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3-10-16 18:26: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內容包括: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節中,還介紹了容積的概念。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能夠辨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本單元在此基礎上系統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通過學習可以使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教材內容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結合學生所熟悉的事物進行安排,讓學生學以致用,同時,教材內容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教材內容的呈現體現了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學習掌握知識的特點,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概念和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一學段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有一定的認識基礎。同時也已經掌握了平面圖形的知識,為學習立體圖形作好了準備。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為學習新的知識鍛煉了能力方面的基礎。

  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

  由平面圖形擴展到立體圖形,是學生發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掌握知識的內涵,轉化為自身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

  2、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長、寬、高。

  3、能比較區別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認識長、寬、高。

  2、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模型;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紙盒;長方體框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物體。

  (課件:書27頁冰箱、磚、樓房、衣柜電視機、包裝箱等)

  師:冰箱、磚、樓房、衣柜電視機、包裝箱這些物體都是什么形狀的?

  (板書:長方體、正方體)

  師:像長城上的磚、高樓、衣柜、冰箱這些物體都是正方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長方體圖形);電視機包裝箱這種物體都是正方體(課件:由實物抽象出正方體)。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呢?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長方體正方的認識)

  二、長方體的認識

  1,課前就布置學生把課本后面的兩個圖剪下做長方體和正方體。

  2、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師:請同學們首先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物體和老師一起來仔細觀察。

  ⑴、教師: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學生:面。(教師板書:面)

  師: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你能在各個面上分別標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位嗎?

  ⑵、教師: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有一條邊。

  教師:這條邊稱為棱。(板書:棱)數一數一共有幾條棱?

 、恰⒔處煟赫埫幻龡l棱相交處有什么?

  學生:尖。

  教師:相交的這點稱為頂點。(板書:頂點)一共有幾個頂點?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⑴、觀察、交流: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長方體各個部分的名稱,那長方體具體又有那些特征呢?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長方體,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將結果填在表格中。

  ⑵、匯報、展示:

  面:

  師: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有特殊情況嗎?(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

  師: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

  師: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長度相等?

  頂點: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長、寬、高

  師:相交于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著長方體的長、寬、高。(課件演示長、寬、高)

  三、正方體的認識

  3、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1、觀察、交流:

  師:剛才我們圍繞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研究了長方的特征,你能用同樣的方法研究出正方體的特征嗎?

  2、匯報、展示: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比較

  1、師:讓我們來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說一說它們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2、學生討論后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在面、棱、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3、師: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那我們可以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是?

  學生: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書本:31頁

 、拧⒑蚢平行的棱有幾條?

 、、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哪幾條?

  ⑶、和b平行的棱有幾條?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投影片)

 。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點。()

 。2)、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形狀相等。()

  (3)、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4)、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5)、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6)、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4、書本:32頁第7題

  小賣部要做一個長4米、寬2,高1米的玻璃柜臺,現要在柜臺各邊上都安上鐵皮,這個柜臺需要多少米鐵皮?

  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學生在空間方面的認識從二維發展到了三維。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現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仡櫿麄教學過程,有以下幾點值得自己回顧和總結。

  1、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本節課我是在充分研讀教材、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經驗、學習興趣,恰當地把握了教學起點。例如本課在導入時,以尊重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開門見山設計了辨認生活中那些物體是長方體、正方體,然后直接轉入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研究,避免了教學拖沓、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重點。

  2、注重動手操作,讓學生積累空間觀念。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在幾何形體知識屬于直觀幾何階段,教學時我注重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認一認等實際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掌握幾何形體的特征,不斷積累空間觀念。

  3、教會知識,更要教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課的題目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但在教學設計上我把重點放在長方體的研究上。教會學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長方體的特征,然后讓學生用類比法參照長方體特征研究過程研究正方體的特征,最后進行兩者之間的異同比較完成新知識的學習。這種過程的設計既留給了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同時又教會了一種知識探究的方法。學生學會了知識,也提高了能力。

  4、教學中的一些不足。

 、、老師對學生引導太多,放手太少。在研究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的過程中給出的時間太過倉促,部分學生研究的不夠從分。

  ⑵、課堂中老師學生之間的傾聽與反饋以及教學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還要從細微處去觀察去撲捉。

 、、練習的設計要更全面、更扎實、更巧妙。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二冊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

  3.精心組織學生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和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尹始,教師出示燈片:由若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童話式的圖形王國城門圖。然后教師談話:"小朋友,在這里你能找出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

  [評析:活潑的畫面,生動的語言,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既讓學生回顧了舊知,又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直觀導入,初步感知

  教師拉開燈片的覆蓋片,顯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并提出兩個問題

  (1)老師給大家介紹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有誰認識它們?

  (2)長方體、正方體跟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正方形相同嗎?為什么?

  [評析:運用恰當的電教媒體,引導學生在比較中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與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從而將面和體區別開來,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知新知識。并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生動的問題情境,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

  三、引導探究,理解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動手操作,直觀感知。

  ①教師依次出現兩個長方體(一般的和特殊的)。問:誰認識它?小朋友想不想對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呢?

 、诮處熤笇W生用長方體展開圖自制長方體,讓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的特征。

  (2)小組研討,建立表象。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以后,教師適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在制作長方體過程中,你發現了長方體的什么秘密?先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匯報發言。

  (3)驗證認識,形成概念。

 、佼攲W生通過小組討論,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長方體特征后,教師播放電視錄相:一個長方體勻速轉動,清晰、布序地顯示長方體六個面,按著六個面一對一分解3排開。驗證學生的認識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谡埿∨笥岩黄鹩行虻財党鲩L方體的六個面。

  [評析: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穎的、活動的、直觀形象的剌激物,最容易引起兒童大腦皮層有關部位的興奮,形成優勢興奮灶,認識長方體這一學習環節中,教師正是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長方體;在學生互相爭論、互相補充、互相啟發中建立長方體清晰的表象;再通過電視錄相驗證學生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學生掌握新知,發展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2.認識正方體。

  (1)出示正方體模型,問:小朋友認識它嗎?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請朋友帶著這一個問題看電視錄相。

  (2)觀看電視畫面,指名回答:正方體什么特征?

  [評析: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的基礎上學習正方體就比較容易了。因此,這個環節直接采用看錄相,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的?活動中,歸納、表述正方體的特征。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四、引導辨析,掌握本質

  1.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2.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呢?(先小組合作學習,再請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結果。

  3.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評析: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之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你是怎樣來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這一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習思考。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必須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進行搜索、歸納、整理,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學習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五、巧設練習,拓展新知

  1.數一數。如圖

 、賵DA中有幾個小正方體?

 、谥辽傺a上幾個小正方體就可以成為一個大正方體?(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電腦操作,圖A→B,添加部分閃爍。)

  2.想一想。如圖:

  (1)這些圖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個長方體?哪些不能?為什么?

  (2)折長方體比賽。

  (3)用12個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有幾種擺法?(在實物投影儀上操作展示)

  [評析:這三組練習的設計,層次分明,學生在數一數、想一想、擺一擺的練習中鞏固新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并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的應用,形象直觀,簡潔省時,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主動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

  4.做一做。讓學生用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自由上臺展示作品,并介紹制作經驗。)

  [評析:這一練習的設計,讓學生在做長方體或正方體中,復習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特征,了解長方體或正方體面與面之間的關系,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創新意識。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制作經驗將本課教學推向高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中,完成本課的學習。這樣,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發展了個性。]

  [總評:長方體、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初次接觸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的心理特點,很好地貫徹了活動促發展的教學思想,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愉悅、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從而激發了創新意識,掌握了知識,發展了能力。]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數學活動,自主探索長方體、正方體關于面、棱、頂點的特征,理解長方體長、寬、高的含義。

  2. 立足想象與操作,自主探索并發現長方體頂點、棱、面之間的關系,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3. 在自主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把握特征,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準備:課件、模型、搭長方體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的數學圖形,你認識它們嗎?(認識)

  師:那這個圖形叫什么?這個呢?這個……

  師:在這些圖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圖形,哪些是立體圖形嗎?(能)

  師:你上來試一試。請將是平面圖形的拖到左邊,是立體圖形的拖到右邊。

  師:同學們,他做的對嗎? (對)

  師:很好,今天,我們就一起進入立體圖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認識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新授

  1.說一說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師:我們周圍許多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正方體也叫立方體)。

  2.認識長方體

  師: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長方體。請同學們看,在長方體中,老師手摸得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長方體的面,然后面與面相交的這條線就叫做長方體的棱,三條棱相交的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

  師:同學們的桌上都有一個長方體的物體。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下面這些問題摸一摸你的長方體。

 。1)長方體有( )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長方體有( )條棱。

 。5)哪些棱長度相等?

 。6)長方體有( )個頂點。

  師:你們有答案了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師: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知道了: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制作長方體,認識長、寬、高

  交流:

  師:同學們,剛剛我們初步認識了長方體,你們想親自動手用小棒做一個長方體嗎?(想)

  師:那想要搭成一個長方體,需要幾根小棒呢?(12根)

  師:為什么是12根?

  師:給你12根一定能搭成嗎?

  學生思考并回答

  師:老師這里有4種方案,請大家思考一下,哪些一定能搭成長方體,哪些一定不能,為什么?

  操作:

  師:同學們想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出示任務要求:

  (1)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案,小組合作搭一個長方體。

 。2)進一步思考其他方案可不可以搭成,為什么?

  (3)思考在搭長方體的過程中自己的發現。

  學生操作

  反饋:

  師:同學們完成了嗎?請問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長方體?

  方案2

  師: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為什么唯獨2號方案不可以搭成長方體?

  預測1:2號方案黃色小棒不夠了,而藍色的多了一根。

  預測2:每種長度都應該是4根才夠,否則搭不成。小結:長方體有12條棱,分成3組,每組都是4根。

  師:哪些學生是按方案1搭的長方體。(拿一個作品展示)你們在用這個方案搭長方體的過程中,你們有哪些發現?

  預測1:每種長度都有4根。

  引導學生指一指模型并板書:分成3組,每組4根。

  預測2:長度相同的4根小棒,放在相對的位置。

  板書:位置相對。

  預測3:每組相等的小棒,都是平行的。

  師:(利用模型引導學生觀察)水平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垂直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側面相對的棱互相平行。

  預測4:每個頂點上有3條長度不等的棱。

  師引導:在這里,相交于一個頂點上有3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把長方體水平放置)一般情況下,底面較長的那條棱是長,較短的是寬,垂直的是高。誰來指出白板上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同學們,請看模型。老師把長方體的前面和后面拆下來看一下,我們會發現它們的長與寬都是用的一樣的小棒,所以前面和后面是一樣的長方形,同樣的道理,左邊和右邊是一樣的.長方形,上面和下面是一樣的長方形。我們再一次發現長方體有6個面,并且相對的面大小相同。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方案3搭成的長方體,哪些同學是用方案3搭的?

  師:(出示方案3)這個長方體與與用方案1搭的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預測:方案1搭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方案3搭的長方體有2個面是正方形。

  師:是的,這是方案1的長方體,我們可以將它怎樣變化,得到方案3搭的長方體呢?(課件演示)

  師:再進一步思考,我們能不能繼續把這個長方體變成正方體呢,有什么辦法?

  學生反饋,師動態演示

  師:這么特殊的長方體即正方體,有哪些小組搭出來了?

  師:(展示方案4所搭成的正方體)正方體與長方體相比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學生交流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師:根據你們的回答,老師畫出了這幅圖,這個圖是什么意思?在以前學習中有沒有這樣的圖?(出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集合圖,體會兩者關系。)

  師:其實,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

  三、練習鞏固

  略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略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1頁例1及相應的練一練和練習三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以及它的直觀圖,知道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掌握長方體的基本特征;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猜想、操作、驗證、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1、充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直觀圖;

  2、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別;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一個長方體,小組四人中有一個相對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每人一張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談話:我們在低年級時已經認識了長方體,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長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2、提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出書上的圖片,也可讓生結合手中的實物回答。

  3、介紹: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板書:面),這也是一個面,摸一摸,數一數你的長方體,它有幾個面?

 。1)生操作,指名一位學生數給大家看一看。

  (2)讓學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擺好,有順序地一起數: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長方體一共有6個面(板書:面6個)

  4、認識直觀圖

 。1)(出示長方體模型)提問:從你的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讓三個不同角度的學生回答。

  (2)說明:因為我們最多只能同時看到長方體的3個面,所以通常這樣畫出長方體的直觀圖。(出示長方體的直觀圖)

 。3)觀察:圖上哪3個面是我們直接看到的?還有3個面在哪兒?從中明確,因為有三個面看不見,所以用虛線畫出來。

 。4)辨析:上面是什么形狀?右面呢?從中明確:由于透視,看上去是個平行四邊形,實際上是一個長方形。

  [設計意圖:

  1、從生活實物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積累長方體的表象。

  2、由實物到幾何圖形,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憑借,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此在充分認識長方體面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從同一個角度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從而從實物中隱化、抽象出長方體的直觀圖。然后讓學生觀察直觀圖上哪些面直接看得見,哪些面看不見,每個面的形狀是什么,以此加深對直觀圖的認識,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探究面的特征

  1、猜測。讓學生猜測這6個面有什么特點,并說說準備怎樣驗證自己的猜想。

  2、操作。讓學生明確操作要求:小組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面這一欄內。

  長方體

  數量

  特征

  面

  棱

  頂點

  3、匯報交流。

 。1)面的形狀

  可讓學生觀察小組內特殊的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的形狀。

  小結:大多數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也有一些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板貼: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2)面的大小

 、俳涣黩炞C的方法

  學生的驗證方法可能有:量、比?勺寣W生結合實物投影演示驗證的方法。

 、谛〗Y:(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通過算一算,比一比,我們發現長方體上下兩個面不僅面積相等,而且形狀相同,可以說上下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左右兩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前后兩個相對的面也完全相同。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4、追問:通過研究,你知道長方體的面有哪些特征?

  [設計意圖:把探究面的特征與探究棱、頂點的特征區分開來,促使學生有重點有針對性的研究,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探究棱、頂點的特征

  1、結合實物介紹:兩個面相交于一條線,就把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三條棱相交于一個點,就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2、操作。讓學生在自己的長方體上摸一摸,指一指長方體的棱和頂點分別在哪里。

  3、追問:什么叫作棱?什么叫作頂點?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出示定義。

  4、操作。讓學生明確實驗要求。也用剛才的方法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把研究結果填寫在實驗報告單上棱、頂點兩欄內。

  5、匯報交流

 。1)明確棱的數法

 、僮尰卮鹩12條棱的學生上來在實物上數。

  ②讓學生把長方體正對自己固定好,老師帶著學生一起數。明確數的順序。先數左右方向的棱,再數前右方向的棱,再數上下方向的棱。

 、垭娔X出示3組不同顏色的棱

  (2)棱的長度

 、賹W生匯報,并說說驗證的方法。

 、谛〗Y:(結合電腦演示比較的過程)左右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前后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上下方向這一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板貼: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6、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頂點?在交流中明確長方體有8個頂點。(板書:8個)

  7、回顧反思:我們從面、棱、頂點三方面研究了長方體有什么特征,你能完整得說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征嗎?

  8、結合直觀圖小結長方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

  1、讓學生通過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用下定義的方式揭示棱、頂點的概念,使學生對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扎實探究棱、頂點的特征奠定基礎。

  2、在數棱的多少時,先讓學生自已數,過渡到老師指導下的規范地、有順序地數,不僅教知識而且教方法,也為后面得出每組相對的棱長度相等埋下了伏筆。]

  四、認識長、寬、高

  1、(結合長方體框架)介紹:我們知道三條棱相交于一個頂點,我們就把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它的長、寬、高。(直觀圖上出示長、寬、高三個字,以及不同顏色的三條棱)

  2、說明:通常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長,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寬,上下方向棱叫做高。

  3、練習鞏固。手持一個長方體,讓學生指一指它的長寬高,換個方向,讓學生再指一指。

  4、小結:不管長方體怎樣擺放,都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長,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寬,上下方向棱叫做高。

  五、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1題

 。1)口答?梢灾敢恢钙渌睦猓寣W生說說它的長度,從中明確: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有4條。

 。2)觀察:第三個長方體的面有什么特點?其余四個面有什么特點?

  在交流中明確:這個長方體相對的面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其余4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

  2、練習三第2題

 。1)學生填空

  (2)校對答案。讓生上臺指著圖邊指邊校對,校對時學生說到哪個面就把那個面用色塊顯示出來。

  [設計意圖:區分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長方體上每個面的長、寬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它也與后面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有著密切的聯系。為此,校對時,老師先用色塊顯示那個面,再讓學生指一指那個面的長、寬分別在哪兒,從而幫助學生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的長、寬的區別。]

  3、

  出示圖:

 。1)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個長方體是什么樣子?

 。2)出示完整圖和題目。

  ①這個長方體的長是_____厘米,寬是_______厘米,高是______厘米;

 、谶@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_______厘米;

  ③這個長方體的______面和______面的面積都是24平方厘米。

  讓學生填空,并說說怎樣求長方體的棱長總和。

  六、全課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認識了長方體,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七、游戲

  根據提供的數據,猜猜它可能是哪種學習用品?

  課后反思:

  本課時是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第一教時,在備課時,我發現教材上關于長方體的認識這部分內容較多,所以將原先安排的第一課時內容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分為兩課時來教學,今天這一課學習長方體的認識。我想只有學生對長方體的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才會為后面學習表面積、體積計算打好扎實的基礎。

  反思今天的課堂教學,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觀察長方體,認識面、棱、頂點;二是動手操作,研究面和棱的特征;三是完成相應的練習。整節課上花了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操作,通過自己的研究來發現長方體的一些特征,然后再組織學生交流,最后教師總結。這兩個班的男生都較調皮好動,所以在操作過程中有點亂,也影響了教學進度,還有一些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也沒有很好地執行教師提出的要求。在交流過程中,雖然學生的發現可能是零散的,并且交流時的語言也不夠精煉,但交流仍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教師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他們整理發現和交流,特別是要重點理解相對的面相對的棱,讓學生在交流中互補、共享,使學生對長方體特征的認識能夠到位。

  從練習三第2題的練習情況可以看出,有些學生不能正確說出長方體各個面上的長和寬,也就是說對于看長方體的直觀圖還存在困難。下節課上要花時間解決這個問題,否則會影響后繼的學習。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二冊教學內容。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征,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

  3.精心組織學生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和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上課尹始,教師出示燈片:由若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童話式的圖形王國城門圖。然后教師談話:"小朋友,在這里你能找出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

  [評析:活潑的畫面,生動的語言,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既讓學生回顧了舊知,又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

  二、直觀導入,初步感知

  教師拉開燈片的覆蓋片,顯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并提出兩個問題

  (1)老師給大家介紹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有誰認識它們?

  (2)長方體、正方體跟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正方形相同嗎?為什么?

  [評析:運用恰當的電教媒體,引導學生在比較中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與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從而將面和體區別開來,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知新知識。并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生動的問題情境,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

  三、引導探究,理解新知

  1.認識長方體。

  (1)動手操作,直觀感知。

  ①教師依次出現兩個長方體(一般的和特殊的')。問:誰認識它?小朋友想不想對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呢?

 、诮處熤笇W生用長方體展開圖自制長方體,讓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的特征。

  (2)小組研討,建立表象。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以后,教師適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在制作長方體過程中,你發現了長方體的什么秘密?先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匯報發言。

  (3)驗證認識,形成概念。

 、佼攲W生通過小組討論,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長方體特征后,教師播放電視錄相:一個長方體勻速轉動,清晰、布序地顯示長方體六個面,按著六個面一對一分解3排開。驗證學生的認識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谡埿∨笥岩黄鹩行虻財党鲩L方體的六個面。

  [評析: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穎的、活動的、直觀形象的剌激物,最容易引起兒童大腦皮層有關部位的興奮,形成優勢興奮灶,認識長方體這一學習環節中,教師正是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長方體;在學生互相爭論、互相補充、互相啟發中建立長方體清晰的表象;再通過電視錄相驗證學生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學生掌握新知,發展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2.認識正方體。

  (1)出示正方體模型,問:小朋友認識它嗎?正方體有什么特征呢?請朋友帶著這一個問題看電視錄相。

  (2)觀看電視畫面,指名回答:正方體什么特征?

  [評析: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的基礎上學習正方體就比較容易了。因此,這個環節直接采用看錄相,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在看一看、說一說的?活動中,歸納、表述正方體的特征。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四、引導辨析,掌握本質

  1.讓學生分別找出學具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2.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呢?(先小組合作學習,再請小組代表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結果。

  3.小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評析: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之后,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你是怎樣來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這一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習思考。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必須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進行搜索、歸納、整理,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學習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五、巧設練習,拓展新知

  1.數一數。如圖

  ①圖A中有幾個小正方體?

 、谥辽傺a上幾個小正方體就可以成為一個大正方體?(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電腦操作,圖A→B,添加部分閃爍。)

  2.想一想。如圖:

  (1)這些圖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個長方體?哪些不能?為什么?

  (2)折長方體比賽。

  (3)用12個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有幾種擺法?(在實物投影儀上操作展示)

  [評析:這三組練習的設計,層次分明,學生在數一數、想一想、擺一擺的練習中鞏固新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并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的應用,形象直觀,簡潔省時,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主動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

  4.做一做。讓學生用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自由上臺展示作品,并介紹制作經驗。)

  [評析:這一練習的設計,讓學生在做長方體或正方體中,復習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特征,了解長方體或正方體面與面之間的關系,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創新意識。學生自由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制作經驗將本課教學推向高潮,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中,完成本課的學習。這樣,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發展了個性。]

  [總評:長方體、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初次接觸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的心理特點,很好地貫徹了活動促發展的教學思想,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愉悅、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從而激發了創新意識,掌握了知識,發展了能力。]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27--29頁例1.例2;完成相應的‘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五的1、3、4題.

  教學目標:

 。保畬W生通過觀察、討論、操作,了解長、正方體面、棱、頂點的知識,掌握長、正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了解長、正方體的關系。

 。玻诮鉀Q問題的實踐過程中,觀察、想象、操作形成對研究對象的真實體驗,獲得知識,激發興趣。

 。常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體會數學應用的價值。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并能確定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模型,長方體、正方體紙盒。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它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把100張這樣的白紙整齊的摞起來,那將會是什么形狀呢?(板書:長方體)

  它是一個立體圖形。(板書:立體圖形)

  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長方體。(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一張紙變成一摞紙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變,并自然地導入課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7

  一、課題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一)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ǘ┡囵B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ㄒ唬╅L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ǘ┱J識立體圖形,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三、教具

  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墨水瓶盒等,課件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暅蕚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以前學過什么圖形?誰來說說 (學生說)

  不錯,那誰來說以說它們當中哪些圖形是平面圖形?哪些是立體圖形?(邊敘述,邊出示幻燈片)

  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這些圖形中的兩個——長方體和正方體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

 。ǘ┬率

  1、老師今天帶來了長方體(展示長方體)和正方體(展示正方體)。 2、還記得我們以前認識圖形的一些方法嗎?誰愿意來給老師說說? (學生說: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數一數 ……)

  我們今天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老師要看一下你們都用了哪些方法?

  現在請仔細觀察你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想一想,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我請......

 。▽W生說)

  3、說的'真好,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是由面、棱、頂點三個部分組成的,那誰來指指長方體的面是哪一個部分?

  (請一個學生上臺來說)

  拿出你們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摸摸看。 誰來指指長方體的棱是哪一個部分? (請一個學生上臺來說)

  拿出你們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摸摸看。

  那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頂點又是指哪一個部分?請同桌互相指指看看。 (同桌互相指頂點) (課件出示)

  數學上我們把長方體或正方體平平的部分叫做面,把兩個面相交的線段叫做棱,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今天我們就從面、棱、頂點三個方面來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 首先研究長方體,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討論要求。 (學生讀要求)

  現在每排的4個同學為一個小組,分組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填寫在老師發放的表格中。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2-1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04-1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12篇04-04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0篇)02-2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設計(精選13篇)03-29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12篇)06-17

長方體與正方體認識教學設計05-04

長方體與正方體認識教學設計05-04

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精選9篇)08-20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6-15