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訓練計劃模板合集五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訓練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訓練計劃 篇1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橫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豎脊肌、骨盆底肌和交錯骨盆,并且髖關節周圍的肌肉臀肌、旋髖肌、股后肌群等也屬于人體的核心肌群。
下面推薦10個訓練計劃動作來強化核心力量,每周做3次以上!
1、下半身轉體
動作:平躺在墊子上,大腿與地面保持平行,并將膝蓋彎曲90度。保持上半身不動(肩膀始終要緊貼地面),身體向左側轉,2-3秒后復位并向另一邊重復。次數:10-12次/組。
進階動作:側轉時膝蓋不彎曲,保持雙腿繃直。
2、平板支撐
動作:雙腳輕微觸地,配合雙肘支撐起身體呈一直線。不用多久,你就會感覺自己的腹部不得不在用力,維持45-60秒。次數:3-5次。
進階動作:側身平板支撐,即側身平躺保持一條腿與地面接觸,用一邊的手肘支撐起身體。
3、蝎子擺尾
動作:在地上放一塊厚板,并以俯臥撐動作為起始姿勢。彎曲右腿,將其向左肩膀方向旋轉,幅度要盡可能大。然后再換條腿繼續。次數:每邊30秒,頻率要盡可能快。
進階動作:試試將腳放在瑜伽球上。
4、背部拉伸
動作:面向地板趴在瑜伽球上,雙手向前上方舉起,然后彎曲肘部,并用雙手輕輕觸地。用臀部的力量帶動身體回到如圖所示的原始姿勢,保持2秒鐘。如果沒有瑜伽球,也可以趴在點子上,通過抬起雙腿和雙臂進行練習。次數:10-12次/組。
進階動作:手持啞鈴或以其它方式負重。
5、手持啞鈴深蹲
動作:將啞鈴(或其它體積不大的負重物)置于胸前,雙腳與臀同寬。臀部用力下蹲,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將壺鈴舉過頭頂起身,然后回到起始姿勢。
6、弓步上舉
動作:雙手握住啞鈴,向上伸直雙臂。向前邁出左腿成弓步,膝蓋彎曲90度,保持1-2秒,回到起始姿勢,換另一條腿重復。次數:6-8次/每條腿。
7、瑜伽球卷體
動作:以俯臥撐動作為起始姿勢,將小腿置于瑜伽球上。彎曲背部,憑借背部和臀部的力量帶動小腿將瑜伽球向前滾動。針對部位:肩膀、核心肌群。次數:10-12次。
8、瑜伽球臀部拉伸
動作:頭部背靠地面,小腿置于瑜伽球上。雙手打開撐地,保持平衡。抬起臀部,使肩、臀、膝蓋成一條直線。彎曲膝蓋,帶動雙腳將球滾動至接近臀部。次數:6-8次。
進階動作:單腿進行練習。
9、啞鈴肩部轉體
動作:手握啞鈴站立,啞鈴貼在肩膀,手掌心相對。向左側轉體,同時向左上方45度伸直雙臂,兩手心向外,回到起始姿勢,換另一側重復。次數:6-8次。
10、屈體啞鈴上提
動作:上半身屈體,手臂自然下垂,雙手握啞鈴,手心朝向大腿。雙手向上提起啞鈴至髖部,回到起始姿勢。次數:10-12次。
訓練計劃 篇2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要通過實施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促進高等學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增強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在創新基礎上的創業能力,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高水平創新人才。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內容
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內容包括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三類。
創新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個人或團隊,在導師指導下,自主完成創新性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條件準備和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成果(學術)交流等工作。
創業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團隊,在導師指導下,團隊中每個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扮演一個或多個具體的角色,通過編制商業計劃書、開展可行性研究、模擬企業運行、參加企業實踐、撰寫創業報告等工作。
創業實踐項目是學生團隊,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下,采用前期創新訓練項目(或創新性實驗)的成果,提出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創新性產品或者服務,以此為基礎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經費支持
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面向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和地方所屬高校。中央部委所屬高校直接參加,地方所屬高校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參加。 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共同支持,參與高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自籌經費配套。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參與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由中央財政按照平均一個項目1萬元的資助數額,予以經費支持。地方所屬高校參加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由地方財政參照中央財政經費支持標準予以支持。各高校可根據申報項目的具體情況適當增減單個項目資助經費。對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創業實踐項目,每個項目經費不少于1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應資助5萬元左右。
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分為A、B、C 三組。20xx年,中央財政經費支持A組高校各200項,B組高校各150項,C組高校各70項。為保持學生項目的連續性,各高校可以將20xx年的部分項目余額用于支持各校20xx年已經立項的學生項目。20xx年及以后各年的實際項目數額,將根據上一年的年度評價決定。鼓勵各參與高校利用自主科研經費或其它自籌經費,增加立項項目。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組織實施
中央部委所屬高校直接向我部提交工作方案,非教育部直屬的中央部委所屬高校同時報送其所屬部委教育司(局)。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將推薦的地方所屬高校的工作方案匯總后,一并提交給我部。我部組織專家論證,通過論證后即可實施。
各高校制定本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生項目的管理辦法。規范項目申請、項目實施、項目變更、項目結題等事項的管理,建立質量監控機制,對項目申報、實施過程中弄虛作假、工作無明顯進展的學生要及時終止其項目運行。
各高校在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下,自行組織學生項目評審,報我部備案并對外公布。項目結束后,由學校組織項目驗收,并將驗收結果報我部。驗收結果中,必需材料為各項目的總結報告,補充材料為論文、設計、專利以及相關支撐材料。我部將在指定網站公布項目的總結報告。
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面向本科生申報,原則上要求項目負責人在畢業前完成項目。創業實踐項目負責人畢業后可根據情況更換負責人,或是在能繼續履行項目負責人職責的情況下,以大學生的自主創業者的身份繼續擔任項目負責人。創業實踐項目結束時,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妥善處理各項事務。
各高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適當安排創新訓練項目和創業訓練項目的比例,并逐步覆蓋本校的各個學科門類。A組和B組高校,要設立一定數量的創業實踐項目。
中央財政支持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資金,按照財政部、教育部《“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另行制訂)進行管理。各高校參照制訂相應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負責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經費使用的管理。項目經費由承擔項目的學生使用,教師不得使用學生項目經費,學校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費。
教育部對各高校實施國家級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進行整體評價。每年組織一次分組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適度增減下一年度的項目數。
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有關要求
1.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對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意義。參與高校要成立由主管教學的校領導牽頭負責,由教務、科研、設備、財務、產業、學工、團委等職能部門參與的校級組織協調機構,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和配套政策,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日常管理工作納入本科生教學管理體系。
2.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要進入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參與計劃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要從課程建設、學生選課、考試、成果認定、學分認定、靈活學籍管理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要把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作為選修課程開設,同時要組織建設與創新訓練有關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等選修課程,以及與創業訓練有關的項目管理、企業管理、風險投資等選修課程。
3.要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導師隊伍建設。對參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學生實行導師制。參與計劃高校要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鼓勵校內教師擔任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導師,積極聘請企業導師指導學生創業訓練和實踐。
4.重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的條件建設。參與計劃高校的示范性實驗教學中心、各類開放實驗室和各級重點實驗室要向參與項目的學生免費提供實驗場地和實驗儀器設備。參與計劃高校的大學科技園要積極承擔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任務,為參與計劃的學生提供技術、場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創業孵化服務。
5.參與計劃高校要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搭建項目學生交流平臺,定期開展交流活動。鼓勵表現優秀的學生,支持項目學生參加校內外學術會議,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交流經驗、展示成果、共享資源的機會。學校還要定期組織項目指導教師之間的交流。
6.參與計劃的學生,如發現本校實施該計劃時有違反教育部要求的情況,可以向教育部投訴。投訴的問題要確切,并且署真實姓名。我部將在調查核實之后予以處理。投訴郵箱見相關通知。
訓練計劃 篇3
小學田徑隊訓練計劃
新華中心校田徑隊訓練計劃
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具有競技體育的特點,項目多、
鍛煉形式多樣,是活動課程中體育鍛煉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田徑基本
訓練,對于提高中華民族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
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目的要求
1、田徑隊主要以選拔出來的有相當田徑能力基礎的學生為對象,
以身體素質為訓練的重點,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田徑運動專項知識
和技能,發展專項素質,不斷提高運動成績.
2、使學生學會專項鍛煉的方法,培養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愛好,養成
自覺鍛煉的習慣.
3、培養一批有高尚的體育道德,能吃苦耐勞,勇敢頑強、團結協作、
關心集體、有田徑運動特長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
二、訓練內容
1、身體素質訓練:
一般訓練:包括跑、跳、投擲等各種運動項目的練習,提高學生常
規及身體素質.專項課程:提高學生條件運動素質,包括速度、力量、爆
發力、耐力、靈敏、協調性、柔韌性的練習.
2、技術訓練:
初學階段,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技術概念,初步掌握完整動作的正確
形式.
鞏固階段,使學生改進技術的薄弱環節,完整完善技術,掌握正確用力技巧,不斷提高用力的程度,最終達到提高運動成績.
三、內容安排
訓練期: (開始到賽前一個月)一般身體訓練55﹪,專項身體訓練25﹪,技術訓練20﹪.
競賽期: (賽前一個月開始到競賽)一般身體訓練30﹪,專項身體訓練40﹪,技術訓練30﹪.
2、專項身體素質訓練的具體內容
發展全身部位的一般力量練習:立定跳遠、蛙跳、單腳跳、仰臥起座、擲實心球、跳繩、俯臥撐等.
各種形式有關跑的練習:高臺腿、收腹跳、后蹬腿、變速跑、往返跑、還有循環練習,活動性游戲等練習.
加強髖,腿.膝踝關節等有關肌肉群力量;進行追逐游戲活動;加強跑,高抬腿,后蹬腿,車輪跑.折疊腿跑,以及站立式與蹲距式起跑等練習.
發展專門技術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對時間、空間判斷能力、定向能力以及聽覺、視覺的反應能力,進行變換方向跑;彎道跑、追逐游戲、反應性游戲,加強關節向左右側搖擺練習,發展一般柔韌性練習,進行壓腿、踢腿、下叉等練習.
3、周練習安排(因人而異,安排每天的訓練內容)每周五次,以活動課大運動量練習為主,寒暑假集訓為中心,賽前一個月為重點.
(1) 活動課課時訓練安排:
①準備部分:5’
任務:為基本訓練的部分做準備.
方法:慢跑,柔韌性練習,各種徒手操等.
②基本部分:45’
任務:學習和改進技術.進行一般身體訓練和專項訓練(變速、勻速跑校操場20圈),提高身體素質,(為主是速度與耐力練習)。休息5分鐘后進行接力練習,短跑沖刺練習。
方法:(因人因項而異)
③結束部分:25秒
任務: 訓練后,逐漸恢復到常態.
方法: 放松慢跑,倒退走或跳, 放松練習,做輕松小游戲,球類活動等.
四、保證措施
1、重視選材,根據專項運動特點和要求,按照縣運動會人員與項目要求測試.
2、建立運動員檔案,促進運動員競賽水平的不斷提高.
3、組織好各類競賽,搞好小型多樣的田徑活動,普及提高相結合,促進學校田徑運動會的開展.
五、注意事項
1、注意每個學生的特點,針對性地制訂競賽訓練計劃,因人而異安排好每一次具體訓練內容.
2、加強安全教育,防止運動創傷.
3、訓練中注意兒童心理、生理特點,訓練內容合理搭配.
4、注意調動學生參加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六、訓練計劃及內容
周一、練速度:準備部分:慢跑600米壓腿。柔韌性練習壓壓腿伸伸胳膊。跑得專門性練習(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
基本內容:30米三組、60米三組、80米三組快速高抬腿10秒3組,結束部分:放松跑200米至300米
周二練力量:準備活動和放松跑都是一樣的我就不重復了直接說基本內容了
半蹲跳10次5組,腹背肌一樣20個5組,俯臥撐20個5組。交替進行。
周三練技術: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學習專項技術。要是跑步專項的,要求他們跑自己的專項就好。不要求速度。要求,上體不要左右搖晃。擺臂不要左右擺。倆膝蓋不要外展。兩腳不要八字就好。
周四練速度:變速跑(400米場地)直道加速彎道慢跑,5圈以上。高頻跑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點腳。10秒鐘5組以上。提踵40次。
周五練力量:這是綜合力量需要質量和堅持。半蹲跳10個+快速高抬腿30米+俯臥撐10個(或立臥撐10個) + 后蹬跑150米+慢走到起點為一組。沒有間歇時間。做幾組根據學生的體能而定。 中跑選手小周期訓練計劃
星期一:準備活動:3~5km跑;一般發展練習;5~6次100m加速跑;85%~90%的速度400~600m間歇跑(一次訓練課上間歇跑可以采用不同的距離,例如:10次400m;2次600m;4次400m;5
次200m等),總距離1.5~2km,間隔休息時間3~5min;整理活動的慢跑2km。
星期二:勻速林中越野跑2h(男運動員跑14~16km,女運動員跑12~13km)(有氧性質);一般發展練習。
星期三:準備活動;5~6次100m加速跑;85%的速度200~300m間歇跑,總距離1.5~3.6km,間隔休息時間1.5~3min;每一組訓練練習之間休息5~6min;2km慢跑。
星期四:休息或者恢復性越野跑10~12km;一般發展練習。星期五:準備活動;5~6次100m加速跑;95%~100%速度的檢查跑(或者800~1,600m的反復跑),總距離2~5km,間隔休息時間5~6min;整理活動的慢跑2km。
長跑運動員小周期訓練計劃
星期一:準備活動:3次150m加速跑;200~600m變速跑,總距離5~8km,81%~85%的速度,間歇休息1~3min;整理活動是慢跑2~3km。
星期二:16~18km長距離越野跑~1h(有氧性);一般發展練習。星期三:以3min10s/km~3min15s/km的速度越野跑10~12km;一般發展練習。
星期四:勻速越野跑13~15km(有氧性);一般發展練習。
星期五:準備活動:加速跑5次100 m;1~2km的反復跑,總距離5~8km,85%~90%的速度:訓練課快要結束時,1~2次短距離全速跑(練習沖刺):整理活動的慢跑2~4km。
訓練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學校合唱隊是課外音樂活動中較龐大的活動集體,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豐富學校課外文化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對其開拓音樂視野,豐富他們的音樂知識,提高技能技巧和音樂素養。在學校這個大的集體中,歌唱模塊中合唱的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它不僅是歌唱本身的愉悅心情的體驗,并使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充分發展,在活動中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又可培養學生的集體創作精神。
二、本期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合唱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并通過歌唱的藝術形式感染和教育學生。學會演唱二聲部的合唱曲2——3首。
下面談談我對合唱訓練的教學計劃:
1、“動之以情”, 樹其信心,激發學生對歌唱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多給學生看一些關于好的學生合唱團的視頻,激發學生歌唱的熱情。其次,在練聲唱歌之前穩定學生的`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歌唱欲望,要使其充滿信心。大多數同學認為自己唱得不好或五音不全,不適合唱歌,那么我們要改變他的這種想法,讓他們認為只要我用心唱,我就行,因為老師的肯定對學生的影響是極大的。
2、做合唱前的準備工作。這是一個時間較長的需要有耐心的訓練階段,首先要選擇好適合學生的合唱作品,我們的學生大都沒什么音樂基礎,因此過于難的作品會使學生唱起來很吃力,會使學生失去信心。選好作品后劃分聲部,我們要細致去聽去辨別各個學生適合演唱哪個聲部。其次,訓練學生的歌唱技能。歌唱是一種運動,需要有舒展優美的姿勢;有正確的呼吸;準確的母音狀態,可根據學生自己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母音來練習,練習中要多動腦子,善于思考不能傻唱,不能一味的追求音量,合唱中不可突出自己的音色。此外,還要有清晰的語言和準確的感情表述,只有這樣,才能完美而生動的表現歌曲的情感和內容。
3、指揮是整個合唱團的靈魂,指揮不到位或者指揮不夠激情都會直接影響合唱的效果。教師的指揮實踐很少,需不斷學習和訓練。
4、合理分配好各聲部的訓練時間,教師提前處理好作品的難點。
三、活動時間: 每周兩個傍晚16:50——17:40
四、活動具體安排:
第7周 練聲曲,學唱基本音階的演唱。統一發聲的方法。
第8周 練聲曲,統一發聲的方法。學習歌曲《蓮花島》,分聲部
第9周 練聲曲,力度變化的演唱方法。學習歌曲《蓮花島》,分聲部練習
第10周 練聲曲,力度變化的演唱方法。學習歌曲《蓮花島》,分聲部練習
第11周 練聲曲,進行歌曲《斑鳩調》的合唱排練
第12周 練聲曲,進行歌曲《斑鳩調》的合唱排練。
第13周 練聲曲,學習演唱曲子《茶亭中學校歌》
第14周 練聲曲,學習演唱曲子《茶亭中學校歌》
第15周 練聲曲,學習演唱曲子《茶亭中學校歌》
第16周 練聲曲, 熟練演唱曲子《茶亭中學校歌》與配器合奏,
第17周 練聲曲,熟練演唱曲子《茉莉花》與配器合奏。
第18周 練聲曲,復習處理歌曲《斑鳩調》
第19周 練聲曲, 復習處理作品
第20周 練聲曲,復習處理作品
訓練計劃 篇5
教練:張繼周
隊員:賴小如、張蓉、俞婕、段文智、焦麗茹、向楠
李曉慧、郭永莉、王琳、李蓉、谷瑞、關小玲
一、時間:
20xx年3月——20xx年12月
二、隊伍基本情況:
整個隊伍中除了李蓉、谷瑞、關小玲三人是新選拔的隊員外,其他隊員都有了1—2年的訓練經歷。其中,賴小如、俞婕做為主攻手技術上相對比較成熟;主二傳張蓉和接應二傳焦麗茹在技術上比較全面,只需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副攻手向楠、段文智身體素質較好,需進一步加強技術上的完善;李曉慧、郭永莉、王琳作為第二梯隊的主、副攻手,還需從技術、身體素質兩方面繼續加強訓練。
三、指標:
本年度全省排球比賽中,爭取達到男、女隊進入前六名。
四、周期及得周期訓練比例:
全年有一次全省排球比賽,因寒、暑假,故將全年計劃分為兩個周期。
第一周期:20xx年3月——20xx年6 月,共四個月。
本周期主要以基本技術、基本戰術、身體訓練為主,隊員每天摸球,包括傳、墊、扣、發。鞏固排球各項基本技術,熟悉進攻與防守戰術體系。著重進行教學比賽,五月份聯系和平四校進行友誼排球對抗賽,進行實戰訓練。進一步加強隊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包括滑步、交叉步、前進步、后撤步、仰臥起坐、俯臥兩頭起、原地摸高、折返跑、小步跑加轉身、后蹬跑等專項素質訓練。
基本訓練階段:3月——4月,約兩個半月。
此階段開始時,進行熟悉球性,恢復球感為主,專項素質訓練主要以發展上肢力量為主;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靈敏性練習為主。第二階段主要以上手發球訓練、前排兩點進攻訓練以及接發球的訓練為主;專項素質訓練主要以發展下肢力量為主;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靈敏度和移動速度為主。第三階段主要是根據五月份的比賽檢驗所練內容的不足之處。
競賽階段:5月上旬。
根據上一階段技戰術,基本素質的訓練,我們參加“排協杯”排球賽進行實戰練習,在比賽中找缺點。然后進行針對性訓練。
調整階段:6月——7月。
根據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制定訓練計劃。
第二周期:8月中旬——12月中旬。
此階段八月初主要以選拔優秀的苗子為重點,補充新的有潛力的隊員,九月份恢復訓練,熟悉球性,恢復球感為主,專項素質訓練主要以發展上肢力量為主;身體素質訓練主要以靈敏性練習為主。十月份主要以比賽實戰為主,在比賽中找不足,找缺點,針對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基本技術,戰術訓練。
競賽階段:11月中旬。
根據上一階段技戰術,基本素質的訓練,應安排較大比例的實戰練習。
調整階段:11月下旬——12月。
根據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制定訓練計劃。
五、運動量:
一周訓練三次,每次2小時。比賽前20天集中訓練,每周運動量采取大中小相結合。
六、措施:嚴格執行教學訓練進度檢查制度,并做到:
1、每次訓練后進行講解;
2、運動員對訓練計劃盡量能提出自己的意見,根據運動員的特點,制定訓練計劃;
3、每月進行一次小結,每次比賽進行一次,從實踐中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補課或適當調整計劃。
【訓練計劃】相關文章:
足球訓練訓練計劃10-06
跳繩訓練每日計劃跳繩訓練計劃09-24
力量訓練計劃01-19
短跑訓練的計劃01-20
足球訓練計劃08-11
健身的訓練計劃12-05
胸部訓練計劃10-18
網球的訓練計劃04-10
跑步訓練計劃09-27
籃球訓練計劃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