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于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學習作者運用細節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于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難點: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那時候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著想,我被命運沖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2、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1:作者對于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于母親的懺悔、懊惱、后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于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3、正如作者所說“而這樣的母親,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板書“苦”)其實許多復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懷念。(板書:“懷念”),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秋天故事。
板書“秋天的懷念”
為了更好的理解秋天的故事,下面跟著錄音一起看課文。
二、整體感知:
三、概括文章內容
四、聽了這飽含深情的朗讀,你的內心是否也有所觸動,接下來,我們帶著深情自由地朗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文段展示給大家,并談談你的感觸。
A.這時,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著我。
提示: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特別是“悄悄”和“偷偷”寫出了母愛的小心翼翼,母愛是理解。
B.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
好兒活····(重點品味“撲”,“抓”,“忍”)
提示:動作、語言的描寫,“撲”寫出了母愛的堅定,“抓”寫出了母愛的執著,“忍”寫出了母愛的深沉。
C.她憔悴的臉上露出央求般的眼神
D、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D.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提示: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母愛很細心。
主題叢書《母親橋》
7、自主練習,母愛是什么?如果有人問我母愛是什么,我會說·······
例句:
A.母愛是周五晚上媽媽在校門口尋找我的目光
B.母愛是周日的凌晨四點半媽媽為我捧出香噴噴的熱湯面············
學生自主討論
母愛是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
母愛是一幅山水畫,吸取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提示:教會學生如何去仿寫,例句是從具體事例來體現母愛,后面展示例句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說出了母愛的特點。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在秋天的故事里,獲得生命的啟迪;在秋天的回憶中,理解母愛的內涵;在懷念的情意里,感受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情感。
*課前暖場:
同學們對自己說:我能行!對同桌說:你能行!全班同學們齊聲說:我們能行!
(暖場、調動情緒、鼓舞士氣)
一、 導入新課
1、 幻燈片上出現“媽媽”二字,讓學生念出這兩個字,聆聽學生心聲。 教學預設:同學們,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兩個字?(2—3生)老師還想聽聽全班同學們的聲音(全班同學們讀媽媽二字,要求:一遍比一遍深情)。誰愿意來說一說,當你讀到媽媽二字的時候,你內心是怎樣的感情?(2生)
2、 幻燈片出現文字:每當寫到母親,我的筆總是跪著行走。(簡單引導學生以跪字為觸情點)
教學預設:有一位詩人曾這樣說:“每當寫到母親,我的筆總是跪著行走。”為什么寫到母親詩人的筆尖是跪著行走?這一個跪字飽含著詩人對母親怎樣的感情呢》
是啊,悠悠歲月里,母親早已刻進我們的生命,成為我們這一生中最溫柔的記憶。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關于母親的文章,去感受一份樸素卻又偉大的母愛,興許作者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筆尖也是跪著行走。請大家齊讀課題:《秋天的懷念》。
二、美讀課文、讀出感情
1、小組讀+齊讀(要求全體起立,雙手捧書,飽含深情)
2、師板書生字:癱瘓 憔悴
教學預設:教室里有朗朗書聲真好,x班的同學們比老師想象中讀的更好,老師為大家點贊。請大家看黑板上這兩個字:癱瘓 憔悴 看到這兩個詞,你想到了誰呢?(板書:兒子 母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詞,你有什么發現嗎?(都是形聲字:癱瘓跟病有關,憔悴跟心情有關)“癱瘓”是說文中的“我”病在腿上,而“憔悴”是說母親急在心上、疼在心上!
三、品讀課文,感受母愛
1、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怎樣?(暴躁無常)我的“暴躁無常”都體現在哪里?
(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板書“撲”“抓”)母親撲過來,這個“撲”字說明了什么?(母親心急、擔心,怕兒子不想活)抓住我的手,母親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我的生命)
“忍住哭聲”,母親忍住的僅僅是哭聲嗎?(自身疾病的痛苦,兒子癱瘓對她的打擊,兒子的抱怨)這樣的忍,是為了誰?(兒子—史鐵生)(品讀,體會母親此刻的心情)
母親把“好好兒活”這句話重復了兩次,究竟要告訴兒子什么呢?
A:要接受現實,不要自暴自棄,你的路還長著呢。
B:要兒子堅強地活下去,不要被病痛壓倒,要笑看人生。
C:她要在僅有的時間陪伴兒子好好兒活。
(生品讀,體會“好好兒活”的深刻含義)
2、同學們,在我們的課文中有一段對話,讓我們一起來分角色讀讀這段對話(朗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并提出朗讀要求):①不同的句式要讀出不同的語氣。②要注意說話的語調和感情。
(1)文中這是母親第幾次要帶兒子去看菊花?(第二次),那第一次兒子是什么反應?(“不,我不去!”),而這一次,兒子什么反應?母親呢?從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出來?(抓關鍵詞句,感受母親高興的心情,體會母愛的熱烈)
(2)“那天,我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拉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史鐵生看到落葉,會想到什么?(會想到自己就像那片片落葉隨風飄落,會想到自己的生命像落葉那樣短暫,會想到自己就像那落葉,再沒有生機與活力了。)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為什么?(適時板書“擋“)
A:因為落葉飄零,他兒子原來心里就很悲傷,看了落葉飄零就更悲傷。
B:一片樹葉落下來,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結束。
C:自古“逢秋悲寂寥,一聲梧葉一聲秋”,即使是平常人,也會傷感的,更何況是癱瘓了的史鐵生,當他看到“無邊落葉蕭蕭下”的情景,一定會刺激他的,會讓他想到自己短暫的生命。母親不想讓他看到這樣的景象,就擋在窗前。
央求:可憐巴巴地有求于別人時的樣子!
母親為什么要一再地央求我來看菊花?
A:菊花象征頑強的生命力,生活的希望
B:母親想讓我出去散散心,別老是悶在家里,希望我像菊花一樣堅強。
是呀,別的花都在春天開放,而菊花卻開在萬物凋零的秋天,說明菊花生命力很頑強,母親希望我看到菊花,從中得到鼓勵,因為她要幫助我樹立生活的信心。這是一個怎么的母親呀?——用心良苦(品讀,感受母親的用心良苦,體會母親深深的愛)
(3)母親的愛還流淌在哪些細節、哪些舉動中?
“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跑、踩“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足字旁)你還能說出這樣的字嗎?(跳、踢等)
可是現在,這樣的動作兒子都不能做了,這樣的字眼,也成了母親最忌諱的了,這得多小心,多謹慎哪!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同學們,課文中還有兩處出現了“悄悄地”這個詞,我們把它找出來。(指名反饋)
“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看著我。”
(學生齊讀這三句話)
如果去掉“悄悄地”,再讀這三句話,感覺有什么不一樣?(生對比讀,談感受,體會母親的細心、耐心、關心、小心翼翼)
其實,母愛不是豪言壯語,而是一個行動,一句話,一個神色。概括地講,母愛就是一堆細節,一堆不起眼的細節。
四、回歸課題,解讀品味
幻燈片顯示:“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同學們,請靜靜地看這個句子,不要有任何聲音。(停頓三秒)
文中之前有兩次提到母親出去,請問這一次出去,和前兩次有所不同嗎?
這一次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是什么意思?過世了,去世了。)
這篇文章,是史鐵生在母親去世七年后寫下的,你們想想,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10個字的呢?(愧疚、悔恨、懷念、七年的悲痛……)(反復品讀)。
母親就這樣離去了,她留給世界的最后一句話是——(引讀)
“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引導學生將母親的話補充完整)
這就是母親哪,臨終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一雙兒女,她就是帶著這樣的牽掛離開的'。
課文中的一對兒女讀懂母親的話了么?你們看,在史鐵生的面前,是一個何等絢麗的秋天——“又是秋天……”引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同學們,在史鐵生的眼中,菊花是這樣的淡雅、高潔、熱烈、深沉,就像母親的愛,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與第一自然段中的見什么煩什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這個秋天里,母親那令人心酸的一撲、一抓,那無限深情的一躲,都已經不在了,(邊說邊擦“撲、抓”),課文學到這,老師想問大家,母親給你的印象僅僅是“憔悴”嗎?(不是)老師要擦掉這個詞(邊說邊擦“憔悴”)你還能換上什么?(生答:偉大、無私、堅強、慈愛等)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已經不在了,(邊說邊擦“母親”)留給史鐵生的,只有那深深地——懷念。(回歸課題)
我們再來看史鐵生:他還會狠命地捶打著自己的腿詛咒命運嗎?(不會)
他還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嗎?(不會)
他還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嗎?(不會)
(邊說邊適時擦去“砸、摔、捶”)
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史鐵生?(樂觀、堅強、向上……)
是呀,我們看到的再也不是因雙腿癱瘓而悲觀絕望的史鐵生。真的,史鐵生變了,在母愛的呵護下,在自己的努力下,他成為了一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被好多翻譯家翻譯成外國的文字在世界發行,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在用筆代替雙腿書寫著“好好兒活”的含義。而越是懂得“好好兒活”的含義,就越懷念他的母親,作者在很多文章中都寫到了母親。例如:《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等。這里試摘一段——
師讀:
“在我的頭一篇小說發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我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獨自到地壇去,心里是沒頭沒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個園子卻怎么也想不通:母親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為什么在她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來此世上只是為了替兒子擔憂,卻不該分享我的一點點快樂?她匆匆離我去時才只有49歲呀!才49歲,母親就離開而去。”
同學們,如果真的有在天之靈,我想史鐵生的母親看到他兒子的今天,也一定會含笑九泉的。
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一起來齊讀課題——《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作者懷念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導學生答 “深深母愛” 和母親的那句“好好兒活”)(板書)
五、拓展深化,學會感恩
理解母愛,書信傳情
同學們,其實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只是愛的方式不一樣,讀著史鐵生對母愛的詮釋,相信同學們也一定有許多話想要對母親說,現在,讓我們在信箋紙上靜靜抒寫對母親的真情訴說吧。(學生在《燭光里的媽媽》音樂中靜靜回憶)誰想說?(學生暢所欲言)
*交流分享:視情況而定,有時間,就請同學分享。若時間不夠,則變為語文作業,課后完成。
六、布置作業
1、給媽媽寫一封信。
2、讀信給媽媽聽。
結束語:同學們,這一堂課結束之后,老師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老師知道,天下的宴席都會有終結,但老師依然希望這一刻,這一刻從同學們內心深處流淌著的對媽媽的深情,永無停頓!
下課!
附:板書設計
板書1:
秋天的懷念
兒子 母親
癱瘓 憔悴
砸 躲
摔 撲
捶 抓
絕望 苦
板書2: 秋天的懷念
(最后留在黑板上的)
深深母愛
好好兒活
母親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3
導入新課
聽完《母親》的頌歌,我已潸然淚下,讓我想起了母親,母愛平凡而偉大,無私而深沉。
投影展示:
當代作家史鐵生:
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在樹林里吹過。
——《合歡樹》
史鐵生,他在小公園的安靜的樹林里,就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的“苦”。讓我們一起走近史鐵生,走近《秋天的懷念》,走近史鐵生的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板書: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母親)
了解作者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21歲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20xx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20xx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根據其生前遺愿,他的脊椎、大腦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捐給需要的患者。
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文學獎項,多部作品被譯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為人低調,嚴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主要代表作: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集《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二OO二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xx年度杰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
“我們從史鐵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個人內心無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時也在這個人內心的起伏中解讀了寧靜。”
――蔣子丹
課文美讀
宋代大詞人蘇軾說過:“詩詞三分寫,七分讀。”我想散文也應做到七分讀,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散文,要通過美讀,讀出情感。
美讀課文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美讀要注意語調語速、語氣節奏、停頓重音、認知文字、感受音韻、體味詞語、領悟情感、充滿情致、聲情并茂、撥動心弦。
我們根據美讀要求,選擇你喜歡的段落美讀課文。
全文共七段,請把段落序號標上。每人讀一段,要讀出情感。請舉手。
剛才七位同學讀得比較好,吐字清晰,聲音比較洪亮,但缺少一些情感。下面老師給同學們示范朗讀課文最后四段。
投影展示: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配樂《滴水的月光》二胡曲)
下面請四位同學再讀一遍這最后四段。“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一句話獨立成段,卻意味深長,有史鐵生對母親的愧疚,有失去母親的心痛,又夾雜著無奈和不舍。同學們要好好體會。
四位同學每人讀一段,配樂。
這次同學們讀出了情感。著名女作家葉文玲說過:“生動的語言是感情的燃燒,沒有真正感情的話語是不會打動讀者心弦的。”我們要讀出作者的`情感,一定要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我們全班同學來齊讀一遍。
這篇文章同學們讀出了情感,文字樸實,卻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整體感知
一、1、文章中三次寫到“看花”,請勾畫出相關語句,完成下面表格。
第一次:“我”暴怒無常,母親勸“我”看花。“我”斷然拒絕。
第二次:“我”看樹葉飄落,母親央“我”看菊花。“我”表示同意。
第三次:母親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我”理解母愛。
2、探究三次“看花”在文章結構以及表現“我”生活態度方面的作用,寫出你的發現。
“看花”為本文中心事件,也是敘述線索,將作品內容貫穿為有機整體。三次“看花”反映了“我”的生活態度從絕望而暴怒無常到產生希望而面對現實,再到熱愛生活,渴望創造美好人生的變化過程。
3、結合文章和插圖,談談母親提議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提議看菊花,是想讓“我”從菊花傲寒凌霜的精神氣質中得到啟示,勇于面對挫折,頑強生活下去;
北海公園是“我”童年的樂園,母親希望重游北海以喚起“我”美好的記憶,從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來。
4、課文最后一段為什么詳寫各種顏色的菊花“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這段話中的一連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寫北海菊花的美麗,實際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賦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濃墨重彩地寫菊花,恰恰是對母親生前那句“好好兒活”的覺悟解讀,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菊花象征作者對生命的渴望與眷戀。
5、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親帶我看花,是想喚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
菊花熱烈深沉,是母愛的寫照。
母親愛花,我看菊花,是對母親的緬懷。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繽紛、潑潑灑灑,也是在告訴讀者我的人生態度發生了轉變。
二、為什么文章的題目叫“秋天的懷念”?
之所以是“秋天的懷念”,一是因為母親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二是因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淡心情的寫照;三是因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征。課文以此為題,是為了更好地抒發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品味細節
文章平靜的敘述中蘊含著感人的力量,這主要體現在一些細節中。文中哪些細節最讓你感動?為什么?可以參考下列細節,也可以自己再找一些。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悄悄”出去是為了讓“我”盡情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也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說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著“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2、母親撲過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撲”、“抓”兩個動作,說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忍”寫出了母親盡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母親說“好好兒活”,帶著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搞爭,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努力激發兒子生活下去的勇氣。
3、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擋”字寫出母親對兒子看到落葉會感到凄涼、悲愴和絕望的擔心,表現了對兒呵護的無微不至。“憔悴”暗示出母親在病魔的折磨下身體已經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復雜心理。
4、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親很怕因為自己的情緒或者措辭而刺激到我,所以盡力地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這說明其內心比“我”更沉重。“悄悄地”表現母親為自己的大意而后悔,也反映了她內心的痛苦。
體會情感
1、試著把第六段結尾的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補充完整。
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你們倆在一塊兒,一定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啊……
2、又是秋天,當作者站在母親的墓前看著母親的遺像,他會說些什么呢?
母親,兒子來看您了。自從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話,您放心吧,我倆在一塊,一定會好好兒活。
3、細讀本文,你能體會到作者在寫作此文時是怎樣的心情?
愧疚、悲痛、懷念
升華感悟
讀了這篇文章,你會有什么感悟?請和大家交流交流。
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好好兒活,讓這唯一的一次活熱烈而輝煌。生命對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又是無限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才是!
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表達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了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史鐵生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長,我們要好好兒活。有了這樣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腳步丈量。我們為什么要好好兒活?我們應該怎樣好好兒活?我們好好兒活出個什么樣?這都應該是伴隨我們一生思考和體驗的問題。
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不是有這樣的缺憾,就有那樣的痛苦。世界上有看得見的痛苦打擊,也有看不見的痛苦和打擊。身體的局限,生活的挫折,命運的安排,我們這輩子可能改變不了,但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理局限——我們都要好好兒活。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4
一、回顧課文內容
讀過《秋天的懷念》,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這節課讓我們再進一步走進文本,品悟課文,更多地去感悟“我”對母親的懷念。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認識了史鐵生和他偉大的母親。誰能用簡練的語言回顧一下課文內容?(文章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的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說說文章圍繞“我”與母親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故事?
(1)“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2)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
(3)母親央求“我”看花。
(4)母親的臨終囑托。
二、品讀課文,談感受。
(一)感受娘倆好好活
我們要讀懂一個人,無非是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大家從這三方面認真去思考,就能讀懂。請同學們再次用心地、細細地品讀課文,邊讀邊想:雙腿癱瘓后,“我”的心境是怎樣的,面對痛楚的“我”母親又是怎樣做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結合具體詞句以及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體會和感受。(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字、詞、句,品一品、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邊。)
預設點一:文章第一段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1.提問:雙腿癱瘓后,我的心境是怎樣的?(痛苦絕望)你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
抓住“暴躁無常”、“突然砸碎”“猛地摔向”“狠命的捶打”體會“我”的痛楚無助。(引導學生結合資料談)
2.師適時提問:看到這樣的“我”,母親是怎么做的?
每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后,“她又悄悄地過來,眼圈紅紅的,看著我”。
生:從“躲”“偷偷地”“悄悄地”可以看出母親面對脾氣暴躁無常的“我”,非常小心謹慎。
師:為什么要這樣小心呢?
生:因為母親懂得雙腿癱瘓的兒子內心的痛苦,她理解兒子,在她心里只有兒子順心才是最重要的。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愛是什么?(愛是理解)
生:“偷偷地注意”不放心,擔心兒子做傻事。“眼圈紅紅的”母親心里比兒子其實更痛苦,但還要撫慰兒子受傷的心靈。
師:絕望無助的“我”“狠命地捶打著”自己的雙腿,看到此情此景,母親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母親撲下去的是什么?抓住的僅僅是我的雙手嗎?母親忍住的又是什么呢?(可以體會到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忍除了要忍住兒子的抱怨,還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兒子的病痛給自己帶來的雙重打擊。)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愛是什么?(愛是包容)
師:母親的話語更是令我感動。此時母親又說了什么?
從母親的話里我們讀到了至真至純的疼愛和體貼,你們覺得愛是什么?(體貼)其實母親生活得很苦,兒子的病已經讓他苦不堪言,自己的重病更讓她苦上加苦。然而母親依然苦口婆心地勸導兒子。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這句話看似是很平常的勸慰話,讓我不要失去勇氣,其實她也是在給自己打氣。她知道兒子需要她)。省略號說明母親要說的話很多很多,在這里所有的語言都化作了最簡單、最樸實的一句——“好好兒活”:母愛無言,卻似一條潺潺的小河,悄無聲息地滋潤我的心田。母愛就是一個行動、一句話語、一個神色。概括地講母愛是一堆細節,一堆不起眼的細節。如果把母愛比做大海,那細節就是一滴水,一滴水匯成了大海,一堆細節聚成了母愛。
朗讀指導:誰能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母愛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我“暴怒無常”的句子時要讀出“暴怒”、“絕望”的語氣,讀描寫母親的句子時應讀出母親對兒子的心疼和無奈.)
師:兒子當時懂母親“好好兒活”的意思了嗎?
生:沒有。兒子因為自己雙腿癱瘓的原因,只是一味發泄自己的內心苦悶,當時根本沒有仔細想過母親的感受,一直到后來妹妹告訴才知道母親已患重病。
師:當時母親的情況怎樣呢?
指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自己身患重病,卻依然用“好好兒活”來勸慰兒子,支撐自己,從這兒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堅強、無私。
預設點二: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面對絕望無助的兒子,母親盡可能的用自己的深愛給兒子以活下去的希望與信心,課文接下來又給我們講了哪個小故事?(母親央求我去看菊花)
三、小組合作學習:母親央求“我”看花。
這段讓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字、詞、句,品一品、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邊,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1.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個“擋”字體現了母親的細心,無微不至的愛,不想讓“我”看到生命凋零的秋葉而傷感。“憔悴”說明母親的病已經很嚴重了,為了照顧我更是心力交瘁,“央求”一次能看出母親的用心良苦,他要讓兒子好好活下去。
2.“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喜出望外”是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感到特別高興。母親的“喜出望外”僅僅是源于我答應去看菊花,我偶爾的平靜、心情好轉就可以讓母親喜出望外,足以說明母親愛我的深切。
3.母親“一會坐下,一會站起”,“絮絮叨叨地”說著話表現了母親因為兒子的回答高興地不知所措,以至于多說了話而說漏了嘴,于是忽然不說了,怕再說錯話刺激兒子,要知道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母親比“我”還敏感。母親對“我”的愛已經無處不在了。
師:通過自學,你們覺得愛還是什么?(呵護)你們不僅學會了學習方法還深刻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的愛。老師希望你們把母親對自己的愛裝進行囊,讓這份愛永遠伴隨你成長。老師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想讀讀這段了,可以嗎?師范讀。
朗讀指導:朗讀時隨母親心情的變化語速時而緩慢,讀出央求的語氣,時而歡快讀出如釋重負,充滿希望的語氣,結尾時歡快的語調要戛然而止,在朗讀中幻化出母親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現實與無奈中的畫面.
(二)感悟我倆好好活
預設:母親的臨終囑托
師: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母親去世了,直到她生命的最后時刻,她依然惦記著她的兒子,當時她只有49歲。在母親去世七年后,他的兒子寫下了這篇文章,此時他懂得母親的心了嗎?
齊讀最后一段
此時他又是什么心情?(傷感愧疚,思念)不同顏色的菊花給你什么樣的感受?我真正懂得了什么?
師:菊花依舊,慈母卻不在,睹物思親,怎能不傷感?我們要像史鐵生那樣去敬愛自己的母親,但我們不能像他那樣為不能孝敬母親而遺憾終生。因此老師想送大家一句話“樹欲靜也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我們抓緊父母健在的光陰,及時盡孝.盛開的菊花就像走出陰影的我,不同的菊花絢麗多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懂得人應該堅強,應該笑對人生。
三、升華情感
一個平凡的動作、一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動著母親的愛,孩子們我們再齊讀課題。想一想文章題目為什么叫《秋天的懷念》?
現在我們不難發現此時的秋天在作者眼里已經變成了七彩色了。我們也明白了作者在秋天懷念的道理,他就是想借秋天告訴母親,我已經能笑對人生了。
(三)體會我們的好好活。
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讓這一次的活熱烈而輝煌。希望大家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會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究竟該怎么辦?
面對挫折和災難,我們不僅要有勇氣去面對,同時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心。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兒活才是!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奮斗來改變的!
從史鐵生的身上我們受到了啟發,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身體的局限這輩子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靈。為此,作為一個健康的人,我們必須——好好活!
作業布置
1.表達練習:結合你對史鐵生的了解及今天你在課堂上的所學,把這篇課文講述給你的父母聽,一定要說說自己學后的感受。
2.寫作練習:回顧母親愛你的點點滴滴的細節寫一篇習作,體裁不限但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板書設計:
我母親
暴怒→安慰
思念←去逝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略文章的表達特色,提高閱讀能力。
3、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蘊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2、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么大。’我放下書,想,這么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懷念母親的一段文字。我們從中可以讀出史鐵生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深沉無私的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史鐵生的另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去感受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xx),生于北京,作家。1969年到陜西延川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其代表作品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本文講述了什么內容?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在忍著病痛默默地、堅定地、樂觀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直至生命的最后,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2、課文圍繞“我”和母親寫了幾件事?
明確:課文寫了四件事:①“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②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③母親央求“我”去看花。④母親的臨終囑托。
3、文章從哪些方面回憶了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
明確:文章開門見山,寫出了“我”雙腿癱瘓后,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盡力勸慰“我”;在“我”發脾氣、摔東西時,母親總是默默地忍受,表現出母親的寬容、無奈和擔心;自“我”的腿癱瘓后,愛花的母親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這又從側面表現出母親為了兒子付出了一切;為了讓“我”開心,她幾次要推“我”去北海看花,考慮得非常細致;母親自己身染重病卻絲毫沒有讓“我”覺察出來,還在默默忍受“我”的無理,就是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刻,還惦記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心中完全沒有自己。至此,一個無私、忘我的偉大母親的形象便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課文精析
1、“我”在雙腿癱瘓之后脾氣變得如何?(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明確:暴怒無常。表現:第一處: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第二處: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第三處:“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我”此時非常絕望、消極、難過,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整天沉浸在消極哀怨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2、面對如此暴躁不安的兒子,母親是怎樣做的呢?找出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句子,并簡要分析。
明確:第一處:“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表現出母親的動作很輕,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觸碰到兒子脆弱敏感的心,使兒子更加煩躁和難受。
第二處:“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運用側面描寫,母親愛花,但是她更愛兒子,她把精力都投入到照顧兒子上面。
第三處:“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突出表現了母親希望“我”堅強、勇敢地活下去,不要自暴自棄,放棄對生活的信心,鼓勵“我”也是鼓勵自己。
第四處:“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擋”字寫出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愛,母親連這個細小的動作都觀察到了,她不想讓“我”產生不好的聯想。
…………
【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自己深深的悔恨、愧疚之情,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相關練習。
2、查閱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將那些給你感觸最深的語句摘錄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了解了史鐵生的生平,也從他的文章里感受到了母親對他深沉無私的愛以及他對母親的懷念與愧疚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文章。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然后分角色朗讀。注意要讀出母親和“我”的情緒變化,要讀出母親的耐心、細心、小心和“我”的不耐煩、無所謂。
2、文章中有幾處插敘的內容?請找出來,并說說其作用。
明確:文中有三處插敘:①母親愛花,但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作用:表明母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也說明母親為“我”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②妹妹告訴“我”母親病重的消息。作用:補充說明了母親的并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反映了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③母親病危前的臨終遺言。作用:說明母親心里只為兒女的幸福著想,從未將自己放在心上,表現了母愛的深沉、無私。
3、“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明確:母親說這句話的時候,自己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然而她怕影響孩子的情緒,一直隱瞞著,當孩子說活著有什么勁兒的時候,她自然也會想到自己的病情,母親的話是講自己和孩子的。雖然都得了重病,但是她希望孩子也像她一樣勇敢地面對現實,堅強地活下去。
4、文章結尾寫“我”和妹妹“看花”的情節,有什么作用?
明確:“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母愛的集中體現,是“我”走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親愿望的達成,結束全文,與開頭相呼應,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5、文章共寫了幾次去北海看菊花?“我”的態度又怎樣的變化?
明確:三次。第一次是母親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非常強硬:“不,我不去!”第二次是母親再次提出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是“什么時候?”第三次是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幾次看菊花,“我”的態度從非常絕望暴躁到無所謂,再到后來的懊悔、無奈。
(二)問題探究
1、本文的標題是“秋天的懷念”,這里的“秋天”有什么意蘊?
明確:秋天是故事發生的特定時間,秋天是背景,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秋天的蕭條景象襯托了我遭遇不幸后的絕望心情;菊花在秋風中盛開的景象,表明“我”走出了人生低谷,開始積極面對人生。
2、根據上下文,寫出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明確: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堅強地活下去。
3、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細節描寫?請找出來,并說說其作用。
明確:文章從細微之處對母親的神態、動作等進行了描寫,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等,母親這些細微的動作表現了她對“我”的理解、牽掛、關切與擔憂。
4、如何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句話?
明確:從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可以看出“我”已經驅走了心頭的陰霾,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這正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象征了母親對子女的那種純潔高尚、深沉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
5、結合文章的內容,具體分析作者從“看花”中獲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明確:身患重病的母親,一直熱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細膩的呵護和關愛,從中“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親病逝后,“我”終于在看花時,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領悟到人要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道理。
【課堂小結】
1、寫作特色總結:借景抒情、細節描寫、插敘、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篇末點題、前后照應。
2、作者敘述了自己雙腿癱瘓后,母親強忍著內心極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關懷、愛護“我”的感人情景,展示了博大、深沉、崇高、無私的母愛,抒發了對母親的無限懷念之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多年以后,作者幡然醒悟,明白只有“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才是對母愛最好的回饋。
【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
2、搜集與母愛相關的古詩詞或名人名言。
3、請你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寫一個片段,刻畫一個你熟悉的人。
4、預習第6課。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等。《秋天的懷念》一課語言通俗,但蘊涵于字里行間的感情深沉而摯烈,。根據本單元教材特點及本課特點,針對學生的閱讀水平,設計"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自己的有情感朗讀中,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因此,我設計以讀為主,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接受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感的熏陶,引發情感共鳴,接受情感的洗禮。同時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感知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內心的呼喚,感受母親對子女真摯無私的愛與作者對母親的深摯的思念和愧疚之情。為此,在教學中,我遵循以下的教學思路:由簡介史鐵生引出有關“母愛”的話題——由“母愛”話題引出《秋天的懷念》——從《秋天的懷念》中來詮釋“母愛”的內涵——由“母愛”的內涵引申對“好好活”意義的探詢——由“好好活”的話題進一步走進史鐵生更為精彩的人生。牽引著學生先由課外走向課內,再由課內再走向課外。通過“披情入文”、“披文入情”一步步讀懂課文,并讀出自己的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和鞏固已學的閱讀方法。
設計特色:
體味情感,以情激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我”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描寫動作、神情、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內心。
2、讀懂課文,感受“好好活兒”的真諦,并從中獲得自己的思考。
教學難點:
理解“好好活兒”對作者的影響,并從中獲得自己的思考
教學方法:
讀中感悟,品味真情引用資料,加深理解
教學用具:
多媒本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課件播放:秋日私語)
師:今天,老師要向同學們推薦一位作家,一位中國現在很令人敬佩的作家,他是北京人,今年58歲了。在他21歲風華正茂的時候,卻因一場大病,不幸雙腿癱瘓了!命運讓他一生只能與輪椅為伴侶。他也曾沮喪、彷徨,甚至絕望過。而就在那一年,愛他的母親也離他而去,他在輪椅上度過了三十五年,三十多年來,兒子一直用文字與母親進行著塵世與天堂的交流,這個人就是史鐵生。
(課件出示:史鐵生坐輪椅照片;史鐵生文字資料介紹)
師:坐在輪椅上的這位就是史鐵生,當代著名作家。在他雙腿癱瘓后的第七年,他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說,此后又陸續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那么,是誰給了他力量,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讓他走出了困境,書寫了精彩的人生之路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帶著一份感動,一份期待走進他的.感情世界,走進他的散文《秋天的懷念》,從他的文章里去尋求答案。
〔板書課題:秋天的懷念〕齊讀課題,再深情地讀一次。
二、整體感知課文,提煉文章主旨
1、師:有人說,讀史鐵生的作品,不同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感受:機智者讀到了從容,富貴者讀到了博愛,貧賤者讀到了高貴,浮躁者讀到了安寧,平庸者讀到了智慧。今天,同學們又能從中讀到什么?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生默讀,教師巡視〕
2、師:誰先來說說,你從這篇課文中讀到了什么?或者說體會到了什么?(讀到了母愛的力量。板書:母愛)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母親又是怎樣關愛兒子的呢?從文中的哪些文字、哪些句子體現了母愛的力量呢?請同學們再細細地品讀課文,找到相關句子劃下來,等會兒一起交流。
組織交流:(課件出示重點語句)
A、“……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師:母親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話的?
生:在兒子“雙腿癱瘓……墻壁”的情況下。
1)、提示:作為21歲的年輕人,突然得了高位截癱,自然受不了這個打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他的暴怒無常
(引讀:望著……)
2)、提示:此時我的心情怎樣?(很消極,很悲觀)
3)、提示:還叢哪兒看出我的暴怒無常,我的消極悲觀?(我狠命地捶打著我的雙腿……我活著還有什么勁兒”)
4)、提示:原來活蹦亂跳的,現在突然坐在輪椅上,發這么大的脾氣,此時的他的確很痛苦,那作為他的母親,面對兒子這副樣子,她的心情怎樣呢?(悲傷痛苦,心碎)于是,母親——(引讀“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看著我)文中還有一處也提到了“悄悄地”,請找找。
下面,咱們就來研究你們找的這三句話。
B、課件出示: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2、“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3、“……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提示:這就是“悄悄地”細節描寫。(板書:悄悄地)
師:老師把“悄悄地”去掉,再讀讀上面的三句話,有什么不同感受?
1)誰劃了第一句的?你從中感受到什么?(母親的細心)
師:在他暴怒無常亂摔東西的情況下,母親為什么不阻止他反而要躲出去?
生: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希望他好好發泄一下。
師:是啊,母親對生病的兒子照顧的真是細致入微啊!雖然不阻止他,卻一直在外面關注著,生怕我出意外。那我們應該怎樣讀這句話呢?(輕輕地)帶著你的感受再讀這句話(讀)
師:誰劃了第二句的?你從中又感受到什么?(母親的耐心)
生:我從“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的進來,眼圈紅紅的看著我”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出了六個字:理解、擔心、傷心。
師:把體會送進去讀,讓我們感受這樣的母親。(讀略)
師:是啊,母親出去了又進來,進來了又出去,對兒子真是你們說的耐心無比啊!
師:誰劃了第三句的?你從中又感受到什么?(母親的小心)
生:“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的出去了。”從其中的“悄悄地出去”我體會到了母親對兒子的歉意,為自己說錯話而自責,也體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照顧特別小心。
師:是啊,母親連在兒子前面說話都那么的小心,生怕讓兒子傷心。
3)、繼續交流,看母親又是怎樣鼓勵兒子、幫助兒子?
C、母親:(出示課件文字: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提示:請你們默讀這句話,注意這幾個動作。母親“撲”下去的會是什么?(撲下去的是兒子想死的念頭)
評價:你很會聯系上下文來學習。那就把你理解的“撲”帶進去句子里,讀給我們聽。
提示:“母親抓住我的手”,“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組織再讀:母親想抓住我輕生的念頭)
提示:面對想輕生的兒子,母親多么傷心啊!但她忍住哭聲,孩子們,
母親“忍”住的僅僅是哭聲嗎?請同學們再琢磨一下課文,看母親還忍住的是什么?(忍住了兒子的脾氣、兒子的病痛給自己帶來的沉重打擊,還有自己的病痛)
1)、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語句去體會
A、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B、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
C、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
提問:母親得的是什么病?嚴重嗎?從哪兒看出來?
提示:這是一位病入膏肓的母親。她活著真苦啊!親愛的同學們,一個患肝癌病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而且還知道自己就要死去,知道自己就要離開她摯愛的兒女!可是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母親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沒有)聽著收音機里甜美的歌聲,她有把手中的東西摔向墻壁嗎?(沒有)她有沒有拍著大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沒有)母親為什么沒有這么做?(為了兒子)自己病的如此嚴重,她卻對兒子只字未提!為什么呀?(不愿增加兒子的負擔)
提示:是啊!母親忍受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她悲傷著兒子的悲傷,痛苦著兒子的痛苦!母親的愛著實令人感動,帶著你們的體會讀讀這句話。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師:這是一個病危的母親對兒子的鼓勵與期望。(再讀讀這句話)
2)、師:母親還用什么方式來鼓勵兒子?(母親央求兒子看花)
師:文中提到母親幾次要帶兒子去看花?(兩次)
第一次:“聽說北海的菊花開了,……”
第二次:“北海的菊花開了……”
提問:“憔悴”說明了什么?母親為什么要“央求”兒子去看菊花?
生:母親想讓兒子去散散心,不要沉悶在家里,走出心理的陰影,心情變得愉快一些。
生:菊花,是在秋天里開的,它有頑強的生命力,母親讓兒子去看菊花,是想讓兒子從中得到鼓勵,幫助我樹立生活的信心,想讓兒子看到生活的希望。
小結:
是啊,她要讓兒子知道,失去了雙腿不等于失去了一切,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留戀。這是一個母親的良苦用心呀!
可是,母親最終也沒能完成心愿,沒能陪兒子到北海去看菊花,引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引讀:鄰居……那竟是訣別)
師:一朝分別,竟成永別!作者沒有想到母親已病成這樣,更沒有想到,此次分別,竟是天上人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相見!再看看作者與母親訣別時的另一段文字吧,誰來讀?
3)、課件出示:“鄰居的小伙子……‘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提示:你們讀懂了省略號什么意思?(你們倆要好好兒活)
師:把你的理解放回母親的話里去讀。
5、師:最終,這對兄妹倆,明白了母親的話,知道了要怎么好好兒活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課件出示描寫菊花的語句)
提示:請你結合這句話說說他知道自己怎么好好活了嗎?
交流:黃色(淡雅)——平平凡凡,白色(高潔)——高貴,紅色(熱烈深沉),潑潑灑灑——瀟灑自在,不同的花,比喻不同的人。
師:是啊!母親“好好兒活”影響了我一生,成就了我一生,我怎能不懷念?(分角色再讀課題)
四、討論探究:題目為什么用“秋天的懷念”?
(秋天里有盛開的菊花,有母親的音容笑貌;而母親又在秋天里不幸患病去世的,秋天里有作者刻骨銘心的記憶,有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五、拓展閱讀,打開視野,營造課外閱讀期待。
1、師:母親去世之后,作者寫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文章,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自己的母親,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愛。老師節選了其中的幾個片斷,想讀讀嗎?
(課件出示文章片段,播放二胡名曲《漢宮秋月》,師生配樂深情誦讀):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
——《合歡樹》
我一直有著一個凄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么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有關廟的回憶》
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
——《我與地壇》
2、師:同學們,當你讀到了這些蒼涼的文字,你能夠理解作者內心的痛楚嗎?能夠體會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嗎?你能夠感受到在那蒼茫的夜色下而汩汩滾落的熱流嗎?這是一個孩子長大懂事以后對他母親深深的懺悔,這也是史鐵生到了人生的秋天對他母親深深的懷念。到那個時候,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一個孩子才能真正地懂得那份沉甸甸的偉大無私的母愛。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激發共鳴。
1、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站在母親墓前,要說些什么?
2、學完這篇文章,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說些什么呢?
六、結束語:
當我們的父母還健在的時候,請讓我們學會珍惜,學會關愛,學會感恩回報,當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打擊時,讓我們勇敢面對,堅強的活著,好好的活著,不僅要活著,而且要活得精彩,活出味道,為自己,也為愛我們的親人!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7
一、作品梗概
此文寫于1981年,最初發表于當年《南風報》上,那年史鐵生30歲。在史鐵生21歲時,也就是1969年,到陜北延安“插隊”。三年后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京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在絢麗多彩的青春年華遭遇到生命的不幸,他的脾氣變得陰郁無比、暴怒無常。而他的母親此時肝病相當嚴重,常疼得整夜睡不著覺,可她將兒子瞞得緊緊的,仍鼓勵兒子好好活著。母親猝然離去后,史鐵生寫下了這篇文章以紀念他的母親。
本文以“秋天的懷念”為題,表明是在秋天這樣的季節懷念母親的。在這樣一個生命凋零的季節,作者懷念自己的母親一定會有特別的意義,題目含義深沉而含蓄,耐人尋味。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一20xx),生于北京,作家。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陜西延安插隊,后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鐵生多年來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知識重點
一、字音詞義
癱瘓tān huàn:由于神經功能發生障礙,身體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喪失運動的能力。
暴bào怒:極端憤怒。
沉寂jì:①十分寂靜;②消息全無。
侍shì弄:①經營照管(莊稼、家禽、家畜等);②擺弄,修理。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央求:懇求。
絮xù叨:①啰啰唆唆地說話;②形容說話啰嗦。
訣jué別:分別(多指不易再見的離別)。
淡雅yǎ:素凈雅致,素淡典雅。
高潔:高尚純潔。
爛漫:①形容顏色鮮麗;②形容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翻來覆fù去:①來回翻身;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興。
二、主題概述
本文記敘了一位身患絕癥的母親忍受著病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護雙腿癱瘓的兒子,歌頌了至真至純的偉大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切懷念,以及對沒能理解、報答母愛的愧疚。
三、作品結構
第一部分(1、2):母親在病得非常厲害的情況下極力鼓勵“我”好好面對生活。
第二部分(3):“我”因為知道母親為“我”所做的努力終于答應她去北海看花,母親非常高興。
第三部分(4~6):母親的病情惡化,臨終還在牽掛“我”和妹妹。
第四部分(7):妹妹帶“我”去北海看花,完成母親的夙愿,“我”也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的含義。
四、鑒賞品讀
1、如何理解“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
通過“砸玻璃”和“摔東西”兩個細節,具體寫我雙腿癱瘓之后內心的痛苦和暴怒無常,并用“我”的暴怒無常來襯托下文母親的堅韌頑強。
2、“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這句話中的“悄悄地”“偷偷地”表現了母親怎樣的特點?
母親“悄悄地”出去,是為了讓我盡情地發泄內心的痛苦,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這無聲地離開,體現了母親的謹慎小心,她怕自己讓兒子痛苦,她理解兒子的行為,也為兒子傷心。“偷偷地”說明了母親不放心,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3、“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這一句運用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這一句是側面描寫,喜歡花的母親把花都養死了,對于母親來說,最值得守望的“花”是她的孩子,從側面說明母親把她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照顧“我”身上,體現出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4、怎樣理解母親的“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這句話是理解本文的關鍵點,“好好兒活”是母親鼓勵兒子要珍惜、熱愛生命,要勇敢地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磨難,這句話發自母親內心,深藏著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
5、“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這句話說明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直”“都”連用,說明“我”對母親的病情一無所知,毫無察覺。從側面表現出母親一心只關心“我”的病情,沒有把自己的病痛當回事,更是在“我”面前表現得十分堅強,不愿意讓“我”知道她的病情。看似平淡的記敘,暗含著作者深深地痛苦與愧疚。
6、“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此處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通過景物描寫,突出“我”內心的痛苦、無望、孤獨的心情。
7、“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的“擋”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動作?母親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
母親這是有意的動作,她怕我看到秋天落葉的蕭條的景象,而觸動傷情,產生傷感痛苦,甚至絕望的心情,母親希望我能夠正視自己,而不是逃避。
8、課文為什么要反復寫看花?
①“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愛的集中體現。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親愿望的達成。所以文中反復寫看花。
9、文章最后寫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母親活著的時候曾經多次要帶“我”去看花,幾乎都遭拒絕,而在母親去世后“我”卻與妹妹一同去看花,其中包含著“我”對沒有體會到母親的關愛和良苦用心的懊悔,也包含著“我”對母親深深的愛和無盡的緬懷。
10、結尾處的“好好兒活”在文中有何用意?
運用反復的手法寫“好好兒活”,結構上首尾照應,結構嚴謹;內容上表現了“我”終于讀懂了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是母愛使“我”走出封閉,是母愛讓“我”重拾生活的熱情,讓“我”懂得了兒女是否好好生活,是母親最惦記的。只有“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安慰,最深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選自小學語文S版十一冊第三單元。本單元課文都在講述作者內心深處那些溫暖的記憶,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要求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語句,揣摩作者是怎樣表達真情實感的。
本課是史鐵生懷念母親的文章,作者通過回憶的方式,寫出了自己在癱瘓時,母親懷著博大無私的愛細心、耐心、小心地照顧自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懷念與愧疚之情。文章的語言樸素、真切,卻又意味深遠,寄悲觀于從容,蓄智慧于認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二、學情分析
這篇散文比較短小,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能夠通過有效閱讀達到“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自己的看法”的要求。
因此理解文章的主題并不難,但如何從字里行間深刻體會作者所蘊含的感情還需教師多加引導。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讀“癱”、“瘓”“膳”等幾個字,理解“暴怒無常”、“喜出望外”、“訣別”等詞語并會用其造句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夠理清文章結構,體會“三次看花”所蘊含的母親對子女的愛以及子女對母親的懷念
2、學習本課通過動作、神態的描寫,表現人物內心、傳遞情感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感受母親對子女真摯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愧疚與懷念,學會感恩母親對自己的付出。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這些細節來體會母愛的無私
教學難點:通過品讀三次“看花”深刻理解“好好兒活”的意義
五、教學方法
(一)教法:啟發法對話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盡量啟發學生、跟學生談話,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和利用課件演示的教學方法來突破本課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學法:品讀結合法讀悟結合法讀寫結合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這節課中,將采用品讀結合法和讀悟結合法等方法為主進行教學,指導學生采用讀寫結合法進行仿寫。在學生感受理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朗讀過程中學生也進一步體會“好好兒活”的意義。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及背景介紹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生:秋天
師: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歸,楓葉似火,碩果累累,秋天的美實實在在,秋天的事物都會引起我們無盡的遐想--著名作家史鐵生就在這樣的秋天產生了懷念之情,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第十二課《秋天的懷念》。
生:齊讀課題
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史鐵生:中國作家、散文家。1972年,21歲的他因病導致雙腿癱瘓,從此永遠地坐上了輪椅。而在不久后,母親也因病逝世。本文也就是為母親所作。(PPT2)
(二)初讀感知
師:請同學們按照多媒體上的閱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首先齊讀一次閱讀要求。(PPT3)
生:齊讀
師:誰來講一講,這篇文章到底寫了些什么?
生:……
師:課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是(PPT4)
生:“我”和母親(PPT4-1)
師:文章還提到了一個重要情節--看花,(PPT4-2)你們注意到了嗎?課文中提到了幾次看花?(PPT4-3)母親提了幾次?看成沒有?最后呢?兒子去看花了嗎?和誰一起?
課文就是圍繞這三次看花展開的,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將本文按照“看花”的順序劃分為三段。
生:瀏覽課文、分段
師:大家看老師和你們劃分的一不一樣?(PPT4-4)
生:驗證
師:第一次母親是怎樣提議的?我是什么反應?(PPT4-5)第二次?(PPT4-6)第三次?(PPT4-7)
(三)分層解析
1、第一次“看花”
過渡:首先我們來一起研讀第一次“看花”的部分,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師:(PPT5)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怎么樣了?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就是
生:暴怒無常
師:暴怒無常是什么意思?誰能用它造句?
生:回答……
師:具體表現是什么?請大家勾畫出來。
生:瀏覽、勾畫、回答……
師:(PPT6)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PPT6-1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收音機里甜美的歌聲,我會(PPT6-2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當聽到母親提議去看菊花時(PPT6-3不,我不去!狠命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我活著有什么勁!)
北歸的雁陣、甜美的歌聲、菊花,這些東西在你們看來美不美好?為什么史鐵生還要發脾氣呢?
生:回答……
師: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史鐵生遭受的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摧殘,他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氣。(PPT6-4)帶著這樣的憤恨、絕望,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幾句話。
生:齊讀
看著如此“頹廢不堪”的兒子,母親又作何反應呢?誰能讀一讀母親的反應。(PPT7)
生:讀課文
師:“咱娘倆好好兒活”,這話,既是說給兒子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因為,此時的母親已經身患重病。
接下來請女生讀第二自然段,男生思考:母親說的“好好兒活”是什么意思
生:女生齊讀、回答……
師總結:母親希望兒子能和自己一起,面對現實,頑強地生存下去。(PPT7-1)帶著母親的希望,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咱娘倆兒……”
2、第二次“看花”
過渡:母愛是什么?母愛是理解,是寬容,是牽掛。第一次提議看花遭到了拒絕,母親是不是從此就不帶兒子去了呢?
同桌兩人,左邊的同學讀第三自然段,右邊的同學讀第四至六自然段,讀的時候,想一想:母親是什么心情,兒子又是什么心情?
生:齊讀
師:這一次“我”拒絕母親了嗎?母親此刻是什么感受?文章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
生:喜出望外
師: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誰能用它來造個句?
生:回答、造句
師:最終母親和“我”看成花了沒有?發生了什么?(PPT8)
生:回答……
師:訣別是什么意思?給它找個近義詞呢?
生:永別……
師:請同學們把這幾個詞圈出來“再也”、“絕沒有”、“竟”,你能從這幾個詞中體會到什么?
生:回答……
師:此時的兒子不敢相信、難以接受、甚至還帶著滿滿的愧疚。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再來讀讀這幾句話。
生:齊讀
師:母親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是什么?(PPT8-1)誰能幫母親把話說完?你覺得她希望兒子和女兒怎么樣?
生:回答……
師:這些希望濃縮成一句話,就是母親曾對兒子說過的--“好好兒活”。(PPT8-2)
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卻還牽掛著兒女,此時的母親是以怎樣的心情說出這句話的?
生:回答……
此時的母親該有多么不舍、多么擔心、多么留戀、多么牽掛啊!帶著這樣的牽掛和不舍,我們把補充完整的這句話再讀一次。
生:齊讀
(四)品析詞句
過渡:看,這位母親是多么愛自己的兒子呀!但自始至終,母親有說過一句愛嗎?
(PPT11)母愛是什么?母愛就是一句句叮嚀的話語,一個個細微的表情,一個個不起眼的動作。
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找一找母愛流淌在哪些舉動當中。小組交流討論一下,看看哪一組找到的最多。
生:討論、交流、匯報
師:點評……
(五)升華主題
第三次“看花”:
過渡:母親帶著遺憾和不舍離開了人世,那最終兒子和女兒懂得母親說的話了嗎?他們有沒有好好兒活?
師:這一次,兒子終于如母親所愿來到北海看花。他看到了什么?(PPT9)請大家看多媒體,誰能給大家讀一讀這段話?
生:朗讀(PPT9-1)黃色的花淡雅,(PPT9-2)白色的花高潔,(PPT9-3)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師:評價 (板書:淡雅、高潔、熱烈、深沉、爛漫)你們看,在史鐵生的.眼中,菊花就是這樣的--
生:(讀)淡雅、高潔、熱烈、深沉、爛漫。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是否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呢?他為什么要帶兒子去看菊花呀?
生:回答……
師總結:母親知道,蒼白的語言不足以平復兒子此時內心的悲傷,所以她要帶兒子去北海看花,看看那些傲霜開放的菊花,她要讓兒子知道,失去了雙腿不等于失去了一切,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值得留戀,她要用自己的愛來重新點燃兒子對生活的希望!讓心胸如時節一樣秋高氣爽、讓精神和菊花一樣堅韌剛強。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就是:她想讓兒子……(PPT10)
生:好好兒活
師:同學們,讓我們看這段文字,又是秋天,是哪個秋天啊?
生:是母親去世以后的那個秋天。
師:是啊,這個秋天里,母親已經不在了。同學們,看著這滿眼爛漫的菊花,史鐵生怎能不懷念起自己的母親?誰帶上這份懷念之情,來讀讀這段話?
生讀:“又是秋天……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師:你把史鐵生內心深處的懷念都讀了出來。同學們,又是秋天,這還是哪個秋天,在史鐵生的眼中,已經有了生活的色彩,這又是哪個秋天?
生:回答
師:這是史鐵生獲得新生的那個秋天。讓我們也一起帶上對生活的熱愛,帶著一份昂揚和激情,再讀這一段。
生:齊讀最后一段
師:(PPT12)你們看,這就是史鐵生的爛漫人生。20xx年,史鐵生獲得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這是組委會為他撰寫的一段頒獎詞,也是史鐵生的人生寫照,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PPT12)最后,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課文:“我”在雙腿癱瘓后,變得暴怒無常(PPT12-1),母親耐心撫慰(PPT12-2)。但母親此時已經重病纏身(PPT12-3),“我”卻渾然不知(PPT12-4)。當我終于同意看花(PPT12-5)時,母親的反應是喜出望外(PPT12-6)。但她出去后卻再也沒能回來(PPT2-7),而“我”也終于懂得了母親的用意(PPT12-8)。母親的堅強無私(PPT12-9),兒子的愧疚懷念(PPT12-10),兩顆心緊緊交織在一起(PPT12-11),連接這兩顆心的是彼此的愛(PPT12-12)。那句“好好兒活”(PPT12-13),也成為了兒子心中永遠的--秋天的懷念(PPT12-14)。
七、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好好兒活
淡雅高潔熱烈深沉爛漫
八、作業布置
寫一個體現人間真情的小片段,或一件讓你感動的事情,要注意細節描寫,比如媽媽的淚,爸爸的笑,老師的話語等等。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9
教材內容:《秋天的懷念》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兒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借助對幾件小事細致地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情深。
教材分析:《秋天的懷念》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比較簡單,文字比較淺顯,易于引起學生的興趣,適于學生獨立閱讀和理解。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接受一次愛的教育;二是提高學生的自讀能力。
學生分析:本班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已具有一定的獨立閱讀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能夠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具有較高的朗讀水平,但個別學生雖然能夠正確流利的朗讀,但缺乏感情。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思維比較活躍,能主動探索新知。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指出: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學會多種閱讀方法……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秋天的懷念》一課語言通俗,但蘊含于字里行間的感情,深沉而熱烈。根據本單元教材特點及本課特點,針對學生的閱讀水平,設計“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自己的情感朗讀中,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借助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討論、交流。在交流評價中變單為多向,讓學生都動起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互補互促中共同提高。
設計特色:朗讀中感悟、感動。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
2、 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 通過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使學生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深刻體會“我”對母親深深的愧疚、熱愛、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讀課文,體會偉大的母愛,受到愛的教育。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史鐵生的《合歡樹》中的一段文字,菊花圖片。)磁帶《思鄉曲》
教學設計過程:
一、 激情導入,激發情感
1、 激情導入(課件出示)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我似乎得到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
------------史鐵生《合歡樹》
(由教材引出作者的其他作品,能激發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使學生能“走進文本”也能“走出文本” )
學生自讀后發言。
(有的學生說母親在世的時候活得太苦,有的同學說他讀出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師:在作者的好多文章中都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和愧疚之情。像《合歡樹》、《我與地壇》、《有關廟的回憶》、《秋天的懷念》等。今天我們就寫作者一起重溫那份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去感受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板書:“秋天的懷念”
齊讀課題。
2、 激發情感
教師配樂《思鄉曲》誦讀課文4—6段(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
(配樂為了渲染氣氛,在《思鄉曲》低回哀婉、如泣如訴的樂曲聲中,教師飽含深情的誦讀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心弦,學生的情感受到感染,閱讀的興趣被調動起來,為后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 速讀梳理,整體感知
1、 整體式默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你覺得課文中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讓學生對課文整體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下面的理解作鋪墊。)
2、 尋讀式速讀。想一想:課文寫了母親關心我的哪幾件事?你體會到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以上問題學生在獨立閱讀中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以此來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安排了兩種閱讀方法,整體式默讀和尋讀式速讀,目的是為了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運用不同的讀書方法。)
三、 品讀感悟,溝通感情
(在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抓住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找出重點詞句品讀,說說自己最感動的地方,并說說感動的原因。學生交流時教師要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一是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二是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這樣在全班交流時就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討論后學生匯報所得,匯報時教師的引導、點撥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還要相機指導朗讀。)
1、 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1) 感悟:哪些語句最讓你感動?說說為什么?
(這一部分要引導學生抓住對母親神態,動作的描寫,體會母親撫慰我時的細致入微和體貼周到。如,我發脾氣時,媽媽為了讓我盡情的發泄而悄悄地躲出去,她躲出去以后對我還是不放心,所以就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著我。當我自暴自棄狠命地捶打雙腿時,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母親撲滅的是兒子想死的心,抓住的是兒子活下去的信念。眼圈紅紅的,說明母親哭過,“我”的一舉一動,母親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的做法給母親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母親難過之后,哭過之后,她還要安慰我,鼓勵我好好兒活,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的詞足以看出母親對兒子那種無微不至的關懷,那種偉大無私的母愛。讓學生抓住作者對母親語言的描寫“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2) 朗讀:(在這里,指導學生讀我“暴怒無常”的句子時,要讀出暴怒、絕望的語氣,如,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收音機里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動詞“摔、砸、大聲地喊、捶打”等詞要重讀體會做著極度絕望的心情。讀描寫母親的句子時應讀出母親對兒子的心疼和無奈。如“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 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當我心情不好,亂發脾氣時,母親的病已經到了晚期,她的痛,她的苦又能向誰說呢?她只能自己忍受著病痛的折磨,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母親不僅要忍受著自己的病痛,還要忍受著兒子的病痛給自己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母親活得太苦了,太累了。她之所以能忍,就是因為一個“愛”字,對兒子深深的愛。著重引導學生重讀“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等詞,體會母親的堅強與無私。)
3、 母親央求“我”看花。(匯報時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關鍵詞“央求、喜出望外、高興、絮絮叨叨、敏感”來體會母親情感的變化,從而體會母親深沉而無私的愛。朗讀時隨母親心情的變化語速時而緩慢,讀出央求的語氣,如“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時而歡快讀出如釋重負,充滿希望的語氣,如,“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吧。”結尾時歡快的語調戛然而止。因為當母親說到“還記得那回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兒子還要敏感。她認為自己太粗心了,說錯了話,感到對兒子很愧疚,在心里不斷的自責。再朗讀中幻化出母親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現實與無奈中的畫面。可見她在兒子面前時時處處都是那么小心翼翼,恐怕兒子會不高興。)
過渡(母親想陪我看見菊花的愿望還沒有實現就離開了作者。)
4、 母親的臨終囑托。(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想象母親生命垂危時對兩個孩子的無限牽掛。朗讀“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年女兒”時要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勾畫出一個面容憔悴,為兒子付出全部,自己卻病的大口大口吐血,臨終前卻依然牽掛著自己的孩子的普通卻偉大 的母親形象。)
(品讀感悟溝通情感這一環節的設計,始終圍繞“母愛”這一主題讓學生談感受、朗讀。這樣語言和思維,朗讀和感受就有機的結合起來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了培養。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再感悟中品讀,這樣學生對母親那偉大、無私、堅強的形象就有了深刻的了解。)
5、 秋天賞菊,懷念母親。(課件出示菊花圖片)
讓學生一邊欣賞菊花圖片一邊回想母親關心我的四件小事,與作者一起賞菊一起感受那份深深的懷念。
“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的爛漫。”
最后一段學生自讀自悟。
學生匯報自己的獨特感受。
文章結尾段作者寓濃濃的思母之情于開放的菊花之中,菊花依舊,慈母卻不在,睹物思親,怎不傷懷?想起母親的鼓勵與期望,怎不令人淚下?
師總結:(在那看菊花的世界里,作者懂得了母親的話“要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好好兒活”這句話不僅是母親送給她兩個孩子的最好禮物,同時也是送給我們每個人的最好禮物,值得我們去品味去思索。人生的道路是漫長而崎嶇的,不管是現在的我們,還是將來的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多大的挫折我們都要好好兒活,活出自我的尊嚴,活出自我的價值,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四、 配樂朗誦,情感升華。
在學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之時,教師播放《思想曲》,學生和著樂曲朗讀全文。(那字字真情,句句思念在樂曲的烘托下,學生在自己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汩汩涌涌出的思母之情,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熏陶情感的教學目的。)
五、 口語表達,放飛思想。
此時,為學生更好的抒發情感表達對母親的深切懷念,我設計了一段口語表達: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么呢?(說的過程就是學生思想成長的過程,是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的過程。這不僅能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還能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 筆尖升情,以情激情。
再學完本課之后,學生肯定被文中偉大的母愛所感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巧妙的以情激情,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母親,歌頌一下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可以寫一段話,可以寫一首詩,真正點燃學生愛的情感。(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使文道得到統一。)
七、同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結束課文。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0
(一)人教版語文《秋天的懷念》
1、從價值引領的角度去把握文本的靈魂
史鐵生在他的訪談錄中,說“其實人生的一切事,都是與困境的周旋。”母親對史鐵生的愛和幫助也是想讓他明白,病既然生了,就該直面現實,要戰勝困境,實現人生最大的價值。但這位母親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點滴的言行累積。這樣偉大的母愛,卻要細細地品味。那么讀,是最好的詮釋。也只有靜靜地、沉浸其中的讀,才能體味出母親為兒子嘔心瀝血的愛。這愛讓史鐵生明白了人活著的意義。盡管這句話沒有明白地告訴讀者,可是文中的菊花分明已透視出了蘊含的內容。因此動情地咀嚼這句話,使我們被母愛及史鐵生的堅強深深地打動了。而這堂課,我主要就是通過作者病的痛苦和后來堅強的對比,讓學生感悟到文章的靈魂所在。盡管這其中價值觀的建構不是一堂課所能做到的,但我希圖通過學生反復朗讀體悟文的魂。遺憾的是我入情,學生并不入情,難以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由此影響了學生的認識,朗讀的味并沒出來。
2、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去疏理文本的脈路
中國的歷史源源流長,中國的文化也應承了歷史的光榮,一直為國人所驕傲。慈母、孝子,是我們所推崇的文化輝點。母愛在這篇文章是不言而喻,時時刻刻都閃現著感動的光芒。我又是通過多少次的朗讀,進行疏理,從文本到字里行間內在的意義:比如暴怒句:將疾病的本身的苦,引向對生命本質意義否定的痛,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當時作者的悲痛欲絕;再如菊花句:從對菊花的美的欣賞感悟到人生的精彩,從生命力的綻放領悟到母親給予他動人心弦的愛。
這是我在預設時努力希望做到的,當然,如果我能有時間將史鐵生的其他文章比如《合歡樹》、《關于廟的回憶》中寫母親的段落穿插其中的話,學生或許能更深刻地理解他們母親之間,那蕩氣回腸的親情。
3、從感性復活的角度去體悟文本的情懷
感性,是學生本已有的東西。今天的文章講述的是母親的愛、兒子的思,那老師就應當激活,喚醒和調動這本有的感情,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感受、想象、情感、直覺、潛意識去觸摸文章深層次的含義,去領會、把握文章的脈動和心跳。文章的語言樸實無華,文中的人物平凡無奇,但它所給予學生的卻很多很多。老師的每一次喚醒都讓學生感受到精神生命的升華,每一次喚醒都讓學生的感性積累躍上新的臺階。每一次讀都讓學生仿佛離作者的內心世界更近一步,仿佛離母親的精神家園更近一步,讀是啟動學生感悟最好的途徑。
以上是我對本堂課的粗淺認識。愿望當然非常美好,我努力讓課體現學習是師生精神享受的過程,是師生的精神生命不斷累積的過程。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和學生們都有所收獲。但如果我再多一點時間引導學生去感悟,多一點時間讓學生品味“無聲勝有聲”的意境,相信本次的學習更能讓學生走進文本,展現生命的熠彩。
(二)人教版數學第四冊《找規律》
學習引領者:重慶市巴蜀小學張帝
今天我就教材、教學設計以及邊老師的七個問題,談談我這節課的設計意圖。首先,教學中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分析學生所處的學習背景;第二問題從規律本身的價值入手,分析到底什么是規律,那么它來到我們生活中,這樣的數學知識有什么用。確定了規律的價值以后,然后再來確定教學方法,分年段實施一些知識。然最后來分析找規律本身的含義。首先是重在找字,本堂課的重點就是找到位置移動,或者是位置循環的規律。然后是“找到規律我們做什么”的問題,就是在生活中的價值體現。同時,第二個教學重點就是學會數學的思考。遇到困難,遇到新知,怎樣利用已有知識去解決。從這堂課的實施,結合邊教授提的七個問題,我想說三點反思:
1、思考。數學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學會思考的辦法。
2、學生的情感需要。學生有情感需要和知識本身的'需要。就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上如何?借一個學生的方法,綜合所有學生的觀點進行學習。
3、語言方面的問題,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教師如何把學生的話借過來,然后加以提升。
(三)二年級美術《想像的鮮花》
學習引領者:珠海香華實驗學校曹康
本堂課我有兩個困惑,但可以輻射出很多方面:
1、人在認識事物上,是從眼睛開始的。考慮到這點,在設計中,我就從人的認知發展出發。人的發展有不同的時期,兒童到底處在哪個時期?所以應該尊重兒童,尊重他的發展規律。但是兒童認識相對客觀,他以自我為中心,而且他的身心發育不完全。但是,他有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想象。因為他是以自我為中心,他的想象是肆無忌憚的,他可以把面前的活生生的真實,想象成自我的真實。
2、如何解放兒童。我自己問自己如何解放兒童?有一天我想到,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要解放兒童,首先要解放自己。要把自己從講臺上邁出來,讓自己下來,融到兒童中去。也只有老師解放了,孩子才能解放。
在整堂課中,我注意扣住自然美。在兒童看來,他會想象成什么。我們成人想象的不一定是對的,兒童想像的不一定是錯的,在整堂課結束的時候告訴學生,你自己想像的那種形象就是一種美。這是一種創造的美,這是一種人類從遠古一直延續到現在直至未來都要追求的美。
(四)三年級科學《找空氣》
這堂課想找出亮點,挺不容易的。于是,我就結合我們學校正在做的一個課題《做中學》,用它的理念來指導我的教學。我們“做中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公民。所謂“科學素養”就是“實事求是”。那么“實事求是”就是源于實踐,源于體驗,源于經歷。這就要給學生一個探究的、體驗的過程,同時又給他一個探究的方法。這就是這節課我所要抓的重點。
設計時我本著三點原則:以人為本、探究實驗、實事求是。這三點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1、在教具上,我進行精心準備。我準備的材料很多,在這節課里都完成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也要實事求是。學生做多少就算多少,發現多少算多少。我就是本著這樣的原則進行教學。
2、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整個課堂經歷了猜想、設計實驗、驗證實驗、得出結論的四個過程。
3、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科學的快樂。在課上,學生很高興做一個個實驗,讓他們在做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讓他們以后愿意學科學,愿意研究科學。
4、用事實說話。這點貫穿了我整個教學的始終。從剛開始的假設,到最后一個小女孩最精彩的回答,我又回到了主題。
聽了四堂課,我最想說的,我們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從課改這么幾年來,我覺得我們的課堂發生了一場革命。這幾年來,聽了很多課,但今天四堂課是給我感觸非常多的。在我談感觸前,希望先聽聽大家的感受。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在“秋天”的回憶中,理解“母愛”的內涵。
2.在“懷念”的情意中,感受“愛母”的思緒。
3.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自己”的思考。
教學重點:
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于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難點:
體會磨難對于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下面兩段話是同一個人寫的,你覺得他應該是怎樣的人?
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著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二、讀出韻味,讀懂母愛的深沉。
1.學生自主選讀課文,其他學生作出評價,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有剛請的朗讀。
2.重點品讀:
每當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三、讀出思考,讀懂兒子的懺悔
1.重點品讀: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
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2.又是秋天,當作者來到母親的墓前看著母親的遺像,他會說些什么呢?
四、讀出感悟,“讀懂好好兒活”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2
教材解讀: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借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致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寫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后來,在他的許多文章里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代價鋪就的。《秋天的懷念》便是懷念母親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對幾件平常的小事的細致描寫,來表達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學情分析
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還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內疚、自責······這樣負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體味人物的內心情感,并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將濃烈的感情寄托在敘事中的寫法。
2、掌握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感受人物形象。
3、深切地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系生活實際。
教學重難點:
讀課文的內容,領會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作者,梳理脈絡
(一)作者簡介。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自愿到陜北延安農村插隊干農活。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代表作有小說《命若琴弦》《務虛筆記》等,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一起。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人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20xx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苦難與信仰等重大問題,并解答了“我”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史鐵生苦苦地追尋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這種勇氣和執著,深深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學生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癱瘓(tānhuàn)憔悴(qiáocuì)仿膳(shàn)jué(訣)別翻來fù(覆)去
2、解釋詞義。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爛漫:文中指顏色鮮艷而美麗。
訣別:多指不再相見的分別。
3、課文寫母親關愛兒子是圍繞哪件事展開的?
看花——線索(板書)
(1)“我”對看花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拒絕→同意→主動
(2)文中的母親和兒子的健康狀況如何?
母親:整宿肝疼→病入膏肓→離開人世
兒子:雙腿癱瘓
(3)作者的生活態度前后有什么改變?
絕望封閉→積極樂觀
4、我的脾氣如何?改變我的人?(過渡)
脾氣:暴怒無常改變我的人:我的母親
二、感知母親,詮釋母愛
要求:面對“我”的暴躁,母親是怎么做的?提示:人物描寫的句子(如找出有關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用不同的符號標出。
請自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可隨手寫下自己的感受,跟著自己的感覺和理解讀一讀這些話。
1、品讀第一部分,母親做了什么?
①“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
語言描寫
母親帶“我”去看花,想讓“我”振作起來,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②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
動作、神態描寫
“悄悄”出去:體諒兒子,讓“我”盡情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說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
“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眼邊紅紅的”:說明母親偷偷地哭過但又不讓兒子看到自己難過的樣子。強忍內心悲傷,無私的關愛兒子
③母親撲過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動作、語言、神態描寫
“撲”、“抓”:兩個動作,說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
母親“忍”住的除了哭聲,還有什么?(忍住病痛,忍住兒子暴怒無常的壞脾氣)
“忍”:寫出了母親盡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
母親說“好好兒活”:強忍著痛苦,勸兒子要堅強。(帶著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抗爭,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推動生活下去的勇氣。)
2、品讀第二部分,母親又是怎樣對待兒子的?
①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動作描寫
為何要描寫窗外落葉?
以動襯靜,突出“我”孤獨、無望、痛苦的心情,也用來象征“我”的生命如樹葉般飄零。
母親為何“擋在窗前”?
怕“我”觸景生情,傷感痛苦,表現了母親的細心。
②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態描寫
“憔悴”:母親既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又因兒子殘疾又絕望的狀態下承受著心理的折磨。
“央求”可否換成“期待”?
“央求”:表現了母親的執著。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復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著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著想這一特點。“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③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此時母親的內心是怎樣的?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內心的喜悅。
母親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亦或者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在期盼中得到兒子的答應而表現出對出行的渴望與安慰!
④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⑤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母親很怕自己的情緒或者言辭刺激到我,所以盡力地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表現母親對我的愛和關心無處不在。
3、本文除了直接描寫母愛,還有哪些地方也表現了母愛?
①文章開頭寫我的壞脾氣
母親能寬容和理解,這就是母愛,是為了襯托出母愛之深之偉大,流露出自己的愧疚之情。
②母親昏迷前說的最后一句話
母親在痛苦的彌留之際,心里惦記著的依然只有自己的兒女!表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
側面襯托母愛
4、體會母親形象
悲苦、寬容、堅強執著、細心、偉大無私的母親
第二課時
一、再讀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感
找出表達作者情感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并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①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
②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一直”表達了作者當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悲苦中,根本沒有注意到母親的嚴重病情,“絕”“竟”說明作者對母親的病重和離世毫無準備,這些詞表達了作者的悔恨(愧疚)、悲痛。
二、學習看花部分,懂得“好好活兒”的意味
1、①母親為什么帶我看菊花?
母親帶我看花是想喚起我對生活的信心。
②我為什么去看菊花?
找出描寫菊花的句子——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菊花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
菊花熱烈而深沉——是母愛的寫照;
菊花開得爛漫——菊花開得爛漫——我終于能堅強地面對磨難,活出自我生命的個性與美麗。
2、結尾重復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有什么深意?
表明成熟的“我們”現在已經懂得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真諦,不會再徒嘆命運的無情,會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磨難。
3、結尾作用
結構上:以菊花為線索,引發對母愛的贊美,照應前文形成對比。
內容上:菊花象征母親對我的愛,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懷念。
三、合作探究
課文為什么不以《懷念母親》為題,卻以《秋天的懷念》為題?
點撥:散文標題的作用: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交待敘事的線索;③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④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
1、“懷念母親”太直白,“秋天的懷念”更有詩意;
2、“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敘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3、“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征。
四、課堂小結
1、本課以______為線索,主要講了病重的母親為了照顧癱瘓的兒子而倒下,而后兒子終于明白了母親的苦心,決定振作精神跟妹妹一起___________。
2、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于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種好好活的心態,去關愛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
五、拓展延伸
1、母親死后,史鐵生才慢慢悟出母親的這些愛以及母親所說的“好好兒活”
的意思。作者最終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成了著名的作家。
又一個秋天,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聽著聽著甜美的歌聲,我;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六、作業設計:
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可以用《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也可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表現人物內心),給媽媽寫一封信。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線索:看花
深愛
母子
政哥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領悟文中蘊含著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蘊含著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描寫母愛的文章。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關于母愛,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為她唱著贊美的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讀讀這篇課文,再一次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板書課題)。
二、布置自學目標。
1.自由讀課文。
2.根據閱讀提示,邊讀邊在書上標標畫畫。
三、交流匯報。
1、母親重病纏身,還要推著下肢癱瘓的我去北海公園看花,結果怎樣?
(母親犯病,竟成永訣。)。
2、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可通過以下語句,邊讀邊悟。)。
(1)當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著我”。
(母親雖然自己身患重病,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卻默默地承受著我的粗暴無理。)。
(2)“‘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養的那些花都死了。”
(為了我,母親雖然愛花,卻沒有精力、時間,沒有心思再養花。)。
(3)“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語言雖樸素,卻體現了母親的偉大和堅強。)。
(4)“那天我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刷刷拉拉’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母親是要把蕭瑟的秋天擋在窗外,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出窗外吧。)。
(能夠帶孩子出去走走,母親竟是如此興奮!她希望我能開心、快樂。)。
(6)母親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春蠶到死絲方盡,母親臨終時仍掛念著孩子。)。
3、體會作者透過這些小事,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
(引導學生注意前面語句中的重點詞語,那是作者細心觀察體會到的,也是令他記憶猶新的形象;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妹妹的陪伴下我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沽,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之所以濃墨重彩地寫這些菊花,也許正是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懷念,菊花中有母親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親的'殷殷囑托,“咱娘兒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4、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說些什么?(可以先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寫一寫,然后再交流。)。
四、拓展。
這篇課文樸實無華,感人至深,因為母愛是人類最神圣的感情。同學們,你還了解哪些關于母愛的作品、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了嗎?請說一說。
五、作業。
寫一篇歌頌母愛的文章(或是抄寫一篇歌頌母愛的文章)。
六、教學反思。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字里行間濃濃的母子情
從相關細節感悟母愛的無私與寬容
通過鑒賞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好好兒活”的內涵
體會插敘對突出母親形象的作用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21歲的年輕人,本該與同齡人意氣風發地去闖蕩社會,去開拓自己的美好人生,可是,病魔卻殘酷地奪去了他的雙腿,讓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被禁錮在輪椅上。這位年輕人就是后來成了當代著名作家的史鐵生。21歲的他,是如何跨越命運大逆轉的那些苦難日子呢?
朗讀課文
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我”的絕望,讀出字里行間母親的理解、寬容、慈愛,讀出我的悲痛,也讀出我的樂觀與堅強。
研讀第一段
暴怒無常
“突然”“猛地”寫出了我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易發怒,看不到生活的美好一面了。
母親的理解、寬容、慈愛
“悄悄”寫出母親對我“暴怒”的理解,那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偷偷”又寫出母親擔心我做傻事;“眼邊紅紅的”寫出了母親強忍悲傷(抑制悲傷);建議兒子去北海,是想讓兒子散散心,想讓兒子重揚生活之風帆;當兒子捶打自己的腿時,母親“撲”“抓”的動作和那句“好好兒活”的話語,寫出母親害怕兒子經不住打擊,堅強地鼓勵兒子。
第一段段意
身患重病的母親百般撫慰21歲遭遇重大挫折的兒子
第二課時
研讀第二段
概括第二段的情節
參考答案:母親央求我去看菊花
“擋”的動作描寫
秋天葉落,母親為了我不觸景生情,為了我不再悲傷、絕望,于是有了這個慈愛的動作。
分析“喜出望外”
兒子終于愿意去北海、出去轉轉了,表明兒子的情緒有所好轉,兒子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也許成為現實。
母親的激動與絮叨
A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
B回憶兒子當年的活潑可愛,這是幸福的回憶,這是幸福的絮叨。
母親的敏感
對于“跑”“踩”一類字的敏感,用語的謹慎,寫出了母親時時處處站在我的角度著想,寫出了母親的慈愛。
母親臨終的牽掛
母親沒說完的話是什么?
插敘的作用
侍弄花兒可見母親熱愛生活,但是兒子遭遇重創后母親沒有侍弄花兒,因為她要細心照顧兒子、樂觀地鼓勵兒子。
妹妹說母親整宿整宿地睡不了覺,母親把自己的'痛苦在夜晚咽下,決不在白天面對兒子時表現出來,寫出母親在兒子面前表現出的無私與堅強(堅韌)。
臨終遺言,寫出母親對孩子的牽掛,希望兒子堅強地樂觀地活下去。
鑒賞菊花的描寫
1、排比句,寫出了菊花開得燦爛,象征我對生命的渴望和眷戀;象征我變得樂觀堅強;
2、我也看到了母親的影子,菊花中有母親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親的殷切囑托“堅強自信地活下去”,我默默地對母親說:我已經找到了自我。
對母親的歉疚
1、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
本文中有沒有寫到歉疚?
A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
B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當新課改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課標、教材、課堂、教師、學生的時候,處于邊遠山區的農村小學卻依然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用舊教材探索新方法,在舊教材中滲透新理念。沒有多媒體,教師就憑借一支粉筆、一張嘴、一臺過時的錄音機和幾盤錄音帶向學生傳輸著新的信息;沒有及時獲取新理念的工具,教師就只能憑借教學參考書和郵局姍姍遲來的幾本教學雜志。《秋天的懷念》這篇教學設計就是出自邊遠山區的一位農村小學教師之手,在設計中或許顯得是那樣的笨拙和過時,但卻真實地再現了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課堂:樸實、無華,注重文本、原汁原味。
《秋天的懷念》是人教版第九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在設計中,教師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做到讀中品味、讀中悟情;并在朗讀中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釋放和升華,從而放飛學生的思緒。
教學目的:
通過朗讀學習課文,讓學生受到偉大母愛的熏陶感染,并學會在生活中發現愛、回報愛。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通過一步步的讀書活動由淺入深地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愧疚、懷念和熱愛。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錄音機、鋼琴曲、歌曲《懂你》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課題,引導學生質疑
(設計導語):生命是美麗的,當我們在教室里快樂地學習,在操場上歡快地游戲、活動;當我們在山野間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媽一起勞作,我們無不在享受生命給我們的恩賜。但是對于因疾病而不能依靠自己的雙腳走動的作家史鐵生來說,生命又是那樣的殘酷。然而就在這不幸的境遇中,卻有一個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給了他生活的希望,此刻,就讓我們到文中去感悟、體驗。
(出示課題、質疑)
1、抽生讀課題。(讓學生帶著感情讀,一次與一次讀的不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學生提問)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二、朗讀品味、體會感情
(一)配樂范讀、初步感悟
教師配樂范讀,要求學生認真傾聽,想想:文中的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
學生聽后進行交流。
(二)精讀勾畫,深入體會
再自由讀讀,想想: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邊讀邊勾畫出最能反映母親品質的句子或最讓你感動的句子。(要求:在勾畫的時候,還可以在旁邊作作批注)
(三)品讀體會,悟境悟情
1、抽生交流自己所勾畫的句子。
2、齊讀(讓全班同學都能找到交流的句子)
3、品味情感。(引導學生抓注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情等方面進行品味,再交流。)
4、抽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抽生評議。
6、在品味和感悟齊讀。
7、引導學生小結學法:交流——齊讀——悟情——品讀——評讀——齊讀
8、按學法,分四人小組討論學習所勾畫句子。教師參與到薄弱小組中進行學習。
9、重點交流: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交流,讓學生盡量組織語言,匯報小組的觀點。
10、品讀賞析:教師出示文中佳句,學生品讀賞析。
三、深入點題、釋放情感
1、文中有一段贊美菊花的`段落,找一找。
2、自由讀,從菊花體會到了什么?
3、文中有幾次寫到了花?找一找。從這幾次寫花中寫到了我和母親的情緒變化,是怎樣變化的?(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4、探討:課題為什么叫《秋天的懷念》?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5、小結,釋放學生情感:一個平凡的動作、一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動著母親的愛,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母愛是怎樣的?假如清明節到了,你就是作者,正站在母親墓前,你想說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放飛思緒
1、讀了課文,也許你正被文中的母愛所打動,也許被你正享受著的母愛所感動,老師也沉浸在母親的深深關愛之中,讓我一起聽聽滿文軍的《懂你》,感受那份深深的母愛。
2、多想,告訴你,告訴你我多么的想你……你也想你媽媽嗎,勇敢地站起來,說說你最想對媽媽說的話。
3、把課文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附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我母親
暴怒安慰
懷念逝世
作者郵箱:xxxxxxxxx@xxx.com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01-11
教學設計:秋天的懷念04-17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09-08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1-10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1-24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01-11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04-24
教學設計:秋天的懷念04-17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02-14
[集合]《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