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進花果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進花果山》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進花果山》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學會加法算式的讀法,會進行10以內數的加法計算。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初步學會思考問題。
3、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
4、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西游記》的故事嗎?你最喜歡《西游記》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師:有那么多的同學喜歡孫悟空,孫悟空的花果山對小朋友來說一定不陌生,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提出問題
1、出示《來到花果山》的情景圖,讓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中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習“你說我講”紅點中所示內容。
(1)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①先讓學生獨立思考。
②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交流想法。教師巡視指導。
③全班交流。
估計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數一數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樹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樹下有5只,我再拿出5根小棒,然后數一數一共有幾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幾只小猴了。也就是把5和3合起來
分頁代碼
……
(2)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學生通過交流知道把5和3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3)認識加號。
(4)理解算法。
結合圖意或利用學具擺一擺,讓學生理解“5+3”的算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方法進行口算,只要結果正確就可以。
三、解決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
結合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
把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在“問題口袋”中,待學到相關知識時再解決。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象這樣把兩部分合起來就用加法計算。
五、走進生活。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決的問題,你來說一說好嗎?
六、談收獲
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自己學會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走進花果山》教學設計2
(一)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生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學習和是2-6的加法,認識加號,會讀加法算式。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3、學生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
4、學生在用加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二)學習內容
1、基礎性學習包
(1)5以內數的加減法
(2)關于0的加減法
(3)6至10的加減法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思維導圖
2、開發性學習包
精彩故事會
猴 王 出 世
小猴下山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
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認真,要有始有終。
猴子撈月:
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們有的在樹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鬧鬧,好不快活。它們中的一只小猴獨自跑到林子旁邊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邊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來,小猴看到井里有個月亮。
一只大猴聽到叫聲,跑到井邊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驚,跟著大叫起來:“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們的叫聲驚動了猴群,老猴帶著一大群猴子都朝井邊跑來。當它們看到井里的月亮時,都一起驚叫起來:“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們嘰嘰喳喳地叫著、鬧著。最后,老猴說:“大家別嚷嚷了,我們快想辦法把月亮撈起來吧!”眾猴都義不容辭地響應老猴的建議,加入撈月的隊伍中。
井旁邊有一棵老槐樹,老猴率先跳到樹上,自己頭朝下倒掛在樹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個一個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頭,掛成一長條,頭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體輕,掛在最下邊,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眾猴想,這下我們總可以把月亮撈上來了。它們很是高興。
小猴子將手伸到井水中,對著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幾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小猴這樣不停地抓呀、撈呀,折騰了老半天,依然撈不著月亮。
倒掛了半天的猴們覺得很累,都有點支持不住了。有的開始埋怨說:“快些撈呀,怎么還沒撈起來呢?”有的叫著:“媽呀,我掛不住啦!掛不住啦!”
老猴子也漸漸腰酸腿疼,它猛一抬頭,忽然發現月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大聲說:“不用撈了,不用撈了,月亮還在天上呢!”
眾猴都抬頭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于眾猴不了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當真,所以空忙一氣,又愚蠢又可笑。
3、拓展性學習包
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華羅庚小學是在金壇仁劬小學度過的。因成績不好,他沒有拿到畢業證書,只拿到一張修業證書。華羅庚原來也是個很調皮和貪玩的孩子,但他很有數學才能。 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一個中國古代有名的算題——有一樣東西,不知是多少。3個3個地數,還余2;5個5個地數,還余3;7個7個的'數,還余2。問這樣東西是多少?題目出完后,同學們議論開了,誰也說不出得數。老師剛要張口,華羅庚舉手說:“我算出來了,是23。”他不但正確地說出了得數,而且算法也很特別。這使老師大為驚詫。
(三)實施途徑
1、學科單元內整合:將本單元5以內數的加減法與6—10的加減法進行整合,在學習10以內加減法中學習有關0的加減法。接著學習10以內連加連減與加減混合運算。
2、學科間整合:把語文課本中的《美猴王》在本單元中加入,讓學生對花果山和水簾洞簡單的了解,滿足好奇心,同時通過小猴下山的故事學習關于0的加減法,教育學生做事情不要三心二意。
3、把傳統文化中的名人故事《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在本節課中整合。
4、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20課時。
(四)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第三單元 信息窗一 5以內的加法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境,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學會加法算式的讀法,會進行5以內數的加法計算。
2、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初步學會思考問題,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
3、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初步培養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過動畫片《西游記》嗎?你最喜歡《西游記》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師:有那么多的同學喜歡孫悟空,誰來講一個關于孫悟空的故事?(學生爭先恐后的舉手講故事)
師:孫悟空的花果山對小朋友來說一定不陌生,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花果山看看,好嗎?
二、 初步探究,合作交流
1、出示《來到花果山》的情景圖,讓學生獨立觀察情境圖中的數學信息,他們在干什么?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習“你說我講”紅點中所示內容。
(1)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
①先讓學生獨立思考。
②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交流想法。教師巡視指導。
③ 全班交流。
估計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方法一:一只一只地數一數就知道了。
方法二:我用小棒代替小猴,樹上有3只,我就拿出3根小棒,樹下有2只,我再拿出2根小棒,然后數一數一共有幾根小棒就知道一共有幾只小猴了。也就是把3和2合起來
(2)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
學生通過交流知道把3和2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3)認識加號。
(4)理解算法。
結合圖意或利用學具擺一擺,讓學生理解“3+2”的算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方法進行口算,只要結果正確就可以。
三、精講點撥
結合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教學綠點標示的問題。
把不能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在“問題口袋”中,到學到相關知識時再解決。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求一共有幾只小鳥,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像這樣把兩部分合起來就用加法計算。
五、走進生活。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決的問題,你來說一說好嗎?
六、談收獲
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自己學會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注:
5以內的加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加法知識,創設學生熟悉的故事情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加法學習中。
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在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走進花果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走進花果山》數學教學反思03-09
走進網絡教學設計05-14
走進麗江教學設計04-17
走進中學教學設計03-03
走進信息世界教學設計05-31
走進圖書館教學設計03-07
《走進大自然》教學設計通用09-03
《走進社區共創和諧家園》教學設計03-08
花果山作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