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04 12:56:0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并能正確的讀、寫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以元、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初步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

  2.通過觀察、比較、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

  3.利用新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悟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他們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小數的讀和寫、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小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小數

  (一)引入課題

  師:剛才在紙盒上看到的數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整數有所不同,像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小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小數。(板書)

  (二)認識小數以及各部分的名稱

  師:同學們,生活中你們在哪見到過小數?

  師:看來小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老師這里也收集了一些小數,你們會讀嗎?

  師:仔細看,老師是怎么寫的。有人說小數的模樣很特別,一眼就能認出來,為什么呢?

  生:因為小數里有個小圓點。

  師:你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像這樣的小圓點叫做小數點。別小瞧這個小數點,作用可不小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微課學習)

  (三)反饋微課學習內容

  你對小數有哪些新的'認識?

  二、探索交流,理解小數

  (一)理解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小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誰能說一說這些小數具體表示多少錢嗎?

  師:有了這個經驗,那1角用小數怎么表示呢?(板書:1角=0. 1元)1角除了用0. 1元表示外,如果用分數表示,是多少元呢?請同學們結合上學期學過的知識,小組內討論交流并匯報。

  生:1角=1/10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等于10角,1角就是其中的1份,所以是1/10元。

  師:1角等于1/10元,1角還可以寫成0. 1元,那也就是說1/10元和0. 1元是什么關系?

  生:相等。(師板書:1角=1/10元=0. 1元)

  課件展示把1元平均分成10份,1角是其中的1份,是1/10元,也就是0. 1元。

  師:那么3角呢?寫成分數和小數又是多少元呢?

  生:3角等于3/10元,等于0. 3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元平均分成10份,3角就是其中的3份,所以是3/10元,也就是0. 3元。

  師:7角呢?學生匯報,課件展示。

  (二)探究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

  師:如果老師把它變成一條長1米的線段,怎樣找到1分米、 4/10米、 0. 8米呢?先獨立思考完成探究單,并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

  生:這1米的線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1分米。

  生:1分米可以寫作 1/10米,還可以寫成0. 1米。

  師:(追問)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為1米等于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分米就是其中的1份,可以寫成1/10米,也就是0. 1米。

  師:4/10米呢?0. 8米呢?學生匯報展示。

  三、 總結概括,引申提升

  (一)歸納概括,領悟一位小數的含義。

  師: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小數和分數有一定的關系,誰能找到這種關系,并試著說一說嗎?(板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二)引申提升

  師:剛才我們學習的都是小于1的小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大于1的小數,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師:亮亮的身高是1米4分米,如果用小數表示的話是多少米呢?

  生:1. 4米。

  師:這里的1. 4米是如何得到的?下面先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一下,如何把這1米4分米變成1. 4米。小組討論,現在開始。

  四、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一)填空

  1元2角=()元7元8角=()元

  4米7分米=()米10米3分米=()米

  (二)在數軸上找到下列各數的位置

  (三)小數點的故事—感悟道理

  通過小數點的故事,讓學生感悟到在學習上要細心、不可馬虎,在做事方面要注意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五、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思維導圖回顧本節課的知識。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2

  設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采取了下列方法:

  1.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思維仍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而問題中出現的數目較大,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進行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在頭腦中構建并形成表象,逐步理解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在教學中,當學生完成探究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匯報,使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促進學生動腦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圓片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鋪墊。

  課件出示:4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63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由3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是(  )。

  由7個一和5個十組成的數是(  )。

  (學生自主讀題,教師指名回答)

  2.導入新課。

  師:剛才我們復習了數的組成,這節課我們要利用數的組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上新課之前復習數的組成,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接下來利用數的組成解決問題作鋪墊。

  ⊙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46頁例7,理解題意。

  師: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

  學生看圖,閱讀文字,匯報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動手操作,探究解題方法。

  師:你能用什么方法解決呢?動腦想一想,動手試一試吧。(出示課堂活動卡)

  (學生討論、操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2)匯報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師:現在請想出答案的同學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預設

  生1:我用58根小棒代替58個珠子,10根10根地數,數出10根就捆成一捆,最后捆出了5捆,還剩8根,所以58個珠子能穿5串,還剩8個。

  生2:我在書上圈一圈,每10個珠子圈在一起,能圈出5份,還剩8個,所以能穿5串,還剩8個。

  生3:我想58里面有5個十和8個一,所以能穿5串,還剩8個。

  (3)回顧反思,檢驗解題結果。

  師:怎樣驗證你們解答的是否正確呢?

  學生交流后師小結:10個穿一串,5串是50個,再加上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解答正確。

  3.思維拓展,豐富解題策略。

  課件出示:想一想,如果5個穿一串,這些珠子能穿幾串?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解決問題的策略)

  方法一:利用例7中出現的策略解決。

  5個5個地圈,58里面有11個5,能穿11串,還剩3個。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3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起點是在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的相關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時常在學生的身邊環繞,并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可以說學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時間觀念。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明確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本單元內容包括: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單元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年、月、日和24時計時法。

  單元教學難點:

  計算一天以內經過的時間。

  單元教學關鍵:

  教學中注意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以及相互關系。

  單元課時安排:

  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49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以及平年、閏年各有多少天。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并產生積極學習數學的興趣。教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計算一年內有多少日。發現并掌握平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準備:

  年歷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

  56÷7=86—49=300×8=33—25=54+28=67+23=600×4=82÷9=72—16=52—28=

  二、導入新課

  1、故事導題

  故事發生在2001年3月15日,有一個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著一張簽發日期是2001年2月29日的邊境通行證,在深圳海關準備入關。盡管他經過整容,變了模樣,可還是被檢查證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識破,將他扣留。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2.同學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學習了“年月日”的知識你就清楚了。(板書課題)

  3.年、月、日是表示時間的單位,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時間單位呢?(時分秒)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應用。

  (1)課件展示書上提供的各個情景,讓學生說說呈現的是什么情景,這些情景發生在什么時間?然后讓學生進行有效回憶:“你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紹介紹嗎”?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年、月、日?(報紙上、日記里、食品和藥品標簽上的保質期。)

  (3)根據你的生活經歷說一說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

  2、合作探究,認識大月、小月和二月。

  師生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年歷。教學生學會看年歷。小組合作,根據問題合作探究: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都一樣嗎?哪幾個月31天?哪幾個月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師說明:我們把每個月的天數是31天的幾個月叫做大月,把每個月的天數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

  分別找出:兒童節、元旦、國慶節、教師節、勞動節、婦女節的月、日,說出今年這些節日是星期幾。用鉛筆在今年的年歷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幾月幾日,說出那天是星期幾。

  3.探究記憶,大月、小月天數的方法。

  師提問:你覺得大月、小月的天數對我們有用嗎?怎樣才能很快的記住大月、小月的天數呢?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介紹用拳頭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舉起左手拳頭,背向自己,數月份。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注意八月份要從數一月份的地方數起。

  讓學生朗讀記大月的歌訣;“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完成做一做。

  4.梳理知識,基礎練習。

  (1)搶答:大月有哪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個月?那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老師出生在11月,這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2)小游戲(判斷大小月)游戲規則:大月舉右手,小月舉左手。3月、9月、2月……

  5、認識平年和閏年。

  問: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嗎?(出示幾張不同年份的年歷)使學生明確: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

  學生出題“考”老師。由學生根據年歷卡說出年份,老師判斷是平年還是閏年,2月有多少天?(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師說明:其實,閏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規律的。引導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認真觀察做一做的月歷,你發現了什么?提問:你能按規律再寫幾個閏年嗎?每幾年里有一個閏年?

  師小結: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一般”說明還有特殊的情況。如果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

  1605 1840 1902 1944 1955

  2100 1976 1987 1994 2400

  6、學會計算全年天數。

  先讓學生自己試著計算平年、閏年全年各有多少天,然后提問是怎么算的,有沒有比較簡便的方法。

  小結: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三、鞏固新知,應用提高。

  1、填空。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小星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兩個月,這兩個月是()月和()月。

  2、判斷。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中有7個大月,5個小月。

  (3)25個月就是2年多5個月。

  (4)因為1900是4的倍數,所以1900年是閏年。

  3、找規律。1月,3月,5月,7月,8月,( ),( )。

  4、小強今年12歲,可是他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5、故事揭謎:2001年是平年。2001年2月根本就沒有29日這一天,所以邊境通行證是偽造的。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4

  一、情境鋪墊,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猜個謎好嗎?

  生(齊):好。

  師:有一種球,它不用手玩,用腳踢,能猜出它是什么球嗎?

  生(齊):足球。

  師: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看一場足球比賽。(出示掛圖)

  (簡評:以小朋友感興趣的猜謎活動導入新課,即消除了學生的緊張心理,把學生的心由激烈的課前玩耍狀態收回到課堂,又使他們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即將開始的新的認知活動之中。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被提了起來,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教學開端。)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課

  (讓生仔細觀察掛圖)

  師:小朋友們,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在踢球。

  師: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齊):10人。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生2:掛圖左邊有6人,右邊有4人,合起來是10人。

  生3:穿橙色衣服的有6人,綠色衣服的有4人,合起來是10人。

  師:你們可以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8、9的解題規律寫出關于10的四道算式嗎?

  生:6+4=10 , 4+6=10 ,10-4=6,10-6=4。

  (簡評:充分利用學生的有意注意,直觀入手,借助形象的掛圖使學生投入到積極思維之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用以前所學的8、9的加、減算理很順利地得出關于10的加、減的四道算式,更進一步感受加、減算式間的聯系,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審美情趣。)

  師:除了這個問題,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1:一個戴帽子,9個沒戴帽子,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得到:1+9=10,9+1=10。

  生2:有10個小朋友, 6個小朋友在左邊,有多少個小朋友在右邊?得到:10-6=4。

  生3:10個小朋友,有4個小朋友穿綠色衣服,其余小朋友穿橙色衣服,穿橙色衣服的小朋友有多少人?

  (簡評:由淺入深,憑借掛圖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教學內容、開放的教學空間,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自由的教學環境,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索,和學生一起觀察,一起討論,教學相長,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活動的自由度,引導學生發現新問題[著裝異同、是否戴帽]、提出新問題,并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探索新知意識,讓每個學生的創造個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從踢足球上我們就可以解決這么多問題,那你能幫書上這個小女孩嗎?

  生(齊):能。

  2、教學試一試。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P55面,桌子上是這個小女孩拋花片得到的結果,你能根據她拋的結果(7個正面帶花的,3個反面),列出4道算式嗎?

  生:3+7=10,10-3=7,7+3=10,10-7=3。

  師:真棒!表揚他。(生齊鼓掌)(師獎勵星圖片)

  師:既然小朋友能幫助書上小女孩解決好這一題,老師想你們自己動手拋也會做的很好,是不是?(讓學生拋花片,寫四道算式,在組內互相交流)

  師:有誰來說一說你拋花片的情況,你列的算式是怎樣的?

  生1:帶花的一面有8個,不帶花一面有2個。算式是:

  2+8=10,8+2=10,10-2=8,10-8=2。

  生2:帶花的一面有7個,不帶花一面有3個。算式是:

  3+7=10,7+3=10,10-3=7,10-7=3。

  生n:帶花的一面有5個,不帶花一面也有5個。算式是:

  5+5=10,10-5=5。

  師:你為什么只寫出兩道算式呢?

  生n:(沉默)

  師:哪位同學能夠幫他回答這個問題呢?

  生:因為兩個加數都是5,調換它們的位置,還是一樣,所以只能寫出兩道算式。

  師:其他小朋友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齊):同意。

  師:老師也同意他的看法。

  (簡評:程老師根據活潑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這一心理特點,讓小朋友用看得見、摸得著、直觀性強、感興趣的拋花片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啟迪他們的求知欲。依據拋花片的結果列算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根據同學們拋的不同結果,列出不同的.算式,有助于新授知識的伸展和學生思維發展。提問時注意了學生有條理地一組一組地說,篩選出特殊情況5和5、10和0,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新課程標準中教師始終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教育理念。)

  三、鞏固練習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生(齊):好。

  師:我出1。(拍手2次)

  生:我出9,1和9合成10。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兩個小客人,它們就是小老鼠和大象(出現戴頭飾的小朋友),它們也來做數學題,(老鼠出8,大象出2,說出兩道和是10的加法算式,2+8=10,8+2=10。)老師想請同桌的小朋友和老鼠、大象比一比,你們還可以出哪兩張數字卡片使它們合起來等于10呢?(同桌互相出卡片,說得數是10的算式)

  (簡評:當戴著老鼠和大象頭飾的小朋友出現時,同學們學習的熱情更加高漲。程老師讓同學們合作出卡片,合成10,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問題的意識,感知和是10的算式的五彩繽紛。從課堂熱烈的場面,能發現同學們的學習是快樂的、有成效的。)

  2、幫小白兔順利回家

  師:現在小白兔遇到了一個難題,它不能順利回家了,(出示掛圖),你能幫幫小白兔,讓它順利回家嗎?

  (師說算式,生口算得數)

  (簡評:本來很枯燥的計算變成了幫小白兔回家,小朋友們都變成了樂于助人的小公民,這樣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

  3、P56第3題

  師:既然小朋友能這么快幫小白兔回到家,相信下面的題目也不會難倒你。(師以卡片形式出示口算題,一張接一張出現,生按坐的位置不同,開火車口答。)

  4、師:下面老師想請小朋友也來幫幫小蜜蜂,它找不到它們要采的花蜜了。記住這里每只小蜜蜂都有它要采的花朵,老師相信聰明細心的你,一定能很快地幫助每只小蜜蜂完成任務的。(用線連一連)

  (簡評:這兩題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使學生由初步掌握列式計算提升到熟練口算,體現知識掌握的循序漸進性特點。從學生那自信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活力和產生的成功感。利用開火車這種游戲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從答對讓別的同學點頭,答錯遙頭也體現了程老師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5、師:小朋友們的表現的真棒!很快幫助小蜜蜂找到了要采的花蜜。現在小松鼠和小猴也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它們也給小朋友們出了數學題,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投影出示題目)

  師:數一數它們各有多少?誰能用算式來比較它們的多少呢?

  生:小松鼠有8只,小猴有6只,小松鼠比小猴多2只,小猴比小松鼠少2只。算式:8-6=2。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遍,好不好?(生齊答)

  師:那小雞和小鴨怎么比較呢?

  (讓生獨立完成。)

  (簡評:使學生初步感知多幾、少幾的含義,引導學生理解每次是誰和誰比,初步理解結果的不同,對結果的表達也不同,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教育理念,也為以后學習比多、比少應用題埋下了伏筆。)

  6、師:下面還有一道難度稍大的題目,你們怕不怕?

  生(齊):(不怕!)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生:好。

  師:你能說出一些和是10的加法算式和一些10減幾的減法算式嗎?

  生:

  (簡評:注重養成學生獨立思考、多思善想的個性品質,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展空間理念。既和前面的踢足球、拋花片、幫小白兔回家相呼應,又由形象到抽象地總結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課本P56第3題。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科書第106~10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更加理解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

  2.通過讓學生自主調查、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校園。

  3.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分析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自主調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出自己喜歡的校園。

  教材分析:

  在學生學習了位置與方向、面積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教材安排了“設計校園”的實踐活動。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環境──“校園”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學生已經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愛學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設計校園為主題,從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設計方案三個方面安排了整個實踐活動。

  1.調查本學校和其他學校都有什么是學生收集信息和比較信息的過程,教材中通過畫出整個校園的直觀圖來表現學生所收集的本學校的所有信息,為下面重新設計新校園打下了基礎。比較信息是比較本學校和其他學校的具體情況,為設計新校園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收集和選擇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討論學校應添設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動,教材展示了小組學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教材的討論是從兩個角度進行的,一是根據學生自己或教師的日常需要,二是與其他學校相比較。教材中具體舉了四個例子,如操場應該擴大、操場旁邊應有一個廁所,應該給老師準備一個車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臺等。當然,教材中提到的僅是一些范例,實際討論不必限制在這些方面,可以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與設計。這個討論交流過程可讓學生體驗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3.設計新校園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設計新校園的過程中,學生要根據綜合調查和分析的結果,以及本校園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數學知識和技能解決的問題──場地面積的大小,添設項目的形狀和大小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去進行實際測量,在教材的`例子中對此進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的乒乓球臺是否能夠放得下的問題外,還會有其他的問題,如足球場上或操場上的鋪草皮、羽毛球場、為低年級開設游戲區等問題。

  4.“展示各小組的設計”。組織數學實踐活動除了要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學習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使學生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一點在本實踐活動中體現為設計新校園后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和交流,讓學生找到本組和其他組設計的優缺點,體驗學生之間的鼓勵與贊美,獲得同學的認同,同時也認同別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

  教學課型:活動課(設計、討論)

  教具準備:

  某校校園平面圖、本校校園平面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討論法演示法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關方位的知識,請同學們想一下我們一共認識了幾個方位?(8個)哪個同學愿意起來具體說一下?其他同學用手指一下好嗎?

  2、這是我們生活中的方位,但在地圖上我們通常按什么規律來確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電腦展示某校校園平面示意圖

  ⑴老師這里有一幅某校校園的平面示意圖,誰想說說這個校園的各個方位建筑物或教學設施?(指名答)

  ⑵這個校園設計得漂亮嗎?合理嗎?你有什么建議?

  ⑶如果能在設計漂亮、合理的學校里面學習,你們會有什么感想呢?你們想不想也自己設計校園呢?今天我們就自己來設計校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一是復習前面所學知識,喚醒學生的已有記憶,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二是以某校校園平面圖為例,讓學生談想法、提建議,激發學生設計學校的圖紙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調查匯報

  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調查本校和其他學校都有哪些教學設施(板書:調查),你們完成了嗎?誰來說說?(多指幾名同學說)

  (設計意圖:調查本校和其他學校都有什么,是學生收集信息和比較信息的過程。通過活動讓學生學習收集和選擇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出示本校校園平面示意圖

  這是我們學校的平面示意圖,哪位同學愿意起來用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來描述一下?(指名說)

  3、請同學們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你覺得我們學校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的?必須添置哪些設備等?

  (學生獨立思考)

  4、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進行討論:(大屏幕出示)

  (1)應該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設備?

  (2)綠化上面你有什么見解?

  (3)操場的大小或形狀如何?

  (4)你還有哪些設想?

  5、集體匯報交流。(每個小組推薦一名代表發表本組的意見,教師可以鼓勵性的評價,并對全體的意見予以總結。)

  (設計意圖:這個討論交流的過程可讓學生體驗分析問題的方法,并培養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的能力。)6、小組合作,設計新校園。

  同學們的想法真不錯。下面就請各小組在給定的白紙上總結出本組的最后計劃,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畫筆來設計自己的新校園,要求每個小組分好記錄、監督、繪圖的人員。(學生合作動手設計,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學生熟悉的環境—“校園”的過程,進一步鞏固已經學習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以及愛學校的良好情感。)

  7、展示各小組的設計。

  每個小組派一名同學介紹自己設計的校園示意圖,其它小組進行評價,找出每幅新校園圖的優缺點。(利用學過的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來描述。)

  8、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同學們真棒!能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分析(板書:分析)用你們小組的智慧設計出了自己喜歡的學校,真可稱之為小設計師了,老師一定會把你們的想法傳達給校長,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你們的設計將會被采用。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之間的比較和交流,讓學生找到本組和其它組設計的優缺點,體驗學生之間的鼓勵與贊美,獲得同學的認同,同時也認同別人,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

  三、回顧整理,總結提升:

  同學們,通過這節活動課,你們都有什么收獲?

  師:同學們,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跟數學有關,如設計校園。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思考,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認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出自己滿意的校園。

  四、作業布置

  自己設計一幅未來的現代化學校平面圖。

  板書設計:設計學校

  小學校園平面設計圖

  調查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練習二 p38

  教學要求:

  1、鞏固6、7、8、9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算式卡、小圓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算

  生獨立完成,請一生到黑板上練習。

  二、畫一畫,填一填

  先讓學生畫一畫,再根據畫好的進行填空,注意畫圖要與填算式相對應。

  三、看圖做題

  1、第3題: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集體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題:先指導看清圖意,體會大括號、問號的含義;再由生獨立完成題目。

  3、第4題的拓展訓練。如果船上的總數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連一連

  指導學生算出每個算式的得數,再把得數相同的用線連起來。指名兩名學生板演。

  五、小動物回家

  先在黑板上貼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圖。再組織學生做貼卡片的游戲,幫助它們找回自己的.家。找對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數學游戲

  先講評游戲的玩法,再請學生同桌組成一個組玩一玩、填一填。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版本、章、節

  【教材分析】:

  1.課標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本節內容的知識體系;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內容的邏輯關系。

  2.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為什么學本節內容),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師生訪談、學生作業或試題分析反饋、問卷調查等是比較有效的學習者分析的測量手段。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現在的.認知基礎(包括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要形成本節內容應該要走的認知發展線。

  3.學生認知障礙點:學生形成本節課知識時最主要的障礙點。

  【設計思路】:

  現本節課的教法學法及體現的理念支撐。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按照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進行分析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設計評價方案,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

  3.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

  4.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么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么評價?對你有什么啟發?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冀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32—34頁。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經歷認識圓柱體積,探索圓柱體積計算公式及簡單應用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探索并掌握圓柱體積公式,能計算圓柱的體積。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探索圓柱體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柱體積公式,能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難點:

  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簡單應用。

  教具準備:

  兩個不易直觀比較體積大小的圓柱桶,探索體積的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亮亮和爺爺過生日”的情境圖。學生觀察,說說發現了什么?想到了哪些問題?2.學生觀察思考后回答。

  生:亮亮和爺爺的生日蛋糕都是圓柱形的。

  生:生日蛋糕大,就是蛋糕的體積大;生日蛋糕小,就是蛋糕的體積小。

  3.出示兩個圓柱體,學生觀察、猜想。

  師:同學們這兩個圓柱體,哪個大些?(說出理由)生:我認為第一個大一些。生:我認為第二個大些。生:要是能算出體積就好了?

  師:是啊,有時我們觀察到的大小不一定準確,我們還是通過計算比較大小更準確些。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圓柱的體積” 3.揭示并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導入激趣,通過觀察讓學生對圓柱體體積有了初步的.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同時又為學生探索新知做好準備。)

  二、合作探究

  (一)引導回憶

  1.設疑:看到課題你能想到哪些有關數學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數學知識?2.學生回憶后回答。

  3.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適當的板書。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生:我還想知道怎樣求圓柱體積的大小?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對以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很扎實,那么怎樣才能知道一個物體的體積有多大呢?現在我們就共同研究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就知識積極思考,形成任務驅動的探究氛圍。

  (二)推導、論證“圓柱的體積” 1.引發思考猜想

  師:我們以前學過學過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我們知道了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那么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呢?請同學們猜想一下。

  生:我們是不是象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一樣用“底面積×高”呢?

  師:同學猜想的很有道理。

  師:再回顧我們以前探索圓面積公式時是把圓轉化成哪種圖形來計算的?(課件演示:圓面積公式的推導)生: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方法把圓柱體轉化為已經學過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推導出圓柱體體積。 2.師生合作推導驗證

  教師用課件演示,學生觀察思考。

  師:把圓柱體平均分成16份、32份??同樣可以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請同學們觀察兩次等份的異同。學生觀察思考后回答

  生:相同點是都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生:不同點是等分的份數不同,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3.同學們觀察很仔細,請你們想想,拼成的近似長方體和圓柱體有什么關系?你發現了什么?

  4.小組同學討論后匯報結果,同時板書。

  生:(1)把圓柱拼成長方體后,形狀變了,體積不變。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圓柱的體積

  (2)拼成的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高就是圓柱的高。

  師:(1)配合回答,演示課件,閃爍相應的部位,并板書相應的內容。

  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用字母表示V=Sh

  師:讓學生書空,再次讓學生鞏固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設計意圖:再探究圓柱體積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結論的穩定性。三、出示例題:一根圓柱形的木料,底面積是320平方厘米,高是米。這根木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1.學生讀題試算。 2.集體訂正。

  四、應用與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試一試”。(1)學生仔細看圖,明確題意。(2)學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五、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附:板書

  圓柱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體現了:

  一、利用遷移規律引入新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二、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猜想、論證,調動學生多種感觀參與學習;

  三、正確處理兩主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學生學習的參與過程及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生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達到預期效果。不足之處學生討論時間控制太少,課后作業個別學生還是對公式不會靈活應用。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方法。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識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鐘面

  學生: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猜迷:一家三兄弟,高矮個不齊,滴答提醒你,時間要珍惜。

  或:嘀答、嘀答,沒腿它會走,沒嘴它會說,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如學生不能猜出,則用第二個謎語作補充。)

  二、自主探究

  (一)認識鐘表

  1、逛鐘表商店

  課件出示各式鐘表。

  2、給這些鐘表分分類,分成指針式和數字式。(如學生說出電子表也應肯定)

  3、數字式鐘表的認讀,8:00和8時。

  這兩類鐘表,你覺得那類看時間簡單?(數字式鐘表)7:00表示什么?你會讀嗎?

  板書8:00和8時,指名讀,齊讀。

  認讀5時、11時和1時。

  4、指針式鐘表的表盤認識。

  (1)、數字式鐘表的秘密一下子就被你們發現了?那么指針式鐘表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有什么秘密,好嗎?

  (2)仔細觀察你們手頭的鐘表,在表面上你可以發現什么?把你的發現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呆會兒老師有問題要考大家。

  問題1:你的鐘表上有幾個數字?看看這12個數字是怎么排列的?(齊數)

  問題2:你的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這些指針是怎么轉動的?

  (3)、對,指針都是從小到大走過去的,這是按順時針的方向走動。時間不會倒流,我們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今天了,小朋友過了5歲,也就不會再有5歲了。

  (二)、認識整時

  1、觀察研究。

  (1)、指名認1時,4時,6時。

  (2)、你們能認出這些時間,那一定是有什么方法的,先說給同學聽聽,再告訴老師,好嗎?

  (3)、小結: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間就是幾時。這些整時的鐘面,分針總是指著12。

  2、認識整時。(課件出示鐘表王國,認讀11時、7時、1時、6時、2時、12時。)

  3、撥時間:3時,7時、12時、9時。(教師說學生撥,學生說學生撥。)

  三、反饋深化練習

  1、小軍的一天

  小朋友們會認會說也會撥時間了,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寫下時間呢?我們去看看小軍吧。小軍也是一年級的學生,他一天的都在做些什么呢?咱們去看看。

  課件出示:早上7時洗刷,上午8時讀書,上午10時做課件操,12時吃午飯,晚上6時看電視,晚上9時睡覺。學生作業紙上完成填寫。

  2、過幾時是幾時

  (1)老師中午12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午休,你知道老師幾時午休的嗎?

  (2)老師晚上7時吃飯,過三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什么時候睡覺的嗎?

  3、一天中兩個10時。為什么同是10時,一幅圖是在上課,而另一幅圖卻是在睡覺呢?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很多的鐘表知識呢,小朋友課后向爸爸媽媽等再學更多的鐘表知識,好嗎?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一份你一天的時間安排表。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計算乘加、乘減的式題,讓學生感受到解決實際問題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教學重點:掌握乘加、乘減式題的運算順序,并會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結合情境圖理解乘加、乘減的算理。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主題圖)歡迎來到游樂園的旋轉木馬游樂區。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可能有:一共有多少只木馬?(口頭列算式解答:3&ties;4=12(只))

  一共坐了多少人?

  二、新知展開

  1、一共坐了多少人?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

  請思考一下,把算式寫在數學本上。

  2、匯報:可能有:3+3+3+2=11(人) 3&ties;3+2=11(人)

  3+3+3+3-1=11(人) 3&ties;4-1=11(人)

  3、分析算理、理解算法。

  (1)指著算式3&ties;3+2=11(人)。提問:①你是怎么想的?②3&ties;3在圖中表示什么?為什么要加2。③11是怎么算出來的`?

  (2)指著算式3&ties;4-1=11(人)。提問:①你是怎么想的?②3&ties;4在圖中表示什么?為什么要減1。③11是怎么算出來的?

  4、揭示課題:這些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減法,你們能給這樣的算式取個名字嗎?(乘加、乘減)。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5、運算順序:在乘加、乘減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書: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齊讀一遍)

  6、比較優化方法:解決一共坐了多少人這個問題,可以用連加、乘加、乘減等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為什么?

  7、小結:以后我們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要多觀察、多思考,希望大家能夠尋找出自己喜歡而且簡便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第一關:填一填( )(做一做 第1題)

  第二關:算一算( )(做一做 第2題)

  1、4&ties;3+4= 2&ties;3-3= 5&ties;5+5=

  4&ties;4-4= 5&ties;3+2= 4&ties;5-4=

  (1)獨立完成,全班校對。

  (2)抽乘加、乘減各一題說運算順序。

  (3)4&ties;3+4= 表示什么意思。

  2、(練習十二第1題)

  5&ties;3-5= 5&ties;3+5= 5&ties;4+5=

  5&ties;2= 5&ties;4= 5&ties;5=

  (1)獨立完成,全班校對。

  (2)你發現了什么?

  第三關:解決問題( )

  1、練習十二 第4題

  2、哪個圖形中 的個數多?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練習十二 第5題)

  3、課堂評價中生成的一共有多少個 ?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1

  設計說明

  本節課把乘法和除法的相關知識集中復習,有利于學生體會乘、除法的互逆關系,并進一步鞏固兩、三位數乘、除法的相關知識。在教學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1.重視知識間的相互結合。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因數和積的關系、商的變化規律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靈活應用這些規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準確、迅速。

  2.重視知識點的逐個擊破。

  針對每個知識點,教材都安排了相應的練習題,在教學中一邊解決問題一邊回顧相關知識,有的放矢,逐個擊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起到了鞏固與提高的雙重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乘法和除法”這部分知識。

  (板書課題:乘法和除法)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打開教材看一看第四單元和第六單元的內容,想一想這兩個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生小組內交流)

  2.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3.教師指導并歸納、總結這兩個單元所學的乘、除法的相關知識。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復習口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4題。

  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口算除法,可以從除法的意義上想得數,也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去想。

  一位數與幾百幾十數相乘,先用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再在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2.復習積的變化規律、商不變的規律。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7題。

  想一想可以根據什么算出結果。

  積的變化規律: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要乘(或除以)幾。

  商不變的規律: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3.復習筆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5題。

  組織學生筆算,并說一說筆算乘、除法時應注意什么,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如果因數的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因數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上的數比除數小,就看被除數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4.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113頁6題。

  先找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2)課件出示教材113頁8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使學生掌握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的探討過程,向學生滲透了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4頁13題。

  2.計算并驗算下面各題。

  125×43  327÷84  54×69

  課堂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

  教材115頁16題。

  板書設計

  乘法和除法

  口算→→

  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2

  設計說明

  為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上,主要采取動手操作與計算周長緊密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提高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1.閱讀理解,明確要求。

  在組織學生操作探究之前,讓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弄清題中的要求和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探究活動,為學生的探究明確了目標。

  2.分析解答,指導方法。

  在探究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明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進行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時,鼓勵學生選用不同方法進行探究,或擺或畫,幫助學生拓展想象空間,發展空間觀念。

  3.回顧反思,總結規律。

  通過課堂活動卡的設計,引導學生觀察幾個不同圖形的長、寬、長與寬的差及周長的變化規律,從而發現并總結出解決此類問題的規律,提高了學生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

  學生準備 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方格紙、直尺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完成學情檢測卡,并展示拼圖方法和周長計算結果,討論拼成的圖形的區別。

  (1)展示拼圖方法和周長計算結果。

  方法一 

  周長:(4+1)×2=10(厘米)

  方法二

  周長:2×4=8(厘米)

  (2)討論兩個圖形的區別,全班交流。

  區別一 方法一拼成的是長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區別二 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比正方形的周長長2厘米。

  2.揭示課題:剛才同學們的拼圖完成得非常好,周長計算得也十分準確,尤其是我們發現用同樣的4個小正方形拼成的兩個圖形,不僅形狀不同,周長也不同。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拼圖、計算周長和比較不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下一步學習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礎。

  ⊙閱讀理解,明確要求

  (課件出示教材86頁例5)

  1.認真讀題,找出題中的數學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

  2.匯報交流。

  數學信息:要用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拼長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決的問題:怎樣拼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

  ⊙分析解答,指導方法

  1.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提示:先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進行操作。

  2.課件展示學生的拼圖結果,討論是否還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確沒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圖形的周長,然后全班交流。(大屏幕對應每個圖形,展示算式)

  拼法一 (1+16)×2=34(分米)

  拼法二 (2+8)×2=20(分米)

  拼法三 4×4=16(分米)

  4.組織學生討論,比較三個圖形形狀與周長的不同,全班交流。

  區別一 第一個圖形和第二個圖形都是長方形,第三個圖形是正方形。

  區別二 第一個圖形的周長最長,第三個圖形的周長最短。

  ⊙回顧反思,總結規律

  1.小組合作,完成課堂活動卡。

  2.引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課堂活動卡上的數據,思考、討論,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3.匯報交流。

  發現一 這三個圖形的長越來越短,寬越來越長。

  發現二 長與寬的差越來越小。

  發現三 周長也越來越短。

  4.總結規律:用相同個數的正方形拼圖,拼成圖形的長與寬的差越小,周長就越短。

  設計意圖: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合作交流、比較探究等形式,找到解決“用相同個數的正方形怎樣拼圖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問題的方法,突破了教學難點。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3

  讀了《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這本書,深有感觸。這本書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用價值。書中不僅談了課堂教學設計的詳細過程、反思等,而且還談了數學教學的“情景設計”,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數學教學的來龍去脈。原本以為教學設計僅僅是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的一項功課,沒想到這項功課卻包含著許多的藝術。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該門課的喜愛程度。試想一下,一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僅僅是圍繞讓學生知曉一個個的問題的現成答案,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任何的鍛煉,久而久之,定會兩手空空,無所收獲。而另一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是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效果必定和前者大不相同。而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應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智力,而智力的發展又取決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一定的學習動機,就談不上對知識的探索,更談不上對知識的創新。

  學生作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既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也可能有意、無意地拒絕教學的影響。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呢?我認為:

  一、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使學生明白只有自己親自參與新知識的發現,獨立解決問題,善于思變,習慣于歸納整理,才能真正鍛煉自己的思維、開發自己的智力、發展自己的能力。運用恰當的方法,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進行情感交流,增強學習興趣。

  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那么學生自然而然地度過到喜愛你所教的數學學科上,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另一個方面是:教師通過教學或數學家的故事等,來讓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演變及其作用,了解數學家們是如何發現數學原理及他們的自學態度等。比如:可以給學生講“數學之王——高斯”、“幾何學之父——歐兒里德”、“代數學之父——韋達”、“數學之神——阿基米德”等數學家的故事。ZK168

  三、適當開展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異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競賽,學生的好勝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加強。

  總之,要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首先是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是學習動力的源泉。然后,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一句話,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培養學習興趣為核心,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6頁練習十一第1—7。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

  2、通過練習促進數感的發展,能說明解決相應簡單實際問題的思考過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逐步發展數學學習的信心,培養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89=53+7=64+9=73+8=

  57+4=6+29=29+7=92+8=

  集體口算,選一兩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來上一節練習課。

  二、練習。

  1、練習十一第1題。

  獨立口算,集體訂正時提問。

  每一組的第1題與第2、第3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的地方?

  (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第一題是不進位加法,第2題是進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數比原來多1。)

  2、練習十一第2題。

  老師可以將第2題做成道具,改動要加上的一位數,讓學生多練幾次,掌握計算方法。

  3、練習十一第4題。

  (1)出示第4題,老師說明題意:在括號中選擇一個正確的得數,并把它圈起來。

  (2)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說說你圈的是哪個數?另一個得數錯在哪里?今后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4、練習十一第5題。

  12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完成,集體交流,統計全對人數,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表揚,并指導學生分析錯題,指導學生改正錯題。

  5、練習十一第6題

  讓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列式計算,交流結果。

  6、練習十一第7題

  請多個學生提問題并解決

  三、作業布置

  1、《練習冊》練習十一(1)。

  2、比一比,算一算。

  (1)45+3=3+52=6+40=

  45+5=8+52=6+44=

  45+8=9+52=6+49=

  49+3=52+6=4+68=

  49+30=52+9=4+66=

  (2)在正確的得數上打“√”。

  54+9(635373)8+63(716172)

  95+5(9990100)75+9(847485)

  (3)直接寫出得數。

  2+89=55+5=92+8=

  57+40=6+29=64+9=

  29+7=30+70=75+2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15

  設計說明

  1.注重運用直觀的畫面學習知識。

  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思維和形象思維為主,因此,要想讓小學生把數學學好,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是至關重要的。教學時,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探究和交流的時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如讓學生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進而認識鐘面;讓學生觀察時針、分針的走動情況,進而發現1時=60分。

  2.讓學生在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中發展思維。

  數學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交往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的教學采用同桌學習,小組交流的形式,注意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思維得到了發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鐘面模型

  學生準備: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溫故知新,揭示課題

  師:昨天我們的預習作業是小組合作畫一個鐘面,哪個小組愿意來說一說你們在鐘面上都畫了些什么?

  小組代表上臺展示,介紹自己小組畫的鐘面。

  師:同學們的鐘面都畫得很漂亮。雖然大家畫的鐘面的形狀各不相同,但有幾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鐘面上都有1~12這12個數,都有時針、分針和很多刻度線。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關于鐘表的知識:認識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預習引入,通過小組合作畫鐘面,以及欣賞其他組的鐘面,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互補、互學,了解鐘面的本質,同時加強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學習意識和學習的欲望。

  ⊙預習反饋,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認識大格。

  師:通過昨天的預習,你知道在鐘面上怎樣算是一個大格嗎?(學生回答)

  師:每兩個數之間就是1個大格,從12到1是1個大格,1到2也是1個大格。

  師:你還能說說從哪到哪也是1個大格嗎?鐘面上一共有幾個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個大格呢?我們來數一數。(鐘面上有12個大格)

  (2)認識小格。

  師:每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

  在小組內數一數,交流后匯報。(出示放大的鐘面,一起數一數)

  師:其他大格里也有5個小格嗎?再找幾個大格數一數。(每個大格里都有5個小格)

  師:那么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預習,對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認識。通過匯報和交流,加強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對鐘面的認識更加完整、深刻。

  2.建立時、分的'概念。

  (1)認識“時”。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大格和小格,那么你知道鐘面上的指針是怎樣走的嗎?(鐘面上的指針走的方向是順時針方向)

  演示時針從12走到1的過程。

  師:時針從12走到了幾?走了多少?時針走1個大格是多少小時?(時針走1個大格是1小時)1小時也稱1時。

  師:時針走2個大格是多少小時?走3個大格呢?

  師:時針從12走到4,走了多少小時?你是怎么知道的?從12走到6呢?如果從7走到11呢?

  小結:時針的走動一般是以大格為單位的,要知道時針走了多少小時,只要看時針走了多少個大格即可。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4-1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1-26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14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比教學設計05-10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28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設計05-29

小學數學《左右》教學設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