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校本課程計劃

時間:2023-03-08 14:56:28 計劃 我要投稿

校本課程計劃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校本課程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本課程計劃

校本課程計劃1

  一、書法教育實驗的意義:

  在寫字教育實驗的基礎上,深入開展書法藝術教育實驗,探索以人為本的特色教學,藝術育人,全面加強素質教育。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有助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培養人文精神。擬通過書法藝術教育,陶冶師生情操,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綜合素質,完善我校的特色教育。

  主體性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它是根據學校要“培養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人”這樣一個辦學思想和“人人有才藝,人人有成就”的辦學理念基礎上,學校自主開發和發展的課程,做大做強我校“書法教育特色品牌”,搶占時代教育的制高點。

  它得到了廣大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社會等方面的肯定與認可,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加上教師過硬的書法基本功和強有力的教師隊伍,保證了該校本課程的計劃實施。

  它凸顯了以學生的現實需要為主導,小學生時時刻刻都要與寫字打交道,在書寫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意志品格和處世態度。

  基礎性

  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突出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素養、行為素養、審美素養,促進學科知識間的遷移運用為目的,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基礎服務。

  “認認真真寫字,端端正正做人。”已成為學生素質培養的基礎和基座,只有打好六年的小學學習基礎,才能打點好學生的人生底色,而書法(寫字)訓練正是培養學生這方面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嚴格按照年級培養目標進行練習,不拔高,一步一個腳印地做下去,這樣才會顯現校本課程開發的獨有魅力。

  發展性

  第1頁共6頁時代變革,日新月異,優勝劣汰,競爭激烈。教育也不能逃脫時代發展的浪潮,而一個學校沒有特色或者說沒有自己的“拳頭項目”,它也就無法跟上時代步伐。我校書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正是著眼于未來學校發展藍圖而量身定做的,為每一位學生未來、一生發展奠基,彰顯學生的個性,以拳頭項目拉動學校全面發展,提高學校的聲譽和知名度、品牌力,從而促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良性循環發展。

  教育實踐證明,一個人每個方面都非常突出是不可能的.,為此,我校的書法教育校本課程彌補了教育的空白,讓每一個人都有發展、都有進步、都有成功、擁有自信成為可能,使每一個學生得到自我發展和提高,讓我們的母語文化得到繼承與發展。

  二、書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書法教育”以實踐活動為手段,以臨摹訓練為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節、創新精神和人文素養為根本。

  1、課程總目標

  (1)《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要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進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教育”,使廣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美好河山,優秀文化。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沈尹默語)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能很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2)寫好鉛筆字和鋼筆字,掌握書寫的基本方法,會寫硬筆字,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鞏固語文識字教學。做到書寫正確、規范、整潔。培養書法興趣和素養。

  (3)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了解書法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充分認識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的重要意義。

  2、課程分目標:

  (1)通過書法教育,力求探索小學生書法練習與育人相結合的

  第2頁共6頁契合點,最大化的發揮書法教育的育人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養審美能力;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2)通過書法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評述力等,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底色基礎,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

  (3)書法練習講究姿勢,使人身體各種器官都得到了相應的鍛煉,促使學生身心健康。

  (4)有效探索小學生寫字系統訓練的科學方法與小學生寫字能力的檢測辦法、評價體系、小學生寫字教學指導課的教學框架,逐步提高教師寫字教學的指導和研究能力。

  (5)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書法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三、書法教育課程開發的內容

  一抓課程建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小學生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前賢、名家對此也多有著述。小學語文教材更是將寫字教學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描紅、仿影、臨寫一條龍,識寫結合,描仿入體不間斷。我們依據小學語文教材特點,自己編選《小學生寫字教程》,教材編排從點畫教學開始至謀篇布局,將教材識字內容和《教程》內容安排相結合,編排科學、體例新穎、實用性強、成效顯著。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我們要開發寫字指導課、書法欣賞課、書法文化研究課三種課型。

  1、寫字指導課:我們計劃創設寫字三步教學法(模式):一看,即讀帖、觀察感知;二練,即寫,實踐體驗;三評,即分析感悟。其作法與意圖是:

  第3頁共6頁一看創設情境明確目標定向二練先描后臨組織交流內化比較鑒別體會要領三評歸納總結矯正練習提高2、書法欣賞課:書法作品具有悅耳的音美、悅目的形美、感人的意美。為欣賞到書法作品的妙處,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入手、如何欣賞。具體到一幅作品的用筆、用墨、章法布局、結構等方面,在書法的線條、結構中感受情感意蘊,獲得特定的審美感受,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3、書法研究課:了解書法文化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為此我們設立了書法研究課。比如:對中國文房四寶的研究,對古幣文字的研究,對蘭亭文化的研究等等。這些課題的研究,都將開辟了我校寫字教學的新天地。引導學生從理論的高度分析研究書法作品、作家,從而形成自己的認識,完成對作品的再認識、再提高。

  二抓活動促進。

  活動為師生成長搭建了展示的舞臺和成長的平臺。我們主要抓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教師的特長訓練。由書法工作室制定教師的訓練目標、方法及考核辦法,過硬的教師素質為學生寫好字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扎扎實實訓練學生寫字。我們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堅持每周一節寫字課,鼓勵師生堅持“晨習午練”,長年不輟,為師生寫字交流切磋提供更加寬廣的平臺;遵循“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我們以“書”為媒,每年舉行一次“大手牽小手”的活動,邀請著名書法家和學校書法小名人聯誼;每年進行一次“童眼看家”夏令營活動,師生一起走進展覽館,走進書家工作室,開闊眼界,潤澤生命;每月一次擂臺賽,指定內容,每年六月舉行一次六年級學生集體筆會,讓他們在全體同學面前把最滿意的墨寶留給學校,并由校長當場簽發收藏證書,豐富的活動,使學生受到感染,明確事理,激發熱情。

  第4頁共6頁四、書法教育校本課程教材情況自選或自編教材。五、學習評價方式1.自評和他評相結合2.成果展示

  具體方式:作品集、校本課程開發3.教師評價

  具體方式:評語、作業批改等。5.比賽成績評定

  具體方式:積極參加各項比賽活動、比賽獲獎情況等。六、實驗周期

  自治區級:20xx年9月~20xx年9月國家級:20xx年9月~20xx年9月七、課題組織機構主持人:于和永實驗小組組長:郭振華責任人:呂海華

  成員:李廣明于振萍王麗敏賈新紅吉慶艷李秀梅呂海華白雪杰孔德芳李春俠

  實驗教師:蘇曉峰趙麗娜沈萍劉青枝賈新紅張艷杰崔巍劉瑞雪劉鳳華王姍吉慶艷付穎臧慧子呂海華翟宇巍范曉杰蔡紅蕾郭穎李秀梅唐穎王艷麗穆青馮春梅趙麗娟宋繼來王金輝白雪杰鄭楠龐然劉瑩新吳建梅朱玉琴趙國云王麗萍劉艷春王麗麗孔德芳劉麗衡蘇日娜

  八、實驗年級:一至六年級九、書法課程安排與教師

  每周一節書法課進入課程表,語文教師、部分美術教師是書法課的指導教師。

  第5頁共6頁十、明確寫字、書法教學的要求和各年段的培養重點

  小學寫字、書法教學與訓練,應嚴格遵循各年段要求。小學低年級應進行鉛筆字書寫訓練,中、高年級應堅持鋼筆進行書寫訓練,習字時不宜采用其它硬筆。低年級(12年級):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學習用鉛筆寫字。二年級下學期開始練習用毛筆描紅,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正確寫字姿勢的指導,堅持不懈地糾正不正確的執筆和坐姿,并注意對學生進行使用和保管習字學具的教育。中年級(34年級):能比較熟練地寫鉛筆字。三年開始練習用鋼筆寫字,四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高年級(56年級):用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校本課程計劃2

  一、意義:

  1、校本課程是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的課程設置中的選修課,是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評估標準(試行)》的新66條指標中要求的范圍(見A3:B7:C24-C26)。

  2、校本課程的實施有助于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和辦學特色、學校課程的`實施與改進、教育決策的民主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二、實施細則:

  3、學校組織各年段成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組,成員由下段行政、段長、備課組長和班主任組成,組長由一名行政擔任。

  4、高二、三年段在上一學期期末(教師離校前一周)各備課組提供自己開發的校本課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等各3門,其他學科各2門)及其摘要到教務處資料室,,以供下學期初(第1—2周)學生選課。高一年段各備課組在學期初第一周按上面要求提交以上科目及摘要給段長,以供第二周學生選課。

  5、學期初(第1—2周)領導組成員指導學生選課后與教務處協調,經教務處批準,確定臨時班各班人數及相應的教室后由班主任公布:臨時班(1)學生名單(包括原行政班、學號);(2)主講教師;(3)開設科目;(4)開設課時(至少連考試及考查共8課時)。

  6、學生逢雙周在規定時間開始上課,至本門課程修完(時間最遲不延伸至本學期期末復習考試)。

  7、各年段的校本課程實施結束后的第二周由備課組長將本學期實施的校本課程材料:(1)教案(2)試卷及答案(3)一個臨時班的學生試卷(有批改或有評語)(4)其他過程性材料(5)經教研組長審核簽名的教材(6)計劃(7)總結共七項材料以電子文本形式送交教務處林昭昕老師。

  8、校本課程結束后的第二周,主講教師須將學生成績(百分制或等級制,后者分合格與不合格)或過程性材料送原班主任,班主任統一匯總送段長,再由段長送教務處黃德財老師。

  9、提早完成的校本學科,原課時安排由本學科主講教師下班督修自習。

  10、學校校本課程委員會在適當時期組織對各年段、各學科的教材及實施情況進行評比,推出優秀校本教材若干門。

  11、學校倡導信息技術與校本課程課堂教學的整合,鼓勵形成專項網頁式的多媒體教材。

  12、學校根據課時,發給主講教師一定的工作補貼,教師參加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情況計入年度考核中。

校本課程計劃3

  一、指導思想:

  1、通過對同學們進行集體輔導,讓同學們正確認識書寫的重要,端正同學對待寫字的態度,教學中要穿插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學書法的故事,讓同學們更加清晰明了的認識到自己對待寫字的態度是否端正。使得同學們正確理解把字寫漂亮的重要性,并將真正的把字寫漂亮貫徹到自己的學習中來。

  2、以推動我校“以校為本”的`校本教研為目標,加強教研組、各年級間的交流、合作意識,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個性,加強校本課程研究,創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圍。

  二、教學總目標:

  1、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打好傳統書法的根基。

  2、讓學生寫好字,為學習中的高質量的作業打基礎。

  三、具體計劃安排。課程名稱授課教師授課對象

  四、課程安排

  硬筆書法預計課時數中、高年級學生17課時主題周次第三周計劃介紹什么是書法。學習書法的意義。怎樣學好書法。介紹書法知識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選擇合適的字帖第八周學習正確的寫字姿勢。第九周學生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選擇字帖。(選上得中,選中得下,選下得差)頭正、身直兩臂撐開兩腳平穩。拇指食指壓住筆,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第十周中指從下來托起。最后兩指墊在下,筆靠虎口齊用力。學習基本筆畫學習基本筆畫學習基本筆畫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學習點、橫、豎、學習撇、捺、橫折學習重點偏旁寫法學習字的間架結構第十四周讓學生了解學習字的間架結構,把握如何把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字寫得正。讓學生了解學習字的間架結構,把握如何把字寫得正。學習字的間架結構練習臨帖第十七周教學生如何對照字帖進行學習寫字,做到形第十八周第十九周似和神似。評出優秀學生,進行表彰。評比總結。

校本課程計劃4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教師專業的發展,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舞臺。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方案,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一、開本課程開發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了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學習單元分別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表現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

  教材植根于顯示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于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4、個性化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1、開發學校教師資源。

  2、譚坊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旅游-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發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并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周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常化;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根據教師所申報課程,對學生興趣、特長、需求進行調查,確定開發項目。

  4、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5、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6、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適當獎勵。

  7、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8、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校本課程計劃5

  一、教材簡析:

  我校的校本課程是以適合學生閱讀為本,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發本地區資源,以此作為校本課程教材。以《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為主題,校長為課題組長,由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組成。 七年級以《書香幽徑》為主題,八年級以《夢尋書香》為主題。九年級以《書香滿園》為主題。包括經典古詩文、美文選讀、名著選讀。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以及隨著學校圖書室藏書的豐富,發現本書中的許多內容已經不適合七八年級學生的學習了,如古詩詞,學生都已經學習過了,就不必要再教學了。因而,本學期另外推薦學習詩詞和一些新進的書,對校本教材進行整合教學。

  二、學期教學目標;

  1、通過課堂引領,引導學生多進圖書室、多讀課外書,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2、讓學生學會自主與探究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提高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4、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5、通過綜合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提高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地處農村,學生來源素質較差,家長一般為普通農民的子女,幾個是外來民工子女。雖然家長主觀上也有要求子女有出息的愿望,但缺少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學生大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更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另外,由于家庭經濟原因,學生很少有課外書,個別有藏書的也只有少量。

  四、教學措施:

  1、利用校本課程時間,有組織的上好校本教材。

  2、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堅持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用筆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

  3、充分利用圖書室資源,每月推薦閱讀1-2本書,組織班級讀書交流會,推進學生閱讀教育。

  4、結合學校“綜合研究性學習” 的校本教研主題,指導學生進行綜合研究性學習,挖掘、展示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校本課程計劃6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因此,注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結合學生成長需要和學校實際,特在七年級開發《語文綜合實踐》,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適應社會,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方法習慣遠不能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特別是對新課程的實施有一定困難,這就需要每一位老師進行這方面的培養和指導,尤其是擔任班主任的語文老師,要很快補上這一課。

  三、教學目的:

  通過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校本課程,提高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四、教學措施:

  1、聯系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加強學生的訓練和應用,學會方法,提高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

  2、收集師生作品和成果,建立完善的檔案資料袋。

  3、教師要精心備課,創新設計教學程序,做好落實和應用指導。

校本課程計劃7

  模塊教學內容的設計,以提高學生乒乓球基本技術的運用能力為目標,,將能力培養和情感體驗與運動技術學習進行有機整合。在教學安排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注重學生合作學習與自學、探究學習相結合,努力培養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形成積極、健康的運動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矗

  1、乒乓球是一項趣味性極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其充滿情感的比賽,歡樂與絕望,喜悅與悲哀,自始至終地伴隨著每一場比賽,魅力無限的乒乓球早已進入世界上成千上萬人的生活當中。它深深地吸引著熱愛運動的人們,經常練習可以提高人的反應速度,增強大腦的靈活性及應急性。

  2、乒乓球校本課是以乒乓球項目(乒乓球入門技術及結合技術、提高技術、基本戰術)為練習的主要手段。通過乒乓球選修課教學,能夠使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乒乓球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掌握該運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愛好,提高對乒乓球運動的鑒賞水平,推進乒乓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3、學生通過較為系統的學習,使其掌握乒乓球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術和比賽方法,通過基本技術學習和裁判實踐,使學生具備組織一般性比賽的能力。

  4、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是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術、技能,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而不是單純追求所謂的運動技術、技能,因此,乒乓球模塊的教法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身體條件的不同,在練習方法和內容上,區別對待,運用語言法、直觀法、練習法幫助學生建立技術動作的正確概念,使學生了解所學技術的正確動作過程,掌握必要的動作技術,并能運用所學的簡單技術參與到乒乓球運動中去。

  5、采取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是解決乒乓球運動中,運動基礎參差不齊、個體之間差異巨大等現象的有效途徑之一。其目的與核心是提高學生的交往與合作能力,學會分享學習經驗與合作探究,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整體協作能力和每個成員的學習能力。它的'程序:確定學習內容、目標——小組設計學習計劃——課堂練習(個人學習、組內交流)——整合成果——提交小組學習成果,總結、評價。具體操作建議:

  1.教師在講授動作技術時,結合多媒體課件,播放相關技術教學帶,指導學生閱讀相關知識,分析乒乓球技術原理,形成對正確動作技術重要性的認識。

  2.將學生按異質分組原則分成若干組,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練習,確保每組有乒乓球技術較好的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以“點”帶“面”合作學習,采用現場說技、介紹打球經驗、陪練等形式,增強“面”的打球信心,同時促進“點”的乒乓球運動技術、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互幫互學、團結協作的精神。

  3.乒乓球運動的特點是球孝速度快、變化多,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步法與乒乓球專項素質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動作、反應、移動等速度。

  漢京偉

  xx年2月25日

校本課程計劃8

  一、學情分析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通過校本特色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鍛煉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發展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審美情趣,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繪制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制作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繪制學習的持久興趣,激發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美人格。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觀。

  三、教學內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常識知識,(美術種類、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嘗試幾種兒童繪畫方法)。

  2、以兒童畫為主,以手工制作為輔,以創作畫為主進行教學。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4、欣賞名人名畫名作提高欣賞水平。

  5、進行手工創作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教學安排

  要辦好美術興趣小組,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將美術興趣小組辦得有聲有色。所以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著手。

  (一)組織健全美術興趣小組。

  美術興趣小組人數不宜過多,大約20名左右。活動固定,通常每周一、兩次,活動制度化。參加這次興趣小組的人員除了自愿以外還應是美術方面比較有特長的學生。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教師要做到精心計劃,精心備課,精心上課,這樣才能保證興趣小組的深度、廣度和力度。

  (二)具體計劃小組活動內容。

  美術是一個很廣的課程,設計、繪畫、欣賞等都是學習的內容。學的多不如學的精,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制定具體的學習內容,而這次的興趣小組學習的內容主要從巧用油畫棒方面著手,以刮蠟畫為主,基礎課程(素描、色彩等)為輔。所以,小組具體的活動內容分為三個:(1)重點輔導學生刮蠟畫方面的學習;2)重視基礎方面的學習,從素描、色彩、速寫等方面入手,從而來解決課堂中難以解決的疑難問題;(3)、指導學生從事美術創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熱愛生活的習慣,以校園中的好人好事以及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旋律,創作出內容積極向上,催人奮進,有一定的藝術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舉辦學生作品展覽。

  舉辦我校興趣小組成員美術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可以為學生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自信心。作為教師則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內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對于一些才華出眾、個性鮮明的同學,提供條件為他們舉辦聯展和個展,努力培養出色的藝術人才。

  (四)舉行美術繪畫比賽。

  美術比賽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到一定的時期,可以讓學生進行繪畫比賽,通過訓練比賽,能夠促進學生快速、準確、熟練的技能。

  (五)活動資源

  1、配置活動使用相關教具、工具、材料;

  2、加強利用多媒體教學設置輔助課程;

  3、有效的利用校內外自然環境資源進行繪制。

  (六)活動評價建議

  1、隨時評價。對積極參加和投入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獎勵。

  2、對活動中學生想象力豐富、設計獨特、有新的構思和創意的作品,教師及時鼓勵表揚。

  3、學生互評或自評作品,學會欣賞別人。評價也是觀察、反思、提高的重要環節。

  4、鼓勵有合作、探索精神的小組給予獎勵。

  5、展示學生作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開展美術興趣小組活動,真正使學生學有所得,老師應該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膽實踐,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美術興趣小組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

校本課程計劃9

  本學期,根據期初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經過一學期的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與時俱進。

  校本課程的開發順應了當今時代民主決策的潮流。校本課程開發的場所是學校,關注學校的課程自主,體現出民主參與課程決策的精神。首先利用教研時間,以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和培訓,切實改變教師課程理念,重新塑造自己并界定角色職能,由課程規范的復制者變為新課程

  的創造者。使我對校本課程有了深入的了解,進一步樹立教學民主的思想,調動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為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關注學生的發展。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理念,我更加明確了教育者的責任,那就是盡最大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條件。而學生的發展也應是多方面的。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個體差異,提供發展的可能。

  三、實施內容及要求:

  (1)確定校本課程結構。我們根據以下幾方面來確立學校校本課程。① 學生發展的需求,尊重學生意愿,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

  ② 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

  ③ 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學校辦學特色目標,師資和設施條件等。

  具體作法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不占用及挪用校本課程的時間,保證開足課時。

  2、校本課程科任教師應加強學習、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盡心盡力搞好校本課程的教育工作。

  3、校本課程教研組按時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探索開發校本課程規律,努力提高校本課程科任教師的理論與教學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動的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下大力氣創建一支素素質高、信心足、熱心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隊伍。

  4、搞好校本課程的評估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講求實效,不流于形式,搞好評估工作是開發校本課程的重要的'一環。為此,擬在本期內完善好評估細則,每期末認真進行評估、獎優罰劣,并將評估結果進入教師年終目標管理評估中。

  5、建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制度,使課程開發工作逐步走向正軌,做出成效。

  6、在實施校本課程活動中,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總結中不斷開拓、提高、更新。一是校本課 程教研組每期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總結前段取得的成績,改進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后的工作任務;二是科任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改進教學中的失誤,充實、開發校本課程內容。每期末,無論是教研組,還是教師個人,都要認真收集好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7、遵循校本課程開發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的原則,在開發校本課程活動中,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社會調查,廣泛征求學生、家長及社區團體的意見,結合學校本身的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不斷改進充實與完善校本課程內容,使我校校本課程內容真正開發成培養學生個性特長發展,適應社會發展的特色課程。

  回顧這一學期的校本課程工作,我們總結出不少經驗,這與學校領導和很多老師的支持都是分不開的,我們會取長補短,讓學生們成為富有文化底蘊的一代。

校本課程計劃10

  活動背景:折紙、剪紙、絨線編織是一門綜合藝術。它在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心靈手巧。同時,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和陶冶了他們的情操,讓他們在活動中激發自信心和成就感。折紙、剪紙、絨線編織是一門講究手眼協調的技能,有助于開發大腦智能,培養學生的廣泛興趣和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容易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一門生活技能,符合學校“快樂生活”校本課程的要求。因此,開設這一校本課程,通過一系列手工折編活動,培養他們的耐心、細心的學習品質,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創造力,從而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用自己的雙手編織美好的希望。

  活動目標:

  通過折紙、剪紙、絨線編織各種圖案、圍巾、手套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2.通過折紙、剪紙、絨線編織增強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3.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手工勞動習慣。

  4.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5、通過成果展示培養學生的成就感。

  活動對象:五年級(3)班學生。

  活動準備:

  1、 師生課前準備絨線和編織材料、彩紙等。

  2、編織材料及必備材料的展示品。活動時間安排:第五周---十五周。

  活動安排:

  第一節:教師簡述折紙、剪紙、絨線編織藝術及用途;展示編織材料及必備材料;傳授折紙、剪紙、絨線編織基本方法。

  第二節:講解折紙、剪紙的方法;學生訓練折紙、剪紙的方法。

  第三、四節:學生收集有關材料。

  第五節:學生成果(自己手工折、剪成果)展示;學生介紹其中經驗。學習平針編織手套的方法。第六節、學生成果(自己手工編織的手套)展示;學生介紹編織經驗。第七節:學生優秀成果(編織精細、款式新穎的手工編織的圍巾、手套成品)展示及評價。第八節:學生談感受,寫體會日記。第九節:學生找資料,編手抄報。第十節:活動總結。第十一節:成果展示。

  活動總結及評比:

  1、學生們通過學習,掌握折紙、剪紙、編織技巧,從學習折紙、剪紙、編織的基本功,到會折紙、剪紙、編織圍巾、手套等,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也能掌握一門生活技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并激發學生熱愛美好生活。

  2、評價方式:

  (1)過程評價與產品打分相結合。

  (2)教師評分與學生互評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協作精神相結合。評價表

評價方式


參與活動方式


平時活動表現


活動成果


學生自評





小組互評





教師評






教師綜合評





校本課程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以新一輪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校的實際狀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學校辦學特色,打造“個性化文化學校”特色,發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以適應社會進步,科教發展,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二、實施目標

  1、校本課程要體現基礎性:

  基礎教育要重視基礎,校本課程將立足于打好學生文化基礎、品德基礎、身心基礎為目標。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綜合和運用。

  2、校本課程要體現發展性:

  根據學校實際狀況,兼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樹立著眼于學生發展的教育價值觀,把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當作校本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

  3、校本課程要體現現實性:

  校本課程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而開設了課程,在開發過程中主要依靠學校的自身力量來完成,所以要充分考慮本校老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及學生的發展情況,還有學校的設備資金等因素,目標不能遠離實際。

  4、校本課程要體現主體性:

  校本課程的主體性體現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需要,教師的充分參與,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要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使校本課程得到更大的開發。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學生的實際,重視學生參與,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根據學生的需要完善優化校本課程。

  三、實施內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課程開發體系

  校本開發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長、課程專家、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學校要形成開發校本課程的組織網絡,形成領導小組——教研組——教師——學生的開發網絡,通力合作,共同創建“學習化校園”。

  1、成立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馮青梅(總體計劃與管理,課程審議)

  執行組長:王娟(具體組織實施)

  副組長:課程管理

  李俊卿負責地方課程管理

  王娟負責必修課、選修課、綜合實踐活動管理

  秘書長:資料收集匯總出版

  李俊卿負責地方課程類

  王娟負責音體美學科拓展與興趣小組類

  賈國珍負責寫字、閱讀、綜合實踐類

  侯建龍負責爭章奪星類

  督導考評組長:課程檢查、展示與評價。

  許紅梅負責“六一”組織綜合性展示與評價活動

  侯仁芝負責檢查教師上課情況與集學生與家長的反饋意見

  2、責任分解,進行具體分功

  3、確定課程實施責任人與相關課程

  (二)、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的師資培訓和課題研討

  1、在校本培訓中設立校本課程開發專題,進行講座輔導和自學研討,深入領會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和作用,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2、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學校狀況、及目標導向等因素,研究開發校本教材,將此作為教研組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3、強化科研意識,以“校本教材開發”為課題展開研討,使校本教材的開發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學軌道。

  4、創造條件,開展校本課程開發的技能培訓。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程序

  1、成立組織。

  2、通過學生座談等了解學生各種需求。

  3、全面評估分析確定校本課程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

  4、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

  5、培訓教師—教師申報課程—對教師申報課程進行審議—編訂《學生選修課程目錄及課程介紹》。

  6、向學生公布《學生選修課程目錄及課程介紹》。

  7、組織學生選擇課程。

  8、確定校本課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10、任課教師擬訂具體的《課程綱要》。

  (四)、校本課程的結構

  根據學校實際,完全靠自己開發的校本教材

  必修課程:爭章奪星、寫字、誦讀與閱讀

  選修課程:各興趣小組

  綜合實踐活動:3-5年級不同學科與教師自主研發課題

  (五)、校本課程的評價

  1、學生學習評價:問卷調查

  2、學習效果評價:家長、學生信息反饋

  3、綜合展示評價:“六一”文化藝術節展示活動

  3、課程評價評價:施實教師的計劃、方案、教案、教材修訂情況等

  (六)幾點注意事項

  1、加強校際間的校本課程交流借鑒

  2、注重特長生的培養

  3、體現特色課程設計

校本課程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新課程的理念已逐漸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并付之于教學實踐。我校校本課程活動也積極投入課改,并探索符合學校特色的新路子,在課程內容設置、學習活動方式改變、評價標準多元上自主探究、不斷創新。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由校長室→教科室的管理網絡,最大限度發揮人力、物力資源優勢,為學校文化的塑造、特色的形成、品牌的打造發揮應有的作用,為學生興趣的培養、技能特長的錘煉不斷努力,為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提升而積極探索。

  二、確立目標、制訂計劃。

  1、確立目標

  本學期我校校本課程將被分為選修校本課程、必修校本課程兩類。必修校本課程直接反映我校課改效果和辦學特色,每班每周將開設兩節校本課程,課程列入課表;選修校本課程共開設6個小組,被安排在每周三下午的兩節課。各活動班組都要結合課改要求,及所帶班組特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擴大視野,動手動腦,提高綜合素質;發展興趣特長,豐富精神生活,增進身心健康。

  2、制定計劃

  各輔導老師要在認真總結反思的基礎上,樹立質量意識、品牌意識、效益意識。結合新課程理念,根據學科特點及班組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計劃。在制訂計劃前要反思上學期活動課存在問題,考慮好改進方法,再從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成果展示幾個方面入手,確定活動目標時,要寫清質量目標、效能目標,既要有定量的,又要定性的。目標要合理可行,并在活動過程中體現。

  活動內容與方式這塊要圍繞目標,寫清開展哪些活動及活動進程,通過什么方式方法、采取哪些措施來達成目標。內容的確定要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知識的習得、技能特長的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協調發展而服務。

  成果展示形式可以是組織競賽、匯報演出、作品展覽、檔案袋展示等,各輔導老師可結合組特點在制訂計劃時指明。在制訂計劃過程中要讓學生共同參與,讓學生明確活動目標,使之成為師生共同的活動計劃與奮斗目標。活動計劃制訂好后上交教科室審核、修訂后,作為教師校本課程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全心服務、打造品牌。

  要圍繞學校文化塑造和品牌質量提升這個核心,確立服務觀念,以責任心、事業心、進取心對待工作,以愛心、真心、誠心面對學生。

  1、輔導老師要提前5分鐘到崗,預先準備好活動器材、工具等,保證學生活動時間,下課鈴未響,學生不得提前脫離活動狀態。建立點名制度,每次都要確保每位學生參與活動。缺席的學生要把情況反饋給班主任,協商共同配合教育。

  2、學生活動期間輔導老師須自始自終擔任組織指導工作,活動巡視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坐堂批改作業或干其它有礙于指導工作的事。

  3、要確保每次活動課的質量。嚴格按照計劃內容上課,同時要發揮創造性,活動方式要靈活多樣,可結合趣味游戲、趣味故事等,激發學生的活動情趣,吸引學生,留得住學生。要能讓學生在活動課上形成的興趣和熱情擴展延伸到課外、家庭,使校本課程更富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可把校本課程與學科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興趣特長。

  四、規范管理、提高質量。

  1、輔導老師要做好活動班組學生活動期間的常規教育和管理工作。去專用教室上課的小組,輔導老師更要加強管理和教育,不得隨便動用室內物品,一經損壞、遺失或造成事故,要追究輔導老師責任。活動結束,要做好室內衛生打掃,門窗關鎖工作。

  2、分層管理,提高質量。由校長、教科室人員組成管理層。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觀念。教科室審核各活動班組計劃及班組學生名單,然后由教科室對照計劃及小組名單監督檢查,記錄情況。管理人員還要以參與者、研討者身份深入課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時和活動組老師一起解決活動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還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聽好部分班組老師的課,做到對組內每位老師平時的活動質量有一個清晰地了解。

  五、多元評價、嚴格考核。

  1、校本活動課的評價重視過程評價勝于重視結果評價,對學生評價的主要著眼點應放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和態度的變化上。評價方式采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橫向評價與縱向評價相結合。

  2、對教師的評價重視過程與成果呈現兩方面。過程評價將從態度、責任心、事業心、常規管理、課堂質量幾方面入手;成果顯現通過現場展示、實際操作、競賽評比、物化成果展示、提交相應資料、檔案袋檢查、學生問卷、座談等多種方式、方法考核。

  六、日常工作安排。

  1、學習校本課程計劃,結合實際在兩周內制訂好計劃、落實好各小組人員,第二周正常開展活動。

  2、加強過程研討,解決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管理層教師做好檢查記錄工作。

  4、校本課程期末考核工作。

  5、學生考核評價工作。

  說明:專職老師所輔導內容作為工作內容之一,成果顯現作為重要考核依據。所以除學校安排這些訓練時間外,自己還需利用時間進行訓練,以保證學生特長、技能形成。

  七、課程設置

校本課程計劃13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是學校課程開發與建設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凸現辦學特色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對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選擇與發展需求具有重要價值,體現著對人的高規格培養。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以及《山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試行)》等精神,依據學校實際,對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科學的評估分析,特制訂本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課程是為學生而生的,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興趣和需求是校本課程開發最根本的關注點。“一所好的學校不應當規定人的發展道路,而應該是1個能夠讓學生實現夢想的地方。”學校就其本質而言就是1種讓學生在其中不斷完善、成長的環境,學校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按照教育規律、人的成長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創造1種最適合學生的生態環境。智能優勢的差異性必然要求課程的多樣性,“和而不同”反映了對人的尊重,建立和諧的課程體系在促進學生充分發展的同時,也必然賦予課程以生命力。

  (一)需求

  無棣一中已有60年的歷史,隨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以創建師生的幸福人身為學校的理想,學校極為重視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同時又注重立足學生今天的發展設計,使學生明天的發展總是建立在今天的基礎上,并且通過實現學生素質的培養,夯實學生發展的根基,真正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每一名學生就是1個豐富多彩的生命個體,其成長背景、發展經歷、素質構成,各有所長。現代社會的學生素質全面,競爭意識強,個性突出。這是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根本點。面對這樣1個群體,我們既要讓學生通過課程獲得更高的知識和思維能力,更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學會創新;既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所需要的特色素質,更要讓學生學會尊重、繼承傳統、懂得關愛、習得文明。

  學科教研組、集備組、教師必須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群體,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座談等多樣的調研形式,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走進學生,了解學生所需,掌握學情,有針對性的開發相關校本課程。

  教師和學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是課程構成的最為重要的元素。教師是教育的核心,是課程開發與建設的主體,是保障學校發展、學生發展最根本的力量。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既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育研究的發展需要。教師可以通過課程將自己的興趣或優勢智能付諸于教學實踐,拓展研究領域,也可以通過這樣1個平臺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人生價值。

  (二)可能性

  1、無棣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名勝古跡薈萃,田園風景秀美。(“8大景”聞名遐邇,禹貢碣石山、大口河旅游風景區、海豐塔、秦臺、漢壘、光武城、清代高等小學堂、魏王豹墓及清代金石學家吳式芬故居等景點古韻猶存,新姿甫綻。登碣石山,可直觀滄海;漫步黃金海岸,可嬉水沖浪。

  歷史上流傳于無棣的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清末、民國年間,河北省的竹板書、西河大鼓和摔韁調等曲藝形式相繼傳入無棣縣。無棣被稱為魯北“鼓書之鄉”。

  無棣人文始著于夏商,唐季有聲,宋元繼起,至明清兩代而極盛,掇英擷秀,科甲如林,賢相名卿方伯聯第。后唐李愚明宗時為相,以書說韓建傳于世;北宋李之儀,文比蘇秦,書若黃米,翰苑巨擘,一代宗師;明太宰楊巍,宦績揚名中外,文章稱奇今古,與同為無棣籍的王佐、谷中虛聯稱同朝三部尚書(戶部、吏部、兵部),名載國史;清代以吳式芬為代表的“海豐吳氏”家族,有“進士世家”“尚書門第”之稱,清代十朝為宦,榮授“七巡撫八侍郎九封光祿,三翰林五資政十朝邦禁”之美譽,吳氏著述豐實,“家乘萬卷”,與濰縣陳介祺“家藏萬印”并冠齊魯。中國近代名人大辭典,就錄入無棣歷史名人十人,諸如北洋大臣吳重熹、兩廣總督張鳴岐、山東督軍張樹元、抗日將領馮安邦、鋤奸部長徐尚武、模范專員石景芳、三邊政委丁洪澤、同盟會員楊虎臣等。歷數當代名人還有京昆耆宿李洪春、鼓界泰斗劉田利、武術名流姜綬青、電腦博士王申培、建筑設計大師張镈、著名中國國畫家李山等。

  豐富的文化遺產,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都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了可能性。

  2、學校發展

  學校在推進課程改革中逐漸形成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發展思路,也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課程開發體系與模式。學校鼓勵全體教師積極開設校本課程,從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組團隊建設、課時補助、制度管理、評優推薦、后勤保障等諸多方面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更加積極、民主的大環境。

  3、借助社會資源拓展課程領域。學生家長、周邊資源、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民間藝人、社會名人、社會團體等均可作為課程資源,可以建立“社會資源類課程資源庫”。

  4、注重課堂生成資源的收集、利用與再開發。最大化的保存教學過程,注意收集、整理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文本、圖片、視頻等資源均可成為后續課程開發與建設的寶貴資源。

  5、重視網絡資源的獲取,發揮教育博客、教育網站等網絡媒體技術的資源優勢,學校網站、教育系統資源網站均可成為課程開發的資源。

  6、目前我校教學區、辦公區、藝術樓、操場、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實驗樓、宿舍、食堂等校內區域設施齊全,均可成為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資源保障,當然我們也積極倡導教師創造性的開發或使用相關場地開設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二、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總體目標

  20xx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20xx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又提出,“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現階段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范圍主要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的選修Ⅱ部分。校本課程是與國家、地方課程并列的課程類型,具有獨立的價值,并且有著明確的比例配置,任何人不得剝奪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權利。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總體目標

  在素質教育的探索中,我們突出強調“以人為本”的核心教育價值理念。以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支撐,根據教育全球化及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學校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為價值取向,按照基礎教育的定位、人的'成長發展規律及本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身心健康素養、自我認知和生存能力等基礎素質。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設想

  (一)開發主體:

  教師個人(包括后勤工作人員)、備課組、教師全體、校內外合作、學生以及師生合作等。提倡“1+1”模式,即任課教師承擔一門學科的教學,有能力的再開發一門校本課程,原則上誰開發隨承擔實施。

  (二)課程主題:

  (1)反映學生興趣、特長、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等個性發展的主題;

  (2)反映時代發展需要人的新的素質如理財、表達、合作、寬容、創新等方面的主題;

  (3)反映學校特色發展的主題;

  (4)反映民族、民俗、社區、環境等地方文化與自然的主題。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類型

  我校校本課程目前主要規劃為8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別選擇開發相應的校本課程或者進行課程改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智能興趣跨學科、跨領域開設校本課程。

  主要分類如下:

  科學激趣類、藝體技能類、人文素養類、語言工具類、技術類、學科拓展類、體驗感悟類、文化交流類課程等

  (四)開發的課程,必須填寫《無棣一中校本課程申請表》,由校本課程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是否納入實施程序。

  學校原有的校本課程,經過加工修改,原創者可以繼續申報。

  四、校本課程的實施與常規管理

  每一門校本課程必須包含相關的課程規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的實施與評價以及課程資源的分析與利用等課程元素。

  (一)校本課程的實施

  校本課程在基于課程目標的前提下,采用多樣化的實施方式。由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組織實施。

  1、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面向家長和學生要精心組織課程推介會,詳細介紹學校課程的特點及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功能。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地優勢智能,幫助確立發展的欲求。

  2、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選擇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與學分要求

  1、每門校本課程課時安排一般為每周1課時,總課時為18課時。

  2、《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每個畢業生的最低學分為144,其中必修學分為116,選修Ⅰ學分至少為22,選修Ⅱ學分至少為6。學校課程(選修學分ii)的設置要采取模塊方式,每個模塊設計為18學時1學分,或36學時2學分。學校至少應實際開出18學分的學校課程。

  3、每個學生每學年至少必須修滿兩個學分且至少選修兩門校本課程,并記入學生檔案。

  (三)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

  1、年級組

  (1)各年級組有責任分階段規劃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其校本課程的數量與質量是年級組千分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2)各年級組所開校本課程按規范必須做到“六有”:有課程目標、課程計劃、有課前教案、有科學而可行的教學設計、有實施方法及評價辦法。

  (3)各年級必須開出足以滿足本年級學生需求量的學校選修課程。鼓勵以合作的形式開設相關課程。

  2、教師層面

  (1)開設的校本課程要建立在學生問卷調查基礎上,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興趣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提高教學服務質量。

  (2)教師不得自行調課、代課、停課;不得私自更改上課時間、地點。

  (3)教師必須自覺遵守核定課時量,不得違規擅自增加或減少課時,以免造成學生課時負擔或管理松散。

  (4)任課教師向課程教學處提供學生百分制的原始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40%,學生上課缺勤三次以上,本門選修課程將不記學分。

  (5)每門選修課要注重課程過程資源的收集、歸類、整理,建立齊全的電子檔案。開設一段時間后,要形成完善的課程綱要,逐漸向精品化課程發展。

  3、學生層面

  (1)學生根據學校課程一覽表進行選課,填寫選課申請。學生一旦確定選修的學校課程,則不得隨意更改或退出。學生如想改換選修校本課程,必須向年級組提交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班聽課,記入學分。

  (2)校本課程原則上需報名不少30人才準予開課;超過75人要分班教學。中途學生流失而造成人數低于底線,則該課程終止。

  (3)遵守學校課程課堂常規管理,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注重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4)學生如果在選修校本課程過程中遇到不滿意的情況,有權向年級組投訴或通過《選修課反饋單》向年級組反映。

  五、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應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導處通過聽課、查閱教師記錄、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校本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六、校本課程的保障

  (一)組織保障

  為加強校本課程的管理與研究,特成立“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對申報校本課程的審批、常規管理、教學考評、特色課程的認定等工作。

  “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成員構成:校長、副校長、教學處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年級組長、備課組長、校內外專家、家長代表等組成。

  常規管理一般由學校課程教學處負責,各年級組為執行落實部門,教師為開發主體。定期對校本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評估、檢查、反饋、評價,及時調整和改進,確保校本課程的開課質量,保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有序性、科學性。

  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對高中三年課程進行總體設計、規劃、統籌,對校本課程進行審批。

  (二)制度保障

  1、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制定并公示《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2、各年級組制定“年級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3、教師根據教研組制定的“年級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確定校本課程開發項目,在每學期期末考試前一星期向“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申報下學期選修課程,進行《校本課程申報表》以及課程綱要的提交,以便審批。

  課程綱要一般包括:

  (1)一般項目:課程名稱、開發者、課程類型、對象、課時、時期等

  (2)課程要素: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

  (3)課程實施所需要的條件或資源

  4、審批

  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初審,并提出意見。通過審核后,全校公示。并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課題選擇。試行一星期后,學生可以申請繼續選修或改修。

  5、一旦審批通過并在網上完成學生選修報名,教師必須如期開課,不得無故廢止課程或隨意更改既定課程內容計劃,以免影響學生的課程選擇。申報審批時限截止后,不再受理該學期課程申報項目。

  6、開發校本課程和開發校本課程并通過課程管理委員會評審的,分別計入教師考核,并評選優秀校本課程,學校頒發證書。執教教師計入工作量。

校本課程計劃14

  活動目標:

  美術校本課程是學校的文化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豐富的美術校本課程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創造才能,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的藝術展示的空間,發展展示自己的才能,用我們自己的雙手扮靚我們的校園。

  活動內容:

  美術活動也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的過程。本學年,結合我們學校的具體實際情況,我計劃在活動課程中主要以兒童畫輔導教學為主,書法輔導教學為輔的活動內容。活動內容的具體安排為:

  一二年級學生沒有繪畫的基礎,主要以兒童畫為主,從最基礎的開始訓練繪畫的基本技能。

  三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從中挑選出部分優秀的同學進行書法方面的培訓。

  五九年級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礎,主要是以生活原形為基礎,學習其他優秀的作品,進行成品的作品創作和臨摹訓練,為參加校、區等各部門組織的比賽做準備。

  活動時間按排:

  每周二、三校本課程活動時間。

  活動的具體措施:

  由基礎開始,逐漸增加內容和要求。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指導。

  1、兒童畫方面

  從構圖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構圖的準確能力,對設色能力進一步進行技法的訓練,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主要以臨摹為主,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創新訓練。

  通過活動盡量準備通常參賽的作品規格的作品,爭取平時的活動作業即作品,為將來的'參賽做準備。如果參賽中有特殊的主題要求和特殊的規格,在接到通知后按照通知要求另行準備作品。力求在比賽中取得學校滿意的成績。

  2、書法方面

  書法是一門慢功學科。書法教學主要進行楷書隸書的學習,老生在已有的基礎上,爭取在本學年獨創作品,新生的書法教學主要是從教學生正確的執筆運筆姿勢,執筆輕重的調控,書寫坐姿、站姿等要領以及正確的讀帖方法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結體悟其組合規律,臨帖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等;書法教學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教學過程,需要學習階段的不斷積累和多加練習。

  3、活動中結合學生的繪畫進度,定期的組織學生參與綜合評價作品的活動,使其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習。

校本課程計劃15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發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為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于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彌補其局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為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并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制作、歷史教育、手工制作、編織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群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么,喜歡學什么,“共同體”里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于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盡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愿,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采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為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周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2、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的教案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由馮校長負責。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務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致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于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松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校本課程計劃】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計劃03-29

校本課程開發計劃01-23

《德育啟蒙》校本的課程計劃01-23

籃球校本課程計劃01-25

美術校本課程計劃01-24

關于校本課程教學的計劃06-14

校本研修學習課程計劃06-10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1-05

校本課程開發計劃制定01-23

學校校本課程實施計劃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