、實驗、制作等探究活動。對生物、地球運動等科學內容進行探究。
科學價值觀:保持與發(fā)展想知道,愛提問、大膽想象、樂于探究的愿望。關心科學持新事物及STSE之間的聯(lián)系。正確的理解科學,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互助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中尊重事實、注重環(huán)境保護和與自然和諧相處。
科學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礎知識。以及運用知識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通過本冊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科學價值觀、科學知識、STSE各方面得到發(fā)展。
三、 教學措施:
(1)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2)建立科學文件夾,記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進展情況。文件夾包括以下內容:科學課筆記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圖表、圖片、照片、觀察報告、實驗報告、記錄表、評價表等。并在期末對學生做的文件夾進行展示與評比。
(3)發(fā)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到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逐步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
(5)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lián)系。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 樹立安全意識。培養(yǎng)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積極參與新教材實驗。
(7)開展環(huán)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yǎng)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huán)境間的關系。
四、潛能生培養(yǎng)措施:
根據(jù)對學生情況的了解,結合科學課的特點。潛能生主要表現(xiàn)在:
1、對學科知識無學習興趣。
2、無科學探究意識,科學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識。
4、實踐能力不足。
針對這些情況,首先以生動的教學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供合作與參與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科學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組中安排他們進入較好的組學習,并開展“一幫一”的活動幫助他們。
五、 課時安排:
本冊教材以單元為內容單位,在課時安排上也以單元為主,并包括隨時評價所用課時。
單元 課時安排
一單元 生物生長的需要 六課時
二單元 生物與環(huán)境 九課時
三單元 人與環(huán)境 九課時
四單元 冷和熱 九課時
五單元 地表劇烈變化 九課時
六單元 環(huán)境與保護 六課時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7
一、指導思想: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課程資源,與孩子們一起探索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通過有意義的組織,讓學生能夠開展深入的科學探究活動。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xiàn)科學探究性教學的目標。
二、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取科學知識、增加自身才干,并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透過這個過程,學生能夠理解科學的真諦,掌握科學地看問題、思考問題的方法。該過程不僅能幫助學生認識到科學探究的意義,還能激發(fā)他們對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并培養(yǎng)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養(yǎng)成勇于探究、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并對科學充滿熱愛;同時熱愛家鄉(xiāng)和祖國。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三、教材分析:
(一)全冊內容情況:
《科學》五年級是基于四年級的知識體系編寫而成的。本冊主題為“物質特性和變化的觀察”,延續(xù)了上一冊的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物質的本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共安排了“生物與環(huán)境”、“在陽光下”、“材料”、“健康生活”等單元,(二)各單元內容和課時情況:
1、本單元將通過種子發(fā)芽實驗來引導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在實驗設計過程中,學生將學習如何使用對比實驗的方法來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fā)芽的條件。同時,學生還能夠了解到如何制訂實驗計劃的步驟和內容,并能夠按要求設計出自己的實驗計劃。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2、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的方法了解太陽的知識,并能以自己的方式對搜集的材料進行整理和分享。同時,學生還將根據(jù)自己搜集的資料提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通過合作開展“講太陽的故事”的活動,從中意識到太陽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而對研究關于太陽的活動產生較濃厚的興趣。學生將會初步了解太陽的基本知識,并認識到許多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都與太陽有著緊密的關系。
3、材料單元:引導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認識常見材料的顯著特征。能按照科學探究的基本程序開展研究活動。能根據(jù)研究的需要選擇相應的`研究方法和實驗工具。通過對材料特征的研究,意識到周圍的世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通過小組的研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對研究材料特征的活動產生較濃厚的興趣。知道周圍的材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知道周圍的物品是由材料構成的,能認識一些常見的材料。
4、健康生活單元旨在通過實踐和查閱資料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人體消化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培養(yǎng)他們獲取有關內部器官知識的能力,并根據(jù)個人經驗對照。通過此單元,學生將認識到保護消化器官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并學會如何愛護它們,改掉不良飲食習慣,注重飲食衛(wèi)生。
(三)教學重點:
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
(四)教學難點:
各單元都要求學生親身經歷過程,這一過程也將延續(xù)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難點。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教學課時
第一單元10課時
第二單元10課時
第三單元9課時
第四單元10課時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8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教五年級一班的科學課。通過兩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處:由于科學專職教師不夠和活動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匆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發(fā)言不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今后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研究的形式編排了《地球和地表的變化》、《聲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環(huán)》、《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教材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以地球內外的不斷運動變化、聲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離不開的各種材料、水循環(huán)等為主要內容展開科學探究活動,將“科學探究、科學知識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想知道,愛提問;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2.對待自然: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
(二)知識目標
1.了解地球內部結構;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以及噪音的危害與防治。
3.了解秋冬季節(jié)的'星空。
4.知道各種材料特點與用途。
5.認識水的三態(tài)變化及相關知識。
(三)能力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表達、評議和討論。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統(tǒng)計等方法整理相關資料。
3.培養(yǎng)學生能利用簡單的工具,器材做簡單的觀察,并做記錄;能做控制變量的簡單探究性實驗。
4.培養(yǎng)學生能對自己的探究活動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計劃。
5.引導學生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作假設性解釋,并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與他人交換意見。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本冊教科書的編排從探究對象上看,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間接生活經驗的回顧與運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邏輯推理為主的思維技能訓練。
難點: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lián)系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五、基本教學措施:
本冊教材在縱觀全冊教材,教師應更加放開手腳,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較強求知欲望的話題作為課的主體,通過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加深對科學、對科學探究、對科學學習的理解。解釋與模型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在探究過程中有意識地強化解釋與模型的訓練。
在教學中采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jù)教材特點,制作一些課件,借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于接受。
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jù)教材特點,讓學生查一查、畫一畫、讀一讀、說一說、想一想、做一做,多種感官并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三動”能力,即:動手、動口、動腦。
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層次教學,使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能夠從中理解學習的意義,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大部分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9
知識的關聯(lián)無處不在,大到人們成就事業(yè),小到平常瑣碎,里面都包含著太多的知識原理。恰好我教的這科更是跟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若是能夠將科學科給學通透,那么便可以輕松的應對好人生方方面面的問題。但是有不少人則認識不到這一點,總覺得那些能表現(xiàn)在成績上的學科才是高高在上值得推崇的。不過我沒有因此而輕看自己的工作,相反我要把這門課給講得精彩,下面就是我準備的.一份計劃。
1、教學依托
干好工作就離不開一個好的路線引導,若是盲目的去胡亂教一通,不僅我自己坐起來費勁又勞神不說,而且在忙碌之后見不到成效。那我就必須得有一個標準的參考線,那就是科學規(guī)范教法,雖然這是很普通的方法,可是卻有著顯著的作用。因為只要按照常規(guī)的原則去教課,就能讓學生把常識給學懂。
2、課程目標
我們做事雖然不一定有明確的收獲,可是到最后必然會見到一點成果,那么我的想法就是要啟發(fā)好學生探索的方式。雖然我們都有好奇心,可是如果在我們去研究的時候選錯的路徑,或者是用了錯誤的辦法,就不會有好的結果。而我的責任就是把正確的方法和路徑教給他們,此外還得引導他們找到思維的切入點,這樣才不會讓探索陷入僵局。
3、學生情況
和往年相對照的話,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學生各方面素質都更好,身體強壯而且精力充沛,注意力比較容易集中。在我講課的過程中他們都能夠緊跟我的思路,這樣對他們的進步是十分有利的,并且在言行上更為有序,彼此之間也頗為友好,能夠與人流暢的溝通。不好的地方就是,他們有時候太滑頭,不容易管教。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由“人體內部的秘密”、“我們怎么看物體”、“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和“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機械”五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xiàn)象、數(shù)據(jù)轉化為證據(jù),利用證據(jù)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guī)律發(fā)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制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制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并用的過程中,才能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人體內部的秘密:本大院從我們的身體切入到人體生理的研究,通過觀察、實驗、比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體的勝利的奧秘,從而了解肌肉和骨骼,人體消化、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腦與神經,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搜集資料,了解人體的奧秘,懂的衛(wèi)生習慣,意識到要珍愛生命,關愛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第二單元我們怎么看物體:本單元從學生熟悉的放大鏡切入,通過觀察、實驗操作、猜測與假設、動手制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凸透鏡的相關知識、照相機和眼球的結構、是覺得行形成、眼睛常見病等內容。引導學生街注意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匯總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解缺的途徑。
(3)第三單元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本單元通過通過研究種子、花的結構和果實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對植物的生殖器官有一個完整認識過程。
(4)第四單元春夏星空:本單元使學生秋冬星空觀察的持續(xù),主要研究春夏季星空,知道春夏季星空主要星座,并對四季星空變化規(guī)律進行總結,從而形成統(tǒng)整的認識。
(5)第五單元生活中的機械集中收集有關簡單的機械方面的科學知識,使學生對物質世中的“運動與力”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體驗并意識到到物質運動與力之間的相互關系。
3、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
試管,燒杯、碘酒、滴管、漏斗
(2)第二單元:
放大鏡(3)第三單元:
植物標本
(4)第四單元:
星空圖
(5)第五單元
小車、測力計、木板、簡單機械盒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了解,科學素養(yǎng)得到相當?shù)呐囵B(yǎng),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yōu)等生表現(xiàn)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后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tài)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態(tài)勢一般。
我所任教的5個班中,2班,總體上課堂紀律好,但思維有些局限,發(fā)言不如4班積極,表現(xiàn)欲望差,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4班認真,好奇心強,且思維活躍,科學的探究欲強,但其中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過強,傾聽習慣有待培養(yǎng)。1、3、5班基本情況可以。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fā)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量的能力,繼續(xù)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jù),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fā)展,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xiàn)象和事實出發(fā),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應該基于對證據(jù)意識的培養(yǎng)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jù)來支持自己的假設,通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六、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xiàn)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yǎng) 科學游戲 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區(qū)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11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了《人體內部的秘密》、《我們怎么看到物體》、《生物的生長與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機械》、《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本冊教科書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體現(xiàn)了xx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將xx有機地整合,重點落實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內容。各單元均以學生的xx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guī)范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
評價活動顯示出整體性、連續(xù)性。本冊教科書每單元設置一個xx,以xx為評價依據(jù),引導學生從整體上開展評價活動,保證了內容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評價指標設計細致明確,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的角度從終結性轉向過程性、發(fā)展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fā)展趨勢,評價方式可操作性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盡管教科書的評價是以xx的形式設置的,并不意味著課時教學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評價活動。教科書之所以設計成xx,學生已奠定了xx的基礎,本著xx的原則,設計成xx后,有利于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自己的科學學習進行反思。但是,xx的.落實,要靠每一個探究活動的積累。因此,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應更加強調過程性的評價,這是做好評價的保證。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識,解決生活中具有簡單聯(lián)系的具體問題。
2、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問題,學會關愛生命。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撰寫考察報告讓學生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這說明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每一項科學活動中,都要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探究過程,即教師要參與探究。針對高年級教學特點和科學課的學科特點,主要讓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的分析研究等。
三、業(yè)務自修
1、深入學習有關科學課的資料;
2、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
3、進一步了解科學教材;
4、認真學習有關的雜志,如:《小學自然》、《科學課程標準》、《山東教育》、《小學科學》、《教育科研信息》、《小學科技》這部分書籍的內容,此外還要經常到各網站學習新的教學理念。
五年級教學教學工作
五(4)班共有學生44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17人。學生絕大部分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有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從中得到鍛煉,受到啟發(fā),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了彼此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能力。本學期,為了使班隊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鍛煉其能力,根據(jù)本班的特點,本人準備安排一些有趣的、有意義的活動,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1.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2.有計劃地進行素質訓練,使學生各方面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結合每月的活動主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4.另外,使殘童與其他同學一樣,愉快地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去,健康地成長。
1.注意分層教學,尤其對殘童要加倍關心愛護,不歧視他們,使其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2.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遵循教育性原則、趣味性原則、自主實踐性原則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3.認真?zhèn)湔n,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注重課堂改革,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課堂走向課外,拓寬活動的空間、范圍。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創(chuàng)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組織,積極挖掘蘊含在學生內部的潛力。
五年級教學教學工作
一、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5)班共有學生28人,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們已經掌握了有關信息和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多種基本軟件的使用,對媒體作品有一定認識和創(chuàng)作能力。
2、學會制作、修改和美化多媒體作品。
3、學會使多媒體作品能說、會唱還會動。
4、掌握簡單的多媒體作品播放技巧。
5、培養(yǎng)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制作“認識哺乳動物”、“我愛我家”、“家庭與社會”多媒體演講稿。
四、教學進度安排:
共15課時,每個課務1課時。
在本學年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動手、動腦,加強實際操作訓練,使學生充分掌握計算機的各項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開放性教學,即在教師指導下以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精神為主的教學方式,以任務驅動方式進行教學,以作品考核方式檢測學習效果,以協(xié)作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和應用。
(二)對每個單元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包括學科知識和綜合素質的評價。在每學完一個模塊之后,采取自評、組評、師評三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填在等級達標記錄表中。
(三)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以某個實例為先導,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由淺入深、序循漸進地完成知識及技能的傳授。
2、多放手給學生加強實際操作訓練。
六、教學業(yè)務學習及有關教學活動的安排:
1、學習有關多媒體計算機方面的知識,記好學習筆記。
2、訂閱報刊,學習有關內容,做好筆記。
3、學習電化教學新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參加計算機教材培訓,提高自己的授課能力。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12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五年級1個班的科學教學。五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再加上兒童與生俱來的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對科學學科的學習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內容概要
本冊教材由《生物與環(huán)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四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含8個教學活動,原則上每個教學活動的時間為1課時,共約32課時,再加上彈性內容和復習檢測約8課時,本學期授課時間約為40課時。
《生物與環(huán)境》從內容上分三個部分:通過“綠豆種子發(fā)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huán)境的關系。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并通過對生態(tài)瓶的制作、觀察,探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第三部分內容,是把以上認識拓展到自然界,通過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光》首先引導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系,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系。最后通過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綜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fā)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彈力、反沖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并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準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制作一個小車。
三、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養(yǎng)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體包括:強調實驗前后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jù);進一步掌握控制變量實驗的技能,并學習實際控制變量實驗;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fā)生的原因、變化及規(guī)律。
3、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xiàn)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數(shù)據(jù),并認識到重復實驗的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教學措施
1、首先要加強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平時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力做一名稱職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1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們班級共有53位學生。在之前的積累學習中,他們初步掌握了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能,也開始具備了探究問題的能力,并且思維方式有了由具體轉變?yōu)槌橄蟮某醪节厔荨N磥淼慕虒W過程中,我們需要進一步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喚醒他們對于動手、動腦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和自我研究能力,讓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最終實現(xiàn)將科學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到生活中的目標。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有24課,以知識的內容分為五部分。分別為人的一生、地球和地表的變化、無處不在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與能源。
本冊教材注意學生知識經驗的積累和整理,注重用聯(lián)系的觀點構建教科書整體結構。
在編寫教科書時,我們應該選擇那些能夠體現(xiàn)綜合性、系統(tǒng)性以及事物周期性變化的內容,同時用聯(lián)系的'觀點將這些不同的內容整合起來。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掌握科學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逐漸領悟科學本質。因此,在編寫教科書時,我們需要注重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和演化規(guī)律,從而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世界。
三、教學目標
1、我們的教育目標是通過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從而讓他們從小就愛科學、學科學、并保持對科學學習的興趣。我們相信,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實驗、動手解決問題,才能真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我們將更加注重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和思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和綜合素養(yǎng)。
2、通過學習,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教學中滲透愛國教育,介紹歷史人物,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措施
1、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有較強求知欲望的話題作為課的主體,通過活動使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從而加深對科學、對科學探究、對科學學習的理解。解釋與模型是五年級集中訓練的過程與方法,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
2、在教學中采用先進的電教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根據(jù)教材特點,制作一些課件,借助課件的動畫效果、彩色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易于接受。
3、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例如,讓學生查找資料、繪制圖表、讀文章、說出自己的看法、思考問題、動手實踐等,通過多種感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的“三動”能力,即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果。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又要從微觀世界認識事物的內部結構和變化的規(guī)律性分析,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和功能。探究水平較前幾冊教科書有明顯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實施力度,加大學生生活經驗的整理與提升。
為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特別設計了一系列探究項目,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這些項目,學生可以逐步理解事物的內部變化與表面特征之間的聯(lián)系,推測出變化的原因。同時,我們還在探索中不斷完善這些項目,以期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邏輯思維水平。
1、使學生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學會用聯(lián)系的觀點和思維方式認識問題。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顯。
2、教學中注重實驗教學,教學中要加強安全教育。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教材為依據(jù),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材,根據(jù)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tǒng)性的復習,同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復習,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分學習小組時注重優(yōu)差搭配,特別注重輔差,適時進行評價,最終使好、中、差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復習總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通過復習與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查缺補漏,同時學會做題方法。
4、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做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學困生:通過科學的復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中等生: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
優(yōu)生: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敢于科學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欣賞自然、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fā)展。
三、復習方法及措施
通過本冊教材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運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運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復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教師要特別關愛。
2、采取靈活多樣的復習方式,增加學生對復習內容的興趣,正規(guī)地、系統(tǒng)地引導學生復習科學知識。
3、著重進行感觀訓練,讓學生學會有目的、按順序地復習。復習內容以實驗課培養(yǎng)的動手技能為主,鍛煉他們對知識的應用,從而鞏固所學習的新舊知識。
4、由于學生有兩極分化現(xiàn)象,再加上學習任務重有些學生對科學課的重視相當不夠。對他們的復習應因材施教,做好系統(tǒng)觀察和定量觀察的指導,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們的動手操作相結合,并讓學生對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只要能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給他們信心、給他們動力。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15
以《科學課程標準》為指導,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
一、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1、 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科學實驗比較感興趣,不喜歡死記硬背的知識,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 已有知識、經驗: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 兒童心理分析: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分別是“運動和力”、“時間”、“生物與環(huán)境”、“地球的運動”。
第一單元涉及運動和力的關系。力表現(xiàn)為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往往跟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物體的運動狀況的.變化都是力作用的結果,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彈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單元中,學生要經歷一系列的探究活動,預測、控制變量進行對比實驗、運用數(shù)據(jù)進行解釋、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制作小車等,通過這些探究活動,加深對探究的理解,發(fā)展對探究的興趣,也是教材的意圖之一。
第二單元要讓學生在“創(chuàng)造”(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fā)展史,感受人類對“時間”的認識過程,從而認識到時間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變的速度緩緩流逝的。同時,在整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還將不斷地引導學生去感知、體驗一定時間間隔的長短,以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起時、分、秒等時間單位概念。
“生物與環(huán)境(二)”第三單元就是要引領學生經歷一些有目的的調查、考察活動,在活動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進一步體驗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認識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特別是認識到一種動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種動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賴的條件,從而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關聯(lián)的一個整體”的認識。本單元將側重研究生物體與生物體之間的關系,初步涉及動植物及微生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對動植物間的食物聯(lián)系進行重點研究。以生態(tài)瓶的建造、觀察和改變控制條件為線索來進行探究活動,探究食物關系平衡破壞后的生態(tài)狀況,進一步認識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在活動中,需要對學生的探究興趣進行激發(fā)和保護,鼓勵學生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活動記錄,體驗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預測和驗證的必要性,經歷簡單的方案設計并實踐的過程,在改變控制條件的活動中收集數(shù)據(jù)和資料進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單元:第一、二課,從同一時刻各地時間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時差,北京、紐約晝和夜剛好相反這些現(xiàn)象開始,通過研究得出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而且在自轉造成的。第三、四、五課,從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晝夜交替,通過分析、推理、計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并且可以通過實驗觀察到地球的自轉。第六課,從北京到底是清晨還是黃昏這個問題,引出地球自轉方向的問題,指導學生在模擬太陽東升西落的活動中,運用相對運動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第七課,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解釋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時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鐘聲不會在同一時刻敲響的問題。第八課,繼續(xù)研究有關地球自轉的問題。在學生已經知道地球上各地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形成的這個基礎上,介紹極地有半年的時間白天很長,甚至有極晝的現(xiàn)象。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研究得出:地球自轉時,地軸始終是傾斜的,而且傾斜方向和傾斜度不變,很自然地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鋪墊。第九課和前面幾課的思路剛好相反,是用前課得出的“地球傾斜轉動”這個結論去模擬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運動,觀察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由于內容較難,不作為重點,而且教師要加強實驗指導。最后一課“晝夜、四季與動植物”是本單元學習的拓展。地球的自轉而產生的晝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轉而產生的四季變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時間得到的光和熱都發(fā)生變化,不同地方同一時間得到的光和熱也不同。這使地球上產生了多樣的環(huán)境、氣候和多樣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節(jié)律地生長和生息。
四、基本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5、 各班建立科學小博士協(xié)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6、 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7、 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 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xiàn)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yǎng) 科學游戲 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參觀訪問 競賽科學欣賞 社區(qū)科學活動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
六、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七、教學進度安排:
【小學五年級科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6-26
小學五年級科學的教學計劃03-08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3-20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0-17
小學五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0-02
【推薦】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12-18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推薦】12-18
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薦】12-18
【精】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1-15
【薦】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計劃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