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中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12 08:55:3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高中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教學設計

  高中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課時

  知識技能目標:感受音樂節奏等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讓學生參與音樂學習中來,加深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深入領會歌曲情感,培養音樂興趣,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二、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音樂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領會歌曲情感,提升音樂審美能力

  三、 教法、學法

  教法:(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原則,以啟發、點撥、引導為主,輔以示范和講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講解法:介紹歌曲作者和創作背景。

  示范法:用自己的演唱來表現音樂,來感染學生。

  多媒體輔助法:展示以體現歌曲內涵為主題的圖片、詩詞,播放歌曲的不同版本。

  (還有:情景創設法、合作探討法、啟發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等 自己選擇編排)

  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方法的選擇 讓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 討論交流法: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出歌曲的特點,演唱的技巧。

  嘗試法:指導學生自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創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 板書設計

  五、 教學過程

  本節課為多媒體教學課 所采用的的教具有 鋼琴 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等

  1、 導入 (5分鐘)

  一般采用情景的方式導入(欣賞形式的課程多采用創設情景的方式導入) 也可以采用復習上節所學的方式導入自己編入一段 課程導入詞 (根據課程)

  2、 新課(20分鐘)

  (如果是欣賞性質的課程 新課設計多采用多聽 讓學生多討論 小組討論啊 教師引導提問 學生多聽 多想 多回答 然后再總結的方式去設計 目的 一個要讓學生 了解 體會到歌曲情感)

  比如 1、講解歌曲時代背景

  2、講解歌曲作者

  3、學生初次聆聽 體會歌曲情感

  4、學生再次聆聽 感受歌曲旋律情感走向 畫出歌曲旋律線

  (小組合作方式進行)

  5、學生再次聆聽歌曲 帶著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深入聆聽歌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如果是教學新歌之類的課程 新課設計還是以學生為主導 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新課教學)

  比如 1、聆聽歌曲

  2、講解歌曲節奏 強弱規律 重難點不好唱的地方

  3、設計發聲練習曲 (可以板書到黑板上)

  4、學唱歌曲 示范演奏 教唱 跟琴學唱 跟錄音學唱 分小組討論歌曲情感 找同學示范唱 抽唱

  5、互動環節 劃出2 3 4拍子 適合歌曲的指揮手勢圖,教同學指揮,抽同學演唱,抽同學指揮 這樣全班互動下

  3、 課堂小結 (5分鐘)

  自己總結整個課堂教學 再次闡述歌曲 旋律 作者 情感等 肯定下學生

  4、 課后作業

  同學們將自己所學歌曲演唱展示給自己的父母或者親戚朋友

  下去聆聽與本課作者有關的歌曲 體驗歌曲表達什么情感

  六、 教學反思

  (空在那兒 這個學生學習了這課后 存在的問題的反思 不用寫 空著就行)

  在教案中體現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設計旨在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師輔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音樂教學四多“多聽 多想 多體會 多創作”等方式深入了解歌曲情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重視整個的創作過程,重視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性是本節課的宗旨。

  高中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的有關知識。

  2、積累字詞

  3、把握《氓》的情節和主題,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悲劇原因。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詩經》的有關知識。

  1、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2、多為四言詩。

  3、原名《詩》或《詩三百》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即被奉為經典,從此稱為《詩經》。被列為“五經”之一。

  4、儒家奉為經典的有“四書”(《大學》《中庸》——南宋學者朱熹將〈禮記〉

  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論語》《孟子)“五經”(《詩》

  《書》《禮》《易》《春秋》,本有六經,秦始皇焚書坑儒后〈樂經〉從此失傳)(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

  5、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和屈原的《離騷》并稱為“風騷”。用來指兩大文學流派。

  6、《詩經》的六義

  風雅頌賦比興。

  解釋賦比興。

  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的意思。“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比:類比,比喻,“以此物比彼物也。

  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樹梢樹枝樹根根,親山親水有親人。

  羊羔羔吃奶望著媽,小米飯養活我長大。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杏花村里開杏花,兒女正當好年華。

  注:比和興常常連用,故稱比興手法。

  二、初讀課文,正音。

  三、師生逐段就字詞疏通提問。盡量結合注解和以前積累的文言文知識疏通文意。

  四、共同梳理文章脈絡:

  1、抽生講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女子被一個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來兩人結為夫妻。婚后,盡管妻子甘心貧困,日夜操勞,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的故事。

  2、全文結構

  一段:定情。(賦)

  1、表現女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而有主見。氓急躁而任性。

  2、婚姻方式:自由戀愛,自主婚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段:戀愛。表現熱戀女子的癡情。終于答應結婚。(賦)

  三段:懊悔。敘事中斷,勸告所有女性,暗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比、

  興)

  四段:被棄。簡述婚后的辛苦生活和氓的無情。兩人關系破裂的原因在“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二三其德,喜新厭舊,感情不專一。(色衰愛弛)(比、興)

  五段:勞苦。具體敘述婚后的悲苦生活。表現女子的善良和勤勞。(賦)

  六段:決絕。表現女子的清醒和堅強。(賦、比、興)

  結論:全詩結構為

  一部分:相戀(一、二章)

  1、基調:熱情,幸福

  2、手法:賦——直接鋪陳敘述,追憶當年戀愛結婚的經過。

  二部分:婚變(第三、四、五章)

  1、基調:怨恨、沉痛

  2、手法:比興和抒情。以追悔的口吻,發出悲傷的感嘆。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興:先說桑樹,繼而講述和氓的故事。

  比:同時又是比,以桑樹的枝繁葉茂,比喻女子正值青春芳華;

  男子的鐘情;戀愛及新婚的甜美。以桑樹的枝葉枯落,比喻女子紅顏已

  老,青春不再;男子的始亂終棄;愛情的消逝。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比:桑葚甜美,吃多了會上火,斑鳩貪吃,以致昏醉;甜蜜的愛情就像桑葚,沉湎其中難免神傷。以斑鳩貪食桑葚比喻女子沉溺愛情。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比: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邊,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遠,不知道回頭。

  本文三處提到淇水,其用意是什么?

  三處寫淇水,是為了給我們提示女主人公的思緒軌跡。淇水是女子這段不幸婚姻的見證。當初送子涉淇,至于頓丘,見證我對你的溫柔和癡情淇水湯湯,漸車帷裳。見證我對你的忠貞和專一。雖然婚后生活是貧困的,但當初我冒此深水漸車之難而來,對你是多么的專一,可是你卻如此無情。(鄭箋《毛詩正義》)因此,淇水是女主人公那段以歡樂始,以悲傷終的生活的見證人。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見證了這樁不幸的婚姻。用河水和洼地有岸和邊,反比氓在感情的歧途上越走越遠,不知道回頭。在這里,淇水就是這位負心漢的見證。

  女子婚后表現:境遇悲慘,生活艱辛,但勤勞持家。——任勞任怨,專情柔弱。

  男子婚后表現:朝三暮四,甚至動用暴力。——專橫暴躁,三心二意。

  三部分:決絕(第六章)女子清醒堅定地分手。

  1、基調:清醒、剛烈

  2、內容:女主人公在無法排解的悲傷中表示了自己決絕的`態度。

  3、手法:比。抒情。

  四、藝術手法分析

  1、賦比興手法的運用

  2、對比手法

  女主人公婚前生活生活幸福,性格癡情、溫順、體貼。婚后受盡屈辱,性格剛烈,認識清醒。

  氓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五、人物形象分析

  女主人公是一個被遺棄的勞動婦女形象,勤勞、溫柔、堅強.婚前,純真熱情,婚后辛苦而蒙受恥辱.她悔恨多于哀傷,決絕而不留戀,可見其清醒剛烈的特點.

  六、合作探究:(略)

  (1)女子答應嫁給氓,是不是太草率?

  答:不。①青梅竹馬。②婚前通過氓進行了占卜。

  (2)女子被遺棄,責任在氓還是在女子?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女子甘心貧困,辛苦操勞,多年如一日。但

  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

  (3)氓為什么要遺棄女子?(色衰愛弛)

  (4)女主人公從這場失敗的愛情中總結出了什么經驗?

  “于嗟鳩兮……不可說也”:作為女子,千萬能沉溺于男女的情愛之中。常言道:“癡心女子負心漢”。男子沉溺于情愛,還可以自我解脫,然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總是不能自拔。因為女子的感情是專一不二的,而男子卻往往朝三暮四。本詩寫出了男子的用情不專和女子的癡情專一。

  (5)女子最終做出了怎樣的抉擇?從詩中哪里可以看出?

  清醒果斷的決絕。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從全詩看,女子內心的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戀愛時的溫柔癡情——婚變中的怨恨沉痛——覺醒后的清醒剛烈。

  (7)女子的痛苦是不是僅僅來自變心的丈夫?

  不是。這一婚姻悲劇又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權社會中,女性在經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生活天地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他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再者,娘家的人的不理解,更能反映出那個時代人的愛情觀、婚姻觀和女子在愛情中和社會中的弱勢地位,更能反映出這場婚姻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

  高中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探究,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文章對比論證、引用論證等說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文章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品位語言運用上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到今日,也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贊譽。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代代相傳。引導學生談談“尊師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2.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并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著,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系當時的社會實際,以眾人的“恥學于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為師的道理。最后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于附記性質,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3.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明確:關于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并意味著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于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于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后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于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針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三)深入研讀

  1.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并說明原因。

  明確: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于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錯誤態度,帶來什么嚴重后果?

  明確: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圣人“從師而問”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的對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于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群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后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明確: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系,先后順序不能調換,因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每個對比之后,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么意義?

  明確:語調不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這是疑問語調:“……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于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可由學生討論)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五)小結作業

  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板書設計

  高中教學設計 篇4

  《算法與程序設計》是高中信息技術選修課程,但是《算法與程序設計》教學一直存在難教和難學的問題,因為程序設計本身抽象、枯燥,邏輯思維性強。對于一個初學者而言已經比較困難,而且要對所求解的問題進行算法分析;另外,傳統教學方式不但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反而會使學生程序設計思路狹窄,設計程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變通能力較弱。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注重學習興趣培養,重視算法分析引導和自主探究是搞好算法和程序設計教學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注意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特長

  學生是有差異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點在程序設計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師一般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學程序設計,學生的兩極分化就會特別嚴重。有些學生對程序設計特別感興趣,喜歡編程,有時會編出讓教師都驚訝的程序,而有些學生則不愿意學習,這就要在整體教學中注意兼顧個別學生。例如教材中的習題可以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可以發揮優秀學生的內在潛力,同時也可以調動中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對于程序設計初學者,編程入門初期,起點要低,可以從一個個簡單實例出發,讓學生從自身的實踐中感受到這個的確很簡單,從而迎合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興趣。

  二、案例教學,體會編程的樂趣

  程序設計課程的實踐性很強,精講多練是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一大特點,案例教學在程序設計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所學知識的目的,體驗到編程成功的樂趣。如果學生只聽不練根本達不到學習的目的。學生在完成課后習題時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甚至想抄作業應付老師。只有讓學生動手編制他們感興趣的程序,學生才會有成就感,才會對課程產生興趣,學起來才會從容自如。比如:第一堂課講VB界面設計,可設計一個QQ登錄界面。學完選擇語句后,可以設計QQ登錄小程序,也可以讓學生動手編制判斷輸入的年份是否是閏年,程序結束就能驗證自己編的正確與否。諸如此類能解決日常問題的程序,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探究式的動手實踐練習,以發展學生探索能力為主線組織實踐,以培養探究性思維的方法為目標,以基本的教材為內容,使學生通過再發現的步驟進行主動實踐的過程,產生一種探索和發現的心理。

  三、討論教學,重視師生間、生生間的多邊交流

  對于目前教師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不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討論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種主要教學模式,它充分地體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新課程理念。所謂討論式教學法,是指經過精心設計和組織,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全班學生或小組成員圍繞某一個中心問題,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多邊交流,互相探討,以尋求獲取真知和全方面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例如:分析循環語句格式for……next……可以這么安排教學活動,將學生分成四組討論下題,然后每組完成一小題,進一步了解For/next語句的格式。閱讀計算1×2×3×4×5的程序,回答以下問題,并上機驗證:

  Dim i As Interger

  Dim s As Interger

  S=1

  For i=1 To 5 step 1

  s=s*I

  Next i

  1)如果把程序中的step1改成step-1,應該如何修改程序。

  2)如果程序中缺少s=1,最終s的值是多少?

  3)如果計算1×2×3×…×N,應該如何修改程序。

  4)如果計算2×4×6×8×…×1000,應該如何修改程序。

  通過這個環節的設置,當學生把循環結構的幾種情況都掌握后,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教學安排來積極引導學生交流,同時也參與學生的交流,從而調動學生學好《算法與程序設計》的積極性,激發并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特別是對知識的渴望與興趣,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反饋教學,注重總結與評價

  教師在最后要進行總結與評價,對學生新的想法、創新點進行表揚,對不足之處進行指點,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課堂練習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真實的反饋,教師通過進行有效的上機練習評價,直接獲取學生信息,把握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的程度,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充分利用好VB程序設計軟件強大的功能,編好程序后運行,如果程序錯誤,會有相應的提示,一方面讓學生及時訂正,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錯誤原因的分析,以便在以后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加以糾正。有些學生會有創新的思維編寫的小程序,對好的程序可以全班傳閱,以資互相學習。要多鼓勵學生多動手動腦,大膽利用所學的程序結構,設計出多元的小程序。應盡量少用負面的語言,對差的作業應視具體情況給予指點和幫助。

  VB語言所涉及的內容多,知識面寬,在短短的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所以學生課外自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另外,教師還應重視自己創新能力和將專業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的能力的培養,利用VB結合實際開發一些小型的應用程序系統,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它,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更好地進行目標任務的選編、設計和組織,探索出更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彩陶的起源、概念和主要紋樣,能夠從造型、線條、紋樣等方面鑒賞彩陶。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和討論《馬家窯彩陶》的紋樣,造型、線條等方面,學會鑒賞中國古代彩陶的方法,提高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以及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功能美、實用性,熱愛中國傳統藝術。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造型、線條和紋樣方面鑒賞中國古代彩陶藝術。

  難點:感受彩陶紋樣的精美靈妙之處。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播放視頻“塤曲”,請學生帶著以下問題觀看:

  1.視頻中的樂器是什么?(中國古代樂器——塤)

  2.猜一猜塤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陶)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塤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是樂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籟的。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視頻中我們看到的塤是由陶制成的,制陶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陶器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是我國悠久的“國粹”,同學們想不想深入的了解陶器藝術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國的彩陶藝術。

  活動二:描述分析

  1.彩陶的起源及概念

  播放彩陶發展的.紀錄片,提出問題:

  (1)彩陶在什么時期最為繁華?(新石器時期的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

  (2)仔細觀看視頻,視頻中呈現的彩陶是什么樣子的?(表面不施釉色,繪有黑色或褐紅色紋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制陶在我國有8000多年歷史,在新石器時期,有一種表面不施釉,繪有黑色或褐紅色紋樣的陶器,稱之為彩陶。其中,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造型多樣、形體完整、紋樣變化有致。

  2.彩陶的紋樣

  教師展示原始彩陶紋樣圖片,提出問題:

  (1)看一看,原始彩陶的外形圖案有什么特點?(多以抽象幾何紋樣為主)

  (2)仔細觀察圖片,這些紋樣的是如何組成的?(以水波紋為主體,間有圓點、菱形、網格等組成綜合性圖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彩陶圖案有大量的幾何形紋飾,是早期陶器中編織物紋印以及魚網、水渦、樹葉等圖案的延續和變化,同時也是原始人內心音樂涌動和視覺表現。

  3.馬家窯彩陶的藝術特色

  教師展示《馬家窯彩陶》作品圖片,請學生4人一組,交流討論:

  (1)《馬家窯彩陶》的造型和線條有什么特點?(造型古樸、線條簡潔)

  (2)仔細觀察彩陶表面的紋樣,它們是如何分布的?(點為中心,弧形線組成漩渦形,上下左右互為連接,組織巧妙)

  (3)這些紋樣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很強的運動感)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以器皿為代表,它的造型古樸豐富,線條簡潔優美,圖案極富于變化和絢麗多彩,是世界彩陶發展史上無與倫比的奇觀、是黃河流域遠古先民創造的最燦爛的文化之一、也是彩陶藝術發展的頂峰。

  活動三:總結解釋

  教師播放新石器時期的彩陶資料和圖片,提出問題:

  彩陶可以通過哪些角度分析?(造型、紋樣、感受等)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陶器的發明,應當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勤勞、聰慧的先民以土為材,挖穴為窯,燒制出精美的低溫彩陶。陶器的發明,標志著新石器文化的開始。這一時期的陶器造型樸實飽滿,比例協調,裝飾圖案簡潔大方,色彩明麗,集實用、美感于一體。我們在欣賞彩陶作品時,可以從造型、紋樣、感受等方面進行鑒賞,同時我們也可以結合彩陶的起源和發展深刻體會彩陶的魅力。

  活動四:欣賞評價

  1.展示《人面魚紋彩陶盆》,請同學充分感悟作品的形式美。

  2.教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從造型、紋樣、感受進行綜合分析。

  3.完成作品后舉辦“國寶檔案”解說會,請學生自愿分享自己的觀點。

  4.其他同學從紋樣、造型等方面,互相評價作品。

  (如《人面魚紋彩陶盆》:繪圖手法大膽夸張,圖案對稱、反復,顯得古拙、簡潔而又奇幻、怪異,富有律動感,充滿了生氣。色彩上黑白對比強烈,同時輔以赭石色的陶坯,極富裝飾性。)

  活動五:小結作業

  1.請學生談一談本課收獲,并進行情感升華:彩陶藝術中融合了藝術家的各種創作思想、風格、語言,創作出風格各異而又多姿多彩的藝術珍品,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現代陶器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特別在表現題材、作品形式、制作工藝上,有些藝術家朝著個性化、有創意的方向發展。所以藝術的發展也是在不斷革新的,這就要求我們在保護傳統藝術的同時還要做到與時俱進。

  2.課后請學生走進博物館,感受更多的陶器之美。

  高中教學設計 篇6

  第一課時:

  一、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1、實驗過程

  2、實驗結果:

  ①子一代(F1)表現為高莖(顯性性狀)。

  ②子二代(F2)出現性狀分離,高莖:矮莖=3:1

  二、對分離現象的解釋(孟德爾四點假說要點電腦附板)

  第二課時:

  一、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

  二、對分離現象解釋的驗證

  三、分離定律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是遺傳學的第一章第一節,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些內容,并且新的名詞解釋也較多,所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淺,理解程度不夠。針對出現的'問題,在下節新課之前一定要做進一步的鞏固與練習。不過,即使初次接觸遺傳學,大多數同學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所以能積極地投入到課堂中,使得課堂氣氛很活躍。

  高中教學設計 篇7

  【課程目標】

  1、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系及其應用。

  2、會應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原電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現代社會,學生對“電”有著豐富而強烈的感性認識。當學生了解了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轉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過程后,會對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化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能量轉換角度看,本節課程內容是對前一節課中“一種能量可以轉化為另一種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學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同樣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熱能和電能等”論述的補充和完善。從反應物之間電子轉移角度看,原電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拓展和應用。從思維角度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思想,是對“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思維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學情分析】

  中學生對“電”的內容的認識不僅來源于生活經驗,而且來源于學科學習。在生活經驗方面,不僅接觸了火力發電(或水利發電),而且接觸了干電池等化學電源;在學科學習方面,學生不僅接觸了摩擦起電,而且還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了電能,此外還學習了關于電的初步知識(如電源的正負極、電壓和電流等內容),因此對電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學1》已較為系統的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也學習了鈉、鎂、鋁、鐵等有關的金屬知識,以及電解質溶液的內容。這些經驗基礎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必要的基礎。為本節的學習做了知識、能力上的準備。

  同時原電池是高中化學學科體系的核心知識之一,它的教學是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的延伸與應用,也是后續電化學知識的基礎。原電池的教學是體現學科交叉,科學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學生在第一節學習了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關系,本節課則學習化學能轉化為另外一種能量即電能,由于電化學知識是學生首次接觸的新領域,存在著強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個好的開端十分重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同時掌握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2)通過學生設計完成原電池構成條件的實驗,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

  (3)能舉例說明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關系及其運用。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火力發電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新思路,通過對氧

  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的分析,提出實現新思路的各種推測和猜想等,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2)通過實驗和科學探究,對比、歸納,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化學能與電能轉化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對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2)通過原電池形成條件的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科學態度和方法,體會實驗在化學

  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原電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條件

  教學難點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向電能轉化的

  本質,以及這種轉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高中化學教學案例分析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原電池的有關知識,請大家回憶,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什么?

  生:(思考)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電解質溶液;

  生:形成閉合電路;自發氧化還原反應。

  二、新課講授

  師:[投影顯示]如下圖所示。大家觀察實驗現象,并回答:電流表指針的變化。碳棒上有什么變化?在兩極發生了什么反應?

  (生觀察現象)

  生:1.電流表的指針發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紅色物質生成。

  師:請大家是這寫出電極反應。

  生:鐵為負極,碳棒為正極。

  生:Fe:Fe—2e=Fe2+氧化反應;C:Cu2++2e=Cu還原反應;總反應方程式:Fe+Cu2+=Fe2++Cu

  師:這里設計了三個實驗,請大家分組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準確記錄實驗現象,匯報實驗結果。

  [投影顯示]1.將兩根碳棒分別插入裝有CuCl2溶液的小燒杯中,浸一會,取出碳棒觀察碳棒表面現象(圖1);2.用導線連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會兒,取出碳棒,觀察碳棒表面變化(圖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兩根碳棒,分別跟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接通一段時間后,觀察兩極上的現象并用濕潤的KI—淀粉試紙檢驗所生成的氣體(圖3)。

  師:在此過程中請大家一定要操作規范,注意安全。

  生:前兩個實驗碳棒上沒有明顯變化;

  生:第三個實驗通電一會兒發現,與電源負極相連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紅色固體物質析出;

  生:與電源正極相連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斷。紅色物質為銅,黃綠色使濕潤淀粉—KI試紙變藍的氣體為氯氣。

  陽極產物—氯氣(Cl2);陰極產物—銅(Cu)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提示]討論提綱

  [投影顯示]

  1.通電前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這些離子是如何運動的?

  2.接通直流電后,原來的離子運動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3.有關離子在兩極發生了什么樣的反應?

  生:(討論分析)

  1.通電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動。

  2.通電后帶正電的Cu2+、H+向陰極移動;帶負電的Cl—、OH—向陽極移動。

  3.Cu2+在陰極得電子變成了單質Cu,Cl—在陽極失電子變成了Cl2。

  師:[總結板書]

  通電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動

  通電后:陽極:2Cl——2e=Cl2↑氧化反應;陰極:Cu2++2e=Cu還原反應

  總反應化學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記法,利用諧音。陽(極)—氧(化反應)

  師:在電解過程中,電子是如何形成閉合回路的?大家請看看課本第64頁,歸納電子流動

  方向。

  生:電源負極→電解池陰極→電解質溶液→電解池陽極→電源正極

  師:非常正確,我們一來總結一下。

  師生:電子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從電源負極流出,流向電解池的陰極,陰極附近的Cu2+

  在陰極得電子被還原為銅,溶液中的陰陽離子定向移動,陽極附近的Cl—在陽極失電子被氧

  化為氯原子。氯原子結合形成氯氣分子,失去的電子從陽極流回電源的正極,從而形成了閉

  合電路。

  師: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與溶液的電離有什么關系?

  生:先有電離,后有電解。電離不需要通電,電解建立在電離的基礎上。

  師:現在大家一起來完成投影顯示的表格。

  生:(每位學生完成一項,共同填好此表。)

  高中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體運動。

  2、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

  3、會應用相應的運動學公式解答有關自由落體運動的問題。

  二、能力目標

  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的興趣,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及表述。

  三、德育目標

  利用課后的閱讀材料,介紹伽利略上百次的對落體運動本質規律的探索研究,使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索的艱辛,挖掘素材。

  【教材分析】

  教材把自由落體運動作為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例來處理,沒有另外給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這體現了物理學從簡單問題入手,用理想化的方法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給出了頻閃照相機的照片,但沒有作定量的詳細分析,只要求從圖上看出物體越落越快,物體作加速運動即可。教材為了簡便,援引伽利略的研究結果,直接給出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

  勻加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的講述,也比較適合學生的思維習慣,根據實驗在同一地點,從同一高度同時自由下落的物體,同時到達地面的事實。由知它們的加速度必相同,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和關鍵是做好實驗和推理分析。

  【教法建議】

  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順序,在講解的同時,通過實驗,邊講邊議,如果學生條件許可,可采取討論式的教法。

  【教學重點】

  認識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并能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解決自由落體運動的問題。

  【實驗器材】

  牛頓管、橡皮塊、兩張相同的紙。

  【教學難點】

  自由落體運動中不同物體下落的加速度都為g。

  【教學過程】

  四、自由落體運動

  1、思考與討論:

  (1)重的物體下落得快?還是輕的物體下落得快?(2)請舉出一重的物體下落快的實例?(演示一張紙和一塊橡皮下落的現象)

  師:是否一定是重的物體下落的快?在17世紀時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就用一種巧妙的推理方法來進行推理:①假設一塊大石頭的下落比一塊小石頭下落快。②兩塊石頭的總重

  量最大,它們整體下落的速度與大石頭、小石頭下落的速度相比應如何?(答:整體下落速度最快)。③如把兩塊石頭拴在一起時,下落快的會被下落慢的拖著而減慢;下落慢的會被下落快的拖著而加快,結果如何?(答:兩塊石頭的整體下落的速度應小于大石頭的速度,而大于小石頭的速度。)④這與重的物體先落地的結論矛盾。

  請一個學生來做個實驗:半張紙揉成的紙團和一大張紙片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情況,請同學觀察。(紙團比紙片下落快,輕的物體還下落的快。)

  (設計說明:上述方法也是我們研究問題的方法,利用粗象的邏輯推理或做實驗驗證。)

  師:這樣看來,重的物體有時下快,有時輕的物體下落的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上面的幾個實驗并討論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

  2、分析引導:

  (1)教師指出:上述實驗現象表明物體下落快慢與輕重無關,是因為有空氣阻力存在使現象變得復雜。在17世紀,伽利略曾做過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實驗發現:質量不同的鐵球和木球幾乎同時落地。

  (2)提問:如果沒有空氣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輕重不同的物體下落快慢如何?

  (3)演示:按教材要求做“牛頓管”實驗。

  3、總結歸納:

  (1)牛頓管實驗結論:質量不同的羽毛硬幣等物體在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并比較一下牛頓管放入空氣后的實驗現象,引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師: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什么運動呢?我們會猜想它會不會就是初速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呢?這樣需要來證明才能確定。

  (2)指導學生看“自由落體運動的頻閃效果”的插圖。提問:要證明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方法?(方法一:利用連續相鄰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差為定值進行推導。

  方法二:證明連續相鄰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之比是連續的奇數比。)(設計說明:這種方法先猜想后用實驗驗證的方法也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3)分析頻閃照片,分析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加速運動,進而指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4)結論: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五、自由落體加速度

  1、分析引導:在同一地點,從同一高度同時下落的物體,下落到同一位置時(這個位置是任意的)所用時間總是相同的。可知:這些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在相同時間里發生了相等的位移,由知,它們的加速度必相同。

  2、讓學生看書,記住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了解一些地區的重力加速度的`數值。并讓學生比較與前面學到的g的數值大小,并強調這個重力加速度就是前面我們學到的常數g。

  3、讓學生根據勻變速運動的公式,推導出自由落體運動的公式:

  六、例題

  例《北京晚報》報道:一小孩從15m高的樓層掉下,被下面的一位叔叔伸開雙臂接住化險為夷,幸免于難,試求:(1)該小孩在空中下落的時間為多少?(2)該叔叔接住小孩時,小孩的速度為多少?

  七、課后探究

  測自己的反應時間:(請學生說明這樣測量的理由。并要求學生課后測量一下自己的反應時間。現場可測幾個同學的反應時間。)

  (設計說明:讓學生自己參與,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加深了印象,可以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這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八、課后思考題

  1、想測出一幢樓的高度,你用所學過的知識設計測量方案。(請學生來思考作答)2、一個物體從塔頂自由下落,在到達地面前最后1秒內的位移是整個位移的9/25,求塔高。(

  九、板書設計

  (一)自由落體運動

  1、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

  2、條件:

  (1)只受重力作用。

  (2)從靜止開始下落。

  3、性質: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二)自由落體加速度

  1、方向:豎直向下。

  2、大小:通常取g=9、8m/s2,有時g=10m/s2。相關因素:(1)隨緯度的增加而增大。(2)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七、教學反思

  首先,本節課最重要是對一些科學研究方法的教學,若僅僅是對這些知識的傳授而不重視科學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學,則這堂還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課。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讓學生自己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這樣讓學生自己做實驗探究出來的結果比教師告訴得到的結果印象要深刻的多,也讓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有了更好的效果。另外,這節課要注重把實驗做好,如果實驗不成功,這節課就如同讓學生去死記幾個結論了,效果不好。

  高中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王國維“境界”的內涵及其分析文學作品的方法,初步形成運用“境界(意境)”來分析古代詩文(部分文學作品)的能力。

  [設計意圖]王國維是“境界說”的首倡者,也是《人間詞話》的理論核心,在古詩文閱讀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學習本文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境界”的內涵,并能以此來分析古代詩文,形成一定的鑒賞能力。當然這種能力并非只對于古詩文適用,許多文學作品,包括現代文也可以用此來進行分析。

  2、理解作家修養與生活、文學創作的關系;理解讀者修養與作品解讀之間的關系,增強提高個人修養重要意義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細讀文本,個人認為可以將選文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境界說”的主體部分,即1—6則;另一部分可以歸結為“作者、讀者與生活,與作品、與文學創作的關系”,即7—10則。這樣解讀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文學創作與作品賞析的基本規律,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

  二、教學重、難點:

  領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的區別與聯系。

  三、教學方法:

  在啟發基礎上的講授法

  [設計說明]本課是文藝理論的作品,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同時,本文是從原文不同位置篩選出來組合而成的,盡管內在的邏輯脈絡尚清晰,但對于學生來說仍有一定的跳躍性,有一定的閱讀難度。所以本課選擇“在啟發基礎上的講授法”,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反應來選用、調節教學方法,如果學生理解有難度便由老師更多地講授。

  四、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內容

  (一)什么是“境界”

  問題1:選文提出的中心概念是什么?

  [設計意圖及啟發引導過程]圍繞全文的一個中心概念是“境界”。這個問題并不難,學生通讀全文后基本都可以得出結論。雖難度不大,但因此概念是全文論述的中心,仍然需讓學生加以明確。

  問題2:境界有什么作用?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這個問題在第一則,設置此問題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從文中篩選信息,同時也加深對“境界”的理解。

  問題3:從哪些角度來理解境界?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選文中,作者對境界分為三個層次:包括“寫境與造境”、“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和“景境與情境”。理解這個問題需要更大范圍地去篩選與概括,主要培養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與概括能力”。

  (二)什么是“造境”和“寫境”

  問題:用自己的話簡潔地描述什么是“造境”,什么是“寫境”,并舉例說明。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針對第二則設問,主要目的是有兩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后的轉述能力,第二是培養理解后的應用能力。此問難度比較大。主要抓住“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一句中的“理想”與“寫實”兩詞的理解,根據注解實則為“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然后抓住展開論述部分的“合乎自然”與“臨于理想”兩個短語。顯然前者是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貼近自然”,后者“貼近自我”。在引導學生理解后可以提問學生,按此意思進行表述,只要意思清楚即可,不必強求一律。“造境”表述為“按主觀理想虛構而成”,“寫境”表述為“按客觀自然描寫而成”。

  至于“舉例說明”可以從自己學過的詩詞或文章中選擇,可以事先提供一些已經學過的詩文,有助學生根據理解進行辨別、判斷。

  (三)什么是“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問題1:結合作者所舉之例,談談對“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理解。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針對第三則設問,也是本文理解的重點和難點。

  引導理解的第一步要從上一則“寫境”與“造境”引申過來,二者有相同之處。

  第二步要從原文所舉之例入手,主要抓住“淚眼問花花不語”與“悠然見南山”的比較切入。可以再細分出一些更具體的問題。如“兩句都有一個可以‘問’,可以‘見’的我,為什么說是‘無我’呢?”“‘問’與‘見’的時候作者所帶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等等。

  第三步,通過所舉之例,結合原文的引申論述引導學生理解。抓住“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兩句的比較。通過引導,讓學生初步理解二者的大概差別。“淚眼”有一個可以“流淚之眼”,作者帶著強烈的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故為“有我”;“見南山”雖有個可“問”之我,可是這個“我”并沒有帶任何主觀感情,是“站在物的角度來觀物”,是“以物觀物”故為“無我”。

  最后引導學生對二者用文字進行表述。“無我之境”是作者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觀靜穆的景物之中的渾然物化的境界。“有我之境”是作者帶著強烈主觀感情色彩觀察外物,并把這種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

  問題2:按作者看來,兩者之間的核心區別點在哪里?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為上一問的備選問題。二者的區別點是“心與物的關系遠近”。

  問題3:理清3、4則論述“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層次。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這也是備選問題,在第1問難以解決的情況下可以用此問題先引導學生理清脈絡層次幫助理解。3、4則是合起來論述“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大概從三個層次進行論述。

  ⑴“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此句為觀點。

  ⑵“淚眼……”后為引用論證。

  ⑶“有我之境,以我觀物……何者為物”與第4則從“觀物方式”和“心境不同”兩個方面具體論述二者的區別。

  ⑷“古人為詞……能自樹立耳”從“創作的難易之別”的角度進行區別。這是細節處的層次脈絡,對于提高學生分析文本的能力應大有益處。

  問題4:作者對兩者有何看法?你個人認為呢?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針對上一問的第⑷層,設置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透過文本去把握作者的觀點傾向的能力。從文本本身來看,作者似乎更傾向于“無我之境”,通過“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可以感受得到。當然對此問題的看法可以是開放性的,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問題5:“于靜中得之”與“于由動之靜時得之”如何理解,有何區別?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針對第4則設問,個人認為這是本文最難的一個點——這是課后才發現的。所謂的“于靜中得之”意思是“超越世俗,去除妄念,寧思息慮,離情絕欲,以散淡靜謐的心境(甚至是無心)來看待外物”;而“于動之靜時得之”意思是“在強烈的情感的動態作用下,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去抒寫”。另外,這對于學生寫作有些幫助。當情感發生的時候(心念的動),我們往往為情所牽,沉浸在情感之中而無法自拔。而當情感過去了以后,我們也順其自然,沒有及時去“觀照”,去“體驗”。要寫好作文,及時地“反觀自身的起心動念”是必須的。

  問題6:能不能從所學過的詩文中選擇一些片段或語句作為兩者的例證。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為上一問的延續。學生真正理解了二者之間的.差別以后舉例并不難。

  (四)理解作者修養與作品所蘊含境界的關系

  問題1:境界在哪里——在景物里,在作品里,在作者的心里,在讀者的心里?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以上部分大概一課時,主要解決“境界”的問題。這是一個過渡性問題,目的在于從前半部分的“境界”過渡到后面的“作者、讀者與作品所蘊含境界”的關系。至于“境界到底在哪里”恐怕不能一概而論,既在于作者創作時的“景、情與心境”,也在于讀者通過語言文字所轉化的“景與情與心境”。此問題引導學生加以討論即可,不必追求統一答案。

  問題2:在作者看來,決定作品的境界是什么?從文中找出具體論述的句子。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題針對第8則和第9則,至于第7則暫時不講,留待后面解決。第8則作者所舉的“東坡詞”與“稼軒詞”主要目的在于說明作者“內在胸襟、氣度”對于詩詞創作的作用。第9則側重論述“人格真切”對于詩詞境界的重要意義。這通過“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即可得知。

  問題3:王國維認為創作者應該具備哪些要素才能提升個人境界?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題為上兩個問題的總括,即首先要“人格真切”,其次要具備“內在的胸襟、氣度”。

  問題4:你同意作者關于“東坡詞曠”和“稼軒詞豪”的說法嗎,請舉例說明。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這是一個較難的問題,說它難倒不在于理解,更多的是體會。如何是“曠”,如何是“豪”對于學生來說,體會起來有難度。這里選擇蘇軾的《定風波》和辛棄疾的《破陣子》兩首比較典型的、有利于解決此問題的詞來讓學生分析,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個人體會暢所欲言。

  問題5:作者認為應該如何提升個人境界?方法是什么?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題針對第10則,談詩人修養與文學創作的基本規律。“入乎其內,出乎其外”,談的實際是藝術創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寫作過程中,即要深入生活,充分了解、把握寫作的對象,又不能完全受寫作對象的限制。這里可以舉學生已經學過的周邦彥的《蘇幕遮·燎沉香》作為說明。

  問題6:如何理解“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這對于提升寫作水平有什么啟發?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題是上一問題的備選問題,可引導學生根據個人理解暢所欲言。

  問題7:作者認為提升個人境界有什么樣的過程?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題針對第7則設問。個人認為如果把后面幾則的順序稍作調整可能更便于講解,也更便于學生理解。調整以后的思路是:先講作者個人的修養的基本要求,人格真切和胸襟氣度;再講修養的方法“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最后說個人修養形成的過程,即“三個階段”。

  (五)總結全文

  問題1:總結幾則選文的層次脈絡?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此問題在于對全文進行總結。“把握結構、理清思路”是一般閱讀教學都必須解決的問題。

  問題2:學習了這篇文章,作為讀者的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境界?

  [設計說明及啟發引導過程]文中雖未對讀者提出明確的要求,但創作過程與閱讀過程實則一體而兩面,要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唯一途徑是按作者的修養的要求提高個人修養。此問題要引導學生明白,提高個人修養是讀懂作品,深入把握作品的唯一途徑。

  六、板書設計

  七、作業

  自選一篇學過的詩詞或文章,從“境界”的角度寫一篇賞析文章,字數不少于300字。

  [設計說明]作業在于對課堂所學的知識的鞏固、拓展,并盡可能以此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本課主要學習王國維“境界”思想,但是只是理解此一觀點是不足的,更重要的要通過學習與適當訓練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為了降低難度,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所學過的最為喜歡、最拿手的一首詩來分析。目的在于分析的方法與能力。

  高中教學設計 篇10

  自主探究

  1.實用主義者詹姆士認為,“有用的觀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真的’或者說,‘是真的,因為它是有用的’,兩句話的意義是一樣的”。詹姆士關于真理的說法錯在哪里?在人們認識事物時,什么樣的結論能夠被稱為真理?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為何會有真理和謬誤的區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說法正確嗎?

  2.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這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后的兩千多年里,人們一直把它當作任何條件下都使用的真理。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和人們對于球面認識的不斷深入,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出來。

  19世紀,俄國數學家羅巴且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和小于180°。隨后,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內角和大于180°。羅巴且夫斯基和黎曼的發現是否表明,歐幾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是什么原因使人們認識到歐幾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真理?

  3.1965年7月以來,人類利用宇宙探測器探測火星的活動一直沒有停止。__年,人類近距離拍攝到火星的表面有許多類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觀測到火星表面的氣溫、氣壓等現象。人類對火星的認識還會發展嗎?為什么?

  難點突破

  1.全面理解真理是客觀的

  (1)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一種認識符合客觀對象就是真理,否則就是謬誤。

  (2)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最本質的屬性就是客觀性。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按是否與客觀實際相符合,而絕不能因人而異,或以某些人的主觀需要為轉移。真理的客觀性是任何權勢都抹煞不了的。

  (3)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真理不是個人認可的,而是社會上多數人公認的東西。”把真理歸結為多數人公認,仍然是局限于主觀認識范圍以內。某種認識是否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認人數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4)承認真理的客觀性,就應當堅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論他的出身、社會地位、職業狀況等如何,只要他的認識和客觀對象相符合就是真理。

  2.辨析比較:真理與謬誤

  區別: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錯誤反映,它同真理有著原則的區別、嚴格的界限,二者涇渭分明,互相對立,不能混淆。

  聯系:真理與謬誤之間又具有統一的一面。

  (1)真理與謬誤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沒有謬誤作比較,就無所謂真理;沒有真理作比較,也就無所謂謬誤。事實上,在人的認識過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無謬誤。任何人,包括偉人在內,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錯誤的發生。

  (2)真理與謬誤相互轉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體的,都有它適用的范圍和條件,如果超出這一范圍和條件,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另一方面,謬誤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轉化。謬誤之所以發生,往往是因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條件,因而,只要再回到論題適用的范圍,恢復它存在的條件,謬誤就會轉化為真理。謬誤向真理轉化的另一種含義是指人們可以從錯誤認識中引出真理性的認識,錯誤認識成為正確認識的先導。

  思維拓展

  1.人的認識是有限的,而認識能力是無限的

  (1)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這里的人是指“單個人”,單個人由于受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的制約,在一定時期內對具體事物的認識只能達到一個層次、一個方面、一個階段。就每個人來說,就認識的每一次實現而言,認識是有限的。

  (2)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這里的人指的是“人類”,因為人有主觀能動性,能夠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認識。就整個人類的無限發展和人類認識不斷前進的歷史趨勢而言,認識又是無限的。

  2.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

  (1)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科學理論是真理性認識的系統化。認識和理論都有正確的成分,但又含有非科學的因素。真理、科學理論則更深刻更符合事物的客觀本質。

  (2)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都來源于實踐,都是主觀性的東西,都統一于實踐,都應該接受實踐的檢驗。它們的內容都是客觀的,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們的形式都是主觀的。科學理論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理論,是真理性的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都屬于人們的認識范疇。

  熱點問題鏈接

  __年10月28日,由中、美、英等國科研機構發起的大型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千人基因組計劃”在英國《自然》雜志上,以封面文章形式發布了迄今最詳盡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同時也在美國《科學》雜志上報告了在基因研究技術手段上的收獲。

  “千人基因組計劃”由中國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英國桑格研究所等機構于__年啟動,旨在繪制迄今最詳盡、最有醫學應用價值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現在報告的是該計劃第一階段的分析成果。這一成果在醫學等領域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比如通過參照圖譜,可以方便地找出致病的基因變種。它標志著人類基因研究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

  用認識論的有關知識談談對上述材料的.認識。

  附:參考答案

  自主探究

  1.詹姆士關于真理含義的理解是錯誤的,是一種實用主義真理觀。只有那些經過實踐檢驗、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認識才能夠被稱為真理。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知識結構、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其中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認識則是謬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正確的,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權力、地位等)為轉移。

  2.歐幾里得定理是真理,但它的成立是有條件的。隨著航海事業的發展和人們對球面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認識到歐幾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是相對于特定的范圍和過程來說的,都是具體的歷史的。超出了這一條件和范圍,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邁出的一小步,真理也會成謬誤。所以真理和謬誤相伴而行,我們不用怕犯錯誤,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

  3.回答是肯定的。人的認識能力是不斷發展的。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社會實踐也是不斷發展的,人的認識能力必將隨著社會實踐發展、隨著認識工具的不斷豐富而不斷發展,從而對火星獲得越來越深刻的認識。

  熱點問題鏈接

  (1)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中、美、英等國科研機構發起的大型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千人基因組計劃”,并進行人類基因的研究,就是希望未來獲得真理,使主觀符合客觀。

  (2)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對人類基因的正確認識必然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獲得。

  (3)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自十年前“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以來,因為難以同時對許多人進行基因測序,基因研究一直只在較小的層面上進行,此次研究不僅使大規模測序成為可能,還繪制了一個詳盡的基因圖譜以供比對,這標志著人類基因研究進入了一個劃時代的新階段。

  高中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貝多芬。了解貝多芬對世界音樂發展的貢獻。理解貝多芬音樂作品的創作風格。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探究貝多芬音樂作品創作風格形成的原因,理解政治經濟與藝術的深層聯系,提升歷史問題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貝多芬的音樂貢獻。 【難點】

  貝多芬音樂作品的創作風格。

  三、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命運交響曲》,請同學們談一談聽完音樂后的感受。之后追問:你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他的音樂作品有什么特點?又反映了怎樣的時代背景?以此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一)貝多芬人物

  教師課件展示貝多芬照片,組織“貝多芬人物介紹會”,請同學們分小組介紹課下搜集的關于貝多芬的故事或作品。通過介紹會師生共同總結貝多芬的`人生經歷和音樂代表作品。

  貝多芬一生飽受貧困、耳聾和失戀的痛苦折磨,卻創造出了許多卓越的作品,如《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等。

  (二)貝多芬音樂

  1、教師再次播放《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片段,組織學生聆聽,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總結貝多芬音樂的創作風格。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強調貝多芬的作品構思廣闊,形式宏大,飽含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氣息。教師強調這一創作風格也正是浪漫主義音樂的特點。

  2、教師提出探究問題:貝多芬的音樂作品是在什么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使得其音樂有如此鮮明的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要結合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進行分析。

  學生回答后,師生總結:

  (1)貝多芬所處的時代正是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向浪漫主義音樂過渡的時期。

  (2)貝多芬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具有強烈的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

  (3)貝多芬本人經歷坎坷。

  3、教師介紹:貝多芬最重要的貢獻是開創了交響曲的新形式,同時也開創了浪漫音樂的先河。

  環節三:小結作業小結:教師請學生擔任小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復習本節課所學。作業:請學生課下欣賞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并閱讀關于貝多芬的傳記。

  四、板書設計

  高中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帛畫的背景、畫面內容、主題思想以及帛畫的藝術特征,學會鑒賞帛畫作品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帛畫《龍鳳仕女圖》的描述、分析,了解帛畫的藝術特征,提高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帛畫作品的形式美感,提高審美意趣,領悟中國古代美術的藝術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龍鳳仕女圖》的畫面內容和藝術特征。

  難點:能夠從帛畫作品當中領悟中國古代美術的藝術魅力。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激趣導入

  播放國家寶藏視頻《帛畫魂》,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這首歌唱了哪些內容?視頻中出現的作品是什么?

  學生認真觀看并回答:歌詞描繪的是千年珍寶——辛追墓T型帛畫中的故事,進而揭示課題《中國古代繪畫擷英——帛畫》。

  活動二:描述分析

  1.畫面內容

  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欣賞作品《龍鳳仕女圖》,并提問:

  《龍鳳仕女圖》是何時何地出土的?(1949年湖南長沙陳家大山1號楚墓出土)

  這幅作品描繪了什么內容?

  學生交流后回答,教師總結:右下方有一位側身而立的中年婦女,發髻高盤,闊袖長袍,雙手合十像在祈禱。婦人頭頂上有一只騰空飛舞的'鳳鳥,尾羽向上卷起。左側是一條體態扭曲的龍,正向上升騰。

  2.造型、線條、色彩

  繼續觀察《龍鳳仕女圖》,提出問題:作品中的人物、龍鳳造型上分別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人物體態婀娜清麗,龍鳳姿態極為矯健,整幅作品造型生動、形象。

  放大《龍鳳仕女圖》局部,引導學生欣賞并思考問題:作品的色彩、線條分別有什么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線條極為概括洗練,剛健古拙,沉凝有力,色彩淡雅,以平涂為主。

  3.主題

  繼續引導學生欣賞《龍鳳仕女圖》并追問:

  這幅作品主要表達什么思想呢?(引魂升天)

  學生思考,教師總結:這幅作品是古代葬儀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當時楚國上層社會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識。

  活動三:總結解釋

  請學生總結《龍鳳仕女圖》的藝術特征。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出:《龍鳳仕女圖》人物做正側面的立像,以典型服飾表現其地位、身份和性別,造型生動,比例勻稱,儀態肅穆。注重形象輪廓,線條勾勒兼平涂著色,反映了“引魂升天”的主題。

  活動四:鑒賞評價1.出示帛畫《人物御龍圖》,請學生運用欣賞帛畫的角度和方法,組織學生四人為一小組,用8分鐘的時間進行討論、鑒賞。

  2.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3.討論結束后,以“檔案”評說人的形式,每組選一名代表來介紹《人物御龍圖》。

  (如《人物御龍圖》:造型——男子正側面;線條——流利挺拔;主題——引魂升天)。

  最后,教師從造型、線條、主題等方面進行總評(這幅畫基本上運用白描手法進行繪制,用線細勁到位,人物造型相當準確,是楚國墓葬中用于引魂升天的帛畫)。

  活動五:小結作業

  1.課堂尾聲師生共同總結升華:我們深入地了解了帛畫,體會到中國藝術作品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2.課后搜集自己喜歡的帛畫作品,下節課和大家一起分享。

  高中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材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從知識體系上看,它既是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延續與提高,又是學習切線的判定定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基礎。從數學思想方法層面上看它運用運動變化的觀點揭示了知識的發生過程以及相關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滲透了數形結合、分類討論、類比、化歸等數學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學情

  學生初中已經接觸過直線與圓相交、相切、相離的定義和判定;且在上節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點的坐標、直線的方程、圓的方程以及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掌握利用方程組的方法來求直線的交點;具有用坐標法研究點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基礎;具有一定的數形結合解題思想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準確用圖形表示出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可以利用聯立方程的方法和求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方法簡單判斷出直線與圓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操作、觀察、探索、總結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判斷方法,從而鍛煉觀察、比較、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求知欲和學習興趣,鍛煉積極探索、發現新知識、總結規律的能力,解題時養成歸納總結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用解析法研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二)難點

  體會用解析法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

  五、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教材內容的特點,為了更直觀、形象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借助信息技術工具,以幾何畫板為平臺,通過圖形的動態演示,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的數學探究與數學思維提供支持。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這樣可以為不同認知基礎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同時有利于發揮各層次學生的作用,教師始終堅持啟發式教學原則,設計一系列問題串,以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借助多媒體創設泰坦尼克號的情景,并從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已知冰山的分布是一個半徑為r的圓形區域,圓心位于輪船正西的l處,問,輪船如何航行能夠避免撞到冰山呢?如何行駛便又會撞到冰山呢?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初中已經學習的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將所想到的航行路線轉化成數學簡圖,即相交、相切、相離。

  設計意圖: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有利于保持學生知識結構的連續性,同時開闊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教學——探究新知

  教師提問如何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學生先獨立思考幾分鐘,然后同桌兩人為一組交流,并整理出本組同學所想到的思路。在整個交流討論中,教師既要有對正確認識的贊賞,又要有對錯誤見解的分析及對該學生的鼓勵。

  判斷方法:

  (1)定義法:看直線與圓公共點個數

  即研究方程組解的個數,具體做法是聯立兩個方程,消去x(或y)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判斷△和0的大小關系。

  (2)比較法: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做比較

  (三)合作探究——深化新知

  教師進一步拋出疑問,對比兩種方法,由學生觀察實踐發現,兩種方法本質相同,但比較法只適合于直線與圓,而定義法適用范圍更廣。教師展示較為基礎的題目,學生解答,總結思路。

  已知直線3x+4y—5=0與圓x2+y2=1,判斷它們的`位置關系?

  讓學生自主探索,討論交流,并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

  當已知了直線與圓的方程之后,圓心坐標和半徑r易得到,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得到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他的本質是點到直線的距離,便可以直接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求d。類比前面所學利用直線方程求兩直線交點的方法,聯立直線與圓的方程,組成方程組,通過方程組解得個數確定直線與圓的交點個數,進一步確定他們的位置關系。最后明確解題步驟。

  (四)歸納總結——鞏固新知

  為了將結論由特殊推廣到一般引導學生思考:

  可由方程組的解的不同情況來判斷:

  當方程組有兩組實數解時,直線l與圓C相交;

  當方程組有一組實數解時,直線l與圓C相切;

  當方程組沒有實數解時,直線l與圓C相離。

  活動:我將抽取兩位同學在黑板上扮演,并在巡視過程中對部分學生加以指導。最后對黑板上的兩名學生的解題過程加以分析完善。通過對基礎題的練習,鞏固兩種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判斷方法,并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后續學習的信心。

  (五)小結作業

  在小結環節,我會以口頭提問的方式:

  (1)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在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運用了哪些數學思想?

  設計意圖:啟發式的課堂小結方式能讓學生主動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也促使學生對知識網絡進行主動建構。

  作業:在學生回顧本堂學習內容明確兩種解題思路后,教師讓學生對比兩種解法,那種更簡捷,明確本節課主要用比較d與r的關系來解決這類問題,對用方程組解的個數的判斷方法,要求學生課外做進一步的探究,下一節課匯報。

  七、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高中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教學設計02-19

高中《黃鸝》教學設計04-24

高中美術教學設計06-24

高中歷史教學設計08-03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06-10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03-26

高中教學設計15篇03-12

高中教學設計14篇03-12

高中教學設計(15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